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下的中考总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
中考物理总复习基本物理量、公式、定律规律总结及专题题型归类精讲、训练【物质】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一是实体物质,如空气、水、铁等。
二是场物质,如电场、磁场、电磁场。
2、物质的状态变化⑴判断发生何种状态变化时,3、熔化和凝固⑴描述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图像。
如图各点表示什么状态?各段表示什么过程?⑵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⑶晶体熔化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4、汽化和液化⑴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发生,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
液体蒸发的快慢:①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得快.②对于同种液体,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通得越快,蒸发越快。
如建造坎儿井,减少水的蒸发。
沸腾是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意:①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②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要能继续吸到热,才能沸腾。
③液体的沸点跟液面上的气压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如高压锅内压强为两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升为120℃。
⑵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液化时要放热,如蒸汽熨斗。
液化有两种方法:①所有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②气体液化的温度跟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气体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液化。
如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加压液化成液体。
5、升华和凝华⑴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如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降温,制造“白雾”。
⑵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如电灯泡发黑是气态钨遇冷,在灯泡壁直接变成固态钨。
6、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其中水的位置不断变动着,水的状态不断转变,在这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因此,水循环影响地球各地的气候和生态,我们应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记住云、雨、雾、露、霜、雪、雹的形成过程:①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低空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低空形成雾.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低空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草木等物体上形成露.②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地面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草木等物体上形成霜。
初中物理: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的中考复习
需要经历的有:探究惯性;探究压强的概念;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探究光由色光组成;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 合的不同现象;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探究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和影响力的方向 的因素.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 件.
二、复习策略 无论是二轮复习还是三轮复习法都应重视以下内容 1.会正确使用三个基本测量仪器 刻度尺 钟表(或秒表) 弹簧测力计 培养学生估测、实测长度、时间、力的能力和方法
(1)F浮=G排 =ρ液gV
(2)F1×L1=F2×L2
F1和F2的作用效果 省力杠杆 画力臂――― 费力杠杆 力与力臂成反比 等臂杠杆
(3)G=mg
G与m成正比 g=9.8N/kg的物理意义
4.完成10个探究性实验: (1)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2)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3)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4)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5)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6)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7)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 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8)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并知道凸 透镜成像的规律. (9)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0)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运动和相互作用 主题的中考复习
新课程标准“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部分内容 包括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 1.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机械运动和力; 3.声和光; 4.电和磁。 它含盖了原教学大纲大部分力学、声学、光学 及电磁联系等部分知识,是我们复习的重点.现 将课标要求和大纲要求的知识体系作一个对比.
二级主题
课标要求 三级主题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运动和力_浮力_阿基米德原理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运动和力_浮力_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专训单选题:1、(2019东阳.中考模拟) 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恰好处于水面下。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乙所示。
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温下降到0℃的过程中,若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则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 . 先不变,后变小B . 先不变,后变大C . 先变大,后变小,沉底后不变D . 先变大,后变小,4℃时最大2、(2019嘉兴.中考模拟) 如果给你一个漂流瓶,你会在其中写些什么呢?如右下图,小贺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2019中考加油”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
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A . 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B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C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D . 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3、(2018浙江.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同一潜水艇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F1,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1,潜入水中时受到浮力为F2,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2。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 F1<F2, p1<p2B . F1=F2, p1>p2C . F1>F2, p1>p2 D . F1=F2, p1<p24、(2017嘉兴.中考模拟) 用绳子将浸没在水下深处的铁块慢慢向上提起,直至完全提出水面。
在这个过程中,铁块受到的浮力()A . 保持不变B . 先保持不变,后逐渐变小C . 逐渐变小D . 先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5、(2017绍兴.中考模拟) 中国的竹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以竹筷子的使用为一大特色。
