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_普遍性_理论及其文化实现路径_温兆标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探析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探析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揭示社会现实中的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对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还提供了一种关于人类观念、思维和行为的科学解释,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和解读社会现实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其具有理论尖锐性、实践指导性和社会变革性,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识形态的历史背景研究意识形态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
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开始逐渐成形,并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意识形态进行对抗与辩证。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大众被意识形态体系化、娱乐化,以及一切沦为商品的资本主义娱乐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的研究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想解释的范畴。
对意识形态的研究旨在探讨人类思想观念背后的根源,以及如何影响个人、社会和国家的行为和决策。
意识形态的研究关注社会群体在信仰、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的集体认同和认同共性。
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背景下,研究意识形态的历史也意味着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理解和思考当代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工具。
【字数:245】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是在19世纪由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
他们认为意识形态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地位所创造出来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阶级矛盾加剧。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意识,它掩盖了社会现实的本质,使被压迫阶级认为他们的命运是自然规律的结果,从而接受了统治阶级的统治。
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分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强调阶级斗争和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理论体系,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分析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下,文化与意识形态不再是超越社会现实的超然存在,而是与社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生产关系的产物。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探讨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分析其内在逻辑及其对社会变革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与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延伸。
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体系被资本主义的逻辑所塑造和主导。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观众之间存在着不对等的权力关系,文化产业往往以盈利为目的,迎合市场需求,忽视文化多样性和社会价值。
此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宣传媒体、教育制度等渠道不断灌输消费主义思想、竞争意识等,使人们成为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市民”。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经济下的世界被“拜物教”所统治,人们的社会关系被物化、金钱化。
这种虚假的认知使人们看不清社会现实的本质,混淆了真实的社会关系。
此外,意识形态的扭曲也会对经济基础产生消极影响,比如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环境问题等,造成社会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最后,马克思主义倡导通过文化革命和意识形态变革来推动社会变革。
革命者需要在思想上先行夺权,打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引导人民认清社会现实,觉醒阶级意识。
只有转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才能完成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改变。
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变革必然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变革”,只有通过意识形态的彻底改变,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解放。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分析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性和不公平性,强调了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同时也提出了通过文化革命和意识形态变革来实现社会变革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探析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探析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体系。
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雏形阶段、建设阶段和完善阶段。
雏形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对旧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和对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探索。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中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特点,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详细阐述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和历史任务。
这一阶段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观点。
建设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列宁根据俄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中深入研究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的煽动和分化策略以及无产阶级反对这种策略的方法和手段。
他提出了关于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原则,包括批判和斗争的必要性、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开展斗争等。
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雏形阶段、建设阶段和完善阶段。
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社会主义各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及其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及其实现路径作者:徐文钰来源:《科技资讯》2020年第18期摘 ;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理解。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观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它本质上属于一种批判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至关重要,它在我国的实施还有待加强,为此,可以从政治宣传、丰富文化内涵和创新活动这3个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以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能够得以更深层次地进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教育中图分类号:G71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c)-0246-02意识形态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人们的争议,不同的人员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也并不相同。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之中,意识形态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内涵意识形态可以从政治、伦理、宗教等多个方面去进行理解。
1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观的概述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从本质上属于一种批判的理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会经历一个私有制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统治阶级会将自身的价值理念上升为合法的理念。
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中,资本主义所宣传的自由平等都是为了资产阶级的稳定而设置的。
第一,批评教育观。
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批判教育的理念,但是马克思主义却针对资本主义所谓的自由民主政治意识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一直认为社会改造和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为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实质进行了全面批判,这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以阶级分析作为前提。
在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尚未夺得统治地位,因此,在思想文化领域并没有绝对的统治权。
他们鼓吹领导人民反对一切封建主义思想,并且通过教育宣传来创造出适合自然阶级发展的理论氛围,极力培养自己的思想继承者。
