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0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4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文中和现实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链接生活中发生的“遇到困难,如何选择其他方式克服困难”的事例,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罗马。
你知道罗马在哪里吗?你还了解到罗马的哪些知识?(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罗马的资料)2、课件出示图片:瞧,这就是罗马的城市广场,是个美丽而古老的地方。
这是通往广场前面的一条大道,这是广场的侧面风景,这是华灯初上的城市广场。
这是登塔远眺时看到的整个罗马城市的风景。
看到这幅图,你感受到了什么?是的,这正是课题所告诉我们的──(板书课题: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生齐读课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它所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示1,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出示课件)3、学生根据提示概括主要内容。
(板书:登塔远眺、克服困难、受用不尽)三、研读课文,感悟情感(一)结合父亲的话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1、师:当父亲带女儿伊尔莎登上广场中央的高塔,目睹脚下的一切,他们看到了──(出示: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利用画面直观理解“星罗棋布”“如蛛网般交叉”等词,也就是──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爱之舟》教学设计(2课时)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爱之舟》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关联《父爱之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舐犊情深”,旨在通过一系列文章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子女之间的深情。
《父爱之舟》以梦的形式,通过回忆一些生活琐事,展现了父亲深沉而伟大的爱。
这篇课文在单元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对亲情的认知,为学生理解和表达情感提供了优秀范例。
(二)文本内容剖析选材独特课文围绕小舟,选取了多个生活场景,如卖茧子买枇杷、住客栈心疼钱、逛庙会买热豆腐脑、背“我”上学、凑钱为“我”缴学费、摇船送“我”报考师范和入学等。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饱含着深深的父爱。
作者以小舟为线索,将这些场景串联起来,使文章结构紧凑,层次清晰。
情感真挚细腻文中对父亲的描写细腻入微,如“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这一细节描写,体现出父亲的节俭以及对“我”的爱。
还有“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生动地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感激和不舍,情感真挚动人。
二、整体设计思路(一)以情感为纽带紧扣“父爱”这一情感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体会文中深沉的父爱,同时唤起学生自身对父爱的感受,形成情感共鸣。
(二)问题驱动与自主探究结合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读写联动借助文本的范例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通过生活场景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并通过课堂练笔等活动进行实践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科学探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
本单元共有3篇文章,分别是《风向袋》、《水中的大气压》和《太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风向袋、水中的大气压、太阳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风向袋、水中的大气压、太阳的相关知识。
2.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风向袋、水、太阳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水杯、记录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如风向袋的飘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通过示例演示风向袋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了解风向袋的作用和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作风向袋,观察和记录风向袋的飘动情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单元学习评价设计单元教学结构设计第 二 课时教学设计本课时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学 习 内 容 解 析 本单元主要的语文要素是“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都有具体的描述, 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 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 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
《慈母情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 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父爱之舟》说出作者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体会深切的父爱。
学 习目 标 设 定 1.明确《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两课中有哪些的场景描写。
2.抓住两课中的一个场景, 了解场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小练笔: 快闪拍摄的一个场景。
3.小练笔:快闪拍摄的一个场景。
重 点 难 点 预 设1.抓住两课中的一个场景, 了解场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场景小练笔: 快闪拍摄中的一个场景。
2.场景小练笔:快闪拍摄中的一个场景。
本课时教学结构设计教 学 结 构 流 程基 本 信 息课 题 《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场景描写授课类型 阅读精读课授课教师黄健媚教学班级五6班本课时学习评价设计【主要内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慈母情深》及《父爱之舟》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两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评价反馈】教师整体诊断课前学习单, 了解学情;学生用星级自评课前学习水平。
【主要内容】1.拓展梁晓声的《母亲》原文中的一段话。
2.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再现《父爱之舟》中的场景。
3.场景描写小练笔: 快闪拍摄中的一个场景。
【评价反馈】1.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展示, 梳理了《父爱之舟》中所有的场景。
2.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3.检测学生掌握场景描写的程度。
【主要内容】1.阅读梁晓声的《母亲》原文及朱自清的《背影》。
2.继续完成场景描写小练笔。
【评价反馈】1.在本单元中, 我们把有关“舐犊情深”为主题的文章进行开发和重组, 使学生从不同文本、不同维度进行类化主题、内化阅读, 与文本产生共鸣和情感交融。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18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18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识记文中的生字新词。
•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感悟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尊重、热爱母亲的情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母亲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体会母爱的伟大与艰辛。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含课文背景介绍、生字新词解释、相关图片和视频等)•练习册或作业本第一课时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与母爱相关的课文或故事。
2.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共鸣。
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母爱的课文——《慈母情深》。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2.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并标记生词。
3.教师讲解生词新词,学生识记并尝试造句。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小组讨论并分享答案,教师总结并板书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X段):介绍母亲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
•第二部分(第X-Y段):描写母亲给“我”买书的情景,展现母爱的深沉。
•第三部分(第Y-Z段):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并复述。
四、板书设计18 慈母情深一、母亲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二、母亲给“我”买书的情景三、“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五、作业设计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尝试造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任务二:发现“父母之爱”
任务说明:从名家作品里发现父母之爱。
学习《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可补充《背影》),跟随作家的语言,抓住场景和细节等描写,感受浓浓的母爱和深沉的父爱,学习他人发现和表达爱的方式、方法。
过程中不断链接自己的生活,完成相关练笔。
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谈一谈自己从巴迪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从真实的生活细节中发现父母之爱,留心观察生活点滴小事,找寻被自己忽视的父母之爱。
任务三:举办围读会活动
任务说明
1.结合自己新的理解感受和观察发现,给父母写一封信,运用上描写场景、细节等的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看法。
完成后,认真修改和誊抄,将信件寄给自己的父母。
2.精心设计自己的信封,可以学习课本中的插画,也可以结合语文园地中的名人家训进行创作。
3.举办班级“见字如面之舐犊情深”围读会,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评出“最深情(最有想法)的一封信”。
