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的一般安全常识
化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范文
![化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e502c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a.png)
化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范文化验室是科研工作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然而,化验室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要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我们必须牢记化验室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验室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在实验室环境下的工作安全。
1.确保合适的实验室装备:首要的一点是确保实验室配备了必要的安全装备。
包括眼镜、手套、实验室外套、防护面具、呼吸面具等。
这些装备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实验人员免受伤害。
2.了解材料的特性:在使用任何材料之前,必须事先了解其特性和安全措施。
确切知道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属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危险性是至关重要的。
3.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熟悉并遵循正确的实验操作程序。
必须在有经验的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并且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
4.实验室工作台的清洁和整理:保持实验室工作台的清洁度和整洁度,确保实验区域干净,没有杂物,以及正确处理和标记任何废弃物。
5.安全地存储和处置实验材料:将实验材料正确地存储在合适的容器中,确保容器牢固密封。
当处理废弃物时,必须按照专门的指南将其正确处理掉。
6.防止气体泄漏和火灾:确保实验室配备了适当的气体阀门和气体泄漏探测器,并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检查。
必要时应戴上气体面具,及时疏散人员并采取相应灭火措施,以保护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免受火灾的危害。
7.实验室电力和电器安全:确保实验室的电气系统安全可靠,防止电瓶、电线和电源等暴露在有害环境中。
在使用电器设备时要小心操作,并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安全性。
8.个人卫生和实验室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在实验前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此外,保持实验室卫生,定期清洁工作台、实验器具和设备。
9.紧急情况和应急响应计划:在实验室内应当明确制定应急响应计划,以处理紧急情况,如火灾、泄漏等。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逃生演练,熟悉逃生路线和应急设备的位置。
10.禁止吃喝和吸烟:在实验室内严禁吃喝和吸烟。
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dec23c580216fc700afd63.png)
实验室安全管理分析测试工作常被称为生产的眼睛,既要为生产工艺控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又要把好产品质量关,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在分析测试工作中会经常使用化学危险品,进行包含潜在危险的某些操作,是一项含有不安全因素的工作。
因此,作业分析化验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
一、化验室一般安全常识所用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
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餐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当茶具使用。
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硬质耐热烧杯或锥形瓶中进行,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温度过高时,应等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严禁将水倒入硫酸中!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
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明火。
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
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打开,严禁锤砸,敲打,以防破裂。
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
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拨出胶塞、胶管时均应有垫有棉布,且不可强行插入或拨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口对人。
禁止用火焰在煤气管道上寻找漏气的地方,应该用肥皂水来检查漏气。
配制药品或试验中能放出HCN,NO2,H2S,SO3,Br2,NH3及其它有毒和腐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用电应遵守安全用电规程。
化验室中应备有急救药品、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
要建立安全员制度和安全登记本,健全岗位责任制,每天下班前应检查水、电、煤气、窗、门等,确保安全。
二、危险品的安全贮存要求危险品贮藏室应干燥、朝北、通风良好。
化验室安全知识培训
![化验室安全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59fc3fd9f705cc1755270956.png)
(2)防止引起火灾 1)使用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发 生电火花。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 花,要特别小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 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如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灭火沙或二氧化 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 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酒精消毒。有污染是用3%的H2O2洗净后,用绷带包扎,及
时去医院处理。
3.防止燃烧和爆炸 1)使用酒精灯、电炉的场合,一定要保持室内 通风良好,尽量远离有机溶剂和其他可燃物质。 乙醚、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内 不得存放过多,最多不超过两天用量并远离电源 和明火。 易挥发品试剂瓶的开启,不可将瓶口对着他人 和自己的脸部,操作时千万要离开明火。如身上、 手上沾有易燃物,不得靠近明火。
安全用电常识
(1)防止触电 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 裹上绝缘胶带。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 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 门的防护措施。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谢谢合作!
易制毒品安全管理
• 易制毒品到货后,必须有试剂管理员在核对无误 后,在易制毒品出入库登记证明薄上签名。 • 易制毒化学品试剂必须实行:双人双锁、双人领 用、双人复核的管理制度。 • 易制毒品试剂领用需经化验室主管签字同意后, 方可办理出库手续。 • 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清退制度。剩余的及时退 回仓库。 • 如发现丢失、被盗、等情况应立即向主管领导上 报。
化验室安全常识
![化验室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6317ca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f.png)
化验室安全常识化验室安全常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作为一个分析化学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如果预防措施可靠,发生事故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损害减低到最小程度.一、化验室危险性的种类二、 1、火灾爆炸危险性化验室发生火灾的危险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分析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爆物品.高压气体钢瓶,低温液化气体,减压系统真空干燥、蒸馏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再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止要求,往往酿成火灾爆炸事故,轻则造成人身伤害、仪器设备破损、重则造成多人伤亡、房屋破坏.2、有毒气体危险性在分析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煤气,各种有机溶剂,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在有些实验中由于化学反应也生产有毒气体.如不注意都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3、触电危险性分析实验离不开电气设备,不仅常用220V的低电压,而且还要用几千及至上万伏的高电压,分析人员应懂得如何防止触电事故或由于使用非防暴电器产生电火花引起的爆炸事故.4、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经常用到玻璃器皿,还要割断玻璃管胶塞打孔,用玻璃管连接胶管等操作.操作者疏忽大意或者思想不集中造成皮肤与手指创伤、割伤也是常有发生.5、放射性危险从事放射性物质分析及X光衍射分析人员很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及X射线的伤害,必须认真防护,避免放射性物质侵入和污染人体.二、防火与防暴物质起火的三个条件是物质本身的可燃性,氧的供给和燃烧的起始温度.一切可燃物的温度处于着火点以下时,即使供给氧气也不会燃烧.因而控制可燃物的温度是防止起火的关键.1、实验室常见的易燃易爆物1易燃液体:如苯、甲苯、甲醇、乙醇、石油醚、丙酮等.2燃烧爆炸性固体:钾、钠等轻金属等.3强氧化剂: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过氧化二苯基甲酰等.4压缩及液化气体:如H2、O2、C2H2、N2、液化石油气等.5可燃气体:一些可燃气体与空气和氧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2、起火和起爆的预防措施根据化验室着火和爆炸的起因,可采取下列方针对策预防措施.1预防加热起火①在火焰、电加热器或其他热源附近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②加热用的酒精灯、喷灯、电炉等加热器使用完毕时,应立即关闭.