但是,在资本主义获得政权之后,资本主义所宣传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成为了为其自身阶级统治服务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传承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传承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革命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仅涵盖着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还对文化层面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本文将从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承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多个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传承。
一、社会意识形态的概念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观念、信仰、价值观以及相关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形态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科学观点,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其核心要素是阶级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发展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
它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预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促进了无产阶级的觉醒和组织,引领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
二、文化传承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文化传承是一种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化和实践化过程。
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各种文化形态的传承,才能真正达到影响社会现实和引导社会发展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需要通过文化传承来维系和发展。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需要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通过各种文化形式来影响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社会思潮和社会实践。
这种文化传承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学习,还包括对历史事件和思想的解读、对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分析,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我们需要探索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实践路径。
从教育、媒体、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入手,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化为人民群众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和宣传,提升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实践参与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与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不仅对经济、政治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分析,也对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着重回顾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理论与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
一、文化的阶级性和历史性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文化被视为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并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不同社会阶级拥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和利益,因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意识形态。
他们指出,文化的阶级性决定了文化是由统治阶级来创造和掌握的,统治阶级通过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和意识形态。
二、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将意识形态定义为对社会现实的理论反映,并认为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意识形态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观念和认识,也是对社会关系和利益的表达和维护。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对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工具,通过意识形态的传播和灌输,统治阶级可以影响和控制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行为。
三、文化的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化的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文化的物质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它们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在逻辑。
文化的上层建筑包括法律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等,它们是物质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四、文化的再生产与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文化的再生产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控制并改造文化的再生产过程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
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被用作意识形态的传播和灌输工具,通过塑造和控制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现有社会秩序。
然而,马克思主义也认识到,在阶级斗争的推动下,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也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力量和催化剂。
五、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中,文化革命被认为是推动社会变革和摧毁旧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理论体系,它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理论也影响深远。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是统治阶级控制人民的工具,同时也是人民反抗的力量。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探讨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理论。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及起源意识形态是指一种思想、观念和信仰体系,它在社会中起着组织和调节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利益而制造出来的一种虚假意识形态。
它隐藏了阶级矛盾和压迫的现实,使人民听任于统治阶级的控制和欺骗。
二、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地位的工具之一。
统治阶级通过意识形态来塑造和控制人民的思想,使人民从内心接受并支持统治阶级的统治。
而在阶级斗争中,被压迫阶级则通过揭示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目的,以便唤醒人民的阶级觉悟,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
三、文化的概念与作用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它是人民生产、生活和交往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也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利用意识形态来巩固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
统治阶级通过操控文化,使其成为维护统治利益的工具,随时为自己所用。
四、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文化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二者相辅相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在具体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形式。
文化通过各种媒介向人民灌输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从而在人民中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认同感和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五、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批判与解放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本质及其在阶级斗争中的作用。
它鼓励人民认清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真实面目,向统治阶级的思想控制和文化束缚进行坚决的斗争,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解放。
六、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在实际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任务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深入分析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揭示其背后的阶级利益和目的,人民可以看清真相,提高政治觉悟,团结起来与压迫者作斗争。
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揭示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即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反映性和实践性。
首先,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它反映了特定阶级的利益和意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主导了整个社会,用以维护和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而无产阶级则需要通过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意识形态,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基础。
