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基本信息和防护措施模板
常见有害危险品MSDS

常见有害危险品MSDS
一、产品名称: 消毒液
1. 成分:
主要成分:次氯酸钠,次氯酸钙
辅助成分:漂白染料,去味剂
2. 危险性描述:
有害
易燃
刺激性
腐蚀性
3. 急救措施:
吸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和鞋袜,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完成消毒步骤。
眼部接触:揭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眼部冲洗。
如果对易燃物质产生火花或静电,则应使用水便条。
二、产品名称: 溶剂
1. 成分:
主要成分:苯
辅助成分:环己烷
2. 危险性描述:
引起眼睛和皮肤刺激。
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易燃
3. 急救措施:
吸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和鞋袜,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完成消毒步骤。
眼部接触:揭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眼部冲洗。
三、产品名称: 滴眼液
1. 成分:
山葡萄糖酸钠,洛神酸,氯化钠
2. 危险性描述:无。
3. 急救措施:
吸入:无需对其进行处理。
皮肤接触:无需对其进行处理。
眼部接触:揭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眼部冲洗。
以上是本文的有害危险品MSDS完整版。
提供如上相关资料,旨在提示读者,正确使用化学药品和化学制品,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快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危险化学品基本知识及预防措施

常见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氨水一: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液体。
二:主要用途液体肥料。
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于制造各种铵盐,生产热固性酚醛树脂催化剂用。
毛纺、丝绸、印染行业用作洗涤剂、溶剂等。
三:包装方法:用密封的玻璃瓶、坛、铁桶、槽车或槽船等装运。
应贮存在阴凉避风,隔绝火源的场所,以减少氨的挥发和避免发生爆炸事故。
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贮运中注意防止刺激眼睛,烧伤皮肤,引起呼吸困难或强烈窒息性咳嗽。
运载工具要自重较少,装载量大,密封性能好,耐腐蚀性强,坚固耐用,装卸方便。
四:其他信息:具有弱碱性。
易挥发,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挥发率,且浓度的增大挥发量增加。
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碳化氨水的腐蚀性更加严重。
对铜的腐蚀比较强,钢铁比较差,对水泥腐蚀不大。
对木材也有一定腐蚀作用。
硫酸一、危险特性硫酸纯品为透明、无色、无嗅的油状液体,有杂质颜色变深,甚至发黑。
分子式H2SO4。
分子量98.08。
其相对密度及凝固点也随其含量变化而不同。
相对密度1.841(96~98%)。
凝固点10.35℃(100%)、3℃(98%)、-32℃(93%)、-38℃(78%)、-44℃(74%)、-64℃(65%)。
沸点290℃。
蒸气压0.13KPa(145.8℃)。
对水有很大亲和力。
从空气和有机物中吸收水分。
与水、醇混合产生大量热,体积缩小。
用水稀释时应把酸加到稀释水中,以免酸沸溅。
加热到340℃分解成三氧化硫和水。
稀酸能与许多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浓酸对铅和低碳钢无腐蚀,是一种很强酸性氧化剂。
与许多物质接触能燃烧甚至爆炸,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
二、储运须知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并有耐酸地坪。
应与易燃或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不可混储混放。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时要注意个人防护。
三、消防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牌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牌硝酸是一种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和强刺激性的化学品,与水混溶。
在泄漏处置时,应注意避免与易燃物和有机物接触,以免引起剧烈反应和燃烧。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
应急处理人员应戴好防毒面具和化学防护服。
喷水雾可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内。
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大量泄漏时,应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在储存和搬运时,应注意个人防护,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损坏。
硫酸是一种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和强刺激性的化学品,沸点为330℃,相对密度为1.83 g/ml。
在泄漏处置时,应注意避免与易燃物和有机物接触,以免引起剧烈反应和燃烧。
应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
应急处理人员应戴好防毒面具和化学防护服。
喷水雾可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内。
