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高效课堂教案-7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教学案(苏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教学案(苏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高效课堂教学案二年级数学下册主编:杜英歌编者:李华杜英歌李亚丽大象出版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编写说明一、编写目的1.丰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电子版),提升该教材的实验效果,更有力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2、把教师过重的教学负担减下来,让使用者不再进行重复书写、抄写等无效劳动,让他们有时间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

3、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使用者力争在课堂上完成设计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去多读课外书、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

让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真正把喊了多少年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编写原则1.目的性原则。

根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提供蓝本。

2.针对性原则。

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可能性设置问题,设计活动,安排练习。

3.互动性原则。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动”的必要,“动”的目的,“动”的方式。

活动开始,有明确具体要求,活动结束,悟理深刻富有启迪。

4.反馈的及时性原则。

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要及时反馈到教师心中,以及时调整课堂的设置,反馈的形式可多种多样。

5.矫正的有效性原则。

让全体学生都能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矫正重点关注“答案不一样”的学生。

三、主要特色1、体现“导学”过程。

整个导学过程既讲究教法,又渗透学法;教师、学生行为体现明显,力图让教师掌握相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相应学习方法。

2、栏目设计实用性强。

每册教学案主要栏目包括:全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课时教学案(教学过程、教学创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和配套的课件。

3、新课程理念体现明显。

教学过程尽可能体现“导、探、评、练”的教学模式:(1)导入新课板题示标(时间酌情,但进入重点要快);(2)探究自学巡回指导(约15分钟,灵活处理);(3)评价反馈小结提升(约8分钟,);(4) 精当练习适度拓展(约15分钟,包括当堂作业)4、“教学创新”留下空白,供使用者使用教学案时写下创新与修改之处,以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9利用估算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通过估算,学生可以快速、简便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估算方法进行解决。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估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践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巩固提高:通过练习题巩固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板书设计1.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2. 估算方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3. 实际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方法进行解决4. 巩固提高: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估算方法。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估算方法进行解决。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估算的概念,例如:“小明有300元钱,他想要买7本书,每本书的价格大约是50元,那么他是否能够买得起这些书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估算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估算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例子,如234×5,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进行估算。

2024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

2024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细致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8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的相关文档,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克和千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介绍一些普通生活用品的重量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对于活泼好动的二年级孩子来说,物体的重量他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同时,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可以利用他们对身边物体质量来认识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克和千克,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看秤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和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分硬币,一袋洗衣粉,2袋500克的面条,各种实物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问题,平时你们去超市买东西,那超市里都有什么呀?生:......师:对,超市里有很多生活用品,包括吃的、穿的、用的,样样俱全,下面我们来看这张图。

出示图一:购物师:周末,小丽和小宁陪同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都买了些什么?物品外装上的重量是多少?同学们仔细观察,谁来说一说。

生:饼干,净重110克生:洗衣液,净重5千克师:嗯,还有一个苹果需要用称来称一称,才知道它的重量,5个苹果重1千克。

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来表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7数学广场课堂互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7数学广场课堂互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7数学广场-课堂互动数学广场是一个注重实践、交流、合作和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7.7数学广场是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一个课堂互动环节,它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在进行数学广场的教学活动前,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老师需要设计与学生年龄和学习任务相适应的数学情境,并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和工具。

老师需要组织班内同学进行合作,确定每位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和任务,以便在数学广场上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老师需要在班内营造出欢乐而紧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二部分:数学广场活动数学广场是一个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课堂互动环节。

在数学广场上,学生可以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开展各种活动,例如:数学游戏、竞赛、研究、发现和创造。

以下是数学广场活动的三个环节,让我们一步一步地来看。

1.主题引导环节主题引导环节是数学广场活动的开端。

老师会以一些大家都关心的话题为主题引导,例如:应急行动计划、设计一个小城市、计算成本等。

老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向班内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以此进行自我检测和向他人展示。

例如:拼图、几何形状分类、数字序列等。

2.团队合作环节在团队合作环节中,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些难度适中的数学任务,例如:设计数学游戏、解决数学难题、寻找模式等。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交流、分享,并彼此支持和鼓励。

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3.个人发挥环节在个人发挥环节中,学生需要自主选择数学话题,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并进行个人表达和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并适当引导和指导,使学生的表达更为清晰和具体。