其次,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指出了意识形态的反映性。
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和,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然而,由于社会存在本身是被特定阶级所决定的,意识形态往往被特定阶级利益的偏见所影响。
因此,意识形态并非客观客观真理的表达,而是特定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任务就是揭露意识形态的偏见和错误,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现实,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强调了意识形态的实践性。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不仅仅是被动地反映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改变社会现实。
意识形态的力量在于它能够激发人们的行动,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充当了先导的作用,唤起了广大工人和劳动者的觉醒,指导他们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争取解放和全人类的幸福。
综上所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反映性和实践性。
这一理论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作用,在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意识形态与意识观念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意识形态与意识观念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涉及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学科,在其中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其中包括了意识形态与意识观念理论。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这一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和作用意识形态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观点、方法和态度的总和。
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反映了阶级利益的需要。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对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
他们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利益而创造的一种意识形态体系。
意识形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在社会变革中,争夺意识形态的控制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意识观念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意识观念理论是对意识形态的深入研究,它主要包括了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来源以及意识与存在的关系。
首先,意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产物,与人的生理活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相关。
其次,意识的来源是社会存在,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才能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和思维方式。
最后,意识与存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意识受到存在的影响,而存在又受到意识的改造,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意识形态与意识观念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在现实社会中,意识形态与意识观念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在政治、文化、教育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意识形态的竞争和斗争是阶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个阶级通过创造自己的意识形态并争夺它的主导地位,来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
在教育领域中,意识形态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教育对于塑造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意识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意识形态与意识观念理论的现实意义意识形态与意识观念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现象、把握社会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路径研究
z 。一 s , 。 , 中 总 第 e 期
l 2 0 1
哲学 文 稿
Phi l os ophy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历程
建 立 在 资 本 主 义 经 济 高度 发 达 的基 础 上 , 这 与 中国 的 实 际 不
【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意 识形态 中 国化路径 中 国梦 【 中图分类号 】 A 8 1 1 【 文献标识
级的统治, 统治者广泛 宣传儒家思想, 主张 “ 克己复礼” ,目的
是 要 人们 安 守本 分 , 不要 “ 犯 上 作 乱” , 人 们 为了生存 和 自身 利
是 一个社会中人们为了生存 、 发展和 维护自身利益而 自觉或不 现 的 需 求 , 最 终 在 中 国实 现 中华 民族 的伟 大 复 兴 。 因此, 马克
思主 义 意识 形 态 的社 会 思想 整 合 与 引领作 用 , 需要 在 实 现 “ 中
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阶级界 限严格, 为了维护地主 阶 国梦”的道路上不断坚持与发展创新。
反 映社 会实践 。 马克思 、 恩格 斯在 《 共产党宣 言》中明确 之士从开始主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到后来宣传 “ 中学为体, 提 出:“ 人们 的观念、 观念与思想概 念, 一言以蔽之 , 人们的意 西 学为 用 ” , 再到 《 马关条约》 签 订后 中华 民族 危 机 中 , 严 复在 识要随着生活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 , 例如生活水平、 社 《 天演论》中疾呼 “ 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中国社会思想逐渐
会关系和社会存在 。 ” 这段话的实质就是 , 意识形态具有社会 西化 , 向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思想靠拢, 最后推动民族
实 践性 , 是 社 会 实 践 发 展 到 一定 阶 段 的产 物 , 总体 上 随 着 社会 资产 阶 级革 命 , 推 翻 封建 地 主 专 制 统治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批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批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重要的理论学科,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和学科。
在这些学科中,意识形态与文化批判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之一。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探讨意识形态与文化批判的内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其马克思主义基础意识形态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们观念体系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社会阶级关系的产物。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为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地位服务的,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则是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服务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价值判断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理解和识别不同社会阶级的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二、意识形态的作用与影响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
首先,意识形态对个人和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社会阶级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
其次,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起到重要作用。
意识形态具有动员、凝聚和引领作用,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
例如,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起到了推动社会革命的重要作用。
三、文化批判的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分析文化批判是对社会意识形态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批判和剖析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文化批判不仅仅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也包括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自我批判和批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文化批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的幻觉和谬误进行揭示和剖析。
其次,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片面性和错误进行批判和纠正。
最后,对社会意识形态中的虚伪、迷信和陈腐进行批判和质疑。
文化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和矫正社会意识形态中的错误和偏见,推动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和更新。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进行批判与否定的,旨在揭示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以及其背后的阶级本质。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认为人类的思维和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化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因此,要把握文化现象的本质,必须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
