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社会生活

合集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活中的体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活中的体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活中的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

它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依据和行动指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一系列政策和实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了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社会进步。

首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保障人民生存权利方面具有突出的体现。

我国积极推行民生工程,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覆盖面不断扩大,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基本保障。

特殊困难群体,如残疾人、贫困人口等,也得到了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稳定。

其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坚持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中国积极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这些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另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加强了对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投入,推动了社会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使得每一个人都有获得良好教育的机会。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得中国文化在国际上有了更大的影响力。

这些都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视,促进了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最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关系模式,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定下了坚实的基础,它是中国人民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促进人民幸福的理想奋斗的基础,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过程。

它不仅给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推动,也为中国的文化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实现社会公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进入社会主义法治体制的新阶段,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和根本利益发展的必然要求。

它不仅意味着中国正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法治的发展,它为社会公正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实现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稳定发展。

通过有效的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改革,中国已经具备了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实力。

(三)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国的财富和力量已经可以改变世界的运行方式,中国的社会改革已经为世界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新的发展思路。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中国人民更加关注自身民族传统文化,既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又不断开拓新文化,使中国文化得以更加繁荣昌盛。

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它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也是中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促使中国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支柱。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化发展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化发展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化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开始了。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农村到城市,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文化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与现代化发展相结合,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

同时,中国还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径,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科技创新与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动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更是至关重要。

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进展令人瞩目,中国目前的科技实力正处于蓬勃发展期,许多重大科技成果都由中国科技工作者所取得。

中国在高铁、新能源、5G通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满足了中国人民的基本需要,也为全球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扩展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为世界科技创新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城乡发展和民主建设城乡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现代化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将城市与农村联系起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民主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面。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这种政治构建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体系,不断推进司法公正、民主监督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三、文化与教育建设文化建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保障,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面。

中国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入现代文化元素,推进文化创新,引领社会文明进步。

中国也积极倡导文化多样性,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进步。

教育建设是现代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支柱。

中国的教育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中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普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深入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

深入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

深入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会发展水平,不断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公平、稳定、可持续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部分。

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类社会制度,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在社会领域展现出了突出的优势。

首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改革教育体制,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如今,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断攀升,教育公平性显著增强。

其次,健康医疗体系不断健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注重人民的健康,建立了全面的医疗保障体系。

政府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同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推广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政策,实现了在医疗方面的全面覆盖,保障了人民的健康权益。

再次,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注重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同时也积极引进和融合世界各国的文化元素。

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鼓励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如今,中华文化在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影响力,中国的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认可。

二、民生保障民生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首先,精准扶贫政策得到大规模推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解决贫困问题,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大规模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提高了贫困地区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措施,包括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帮助贫困群众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其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中国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中国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如何理解中国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五位一体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对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

五位一体总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发展有了新的内涵。

这种发展包括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发展注意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和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注意合理开发资源、节约资源、培育和保护资源,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持和谐统一;这种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高度统一,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先进制度的统一。

坚持这样的发展,才是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顺利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理论和实践体系。

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的重要发展目标,旨在推动国家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把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深入实施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就业、保障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这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广泛而稳定的社会基础。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建设中注重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科技创新是国家立足世界科技前沿、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鼓励人们勇于创新、敢于创造。

中国在高铁、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例如,中国通过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排措施的实施,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创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这一体系和能力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相互促进、相互依赖,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道路和既定目标,同时现代化建设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化建设随着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塑造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念。

这一价值观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12个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和中国特色。

富强和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经济建设的基础地位,追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富强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增强,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建设。

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

文明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注重培养公民的文明素质,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和谐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现代化建设中,要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保护生态环境、和谐家庭关系等方面,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自由、平等、公正是现代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观。

现代化建设要求实现人民的自由发展,追求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公正,推动现代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在现代化建设中,法治起着保障社会稳定和公正的作用。

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完善法律制度,保障法律的执行力,推动现代化建设依法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作者:欧远强来源:《试题与研究·高考文综历史》2016年第04期【考情分析】综合近两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全国卷的试题,发现本专题有一些共同特点:1.从题型上看,涉及改革开放前的考点,主要以选择题为主;涉及改革开放后的考点,全国卷以材料解析题为主,地方卷选择题与材料解析题并重。

2.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经济体制改革等,此外海南卷、江苏卷每年都考查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16年之前全国卷也有考查。