4.创意朗读,展示配上图片和音乐,朗读写给爸爸妈妈的信,制作成小视频送给爸爸妈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以“自然”为主题,包括精读课文《草原》、《丝绸之路》、略读课文《大青石》、口语交际“热爱大自然”、习作“我的心爱之物”、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等。
教材通过不同类型的课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和伟大,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对描绘自然景色的词汇和表达方法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积累相关词汇,提高写作水平。
此外,学生对口语交际的技巧和自信心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描绘自然的词汇。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感的描绘自然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写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频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与自然景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练习题:设计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五上语文第六单元教学建议
五上语文第六单元教学建议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教学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深入理解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父母之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一主题,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深沉。
2. 强化阅读理解: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关于父母之爱的故事,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的阅读和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注重语言表达: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都是关于“父母之爱”的,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4. 结合生活实际:本单元的课文和口语交际都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体会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深沉,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5. 拓展阅读材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如与父母之爱相关的诗歌、散文、小说等,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父母之爱的内涵和意义。
6.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制作感恩卡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父母之爱,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教学建议应该注重深入理解单元主题、强化阅读理解、注重语言表达、结合生活实际、拓展阅读材料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方面。
通过这些方面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
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了解父母之爱的重要性
•掌握用恰当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爱
•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2. 教学内容
•情感交流:父母之爱
•口语表达:表达对父母的爱
•真情流露:直抒心声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父母之爱的含义,掌握相关表达用语
•难点:用恰当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情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互动交流
5.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父母对自己的重要性。
•第二步:学习
–师生共同阅读相关课文,讲解父母之爱的内涵。
•第三步:实践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表达对父母的爱。
•第四步:总结
–听取学生表达的心得体会,引导他们诉说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反思
1.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安排得当,学生参与度高;
•需要加强细节处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父母之爱的细节。
2. 教学改进
•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广泛地发表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调整教学方法,探索更适合学生情感表达的方式。
3. 教学展望
•希望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能更加懂得父母之爱的珍贵,从而更珍惜家庭关系,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启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之爱的珍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备课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2.本单元重点(1)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达情感。
本单元的3篇文章都运用了具体的事件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
如《慈母情深》中,通过介绍自己思想斗争、详细介绍母亲的工作环境以及母亲对别人的不理解的回答,体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支持和爱;《父爱之舟》中,通过写父亲和“我”住店、带“我”逛庙会、背“我”上学、送“我”上学等事情,体现父亲对孩子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通过介绍父亲在生活中用“糟糕透了”和母亲用“精彩极了”对孩子的不同评价方式,来体现来自父母的不同的爱。
(2)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5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5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铺垫的作用。
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聚焦“情深”1.(板书:慈母情深)2.请同学们满怀深情地齐读课题。
师:看题目,大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深”这个字。
慈母的情深在何处?让我们有怎样的感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出示课件2)1.自读课文,解决课后的生字词,会读,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提高其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小说。
3.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其欣赏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语言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内容1.运用例句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2.通过举例让学生发掘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活动。
3.写作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自己的感受、经历或观点。
四、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2.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讨论,并相互交流思想。
3.写作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提高对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识。
老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话题,比如“假如你是小说中的某个角色,你会怎么做?”,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中。
2.学习重点内容。
老师通过案例教学法,将学习内容分为两部分:心理活动的描写方式和心理活动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学生操作。
让学生自己阅读小说,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并交流思想。
4.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老师可通过图片和语言分别给学生提供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有关人物心理活动的小故事。
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小故事。
5.作业布置。
老师可布置一篇与小说相关的作文,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创作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文章。
六、教学评价1.直观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听讲情况、思维活跃度、讨论质量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笔头评价:通过看学生完成的测试、作业等书面材料,评判其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小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的情况和互相交流的情况,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互动情况进行评价。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精选8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等理解“尝”“炙”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3、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教学难点: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相应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相信我们班一定有不少同学读过这本书。
那你们知道书中那个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大英雄是谁吗?(板书:关羽)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与“关羽”有关的文言文。
不过这篇课文选自的不是《三国演义》而是晋代陈寿所写的《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史书。
