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第2课时)高一地理课件(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第2课时)高一地理课件(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功能区
付租 能力
区位
商业区(OA)
居住区(AB)
工业区(BC)
商业用地付租能力 随距离递减最大, 距离市中心远近对 商业区影响最大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 力随距离递减较小, 距离市中心远近对
居住区影响较小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 随距离递减最小,距 市中心远近对工业区
的影响最小
市中心
靠近市中心处
科学、合理地利用城镇内部空间意义十分重大。
(1)是建设和管理城镇的基本依据; (2)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3)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 (4)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创造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人居空间。
05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及措施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类型,尤其是工业区布局,工厂建在风频最小的上 风地带或者下风向。 保留一定规模绿地,合理安排基础设施,保障居民人居环境。 发展卫星城,缓解中心城区压力。 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保护传统特色。
实际上,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非常复杂。除了经济因素外,政策、文化、 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影响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政治因素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市适时调整空间结 构,将市一级人民政府 搬到通州地区,将通州 建设为北京市的副中心。
影响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环境因素
原则:
城市内部空间 结构应有利于 城市环境的改 善和保护
课堂小结
定向惯性等多核心模式:地价高低、对交通的依赖、城市规模等。
04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及措施
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空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1)能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2)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3)体现社会公正; (4)既保护传统文化又孕育新文化。

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城市化是我国现在的进程,城市是我们每个人都热衷的地方,了解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城市知识。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地理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河谷地区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城市举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例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于组合。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

1、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40-60%)。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中均存在)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地、文化区联系、环境优美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工业区联系卫生防护带不同于绿化带,还可以是空地、河流,以及消防车库和仓库等。

新教材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2.1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共45张PPT)

新教材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2.1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共45张PPT)

生态区 小 , 呈 块 环境、发挥特定生 地带以及特定生
状或条状 态功能的地理区域 态保护地等
思考:城镇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吗?
1、各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界线 2、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功能 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占 地 面 积 城市具有特定生态 休憩用地、绿化
生态区 小 , 呈 块 环境、发挥特定生 地带以及特定生

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对点跟踪训练】 1.读某大城市示意图(仅列出部分功能区),甲、乙、丙、丁分 别表示某种功能区,下列与其相对应的是( )
A.中心商务区 商业区 B.商业区 中心商务区 C.中心商务区 居住区 D.中心商务区 工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商业区 居住区
区 或条状 集约,是城市的核心区
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工 业 区
集聚 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 线分布
分布: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线分布 原因:郊区地租低,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对市区 环境的污染;交通便利,便于工业原料和产品的 运输
功能 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占 地 面 积 城市具有特定生态 休憩用地、绿化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 4~5 题。
4.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商业区 工业区 居住区
B.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C.居住区 工业区 旅游区
D.居住区 绿化区 工业区
5.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课件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课件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答案:1.B 2.A
(2020·天津静海一中月考)某城市某条地铁线穿越大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影响最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最大
位于市中心,人流量大,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河,途经的站点为主要客流集散地。 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内城、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
⑤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进行城市规划,合理 建筑类型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影响最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最大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靠近市中心,既利于工人引上下导班,或又方明便购确物 划定不同功能区。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过程
3.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答案:分布特点:位于城市外缘,多沿交通线分布; 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地带;位于城市河流下游沿岸 地区。 优势:地价较低;对市区污染较小;便于企业原料 的运入和产品的输出。 4.试分析各功能区人口密度的昼夜差异。 答案:商业区白天人口稠密,夜晚人口稀少;住宅 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工业区白天和 夜晚的人口密度变化相对较小。
(2)住宅区。 ①分布: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②特点:随着经济发展,住宅区开始呈现不同级别的 分化。 (3)工业区。 ①分布: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 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②特点:工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因此,工业区的选址应远离 住宅区,并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于盛行风向 的郊外。
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高一地理城乡空间结构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城乡空间结构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城乡空间结构知识点总结城乡空间结构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城市和乡村在不同层面的空间组织与格局。