第三部分:课后反思在数学广场活动结束后,老师需要进行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7《利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第七节《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本节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简单的估算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估算的概念,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估算的意义和应用。

2. 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得出答案,引出估算的概念。

2. 讲解新课:介绍估算的意义和方法,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进行估算。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估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讨论如何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7《利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 估算的概念和方法3. 估算的步骤4. 估算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习题,巩固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 实际应用:运用估算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难点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理解估算的意义和应用估算的意义:估算是一种快速计算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精确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对数量或结果进行大致的判断。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3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其运算规律,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1.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运算规律的掌握。

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如进位、退位等。

3.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2. 新课讲解:讲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实例演示。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运算,分享各自的方法。

4. 实际操作: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相关的实例演示。

3. 练习题目的展示。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楚,学生是否掌握。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是否存在普遍性的错误。

4. 对教学过程的改进和优化。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1.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运算规律的掌握学生在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可能会对运算规律感到困惑。

例如,他们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在加法时,当个位数相加超过10时需要进位到百位,而在减法时,如果个位数不够减则需要向百位借位。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7 第9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7 第9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7 第9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整百、整千数的概念,能够辨认整百、整千数。

2.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发展学生的数字概念和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整百、整千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解决涉及整百、整千数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教材、黑板、彩色粉笔、教具等。

2.学生:学习工具、草稿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整十数加减法知识,并引导学生理解整百、整千数的概念。

2. 讲解整百、整千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教师通过例题分析,详细解释整百、整千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

•让学生利用草稿纸进行举例演练,掌握加减法运算技巧。

3. 巩固练习•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答案,讨论解题方法。

4. 拓展应用•让学生自主思考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运用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解决。

•鼓励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讨论。

五、课堂小结•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一知识将有助于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题目。

•学生需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并检查答案。

•鼓励学生每天练习一些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题目,保持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勇敢面对各种挑战!。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通用11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通用11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索“小括号”的应用过程。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师: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复习题: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

(说出运算顺序)30+8×4 5×2+3 80—64÷8 29+24÷42、把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5×3=15 81÷9=9 16+12=28 25+15=40 9—9=0 28÷7=4(课前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谈话:小淘气是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在生活中他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

他很想和同学们挑战,你们愿意和他比一比吗?(用谈话法为学生引出一个虚拟的竞争对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竞争意识)2、课件出示“过河”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图中告诉我们哪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图。

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现在每只船限乘9人,需要几只船?(通过创设男、女生过河的情境,使学生将计算生活化,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几条船?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

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万以内的数》的第二个小节,内容主要包括对10000以内数的认识。

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10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位的意义,并能进行基本的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 使学生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区分各个数位。

3. 培养学生对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加减运算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数位的理解和区分。

2. 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加减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字卡片。

2. 计算器。

3. 教学挂图。

4.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 引入10000以内数的概念。

二、新授1. 讲解10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 通过教学挂图,展示数位的意义。

3. 示范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加减运算的方法。

三、练习1. 让学生读、写10000以内数。

2. 让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加减运算的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强调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大小比较、简单加减运算的方法。

板书设计:1. 10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 数位的意义。

3. 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加减运算。

作业设计:1. 读、写10000以内数。

2. 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加减运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10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理解了数位的意义,并能进行基本的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数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我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数位的理解和区分数位的理解和区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也是学生掌握10000以内数的关键。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高效课堂模式)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高效课堂模式)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本第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万以内数的认识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万以内数的认识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万以内数的认识解决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如何解决与这些数相关的问题。

学生将通过具体例子学习万以内数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的理解。

此外,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数的比较、排序和简单的算术运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万以内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难点1. 万以内数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与万以内数相关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字卡片。

2. 算术题练习册。

3. 计数器或计数玩具。

4. 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与万以内数相关的图片和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万以内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

3. 动手操作:让学生使用计数器或计数玩具,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数的理解。

4. 问题解决:提出一些与万以内数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万以内数的认识解决问题2. 重点内容:万以内数的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辅助内容:相关例子、图表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中与万以内数相关的题目。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或学校环境中寻找与万以内数相关的事物,进行实际操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PPT展示、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个别辅导和指导。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本节课中,万以内数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与万以内数相关的问题是教学难点。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第七课练习九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第七课练习九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第七课练习九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在小学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设计中,会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案。

