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_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_李帼昌
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能力的研究与优化
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能力的研究与优化由于地震的频繁发生,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备受关注。
在构件的设计和优化方面,有各种方法和技术可以利用来提高其抗震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研究和优化方法,以提高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
首先,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管表现出了优异的抗震能力,因为它们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和剪力,即使在较大的位移下也不会断裂或破坏。
相比之下,混凝土在弯曲和剪切力下的抗力较小。
因此,运用钢管混凝土增强构件的抗震能力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
其次,在钢管混凝土构件中采用预应力钢筋同样可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通过在钢管混凝土中引入预应力钢筋,可以控制构件的形变和破坏,从而增加抗震能力。
此外,预应力钢筋强度高,可增加构件的刚度和强度,减少位移和破坏。
此举有助于改善构件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抗震性能。
第三,金属衬板的使用也是提高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能力的方法之一。
金属衬板通过强化混凝土外表面来提高其抗震能力。
金属衬板具有很高的刚度和强度,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剪力和弯曲力。
此举可增加构件的整体刚度和强度,提高其抗震能力。
不过,在使用金属衬板时,必须注意其与钢管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问题,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最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的应用也是一种成熟的方法来提高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
FRP具有轻重量比高、强度高、耐腐蚀性高等特点,它的应用可以增加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自重,从而提高其频率和抗震性能。
同时,FRP的使用可以增加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韧性,防止其在受到地震荷载时出现严重破坏。
总之,针对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研究和优化。
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分别或者同时应用,以提高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整体抗震性能,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浅谈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浅谈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摘要:本文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构件、梁柱节点、空间桁架动力性能和框架结构等方面研究结论,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
其工作实质在于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的协同互补和相互作用。
由于这种相互作用,使钢管混凝土具有一系列优越的力学行能,同时也导致了其力学性能的复杂性。
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受力过程中,由于钢管对其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材料本身性质得到改善,即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得到改善。
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管的稳定性。
因此,研究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不能简单的与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加减,而必须通过相应的试验研究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1.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节点型式,并从构造型式,力学性能,工作机理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
但真正对节点进行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主要通过节点核心区的工作性能,不存在绝对的刚接节点,而铰接节点的原理和构造都比较简单,只要设置牛腿传递梁端剪力。
因此,下文主要针对刚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探究。
目前钢管混凝土刚性节点类型主要有:外加强环式节点,承重销式和穿心钢板式节点;肋板式节点;钢筋环绕式节点;钢筋混凝土环梁式节点。
当钢管截面尺寸较大时,还可采用内加强环式节点、锚定式节点、十字板式节点和钢筋贯通式节点等。
1.1承重销式和穿心钢板式节点根据几种不同的承重销式和穿心钢板式节点的试验研究可知,尽管各试件的破坏形态不同,但都表现出良好的延性。
在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单梁暗牛腿节点的试验中,节点的破坏均发生在梁端,出现塑性铰,且两个加载方向均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滞回环饱满,成梭形,说明抗震性能良好。
因此,此类节点具有传力明确,受力安全可靠,塑性性能好,但存在着用钢量大,且管内的焊接较困难等问题。
1.2钢筋环绕式节点通过对钢筋网或环形钢筋加强钢管不直通式节点进行了试验研究,该类节点的特点是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在梁柱节点区不直接通过,节点区混凝土采用梁板的强度等级,由此产生的轴向承载力的下降,通过采用环梁加大节点区截面,并配置水平钢筋网或环形钢筋来加强和提高。
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李帼昌;袁侠;张春雨【期刊名称】《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30)001【摘要】目的研究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工字型钢梁框架结构的工作特点和抗震性能及不同材料配置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OpenSees软件,对一个8层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工字型钢梁的框架结构建立标准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结果不同参数对组合柱的承载力、刚度、延性均产生影响,并且由于约束作用的存在改变了夹层混凝土和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间接影响了组合柱的抗震性能.将Pushover分析中能力谱法得出的性能点反带入能力谱求出其所对应的目标位移为140 mm,满足规范的限值要求.结论设计时应根据需要改变梁柱刚度比的最小值及其性能,达到在合理塑性破坏形式的前提下,使组合柱更多的参与结构抗震,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总页数】7页(P71-77)【作者】李帼昌;袁侠;张春雨【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73.1+2【相关文献】1.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 [J], 李帼昌;邱增美;张春雨2.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静力性能 [J], 李帼昌;李东辉;刘雨3.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J], 任德斌;裴伟;李帼昌;李欣4.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中长柱轴压性能试验 [J], 李帼昌;石钧吉;杨志坚;赵启恒5.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中长柱极限承载力研究 [J], 葛清蕴;厉彩梅;杨富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跨连体钢结构BRB支撑减震性能分析