③灼热的物品不能直接放置在实验台上,各种电加热器及其他温度较高的加热器都应放置在石棉板上.④倾注或使用易燃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⑤蒸发、蒸馏和回流易燃物时,不许用明火直接加热或用明火加热水浴,应根据沸点高低分别用水浴、沙浴或油浴等加热.⑥在蒸发、蒸馏或加热回流易燃液体过程中,分析人员绝不能擅自离开.⑦实验室内不宜存放过多的易燃品.⑧不应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贮存爆炸性物质,以免关闭或开启玻璃塞是因摩擦引起爆炸.必须配用软木塞或橡皮塞,并保持清洁.⑨不慎将易燃物倾倒在实验台或地板上时,必须:A、迅速断开附近的电炉、喷灯等加热源;B、立即用毛巾、抹布将流出的液体吸干;C、室内立即通风换气D、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火源.2预防化学反应起火和起爆①分析人员对于要进行的实验,须了解其反应和所有化学试剂的特性.对有危险的实验,要准备应有的防护措施及发生事故处理方法.②易燃易爆物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戴橡皮手套、防护眼镜.③在未了解实验反应之前,试料用量要从最小开始.④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物.3预防容器内外压力差引起爆炸①预防减压装置爆炸,减压容器的内外压差不得超过一个大气压.②预防容器内压力增大引起爆炸的措施.A、低沸点和易分解的物质可保存在厚壁瓶中,放置在阴凉处.B、所有操作应按操作规章进行.反应太猛烈时,一定要采取适当措施以减缓反应速度.C、不能将仪器装错,使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D、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实验一定要小心谨慎,严加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章,绝对不允许不了解实验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严禁一人单独在实验室工作.3、实验室灭火灭火原则是:移去或隔绝燃料的来源,隔绝空气氧、降低温度.对不同物质引起的火灾,采取不同的扑救方法.1实验室灭火的紧急措施①防止火势蔓延,首先切断电源、熄灭所有加热设备;快速移去附近的可燃物,关闭通风装置、减少空气流通.②立即扑灭火焰、设法隔断空气,是温度下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③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扑救.常用的灭火器有以下4种: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以扑救电器、油类和酸类火灾,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应为这些物质会与二氧化碳发生作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有机溶剂、油类着火.不宜扑救电器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偶家油类、有机物、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1211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类、有机溶剂、精密仪器、文物档案等火灾.2实验室灭火注意事项①用水灭火注意事项:能与水发生猛烈作用的物质失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如金属钠、电石、浓硫酸、五氧化二磷、过氧化物等.对于这些小面积范围燃烧可用防火砂覆盖;比水轻、不溶于水的易燃与可燃液体,如石油烃类化合物和苯类等芳香族化合物失火燃烧事故,禁止用水扑灭;溶于水或稍溶于水的易燃物与可燃液体,如醇类、醚类、酯类、酮类等失火时,如数量不多可用雾状水、化学泡沫、皂化泡沫等;不溶于水、比重大于水的易燃与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等引起的火灾,可用睡扑救,因为水能浮在液面上将空气隔绝.禁止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②电气设备及电线着火时,首先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电源切开后才能用水扑救.严禁在未切断电源前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救.③回流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汽在冷凝器顶端着火,应先切断加热源,再行扑救.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品堵住冷凝管口.④若敞开的器皿中发生燃烧,应尽快先切断加热源,设法盖住器皿口,隔绝空气,扑灭火焰.3灭火器的维护①灭火器要定期检测,并按规定更换药液.使用后应彻底清洗,并更换损坏的零件.②使用前须检查喷嘴是否畅通,如有阻塞,应用铁丝疏通后再使用,以免造成爆炸.③灭火器一定要固定放置在明显的地方,不得任意移动.4、高压气瓶的安全使用1气体钢瓶使用规则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必须遵守以下规则.①高压钢瓶必须分类保管,远离明火、热源,距离不小于10m.避免暴晒及强烈震动.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自燃物及腐蚀性物品隔离.②搬运钢瓶应有专用小车、严禁滚、撞、扔、摔.为了保护开关阀,避免偶然转动,要旋紧钢瓶上的安全帽,移动钢瓶是不能用手执着开关阀.③钢瓶使用的减压器要专用,氧气钢瓶使用的减压器可用在氮气或空气钢瓶上,用于氮气钢瓶的减压器如要用在氧气钢瓶上,必须将油脂充分洗净.④装减压器前要清除开关阀接口处的污垢,安装时螺扣要上紧.使用是要先打开钢瓶阀,观察减压阀高压端压力表指针动作,待到适当压力后在缓缓开启减压阀,至低压端压力表指针到需要压力时为止.并用捡漏剂检查是否漏气.⑤钢瓶要直立固定,开启钢瓶时,人必须站于侧面,以免高速气流或阀件射伤人体.开阀要缓慢.使用后先关闭岗阀放尽减压器进出口气体,在松开减压器螺杆.⑥钢瓶内气体不能用尽,以防其他气体倒灌.其剩余残气不应小于×105Pa.⑦钢瓶必须专瓶专用,不得擅自改装,以免性质相抵触的气体相混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爆炸.⑧钢瓶是专用的压力容器,必须定期进行技术检验.一般气体钢瓶,三年检验一次.腐蚀性气体钢瓶两年检验一次.⑨气瓶失火,应根据不同气体采取不同的灭火措施.如水流、二氧化碳、1211等. 2氧气钢瓶氧气是强烈的助燃气体,纯氧在高温下活泼.温度不变而压力增加时,氧气可与油类强烈反应而引起爆炸.因此氧气钢瓶严禁同油脂接触.氧气钢瓶中绝对不能混入其他可燃气体.3氢气钢瓶氢气单独存在时比较稳定,但它易与其他气体混合.氢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是:爆炸下限为%,爆炸上限为%.要经常检查氢气导管是否漏气.氢气钢瓶不得与氧、压缩空气等助燃气体混合贮存,也不能与剧毒气体及其他化学危险品混合贮存.4乙炔钢瓶乙炔钢瓶内填充有颗粒状的活性炭、石棉或硅藻土等多孔性物质,再掺入丙酮,使通入的乙炔溶解于丙酮中,15℃时压力达×106Pa.所以乙炔钢瓶不得卧放,用气速度也不能过快,以防带出丙酮.乙炔为高度不饱和易燃气体,含有乙炔7%~13%的乙炔空气混合气体和含有乙炔30%左右乙炔-氧气混合气体最易爆炸.乙炔和铜、银、汞等金属及其盐类长期接触,会形成乙炔铜、乙炔银等易燃物质.因此,乙炔用的器材不能使用含银或含铜量70%以上的合金.乙炔和氯、次氯酸盐等化合会发生爆炸燃烧.充装后的乙炔铜瓶要静止24h后使用.钢瓶内乙炔压力降至×105~×105Pa时停止使用.一旦燃烧发生火灾、严禁用水或泡沫灭火器,要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砂扑灭.三、防止烧伤、割伤、腐蚀和烫伤实验室中的烧伤,主要是由于接触到高温物质和腐蚀性化学物质以及由火焰、爆炸、电及放射性物质所引起的烧伤.1.化学烧伤化学烧伤是由于操作者的皮肤触及腐蚀性化学试剂所致.这些试剂包括:强酸性、特别是氢氟酸及其盐.强碱类、如碱金属的氢化物、浓氨水、氢氧化物等.氧化剂、如浓的过氧化氢、过硫酸盐等.某些单质、如溴、钾、钠等.化学烧伤的预防措施:取用危险药品及强酸、强碱和氨水时,必须带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酸类滴到身上,不管是在哪一部分,都应立即用水冲洗;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内耐热容器中进行.在不断搅拌下把浓酸加入水中,绝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在溶解NaOH、KOH等能产生大量热的物质时,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如需将浓硫酸碱液中和,则必须先稀释后中和.2.烫伤和烧伤烫伤是操作者身体直接触及火焰及高温、过冷物品低温引起的冻伤,其性质与烫伤类似所造成.3.割伤的防护与处理1安装能发生破裂的玻璃仪器时,要用布片包裹.2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时,最好用水或甘油浸湿橡皮管的内口,一手带线手套慢慢转动玻璃管.不能用力过猛.3容器内装有以上溶液时,应托扶瓶底移取.四、常见化学毒物及中毒预防和急救实验室中引起的中毒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急性中毒.二十慢性中毒,如经常接触某些有毒物质的蒸气.1.有毒气体①CO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毒性大.CO进入血液后,与血色素的结合力比O2大200~300倍,因而很快形成碳氧血色素,是血色素丧失输送氧的能力,导致全身组织,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缺氧造成中毒.CO中毒时,表现为头痛、耳鸣、有事恶心呕吐、全身疲乏无力.中毒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加剧外,迅速陷入昏迷状态,因呼吸停止而死亡.急救措施:a.立刻将中毒者抬到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温,勿使受冻;b.呼吸衰竭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以氧气,立即送医.②Cl2氯气Cl2为草绿色气体,比空气重倍,一旦泄漏沿地面流动.是强氧化剂、溶于水、有窒息臭味.一般工作场所空气中含氯不得超过L.含量达3mg/L时,即使呼吸中枢突然麻痹.肺内引起化学灼伤而迅速死亡.③H2S硫化氢H2S为无色气体,具有腐蛋臭味,对空气相对密度为.H2S使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使延髓神经麻痹、与呼吸酶中的铁结合生成FeS沉淀使酶活动性减弱.H2S浓度低时,头晕、恶心、呕吐等,浓度高或吸入大量是,可使意识突然丧失、昏迷窒息而死亡.因H2S有恶臭,一旦发现其气味应立即离开现场,对中毒严重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吸氧、送医院.④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成分是NO和NO2.氮氧化物中毒表现为对深部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能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等.严重者导致肺坏疽,吸入高浓度氮氧化物时,可迅速出现窒息、痉挛而死亡.一旦发生中毒,要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或吸氧,并送医院急救.2.酸类H2SO4、HNO3、HCl这三种酸是化验室最常用的强酸.受到三酸蒸气刺激可以引起急性炎症.受到三酸伤害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2%的小苏打水冲洗患部.3.碱类NaOH、KOH它的水溶液有强烈腐蚀性.皮肤受到伤害时,迅速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稀醋酸或2%硼酸充分洗涤伤处.4.