3.从命题趋势上看,一是题干叙述更加简练,选择题选材侧重结论性的史料;二是深化对历史概念的认识,主要表现在选择题上,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II卷第31题通过20世纪80年代初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三是试题折射社会热点,如三农问题、二胎政策、城市化等;四是与其他章节考点联系紧密,主要表现在材料解析题上,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II卷第40题在人口迁移的主题下,将对外开放政策与经济全球化、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等考点紧密联系;五是全国卷命题者注重知识考查的完整性,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卷考查20世纪60年代中国外交,II 卷考查“一五”计划,III卷考查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时期都有考查,并且兼顾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六是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渐趋明显等。

基于上述特点,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采用大视野来落实阶段史实,如探索时期可以从“成就”和“失误”归纳,新时期可以从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归纳等;二是通过延伸相关的子概念来强化高频概念,如“一化三改”是本专题的高频考点,可以通过补充计划经济、统购统销等子概念,深化对母概念的认识;三是试题训练要有针对性,如使用全国卷的地区在复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这一部分时,题型就应以选择题为主,以“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考点为主,试题要难度适中、兼顾学科多种素养,通过反复训练,吃透重要考点;四是适度关注时政热点和命题信息,如节假日等涉及民生的问题等,且要随时关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最新指示,高层次的考生还应在老师的引导下适度关注命题者学术研究的侧重点。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演练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演练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

自主练习十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_一、选择题1.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 中外合资B. 承包经营(承包责任制)C. 私有化D. 公私合营2.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A. 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 “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C. “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 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3. 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图中的“社”指的是()A.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 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 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4. (2012·南通模拟)右图反映出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B. 优先发展重工业C. 基本实现工业化D. 三大改造正在进行5. 右图是新中国建立后某一时期的漫画(《摘棉花》),它应该出现在()A. 社会主义改造期间B. “大跃进”期间D. “文革”期间C. 改革开放后6. 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

从下表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年代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A. 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B. 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C. 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D. 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7.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A. 最早传唱于20个世纪60年代B. 富有地域特色C. 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 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8. 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知识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1)

(知识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1)

课题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工作重点的转移1.标志: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4)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改革(1)开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

(2)推广: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3)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改革(1)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4)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1)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相继,1988年,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第十讲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十讲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十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知识结构二、考点突破(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1)背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四大家族的压榨,长期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目的: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3)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总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1)背景:建国之初,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1952年国民经济已恢复。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1)内容:农民、手工业者参加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存在的问题:改造后期要求过急,改造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给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遗留很多问题。

(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曲折探索1、背景(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一五”计划的落实,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3)苏共二十大,使中共破处对斯大林和苏联建设经验的迷信。

(4)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破裂。

2、正确的探索【成功的探索】(1)1956年,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共开始探索。

(2)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和经济建设方针:最正确认识了国内主要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自1978年以来,中国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持续的经济改革、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本文将探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指中国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能够借鉴和融入市场经济的优势,逐步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

下面将从经济、科技、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介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1. 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的引入等。

这些举措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

同时,中国也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由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2. 科技创新:中国注重科技创新,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已成立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中国在航天、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同时,中国还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高了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3. 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铁路、公路、桥梁、电力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城乡交通的便利化、电力供应的普及化等。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城市规划和建设力度,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4. 环境保护:中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中国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

中国加强了环境监测和治理,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展道路的根本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

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幸福、富裕、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点是:1.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人民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建设要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3. 均衡发展:社会建设要注重区域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4. 创新驱动:社会建设要紧紧围绕科技、教育、文化等创新领域,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5. 网络普及和信息化:社会建设要紧密结合信息化,推动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6. 依法治国:社会建设要坚持以宪法为核心、以法治国为基本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公平正义。

7.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1. 教育事业建设: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培养民族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文化事业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

3. 卫生事业建设: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改善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健康中国。

4.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5. 就业和扶贫事业建设:积极推进就业政策,通过扶贫政策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6. 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专题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作者:包训国来源:《试题与研究·高考文综历史》2013年第04期本专题共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两部分内容,综合分析近三年高考试题,本专题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规律:1.考查数量与题型:据不完全统计,本专题在近三年高考中共考查了60多次,其中2013年高考共考查了20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

2.考查分值及考点:本单元内容在试卷中分值较大,选择题一般6-8分,非选择题一般10分左右。

从考查知识点看,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大众传媒的发展等。

3.命题思路:选择题都是材料型选择题,考题多以文字、漫画、图片、报刊和图表等材料为载体,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既考查学生有效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近三年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2014年高考仍会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作为考查的立足点,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新史观解读新材料的能力,备考复习中应注意:1.以纲扣本,夯实基础,重点掌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大众传媒的发展等考点基础知识。