下列关于筷子的“自述”中,错误的是()A . 将我放在水里漂浮,是因为我受到的浮力大于我受到的重力B . 当人们在餐桌上使用我时,我就成了费力杠杆C . 当我从桌面掉到地面的过程中,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 将我放在水里看到我“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6、(2017宁波.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体的质量为3kg,B物体的质量为2kg,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9)--运动和相互作用
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 。
答案:0.2 2×10-5 2 用细针等使木块 完全浸没(或选填1 用金属块将木块坠入
水中;其他方法只要 合理均可给分)
❖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 计算。
❖ 能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 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 变化的原因 。
▪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 第一 定律。
▪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 小和 方向。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 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如图10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 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 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 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 cm,平均速 度是 m/s。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 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 行简单计算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一、“运动和相互作用” 内容要求 二、“运动和相互作用” 命题趋势
三、“运动和相互作用” 复习重点 四、2009年中考复习策略
一、“运动和相互作用” 内容要 主要内容及特点: 求
新课程标准“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部分内容 包括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 1 .多种多样的运动 形式; 2 .机械运动和力; 3 .声和光; 4 .电和 磁。它涵盖了力学、声学、光学及电磁联系等部分 知识,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 的联系。
❖ 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能举例说明电磁 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考点详解(超详细)
第一、物体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考点1:要求学生理解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本考点主要考查分清什么是机械运动;能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分析物体的运动状况。
考点2:要求学生具备估测时间、长度的能力;会使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
本考点主要考查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运用生活经验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估测一些物品长度的大小和一段时间的长短。
考点3:要求学生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本考点主要考查速度大小比较,能运用公式进行速度、路程、时间的相关计算。
考点4: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本考点考查力的概念,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会作力的示意图考点5: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本考点考查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考点6: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惯性。
本考点考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识别和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考点7: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本考点考查压力、压强的概念以及应用压强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考点8: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本考点考查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计算考点9: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本考点考查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解释有关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考点1:要求学生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并会测量温度。
此考点重点考查估计常见的温度值。
考点2:要求学生能区分出固、液、气三种物态。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及规律。
此考点重点考查物态变化现象区分及伴随的吸放热情况。
考点3:要求学生利用物态变化规律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以及其它生活中的常见物态变化现象。
此考点重点考查与熔点和沸点相关的现象和应用。
第三、物质的属性考点1:要求学生能描述质量这一物质的属性。
尝试将质量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性质联系起来。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电和磁_电和磁_电磁感应(二)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电和磁_电和磁_电磁感应(二)电磁感应专训单选题:1、(2020高邮.中考模拟) 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秘密,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十九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下列几幅图示实验能表明这一现象的是()A .B .C .D .2、(2017临沂.中考模拟) 共享单车是应移动互联网和二维码的发展而产生的,它能无桩停靠、扫码取车,很好地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图所示这款共享单车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就是可定位的GPS电子锁,电子锁能接收云端发来的开锁指令,驱动电机开锁.传动轴内有一台微型发电机,在骑行的时候,这个发电机能为车锁里面的电池充电.关于微型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图对应的是()A .B .C .D .3、(2017广东.中考模拟) 数码录音笔是数字录音器的一种,造型如笔型,携带方便.在录音时,声音使话筒中产生随声音而变化的音频电流,音频电流经放大电路放大后,转变为模拟信号,再通过对模拟信号的采样、编码将模拟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一定的压缩后进行存储,如选项图中能反映声音录入原理的是()A .B .C .D .4、(2017龙华.中考模拟) 如图甲所示,是一个POS刷卡机。
只要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刷过,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
图8乙中能反映POS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的是( )A .B .C .D .5、(2017利辛.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的手电筒内部有一个线圈,线圈内有一可来回运动的条形磁体,按箭头方向上、下往复摇动时,手电筒即可发光,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与图手电筒工作原理一致的是()A .B .C .D .6、(2020娄底.中考真卷) 下列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正确的是()A . 牛顿——电流的热效应B .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C . 奥斯特——测出大气压的值D . 伽利略——牛顿第一定律7、(2020南通.中考真卷) 来回摇动某种发电的手电筒,电筒内的磁体就会在线圈里面来回运动,使灯泡发光。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波_声音_声音的产生-单选题专训及答案(二)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波_声音_声音的产生-单选题专训及答案(二)声音的产生单选题专训1、(2017临沂.中考模拟)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合理的是()A . 声音的产生源自物体的振动,且物体振动地越快,声音的响度越大B . 在水中的鱼儿可以听到空中飞机的轰鸣声,是因为液体可以传声C . 回声的产生是因为声音发生了反射现象,且回声的传播速度是正常声音传播速度的两倍D . 我们可以在校园门外看到“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2017镇江.中考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 .