氰化物、砷化物、汞和汞盐氢化物:KCN和NaCN属于剧毒剂,吸入很少量也会造成严重中毒.发现中毒者应立即拾离现场,施以人工呼吸或给予氧气,立即送往医院.砷化物:分析室常用的有:As2O3、Na2AsO3、AsH3砷化氢,又称为胂这些都属于剧毒物.发现中毒时立即送往医院.汞和汞盐常用的有:HgCl2、Hg2Cl2,其中汞和HgCl2毒性最大.5.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几乎都有毒性,只有毒性大小不同.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对其性质详细了解,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1脂肪族卤代烃短期内吸入大量这类蒸气有麻醉作用,主要抑制神经系统.它们还刺激粘膜、皮肤以至全身出现中毒症状,这类物质对肝、肾、心脏有较强的毒害作用.2芳香烃有刺激作用,接触皮肤和粘膜能引起皮炎、高浓度蒸气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大多数芳香烃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有的还会损伤造血系统.急性中毒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吸氧、送医院治疗.6.致癌物质某些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诱发癌症,被称为致癌物质.根据物质对动物的诱癌实验和临床观察统计,以下物质有较明显的致癌作用;多环芳烃、苯并芘、苯并蒽以上三种物质多存在在于焦油、沥青中、亚硝基胺类、α-萘胺、联苯胺、砷、镉、铍、石棉等.所以在使用这些物质时必须穿工作服、戴手套和口罩,避免进入人体.7.预防中毒的措施为避免中毒、最根本的一条是,一切实验室工作都应遵守规章制度.操作中注意以下事项.1进行有毒物质实验时,要在通风厨内进行,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2用嗅觉检查样品时,只能拂气入鼻、轻轻臭闻、绝不能向瓶口猛吸.3室内有大量毒气存在时,分析人员应立即离开房间,只许佩戴防毒面具的人员进入室内、打开门窗通风换气.4装有煤气管道的实验室,应经常注意检查管道和开关的严密性,避免漏气.5有机溶液的蒸气多属有毒物质.只要实验允许,应选用毒性较小的溶剂.如石油醚、丙酮、乙醚等.6实验过程中如发现头晕、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即表示可能有中毒表象,应立即离开实验室,必要时应送医.7尽量避免手与有毒试剂直接接触.实验后,进食前,必须用肥皂充分洗手.不要用热水洗涤.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五、安全用电常识在实验室中随时都要与电打交道,如果对电器设备的性能不了解,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电气事故.因此,化工分析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用电常识.1.电对人的危害电对人的伤害可分内伤和外伤两种,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1电外伤包括电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熔化金属渗入皮肤三种.这些都是由于电流热效应和机械效应所造成,通常是局部的,一般危害性不大.2电内伤电内伤就是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组织而引起的.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都是指电击而言,它能使心脏和神经系统等重要机体受损.2.安全电流和安全电压1安全电流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电击的后果起决定作用,一般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工频交流电最危险.通常把10mA的工频电流,或50mA以下的直流电看作是安全电流.2安全电压触电后果的关键在电压,因为根据不同环境采用相应的“安全电压”使触电时能自主地摆脱电源.安全电压的数值,在国际上尚未统一规定.国内GB390-83中规定有6、12、24、36、42V五个等级.电气设备的安全电压如超过24V时,必须采取其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3.保护接地预防触电的可靠方法之一,就是采用保护性接地.其目的就是在电气设备漏电时,使其对地电压降到安全电压40V以下范围内.实验室所用的在1kV以上的仪器必须采取接地.4.使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规定1使用电气动力时,必须先检查设备的电源开关,马达和机械设备各部分是否安置妥当;2打开电源之前,必须认真思考30s,确认无误时方可送电;3认真阅读电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及操作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4实验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头,不要用电线直接插入电源接通电灯、仪器等.以免引起电火花引起爆炸和火灾等事故;5临时停电时,要关闭一切电气设备的电源开关,待恢复供电时再重新启动.仪器用完后要及时关掉电源,方可离去.6电气动力设备发生过热超过最高允许温度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转、进行检修; 7实验室所有电气设备不得私自拆动及随便进行修理;8下班前认真检查所有电气设备的电源开关,确认完全关闭后方可离开.5.触电的急救遇到人身触电事故时,必须保持冷静,立即拉下电闸断电,或用木棍将电源线拨离触电者.千万不啊有那个徒手和脚底无绝缘体的情况下去拉触电者如人在高处要防止切断电源后把人摔伤.脱离电源后,检查伤员呼吸和心跳情况.若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应该注意,对触电严重者,必须在急救后再送医院做全面检查,以免耽误抢救时间.。
化验室安全常识
![化验室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024db043186bceb18e8bbb1.png)
化验室安全常识化验室安全常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作为一个分析化学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
如果预防措施可靠,发生事故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损害减低到最小程度。
一、化验室危险性的种类二、1、火灾爆炸危险性化验室发生火灾的危险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分析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高压气体钢瓶,低温液化气体,减压系统(真空干燥、蒸馏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再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止要求,往往酿成火灾爆炸事故,轻则造成人身伤害、仪器设备破损、重则造成多人伤亡、房屋破坏。
2、有毒气体危险性在分析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煤气,各种有机溶剂,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
在有些实验中由于化学反应也生产有毒气体。
如不注意都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
3、触电危险性分析实验离不开电气设备,不仅常用220V的低电压,而且还要用几千及至上万伏的高电压,分析人员应懂得如何防止触电事故或由于使用非防暴电器产生电火花引起的爆炸事故。
4、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经常用到玻璃器皿,还要割断玻璃管胶塞打孔,用玻璃管连接胶管等操作。
操作者疏忽大意或者思想不集中造成皮肤与手指创伤、割伤也是常有发生。
5、放射性危险从事放射性物质分析及X光衍射分析人员很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及X射线的伤害,必须认真防护,避免放射性物质侵入和污染人体。
二、防火与防暴物质起火的三个条件是物质本身的可燃性,氧的供给和燃烧的起始温度。
一切可燃物的温度处于着火点以下时,即使供给氧气也不会燃烧。
因而控制可燃物的温度是防止起火的关键。
1、实验室常见的易燃易爆物(1)易燃液体:如苯、甲苯、甲醇、乙醇、石油醚、丙酮等。
(2)燃烧爆炸性固体:钾、钠等轻金属等。
(3)强氧化剂: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过氧化二苯基甲酰等。
(4)压缩及液化气体:如H2、O2、C2H2、N2、液化石油气等。
化验室一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化验室一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702f2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d.png)
化验室一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化验室是进行实验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以下是化验室一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穿着防护服和个人防护装备:进入化验室前必须穿着实验服和安全鞋,戴上安全眼镜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不得穿着拖鞋、裸露脚踝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服装。
2.坚持手部卫生:进入实验室前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要经常洗手,特别是在实验结束后要仔细清洗双手,以免细菌、化学品残留导致交叉污染。
3.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擅自更改实验计划或实验操作方法,也不得私自借用他人实验室设备,做到有序、规范操作。
4.注意化学品的使用和存储:化学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使用前应仔细查看说明书,按照要求正确使用。
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应避免混合使用和接触不相容的化学品,确保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和合理处置。
5.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化验室通风设备通常较好,但在处理有毒气体的实验中,要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不得长时间暴露在有毒气体环境中。
6.避免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处理放射性物质的实验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并遵循核安全操作原则,避免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确保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
7.防火防爆安全:实验室中常见的火灾和爆炸隐患包括有机溶剂、气体泄漏等,要密切关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和爆炸风险,做好防火、防爆准备。
8.注意实验操作技巧:操作实验设备时要注意技巧和安全,避免使用不熟悉的设备,不擅自拆卸、调整实验设备,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9.合理利用实验室设备:实验室设备常常昂贵且易损坏,要爱护设备,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避免损坏设备导致实验无法进行。