2.运用比较法、联系法,将知识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如:注意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之间的联系、比较,探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梳理近现代中国物质社会变迁的线索;将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与苏联的经济建设联系起来,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特色”的重要意义;将社会的重大变革与物质生活、社会习俗的变迁联系起来,以社会生活的变化为切入点,理解社会变革的影响等。

3.运用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运用社会史观解读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运用通史意识关注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横向联系。

中考复习:中国现代史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生活 (共32张PPT)

中考复习:中国现代史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生活 (共32张PPT)

考点直击
14.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农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错误: 土地改革运动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理由: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土地改 革运动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
考点直击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 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 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被毛泽东誉为“伟大革命先行者”的 孙中山,是追逐中国梦的第一位历史巨 人。……毛泽东曾号召并要求我们:应纪念孙 中山先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 丰功伟绩。”正是他圆了近代中国人民之民主 共和梦。 ——2014年1月30日《团结报》
考点直击
9.(2015· 漳州市)“口述历史”是以收集 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 就再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情境, 最适合的访谈对象是( C )
A.新中国的工人代表
B.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
C.参加该会议的党代表 D.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家
考点直击
10.(2015· 厦门市)在“家乡的昨天和今 天”活动课上,某合作小组在展示厦门经 济特区二十五周年辉煌历程时,应将厦门 标注在下图的( D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是什么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考点直击
考点直击
(3)指出A点出现变化与邓小平哪一伟大 决策有关。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之路的认识。 改革开放。 认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充满艰辛和 曲折;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需要符合本国国情;继承先辈“敢为天下 先”的爱国精神。
广东、浙江、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 产力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后生活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后生活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后生活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物质生活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过去的贫困落后已经成为了历史。

如今,人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拥有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城市的发展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许多人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收入也大大增加了。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在教育方面,人们享受着更好的教育资源。

过去,教育资源不均衡,很多孩子上不起学,而现在,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学校的建设也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人们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心。

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保障政策得到了加强,人们不再为生病、养老等问题而忧心忡忡。

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养老保险的建立使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安定。

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为人们创造了更加稳定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样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电影、音乐、舞台剧等艺术形式的普及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

旅游业的发展也让人们有机会去探索世界的美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

人们的精神空间得到了拓展,生活变得更加多彩多姿。

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资源的改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都让人们过上了更加幸福、安全、充实的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让人们过上了真正富裕、幸福的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社会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社会生活

(3)通讯事业:2003 年第三季度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 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4)大众传媒:1993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2014年4月22日
思维拓展
学案P91一、二题。
归纳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失误的表现
考点巩固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成功 探索与失误),总结其经验教训。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历史意义。 3.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主要措施、作用。 4.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意义; 5.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 放上海浦东的相关史实,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6.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史实,影响因素。交通通讯大众 传媒变迁的表现。
1950 年下半年,中央采取合理调整工业的政策,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
劳资关系,1953 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④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手工业合作社:从1953年起国家对 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14年4月22日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原因、核心、意义。) 1.1950-1952 年的土地改革 (1)原因:新解放区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 生产力的发展。 (2)核心: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2.1953-1956 年的农业合作化
(1)原因: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核心:把土地等主要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实行集体经营。
(3)意义: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3.1958 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 (1)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对于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在不断破茧成蝶。

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刻苦钻研各种社会主义理论,把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融入到社会主义中去,从而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注重国内经济的发展,还着重全球视野的拓展,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首先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中国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始终扮演着调整市场经济的角色。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政府更加偏向于发展民营经济,使得民营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

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强有力的经济体系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

同时,政府应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强对于交通、能源以及通讯等领域的投入,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经济状况不断改变。

从过去的工业革命到现在的互联网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时做出调整。

这期间,各种新兴的领域,如电商、物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日益提高。

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领域,政府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建设和智能制造,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中国的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在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发扬光大,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的审美情趣,也不断地满足人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

同时,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个方式加深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在现代化建设中,还需要关注生态环境、社会公益等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社会公益的发展,会给经济、社会和人民带来不必要的后果。

因此,要在现代化建设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低碳、环保、高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保水平,同时在社会公益方面,加大对于公益事业的基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使得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更加健康。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活中的体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活中的体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活中的体现【导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阶段,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活中的体现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个人层面,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在生活中得以体现。

【经济层面】1. 创新驱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以创新驱动发展。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可以从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开始,提升自身创新能力,适应经济发展的变革和需求。