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D . 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2017扬州.中考模拟) 关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说法正确的是()A . “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 “不敢高声语”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C . “恐惊天上人”表明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D . 说话的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4、(2017澧.中考模拟) 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 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C . 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D . 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5、(2017平凉.中考模拟) 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 .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6、(2019罗庄.中考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振动停止,声音立即消失B . 超声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C .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D . 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7、(2020百色.中考真卷)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 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音调D . 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2016大庆.中考真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拿到月球上的物体质量变小B . 声音是电磁波的一种C . 热量一定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 .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9、(2021资阳.中考模拟)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我们听到的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 .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340m/sC .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D . 频率相同的声波,其音色也相同10、(2011辽阳.中考真卷)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 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之间可以直接对话C .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止传播D . 安装双层玻璃是为了在传输路径上减弱噪声11、(2017德州.中考真卷) 如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B .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C .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 . 发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12、(2014镇江.中考真卷)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B . 教室周围植树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C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表明声音具有能量13、(2013南京.中考真卷) (2013•南京)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 . 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14、(2018六盘水.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 . 吹着的哨B .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C . 关闭的收音机D . 敲击的水瓶琴15、(2017广东.中考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B . 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 . 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16、(2017成都.中考模拟) 下列有关声音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手机和微波炉都会发出电磁波B . 钢琴是通过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C . 利用次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D . 女高音的“高”和引吭高歌的“高”都是指音调高17、(2017涿州.中考模拟)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声音是电磁波的一种B . 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 . 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18、(2017临沂.中考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 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 . 小明在水平冰面匀速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9、(2017泸州.中考真卷) 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 甲图中,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 . 乙图中,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C . 丙图中,从上面倒水,下面无瓶盖时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乒乓球能上浮,说明只要有大气压的存在就不能产生浮力D . 丁图中,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20、(2012绵阳.中考真卷)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 .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21、(2019安徽.中考模拟) 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A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 声音是一种波C . 声音具有能量D .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22、(2019荆州.中考真卷)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敲击大石头发声时,大石头没有振动B . 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C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 . “B超”是利用声音传播能量的23、(2019怀化.中考真卷)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 调节手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 .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C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D . 下课铃响后同学们走出教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24、(2020青岛.中考真卷) 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的世界充满声音。
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下的中考复习郭红梅
教学ppt
4
(一)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教学ppt
5
(二)机械运动和力
教学ppt
6
(二)机械运动和力
教学ppt
7
(三)声和光
教学ppt
8
(四)电和磁
教学ppt
9
二、“运动和相互作用”主要知 识
分类梳理
教学ppt
10
(一)两个重要的物理常数 及一些常见的数值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
答案提示:
在第三格处挂四个钩码;
在第六格处挂两个钩码; 在第四格处挂三个钩码。
图3
教学ppt
21
(五)五个重点复习知识
❖ 运动和力关系 ❖ 二力平衡 ❖ 惯性 ❖ 压强 ❖ 光的折射
教学ppt
22
例9:下面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B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静止 B.物体运动方向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会改变 例10: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
A
B
C 图2 D
E
教学ppt
20