10.随时保持清洁:实验室工作环境要保持整洁,不得在实验桌面上乱放实验物品和垃圾,及时清理实验产生的废物和垃圾。
11.防止交叉污染: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要注意实验物品和实验设备的分开存放,不得混用,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
![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3d9bee3f78a6529657d530e.png)
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化验室安全常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作为一个分析化学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
如果预防措施可靠,发生事故后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损害减小到最小程度。
一、化验室危险性的种类1、火灾爆炸危险性化验室发生火灾的危险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分析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炸物品。
高温高压容器(灭菌锅),减压系统(真空干燥、蒸馏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再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止要求,往往酿成火灾爆炸事故,轻则造成人身伤害、仪器设备破损、重则造成多人伤亡、房屋破坏。
2、有毒气体危害性在分析实验中经常要用到各种有机溶剂,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
在有些实验中的化学反应也产生有毒气体。
如不注意都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
3、触电危险性分析实验室离不开电器设备,分析人员应懂得如何防止触电事故或由于使用非防爆电器产生电火花引起的爆炸事故。
4、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经常用到玻璃器皿,用玻璃管连接胶管等操作。
操作者疏忽大意或思想不集中造成皮肤与手指创伤、割伤也常有发生。
5、放射性危险从事放射性物质分析及X光衍射分析的人员很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及X射线的伤害,必须认真防护,避免放射性物质侵入和污染人体。
二、防火与防爆物质起火的三个条件是物质本身的可燃性,氧的供给和燃烧的起始温度,一切可燃物的温度处于着火点以下时即使供给氧也不会燃烧,因此控制可燃物的温度是防止起火的关键。
1.实验室常见的易燃易爆物:①易燃液体:如苯、甲苯、甲醇、乙醇、石油醚、丙酮等。
②燃烧爆炸性固体:钾、钠等轻金属。
③强氧化剂: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过氧化二苯甲酰等。
④可燃气体:一些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
2.起火和起爆的预防措施根据化验室起火和爆炸的起因可采取以下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三、防止烧伤、割伤、腐蚀和烫伤实验室中的烧伤,主要是由于接触到高温物质和腐蚀性化学物质以及由火焰、爆炸、电及放射性物质所引起的烧伤。
化验室的一般安全常识
![化验室的一般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40b809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9.png)
化验室的一般安全常识
化验室的一般安全常识
1、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
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2、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当茶具使用。
3、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硬质耐热烧杯或锥形瓶中进行,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温度过高时,应等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严禁倒入硫酸中。
4、开启挥发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
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5、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中进行,避免明火。
6、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
7、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打开,严禁锤砸,敲打,以防破裂。
8、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轻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
9、将玻璃管、玻璃棒,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管时均应有棉布,且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10、配制药品或试验中能放出HCN、NO2、H2S、SO3、NH3及其它有毒和腐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11、用电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2、化验室中应备有急救药品、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
13、要建立安全员制度和安全登记本,健全岗位责任制,每天下班前应检查水、电、门、窗等,确保安全。
化验室安全常识
![化验室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4b691f0b90d6c85ed3ac66c.png)
化验室安全常识化验室安全常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作为一个分析化学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
如果预防措施可靠,发生事故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损害减低到最小程度。
一、化验室危险性的种类二、 、火灾爆炸危险性化验室发生火灾的危险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分析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高压气体钢瓶,低温液化气体,减压系统(真空干燥、蒸馏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再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止要求,往往酿成火灾爆炸事故,轻则造成人身伤害、仪器设备破损、重则造成多人伤亡、房屋破坏。
、有毒气体危险性在分析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煤气,各种有机溶剂,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
在有些实验中由于化学反应也生产有毒气体。
如不注意都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
、触电危险性分析实验离不开电气设备,不仅常用 ✞的低电压,而且还要用几千及至上万伏的高电压,分析人员应懂得如何防止触电事故或由于使用非防暴电器产生电火花引起的爆炸事故。
、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经常用到玻璃器皿,还要割断玻璃管胶塞打孔,用玻璃管连接胶管等操作。
操作者疏忽大意或者思想不集中造成皮肤与手指创伤、割伤也是常有发生。
、放射性危险从事放射性物质分析及✠光衍射分析人员很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及✠射线的伤害,必须认真防护,避免放射性物质侵入和污染人体。
二、防火与防暴物质起火的三个条件是物质本身的可燃性,氧的供给和燃烧的起始温度。
一切可燃物的温度处于着火点以下时,即使供给氧气也不会燃烧。
因而控制可燃物的温度是防止起火的关键。
∙、∙实验室常见的易燃易爆物∙∙∙∙∙∙∙ ( )∙易燃液体:如苯、甲苯、甲醇、乙醇、石油醚、丙酮等。
∙∙∙∙∙∙∙ ( )∙燃烧爆炸性固体:钾、钠等轻金属等。
∙∙∙∙∙∙∙ ( )∙强氧化剂: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过氧化二苯基甲酰等。
化验室安全培训内容
![化验室安全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e15a7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3.png)
化验室安全培训内容化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化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开展化验室安全培训。
本次培训内容将涵盖化验室安全的基本知识、常见危险源和应急处理方法,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做到安全第一。
一、化验室安全基本知识。
1.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流程和规定,不得擅自更改实验室设备和操作程序。
2. 安全设施,熟悉实验室内的安全设施,包括紧急停电开关、安全出口、紧急洗眼器、安全淋浴器等,必要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
3. 个人防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确保人身安全。
二、常见危险源及预防措施。
1. 化学品危害,化验室中使用的化学品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使用时需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发生意外时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2. 火灾危害,实验室内存在着易燃易爆的物质,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切断气源、电源,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确保人员安全。
3. 电气危害,实验室内存在着大量的电气设备,操作时要注意避免触电,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安全性,确保设备完好。
4. 生物危害,在进行生物实验时,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有害微生物,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化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方法。
1. 化学品泼溅伤害,一旦发生化学品泼溅伤害,应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流动水中冲洗,然后及时就医。
2. 火灾事故,发生火灾时,要迅速报警,通知其他人员撤离,同时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避免火势蔓延。
