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完整课件
新生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无条件反射
新生儿具有一些与生俱来 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 射、抓握反射等。
感知觉发展
新生儿的感知觉进一步发 展,能够通过视觉、听觉、 触觉等感知外界事物。
情绪表达
新生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 声音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 绪状态。
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父母的心理特质可能遗传给孩子。 • 环境因素:母体内的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 营养因素:母体在孕期的营养状况对胎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 • 干预措施: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进行科学的胎教和早教等,有助于促进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
参考书目
《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成年发展心理学》等。
02
胎儿期与新生儿期心理发展
胎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01
02
03
感知觉发展
胎儿在母体内便开始发展 感知觉,如听觉、触觉等,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记忆能力
胎儿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能够记住在母体内经历的 刺激和事件。
情感发展
胎儿能够感受到母体的情 绪变化,并对此作出相应 的反应。
情感复杂性的增加
随着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中年人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复杂 和深沉。
对自我和生活的重新审视
中年人开始对自我和生活进行重新审视,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寻求更深层次的心理满足。
中年危机及其应对方法
寻求社会支持
自我反思与心理调适
通过自我反思和心理调适,重新 认识自我和生活,寻找新的生活 目标和意义。
认知变化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1.生理发展:生理发展是指身体各系统和器官在婴儿期到成年期逐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这包括身高、体重、大脑发育、性征和运动技巧等方面的发展。
2.感知和认知: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关系到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和思考能力。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能感知和识别声音,并逐渐发展出对颜色、形状和物体的认知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逐渐提高。
3.社会和情感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主要关注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体验的变化。
婴儿最初对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还比较原始,随着成长,他们能够建立亲密的关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4.语言和交流发展:语言和交流发展是指个体从简单的声音和手势表达到能够使用语言来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婴儿从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发展出语言的能力,逐渐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
5.性别和身份发展:性别和身份发展是指个体对自己性别和性别角色的认同和理解。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成长,他们逐渐形成性别角色和性别身份。
6.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发展心理学着重研究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种族、性别、身高等特征,而环境因素则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和生活经历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7.受众和个体差异: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发展轨迹,因此个体之间可能在发展速度、认知能力、社交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8.社会化和身份认同: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适应规范、价值观和社会角色的过程。
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9.网络和数字时代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和青少年在网络和数字世界中的发展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关注个体在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学习和社交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发展。
10.跨文化发展:跨文化发展研究关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个体发展的异同。
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数据和文化差异,来分析文化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①动物心理学,又叫比较心理学;②民族心理学;③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受精卵到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具体地说,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1)两个主要部分:①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②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等。
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2)四个有关的方面: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①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②生理因素的发展;③动作和活动的发展;④言语的发展。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毕生发展现象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个体从受精卵到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
具体而言:描述个体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揭示和测量个别差异;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提出指导个体发展的具体方法等。
(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者根据研究的时间、范围、被试、研究人员以及研究设备等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主要的研究方法如下: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优点:同时研究较大样本,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样本,成本低,费用少。
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不同年龄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
缺点:缺少系统连续性,不能揭示同一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较复杂。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过程中心理发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
3、依恋:婴儿与主要抚养着(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4、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者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5、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6、年龄特征: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
7、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8、学习障碍:是指一个异质群体在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上有明显的困难和障碍。