下面将对高一地理城乡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城乡空间的概念与特征城乡空间是指城市和乡村所占有的地理空间。

城乡空间的主要特征包括:(1)结构性特征:城乡不均衡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空间差异;(2)分区性特征:城市和乡村在地理空间上有明显的划分;(3)功能性特征:城市以非农业经济为主,乡村以农业生产为主;(4)人口特征:城市人口密度高,乡村人口密度低。

2.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主要受到经济、社会和政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经济因素: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的农业产业逐渐衰退;(2)社会因素: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加速了城乡空间结构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集聚;(3)政府因素:国家政策对城乡产业、人口和资源的调控也对城乡空间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3. 城乡空间结构的类型城乡空间结构可分为城市内部结构和城乡之间的空间结构两个层面。

(1)城市内部结构:城市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等组成部分;(2)城乡之间的空间结构:城乡之间的空间结构表现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城市-乡村联系带、城乡接合部、城市扩展区和城市辐射带等。

4. 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是城乡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方向。

城市化是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土地面积的扩大,农村现代化则是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城乡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变迁。

5. 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良好城乡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

城乡规划旨在合理布局城乡空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城乡统筹发展则强调城乡发展的协调与平衡,通过政府的引导与调控,促进城市和乡村协同发展。

城乡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对于改善城乡空间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教案一、教学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二、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和形态。

2.掌握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3.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全局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和形态。

四、教学难点: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地图、PPT和图片等多媒体工具,向学生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和形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深入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并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汇报。

3.教师选取一个典型城市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并逐一分析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4.学生分组,自行选择一个城市,并就其内部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对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理解深度和分析能力。

2.评价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3.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八、教学资源:1.PPT2.地图3.图片4.典型城市案例九、教学拓展:1.配置更加丰富的案例,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2.加深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对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十、教学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探究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分支,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和形态,掌握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通过实际操作、讨论、汇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成为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和分析的科学研究者。

高一地理 乡村和城镇(考点清单最详细总结)

高一地理  乡村和城镇(考点清单最详细总结)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考点一】:乡村土地利用1.农业用地可以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等不同类型,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2.当乡村规模扩大,会出现公共服务设施,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向外环绕分布。

【考点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土地利用2.功能区比较中心商务区(CBD)的主要特征: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①建筑物高大稠密;①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①内部分区明显;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①同心圆模式: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由市中心向郊区成同心圆分布。

②扇形模式:商业区位于市中心,其他如住宅区、工业区等呈扇形分布在商业区周围。

③多核心模式:除了市中心有商业区外,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中小型商业区,形成多个核心,其他如功能区分布在多个商业区周围。

【考点三】: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历史因素(历史遗留)、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宗教种族)、政治因素(政府规划)2.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城市租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①各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都随距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降低;其中商业降低最快,住宅次之,工业降低最慢。

①在市中心,商业活动付租能力最强,属于商业区;①商业区外围,住宅活动付租能力最强,属于住宅区;①最外围工业活动付租能力最强,属于工业区。

【考点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2.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3.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第二节城镇化【考点一】:城镇化的含义、动力与利弊1.城市化的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人口的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土地的城镇化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①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②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③城镇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最重要的标志)3.城镇化的动力:①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共1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展示一组国内外城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些城市的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如何分布的?”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认知和疑问,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4.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案例,分析其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征。
2.详细讲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如历史、经济、政策等。
3.通过案例分析,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4.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分析城市内部空间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所学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表述清晰,逻辑严谨,注意使用地理学科的专业术语。
3.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三下午放学前,以电子邮件或纸质形式提交给教师。
2.案例研究: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深入了解其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形式,收集相关信息,并撰写一篇案例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第二章 乡村与城镇(核心知识梳理)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与城镇(核心知识梳理)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思维导图】(一)土地利用1.聚落:人类的居住地及生活环境的总称叫聚落2.乡村: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3.城镇: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4.乡村土地利用: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5.乡村内部结构的形成:①分布:为了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①形成: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出现了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以提供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①结果:这样,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形成: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在空间上发生集聚,土地利用空间分化,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从而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2.功能区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有些大城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3.不同功能区特点: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4.城市功能区5.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6.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地租水平,而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城镇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两个方面。

