桂林摩崖造像衣纹特征研究_冯晓琳

合集下载

桂林摩崖刻石书法对构建八桂书风地域特色资源开发价值

桂林摩崖刻石书法对构建八桂书风地域特色资源开发价值

桂林摩崖刻石书法对构建八桂书风地域特色的资源开发价值摘要:通过对桂林摩崖石刻书法地域特色及艺术价值的分析研究,揭示桂林摩崖石刻书法的地域特征及开发价值,能够为当代广西“八桂书风”文化品牌的构建提供启发与思考。

关键词:桂林;摩崖刻石书法;资源开发价值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269-02桂林有着堪称南方艺术宝库的丰富的摩崖石刻,“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一说可证桂林摩崖石刻在全国的重要位置。

当下,“八桂书风”作为广西文化艺术的一大品牌,其构建必然需要结合本土资源特色,融合当地书家书法审美创作之共性,提出一个具有广西特色的书法理念,才能站的更高,走的更远。

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八桂书风的过程中,加大对历史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这是构建“八桂书风”文化品牌中的核心所在。

桂林自秦代以来作为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能否深入挖掘桂林摩崖刻石书法的资源价值,对于八桂书风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唐宋题名之渊薮——桂林摩崖刻石书法研究综述思考桂林摩崖石刻上起南朝,直至现当代,跨度1500余年。

其形式类别丰富多样,又多为唐宋题名题榜。

据桂林市文物管理部门统计,桂林现存一九一一年以前摩崖石刻一千五百六十九件,其中隋唐五代四十七件,宋代四百八十九件,元明三百九十件,清代五百零三件,无年代者一百余件。

桂林摩崖石刻书法种类繁多,书体篆隶楷行草俱全,艺术风格多样。

这些石刻除却史料价值外,蕴藏着的书法艺术价值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故本文将从桂林摩崖刻石书法不同书体中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得到新的发现。

(一)篆书石刻宋代篆书虽然成就不如清代篆书复兴时期那样辉煌,但也是篆书艺术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是宋代篆书,把篆书艺术从二李篆书那种高度规范严整的程式中解放出来,才给篆书艺术的发展以更加广阔的空间。

桂林摩崖刻石中篆书石刻数量最多的就是宋代篆书,其中的《碧桂山林》石刻;《尽室泛舟题名》石刻;《俞献可燕肃等题名》石刻颇具代表性。

从临摹到创作--以唐代佛教造像为例谈衣纹研究

从临摹到创作--以唐代佛教造像为例谈衣纹研究

从临摹到创作--以唐代佛教造像为例谈衣纹研究
尹远洋
【期刊名称】《艺术科技》
【年(卷),期】2014(0)10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对中国佛教雕塑的实地考察到临摹的过程记录,采用比较、联系,由实践到理论的研究方法来思考当下雕塑创作的认识。

在接受现代学院雕塑教育的同时,吸收传统雕塑的手法,并将自己实践的体会融入创作中。

创作过程:从雕塑内容方面主要借鉴唐代佛教造像的衣纹表现特征,并将西方经典雕塑形式加以合理运用。

从雕塑造型方面对雕塑的衣纹形式、技法、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本文对衣纹研究正是基于此目的。

【总页数】2页(P107-107,105)
【作者】尹远洋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湖南衡阳 421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奉先寺大像龛石窟造像艺术——兼论唐代佛教造像的世俗性 [J], 邹满星
2.从临摹到创作——以唐代佛教造像为例谈衣纹研究 [J], 尹远洋;
3."鄜县样式"造像的再检讨"鄜县样式"造像的再检讨——关于陕西北朝佛道"平行
多线纹"造像——关于陕西北朝佛道"平行多线纹"造像 [J], 齋藤龍一;著于春
4.临潼唐代窖藏佛教铜造像制作工艺的研究 [J], 刘杰;李晓岑;武梅
5.《唐代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考古学研究》 [J], 冉万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林摩崖刻石书法对构建八桂书风地域特色的资源开发价值

桂林摩崖刻石书法对构建八桂书风地域特色的资源开发价值

桂林摩崖刻石书法对构建八桂书风地域特色的资源开发价值摘要:通过对桂林摩崖石刻书法地域特色及艺术价值的分析研究,揭示桂林摩崖石刻书法的地域特征及开发价值,能够为当代广西“八桂书风”文化品牌的构建提供启发与思考。

桂林有着堪称南方艺术宝库的丰富的摩崖石刻,“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一说可证桂林摩崖石刻在全国的重要位置。

当下,“八桂书风”作为广西文化艺术的一大品牌,其构建必然需要结合本土资源特色,融合当地书家书法审美创作之共性,提出一个具有广西特色的书法理念,才能站的更高,走的更远。

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八桂书风的过程中,加大对历史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这是构建“八桂书风”文化品牌中的核心所在。

桂林自秦代以来作为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能否深入挖掘桂林摩崖刻石书法的资源价值,对于八桂书风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唐宋题名之渊薮——桂林摩崖刻石书法研究综述思考桂林摩崖石刻上起南朝,直至现当代,跨度1500余年。

其形式类别丰富多样,又多为唐宋题名题榜。

据桂林市文物管理部门统计,桂林现存一九一一年以前摩崖石刻一千五百六十九件,其中隋唐五代四十七件,宋代四百八十九件,元明三百九十件,清代五百零三件,无年代者一百余件。

桂林摩崖石刻书法种类繁多,书体篆隶楷行草俱全,艺术风格多样。

这些石刻除却史料价值外,蕴藏着的书法艺术价值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故本文将从桂林摩崖刻石书法不同书体中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得到新的发现。