耗能 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 2 ) B R B支撑截 面积 3 0 0 0 m m 。算例其余 条件 同前 , 仅B R B 面积 调整 。相 比较 于 B R B支撑 1 0 0 0 m m 。 在 相 同的顶点 位 移 下, B R B支 撑 出 现 塑 性 铰 较 晚 , 相 同 的顶 点 位 移 下 , B R B 支撑 的塑性铰破坏程度较 1 0 0 0 am r  ̄ 好, B R B支撑还有耗 能能力 , 且 框架梁 出现 塑性铰较少 , 由此 可以 , 增 大 了B R B杆 件的面积 , 提高 了其 屈服力 , 相当于提高了其耗能的门槛 , 整体 结构 的抗 震性能有一定提高。 ( 3 ) B R B支撑截面积 5 0 0 0 m ̄。算例其余条件同前 , 仅B R B 面积进一 步加大 。该算例题 中 , 可以看到 防屈 曲支撑 的布置
1 引言
防屈曲支撑 ( B R B) 在大跨连体结构应用 时 , 其 内力 状态及 。 减震效果受到整体结构诸多方面 的影响 , 如B R B支撑刚度 、 连 体跨 度 、 主 体结构 刚度 等 , 这些 要素 间存在 的关 联性将 决定 B R B设计 是否合 理 。本文 拟通过有 限元参数化 分析方法 , 探 索影 响 B R B支撑 刚度 变化 时其 中减震效果 的变化 , 为设计选 取B R B支撑的大小提供参考 。
2 计 算软 件 的选择
本 文采 用 S A P 2 0 0 0进行 计 算 分 析 , 防 屈 曲支 撑 单 元 在 S A P 2 0 0 0 中的实现 , 弹性分析时 S A P 2 0 0 0中可 以用普通框架单 元( 释放 弯 曲 自由度 ) 模拟 防屈 曲支撑 , 定义 的框架截 面积 和 防屈曲支撑 的等效截 面相等 。弹塑性分析 时 , 可 以 自定 义轴 力铰来模拟防屈曲支撑, 防屈曲支撑 的轴力铰定义所示。
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
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和桥梁等结构中,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性。
因此,对于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选题意义在地震中,结构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梁是两种常用的结构构件,二者的复合结构在抗震性能方面具有优势。
通过研究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的抗震性能,可以提高该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针对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介绍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的概述和特点。
2. 对该结构进行建模,并进行数值分析,得出其基本力学特性。
3. 对该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并比较分析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与其他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
4. 建立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法,提高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的抗震性能。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模拟其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通过在所建模型中添加初始的位移和速度值,并对边界条件进行施加,模拟地震力的作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五、预期成果本文将研究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并通过数值分析得出结论,为推广该结构形式提供参考。
同时也将建立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法,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1 试 验 结果 分 析
文献 [ ] 单 层 钢 管混 凝 土框 架 模 型进 行 了低 1对
周往 复加 载试验 , 过对 试 验结 果 和 破坏 形 态 的分 通
析得 出钢 管混凝 土框 架 的 骨架 曲线 , 并对 变形 和 耗
配筋 混凝土 以及钢结 构 的基 础上演 变 和发展 起来 的
一
两种材料 在受力 过 程 中 的相互 作 用 , 钢管 对 其核 即 心混凝 土 的约束作用 和核 心混凝 土增 强管壁 的稳定 作用 , 混凝 土的强 度得 以提 高 , 使 塑性 和韧性性 能大 为改善 . 同时 , 免 或 延缓 了钢 管发 生 局 部 屈 曲 , 避 从
钢管混 凝土柱是 在钢 管中填 充混 凝土后 形成 的
一
框 架 的承载能力 、 变形 特 征 、 耗能 能 力进 行 了分 析 , 并 与钢筋 混凝土 框架 结 构 进行 对 比, 以期 使 钢管 混 凝 土框 架结构在 工程实 践 中得 到较 为广泛 的应 用 .
种 受力构件 , 这种 构件是在 劲性 钢筋 混凝 土、 螺旋 种新 型结构 构件 . 管 混凝 土 利 用 钢 管 和混 凝 土 钢
斌 田忠 民 ,
04 1 ;. 头 稀 土 高新 区 新 纪 元科 技开 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100 2 包
关 键 词 : 管 混 凝 土 ; 架 ; 震 性 能 钢 框 抗
中 圈分 类 号 : U 1 . T 312 文献标识码 : A
摘
要: 通过两榀具有 同一外形尺寸及用料的钢管混凝土框 架结构在低 局往复荷载下 的试验研究和 理论分析 , 研
Ci ) h a n
某高烈度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BRB结构弹塑性分析
某高烈度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BRB结构弹塑性分析发表时间:2016-09-20T13:43:54.173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1月上作者:杨璜[导读] 对某高烈度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BRB结构用SAP2000进行了弹塑性分析。
摘要:对某高烈度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BRB结构用SAP2000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对比了起不同地震波下的层间位移角以及塑性铰出现情况,表现出BRB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良好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设计方案;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前言随着减隔震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部分高烈度地区已强制要求部分公建采取减隔震措施,如学校医院等。
因此,为验证减震措施对整体建筑物的改善效果情况,对某高烈度地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屈曲约束支撑的减震方案进行弹塑性分析,观察期结构的抗震性能。
1工程概况本拟建项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平面图见图3。
此项目上部结构5层,建筑高度为21.3m,采用BRB消能减震设计。
该拟建项目位于 8度(0.20g)抗震设防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抗震构造措施提高一级。
由于拟建项目位于高烈度地区,应充分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尤其是罕遇地震下结构的抗倒塌性能,为了提高该结构地震下的安全性,本工程拟采用防屈曲支撑(BRB)进行消能减震设计。
2结构设计方案消能减震结构主要是通过设置消能减震装置以控制结构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预期变形,从而达到不同等级的抗震设防目标。
针对本工程,主要采用屈曲约束支撑(BRB)进行消能减震设计,其具体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确定BRB的安装位置及型式,通过试算确定BRB参数和数量,计算附设BRB的减震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位移验算,最后完成与BRB相连的连接构件和结构构件的设计,承载力不足的构件进行相应调整。
3屈曲约束支撑的力学模型3.1 BRB屈服力屈曲约束支撑(BRB)为轴心受力构件,其核心截面在轴向力作用下可全截面屈服,故其屈服力按下式计算:4结构模型概述本工程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附加屈曲约束支撑(BRB),使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结构模型,并进行计算与分析。
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共3篇