在单一的距离城镇中心远近因素影响下,地租的模型呈现出同心圆的结构。

在交通因素的影响下,同心圆会发生变形,在市中心之外的城市公路干线与环线的交汇处形成地租次高峰。

①政策因素①文化因素①历史因素①环境因素7.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①初期地域范围狭小,它的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①工业不断发展和服务业的兴起,城镇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①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①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三)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2.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3.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2-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单项选择题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1~2题。

1.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A.0~2千米处B.2~3千米处C.3~5千米处D.6~7千米处2.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是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交通通达度低B.环境质量差C.地租昂贵D.服务设施差【答案】 1.C 2.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与市中心距离3~5千米处,人口密度最大,应是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

第2题,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昂贵。

(2012·山东实验中学期末)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2)有1 000、1 500、2 000、2 500。

其中数据为2 000元/m2的等值线是()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4.图中阴影部分应为()A.商业中心用地B.外围商业用地C.工业用地D.住宅用地【答案】 3.C 4.B【解析】第3题,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故2 000元/m2的等值线为③线。

第4题,阴影部分为通往市中心的公路与环城路交会处,地租较高,应为外围商业用地。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5~7题。

5.在图中,③区()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C.商业活动繁忙D.环境质量最差【答案】 C【解析】③区为中心商务区,商业活动最繁忙。

6.在②区内,可以布局()A.学校、体育馆B.消防车库、停车场C.政府机关、停车场D.超市、文化馆【答案】 B【解析】②区为防护带,可建绿化带、车库、停车场等。

7.①、④是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

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A.与市中心的距离B.自然环境条件C.基础服务设施D.交通通达度【答案】 A【解析】①、④住宅区价格高低与环境条件,基础服务设施,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关系密切。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

特征
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 现了_中__高__级__住宅区和_低__级__住宅区
呈__点_状或_条__状分布 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_聚__集__而成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_分__布__和__组__合__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
做城市地域结构。
2.形成因素:
布局区位
环境质量 配套公 共设施
中高级住宅区
高收入阶层
面积大,质量高, 有些是独立庭院
城市的外缘,文化区、 风景区附近
优美
齐全(如学校、医院、 商店和绿地等)
低级住宅区 低收入阶层 面积狭小,质量低, 拥挤、密集
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较差
不齐全
【典例示范】 (2020·天津等级考)如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 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
2021/4/17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
1
必修2(2)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图中所显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有_商__业__用__地__、政府机关用地、_工__业__用__地__、住宅用 地、交通用地。 除以上的土地利用类型外,还有_休__憩__及__绿__化__用__地__、农业用地等。
阴影部分的交通及其地租 状况

等间距是500;距市中心越近,交通通 交通通达度较好,地价较
达度越好,地租越高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备课教案范文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备课教案范文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备课教案范文教案标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常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城市发展变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解释和理解。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课题1. 通过展示一些城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内部的不同空间结构;2. 提问:你们认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哪些特点?Step 2 知识讲解1. 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包括:a. 城市的节点与联系:城市中心是城市的核心节点,各个功能区通过道路网进行联系;b. 功能划分:城市内部区域按功能划分成商业、居住、工业等不同区域;c. 地价和租金: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地价和租金差异较大,反映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2. 解释常见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a. 单中心结构:城市由一个中心核心区向外发展,呈放射状分布;b. 多中心结构:城市内存在多个中心,各个中心区域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和发展;c. 环形结构:城市内部形成环状结构,中心核心区周围各个环状功能区域的发展;d. 网格状结构:城市内部形成网格状的功能区域,交通便利,各个区域的发展相对均衡。

Step 3 学生讨论1. 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讨论并制定一份调查问卷,调查本地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2. 学生讨论和分享调查结果,与全班共同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实际情况。