在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学中,第七课练习九就是其中的一节课,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节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数字顺序比较的方法;2.能够在较快的速度下快速比较数字的大小,培养计算能力;3.掌握运用数轴法确定数字顺序的能力;4.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数字顺序比较方法。

在教学之初,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数字的大小与数字的位数的多少无关。

数字"5"的大小不受它在数位中的位置而已,数字按大小排列时,和其他数字也没有关系。

例如,50比5大,105比501小。

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顺序比较方法,教师需要短暂地讲解一下数字按大小排列的规律和方法。

第二步:运用具体的例子来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

教师可以用类似“A比B大,B比C大,比较ABC大小”这样的例句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数字比较的方法。

并在做题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并及时对错误进行纠正。

第三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数字大小比较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快速的计算出数字的大小,这就需要提前练习一下。

可以采取时间比较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用计时器计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出所有数列中数字的大小顺序,以测试孩子们的计算能力。

第四步:运用数轴法确定数字顺序环节,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和意义,告诉他们在数轴上,数字的大小和位置是相对的。

之后,教师可以运用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来确定数字的大小顺序,让学生在数轴上画出多组数字,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快更好的掌握数字顺序的比较方法。

第五步:巩固知识,提高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来提高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列举各种问题,并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来解决,例如“哪一个数字比另一个数字大?”等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9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章第9节的内容,继续深入探讨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加深学生对运算规则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 能够熟练地进行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 快速准确地完成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

2. 加减法练习题。

3. 答题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讲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板书设计:1.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实例演示。

3.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练习题。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小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在练习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

但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下一节课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我们需要详细讲解这部分内容,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1. 同位数相加减:当两个整百、整千数相加减时,只需要将它们的百位或千位上的数相加减,然后将结果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用算盘记数|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为使用算盘进行记数。

算盘是一种传统的计算工具,通过珠算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算盘的构造和基本使用方法。

2. 通过使用算盘,让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难点:1. 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如何通过算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算盘:每个学生一把。

2. 加减法卡片:用于课堂练习。

3. 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算盘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起学生对算盘的兴趣。

2. 讲解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通过课件和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 练习使用算盘:通过加减法卡片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使用算盘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算盘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

板书设计:1. 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算盘的使用技巧。

作业设计:1. 使用算盘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 通过算盘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1. 学生对算盘的兴趣如何,是否能够熟练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2. 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能够通过算盘进行计算。

3.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导入环节:此环节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者历史背景介绍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讲述算盘的起源,它在古代中国的应用,以及它是如何帮助人们进行快速计算的。

这样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对算盘的文化价值有所认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7 认识近似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数据的初步认识”中的第7课时,主题为“认识近似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学会估算和判断一个数的大致范围,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1. 近似数的理解和应用。

2. 估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计数器、尺子、天平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近似数的含义和估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学生进行估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 应用: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认识近似数2. 内容:近似数的含义、估算方法、实例演示、练习题、应用题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估算题目。

2. 提高题: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近似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讲解、练习、应用等环节,使学生初步理解了近似数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导入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生活实例引入: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我们班有多少人?你能快速估算出来吗?”或者“从学校到超市大约有多远?你是怎么估算的?”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近似数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概念讲解:教师需要清晰地讲解近似数的概念,包括什么是近似数、近似数的特点等。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镇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1)、学生自由完成,汇报。

(2)、你能把这四种电视机的价钱,按从小到大排一排吗?(3)、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4)、汇报。

2、试着总结一下,你是怎么比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位数不同,位数多,数大。

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

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

三、知识运用
教案审批签字时间
涞源县南屯镇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育英小学有1506人,收费站昨天通过7006辆果园有597 棵苹果
约是()人。