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共3篇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1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建筑构件的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显得至关重要。
而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因其具有高强度、轻质、防腐、抗震等特性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这种背景下,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结构形式。
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是由钢管和混凝土组成的复合构件,其优点在于在保证抗震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的各自特性。
钢管可以承受大部分轴向荷载和弯矩荷载,而混凝土则可以承受部分轴向压力和剪力荷载。
因此,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柱更为优越。
针对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
首先,一些学者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柱的抗震性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分析试验结果等方式,得到了一些理论上的结论,如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等;其次,还有许多学者通过试验验证了这些理论结论,并进一步探究了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受力机理和失效模式。
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主要失效模式为钢管破坏,在钢管发生局部破坏的情况下,混凝土填充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除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人员还通过模拟软件等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
数值模拟在某些方面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柱的动态响应和破坏机理,为深入探究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在地震作用下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和结构工程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在建筑结构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而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也将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综合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和承载能力,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优越的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发表时间:2018-10-08T15:17:52.453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4月下作者:董丽凤覃水强[导读] 钢筋混凝土平面房屋结构非线性分析的研究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早期的各种研究结果都对应着特定的内力与变形状态,很少有人讨论结构在各种复杂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唐山 063210)摘要:钢筋混凝土平面房屋结构非线性分析的研究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早期的各种研究结果都对应着特定的内力与变形状态,很少有人讨论结构在各种复杂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六十年代,计算机及有限元理论的发展,使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非线性分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以Clough为代表的力学工作者也开始研究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计算理论。
经过近三十年来众多学者的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一、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近100年来,经过各个国家的学者共同努力,在结构抗震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静力理论、反应谱理论和动力理论。
(一)静力理论水平静力抗震理论最先提出于意大利,日本对它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震度法的概念。
这个理论认为:结构建筑物所受到的地震作用,可以简单的化为作用于结构的等效水平静力F,其大小等于结构重力荷载G乘以地震系数k,即:(二)反应谱理论反应谱是指单质点体系在给定地震加速度作用下的最大反应随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它同时是阻尼的函数。
不同的地震记录、不同的场地特性及震中距的远近对曲线都有影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GB50011-2001)所规定的地震影响系数α曲线如图1所示。
图中:1)直线上升段,周期小于0.1s的区段;2)水平段,自0.1s至特征周期区段,应取最大值(maxα);3)曲线下降段,自特征周期至5倍特征周期区段,衰减指数应取0.9;4)直线下降段,自5倍特征周期至6s区段,下降斜率调整系数应取0.02;5)α为地震影响系数;6)maxα为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7)gT为特征周期;8)T为结构自振周期;9)1η为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10)2η为阻尼调整系数;11)γ为衰减指数。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
南昌大学研究生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读书报告课程名称:混凝结构理论与应用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生姓名:李海学号:4160146150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得分:任课教师:熊进刚______________ 时间:2016年6月_______________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摘要: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综述了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实用价值,展望了钢管混凝土结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尖键词: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工程应用Abstractz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review the status of 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teel concrete structur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ractical value,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eel and concrete structures prospects; points out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 on.Keywords:composite structure; steel concrete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且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能共同承受外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按截面形式不同,可分为圆钢管混凝土,方、矩形钢管混凝土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等。
钢管混凝土是在劲性钢筋混凝土、螺旋配筋混凝土和钢管结构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即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之下,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性能大为改善。