例8: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①小明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杠杆右端下倾, 那么他应该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 左(选填“左” 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现已在左端A点挂有4
个钩码,如图3所示,为使杠杆平衡,钩码应挂在 何处?(请设计两种方案,在下图中画出)
。
受到阻力的作用
教学ppt
图4
24
(六)十七个探究性实验
❖ 力学: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②探究二力平衡 的条件 ③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④探究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⑤探究杠杆的平衡 条件 ⑥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⑦探究压力的 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⑧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 的关系 ⑨探究浮力的大小
中考双向细目表的制定及复习建议[1]
中考双向细目表的制定及复习建议一、中考双向细目表的制定中考命题的依据和标准就是《新课程标准》,每一道题在新课标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要求。
因为中考试题是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以及高中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它决定着学生命运、学校发展、课程改革的贯彻和方向。
因此中考命题的科学性至关重要。
为了对整个试题的覆盖面、分值分配以及难易程度有一个科学准确的把握,命题前的第一项工作是制定双向细目表。
细目表要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每道试题在课程标准中对应的要求、分值、难易程度以及所考查的能力目标。
细目表示例如下:制定好的双向细目表要经过认真的检查、核实和计算做到:整套试题含盖课标中所有二级主题而且难易程度适中按简单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比例约为6:2:2。
在有了一个详尽的细目表后命题人员再根据细目表中每道题的题形及考查方向和难度具体命题。
由于直接按课标的内容框架来划分考查方向,因此每题的考查能力目标明确,以探究的考查为例(这是一套试题中最具灵活性也最反映学生能力的一个题形),在细目表中详细的计划了怎样考察对实验现象猜想的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在双向细目表制定好的基础上命题非常重视考查基本的、核心的内容,而且力求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灵活多样;注重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而且试题的表述要求清晰无误。
二、复习建议1、今年的试题彻底抛弃了以往一些“繁、难”的内容,因此教学中一些较难的运算是应该彻底放弃的,在复习中我们应更多的注重一些身边现象,生活实际问题以及基本技能的练习,更关注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生既会对学习不断保持兴趣,又真正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而且目前的考试越来越倾向于考查实际能力,而不是大量的运算,或生搬一些没有任何情景的成题,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是最重要的,要鼓励学生不要为偶尔做不出很难、很怪的题沮丧,也不必大量练习难题,但一定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要做到知识上没有漏洞。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波_声音_声音的产生(二)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波_声音_声音的产生(二)声音的产生专训单选题:1、(2017澄海.中考模拟)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 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C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D . 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2、(2020朝阳.中考模拟)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 在公路两旁植树,可以有效防止噪声的产生D . 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音调不同3、(2020广东.中考模拟)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 钢尺振动的越快,响度越大C .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控制噪声D . 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不可能传递信息4、(2020香洲.中考模拟) 如图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在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
关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 . 纸杯被击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 . 用较大的力拍打塑料膜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D . 节目所发出的拍打声一定不是噪音5、(2020北京.中考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 吉他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 . 音乐一定不会成为噪声D . 振幅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6、(2016高阳.中考模拟) 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超声波是电磁波B . 手机发出的声音不是靠振动产生的C . 红外线是电磁波D . “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7、(2017滨湖.中考模拟)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A . 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B . 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C .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D . 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8、(2017东光.中考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 .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就越大C . 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的D .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2014南通.中考真卷)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成为声源B . 隔声、吸声和消声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 . 听声辨人主要是由于声音的响度不同D . 空气传声是空气形成的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10、(2018镇江.中考真卷)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 .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 . 通过声音的音调可辨别乐器的种类D . 考场附近安装噪声监测仪可减弱噪声11、(2017临沂.中考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 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 . 小明在水平冰面匀速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2、(2019靖江.中考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B . 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C . 二胡和小提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D .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3、(2020灌阳.中考模拟)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 . “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 .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14、(2020青岛.中考真卷) 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的世界充满声音。
第三章相互作用总复习
2.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方法 相对运动趋势不如相对运动直观,具有很强的隐 蔽性,所以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较困难,因此常 用下面两种方法判断: 方法一:“假设法”和“反推法”. 假设法:即先假定没有摩擦力(即光滑)时,看相对 静止的物体间能否发生相对运动.若能,则有静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若不能, 则没有静摩擦力.换句话说:静摩擦力的存在是 为了使两物体相对静止,若没有它,两物体仍相 对静止,就说明没有静摩擦力.