(一)篆书石刻宋代篆书虽然成就不如清代篆书复兴时期那样辉煌,但也是篆书艺术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是宋代篆书,把篆书艺术从二李篆书那种高度规范严整的程式中解放出来,才给篆书艺术的发展以更加广阔的空间。

桂林摩崖刻石中篆书石刻数量最多的就是宋代篆书,其中的《碧桂山林》石刻;《尽室泛舟题名》石刻;《俞献可燕肃等题名》石刻颇具代表性。

《碧桂山林》题名石刻,宋,嘉定年间方信儒书。

此摩崖石刻位于桂林西山。

桂林西山摩崖造像介绍

桂林西山摩崖造像介绍

桂林西山摩崖造像介绍
桂林西山摩崖造像是一处唐代建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山,是广西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处造像共有178龛、610余尊,其中最大的一尊高达2米,最小的仅几厘米。

这些造像的主尊多数为佛,以释迦牟尼居多,阿弥陀佛次之。

造像中的佛绝大部分是结跏趺坐的姿势,手式以施合掌印、与愿印、无畏印、定印、缚拳印、说法印等为主。

大多数造像都是1龛3尊,也有1龛1尊、2尊、5尊、7尊、11尊的。

在佛龛下,有少量镌有供养人及造像记。

这些摩崖造像几乎全为唐代与宋代所镌,为研究桂林古代社会宗教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桂林唐宋时期摩崖造像的主要艺术表现及其特点

桂林唐宋时期摩崖造像的主要艺术表现及其特点

Main Artistic Represen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liffside Images in Guilin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作者: 廖国一;白丽群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1
出版物刊名: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115-121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 桂林;唐宋时期;摩崖造像;艺术风格;文化内涵
摘要:桂林唐宋时期摩崖造像的表现时空感的立体式构图和突出中心的偶像式对称构图,融
半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和阴线刻等于一体的雕刻技法,以及写实的手法,体现了唐宋桂林佛教造
像艺术的发展与成熟,并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摩崖造像对社会生活和民间艺术的影响,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摩崖石刻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研究——以南溪山石刻为例

广西摩崖石刻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研究——以南溪山石刻为例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广西摩崖石刻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研究——以南溪山石刻为例石润泽 聂港奥 郭书含 徐泓哲(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摘要:溪山北面石刻以记游性的题名和山水诗文为多。

常常描写景物和咏颂传说的神龙。

南面的石刻则有对联、题榜、铭文、歌诀等,内容多与传说的刘仙故事及名胜相关。

关键词:书法;石刻;南溪山;碑学一、碑学的提出关于碑学,最早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明确提出来的。

碑学是研究碑刻体制拓本的真伪以及文字内容等的学问。

碑学的载体是碑刻,长期以来碑学没有进入到文人和书家的视野里。

直到清代初期,大量的古代碑刻被发现并受到重视,由于当时文字狱的苛刻,文人书家不得不从文字创作纷纷投入到金石学之中以避祸保身,从而引起了金石学的兴起,使得碑刻中所蕴含的书法技法和观念逐渐被广大的文人了解和重视。

纵观书坛的发展,帖学在清以前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书法家也多受到帖学领域的影响。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单纯的帖学书风也逐渐显露出“事贵因循,何必改作”的情况,难有新的突破。

而且由于时间的流逝,帖极难以保存,原始作品愈加稀少,难以获得。

与其不同的是金石往往极易获取,这些金石在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埋在泥土中却最能表现出最自然最原始的一种状态,能更进一步贴近原始书风。

由于帖学更加强调和讲究传统,将笔法有意无意神秘化,太过于将功夫用于点化的模仿上及精致的刻画。

碑学讲究字构,优势是字形富于变化,点画的线形有自主的空间;碑适宜写大字,如若投身于碑学之中,则能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跳出帖学的束缚。

由此,碑学的重要性在当代自然不言而喻。

从乾隆到嘉庆时期,馆阁体所代表的帖学书风逐渐衰退,碑学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这一时期的优秀书法家有:“扬州八怪”、邓石如、吴昌硕等。

道光以后,碑学书风开始盛行,其形式几乎要掩盖帖学而发展。

据康有为记载“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

这种书法的革新改良宣传,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当时的书风已经开始倒向了碑学。

西江流域摩崖石刻书法艺术审美教育路径——以广西桂林市为例

西江流域摩崖石刻书法艺术审美教育路径——以广西桂林市为例

天工|2023年第25期[摘 要]摩崖石刻书法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独特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

西江流域摩崖石刻,尤其是桂林的摩崖石刻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对丰富当代社会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代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

以适切的路径开发西江流域摩崖石刻书法资源,对加强书法审美教育,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西江流域;摩崖石刻;书法审美[中图分类号]J3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25-0070-03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黄振中,胡倩如,周志峰.西江流域摩崖石刻书法艺术审美教育路径:以广西桂林市为例[J].天工,2023(25):70-72.黄振中 胡倩如 周志峰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西江流域摩崖石刻书法艺术审美教育路径—以广西桂林市为例基金项目:2021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西江流域广西摩崖石刻书法艺术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21KY0849)。

作者简介:黄振中(1984—),男,汉族,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胡倩如(1984—),女,壮族,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周志峰(1983—),男,汉族,湖南安仁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学音乐教育。