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大量泄漏时,应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在储存和搬运时,应注意个人防护,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损坏。
该危险化学品为无水乙醇,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因此需要将其溶于中性水后再排入废水系统。
该物质会腐蚀鼻中隔,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会引起灼伤。
如果误食,可导致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等。
因此,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和雨淋,并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
在使用该物质时,需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损坏。
如果发生皮肤接触,应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发生眼睛接触,则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如果吸入该物质,则需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误食,则需要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并就医。
在处理泄漏时,需要隔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并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服。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化学毒物在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能够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防止化学毒物的伤害,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化学毒物危害及相应的防护要点。
1.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印刷、染料、涂料等行业,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吸入、接触和吞食等方面。
常见的有机溶剂包括苯、甲醛、二甲苯等。
防护要点:- 选择合适的工作服和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肌肤接触。
- 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工作,以减少溶剂的蒸发浓度。
- 避免使用火源,以免引起溶剂的燃烧或爆炸。
- 在使用溶剂时,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以防止吸入和接触。
2. 重金属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如铅、汞、镉等,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吸入、接触和食物污染等方面。
重金属毒性较高,可引发中毒甚至致命。
防护要点:- 充分了解所在工作环境是否存在重金属污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以减少接触。
- 保持工作场所的良好通风,降低重金属蒸发的浓度。
- 避免将食品和饮水放置在可能受到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中。
3. 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不可忽视。
常见的农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这些化学物质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防护要点:- 在使用农药时,要佩戴防护服、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减少接触和吸入。
- 在使用农药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 在使用农药时,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避免集中暴露于高浓度的农药气体中。
- 使用农药后要及时清洗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残留物对人体的影响。
4. 臭氧和二氧化硫:臭氧和二氧化硫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能够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睛等造成损害。
夏季的臭氧污染和冬季的二氧化硫污染都需要引起注意。
防护要点:- 根据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合理安排室外活动,尽量避开高污染指数的地区。
- 在高污染指数的日子里,尽量减少户外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 增加室内的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基本信息和防护措施

【理化性状和用途】无色透明,易燃液体。
份子式:C6H6 比重:0.8794 熔点:5.51℃ 沸点:80.1℃, 闪点:-0.11℃, 自燃点:562.22℃。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4~8.0%。
不溶于水。
遇热源、明火燃烧爆炸。
主要用于创造洗涤剂、杀虫剂和油漆清洁剂,苯可作为汽油一部份。
【毒性及燃爆性】急性中毒作用主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高浓度蒸气对粘膜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液态苯直接吸入呼吸道,可引起肺气肿和出血。
苯蒸气经呼吸道吸入的最初几分钟吸取率最高。
高度易燃性。