反推法:该方法是从研究物体表现出的运动状 态这个结果反推它必须具有的条件,分析组成 条件的相关因素中摩擦力所起的作用,就容易 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了. 方法二: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此方法关键是先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再确定 合力,然后进行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及方向.
3.对摩擦力的理解 (1)摩擦力总是阻碍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的相对 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不能理解为阻碍物体运 动.静摩擦力不一定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滑 动摩擦力也不一定发生在运动的物体上. (2)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2.按顺序分析物体所受的力 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较好. “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摩擦分动静,方向 要判准.”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触力,环绕研究 对象一周,看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面 (点),每个接触面对物体可能有两个接触力,应 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逐一分析. 若某个力的大小或方向难以判断时,可使用假设 法.
我们也可以假设容器侧壁对钢球有弹力作用, 作出各容器中钢球的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可见三种情况均与钢球静止的题设条件相矛 盾.所以原假设不成立,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 均无弹力作用.
答案: BCD
二、摩擦力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接触面间有弹力; (3)接触面不光滑; (4)物体间将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滑动.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电和磁_电磁感应-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二)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电和磁_电和磁_电磁感应-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二)电磁感应实验探究题专训1、(2020临潼.中考模拟)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如图乙,将自制的小型风叶安装在风车底座上,把线的一端固定在风车转轴上,另一端系上钩码;②在风车正前方1米处放置电风扇的风速调到1挡位,用秒表记录提升钩码到A点所需的时间;③将电风扇换到2、3挡位,重复以上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电风扇挡位越高,风速越大)表一:电风扇挡位钩码的质量/g 提升钩码到A点的时间/s1 50 152 50 133 50 10请你回答:(1)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提升钩码到A点的________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
这种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风速越大,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________;为了进一步研究风力发电机,他又从电厂查到一台1500kW的发电机组的相关数据:表二: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风速v/(m/s) 5 10 15 20输出功率P/kW 80 720 1500 1100表三:不同风速下风力发电机每秒获得的风能:风速v(m/s) 5 10 15 201s获得的能量E(104J) 15 120 405 350(3)风能是清洁能源,也是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4)风速10m/s时,这台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为________,有同学认为风速越大,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越高,他的观点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你认为的原因是________。
2、(2020陕西.中考模拟) 小赵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1)如图a、b两接线柱间应接入的器材是_________(选填字母);A . 电源B . 灵敏电流计C . 滑动变阻器D . 开关(2)要使感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选填字母);A . 使用磁性更强的磁体B . 保持磁体静止,只改变导体竖直运动的方向C . 保持磁体静止,只改变导体水平运动的方向D . 改变磁极方向,同时改变导体水平运动的方向(3)实验发现导体左右运动速度越快,感应电流越大,这说明感应电流大小与________有关;(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球还想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只需将a、b两接线柱间的器材换为_________即可(选填字母);A . 电源B . 灵敏电流计C . 滑动变阻器D . 开关3、(2020奉新.中考模拟) 小明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用导线将金属棒、开关、灵敏电流计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浮力_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二)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运动和力_浮力_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二)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题专训1、(2020顺义.中考模拟)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正确操作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F1、F2、F3、F4分别表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⑴由实验可知,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________,物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G排液=________;(用图中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F1、F2、F3、F4表示)⑵若 F浮=G排液,则说明本次实验结果符合阿基米德原理。