9、爱情:男女间一方对另一方所产生的爱慕恋念的感情10、心理发展: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1、简述婴儿依恋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到3个月)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个月到6个月)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2、简述幼儿同伴关系/交往的作用: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再者,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此外,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3、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儿童逐步减轻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性,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不断发展。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3)小学儿童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值得注意的是,直到小学高年级,儿童进行抽象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的仍然不多。
发展心理学概述
发展心理学概述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发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从出生到衰亡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这是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围。
2.心理发展的性质(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两个加速期(婴幼儿期,少年期)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1)描述(2)解释(3)预测(4)控制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的过程,简称发展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
5.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1)横向研究: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2)纵向研究: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为纵向跟踪研究。
(3)纵横交叉研究:先横向再纵向6.心理发展的动因(1)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尔顿):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
(2)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两者是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
(4)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榜样示范作用和观察模仿学习在发展心理学中得到广泛认同。
(5)文化历史论(维果茨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701)维果茨基将心理机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类是高级心理机能。
2)对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标志归纳为四个指标:一是随意化,二是概括-抽象化,三是整体化,四是个性化。
发展心理学概述
发展心理学概述引言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学科。
它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儿童发展、青少年发展、成年发展和老年发展等。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理、认知、情感、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本文将概述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实践应用。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在时间上的变化,主要研究人类从婴儿期到成年期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发展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包括:1. 发展发展是指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所经历的变化。
发展可以分为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了解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模式和机制。
2. 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两种观点。
连续性观点认为发展是平稳和连续的过程,个体在不同阶段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而阶段性观点认为发展是由一系列离散的阶段所组成的,每个阶段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
3. 自然与社会因素发展心理学研究中认为发展是由自然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自然因素包括基因、生理发育和生物学过程,而社会因素则包括家庭、学校、同伴和文化等环境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依据一些基本理论来解释和预测个体的发展。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理论: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理论认为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
他提出了四个发展阶段: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这一理论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2. 爱因斯坦的社会发展理论爱因斯坦的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他提出了“近发展区域”这个概念,指出个体在与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互动时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3.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是通过社会和文化交互来实现的,个体通过与更有经验的人互动,逐渐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发展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着广泛的实践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婴幼儿教育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为婴幼儿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又叫年龄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年龄特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认知年龄特征),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社会性年龄特征),如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
2、发展心理学涉及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①关于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②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和内因问题;③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即连续性和阶段性);④关键期(受洛伦兹的“印刻现象”的启发)。
3、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82年,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
4、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被称为“青少年之父”。