俗话说:“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

”西江流域的桂林市有着丰富的摩崖石刻作品,构成了西江流域摩崖石刻书法兼具历史底蕴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精神追求和社会风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摩崖石刻书法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众的审美意识和提高人们的审美品味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西江流域摩崖石刻书法艺术审美教育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已有大量关于摩崖石刻书法的历史发展、地理分布、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关于摩崖石刻书法艺术审美教育路径的研究相对较少。

广西石刻简评——以桂林石刻为例

广西石刻简评——以桂林石刻为例

2021-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广西石刻简评———以桂林石刻为例赵雪飞(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摘要:桂林石刻为广西石刻之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便有“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之称。

宋代为桂林石刻兴盛之黄金时期,内容大多为题名,现如今,桂林已是世界现存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摩崖石刻集中地。

关键词:桂林石刻;摩崖题刻;宋代碑刻;文人题记;广西石刻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3-0016-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3.008广西地处西南边陲,因其景色秀丽,山水清奇,为文人雅士所欣羡。

因山水与八桂结缘的文人骚客多会于此,故题刻赞咏璨若星河。

除其文学文献价值之外,其书法价值亦不容小觑。

自宋以降,八桂石刻多见古人金石著述:亦如宋赵明诚《金石录》、陈思《宝刻丛编》、王象之《舆地碑记目》,明代张鸣凤《桂胜》《桂故》,刘继文《桂林金石录》,清代谢启昆《粤西金石略》、孙星衍《寰宇访碑录》、王昶《金石萃编》、朱依真《桂林金石志》、刘玉麟《粤西金石录》、汪森《粤西诗载》《粤西文载》《粤西丛载》、况周颐《粤西金石略补遗》、杨翰《粤西得碑记》等。

桂林石刻为广西石刻之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不言而喻,自古便有“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之称。

其始于南朝,中兴于隋唐,盛于两宋,于元代日渐式微,又繁荣于明清。

碑刻的兴衰演变也侧面反映出桂林的发展历程。

自唐以降,文人雅士常至岭南,寄情山水,题名赋诗,而后千年,绵延不绝,故摩崖殆遍,题刻迭出,成蔚然之势。

素有“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之美誉,晚清金石学家叶昌炽曾赞:“唐宋题名之渊薮,以桂林为甲”,其《卧游访碑记》赞道:“诸山无一处无摩崖。

唐宋刻石,莫多于此。

”桂林现存文字和图画石刻两千余件,其类别主要有摩崖、碑碣及题名。

以摩崖为最多,约占总数五分之四,多分布于桂林城区附近名山洞府内:如城中叠彩山风洞、伏波山还珠洞、独秀山读书岩;城东七星山之七星岩、龙隐岩、龙隐洞;城西隐山朝阳洞、北牅洞;城南象山水月洞、南溪山白龙洞和刘仙岩;城北虞山韶音洞。

丝路梵像山水间_桂林唐代摩崖造像寻访记

丝路梵像山水间_桂林唐代摩崖造像寻访记

2727桂林唐代摩崖造像寻访记文 图/肖伊绯丝路梵像山水间FEATURE28特别策划F E A T U R E“桂林山水甲天下”,自古以来,广西桂林以其特有的地质地貌与山水景观,在华夏文明与中国名胜中,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

殊不知,桂林佛教也曾雄踞华南,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间铭刻着桂林佛教的千年遗迹,星罗棋布于桂林各地的大量佛教摩崖造像见证着这段历史的繁华与沧桑。

据文献记载和东汉至南北朝早期佛教文化遗物的考古发现,可以推测早在汉代佛教就已传入广西地区,到唐代中后期时,桂林佛教空前繁荣,成为我国南方佛教中心之一。

817年,印度高僧觉救来到桂林传经布道。

而比觉救更早,750年,鉴真和尚在第五次东渡弘法失败后,在桂林开元寺传经讲法长达一年,之后再次东渡,终于成功。

基于鉴真东渡的重大历史意义,漓江也是中国文化输入日本的重要站点。

在鉴真和尚之前,古印度佛教文化就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轨迹,经南海、进珠江、溯漓江,由海路传入中国腹地,悄然形成了一条佛教传播的海上通道。

今天桂林遗留的佛教摩崖造像,最早的纪年题记可上溯至唐调露元年(679年)。

由此可见,桂林在“佛法西来”与“佛教东传”中均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

正是上述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桂林的佛教摩崖造像遗存众多,成为我国南方仅次于巴蜀地区的第二大佛教摩崖造像群落。

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唐代作品,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各时期,俱有作品存世。

这些造像大者高约两米,小者仅二三十厘米,皆因地制宜,星罗棋布点缀于秀甲天下的山水之间。

概言之,桂林佛教摩崖造像以唐代为主,其次是宋代作品,大多因山就势,开龛造像。

桂林的山崖岩石虽较为坚硬,耐久不朽,但亦多裂隙,雕刻若过于繁密,则极易崩损,故而龛窟规模不宜过大,造像体量也不应太大。

纵览桂林摩崖造像,龛窟大多小巧简朴,多为一龛三尊造像的基本配置,也有一龛五尊、七尊、十一尊等较为繁多的配置,但单尊造像的体量均属中小型,少有巨像大窟或多像大窟。

西山摩崖造像及石刻

西山摩崖造像及石刻

西山摩崖造像及石刻桂平西山地处桂东南,有着罕见的花岗岩地质结构。

经过数年的地壳变动,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绝壁断崖。

西山摩崖石刻数量之多,形制之巨,内容之丰富,时代之久远,让世人叹为观止。

这些摩崖石刻,排列得疏密适宜,错落有致,以赫然的红色镶嵌在青山绿树之中,为西山平添了一抹绚丽光彩。

也成为历代墨客名流“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绝好天地。

第一个在西山上欣然提笔的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他在西山品茶时写下了《西山阑若试茶歌》,为西山的风景增添了第一笔亮丽的墨迹。