2、(2020北京.中考模拟) 小红在实验室进行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正确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图中F1、F2、F3、F4分别表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若F1、F2、F3、F4满足________关系,则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2016泰州.中考模拟) 小华同学在实验室里做系列实验.(1)他想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设法测得密闭小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1牛,然后装入适量的细砂,将总重为1牛的小瓶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其运动状态如图甲(a)所示;接着他两次调整瓶内细砂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分别如图(b)和(c)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A)由图(a)可知:________;(B)由图(b)和(c)可知:________.(2)①随后他又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把a图中的小瓶放入一装有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的水的重为________(填序号).A.一定等于1牛 B.可能为0.9牛C.一定小于1牛 D.可能为1.2牛②接着他分析溢水杯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3)他又制作如图乙所示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进排气管________(选填“吸气”或“吹气”,使模型下潜直到悬浮,容器中的水面将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不考虑进排气管的体积的影响).4、(2016北京.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在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四种不同液体,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它们的重力,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1)一次测量时,桶中装了某液体,但未装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牛,由此可以判断,该液体的密度________1.0克/厘米3(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若把弹簧测力计和小桶改装为液体密度秤,要增大该秤的称量范围,可换用容积相同、质量更________的小桶(选填“大”或“小”)的小桶.5、(2017深圳.中考模拟) 根绝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小题:(1)小华想测一辆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有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情况。
2024年中考物理“运动和力”高频考点总结(2篇)
2024年中考物理“运动和力”高频考点总结在物理学的学习中,“运动和力”是一个非常基础和重要的部分。
理解运动和力的概念对于学习后续的物理内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2024年中考物理“运动和力”高频考点的总结:1.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速度和位移: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位移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移。
学生要能够计算速度和位移,并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
-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速度的变化率,即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量。
学生需要掌握通过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分析加速度的方法。
- 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学生要能够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并掌握它们与物体的运动特点之间的关系。
2. 力的作用和效果- 力的概念和特点:学生要能够理解力的概念和特点,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力的单位和测量:学生需要了解力的单位牛顿(N)和力的测量方法。
他们应该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受到的力。
- 力的合成和分解:学生要能够通过矢量图形法和三角法来合成和分解力的方法,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在物体受力分析中的应用。
3.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学生需要掌握使用惯性原理解释和预测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 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即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
学生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够计算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4. 牛顿第三定律和摩擦力-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即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学生要能够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并利用该定律解决力的平衡和运动问题。
- 摩擦力:学生需要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并掌握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他们应该了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5. 弹力和重力- 弹力:学生需要了解弹簧的特点和弹力的概念,并能够计算弹簧伸长或压缩时所受的弹力。
初中物理: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中考复习
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中考复习一、新课程标准“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部分内容包括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1.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机械运动和力;3.声和光;4.电和磁.它含盖了原教学大纲大部分力学、声学、光学及电磁联系等部分知识,是我们复习的重点.需要了解的知识:举例说明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运动形式;世界在不停的运动中;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重力、弹力、摩擦力;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二力平衡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办法;测量大气压的方法;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定律;(简单)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乐音的特征 ;现代技术中有关声的应用;防治噪音的途径;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白光由色光组成;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和影响力的方向的因素;光是电磁波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电磁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需要认识的知识:(初步)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力的作用效果;浮力;(初步)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需要理解的知识: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从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热运动 ;(简单)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需要验证的有:电磁转化现象.