汽车,约是()辆树,约是()棵。

4、一台计算机的价钱是2908元,约是()元。

可以看成整千数,约是()元。

①②③④
498元3900元1090元提示:电视机①是最贵的。

教案审批签字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2、自学课本第95页例12后,完成下列各题。
(1)计算80+50,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想: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所以80+50=()。
计算下面两道题并出想法。
130-50= 130-80=
(2)计算900+600,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想:9个百加6个百是15个百,就是(),所以900+600=()。
1、通过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景,提出加减法问题,探索口算整百、整千的加减的方法,经历交算法的过程。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算法的多样和优化。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95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计算规律。
课题:7*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第8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
想:它们位数相同吗?最高位相同吗?怎么比?
位数相同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 ),下一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以此推类。
■展示交流:
对合作探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
1、快乐闯关:
独立完成一课一案第106-107页第1小题,再举手汇报答案。
2、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请你说说比较万以内的大小有什么好的方法?
(2)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会列式吗?(先不计算)
(3)你会算这个加法算式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1: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
生2: 1+2=3 ,1000+2000=()。
(4)一台冰箱比一天=台电视贵多少钱?
列式(先不计算):
你会算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说出两种方法)
所以2000-1000=()。
请1、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1)思考:例10的主题图中两人关于参赛运动员人数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到底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全运会呢?是9985名,还是10000名?
我们把9985这个很准确的数叫作(),把和9985非常接近的10000叫作()。
(2)把“9985人”说成“将近10000人”更容易(),
因为10000是一个整()数。所以我们可以说10000是9985的()。
■合作探究:
请小朋友们观察课本第90页例9的四种电视机的价格,完成下列各题。
1、1、先选择1号和2号来比一比:940 1899
(1)你会比较吗?说说你的想法。
思考:因为1899是()位数,最高位是(),这个数超过一千;而940是()位数,最高位是(),这个数不够一千。所以1899大于940。
(2)我会比较1号和3号,2号和4号。
3、独立完成快乐闯关。
【学习流程】
备注
■自主学习:
见《一课一案》第114页轻松预习部分。
■合作探究:
请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6页例13的主题图及旁边的对话。
(1)仔细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了()和()的价格,问()元够不够买这两件商品。
(2)怎么会列式解决?(先不计算)
(3)你会算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算法。)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90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比较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快乐闯关。
【学习流程】
备注
■自主学习:
见《一课一案》第105页轻松预习部分。
■总结提升:
1、快乐闯关:
独立完成一课一案第109-110页第1、2、3小题,再举手汇报答案。
2、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它一般可以用()、()、( )数来表示。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自主反思】
课题:7*万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第10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计算下面两道题并说出想法。
150-600= 1500-900=
■展示交流:
对合作探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
1、快乐闯关:
独立完成一课一案第112-113页第1、2小题,再举手汇报答案。
2、全课总结: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自主反思】
课题:7*万以内数的认识----用数学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91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对近似数的表示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快乐闯关。
【学习流程】
备注
■自主学习:
见《一课一案》第108页轻松预习部分。
■合作探究: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自主反思】
课题:7*万以内数的认识----近似数
第9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生1:电话机超过了300元,电吹风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带500元肯定()。
生2:电话机300元,那么500-300=200,剩下200元也()买电吹风。
生3: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元,可电吹风要()多元,肯定()买电吹风。
(5)想一想:带700元够吗?
我是这样想的:就算电话机400元,电吹风300元,400+300=700,所以带700元肯定()。
(3)同桌互相说说这两个数,体会9985与10000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2、生活中的近似数。
(1)电视塔高405米,大约高()米。
(2)育才小学有学生1509人,大约是()人。
(3)一座公路桥长3196米,大约是()米。
3、你还能举出用近似数的例子吗?
■展示交流:
对合作探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快乐闯关。
【学习流程】
备注
■自主学习:
见《一课一案》第111页轻松预习部分。
■合作探究:
请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5页例11及其解答过程,再完成下面各题。
(1)一台电视的价格是()元,一台冰箱的价格是()元。帮爷爷算算买这两样电器一共花了多少钱?
【重点难点】
1、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96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计算规律。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展示交流:
对合作探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
1、快乐闯关:
独立完成一课一案第115-116页第1、2小题,再举手汇报答案。
2、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同学们,你会估吗?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自主反思】
940 1350 940 2365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位数多的数就(),位数少的数就()。
2、选择3号和4号来比一比:1350 2365
(1)想:它们的位数相同吗?怎么比?
位数相同的数,先比(),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就()。
(2)我会比较2号和4号:1899 2365
3、选择2号和3号来比一比:1899 13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