5、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并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佛洛依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这一早期的亲子依恋被佛洛依德描述为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因此这一时期又叫恋母情结的阶段;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又称心理断乳期,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人格渐成说):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是从出生到2岁,其发展任务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自主对羞怯、疑虑;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主动性内疚感;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7岁到12岁,勤奋对自我;第五阶段为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亲密对孤独;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从25岁到50岁,繁殖对停滞;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从50岁到死亡,自我综合对绝望。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一、发展心理学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生命开始到死亡过程中心理发展变化的一门科学。
它主要研究从生命的诞生到死亡,人类的行为、思维、感情、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涉及到成人和老年人的变化。
二、发展心理学的意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的成长过程,了解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把握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和转折点,以便更好地促进个体健康成长。
同时,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指导,尤其是对教育、医疗、社会工作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发展心理学的里程碑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孩子的认知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孩子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从直觉到逻辑思维的发展历程,最终达到成熟的逻辑思维阶段。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和欲望决定了人的行为,这些欲望和冲动可以被内化为人格的一部分,从而构成了个性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层次分为基本生理需求层次、安全需求层次、社交需求层次、尊重需求层次和自我实现需求层次,这些需求的满足是人成功和幸福的关键。
四、如何促进个体的发展1. 丰富的学习体验孩子的认知和行为能力是通过学习和体验获得的。
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体验,带领孩子了解世界,在不断的探索中发展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能力。
2. 关注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发展都是独特和个性化的,需要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 建立正面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并帮助个体建立自信心和价值观。
教育者、家长和朋友等人际关系的搭建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塑造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支持,帮助个体建立自我认知和信仰,使其更好地适应生活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个体可以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发展演变的学科,旨在揭示人类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规律。
它涉及广泛的领域,如儿童心理、社会心理、教育心理、老年心理等。
不断地探索和了解心理发展规律,从而为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依据,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必备学科之一。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揭示人类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规律方面,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婴儿期及早期发展婴儿期及早期发展是发展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婴幼儿的认知和语言、感知和运动、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比如,在认知领域,研究婴儿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受信息的处理、表达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在语言方面,研究婴幼儿语言掌握、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2. 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揭示现代教育中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例如,研究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等方面的问题。
3. 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指在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对外界环境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逐渐适应和规范化的过程。
因此,社会发展也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例如,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发展规律,分析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探索人与群体互动的内在机制等。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是一门非常繁琐、复杂的学科,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常规性观察常规性观察指的是通过对儿童的自发行为进行观察,对儿童的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行为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记录和分析。
常规性观察一般利用观察、实验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重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又被称为实验室研究,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控制变量的方法,科学家或研究团队会将儿童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设定实验和对照变量来研究某个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一篇: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
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2.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访谈法和临床法4、传统的气质类型划分: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5、少年期心理发展特征: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阶段,大体相当于初中时期。
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
其主要特点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成熟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6、少年期出现的心理矛盾现象有: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心理断乳与希望在精神上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保护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4.要求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的矛盾;5.自以为是与常常出现自卑感之间的矛盾等。
由于心身发展上的不平衡,少期儿童会感受许多心理冲突和压力,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顺利解决,或者较长期间承受困扰,就可能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甚至容易出现某些心身症状。
如支气管喘息、心脏神经症、肠道运动失调、神经性食欲不振、不安神经症、强迫神经症、口吃以及厌学、失足行为乃至自杀等。
7、反抗期:儿童在反抗期中的反抗,主要是指依赖与自主之间的纠葛,以及由于对立而造成的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种状态的延续阶段就是反抗期。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ALPSYCHOLOGY,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广义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指个体发展心理学,即研究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各个时期的心理现象,按年龄阶段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分支。