3. 电气事故,遇到电气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绝缘材料进行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4. 生物事故,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如发生意外,应迅速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及时就医处理。
通过本次化验室安全培训,相信大家对化验室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室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1ccddc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66.png)
实验室规章制度第一节化学实验室的一般安全常识一、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
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二、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不要用烧杯当茶具使用。
三、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硬质耐热烧杯或锥形瓶中进行,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温度过高时,应等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严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四、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
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五、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明火。
六、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
七、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
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打开,严禁锤砸、敲打,以防破裂。
八、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
应用瓶夹先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溶液溅出伤人。
九、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管时均应垫有棉布,且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十、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气口对人。
十一、禁止用火焰在煤气管道上寻找漏气的地方,应该用肥皂水来检查漏气。
十二、配制药品或试验中能放出HCN、NO2、H2S、SO3、Br2、NH3及其它有毒和腐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十三、用电应遵守安全用电规程。
十四、化验室中应备有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
十五、每次试验完毕后应检查水、电、煤气、窗、门等,确保安全。
第二节化验室的安全守则化验室经常使用水、电、煤气,并接触各种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的化学药品。
室内设有电热、高温设备及精密仪器和贵重器皿。
为了做到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个人的安全,化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守则和规章制度。
一、经常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整洁。
二、严格遵守测定项目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并做好各项记录。
三、配制各种试剂都应注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方法、日期及配制人员。
标准溶液还应注明标定时间,所有试剂用后不准倒回。
化验员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化验员岗位操作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0c07f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2.png)
化验员岗位操作安全规程1、化验员进入化验室工作前,必需按有关要求,更换工作服,穿着好个人防护用品。
2、使用仪器设备前,要先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电源接线是否良好。
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要查清原因,排出故障后方可连续使用。
不允许仪器设备带病运行,产生安全隐患。
仪器设备用毕后,要恢复到所要求位置,并断开电源。
3、试验时注意不能将液体漏入各种仪器内部,尤其是带电部分,防止引起火灾或电击事故。
4、对电热恒温干燥箱等工作中产生高温的设备,严格依照设备操作规程, 避开操作过程中被烫伤。
5、易燃、易爆、不安全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遵守《化验室易燃、易爆、不安全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制度》。
6、化验室必需保持安静,禁止在室内喧哗、嬉闹、进食和存放食物。
7、不得随便挪动化验室仪器设备;检查维护仪器设备时,必需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8、进行有毒有害气体试验操作时,必需做好通风工作。
9、化验员在工作中要切实做好防中暑、防滑、防雷击、防中毒、防触电、防爆炸、防高空坠落。
当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领导。
10、试验检测完毕后,应对仪器、电、水等进行关闭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11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药品。
12、严禁在火燃、电热器具或其他热源相近放置易燃易爆等不安全药品。
13、蒸发、蒸馏或回流易燃易爆药品时,化验员不得擅自离开,不得用明火直接加热,应按沸点高处与低处分别使用水浴、砂浴或油浴加热,并应注意室内通风以兔蒸汽浓度过高。
14、倾注或使用易燃易爆药品时,相近不得有明火,不慎将易燃易爆药品倾倒在试验台上或地面上时应立刻断开相近加热源,用毛巾、抹布将液体吸干,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15、化验员必需充分了解试验反应和所用化学试剂的特性。
在未了解试验反应前,试料用量应从最小量开始。
对有不安全的试验要准备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
16、不许任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
严禁使用无标签试剂。
17、使用和操作易燃易爆药品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
化验室一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化验室一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61b54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1.png)
化验室一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化验室是进行化学分析和实验的场所,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的准确性。
以下是化验室一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在进入化验室前,应穿戴适合的实验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外套、实验手套、安全镜等。
避免穿戴宽松的衣物、翻袖、翻领等。
2.化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工作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盖好试剂瓶,不要将试管等废弃物留在台面上。
3.使用试剂时,应先仔细阅读试剂的安全操作说明书,了解试剂的毒性、腐蚀性及可燃性等,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化验室内严禁进食、喝水或将手指放入嘴里。
实验时应尽量避免用手触摸面部,使用实验手套,如实验手套遭到污染应及时更换。
5.严禁将试剂放在与其内容物相对应的容器中,以免误用试剂造成事故。
试剂的容器上应清晰标明试剂名称、成分及浓度。
6.操作时应尽量避免身体迅速移动,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禁止嬉闹、打闹等行为,保持安静的实验环境。
7.化验室内应配备有效的通风装置,确保空气流通。
如不存在通风设备,应定期打开门窗换气。
8.使用火焰时,应保持高度警惕,严禁离开火焰前。
禁止将用过的试管放在试验台上,应放入试管架或其他合适的容器中。
9.使用电器设备,应注意安全用电。
严禁带湿手进行操作,插拔电源时必须先关闭电源。
10.实验结束后,关闭气源和仪器设备电源,清洁工作面,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11.定期检查实验室内的消防器材是否完好,如灭火器和灭火器材,以及紧急出口是否畅通,并及时报修或更换。
12.遵守废弃物处理规定,不将有毒、有害的化学废物倾倒至普通垃圾容器内。
严禁将有毒废物直接排入下水道或随意倾倒。
13.参与化学实验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熟悉应急处理办法。
15.遵守规章制度,严禁随意私自调配试剂或实验仪器设备。
总之,化验室的安全操作是确保实验人员安全和实验准确的基础。
化验室安全常识
![化验室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60200d0aa00b52acfc7cae0.png)
化验室安全常识化验室安全常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作为一个分析化学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
如果预防措施可靠,发生事故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损害减低到最小程度。
一、化验室危险性的种类1、火灾爆炸危险性化验室发生火灾的危险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分析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高压气体钢瓶,低温液化气体,减压系统(真空干燥、蒸馏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再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止要求,往往酿成火灾爆炸事故,轻则造成人身伤害、仪器设备破损、重则造成多人伤亡、房屋破坏。
2、有毒气体危险性在分析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煤气,各种有机溶剂,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
在有些实验中由于化学反应也生产有毒气体。
如不注意都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
3、触电危险性分析实验离不开电气设备,不仅常用220V的低电压,而且还要用几千及至上万伏的高电压,分析人员应懂得如何防止触电事故或由于使用非防暴电器产生电火花引起的爆炸事故。
4、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经常用到玻璃器皿,还要割断玻璃管胶塞打孔,用玻璃管连接胶管等操作。