有严重火灾危(wei)险。
用干粉、泡沫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
蒸气能沿地面流动到火源处并回火,属于甲类火灾危(wei)险品。
【个人防护】吸入:如蒸气火烟雾浓度不明时会爆炸。
高浓度时应戴用褐色色标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物质及人员撤离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皮肤: 如需要应使用手套、工作服、工作鞋。
眼睛: 戴用化学防溅镜或者面罩。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储存、运输及使用】遵守储藏和运输易燃物质的规则, 储藏于密闭的、置于地面上的容器内, 放置在有通风设备的阴凉地方, 避免阳光直晒, 远离禁忌物与热源, 采用无火花的通风系统和电气设备.使用“用毒品”、“易燃物品”标志【应急处理】吸入: 脱离苯产生源或者搬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 如患者住手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 眼睛接触: 使眼睑张开,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冲洗患眼至少20 分钟.皮肤接触: 脱去受污染的衣服, 即将缓和地抹去和擦去残存物质, 缓和、充分地用水和无磨擦性肥皂洗涤.口服: 用水充分涮口, 不可催吐, 给患者饮水250 毫升.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应知应会】苯为无色透明、易燃液体。
吸入或者口服大量苯后浮现兴奋或者酒醉感。
长期接触对造血系统造成危害。
防护需佩带褐色色标的放毒面具和工作服、手套、工作鞋等。
中毒者脱离产生源至新鲜空气处,一切患者应请医生治疗。
危险化学品清单(2023版)

危险化学品清单(2023版)本清单旨在提供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它们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危害、预防措施等。
请注意,本清单仅供参考,实际操作时请务必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1. 硫酸物理和化学特性- 分子式:H2SO4-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气味:无味- 沸点:184°C- 密度:1.84 g/cm³危害- 腐蚀性:强烈腐蚀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毒性: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预防措施- 穿戴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吸入蒸汽和接触皮肤- 存储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2. 钠物理和化学特性- 分子式:Na- 外观:银白色金属- 熔点:97.8°C- 沸点:882.9°C- 密度:0.97 g/cm³危害- 火灾/爆炸: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火焰- 腐蚀性: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腐蚀性氢氧化钠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水分和湿气- 使用干燥的工具和设备- 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操作3. 氯气物理和化学特性- 分子式:Cl2- 外观:黄绿色气体- 气味:刺激性味道- 沸点:-34.6°C- 密度:3.21 g/L危害- 毒性:强烈刺激眼睛、呼吸道和皮肤- 窒息性:可占据血红蛋白结合位点,导致组织缺氧预防措施- 穿戴防护服、手套和防毒面具- 保持良好通风- 避免吸入氯气4. 氢氟酸物理和化学特性- 分子式:HF- 外观:无色液体- 气味:刺激性味道- 沸点:19.5°C- 密度:1.19 g/cm³危害- 腐蚀性:强烈腐蚀玻璃、金属和塑料- 毒性: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预防措施- 穿戴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吸入蒸汽和接触皮肤- 存储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请注意,本清单仅列举了部分危险化学品,实际工作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种类。
务必遵守相关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人士。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哎呦,咱们今天来聊聊“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这个话题听起来有点儿“高大上”,对吧?但大家不必太紧张,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生活中就能做到安全防护了。
危险化学品是啥?顾名思义,它们就是那些一不小心就会让你“措手不及”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能会着火、爆炸、腐蚀、甚至有毒。
最怕就是一不小心吸进去,或者皮肤沾上去,后果可不堪设想。
所以,咱们今天要聊的就是怎么防着它们、怎么应对它们,嗯,这就是“防患未然”的意思。
你要是经常在化学实验室、工厂车间,或者其他涉及化学品的地方工作,肯定见过那些五花八门的瓶瓶罐罐吧?有的像水一样清澈,有的颜色鲜艳得像糖果,但别看它们看起来不怎么样,危险性却能让你瞠目结舌。
想想看,要是某个瓶子突然破了,化学品洒出来了,气味刺鼻,火花四溅,那可真是“糟糕透了”。
别着急,咱有办法。
咱得搞清楚危险化学品的种类。
你得知道它是易燃、易爆,还是腐蚀性强,这样才能知道怎么防范。
比如,你要是碰上了那些容易着火的化学品,就得确保周围没有火源。
火花、火柴、甚至是打火机,统统远离!化学品的存储环境也得特别注意。
咱不能随便把化学品丢在角落里,得根据它们的特性,放到专门的地方,像是隔离仓库,或者防火柜。
对了,说到防护,咱也得聊聊“穿戴”。