1简介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
心理发展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方面,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些年龄阶段包含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时期。
[1]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包括动物心理学或称做比较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包括民族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等)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而言: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日语作“发达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主要是研究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时在发展过程的心理转变。
这当中包括了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差异、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当儿童有心理障碍时应当如何处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心智和行为发展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发展阶段:
-婴儿期(0-2岁):主要发展身体和感知能力,建立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幼儿期(2-6岁):开始发展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自我意识。
-童年期(6-12岁):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开始建立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青少年期(12-18岁):身心发展迅速,面临身份认同、自我探索等挑战。
-成年期(18岁及以上):继续发展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追求事业和家庭平衡。
2. 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来建构认知结构。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思维和行为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形成的。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危机,强调个体身份认同的建立。
3. 情绪和社会发展:
-儿童情绪发展:从情绪表达到情绪调节的发展过程,如情绪认知、情绪表达方式等。
-社会认知发展:包括他人观察、社会角色认识、同理心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
4. 性别角色和身份认同:
-性别角色认知:儿童如何认识性别,形成性别角色认知和性别身份认同。
-性别发展:探讨性别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性别认同形成的过程。
5. 发展障碍和干预:
-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发展障碍的诊断和干预。
-重视早期干预和家庭支持,帮助儿童克服发展障碍,促进健康发展。
以上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指导实践中的教育、家庭和社会工作。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婴儿到成年人的认知、情感和行
为变化过程的学科。
它旨在了解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中
经历的变化、因素和影响。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婴儿发展:研究婴儿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发展,包括感知、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2. 儿童发展:研究儿童从幼儿时期到青少年时期的发展,
包括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以及语言、学习和社交技能
的发展。
3. 青少年发展:研究青少年时期的身体、认知和社会变化,包括自我认同的形成、自主性的发展和对未来的规划。
4. 成人发展:研究成年时期的个体发展,包括职业发展、家庭生活、身份认同和心理健康的变化。
5. 老年发展:研究老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认知和社会变化,以及对自我的认同和适应策略的变化。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问卷调查和病例研究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人类发展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和模型,以推动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和发展策略。
发展心理学对教育、儿童保健、社会工作和临床治疗等应用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研究人类的发展过程,发展心理学旨在改善人类的生活和提高个体的发展潜力。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velopment Pscychology〕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
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系统研究是指从种系的角度或动物演化的过程来研究,也就是研究动物心理如何值化到人的心理.人的心理又如何从原始人的心理演化到现代人的心理。
这方面的学科研究有动物心理学或称比较心理学。
个体研究一般指从人类个体的胚胎期开始一直到衰老的全过程,探讨个体心理如何从简单、低级的水平向复杂、高级的水平发展的规律。
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就是研究这一过程中各阶段的学科。
简章之,发展心理学的目标主要是两个:一是了解人类发展中共同的心理规律和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独特的心理规律;二是对发展的规律性和由年龄差异引起的心理差异作出解释。
从本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体整个一生中行为变化的,虽然在逻辑上应当把重点均匀地放在生命的所有各个阶段的发展上,但长期以来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婴儿与儿童、因此,有种看法认为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即指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历史回忆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W.普赖尔出版了《儿童立心理》一书,以观察和描述的方法系统地描述了儿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开了发展心理学研究之先河,系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始于本世纪初。
美国心理学家G.S.霍尔可称为儿童心理科学研究的真正半边天奠基人。
他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次运用新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对儿用的行为、态度、兴趣作了广泛系统的调查研究,试图了解"儿童心、智"的内容,从而描述发展的程序和速度。
此外,法国的A.比纳为鉴别智能低常儿立创立了智力量表为客观地评定智能个体差异奠定了基础;美国的A.格塞尔对婴幼儿进行长期的观察研究,做出详细记录,制订出婴幼儿发育常模,为鉴定婴幼儿的发育水平提供了依据,行为主义创始J.B.华生根据他的刺激一反应〔S-R〕理论客观地研究了儿童许多行为的形成,提出了"环境决定论"思想,并作了许多情绪方面的条件反射实验。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个体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的部分。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各个阶段;个体的心理在不同阶段之间和各个阶段之内都不断地发展变化。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被称为儿童心理学。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也经过一个准备和形成的过程.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在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来对待,只被视为“小大人”。
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本教育观念,认为在儿童教育中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应遵循“自然的法则”的教育思想。
这些教育观念和思想直接推动了对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
随后,福禄贝尔(P.Forebel)、达尔文等不仅继承了上述思想,还采用观察法、传记法等进行了实际研究,写出了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成果(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