操作者疏忽大意或者思想不集中造成皮肤与手指创伤、割伤也是常有发生。
5、放射性危险从事放射性物质分析及X光衍射分析人员很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及X射线的伤害,必须认真防护,避免放射性物质侵入和污染人体。
二、防火与防暴物质起火的三个条件是物质本身的可燃性,氧的供给和燃烧的起始温度。
一切可燃物的温度处于着火点以下时,即使供给氧气也不会燃烧。
因而控制可燃物的温度是防止起火的关键。
1、实验室常见的易燃易爆物(1)易燃液体:如苯、甲苯、甲醇、乙醇、石油醚、丙酮等。
(2)燃烧爆炸性固体:钾、钠等轻金属等。
(3)强氧化剂: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过氧化二苯基甲酰等。
(4)压缩及液化气体:如H2、O2、C2H2、N2、液化石油气等。
化验室基本安全要求
![化验室基本安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adba61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c.png)
化验室基本安全要求一、安全守则1.进入化验室之前,应先了解有关实验的安全信息,如实验物质的毒性、易爆性、易燃性、刺激性等信息,以及有哪些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2.进入化验室后应首先阅读实验室内的安全告知牌,并遵守守则。
3.实验室中不准吸烟、吃东西或饮料,严禁抽烟、点火或使用明火。
4.在化验室中应穿着适当的衣服和鞋子,尽量避免穿开放式的鞋子和衣服。
5.遇到危险情况应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二、实验设备和场地要求1.实验设备必须保持干燥,不能被腐蚀、疏松、变形等,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2.实验设备应用途中,应注意电压、电流的标准和规定。
3.实验室内通风应良好,开门窗时请注意防盗。
不要将整个身体放入通风柜进行操作。
4.实验室内严禁乱放废弃品,废弃物要及时投放到指定的区域内,并按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三、实验操作要求1.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实验液体、固体和气体。
2.进行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实验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口罩、防毒面具等防护器材,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在进行酸碱试剂或有毒物质的操作时,应先进行知识储备,熟知实验物质的特性和安全操作方法,务必严格遵守操作步骤,避免发生事故。
4.在操作过程中,应定时检查实验设备的安全状况,如实验仪器或设备存在故障,应立即停止实验操作,并尽快通知管理人员修理。
四、其他要求1.化学实验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实验室,并做好事故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监督和管理人员要定期巡视实验室设备和场地,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3.实验室应制定健全的实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全员安全意识的提升,切实保障实验室的安全生产。
综上所述,化验室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劳动现场,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当前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产事故事件,为了预防化验室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就是必然的任务。
因为只要将安全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我们就会更加重视化验室的安全防护,从而推动化验室更好、更快、更安全的发展。
化验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化验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bb5f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b.png)
化验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一、实验室入场与个人防护1. 实验室入场前,应着合适的实验服装、鞋子和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实验手套、安全眼镜、口罩等。
2. 进入实验室前,应将头发整理整齐,避免遮挡视线和实验操作中出现的潜在危险。
3. 禁止在实验室内食用、饮用和抽烟等行为,严禁将食品、饮料或其它物品放置在实验台上。
4. 进入实验室后,应仔细核对实验室安全标志、应急设备的位置,并熟悉紧急疏散路线。
二、实验室用电安全操作1. 在进行任何实验操作前,应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和绝缘状态,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报修。
2. 使用电气设备时,应确保设备和用电线路没有损坏或暴露的电线,避免引发触电事故。
3. 在插拔电源线时,应先关闭电源开关,并用干燥的手拔插头,避免触电。
三、实验药品和试剂的存储1. 实验药品和试剂的存储应按不同的性质、危险等级和要求进行分类、分区并标识,严禁混合存放。
2. 化学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柜子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3. 存放液体试剂的瓶子应保持密封,放置在防溅、防滑的托盘上,防止倾倒或泄漏。
四、实验操作台的清洁与维护1. 实验操作台的表面应经常清洁、消毒,保持整洁无杂物,避免滋生细菌和引发实验污染。
2. 完成实验操作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台和周边区域的化学试剂、器皿和废弃物,避免滋生危险物质或引起化学反应。
3. 实验操作台的设备和器皿,应保养维护良好,及时报修。
五、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与储存1. 实验废弃物应根据不同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分别存储在指定的容器中,并明确标识其危险性。
2. 禁止将有机废弃物与无机废弃物混合存放,避免引发化学反应或危险事故。
3. 废弃物容器应定期清理和更换,以防止废弃物溢漏或引发异味。
六、实验室紧急情况和应急处理1. 在实验操作中如发生火灾、泄漏、爆炸等紧急情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
2. 在火灾发生时,应第一时间拉响火警报警器,呼喊求救,并使用灭火器材进行初期扑救,同时迅速疏散人员。
化验室安全常识
![化验室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e7392a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8.png)
化验室安全常识化验室安全常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作为一个分析化学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如果预防措施可靠,发生事故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损害减低到最小程度;一、化验室危险性的种类二、 1、火灾爆炸危险性化验室发生火灾的危险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分析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爆物品;高压气体钢瓶,低温液化气体,减压系统真空干燥、蒸馏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再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止要求,往往酿成火灾爆炸事故,轻则造成人身伤害、仪器设备破损、重则造成多人伤亡、房屋破坏;2、有毒气体危险性在分析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煤气,各种有机溶剂,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在有些实验中由于化学反应也生产有毒气体;如不注意都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3、触电危险性分析实验离不开电气设备,不仅常用220V的低电压,而且还要用几千及至上万伏的高电压,分析人员应懂得如何防止触电事故或由于使用非防暴电器产生电火花引起的爆炸事故;4、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经常用到玻璃器皿,还要割断玻璃管胶塞打孔,用玻璃管连接胶管等操作;操作者疏忽大意或者思想不集中造成皮肤与手指创伤、割伤也是常有发生;5、放射性危险从事放射性物质分析及X光衍射分析人员很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及X射线的伤害,必须认真防护,避免放射性物质侵入和污染人体;二、防火与防暴物质起火的三个条件是物质本身的可燃性,氧的供给和燃烧的起始温度;一切可燃物的温度处于着火点以下时,即使供给氧气也不会燃烧;因而控制可燃物的温度是防止起火的关键;1、实验室常见的易燃易爆物1易燃液体:如苯、甲苯、甲醇、乙醇、石油醚、丙酮等;2燃烧爆炸性固体:钾、钠等轻金属等;3强氧化剂: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过氧化二苯基甲酰等;4压缩及液化气体:如H2、O2、C2H2、N2、液化石油气等;5可燃气体:一些可燃气体与空气和氧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2、起火和起爆的预防措施根据化验室着火和爆炸的起因,可采取下列方针对策预防措施;1预防加热起火①在火焰、电加热器或其他热源附近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②加热用的酒精灯、喷灯、电炉等加热器使用完毕时,应立即关闭;③灼热的物品不能直接放置在实验台上,各种电加热器及其他温度较高的加热器都应放置在石棉板上;④倾注或使用易燃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⑤蒸发、蒸馏和回流易燃物时,不许用明火直接加热或用明火加热水浴,应根据沸点高低分别用水浴、沙浴或油浴等加热;⑥在蒸发、蒸馏或加热回流易燃液体过程中,分析人员绝不能擅自离开;⑦实验室内不宜存放过多的易燃品;⑧不应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贮存爆炸性物质,以免关闭或开启玻璃塞是因摩擦引起爆炸;必须配用软木塞或橡皮塞,并保持清洁;⑨不慎将易燃物倾倒在实验台或地板上时,必须:A、迅速断开附近的电炉、喷灯等加热源;B、立即用毛巾、抹布将流出的液体吸干;C、室内立即通风换气D、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火源;2预防化学反应起火和起爆①分析人员对于要进行的实验,须了解其反应和所有化学试剂的特性;对有危险的实验,要准备应有的防护措施及发生事故处理方法;②易燃易爆物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戴橡皮手套、防护眼镜;③在未了解实验反应之前,试料用量要从最小开始;④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物;3预防容器内外压力差引起爆炸①预防减压装置爆炸,减压容器的内外压差不得超过一个大气压;②预防容器内压力增大引起爆炸的措施;A、低沸点和易分解的物质可保存在厚壁瓶中,放置在阴凉处;B、所有操作应按操作规章进行;反应太猛烈时,一定要采取适当措施以减缓反应速度;C、不能将仪器装错,使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