需要独立操作的一些技能有: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估测时间;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估测长度;测量力的大小;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需要经历的有:探究惯性;探究压强的概念;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凸逇镜成像规律;探究光由色光组成;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和影响力的方向的因素。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二、复习策略无论是二轮复习还是三轮复习法都应重视以下内容1.会正确使用三个基本测量仪器刻度尺钟表(或秒表)弹簧测力计培养学生估测、实测长度、时间、力的能力和方法2.理解7个力学物理量的含义、符号、单位及其换算。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光的反射-填空题专训及答案(二)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波_光的反射和折射_光的反射-填空题专训及答案(二)光的反射填空题专训1、(2017莘.中考模拟) 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在空气中________形成的.人在水中的“倒影”是指光在水面________形成的.2、(2020仪征.中考模拟) “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红花是花________(吸收/反射)红色光;“荷风送香气”,闻到香味是________现象;“鱼戏莲叶间”,看见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
3、(2017大石桥.中考模拟) 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象.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4、(2017信丰.中考模拟) 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人们应用“荷式开车门”:右手开左门,左手开右门.这样开车门人的上半身会自然而然地转动,车侧后方的光通过后视镜经过________进入人的眼睛,然后人转身的时候向后看,由于________有光从物体射入人的眼睛,扩大了视野.5、(2016南山.中考模拟) 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国家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除了提高排放标准外,还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关于电动汽车你观察到了吗?拧钥匙转动点火;冬天开空调能将前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吹散;汽车高速行驶中紧急刹车时汽车还要滑行一段路程;车轮都有很深的花纹;倒车时使用倒车雷达;通过后视镜可以看到车后的情况;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汽车靠电驱动…从短文中找到与下列物理知识对应的现象填在对应的横线上.物态变化:________;惯性:________;光的反射:________;声音定位:________.6、(2017江阴.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其中涉及到两方面的物理知识:一是利用金属小平面镜________,能观察到牙齿背面的情况;二是在金属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先要将它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以免水蒸气在镜面上________形成水雾.7、(2017和.中考模拟) 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①水面波光粼粼;②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③海市蜃楼;④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其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的是________(填序号).8、(2020昆明.中考模拟) 如图的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它是全球最长跨海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下的中考总复习遂川县教体局教研室刘承体一、《课标》对“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的内容要求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就“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主题明确了四个二级主题:一是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二是机械运动和力;三是声和光;四是电和磁。
涵盖了力学、声学、光学及电磁联系等部分知识。
对这一主题的学习能有利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们中考复习的重点。
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陈述,主要采用两类方式,即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结果性目标是主要应用于描述“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而体验性目标主要应用于描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教学目标。
“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下的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具体要求如下:(一)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目标内容标准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会经历反应领悟1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 能根据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
√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3 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二)机械运动和力目标内容标准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会经历反应领悟1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2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会测量力的大小。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4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5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6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7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8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三)声和光目标内容标准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会经历反应领悟1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了解乐音的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4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5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四)电和磁目标内容标准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会经历反应领悟1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2 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3 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4 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近四年我省中考对“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考查情况(一)按《课标》的二级主题分项统计二级主题年份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总计2008年题号1、710、11、12、15、16、19、20、21、23、24、263、9、13、17、26148分分值3分32分12分1分2009年题号 31、2、7、9、12、13、15、17、21、22、245、8、166、1839分分值2分25分7分5分2010年题号 6 4、11、15、17、20、21 25、1、2 14、2639分分值2分18分10分9分2011年题号3、13、14 2、4、11、14、20、23、25 5、9、10、16、18、246、52分分值6分29分15分2分四年来,对“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考查平均每年达44℅左右,其中《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3分左右,《机械运动和力》26分左右,《声和光》11分左右,《电和磁》4分左右。