想象一下,要是你工作时没有戴手套,随便碰一碰那些化学品,弄不好就可能把皮肤烧伤,甚至更严重,得了化学灼伤。
要是眼睛被化学品喷到,哎呦,那就糟糕了。
所以,咱必须有专门的防护设备,像是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还有那种厚厚的工作服,虽然穿上它们有点不太灵活,像个“大胖子”,但为了安全,忍忍也就过去了。
再有一个,工作场所要有通风设备,保证空气流通,否则长时间吸入有害气体,那可真是“自投罗网”啊。
当然了,防患未然不够,万一真的出了点小意外,咱还得知道怎么应急。
举个例子,你在操作某种化学品时,突然发生了泄漏,或者有个瓶子破了,化学品撒出来了,怎么办?千万别慌!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立马撤离,确保自己和周围人的安全。
有毒有害危化品知识及防护措施

有毒有害危化品知识及防护措施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可能遇到有毒气体泄漏的情况,可能是家中的煤气,也可能是工厂仓库泄漏出的危化品,假如遇有毒气体泄漏该怎么办?一、化学液体泄漏特点及危害1、突发性。
一般都是突然发生,无法预测泄漏所发生的时间、地点。
2、危害程度大。
化学品种类繁多,不同化学品泄漏给人体造成的损害特点有很大不同。
2.1氯气、氨气等刺激性气体,泄漏可以导致接触者发生流泪、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2.2硫化氢、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属于窒息性化学品,泄漏可以导致受害者发生头晕、头痛、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等急性缺氧症状。
二、遭遇突发化学品泄漏该怎么办1、普通群众:应当迅速离开泄漏现场,目的在于中止有害化学品侵入机体。
通常的方式是先撤往侧风向,离开污染中心区域后撤往上风向地带。
2、行人、私家车:路遇化学品运输车辆要注意,应与其保持距离。
如果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化学品散落等情况,则应尽快离开现场;如果发生气体泄漏,应向侧风向、上风向或高处撤离。
特别提醒:一旦发生化学品泄漏,周围区域的群众切记不可围观!三、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护1、了解化学品的危害知识,熟记化学品运输车标识,远离有害物质。
2、与化工厂为邻,学会观察有无泄漏迹象:闻到空气中有异常气味;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不适症状。
3、发现化学品泄漏迹象时要控制火源,不使用打火机、煤气灶等,同时想办法尽快向上风向、侧风向及高处撤离。
四、危化品介绍1、氢气(H₂)--易燃易爆气体一旦发生大的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进入。
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
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气源,打开所有的门窗,让其自然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2、一氧化碳(CO)--易燃易爆、剧毒气体区域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上风无一氧化碳处。
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切断电源,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或改变蒸汽云流向,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苯( C6H6) 1苯基异氰酸酯1
苯乙烯( C8H8) 2吡啶( C5H5N) 3
硝基苯( C6H5NO2) 4盐酸( HCl) 5
重铬酸钠( Na2Cr2O7·H2O) 5异丙醇( C3H8O) 6
异丁烷( C4H10) 7重铬酸钾( K2Cr2O7) 7
硝酸( HNO3) 8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9
亚硝酸钠( NaNO2) 10三氯乙烯( C2HCl3) 11
四氢呋喃( C4H8O) 12煤油13
氢氧化钙Ca(OH)214甲醛( HCHO) 15
酒精( C2H6O) 16磷酸( H3PO4) 16
硫氰化钾( CNSK) 17二氧化锰( MnO2) 18
过氧化氢( 双氧水H2O2) 18二甲苯( C8H10) 19
二氯甲烷( CH2CL2) 20丙酮( C3H6O) 21
二氯乙烷( C2H4CL2) 21甲苯( C7H8) 22
硫酸( H2SO4) 23
苯( C6H6)
【理化性状和用途】
无色透明, 易燃液体。
分子式:C6H6比重:0.8794熔点:5.51℃沸点:80.1℃,闪点:-0.11℃,自燃点:562.22℃。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4~8.0%。
不溶于水。
遇热源、明火燃烧爆炸。
主要用于制造洗涤剂、杀虫剂和油漆清洁剂, 苯可作为汽油一部
份。
【毒性及燃爆性】
急性中毒作用主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高浓度蒸气对粘膜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液态苯直接吸入呼吸道, 可引起肺气肿和出血。
苯蒸气经呼吸道吸入的最初几分钟吸取率最高。
高度易燃性。
有严重火灾危险。
用干粉、泡沫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
蒸气能沿地面流动到火源处并回火, 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品。
【个人防护】
吸入: 如蒸气火烟雾浓度不明时会爆炸。
高浓度时应戴用褐色色标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物质及人员撤离时, 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皮肤:如需要应使用手套、工作服、工作鞋。
眼睛:戴用化学防溅镜或面罩。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储存、运输及使用】遵守储藏和运输易燃物质的规则,储藏于密闭的、置于地面上的容器内,放置在有通风设备的阴凉地方,避免阳光直晒,远离禁忌物与热源,采用无火花的通风系统和电气设备.