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地震损伤监测
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地震损伤监测
战欣霖;方晓蕾;张秭文;杜国锋
【期刊名称】《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年(卷),期】2024(41)2
【摘要】在带肋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UHPCFHSST)内埋设压电智能骨料,钢管外壁粘贴压电陶瓷片,采用主动波动法对UHPCFHSST在往复加载过程中柱端的损伤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小波包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管内核心混凝土损伤和管壁界面剥离损伤过程。
结果表明,损伤状态下信号的到达时间比健康状态下的到达时间更晚,且信号的幅值更低。
核心混凝土和界面剥离损伤指数随加载等级和加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界面剥离损伤先于核心混凝土内部损伤产生。
损伤监测结果与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的承载力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压电智能骨料和压电陶瓷传感器能对管内核心混凝土和管壁届面剥离的损伤过程进行有效监测。
【总页数】7页(P41-47)
【作者】战欣霖;方晓蕾;张秭文;杜国锋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384;TU398.9
【相关文献】
1.高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基于能量法的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节点地震损伤分析
3.圆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4.钢管超高强混凝土长柱及偏压柱的性能与极限承载能力的研究
5.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性能试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钢管混凝土在抗震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钢管混凝土在抗震工程中的应用分析钢管混凝土构件是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
随着高层、超高大跨度建筑的需要,钢管混凝土结构凭着承载力高、造价低、施工方便、抗震性好等优越的条件被广泛应用,很多研究者做了很多关于钢管混凝土的抗震性能分析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并在抗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1、钢管混凝土的特点钢管在纵向轴心压力作用下,属于异号应力场,其纵向抗压强度将下降,小于单向受压时的屈服应力,同时钢管是薄钢管,单向受压时,承载力受管壁局部缺陷的影响很大,远远低于理论临界应力计算值;对于混凝土,强度低,截面大,随着混凝土强度增大脆性增加,而混凝土抗拉性比较差。
钢管混凝土是新型结构,正好弥补了两者的缺点,在钢管混凝土构件在纵向轴心压力作用下,由于混凝土的密贴,保证了钢管不会发生屈曲,可以使这算应力达到钢材的屈服强度,使钢材的强度承载力得以充分发挥;对于混凝土,混凝土不仅受到纵向压力,还有受到钢管的紧箍力,使混凝土三向受压,使混凝土纵向抗压强度提高,弹性模量也得到提高,塑性增加。
2、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史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螺旋配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管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19世纪60年代前后,钢管混凝土结构在苏联、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重视,并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但是施工工艺得不到解决。
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先进的泵灌混凝土工艺的发展,解决了施工工艺的问题。
如1879年英国的Severn铁路桥的建造采用钢管桥墩,在管内灌了混凝土防止内部锈蚀并承受压力。
1995年阪神地震后,钢管混凝土更显示了其优越的抗震性能。
钢管混凝土在我国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钢管混凝土引入我国。
1966年北京地铁车站工程中应用了钢管混凝土柱。
在70年代厂房和重型构架也应用了钢管混凝土柱;80年代后,我国开展了科学试验研究,得到了结构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
现阶段我国对钢管混凝土性能的研究:圆形、多边形和方形、实心与空心、轴心受压与偏心受压构件的强度和稳定;压弯扭剪复杂应力状态下构件的强度和稳定。
带BRB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带BRB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王秀丽;孙宽【摘要】以某20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ETABS软件建立普通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带BRB支撑的框架-核心筒两种结构模型,分别采用反应谱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对两种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下,带BRB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层间位移角、最大楼层位移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而且可以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在罕遇地震下,带BRB的结构具有很好的耗能效果,能够较好地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期刊名称】《甘肃科学学报》【年(卷),期】2015(027)006【总页数】5页(P54-58)【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屈曲约束支撑;非线性时程分析【作者】王秀丽;孙宽【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50;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73.13目前,国内外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震研究还没有完整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主要通过加大构件截面、加设加强层[1]以及利用型钢混凝土浇筑[2]等方法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对屈曲约束支撑的研究则侧重于它的制作工艺、参数的分析以及在框架结构中的减震分析,而对于带BRB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研究还很少。
以下结合两者的优点来研究屈曲约束支撑对框架-核心筒的抗震性能,有利于耗能支撑的推广,对实际工程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屈曲约束支撑BRB(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BRB)[3]可以为结构提供额外刚度,地震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同时具有性能稳定、不受环境影响、构造简单、造价低廉、易于更换等诸多优点,使BRB成为结构抗震设计的优良选择。
内置工字型CFRP型材高强圆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组合效应分析
图 1 内置工字型 CFRP 型材的
混凝土、CFRP 型材三者的最佳匹配准则ꎬ有
高强圆钢管高强混凝土柱
必要对内置工字型 CFRP 型材的高强圆钢管
Fig 1 High strength circular steel tube high strength
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组合效应进行研究ꎮ
没有相对滑移ꎬ 因此 CFRP 与混凝土界面定
精确的有限元模型ꎬ笔者根据表 1 的试验数
义为绑定约束ꎮ 采用刘威在韩林海教授提出
考虑约束效应系数的本构关系基础上修正简
化的混凝土应力 - 应变关系
[18]
ꎬ钢材本构关
系采 用 韩 林 海 教 授 简 化 的 高 强 双 线 性 模
型
[19]
ꎮ 基 于 ABAQUS 二 次 开 发 的 子 程 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oi:10. 11717 / j. issn:2095 - 1922. 2024. 01. 01
内置工字型 CFRP 型材高强圆钢管高强混凝土