板书课题:33、关羽刮骨疗毒(点名读、齐读)3、过渡: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就让我们先来认真地读读这篇文言文,注意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将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且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初读古文,感知内容1、生自由读文。
2、学习生字:镞、炙3、交流多音字“为”、“中”、“创”的读音。
4、齐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齐读。
5、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说明语言教学着重于读,文言文教学更基于此。
不读就显不出语言的特点,就品尝不出文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出文中的意思。
要反复读,多读,才能理其义,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本节课为了帮助学生读好古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朗读,如: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个别读等,且每一次读的要求各不相同。
第一次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的音,第二次要求学生不仅读准生字的音,还要学会借助译文、工具书将多音字读正确。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目录18.《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19.《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及反思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及反思《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及反思《习作:我想对你说》教学设计及反思《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及反思《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
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
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2.介绍作者。
梁晓声(1949──)《慈母情深》的作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
3.采用分组、分角色、分段等多种方式朗读全文。
二、默读课文,勾画表现母亲深情的词句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
2.体会母亲挣钱的辛苦。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崇敬之情。
三、小组交流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到全班来说说(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
连破收音机都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2)体会母亲挣钱的艰辛。
工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争分夺秒,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以上这些,与妈妈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了强烈对比。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18、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颓、褐”等生字,会写“脊、辞”等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朗读对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2.过程与方法(1)抓住描写母亲外貌的语言,体会母亲的深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悟情。
3.情感与价值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朗读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母亲的深情。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单,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情激情,入情入境1.教师朗读一首关于母爱的诗歌,感受母爱,引入课文《慈母情深》。
(配乐,朗读)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冬天在窗边,夏天在门旁,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
她从不会忘记,在我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因此,我确信,无论我们在哪里,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
谈话:诗中描写的是谁?(母亲。
)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母亲、母爱。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节选自作家梁晓声小说中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当“慈母”这两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闪过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带着自己的想象、感情读课题。
4.从课题中你可以读出,作者笔下的“慈母情”是怎样的?(题眼:“深”)作者为何用“深”来表达慈母情?作家笔下的慈母情“深”在哪儿?对!就是这样的疑问!慈母情“深”在哪儿?用自己的话先说说看。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初步交流感受)现在在你的心里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辛苦的、贫寒的、令人尊敬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样的一位母亲。
(再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速读课文。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课时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1.1 教材内容概述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第六单元主要讲述的是口语交际。
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交沟通能力。
1.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交交际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掌握口语交际技巧,如礼貌用语、表达方式等。
2.2 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主动与他人进行口语交际。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资源1.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相关内容。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PPT等。
3.2 学生准备1.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本单元内容,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
2.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情境引入本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4.2 学习(30分钟)1.首先,老师可以简要介绍口语交际的概念和重要性。
2.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或视频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3.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如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3 活动(15分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口语交际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4 总结(5分钟)在课程结束前,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口语交际技巧。
五、课堂实施效果评估5.1 评估方式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5.2 评估标准评估学生是否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概念和要素,以及是否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口语交际技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优秀教学设计(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优秀教学设计(共6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
这一单元包含了精读课文《猎人海里布》和《牛郎织女(一)》,以及略读课文《牛郎织女(二)》。
此外,还有“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快乐阅读吧”等学习内容。
教材以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故事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民间故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讨论,并能主动提出问题。
然而,部分学生在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词语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诱”、“婚”等10个生字,会写“答”、“怀”等13个字。
能结合语境理解“渲染”、“精美”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
能默读课文,并能交流读后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并学会珍惜美好的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认新字,会写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会珍惜友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感受、体验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心情,培养珍惜友谊的品质。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卡片、学习资料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民间故事,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精读课文《猎人海里布》和《牛郎织女(一)》。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词语和句型。
(2)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书写。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 activities,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1)课文《麻雀》(2)课文《月光曲》(3)课文《灰雀》(4)课文《父亲、树林和鸟》2.2 语文园地(1)词语盘点(2)语法点讲解(3)阅读理解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3)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理解和语法点的应用。