使用”用毒品”、”易燃物品”标志
【应急处理】
吸入:脱离苯产生源或搬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如患者停止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
眼睛接触:使眼睑张开,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患眼至少20分钟.
皮肤接触:脱去受污染的衣服,立即缓和地抹去和擦去残余物质,缓和、充分地用水和无
摩擦性肥皂洗涤.
口服:用水充分涮口,不可催吐,给患者饮水250毫升.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
【应知应会】
苯为无色透明、易燃液体。
吸入或口服大量苯后出现兴奋或酒醉感。
长期接触对造血系统造成危害。
防护需佩带褐色色标的放毒面具和工作服、手套、工作鞋等。
中毒者脱离产生源至新鲜空气处, 一切患者应请医生治疗。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苯基异氰酸酯
【理化性状和用途】
无色液体,有刺激气味.用于鉴别醇等,也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毒性及燃爆性】
吸入本品后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可引起肺水肿, 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可引起灼伤, 口服后刺激和灼伤口腔和消化道。
【个人防护】
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
彻底清洗衣物并单独存放。
【储存、运输及使用】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
【应急处理】
吸入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 并就医。
泄漏后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会减少蒸发, 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活性炭吸附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 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应知应会】
苯基异氰酸酯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气味。
吸入本品后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肺水肿。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彻底清洗衣物并单独存放。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苯乙烯( C8H8)
【理化性状和用途】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熔点为30.6℃, 沸点为146℃。
不溶于水, 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于制造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毒性及燃爆性】
属低毒类。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 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咽痛、咳嗽等, 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
严重者可眩晕、步态蹒跚。
慢性影响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等。
本品易燃, 爆炸限为 1.1~6.1%,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到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若遇到高热, 容器内压力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个人防护】
高浓度时接触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建议佩戴防毒面具、戴防化学品手套。
【储存、运输及使用】
一般商品加有阻聚剂,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30℃,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应急处理】
吸入: 脱离苯乙烯产生源或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如果呼吸停止, 应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重复接触可导致刺激性皮炎及中枢和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可立即请医生或到医疗机构。
提供合适的通风设备、防护服和呼吸器, 清除热源和火源, 用粘土、黄砂及其它吸收物吸收液体。
废料能够在焚化炉中烧掉或在指定的地点予以深埋。
【应知应会】
苯乙烯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属低毒类。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有麻醉作用。
本品易燃, 爆炸限为1.1~6.1%。
高浓度时接触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建议佩戴防毒面具、戴防化学品手套。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吡啶( C5H5N)
【理化性状和用途】
无色液体,有难闻气味.熔点:-41.6℃沸点:115℃闪点:20℃相对密度:0.978。
溶于水、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于制造维生素、磺胺类药、杀虫剂及塑料等。
【毒性及燃爆性】
属低毒类。
短期暴露后刺激鼻、咽喉,引起头痛、头昏、烦燥、不易入睡、恶心、呕吐;皮肤接触引起二度烧伤;蒸气和液体接触可
灼伤眼睛;食入2--3ml引起食欲下降、恶心。
长期暴露损伤肝、肾、中枢神经,导致死亡.易燃、易爆。
爆炸极:1.8%--12.4%。
其蒸汽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气体, 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
【个人防护】
严禁烟火;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尽量避免皮肤、眼睛接触;选用适当呼吸器;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储存、运输及使用】
避免与强氧化剂(氯、溴、氟)、强酸(盐酸、硫酸、硝酸)、氯磺酸、马来酐等接触;严禁烟火;含有23升以上本品的金属容器应着地扎牢;开启和关闭容器时须使用无火花工具;储存处配备防爆电子工具和装置。
【应急处理】
眼睛、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施行呼吸复苏术。
食入:就医,给大量水催吐。
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剂。
【应知应会】
吡啶为无色液体,有难闻气味。
属低毒类。
短期暴露后刺激鼻、咽喉,引起头痛、头昏等, 但易燃易爆。
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尽量避免皮肤、眼睛接触。
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氯磺酸、马来酐等接触;严禁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