轴压短柱组合效应分析
李帼昌ꎬ西志远ꎬ李 晓
(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ꎬ辽宁 沈阳 110168)
摘 要 目的 研究内置工字型 CFRP 型材的高强圆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在轴心压力
高强混凝土柱中内置 CFRP 型材ꎬ对构件的延性及安全裕度有显著提高ꎬ并改善了高
强圆钢管对高强混凝土的约束ꎬ提高了构件的组合效应ꎮ 结论 CFRP 配置率控制在
5 9% ~ 8 4% ꎬ约束效应系数在 1 2 ~ 1 4ꎬ钢材屈服强度不大于 770 MPa 时ꎬ构件中
三种材料组合效应最佳ꎮ
关键词 轴压短柱ꎻ高强圆钢管高强混凝土ꎻCFRP 型材ꎻ约束机理ꎻ组合效应
高性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doc
李帼昌教授提出方钢管柱与h型钢梁采用t型钢连接的半刚性连接节点具有很好的优势无需现场焊接便于安装并且能避免因柱壁开安装孔而导致的性能削推广应用情况本项目研究成果压型钢板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和安装技术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抗剪切滑移技术大跨度组合楼盖压型钢板混凝土界面粘结力评价技术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与钢梁连接技术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连接技术钢管高强混凝土承载力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等一批重大技术应用在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承担的25个工程建设项目中这些重大技术的成功应用对推动高性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符合我国提倡的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冋时在2016年2018期间新增销售额为232360万元新增利润15589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马来西亚大学Muhammad Faisal Javed教授等在国际学术期刊《Thin-Walled Structures》(2017,119:470-481,影响因子:2.881)上发表的学术论文《FE modelling of the flexural behaviour of square and rectangular steel tubes filled with normal and high strength concrete》引用了本项目对于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方面的研究工作,认为: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构件有良好的抗弯性能。
配筋空心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of the steel and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steel tube has the most noticeable improvements in the
近年来ꎬ国内外学者对钢管混凝土受弯
了构件抗弯承载力设计公式ꎮ 张凤亮 [15] 进
构件 进 行 了 深 入 研 究ꎮ A. A. M. Al ̄Shaar
行空心的钢管混凝土性能的研究ꎬ结果表明ꎬ
等
[5]
对轻骨料混凝土与自密实方钢管混凝
土的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ꎬ结果表明ꎬ中空
空心圆钢管混凝土柱的延性低于实心圆钢管
ꎮ 在实际工程中ꎬ钢管混凝土柱在
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公式ꎮ A. Y. Jiang 等 [14]
ꎬ因此有必要对其受弯性能进行研究ꎮ
钢管混凝土进行分析ꎬ并以 AISC 标准提出
构件
[1 - 2]
风荷 载、 水 平 地 震 作 用 下 会 产 生 一 定 的 弯
矩
[3 - 4]
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纯弯荷载作用下的离心
笔者建立了 17 个受弯构件有限元模型ꎬ
典型构件 SBM ̄1 柱长 2 800 mmꎬ钢管壁厚
5 mmꎬ方钢管的截面宽度 400 mmꎬ钢材屈服
0 6ꎮ 在钢管三分点处采用位移加载ꎬ边界条
件及网格划分如图 2 所示ꎮ
强度 235 MPaꎬ 管 柱 混 凝 土 抗 压 强 度 为
80 MPaꎮ 管柱中布置 Φ4 @ 45 的箍筋ꎬ强度
混凝土的延性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5期2012年9月沈阳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V o l.34No.5Sep.2012收稿日期:2011-09-08.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2011-k3-23);沈阳市国际合作项目(F10-240-6-00).作者简介:李帼昌(1964-),女,辽宁昌图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组合结构和钢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已于2012-09-12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DOI 为CNKI :21-1189/T.20120912.1708.021,http ://www .cnki.net /kcms /detail /21.1189.T.20120912.1708.021.html.文章编号:1000-1646(2012)05-0591-05BRB-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李帼昌1,张迎1,高成富2,田磊1(1.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168;2.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24)摘要:为了研究屈曲约束支撑-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合我国抗震规范,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的三层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到了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能力曲线、层间位移、顶点位移和塑性铰分布情况等相关参数,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框架中设置的屈曲约束支撑可有效提高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关键词:屈曲约束支撑;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塑性铰;能力曲线;性能点;层间位移;静力弹塑性分析;抗震性能中图分类号:TU 352文献标志码:ASeismic resistance analysis on BRB-high strength concrete-filledsteel tube structureLI Guo-chang 1,ZHANG Ying 1,GAO Cheng-fu 2,TIAN Lei 1(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8,China ;2.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Bridge Group Co.Ltd.,Beijing 100124,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resistance of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BRB )-high strength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frame structure under both frequent and rare seismic action ,the univers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SAP2000was used to perform the stat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 on a 3-storey BRB-high strength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frame stru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Chinese code for seismic design.In addition ,such related parameters as the capacity curve ,storey drift ,vertex displacement and plastic hing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posed structure under seismic action were obtained.And the seismic resistance of the