2. 普惠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共同富裕的理念,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我们应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关爱弱势群体,推动社会的公正与共享。

【政治层面】1. 人民主体地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在政治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2. 法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依法治国,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同时积极参与法治教育,提升法律意识和素养。

【文化层面】1. 传承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鼓励创新。

我们应该热爱祖国文化,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2. 人文关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应该注重个人和家庭的培养,关心彼此,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社会层面】1. 公平正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应该坚守道德底线,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2. 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我们应该关心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个人层面】1. 爱国情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该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人民幸福生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人民幸福生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人民幸福生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主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态环境等方面,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如何为人民带来幸福生活。

一、经济发展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新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经济增长保持了较高速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注重创新驱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从根本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

二、社会进步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也体现在社会进步方面。

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社会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让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脱离了贫困状态。

教育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国家重视教育,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健康事业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社会保障系统不断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爱和保护。

这些都使得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文化繁荣篇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文化的繁荣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品丰富多样,让人民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娱乐和精神满足。

文化交流合作紧密,中外文化交流交融,让人民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自己,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感。

四、生态环境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也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4月22日
2.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 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交通事业 ①2006 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 ②改革开放后,最终取消了对乘飞机的许多限制,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 大国。
2.1953-1956 年的农业合作化
(1)原因: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核心:把土地等主要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实行集体经营。
(3)意义: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3.1958 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 (1)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
公有制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 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核心:“一大二公”,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3)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1978 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2)核心: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 户经营,自负盈亏。 (3)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014年4月22日
三、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改革开放前社会生活的变迁 (1)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①习俗:从 20 世纪 50-70 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 会风尚的主流。 ②生活水平: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2)交通事业的进步 ①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 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②公路: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 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 (3)电视事业的发展:1958 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 电视事业的诞生。
考点巩固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成功 探索与失误),总结其经验教训。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历史意义。 3.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主要措施、作用。 4.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意义; 5.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 放上海浦东的相关史实,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6.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史实,影响因素。交通通讯大众 传媒变迁的表现。
(3)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 道路。 2.1953-1956 年的农业合作化 (1)原因: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 营。(3)意义: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2014年4月22日
3.1958 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
(2)核心:“一大二公”,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3)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
的积极性。
2014年4月22日
4.1978 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
产发展缓慢。
(2)核心: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 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3)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通讯事业:2003 年第三季度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 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4)大众传媒:1993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2014年4月22日
思维拓展
学案P91一、二题。
归纳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失误的表现
(5)从依靠力量来看: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经济建设服务。
2014年4月22日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表现
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时期的经济从整体上 看是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经济。其经济结构的突出特征是由多种所有制 形式并存向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过渡。 ①官僚资本→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建国后,人民政府迅速没收 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②封建地主经济→农民个体经济→社会主义集体合作社经济:1950 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废 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从 1953 年起, 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私营工商业(民族资本)→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国内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3.经验教训:
(1)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看: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 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2)从建设道路看:立足中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3)从建设速度看: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4)从生产关系的变革来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水平。
1950 年下半年,中央采取合理调整工业的政策,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
劳资关系,1953 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④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手工业合作社:从1953年起国家对 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14年4月22日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原因、核心、意义。) 1.1950-1952 年的土地改革 (1)原因:新解放区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 生产力的发展。 (2)核心: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2014年4月22日
二.对外开放“点、线、面、全、宽、多”的含义
(1)“点”是指经济特区。
(2)“线”是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 1992 年,沿海经济 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 (4)“全方位”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的两手战略,不仅“引进来”,而 且“走出去”,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 所有国家开放。 (5)“宽领域”是指我国开放的领域不仅涉及经济,也涉及保险、邮 电通信等领域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 域。 (6)“多层次”指设立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开 放区,并且不断地向内地延伸,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一.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失误的突出特 点、原因及教训 1.特点: 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所有制结构急 于求纯。 2.原因(1)主观原因: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认识不足;
急于求成,不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脱离中国实际。②没有
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违背民主与法制的原则,把阶级 斗争的作用夸大。 (2)客观原因:①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②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孤立、封锁和包围,中苏关系恶化等影响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社会生活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过渡时期 1949—1956 国民经济恢复期1949-1952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计划 1953-1957 三大改造 1953-1956
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
徘徊期 1976-1978
新时期1978以来
2014年4月22日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1950-1952 年的土地改革
(1)原因:新解放区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严 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核心: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3)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 开辟了道路。
2014年4月2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