这些思想和研究都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
普莱尔是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他用观察法,跟踪研究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并于1882年发表了他的《儿童心理》一书。
这是第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着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着作。
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儿童心理学的问世和演变是与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诞生之后,西方儿童心理学又经历着一个演变和发展的历程。
发展心理学知识重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重点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的科学领域。
其研究范畴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发展规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通过对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个体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以下是发展心理学的知识重点:1.心理发展理论:-层级理论:比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传感期、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五个阶段。
-社会学习理论:比如伦纳德·鲍尔比的观察学习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学习主要通过模仿和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实现。
-社会文化理论:比如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他强调了儿童与周围文化环境的互动对其发展的重要性。
2.婴儿发展:-感知和运动发展:包括感官器官的发育、运动技能的习得以及认知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情绪发展:包括婴儿基本情绪的产生和表达、情绪调节的能力以及情绪与社交互动之间的关系。
3.儿童发展:-认知发展:包括儿童思维能力的演变、逻辑思维的发展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社会与情感发展:包括儿童的社交技巧、同伴关系发展和情感认知的发展等方面。
-语言发展:包括儿童的语言能力的习得,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以及语言发展之间的差异。
4.青少年发展:-身份与自我发展:包括个体的身份认同形成、自我概念的演变以及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等方面。
-社会和家庭关系:包括青少年与同伴关系的建立、家庭与父母关系的转变以及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心理健康问题:包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情绪困扰、焦虑和抑郁等,以及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5.成人发展:-生理和生物心理社会发展:包括生理衰老的影响、认知能力的变化以及社会角色的变化等方面。
-职业发展与人生选择:包括个体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职业满意度和个人成就等相关问题。
-发展心理病理学:包括正常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焦虑、抑郁和人格障碍等,以及相关的治疗和干预方法。
发展心理学(图表)
发展心理学(图表)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1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概念和性质1.心理发展的内涵1)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2)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3)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2.心理发展的性质1)整体性,把握两个要点:a、质的规定性;b、各种心理过程的互动作用2)社会性3)活动性: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皮亚杰)活动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和超越化。
2、特殊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即发展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二、研究的设计方式1、横向研究设计优点:1)适用性;2)时效性缺点:1)人为联结性;2)组群效应2、纵向研究设计优点:1)系统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2)揭示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缺点:1)时效性差;2)被试容易流失3)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可以将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三、研究方法的新趋势四种趋势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一、遗传因素论观点及代表人物高尔顿二、环境因素论观点及代表人物华生三、遗传与环境二因素论观点四、社会学习理论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都拉)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五、社会文化因素论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心理机能发展的四个指标;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略前性原则及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2个前提和条件)六、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心理发展的源泉(皮亚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3个;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4个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1、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4个阶段的划分及主要特点P2042、人格发展阶段(埃里克森)8个阶段的划分及主要发展任务及良好人格品质(心理社会危机)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案例分析
—《女心理师》贺顿《女心理师》是毕淑敏写的是一个青年女子学习担当心理师的故事。
在接受媒体专访中,她曾表示“如果说我的小说女主人公贺顿像现代巫师,我把它看作是一种期待和表扬。
我喜欢这个人物,尽管她有很多弱点”。
我想,毕淑敏喜欢贺顿这个人物是因为她成功的塑造了这样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作家塑造的人物带有强烈的感情评判,无论是褒义还是贬义,都是对作者的一种肯定。
《女心理师》以叙写的是名叫贺顿的青年女子通过一系列努力,最终成为女心理师的故事。
贺顿,一名从农村到城市谋生的女性,平淡无奇。
为了生存,不断努力。
甚至不择手段。
毫无疑问,贺顿(原名柴绛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角色,无论是以他为了生存还是为了成为女心理师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
网上的很多评论的分析都认为贺顿是通过自强不息、自我奋斗走上了成为女心理师的道路。
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贺顿选择成为一名女心理师不过是想生存下去而不是为了救赎别人,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贺顿和姬铭骢没有什么本质差别的。
姬铭骢可以为了自己心理学权威的名誉用自己所谓的心理学权威的手段的手段去完成自己的私欲(即便这种方法违背伦理道德),贺顿同样可以为了生存,推销有毒的化妆品,为了学费,把自己奉献给一个秃顶男人,为了注册费,可以用虚假的处女身份骗取钱开逸的同情,为了心理诊所的房子,可以下嫁给长年跛脚的柏万福。
对于贺顿来说,成为心理师的第一目的不是为了救赎别人而是为了生存,可能大部分人会站在生存的角度上觉得无可厚非,但首先必须意识到心理师职业的特殊性,他是人们心灵的救赎者。
而且贺顿成为心理师的过程中充满着违背法律,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确实不可原谅的。
贺顿--曾经的柴绛香,在成为心理师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人性的丑陋和成为心理师后迫于各种内外压力而做出的一系列行为,不禁有这样的疑问,是否人性的弱点禁不住生存的压力?生存难道不能建立在遵循伦理道德的基础下吗?我认为贺顿完全可以以一名护理的身份继续来生存或者来支持他成为心理师的追求。
分析贺顿这个人物,要看他的童年,他成为女心理师的动机,他成为女心理师的过程。
童年对于贺顿来说是一种苦难,父亲的抛弃,母亲的沦落,继父的强暴,都是他从柴绛香变成贺顿的原因,苦难的童年让他倍加意识到自己能够生存的重要性,所以他才会为了生存下去,生存的更好选择充满的争议的看似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