structure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RB arranged in the fram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ismic resistance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structure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eismic resistance of the structure.Key words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high-strength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structure ;plastic hinge ;capacity curve ;performance point ;storey drift ;stat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 ;seismic resistance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的结构,该结构利用钢管和高强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相互之间的组合作用,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克服高强混凝土脆性大、延性差缺点的同时,避免或延缓钢管发生局部屈曲,从而使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整体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1-2],有效地克服了彼此的缺点,发挥了各自的优点,使其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抗震性能,在设计中改变传统结构,利用主体结构构件的延性产生塑性铰,通过竖向支撑采用屈曲约束支撑,并与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合构成屈曲约束支撑框架体系,耗散地震能量,从而达到保护主要结构构件的目的.屈曲约束支撑[3](buckling-restrained brace,BRB)是一种解决普通支撑受压屈曲的支撑构件,在钢制芯材外围设置约束套管,使其芯材在受拉与受压时均能达到屈服而不发生屈曲,从而具有良好的耗能性.根据不同刚度、耗能等要求支撑的芯材可选用一字形、十字形和工字形等多种形式[3].BRB自20世纪70年代被日本学者提出以来[4],在地震工程及结构工程领域倍受广大学者的关注.在日本,BRB主要被用作控制结构损伤的阻尼器,像结构保险丝一样保护主体结构在大震过后免受严重损伤甚至保持弹性;在美国,BRB被当作是一种特殊的中心支撑来进行体系设计[5];印度、韩国等国家也对BRB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在中国,台湾地区对BRB的研究相对较早,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如台北县政府大楼、台北101国际金融中心大楼等;而在大陆地区,虽然对BRB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屈曲约束支撑已经实现国产化,并应用到多个重大工程中[6],如上海世博中心结构[7]、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和山西图书馆等建筑物[8].BRB不仅可以用于新建建筑,而且可以用于现有建筑的抗震加固和改造.目前对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改造较多,对于将BRB应用在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故对该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价,为屈曲约束支撑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了研究该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利用SAP2000软件,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三层屈曲约束支撑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分析.1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简称Pushover分析方法)是近年来用于结构抗震设计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新方法,最早是由美国学者Freeman提出的,起初此方法并未引起广泛重视.90年代初美国研究者们提出了引起日本、欧洲学者们极大兴趣的基于性能(performance-based)及基于位移(displacement-based)的设计方法,Pushover方法随之再次激发了广大研究者和设计人员的兴趣,纷纷展开了各方面的研究.一些国家抗震规范也逐渐接受了这一分析方法并纳入其中,如ATC-40、FEMA-356、日本和韩国等国规范.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已明确提出需要采用该方法进行抗震验算,同时一些著名的结构分析通用软件如SAP2000、MIDAS等都特别增加了结构Pushover 分析功能.1.1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是:结构分析模型在一个沿结构高度为某种规定分布形式且逐渐增加侧向力或侧向位移作用下,直至结构模型控制点(一般指建筑物顶层的形心位置)达到目标位移(一般指建筑物在设计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变形)或结构倾覆为止的过程.更确切地说,Push-over分析方法是一种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但与一般抗震静力分析方法不同,Pushover分析方法逐级单调施加的是模拟地震水平惯性力的侧向力或侧向位移,它是通过分析结构的薄弱位置及其他非线性状态的反应,以判断在可能地震作用下结构及构件的变形能力能否满足设计及使用功能的要求.Pushover分析方法包含两方面内容:1)计算结构的能力曲线,即荷载位移曲线;2)对结构抗震能力的评估.1.2Pushover分析方法的优点近年来,Pushover分析方法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用于既有建筑的抗震鉴定及加固,以及对新建结构设计方案的抗侧能力进行分析.利用Pushover分析方法进行结构分析的优点在于:既能对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设计进行校核,也能够确定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潜在的破坏机制,找到最先破坏的薄弱部位,从而使设计者仅对局部薄弱部位进行修复和加强,不改变整体结构的性能就能使整体结构达到预定的使用功能[9].1.3Pushover分析方法的一般过程SAP2000的非线性版本提供了Pushover分析功能,Pushover分析方法的一般过程如下,其中某些步骤是由SAP2000自动完成[10].1)建立结构和构件的计算模型.2)定义框架铰属性并将其指定给框架/索单元.3)定义Pushover分析所需的荷载工况,包括:①重力荷载和其他可能在施加横向地震荷载前作用的结构荷载;②用来推导结构的横向荷载.4)定义Pushover分析使用的非线性静力分析工况,包括:①一系列的一个或多个使用荷载控制的从零开始施加重力和其他固定荷载的工况;②从该系列开始并施加横向Pushover荷载的一295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第34卷个或多个Pushover工况.5)运行Pushover分析工况.6)审阅结果.7)按需要修改结果并重复.2计算框架的Pushover分析2.1模型的建立在SAP2000软件中对屈曲约束支撑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钢梁)进行建模,该结构层高为4.5m,共3层,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单位:mm).柱为300mmˑ300mmˑ8mm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内填混凝土等级为C60,钢梁的截面尺寸为H400mmˑ200mmˑ10mmˑ13mm,框架中BRB采用人字形布置,如图2所示.通过计算得到1、2、3层BRB芯材尺寸分别为2000、1500和400mm2.梁、柱和屈曲约束支撑芯材的钢材均选用Q235级钢,楼板为120mm厚C30钢筋混凝土楼板.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Ⅲ类场地.建模时,梁、柱均采用线单元,楼板采用壳单元,屈曲约束支撑采用弹塑性连接单元(plastic wen),且次梁折算成均布荷载施加在各层楼板上.在模型分析过程中,为了简化计算,将方钢管混凝土柱通过抗侧刚度等效原则简化为纯钢管模型.图1结构平面图Fig.1Planar diagram of structure2.2计算的基本参数2.2.1UBC规范与我国规范反应谱参数转换由于SAP2000中Pushover分析使用的反应谱均为国外的反应谱曲线,将中国的反应谱曲线与ATC-40(applied technology council)[11]中规定图2结构立面图Fig.2Elevation diagram of structure的反应谱曲线进行对比(见图3、4).