D、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实验一定要小心谨慎,严加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章,绝对不允许不了解实验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严禁一人单独在实验室工作;3、实验室灭火灭火原则是:移去或隔绝燃料的来源,隔绝空气氧、降低温度;对不同物质引起的火灾,采取不同的扑救方法;1实验室灭火的紧急措施①防止火势蔓延,首先切断电源、熄灭所有加热设备;快速移去附近的可燃物,关闭通风装置、减少空气流通;②立即扑灭火焰、设法隔断空气,是温度下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③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扑救;常用的灭火器有以下4种: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以扑救电器、油类和酸类火灾,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应为这些物质会与二氧化碳发生作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有机溶剂、油类着火;不宜扑救电器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偶家油类、有机物、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1211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类、有机溶剂、精密仪器、文物档案等火灾;2实验室灭火注意事项①用水灭火注意事项:能与水发生猛烈作用的物质失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如金属钠、电石、浓硫酸、五氧化二磷、过氧化物等;对于这些小面积范围燃烧可用防火砂覆盖;比水轻、不溶于水的易燃与可燃液体,如石油烃类化合物和苯类等芳香族化合物失火燃烧事故,禁止用水扑灭;溶于水或稍溶于水的易燃物与可燃液体,如醇类、醚类、酯类、酮类等失火时,如数量不多可用雾状水、化学泡沫、皂化泡沫等;不溶于水、比重大于水的易燃与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等引起的火灾,可用睡扑救,因为水能浮在液面上将空气隔绝;禁止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②电气设备及电线着火时,首先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电源切开后才能用水扑救;严禁在未切断电源前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救;③回流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汽在冷凝器顶端着火,应先切断加热源,再行扑救;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品堵住冷凝管口;④若敞开的器皿中发生燃烧,应尽快先切断加热源,设法盖住器皿口,隔绝空气,扑灭火焰;3灭火器的维护①灭火器要定期检测,并按规定更换药液;使用后应彻底清洗,并更换损坏的零件;②使用前须检查喷嘴是否畅通,如有阻塞,应用铁丝疏通后再使用,以免造成爆炸;③灭火器一定要固定放置在明显的地方,不得任意移动;4、高压气瓶的安全使用1气体钢瓶使用规则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必须遵守以下规则;①高压钢瓶必须分类保管,远离明火、热源,距离不小于10m;避免暴晒及强烈震动;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自燃物及腐蚀性物品隔离;②搬运钢瓶应有专用小车、严禁滚、撞、扔、摔;为了保护开关阀,避免偶然转动,要旋紧钢瓶上的安全帽,移动钢瓶是不能用手执着开关阀;③钢瓶使用的减压器要专用,氧气钢瓶使用的减压器可用在氮气或空气钢瓶上,用于氮气钢瓶的减压器如要用在氧气钢瓶上,必须将油脂充分洗净;④装减压器前要清除开关阀接口处的污垢,安装时螺扣要上紧;使用是要先打开钢瓶阀,观察减压阀高压端压力表指针动作,待到适当压力后在缓缓开启减压阀,至低压端压力表指针到需要压力时为止;并用捡漏剂检查是否漏气;⑤钢瓶要直立固定,开启钢瓶时,人必须站于侧面,以免高速气流或阀件射伤人体;开阀要缓慢;使用后先关闭岗阀放尽减压器进出口气体,在松开减压器螺杆;⑥钢瓶内气体不能用尽,以防其他气体倒灌;其剩余残气不应小于×105Pa;⑦钢瓶必须专瓶专用,不得擅自改装,以免性质相抵触的气体相混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爆炸;⑧钢瓶是专用的压力容器,必须定期进行技术检验;一般气体钢瓶,三年检验一次;腐蚀性气体钢瓶两年检验一次;⑨气瓶失火,应根据不同气体采取不同的灭火措施;如水流、二氧化碳、1211等;2氧气钢瓶氧气是强烈的助燃气体,纯氧在高温下活泼;温度不变而压力增加时,氧气可与油类强烈反应而引起爆炸;因此氧气钢瓶严禁同油脂接触;氧气钢瓶中绝对不能混入其他可燃气体;3氢气钢瓶氢气单独存在时比较稳定,但它易与其他气体混合;氢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是:爆炸下限为%,爆炸上限为%;要经常检查氢气导管是否漏气;氢气钢瓶不得与氧、压缩空气等助燃气体混合贮存,也不能与剧毒气体及其他化学危险品混合贮存;4乙炔钢瓶乙炔钢瓶内填充有颗粒状的活性炭、石棉或硅藻土等多孔性物质,再掺入丙酮,使通入的乙炔溶解于丙酮中,15℃时压力达×106Pa;所以乙炔钢瓶不得卧放,用气速度也不能过快,以防带出丙酮;乙炔为高度不饱和易燃气体,含有乙炔7%~13%的乙炔空气混合气体和含有乙炔30%左右乙炔-氧气混合气体最易爆炸;乙炔和铜、银、汞等金属及其盐类长期接触,会形成乙炔铜、乙炔银等易燃物质;因此,乙炔用的器材不能使用含银或含铜量70%以上的合金;乙炔和氯、次氯酸盐等化合会发生爆炸燃烧;充装后的乙炔铜瓶要静止24h后使用;钢瓶内乙炔压力降至×105~×105Pa时停止使用;一旦燃烧发生火灾、严禁用水或泡沫灭火器,要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砂扑灭;三、防止烧伤、割伤、腐蚀和烫伤实验室中的烧伤,主要是由于接触到高温物质和腐蚀性化学物质以及由火焰、爆炸、电及放射性物质所引起的烧伤;1.化学烧伤化学烧伤是由于操作者的皮肤触及腐蚀性化学试剂所致;这些试剂包括:强酸性、特别是氢氟酸及其盐;强碱类、如碱金属的氢化物、浓氨水、氢氧化物等;氧化剂、如浓的过氧化氢、过硫酸盐等;某些单质、如溴、钾、钠等;化学烧伤的预防措施:取用危险药品及强酸、强碱和氨水时,必须带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酸类滴到身上,不管是在哪一部分,都应立即用水冲洗;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内耐热容器中进行;在不断搅拌下把浓酸加入水中,绝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在溶解NaOH、KOH等能产生大量热的物质时,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如需将浓硫酸碱液中和,则必须先稀释后中和;2.烫伤和烧伤烫伤是操作者身体直接触及火焰及高温、过冷物品低温引起的冻伤,其性质与烫伤类似所造成;3.割伤的防护与处理1安装能发生破裂的玻璃仪器时,要用布片包裹;2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时,最好用水或甘油浸湿橡皮管的内口,一手带线手套慢慢转动玻璃管;不能用力过猛;3容器内装有以上溶液时,应托扶瓶底移取;四、常见化学毒物及中毒预防和急救实验室中引起的中毒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急性中毒;二十慢性中毒,如经常接触某些有毒物质的蒸气;1.有毒气体①CO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毒性大;CO进入血液后,与血色素的结合力比O2大200~300倍,因而很快形成碳氧血色素,是血色素丧失输送氧的能力,导致全身组织,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缺氧造成中毒;CO中毒时,表现为头痛、耳鸣、有事恶心呕吐、全身疲乏无力;中毒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加剧外,迅速陷入昏迷状态,因呼吸停止而死亡;急救措施:a.立刻将中毒者抬到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温,勿使受冻;b.呼吸衰竭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以氧气,立即送医;②Cl2氯气Cl2为草绿色气体,比空气重倍,一旦泄漏沿地面流动;是强氧化剂、溶于水、有窒息臭味;一般工作场所空气中含氯不得超过L;含量达3mg/L时,即使呼吸中枢突然麻痹;肺内引起化学灼伤而迅速死亡;③H2S硫化氢H2S为无色气体,具有腐蛋臭味,对空气相对密度为;H2S使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使延髓神经麻痹、与呼吸酶中的铁结合生成FeS沉淀使酶活动性减弱;H2S浓度低时,头晕、恶心、呕吐等,浓度高或吸入大量是,可使意识突然丧失、昏迷窒息而死亡;因H2S有恶臭,一旦发现其气味应立即离开现场,对中毒严重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吸氧、送医院;④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成分是NO和NO2;氮氧化物中毒表现为对深部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能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等;严重者导致肺坏疽,吸入高浓度氮氧化物时,可迅速出现窒息、痉挛而死亡;一旦发生中毒,要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或吸氧,并送医院急救;2.酸类H2SO4、HNO3、HCl这三种酸是化验室最常用的强酸;受到三酸蒸气刺激可以引起急性炎症;受到三酸伤害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2%的小苏打水冲洗患部;3.碱类NaOH、KOH它的水溶液有强烈腐蚀性;皮肤受到伤害时,迅速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稀醋酸或2%硼酸充分洗涤伤处;4.氰化物、砷化物、汞和汞盐氢化物:KCN和NaCN属于剧毒剂,吸入很少量也会造成严重中毒;发现中毒者应立即拾离现场,施以人工呼吸或给予氧气,立即送往医院;砷化物:分析室常用的有:As2O3、Na2AsO3、AsH3砷化氢,又称为胂这些都属于剧毒物;发现中毒时立即送往医院;汞和汞盐常用的有:HgCl2、Hg2Cl2,其中汞和HgCl2毒性最大;5.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几乎都有毒性,只有毒性大小不同;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对其性质详细了解,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1脂肪族卤代烃短期内吸入大量这类蒸气有麻醉作用,主要抑制神经系统;它们还刺激粘膜、皮肤以至全身出现中毒症状,这类物质对肝、肾、心脏有较强的毒害作用;2芳香烃有刺激作用,接触皮肤和粘膜能引起皮炎、高浓度蒸气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大多数芳香烃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有的还会损伤造血系统;急性中毒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吸氧、送医院治疗;6.致癌物质某些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诱发癌症,被称为致癌物质;根据物质对动物的诱癌实验和临床观察统计,以下物质有较明显的致癌作用;多环芳烃、苯并芘、苯并蒽以上三种物质多存在在于焦油、沥青中、亚硝基胺类、α-萘胺、联苯胺、砷、镉、铍、石棉等;所以在使用这些物质时必须穿工作服、戴手套和口罩,避免进入人体;7.