接憧而至的是宋代苏东坡,他在浏览西山后填词写了“定风波”一阙,开篇即是“思灵山中,武陵桥畔,红梅林下”。

同时代的巨儒南宋理学家的创始团队,周敦颐和弟子程颐、程灏,紧随苏子而来,在西山上刻下“畅岩”二字,一语双关,尽显圣贤雅韵。

西山摩崖造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在桂林市区西山公园内,主要分布在西峰、千山、龙头峰、立鱼峰、观音峰等处。

现存佛像98龛,242尊,另有浮雕石塔1龛1座,灯龛29处,造像记、灯龛记7方。

造像多为1龛3尊,也有1龛5尊、7尊、11尊者。

造像最大者高1.65米,最小者仅0.05米,主要镌刻毗卢舍那和观世音菩萨像。

如今,保存完好的,有纪年的为唐调露元年(679)镌于观音峰的李实造像,整龛利用天然山石高浮雕一佛二胁侍菩萨。

中为毗卢舍那佛,佛坐高1.2米,面像丰满,鼻梁略高,两耳垂肩,衣纹纤细,清晰可见肌肤,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身后有莲瓣形背光。

两侧胁侍菩萨,头戴花冠,颈垂环佩,面长颐方,肩宽腰细,全身大部袒露,双手合十,趺坐莲花,侧身向佛。

西山摩崖石刻在汕尾捷胜镇捷胜城西北侧山上,分布在"得道庵"周围。

石刻共五题,在山门外小道旁岩石上,刻"同归佛海"四个大字,字高0.45米,宽0.4米,字体雄浑苍劲,是1940年1月1日海丰县长姚之荣出巡捷胜时题刻。

在该庵的山门左侧,并列有三题石刻。

其一是"点头"二字。

桂林唐代摩崖造像

桂林唐代摩崖造像

桂林唐代摩崖造像
蒋廷瑜
【期刊名称】《东南文化》
【年(卷),期】1992(000)005
【摘要】<正> 桂林处湘桂走廊南端,是中国内地通往南海的主要交通道口.这里,早在隋代就建有佛寺,唐代的佛事活动已很兴盛,直至宋代,仍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佛教中心.在桂林西山、骝马山、伏波山、叠彩山等地,镌刻了大量的摩崖造像.据196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测绘和1988年桂林市文物工作队的再次复查,得知现存造像160多龛近600尊,并有造像题记10余处、灯龛30余处.这些摩崖造像的风格与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的不同,代表了中国岭南的石窟艺术,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加强对桂林摩崖造像的调查研究,将会填补中国佛教史和石窟艺术在岭南地区的空白,对进一步
【总页数】5页(P107-111)
【作者】蒋廷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5
【相关文献】
1.四川唐代摩崖造像中部分瑞像的辨识 [J], 王剑平;雷玉华
2.唐代摩崖造像考察及研究——以桂林西山唐代摩崖造像为例 [J],
3.四川邛崃石笋山唐代摩崖造像 [J], 胡文和
4.广西桂林唐代摩崖造像风格样式与来源 [J], 胡春涛
5.河北武安发现一处唐代摩崖造像群 [J], 中国新闻网(来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衣纹在具像雕塑创作中的运用及我见

衣纹在具像雕塑创作中的运用及我见

衣纹在具像雕塑创作中的运用及我见作者:冯国豪来源:《雕塑》2013年第02期内容摘要:人像雕塑中由人体雕塑与着衣人物雕塑这两大部分所组成。

着衣雕塑作品在具像雕塑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衣纹雕塑处理的成败是着衣人物雕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本文通过对静物的裹布所产生的褶纹进行理性分析以及对褶纹的构造、组织形式以及一般的变化规律的分析,提出衣纹研究在雕塑创作过程中的运用方法。

启发衣纹雕塑创作要通过观察揣摩,寻得其中的内在本质并将其本质予以物化。

关键词:大足石“具像,即具体的形象,它是指艺术中可以确认的,和外在大千世界有直接联系的内容,它是外在大千世界的直接反映。

”1具像的艺术手法是对现实已有物象的客观再现,理论上即有“模仿说”“反映论”等。

而具像雕塑,顾名思义就是艺术家用具像的艺术手法创作,他们熟练地掌握运用严格的透视、解剖等科学原理,用可以塑造三维的物质材料再现或模仿已有物象的基本形态,如人物、动物的肌肉、结构、比例、运动变化的形态等,艺术家寻求对已有物象的局部或整体的形似,通过对自然严谨之像,细致准确的创造,使观者获得具体真实效果的雕塑类型。

在我看来,具像雕塑可分成人像雕塑与非人像雕塑两大类型。

而在人像雕塑中又由人体雕塑与着衣人物雕塑这两大部分所组成。

依笔者之所见,在人像雕塑中,以介绍人体雕塑的经典文章与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

世界美术发展史上美术评论家和雕塑家对于人体雕塑艺术有着独特而又丰富的艺术体验,这些宝贵艺术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在这里就不加以缀叙了。