图3、4中,η1为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η2为阻尼调整系数;α为地震影响系数;αmax为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γ为衰减指数;T为结构自振周期;T g、T s 为特征周期;C A、C v为地震系数.依据两个规范谱线相关性,当阻尼比为0.05时,可以近似得到η2αmax=2.5C A,T g=T s=C v/2.5C A.因此,本文为框架8度罕遇地震,Ⅲ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时,得到需求谱的自定义系数为C A=0.405,Cv=0.557[10].图3中国规范反应谱Fig.3Response spectrum defined in Chinesecode图4ATC-40定义的反应谱Fig.4Response spectrum defined in ATC-402.2.2塑性铰的定义和设置SAP2000给框架单元提供了轴力铰(P)、弯矩铰(M)、剪力铰(V)和PMM相关铰4种塑性铰,可以在框架单元的任意位置布置一种或多种395第5期李帼昌,等:BRB-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塑性铰[10].同时,SAP2000提供了3种类型的铰属性:默认的铰属性、用户指定的铰属性和生成的铰属性.只有默认的铰属性和用户指定的铰属性可以被指定给框架单元.本文采用默认的铰属性,钢梁采用SAP2000提供的M3塑性铰,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采用SAP2000提供的PMM塑性铰,分别布置在梁、柱的两端.2.2.3Pushover工况Pushover分析一般需要多个分析工况,一个典型的Pushover分析可能由2个或3个工况构成:第1个将施加重力荷载给结构,第2个和第3个可能施加不同的横向荷载.本文首先对结构施加了从零初始条件开始的重力工况,然后施加在重力工况结束处开始的代表惯性力的分布静荷载,即由SAP2000提供的x方向的振型荷载Mode荷载类型,当取第一振型时,相当于倒三角分布,同时,因为P-Δ效应(柱子等构件由于端部位移大,重心偏离轴线而引起的柱子底部的弯矩称重力二阶效应,简称为P-Δ效应)对结构受力性能有显著的不利影响,所以在分析中考虑P-Δ效应[12].3结果分析Pushover分析时,首先建立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然后将曲线转换为谱加速度谱位移曲线(Sa -Sd曲线),即能力谱[10,13].采用规范的加速度反应谱建立ADRS格式的需求谱,此过程由SAP2000程序自动完成.图5为该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对应的ATC-40[11]能力谱.图5中A系列线表示为不同阻尼的需求谱族曲线,其值不影响性能点的求解.过原点发射状的B系列曲线代表不同的周期,这是将谱加速度周期曲线转换为谱位移谱加速度曲线后周期的表现形式,其值也不影响性能点的求解.C曲线由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转换得到,反应了结构物刚度的减小直至图5ATC-40能力谱Fig.5ATC-40capacity spectrum 失去承载力的过程,代表了结构抵抗水平力(地震力)的能力.D曲线为变阻尼的需求谱曲线,体现了此结构在不同地震水平下的地震需求,是通过曲线C和A得到的.曲线C与D的交点为性能点,代表了在某一地震水平下结构物特定的反应.经Pushover分析后得到结构的性能点,通过性能点来检验结构的抗震能力.若两曲线没有交点则表示此结构的抗震能力不足,需要重新设计.根据性能点的信息,通过以下3个方面指标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价[14]:1)顶点位移是否满足抗震规范规定的弹塑性顶点位移限值;2)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是否满足抗震规范规定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3)构件的局部变形指梁、柱等构件塑性铰的变形,需要检验其是否超过某一性能水准下的变形要求.ATC-40将房屋遭受地震后可能出现的状态分为4种:立即居住、损坏控制、生命安全和结构稳定,并给出了梁、柱、墙等构件在这4种相应状态下的塑性铰限制.图6为力位移曲线[10],纵轴表示轴力、弯矩、剪力等,横轴表示横向变形、曲率、转角等,其中,B、IO、LS、CP和C为性能点,A 点为原点,B点为出现塑性铰,C点为倒塌点,D 点为残余强度,E点表示完全失效,点IO、LS和CP代表铰的能力水平,其分别对应于直接使用、生命安全和防止倒塌,各性能点所对应的横坐标为相应的弹塑性位移限制.图6力位移曲线Fig.6Force versus displacement curve3.1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由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罕遇地震、多遇地震及设防地震作用下所对应的性能点,如图7所示.由图7可以看出:1)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整体结构保持弹性.2)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BRB屈服,框架仍然保持弹性.这是因为BRB的率先屈服在框架中耗能,起到结构“保险丝”的作用,使框架梁、框架柱等主体结构不屈服而保持弹性工作状495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第34卷图7基底剪力顶点位移Fig.7Base shear force versus vertex displacement态.此外,由于BRB受压受拉均不屈曲,一般情况下,此时的BRB产生的塑性变形均不大,经检查后大部分还可以继续使用,因此,BRB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性.3)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梁、柱均开始屈服,但整体结构不倒塌,使结构真正做到了大震安全.3.2侧向力作用下结构变形发展历程在Pushover工况下,塑性铰的发展顺序为:首先在框架中BRB达到了屈服,随后在框架梁(见图8)、框架柱(见图9)中依次出现塑性铰.对于梁铰,首先出现在一层梁端,然后向上发展,出现在二层梁端;对于柱铰,首先在底层柱底出现,直至最终也只在底层柱底出现塑性铰.由此表明:BRB先与框架屈服,发挥了第一道抗震防线的作用,起到了保护主体结构的功效.结合图7可以看出,在结构进入罕遇地震时,框架梁、柱均出现了塑性铰,结构已经进入塑性,但从图9可以看出,塑性铰均处在防倒塌点范围内(均处在B阶段),因此,可以保证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安全.图8框架梁出现塑性铰Fig.8Plastic hinge appeared on framebeam图9框架柱出现塑性铰Fig.9Plastic hinge appeared on frame column 3.3结构层间位移角层间位移角是大震下抗倒塌演算的标准之一,因此,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弹性层间位移满足要求的同时,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50.表1为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侧移和层间位移角.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层间位移角均小于1/50,均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即实现了罕遇地震下抗震设防的要求.表1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侧移和层间位移角Tab.1Storey drift and storey drift angleunder rare seismic action层号x向侧移/mm层间位移角3144.31/1142104.51/76145.31/1004结论本文对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的3层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并对该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BRB作为解决结构抗震性能问题的新方法具有显著的效果,其在弹塑性工作阶段,变形能力强,滞回性能好,发挥了性能良好的阻尼器的作用,能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2)Pushover分析表明,结构中塑性铰出现的先后顺序为BRB、框架梁和框架柱,该屈曲约束支撑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性能均满足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参考文献(References):[1]钟善桐.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J].建筑技术,2001,32(2):80-82.(ZHONG Shan-tong.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China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J].Architecture Technology,2001,32(2):80-82.)[2]翰林海,林皋.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发展[J].钢结构,1999,14(1):38-45.(HAN Lin-hai,LIN Gao.Character and development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s[J].SteelConstruction,1999,14(1):38-45.)