Step 4 小结与延伸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如何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相互影响;3. 提示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变化。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和记忆;2. 调查问卷:评估学生调查本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易)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易)

当前测评试卷: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 2(第5周)适用对象:高一试题总数:15 考试时限: 20分钟姓名:套题难易程:易一、选择题。

(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1、在城市各种功能区中,最基本的职能分区是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行政区【答案解析】选C。

在城市各种功能区中,最基本的职能分区是住宅区,故选C。

【相关知识点】2.1.4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难易程度】易2、城市中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是A、金融贸易区B、中心商务区C、工业区D、出口加工区【答案解析】选B。

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故选B。

【相关知识点】2.1.4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难易程度】易3、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住宅用地D、公共用地【答案解析】选C。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故选C。

【相关知识点】2.1.4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难易程度】易4、城市商业区分布的特点是A、大多呈集团式分布于某一街区B、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C、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区D、大我呈不固定分布【答案解析】选B。

城市商业区分布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故选B。

【相关知识点】2.1.4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难易程度】易城市的形态能从地图上看出来。

据此回答5-8题:5、团块状的城市所在的地形一般为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答案解析】选C。

平原地势平坦,城市多为团块状,故选C。

【相关知识点】2.1.4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难易程度】易6、呈片组合式形态的城市是A、成都B、延安C、兰州D、重庆【答案解析】选D。

成都团块状,延安和兰州条带状,重庆组团状,故选D。

【相关知识点】2.1.4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难易程度】中7、属条带状格局的城市的优点是A、充分利用设施B、接近郊区C、便于管理D、节省投资【答案解析】选B。

条带状城市接近郊区,故选B。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授课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授课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特点及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特点及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研究。

2.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内容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指城市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的关系,它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形式。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可分为:单中心型、双中心型、多中心型、辐射型和不规则型等。

1.单中心型:即城市内只有一个中心区,其他功能区呈半径向分散状分布。

2.双中心型:即城市内有两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区,呈两个半径向分散分布的形式。

3.多中心型:即城市内有多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区,呈多个半径向分散分布的形式。

4.辐射型:即城市内有一个中心区,其他功能区呈放射状分散分布的形式。

5.不规则型:即城市内内部空间分布不规则,缺乏中心性。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1.功能分区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的关系,形成了多层次的功能空间体系。

2.城市空间流动性城市内部空间分布结构与空间连通性都对流动性产生影响,交通、人流、物流的流畅性与城市的发展、竞争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3.城市空间的层次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体现了城市空间的层级结构,即各种不同功能区的相对等级关系。

4.阶段性与动态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其发展历程和演化趋势也是不同阶段的产物。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城市历史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内部空间的结构。

2.政策与规划城市空间利用规划是指国家、地区、城市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同类型用地,按一定的比例和关系进行布局和规范,从而形成城市内不同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的关系。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共18张PPT)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共18张PPT)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找一找】 我们的生活涉及的土地利用类型
城市中的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住宅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 交通用地 农业用地
同类土地利用方式 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功能分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行政区、 文化区等
【画一画】
土地租金
市 中 心
土地租金
市 中 公路干线心
4.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其中e区域通 常是( )
A.中心商务区 B.批发与轻工业区 C.低级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
5.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星状环形模式
工 业 内