这些年来,笔者对着衣人物雕塑进行一定的研究,也深知衣纹处理的成与败是着衣人物雕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可以说,着衣的雕塑作品,在古往今来的具像雕塑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早在古希腊时期的雕塑家就非常娴熟、巧妙地运用了人体着衣的艺术形式,表现其塑造对象的气质、动态、性格以及社会属性等特征,同时运用衣纹的塑造艺术风格表现其当时的时代审美意识等等。

叠彩山摩崖造像

叠彩山摩崖造像

33发现广西价值 展现至美广西叠彩山摩崖造像位于桂林市叠彩区叠彩山。

现存摩崖造像30龛99尊,主要分布于风洞南侧东西两壁,其中第1至14号龛分布于风洞东壁,第15至25号龛分布于风洞西壁,第26至29号龛位于风洞口外西侧,第30号龛位于第15号龛左上方。

造像类型有佛、菩萨、弟子和供养人等。

最早的造像刻于唐调露二年(680年)。

唐会昌四年(844年),元晦《叠彩山记》曾云“岩有石门,中有石像……”,证明了其作记之前风洞已有造像。

唐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下令毁佛,风洞造像同遭厄运,仅有2龛幸存。

今存风洞造像大多为宋代重刻。

叠彩山造像以小型居多,部分造像直接将供养人姓名留刻龛内,不另刻造像记。

造像遭历代破坏,大多头部被毁,少数造像全龛毁坏殆尽。

20世纪70年代初,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损毁造像进行了修复。

叠彩山摩崖造像34石刻里的广西——镌刻在石头上的地域传奇SPECIAL ISSUE专刊发现广西价值 展现至美广西叠彩山第26号龛尖楣拱龛,高65厘米,宽68厘米。

龛内有高浮雕一佛二弟子造像3尊,佛坐像,弟子立像。

主尊佛像高23厘米,肩宽6厘米。

全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座高7厘米。

主尊佛高肉髻,头戴宝冠,脸型长圆,身材纤瘦,着袒右佛衣,施合掌印。

佛像座下莲茎与二弟子座下莲茎相连。

二弟子均立于莲花台上,着通体僧衣。

主尊佛像左右两侧有题名,高14厘米,宽7厘米,真书,字径4厘米,碑文为“王文”“王政”。

佛龛正下方有造像记一方,部分文字残损缺失,真书,字径2厘米。

碑文:“□托迹双林,示同生死□□合家一心供养□调露二年□月□日。

”唐调露二年,即公元680年。

叠彩山第27号龛尖楣拱龛,高65厘米,宽68厘米,龛内有高浮雕一佛二弟子造像3尊,佛坐像,弟子立像。

主尊佛像高22厘米,肩宽6厘米。

全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座高7厘米。

主尊佛高肉髻,头戴宝冠,面圆,大耳垂肩,颈部颀长,戴项圈。

身材纤瘦,着袒右佛衣,施合掌印。

二弟子像分列主尊佛左右,立于莲花台上。

桂林摩崖石刻文化与艺术价值

桂林摩崖石刻文化与艺术价值

文化长廊桂林摩崖石刻文化与艺术价值秦文文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课题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CSW2016009。

摘 要:桂林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历代文人、诗人、学者、将领、书家等对桂林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很高的评价。

它们记载了桂林的社会风俗,军事变革,高超艺术之表现,及文人墨客对桂林的歌颂,文章从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两个角度分析桂林摩崖石刻地方资源的利用。

关键词:桂林摩崖石刻;书法艺术;价值[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160-02一、桂林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一)以军事战争为题材“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这是以文清代诗人在游览桂林山水后发出的赞叹。

以军事战争为题材的摩崖石刻记载了桂林“昨日”弥漫的硝烟,战士们英勇抗战,誓死保卫祖国的精神。

如《抗元纪事碑》和《象鼻山诗札》。

《抗元纪事碑》记载了宝祐戊年(1257)李曾伯奉命守桂,李曾伯率领宋兵一鼓作气将元兵大伤元气,在黄沙、衡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桂林守军依靠坚固的城池,将士同心同德,共同抗战方才获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正如碑文所述“广南亦岌岌甚矣”。

所以,为此次抗击元军做出贡献的将士们,他们的精神、功绩、英勇无畏的形象将永远被人们记住和传承下去,将永载史册。

《象鼻山诗札》描绘了桂林保卫战悲惨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江山落入敌人之手的痛惜之情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同时寄托了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