[3]Xie Q.State of the art of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 in Asia[J].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05,61(6):727-748.[4]Kimura K,Yoshizaki K,Takeda T.Tests on braces encased by mortar infilled steel tubes[C]//Summa-ries of Technical Papers of Annual Meeting.Tokyo,Japan,1976:1041-1042.(下转第600页)595第5期李帼昌,等:BRB-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8]孙建鹏,李青宁.求解结构自振频率的精细传递矩阵法[J].世界地震工程,2009,25(2):140-145.(SUN Jian-peng,LI Qing-ning.Precise transfer matrixmethod for resolving natural frequencies of structures[J].World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09,25(2):140-145.)[9]孙建鹏,李青宁.曲线桥结构分析的精细传递矩阵法[J].应用力学学报,2010,27(1):196-199.(SUN Jian-peng,LI Qing-ning.Precise transfer matrixmethod for struture analysis of curved bridge[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2010,27(1):196-199.)[10]陈惠发.钢框架稳定设计[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CHEN Hui-fa.Stability design of steel frames[M].Shanghai: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9.)[11]胡习兵,舒兴平,沈蒲生.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简化计算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4):18-23.(HU Xi-bing,SHU Xing-ping,SHEN Pu-sheng.Asimplified calculation method for steel frame withsemi-rigid connections[J].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2005,32(4):18-23.)[12]陆铁坚,吴继亮,张建军.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内力及侧移的近似计算[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5(3):1-5.(LU Tie-jian,WU Ji-liang,ZHANG Jian-jun.Appro-ximate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 and sway of thesemi-rigid jointed steel frame[J].Journal of Railway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8,5(3):1-5.)[13]刘庆潭,倪国荣.结构分析中的传递矩阵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LIU Qing-tan,NI Guo-rong.The transfer matrixmethod used in structure analysis[M].Beijing:ChinaRailway Press,1997.)(责任编辑:钟媛英文审校:陈立佳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上接第595页)[5]赵俊贤,吴斌,梅洋,等.防屈曲支撑的研究现状及关键理论问题[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30(增刊1):93-100.(ZHAO Jun-xian,WU Bin,MEI Yang,et al.The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crucial theoretical issues of BRB[J].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2010,30(Sup1):93-100.)[6]李国强,孙飞飞,郭小康,等.新型屈曲约束支撑研制及其应用研究[C]//第三届结构工程新进展国际论坛论文集.上海,中国,2009:314-345.(LI Guo-qiang,SUN Fei-fei,GUO Xiao-kang,et al.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BRB[C]//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Shanghai,China,2009:314-345.)[7]包联进,姜文伟,周建龙,等.世博会世博中心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2010,31(5):110-116.(BAO Lian-jin,JIANG Wen-wei,ZHOU Jian-long,et al.Structural design of Expo Center for the WorldExpo2010[J].Journal of Building Sturctures,2010,31(5):110-116.)[8]李国强,孙飞飞,宫海,等.TJ型屈曲约束支撑工程应用分析[J].建筑结构,2009,39(增刊1):607-610.(LI Guo-qiang,SUN Fei-fei,GONG Hai,et al.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J-type buckling restrainedbrace[J].Building Structure,2009,39(Sup1):607-610.)[9]李胜林,邓映捷.Pushover分析和SAP2000[J].建筑结构:技术通讯,2007(3):23-25.(LI Sheng-lin,DENG Ying-jie.Pushover analysis andSAP2000[J].Building Structure:Technology Com-munication,2007(3):23-25.)[10]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SAP2000中文版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Beijing Jintumu Software Technology CorporationLimited.The Chinese version user guide of SAP2000[M].Beijing: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2009.)[11]Craig D C,Richard W N,Christopher R.Seismic evaluation and retrofit of concrete buildings[R].Ca-lifornia:Seismic Safety Commission,1996.[12]熊雪芬.基于Push-over分析的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XIONG Xue-fen.Study on the seismic behaviors of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frame on pushover analy-sis[D].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hool andTechnology,2006.)[13]秦家长,罗奇峰.应用ATC-40能力谱法评估结构目标位移[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26(6):64-70.(QIN Jia-chang,LUO Qi-feng.ATC-40capacityspectrum method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deformationof structure[J].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6,26(6):64-70.)[14]汪大绥,贺军利,张风新.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J].世界地震工程,2004,20(1):45-53.(WANG Da-sui,HE Jun-li,ZHANG Feng-xin.Thebasic principle and a case study of the stat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pushover analysis)[J].WorldEarthquake Engineering,2004,20(1):45-53.)(责任编辑:钟媛英文审校:陈立佳)006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第3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