预防中毒的措施为避免中毒、最根本的一条是,一切实验室工作都应遵守规章制度;操作中注意以下事项;1进行有毒物质实验时,要在通风厨内进行,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2用嗅觉检查样品时,只能拂气入鼻、轻轻臭闻、绝不能向瓶口猛吸;3室内有大量毒气存在时,分析人员应立即离开房间,只许佩戴防毒面具的人员进入室内、打开门窗通风换气;4装有煤气管道的实验室,应经常注意检查管道和开关的严密性,避免漏气;5有机溶液的蒸气多属有毒物质;只要实验允许,应选用毒性较小的溶剂;如石油醚、丙酮、乙醚等;6实验过程中如发现头晕、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即表示可能有中毒表象,应立即离开实验室,必要时应送医;7尽量避免手与有毒试剂直接接触;实验后,进食前,必须用肥皂充分洗手;不要用热水洗涤;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五、安全用电常识在实验室中随时都要与电打交道,如果对电器设备的性能不了解,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电气事故;因此,化工分析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用电常识;1.电对人的危害电对人的伤害可分内伤和外伤两种,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1电外伤包括电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熔化金属渗入皮肤三种;这些都是由于电流热效应和机械效应所造成,通常是局部的,一般危害性不大;2电内伤电内伤就是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组织而引起的;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都是指电击而言,它能使心脏和神经系统等重要机体受损;2.安全电流和安全电压1安全电流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电击的后果起决定作用,一般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工频交流电最危险;通常把10mA的工频电流,或50mA以下的直流电看作是安全电流;2安全电压触电后果的关键在电压,因为根据不同环境采用相应的“安全电压”使触电时能自主地摆脱电源;安全电压的数值,在国际上尚未统一规定;国内GB390-83中规定有6、12、24、36、42V五个等级;电气设备的安全电压如超过24V时,必须采取其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3.保护接地预防触电的可靠方法之一,就是采用保护性接地;其目的就是在电气设备漏电时,使其对地电压降到安全电压40V以下范围内;实验室所用的在1kV以上的仪器必须采取接地; 4.使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规定1使用电气动力时,必须先检查设备的电源开关,马达和机械设备各部分是否安置妥当; 2打开电源之前,必须认真思考30s,确认无误时方可送电;3认真阅读电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及操作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4实验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头,不要用电线直接插入电源接通电灯、仪器等;以免引起电火花引起爆炸和火灾等事故;5临时停电时,要关闭一切电气设备的电源开关,待恢复供电时再重新启动;仪器用完后要及时关掉电源,方可离去;6电气动力设备发生过热超过最高允许温度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转、进行检修;7实验室所有电气设备不得私自拆动及随便进行修理;8下班前认真检查所有电气设备的电源开关,确认完全关闭后方可离开;5.触电的急救遇到人身触电事故时,必须保持冷静,立即拉下电闸断电,或用木棍将电源线拨离触电者;千万不啊有那个徒手和脚底无绝缘体的情况下去拉触电者如人在高处要防止切断电源后把人摔伤;脱离电源后,检查伤员呼吸和心跳情况;若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应该注意,对触电严重者,必须在急救后再送医院做全面检查,以免耽误抢救时间;。
化验室安全及预防范本
![化验室安全及预防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9d9673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3.png)
化验室安全及预防范本实验室安全一直是化学实验室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下面将针对化验室的安全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实验室设备的安全使用、化学品的安全存放和处理、紧急事故的应急措施等方面。
希望通过这份范本能够提高实验室工作者的安全意识,降低实验室事故的发生率。
一、实验室设备的安全使用1. 实验室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在使用实验室设备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3. 操作实验室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调整设备参数。
4. 在使用高压、高温等有危险性的设备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 实验室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二、化学品的安全存放和处理1. 实验室工作者必须掌握各种化学品的性质、特点和危险性,了解其正确的存放和处理方法。
2. 所有化学品必须按照其危险性分类进行分类存放,禁止将不同危险性的化学品混放。
3. 化学品应存放在专用的柜子或储存区,柜子应具备防火、防爆、防漏等功能,并设有合格的通风系统。
4. 化学品容器必须密封良好,标注清晰,标识上应包含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等信息,以便于辨识和追溯。
5. 对于高危化学品,应与其他物质分开存放,单独设立特殊储存柜。
储存柜必须具备防火、防爆等功能,并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6. 在处理化学品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三、紧急事故的应急措施1. 实验室工作者必须熟悉实验室的紧急应急预案,了解各类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步骤,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2. 在发生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时,必须第一时间采取安全措施,如切断电源、关闭气阀等,并及时报警。
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
![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177ab6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3.png)
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在化学实验室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这些都是每一个化学实验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1.1 安全用电常识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
物理化学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
下表列出了50Hz交流电通过人体的反应情况。
不同电流强度时的人体反应电流强度/mA 1~10 10~25 25~100 100以上人体反应麻木感肌肉强烈收缩呼吸困难心脏心室纤维性颤甚至停止呼吸动,死亡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1)防止触电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
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
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2)防止引起火灾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
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
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3)防止短路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4)电器仪表的安全使用1)在使用前,先了解电器仪表要求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是三相电还是单相电以及电压的大小(380V、220V、110V或6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验室的一般安全常识
在化验室工作,我们一方面是为保证化验所得数据有代表性;另一方面是必须保证安全,而且安全是数据准确的前提,为此我们应当学习上些相关化验室的一般安全常识。
1.所用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
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
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2.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
品,更不要用烧杯当茶具使用。
3.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硬质耐热烧杯或锥形瓶中进行,只能将浓
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温度过高时,应等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严禁将水倒入硫酸中!
4.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
分钟。
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5.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明火。
6.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
负责洗净。
7.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
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打开,严禁锤砸,敲打,以防破裂。
8.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
出伤人。
9.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拨出胶塞、胶管时均应垫
有棉布,且不可强行插入或拨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10.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口对人。
11.禁止用火焰在煤气管道上寻找漏气的地方,应该用肥皂水来检
查漏气。
12.配制药品或实验中能放出HCN、NO2、H2S、SO3、Br2、NH3及
其它有毒和腐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13.用电应遵守安全用电规程。
14.化验室中应具备有急救药品、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
除了上述注意事项外,在每天下班前还应检查水、电、煤气、门窗等,确保室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