今天当我们在去读李任仁先生的诗文时,我们仍能感受到战士们洒热血,抛头颅的英风烈绩,仍能被李先生的爱国之心所折服。

(二)以教育发展为题材桂林文化在广西扮演者处于领头羊的角色,文人才子层出不穷,这应该归于桂林发达的教育事业,重视社会教育和具有兴办教育的良好风气。

如《独秀山新开石室记》、《秀峰宣成书院碑记》。

《独秀山新开石室记》记载了独秀峰的胜景和教育育人事业的兴起。

桂林摩崖唐代男像观音考——广西石刻研究之二

桂林摩崖唐代男像观音考——广西石刻研究之二
— —
St dy I fGua x on c i ur u Io ng iSt e S rpt e
Du ij n Ha-u
(r fs r P . P o e s , h D. v s r Co lg f t Gu n x o m a Un v r t , i n Gu n x o Ad i , l e o Ars o e , a gi N r l i e s y Gu l , a g i i i
分 的 。 观 音 信 仰 的 传 播 是 佛 教 传 播 中 的 一 部 分 重要 内容 ,研 究观 音 像 的 传播 使 我 们 可 以 看 出佛 教
传播 的存在 和途 径。桂林 龙 隐岩 有一 男性 观音像 ,属世 所稀见 ,虽然刻 于清代 ,但 从其 刻像 的文 字记载 ,从 明人 的石刻记 载 、观 音信仰 的发展特 点 ,从唐 代的佛教 在桂 林发展 的考察 ,可见应该
是唐 人 作 品 ,反 映 了唐 代 佛 教 在 桂 林 的 发展 。
【 关键词 】 佛教;; 桂林;男 观音; 唐代 【 中图分类号 】 2 9 【 I6. 文献标识码 】A 【 6 文章编号 】1 4 47 (0 )6(4—4 0 —61 21 0-080 0 0 )
On a nv s i a i n fa Ta na t S n I e tg to o ng Dy s y’ M a e Kua Yi Clf a uei l n n i St t n Guii ln
M aeKu n Yi tt ewhc srr O b e n Th u h i wa av d i n n s , l a n s u i h i aet ese . o g t sc re n qig Dy at a y

广西桂林国家森林公园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广西桂林国家森林公园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广西壮多的摩崖造像,其中西山、伏波山、叠彩山、骝马山等地的造像已有所报告(图一)。

市区南郊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造像分布地点有两处,肘下有镂空的痕迹,似为触地印。

身体背后浅浮雕方形背障,两侧浮雕宝瓶、立狮、摩羯鱼等装饰,对称分布,通高0.59米。

座为束腰须弥座,由座基、束腰和座台三部分组成,通宽0.65、高0.35、厚0.45米。

像残高0.76米。

左弟子像头、颈部表面残损。

浅浮雕圆形头光。

头部较圆。

肩部宽平。

内着僧袛支,外衣左侧下垂,右侧覆遮右肩右臂,衣角搭于左前臂上。

双手合十于胸前。

跣足,双足微分,立于仰莲台上。

莲台由台座和莲茎组成,表面浮雕莲瓣纹。

像高0.57米。

右弟子像头部残损,浅浮雕圆形头光。

内着袒右僧袛支。

外披大衣,大衣左侧衣襟自左肩垂下,右侧衣边绕右肩提于左手中。

腰下斜刻三道平行的衣纹,略呈阶梯状。

左臂屈于腹前,手握图四 第1龛造像立、剖面图图三 第1龛造像(东→西)屈肘抚腹部。

右手似握帛巾垂于体侧。

跣足,立于仰莲台之上。

莲台与左胁侍同。

像高0.75米。

右侧龛外浮雕一碑形题记框,由碑额、碑身、碑座组成。

通高0.43、宽0.29米。

字已无存。

左侧龛外边缘有一凿平的题记框,高0.21、宽0.11米。

亦无字迹。

2.第2龛位于第1龛的左侧。

方形单层龛,平面呈长方形,尖拱形龛楣。

龛高0.64、宽0.86、进深0.17米。

浮雕一佛二菩萨,共3尊像(图五、六)。

主尊像结跏趺坐,右脚在上。

阴线刻桃形头光。

头部、颈部残损。

肩宽圆厚实,胸部微鼓,腹部平坦。

身着袒右式大衣,不显衣纹。

左手 置于腹前腿上,掌心朝上。

右臂残,右手置于膝上施触地印。

座为束腰须弥座,由座基、束腰足,二足分踏于圆形仰莲台上,表面浮雕莲瓣纹。

束腰须弥座可分为座基、束腰、座台、背障四部分。

座基平面呈“凸”字形,束腰、座台及背障均为方形。

内外共三重头光。

内重为圆形,内刻莲瓣纹。

内层头光之外双弦纹刻圆形头光为中重,素面。

外重为浅浮雕桃形,两侧各有7个宝珠,以每个宝珠为中心升出火焰纹。

广西桂林唐代摩崖造像风格样式与来源

广西桂林唐代摩崖造像风格样式与来源

2020年11月第34卷第6期艺术探索ARTS EXPLORATIONNov.2020Vol.34No.6广西桂林唐代摩崖造像风格样式与来源胡春涛(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摘要]桂林摩崖造像与唐代两京地区佛教造像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从风格来源与传播途径来看,桂林摩崖造像中以菩提瑞像为本的同茎莲座佛像属于印度萨尔纳特风格,其风格直接与唐代两京地区有密切关系,而非通常所称的通过南海道传播而来。

发源于印度的风格传入中原地区,形成具有本土化色彩的佛教造像,这种风格继续向南传播,直接影响了桂林以西山第75龛、第85龛为代表的摩崖造像。

[关键词]桂林摩崖造像;风格样式;风格来源;传播途径[文章编号]1003-3653(2020)06-0041-13D01:10.13574/ki.artsexp.2020.06.004[收稿时间]2020-08-25[作者简介]胡春涛(1977—),男,江西吉安人,博士,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宗教美术、中国与东南亚美术。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桂林唐宋时期摩崖造像的艺术考古学研究”(15BKG001)。

[引用格式]胡春涛.广西桂林唐代摩崖造像风格样式与来源[J].艺术探索,2020,34(6).广西佛教造像遗存形式主要为摩崖造像,多为在岩洞石壁上开浅龛、雕凿而成。

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桂林摩崖造像多达217龛719尊造像,造像题记36处,呼分布于桂林的西山、伏波山、叠彩山、骋马山等地。

对于桂林唐代摩崖造像遗存的考察与研究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在遗存调查、造型研究以及考古学研究等方面均有一些成果积累。