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知识点。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简单热现象,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等。
机械运动和力:力、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与粗略估测,运动的相对性、速度的简单计算,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四种简单机械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
声和光:声产生和传播、乐音的特性、防治噪声的途径,对三种光现象的识别、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等。
电和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波的应用等。
(二)按题型统计题型填空选择作图、简答与实验与探究总计年份计算2008年题号1、3、7、9、1011、12、13、15、16、1719、20、21、2324、2648分分值10分18分12分8分2009年题号1、2、3、5、6、7、8、912、13、15、16、17、1821、22 2439分分值13分18分6分2分2010年题号1、2、4、6 11、1415、17、20、2125、2639分分值7分6分14分12分2011年题号2、3、4、5、6 9、10、11、13、1416、18、20 23、24、25 52分分值9分16分10分17分四年来,四大题对“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考查,平均每年填空题占10分,选择题占14分,作图、简答与计算题占10分,实验与探究题占10分。
从近年发展势头来看,选择、实验与探究题的考查分值在增加。
(三)2011年中考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根据评卷统计的情况来看,2011年得分在90分以上的人数很少,约占2℅,得满分的更是极少,很多县没有一个。
分析学生的失误主要集中基础不牢、审题不强清、解题技巧和方法掌握不够、实验探究能力不强等,有个别小题的得分率相当低,如16、25小题等。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双基不牢,灵活运用不够分析2011年中考我们的学生答卷,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够,对一些规律和公式理解不深刻,没有真正领会其含义,把握规律、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只是将所学到的知识停留在文本上,更不能灵活运用来分析解释生活中所看到或发现的有关现象,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基础知识、规律和公式掌握不牢的,如:第16题第2问,相当多的同学不知如何画凸面镜;第25小题关于大气压强的计算,将公式写成P=FS;第20小题关于潜艇受到水的压强的计算,将公式写成P=ρgv等。
不能有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第24小题刻度尺的声学知识,尺的长短不同是探究声音响度的关系;第18题答题较乱,说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际应用较差;第23小题1小问,没有考虑到小车的长度,小车下滑的路程的测量读数偏差较大,导致计算错误,第2问,判断做的较好,但理由说服不够到位,不够准确.2、实验探究能力不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薄弱实验、探究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改革,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有所加强,从近年中考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方案设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解答能力有所提高,但还不够,尤其是对实验探究的评估方面的问题分析解答能力不强,不知道从如何评价、分析,更不能有效地改进实验。
如:第25小题估测大气压时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大部分考生是空白,不会解答,要么是面积、拉力等答案;第26小题评估哪种方案更好时,大部分考生都是猜想的方案一(或二),而真正原因不清楚。
这些现象都说明考生还不会误差分析、实验评估,这表明学生在进行实验学习时没有注意对实验进行拓展和延伸,实验评估能力还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第24题,利用刻度尺设计声学实验完成较差,学生思考的过多,出现错误较多.如"刻度尺伸出桌面越长,频率高""声音的音调高,声音大"等错误问题.第25题,第4、5空错的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审题不清,对于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表达不准确不清楚,对公式的理解不透,表达能力较差."目的是什么?"错误最多,学生的对实验的理解差.3、审题不细,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误答考生失分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凭印象作答。
认真审题是学生解答的关键前提,但是有些考生由于在平时没有养成答题认真阅读的习惯,粗心大意,使本来能答对的题却答错了。
例如:第4小题第1问没有审清题中的“从而上浮”的关键词,认为葡萄干漂浮而填“相等”;第5小题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答成了“隔离声音”、“反射声音”等,没有明确把握题目中有“在”的提示语,而忽视了从减弱噪声的方法入手来进行分析与解答。
尤其是一些改编题,学生往往经过了多次训练,认为是“熟悉”题,在审读题时未仔细看清题意或遗漏了题中的某个“关键性”条件,更不善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或经过命题者“改编”的“新”情境,自以为是、想当然,造成了不应有的失误。
例如:第19题第⑶问,“从环保的角度,与摩托车相比”,考生在审题时没注意“环保的角度”,因平时训练此类题目时,一般是例举电动车的优缺点,所以而答题时出现了各种不符合题意的答案,造成失分,此题的得分率特别低,仅为0.1℅;第16小题的晶体凝固图像的描绘,考生在审题时也是没有注意到“横纵坐标的物理量”跟平时训练的题有所不同,所以得分率也很低,仅为0.2℅。
4、答题不规范,表述不准确而失分分析近几年的中考物理学生的答卷,学生解答不规范,表述不准确失分现象较普遍。
答题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物理公式符号书写不规范,将物理量的符号与数学中的相关符号混淆,如:ρ代表密度,许多考生在答题时将ρ写成P(压强),将U写成V;单位符号不规范,虽然近年来中考强调单位扣分的做法,但还有很多还是不注意物理单位的规范运用,如:S=vt=4m/s ×60=240m,有的数据有单位,有的数据没单位,最后有单位;第20题失分较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涉及单位计算出了错,学生分不清带单位与不带单位的区别,造成结果未带单位;作图的图形线条不规范,如第16小题面镜示意图随手画,不用作图工具。
表述不准确,不使用“物理术语”等现象,使得结果词不达意,如:第17、18小题,表达不得要领,第21小题的监视屏规律就是将屏上数据重抄了一遍;第22题天平放在台面上等等,这些都存在语言表达不准确、不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