3.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词和长句的理解。
(2)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理解和语法点的讲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1)PPT课件(2)黑板和粉笔(3)教学录音机和磁带4.2 学具(1)课本(2)练习本(3)铅笔和橡皮五、教学过程5.1 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课文学习(1)学习课文《麻雀》,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句型。
(2)学习课文《月光曲》,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句型。
(3)学习课文《灰雀》,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句型。
(4)学习课文《父亲、树林和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句型。
5.3 语文园地(1)词语盘点,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词语。
(2)语法点讲解,讲解本节课所学的句型和语法点。
(3)阅读理解练习,应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理解技巧。
六、板书设计6.1 课文内容板书《麻雀》词语:麻雀、小鸟、树林、父亲、鸟儿、音乐、月光、灰雀、鸟巢句型:1. 什么是什么?2. 什么在哪里?《月光曲》词语:月光、音乐、钢琴、歌手、舞台、观众、掌声、梦想句型:1. 什么是什么?2. 什么在哪里?6.2 语文园地板书词语盘点:1. 什么是什么?2. 什么在哪里?语法点讲解:1. 什么是什么?2. 什么在哪里?阅读理解练习:1. 什么是什么?2. 什么在哪里?七、作业设计(1)课文内容的抄写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教学准备小黑板预习要求读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3、揭题:19、天火之谜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师: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2)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3、为什么说它可怕?板书: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4、齐读第一节。
五、指导写字19、天火之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准备小黑板预习要求读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中国人称“雷神”。
西方人叫“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2节。
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自由读3--4节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5、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6、讨论交流(读好词)早就(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观察比较(2)大胆推测: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什么意思?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与“推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接受?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板书:习惯地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
他读得怎么样?7、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8、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怎样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还怕吗?(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9、引出第5节。
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板书:震惊世界10、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11、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三、学习第三段。
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思?2、板书:--安然无恙(理解)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四、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完成课后练习4。
五、指导复述全文。
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
5、优选复述。
六、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19、天火之谜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震惊世界20、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教学重点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小黑板预习要求读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板书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齐读课题。
1、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1)“厄运”指什么?(2)是谁遭到了厄运?(3)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2、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课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回答。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字音教学:着重读准“浙、抄、撰”等翘舌音。
“坎、诞、寝、”都是前鼻音,“撰、迁”是三拼音。
2、理解生词:“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层次。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指导分段(1)默读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交流。
(2)把有联系的段落分为一段,把单独讲一个意思的段落分为一段。
①第一段:(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②第二段:(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③第三段:(4节)写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
也是全文的总结。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读后评议。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
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2、哪些词句是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读句子,谈体会)3、在这段中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写法,表现了谈迁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从这段中你体会到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5、指导朗读。
20、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小黑板预习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2、师:谈迁经过20多年的奋斗,曾经过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鸿篇巨制”——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这是何等的伟大啊!你们说说这需要的是什么——齐读(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精神。
)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学课文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
思考:(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他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2)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2、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哪些段落最使你感动,请你多读几遍。
三、全班讨论、交流。
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理解:家徒四壁。
2、“书稿被偷”,“下落不明”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
)“化为乌有”什么意思?3、为什么说这对任何人都是致命打击?而对于谈迁又是怎样的打击呢?(当时的谈迁已是“年近花甲”“体弱多病”的老人了,可见这种打击是何等的惨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那么,谈迁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5、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自读课文3自然段,读后全班交流。
理解:①为了完成新书稿,为了使新书稿更加完善、准确,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甚至亲自“考察”历史遗迹。
他不怕苦(一袭破衫),不怕累(终日奔波)不怕孤单,不怕病(年老体弱)又经过几年的奋斗,新写出一部“明史巨著”。
理解:②文中又一次运用了数字,“104卷”“500万字”说明谈迁为国榷倾注了多少心血啊!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品质。
6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7、“名垂青史”什么意思?为什么谈迁能“名垂青史”?四、学习第三段。
1、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齐读四自然段。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人生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被打垮,希望就永远存在。
)3、这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既是课文的总结,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六、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1、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教学重点扫除生字障碍,读通课文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小黑板预习要求读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2、检查生字词。
(1)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2)注意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