综合学术界以往研究成果,桂林唐代摩崖造像风格谱系构建及风格样式,有待运用科学的研究方式梳理出清晰的线索,学术界对于造像风格的来源众说纷纭,也有待进一步推进。

_、桂林唐代摩崖造像遗存根据目前的实地调査,桂林唐代摩崖造像主要分布于西山、骋马山、伏波山、金山、叠彩山等处,以下就这些主要的摩崖造像进行概述。

广西桂林摩崖造像、石刻与文化空间

广西桂林摩崖造像、石刻与文化空间

2020/08*文/胡春涛[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广西桂林摩崖造像、石刻与文化空间【摘要】广西桂林唐宋摩崖造像是南方摩崖造像的代表,与风格多样、规模宏伟的文人题铭杂处一地,融合于桂林的溶洞与崖壁自然景观之中,形成了桂林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现象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文章运用文献、造像题记等来探讨桂林佛教造像与石刻所存在的宗教、文人以及山水空间,从宏观的视角揭示了佛教发展、流寓文人、山水特色对桂林整体文化空间的构建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桂林;摩崖造像;文化空间广西摩崖造像集中于桂林一地,兴盛于唐宋,之后逐渐衰微下去。

唐宋摩崖造像与洞窟石刻题记共处一室,石刻题记之风在唐宋蔚然兴起,与桂林的奇特地形地貌相融合,形成了桂林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集自然景色、佛教文化与文人雅致于一体,是桂林历史文化遗产独特之处。

一、桂林摩崖造像与石刻综览桂林现有佛教造像遗迹主要留存于西山、伏波山、叠彩山和骝马山等地,现存有唐、宋佛教造像175龛585尊,是广西保存古代摩崖造像最多的地方。

从这几处摩崖造像开凿的年代来看,最早的应该是西山造像。

西山摩崖造像位于桂林市区西山公园内,分布的范围为西峰、千山、龙头峰、立鱼峰、观音峰等处,现存98龛242尊,属于唐初至中唐前的造像作品。

除了摩崖造像外,西山留存下来的石刻主要为7方唐代造像记和灯龛记以及宋元题刻10余件。

骝马山摩崖造像位于桂林市区骝马山北麓,现存6龛23尊,没有造像题记,根据造像风格判断,为唐初至中期的作品。

伏波山摩崖造像位于桂林市区漓江西岸,集中于山上还珠洞和千佛岩,现存36龛239尊,属于晚唐的造像。

除摩崖造像外,伏波山现存摩崖石刻112件,其中唐代2件、宋代62件。

叠彩山摩崖造像位于桂林市东北,主要分布于仰止堂和风洞周围,开凿于晚唐会昌法难之前,现存23龛88尊,造像多为宋代造像。

除摩崖造像外,叠彩山现存摩崖石刻207件,其中唐代5件、宋代11件。

除了以上四处摩崖造像和石刻的情况外,桂林其他处的摩崖石刻也非常丰富,分布于龙隐岩、龙隐洞、七星岩、南溪山、清秀山、雉山等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摩崖造像衣纹特征研究
一、桂林摩崖石刻造像在桂林的发展
1940年抗战期间,时任广州中山图书馆馆长兼任中山大学教授的罗香林先生在考察摩崖佛像时,认为桂林佛像“虽其形制之钜丽与造作之精巧,以视山西大同云冈与河南洛阳龙门等地之佛教造像,均不逮远甚,然以作风与印度菩提伽耶(Budhi--Gaya)大佛像与南洋爪哇佛楼(Borobudur)大佛像多相近处”[1],由此提出桂林摩崖造像在中国可谓另一体系的佛教艺术遗迹,断定桂林佛像的造型特征是受印度、南洋佛教造像的直接影响。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西山摩崖造像的造型特点确实与中国四大佛教摩崖造像造型有一定区别,与桂林伏波山和叠彩山的摩崖造像也有一定差别。

记载表明,佛教从南方海路传入,主要是由印度恒河口泛海到我国广州或经越南,进入两广地区。

沿珠江、西江、漓江、灵渠、湘江北上,这是当时南北交通的主要途径,桂林则是南北交往的必经之地,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通道。

这条海上贸易之路开通已久,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合浦港已经与南洋展开贸易往来。

西汉政府曾派译使率领船队沿着民间贸易开发的航线到达了中南半岛、印度东南海岸以及斯里兰卡等地区进行贸易和交流。

《广西通志》记载,早在西晋时期,平乐就有佛寺兴庆寺,这些都证明桂林佛教及造像最初从印度经海上贸易之路传入桂林都有迹可循。

桂林的佛教造像独具特色与其他四大石窟摩崖造像风格不同,更倾向于印度直接影响的极具印度早期造像特征的风格,他的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传时期,佛教及佛教附属象征物传入桂林地区经水路向北发展,并留下少量佛教造像,尚未出现摩崖造像;第二阶段是繁荣时期,佛教与佛教造像汉化后由北向南传回桂林,留下大量摩崖造像,并体现汉化特征。

唐朝以前,佛教造像向北传播,单个造像不像摩崖造像保存得当,目前出土的只有少量陶僧俑。

唐代开始汉化的佛教造像艺术发展为摩崖造像艺术,开始从中原向地方传播,到达桂林后造像艺术主要集中在西山、伏波山、叠彩山、遛马山等处,共计602尊,这些地方的造像特征很好地体现了桂林地区独特的造像风格。