市影
同心圆模式
地 域
响 因
结素

变化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经济 社会 历史 行政
工业园区
相城区 高新区
古城区
吴中区
历史因素
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新建初期,花3300万制作的总体规划图;
然后又在总体规划下做了150项单项规划,全部的花费是2亿元。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
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A.各种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B.各种活动的付租能 力
C.各种活动的科学技术水平 D.各种活动的从业人员 多少
2、在市中心的附近出现住宅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在市中心附近,住宅付租水平最高 B.在市中心附近,通达度好、繁华,适合建高级住宅区 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通达度低,租金较低 D.在市中心附近,人口密集,住宅的需求量大 3、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 ) A.城市规划的需要 B. 各功能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聚集 C.交通条件的发展 D.人口的消费需要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课件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课件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A.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区以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解析:第(1)题,中心商务区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繁忙,在城市
中土地价格最高。第(2)题,甲区人口密度小、土地价格低,有利于
工业布局;乙区土地价格高,以商业用地为主;丙区人口密度大,以住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
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1)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可分为中高级
课堂篇 探究学习
该土地付租能力示意图力求表达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影响 的两个具体表现,即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地租水平由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决定,付租能力由各 类活动的收益决定。
地租水平线
功能区
字 母
名称
付租能力
字 母
名称
区位选择原因
商业 a 直线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 随距离递减率最大,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 A 商业区的影响最大
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密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
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转移;商业区虽也有
向郊区交通便捷处转移的趋势,但转移规模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学重点:
•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 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 教学难点:
•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 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 教具准备: • 多媒体教室、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 对比法
• 课时安排: • 2课时
____处,判断理由是
________ (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 (4)图中G代表_____用地,
形成原因是_______
A.成都 B.合肥 C.兰州 D.重庆
2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4.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 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 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 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主干道,交通不便,租金较低 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肇庆东堤湾
三 主要功能区
广州北京路
商业区:占地较 小,呈点状或带 状分布,位于市 中心城市 ,交通 干线两侧,或街 角路口.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城市中心商务区(CDB)
概念: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
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目 前CDB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 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的外部形态
1集中式
(1)团块状 (2)条带状
2分散式
二 城市土地利用
利用 类型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住宅用地 休憩用地及绿化用地 交通用地和其它公共事业用地 农业用地和水面
P19读图思考
三 主要功能区
住宅区:一般 占40%-60%, 地价较低,污 染较小
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安门广场、故宫都是具有 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如果在广场周围建筑起高 楼大厦,必然会破坏这一古老建筑的风格。
——保护历史遗留痕迹
工业的区位特点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为什么工业会不断的向外缘移动? 用地紧张,环境污染,工业不适合布局在城市内部。
——改变历史遗留的不合理现象
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1.城市的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 功能区分布状况;
2.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 一成不变的,原有的功能分区也可能完全改变 的。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这两方面因素,一般在 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的道路相交 处形成了商业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 成了工业区;地租对于住宅区的影响最低。
1通达度 2距市中心的远近
上海市在开发 浦东新区时, 为什么要把金 融贸易区规划 在陆家嘴?
上海市在决定建设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时,同时 也对上海传统的商务中心—浦西外滩进行改造, 将浦西外滩和浦东陆家嘴联结起来,使它们共 同成为上海现代化的商务中心。
——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创新
天安门广场 交通便捷, 却没有高楼 大厦,为什 么?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地理》
必修2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目标
• 1.理解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 关系。
• 2.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 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 们的区位特征。
• 3.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 行政因素等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 重要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地域 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
影响地域结构形成的因素: 经济因素 历史因素 社会因素 政策因素 宗教因素
活动P24
1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 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工厂 住宅 办公楼 商店
A、工业区
B、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 E、工业区
C、工业区 F、住宅区
3(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 (用字母表示,下同)__处, 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
二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同心圆模式
结构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城市外部形态(106---115)
区位 市中心
通达 租金 度
最高 最高
从中心延 伸出来的 主要公路 的交汇点
远离公路 的地区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住宅区的分化上。
大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如何形成的?
政府 制定政策 规划用地 企业
考察 投资 集聚
修建基础设施
招商引资
大旺经济技术开发区
行政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作为政府行为的政策和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分区 的形成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它从 整体上影响着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特征: 具有区域中最高的中心性;
具有最高的易达性和拥挤程度; 具有最高的人际和信息交流量; 具有最高的土地价格; 具有最集中和最高档的零售业; 具有最高的服务集中性。
三 主要功能区
上海罗伊尔工业园
工业区:占地 居中,集聚性 强,不断向城 市外缘移动, 向交通干线 集聚.
思考:P20读图思考题.
1. 从城市形态上看,与下图西 宁市同属一类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