由于桂林地区佛教传入时间最早可推出在西汉年间,正值“显教”——小乘佛教时期,“佛身不可量”,不主张造像,这一时期没有考古实物证明有佛像传入,只有少量陶僧俑。

桂林地区佛教造像的传播,路径是经桂林向北传播后融合了中原地区汉文化得到发扬后又经中原向地方传播,然后再次传回桂林。

这时正值“密教”——大乘佛教时期主张以人
的形象、人世间的标准来描绘佛的形象。


此,带有浓厚“犍陀罗”风格的佛教造像逐渐体
现出汉族人的神情、面部特征和衣着样式。

二、桂林摩崖造像的佛衣风格特征
印度佛教造像传入中国后,造像风格逐渐
中国化,主要表现在总体身形、面部、手部、衣
纹服饰方面。

在佛教造像传入早期基本沿袭
传入地造像风格。

“通肩式”和“右袒式”是律典
中规定沙门袈裟的两种批法。

“僧人着‘右袒式
’袈裟多用于礼拜、忏悔等场合,以示恭敬。

‘通
肩式’则多用于诵经或出入市井之地时披着,
以示袈裟福田之相”[2]。

两种样式传入中土后
便作为早期佛像着衣样式。

后来汉地南北方
逐渐演变出诸多袈裟披着方式,已被学界赋名
的有“半披式”、“褒衣博带式”、“褒衣博带演化
式”、“敷搭双肩下垂式”、“钩钮式”等。

半披
式:“袈裟由右后肩绕至右前肩,经右前臂下方
绕至左前臂。

袈裟右领襟末端的披着方式稍
有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1袈裟末端搭于左前
臂,2袈裟末端将左臂及左肩一并敷搭,3袈裟
末端敷搭左肩”[3];褒衣博带式:“佛右手作施
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内着僧氏之,腹部饰有
带结,外披对襟袈裟,右领襟敷搭左肘,佛衣下
摆成八字形外展”[4];褒衣博带演化式:“佛像
体型由秀骨清像向圆满丰厚转变,佛衣的厚重
趋于单薄,下摆右外展变得内敛,佛衣右领襟
由传统的褒衣博带敷搭左肘上升至敷搭左肩,
并露有未被遮挡的舌状左领襟,这里将这种新
型佛装成为‘褒衣博带演化式’”[5];敷搭双肩
下垂式:“6世纪中期南方的佛衣风格保持了一
致性,而北方佛衣演化出敷搭双肩下垂式,佛
衣右领襟右由左肩下垂敷搭于右肘左领襟斜
向腹部右侧,右手多做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
印,佛内衣为僧氏之”[6]。

“特点是:1、其披着方
式是由两层袈裟的组合来完成的,2、内层袈裟
的左右领襟自然下垂,其中右领襟敷搭于右前
臂,3、外层袈裟作‘右坦式’,左领襟与内层袈
裟左领襟重叠,而右侧袈裟绕至右前臂之下
(露出下层下垂的内层袈裟),最后将袈裟末端
敷搭于左前臂注”[7];钩钮式:“将钩钮用在‘通
肩式’佛像中,以现有的实物资料来看最早发
生在青州地区,依照律典通肩披着时钩钮应被
隐于袈裟右衣角下,青州佛像右衣角是系吊于
钩钮之上,并未甩搭于肩后,被视为是律典的
变通产物”[8]。

综上所述,在桂林西山、伏波山、叠彩山、
遛马山几个主要佛教造像遗址主要呈现的衣
纹服饰特点有:“通肩式”、“右袒式”、“半披式”
和“褒衣博带式”。

从整体造像风格和佛衣披
着方式演化过程来看西山造像在桂林摩崖石
刻造像中属最早其次是伏波山、叠彩山和遛马
山。

桂林地区佛衣演化过程与中原其他地区
演化过程基本一致。

首先体现初传时期印度
佛衣特点,是按律典的“通肩式”和“坦右式”两
种,且质地较轻薄,与印度的气候也有一定关
系。

大乘佛教思想主张世人皆有佛性,主张按
照世俗的审美雕刻佛像,因此,佛教造像传入
我国后,唐代中原地区统治者按照世俗审美和
气候特点对佛衣进行改造,出现了“半披式”。

到了宋代受封建礼制和士大夫思想影响,佛衣
出现了“褒衣博带式”和“褒衣博带演化式”,后
期又出现“钩钮式”。

佛衣演化过程与中原的
一致性体现了作为南方五大禅林之一的桂林
自唐代以来,一直与中原及其他地区的佛教思
想、佛教造像有着密切的交流和联系。

这个一
致性对研究佛教文化的传播和佛教造像的艺
术形式都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研究桂林摩崖
窟造像是深入研究摩崖造像艺术一个不可或
缺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韩光辉:桂林摩崖石刻的特点极其文化价值
[J]热带地理2005,9
[2]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二衣总别
篇):“初听偏袒者,为执事恭敬故,后听通肩披
衣,示福田相故律中至佛前上座前,方偏袒也,
经中通肩披衣。

”。

[3]费泳佛衣样式中得“半披式”及其在南北方
的演变[J]敦煌研究2009年第3期。

[4]费泳论南北朝后期佛像服饰的演变[J]敦煌
研究2002年第2期。

[5]费泳论南北朝后期佛像服饰的演变[J]敦煌
研究2002年第2期。

[6]费泳论南北朝后期佛像服饰的演变[J]敦煌
研究2002年第2期。

[7]费泳佛衣样式中的“半披式”及其在南北方
的演变[J]敦煌研究2009年第3期。

[8]费泳“通肩式”、“右袒式”佛衣在汉地发生变
化及成因考[J]艺术考古2010年3月。

本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项目名称:广西桂林摩崖石刻造像艺术研究项
目编号:2011106020504M52
【冯晓琳,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