2.阶级斗争和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是被统治阶级用来加强自身利益和意识形态统治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呼吁通过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以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核心内容1.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往往掩盖了阶级矛盾和剥削压迫的本质,用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呼吁人们要保持批判精神,辨析真假观念,以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和社会变革。
2.文化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的超结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将文化分为社会基础和文化的超结构。
社会基础是指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它决定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而文化的超结构则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教育、宗教等意识形态的体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超结构往往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主张推动超结构的变革,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应用与发展1.文艺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文艺的分析和批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它认为文艺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文化观念和思想的传播。
因此,对文艺作品的评价应该从阶级立场出发,揭示和批判其中的意识形态倾向,促进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相一致的文艺创作。
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选择
从对元理论的研 究转 向对 当下具体 问题的关注 , 试图
从 小 视 角 思 考 和 解 决 现 实 问 题 , 【 各 异 , 路 迥 』格 x 思
然 。例如 , 西方 的“ 派” “ 左 、右派” 第 i条” 和“ 道路 , 都
把 研究的承点放 在应该 采取何种经 济和政治对 策来
解决社 会经济政治矛盾 ,左派” 右派” “ 和“ 二者争论 的 焦点 就是政府 能否f预 社会经济生 活 。与 西方 相对 的 , 州的一些社会思潮也是紧紧嗣绕人们关心 的社 我
构, 给社会主义价值形态带来严峻的挑 战。 二、 探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社会思
会问题进行争论 ,如新保守 主义主张立足民族利益 , 斥全球 化 . 反对市场化改革 , 告别革命 . 采用 旧有 的 体制_传统 义化解决社会现 实问题 。此外 , f f I 中西方社
会思潮往 往集 中于对 中西方现代 化进程 中 出现 的不
主义看作 一种 “ 断论 ” “ 对 主义” 以抨 击 、 独 与 绝 加 解
分为维护性社会思潮 、 弱挑战性社会思潮和强挑 战性 社会思潮三种类型。( ) 3 社会思潮性质的多样性 , 其中
元性 。 社会思潮“ 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 ‘ 晴雨表 ’是 ,
既有顺应历史潮流的积极进步思潮 , 也有逆历史潮流
进程 中对于个人思想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
4竞 争激 荡性 .
展, 不同的社会思潮在推动或阻碍社 会发展 的过程 中 既有 町能起着主导作用 , 也有可能起着辅助作用 。
2现 实批 判 性 .
想和 实践路径 , 并竞相争夺着 话语权 和合 法性 , 在社
会思 想领域形成 了此起彼伏 、 激烈竞争 、 充满 矛盾的
略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略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摘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三大特点。
其科学性体现在其深刻的科学基础,人文性则表现在对人类全面发展的关注。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强调实践性,即指导实践的性质。
这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丰富内涵。
在现实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综合性体现了其超越时代的普遍性,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关于世界的观点和方法论,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形成的一套关于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和观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旨在揭示社会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实现人类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倡导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提倡以对社会现实的分析为基础,从而指导实践,推动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强调历史的发展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的彻底转变。
这种意识形态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从而引导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现实,实现人类自由和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深刻分析和解决方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探索和指导,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方向的坚定信念和引领。
1.2 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是其独特的特点,这三者的综合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理想的高度追求。
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其理论体系严密而系统,能够准确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规律性。
人文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关注人类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重视人的主体性和价值追求。
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并指导实践。
意识形态理论汇编(3篇)
意识形态理论汇编(3篇)意识形态理论汇编(一)意识形态是一种对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观点、信念和价值体系。
它能够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行动。
以下是三篇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汇编: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即人们的思想观念是由他们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经济利益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通常是控制和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因此,推翻旧的意识形态,建立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新的意识形态是革命的任务。
2.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体权利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认为,人类个体应该享有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权力,并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强调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制度可以保障人们的自由和权利。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主张个体应该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并通过经济和政治参与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利益。
3. 宗教意识形态理论:宗教意识形态理论认为,宗教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宗教意识形态认为,宗教信仰和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指导人们生活和行为的根本原则。
宗教信仰可以提供个体安慰、道德准则以及生活意义的解释。
宗教意识形态理论认为,个体和社会的稳定和道德秩序依赖于宗教信仰的力量。
不同宗教的意识形态可能会对社会和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三篇汇编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理论,每一种理论都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观点、价值和信仰,并促使我们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
意识形态理论汇编(二)意识形态是一种对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观点、信念和价值体系。
它能够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行动。
以下是三篇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汇编:1. 实用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实用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应该以实际的结果和效益为准绳。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在新形势下马克思意识形态教育面对的挑战,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探讨马克思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更好地巩固马克思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理论氛围。
标签:马克思意识形态;教育;途径与方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首要环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宣传工作。
一、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教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1]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它是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见解、信仰和追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法学、史学、文艺学、宗教学、伦理学,包括经济学中涉及生产关系的思想理论观点等都是它的具体表现。
[2]在使用“意识形态”特别是“社会意识形态”这一特定概念时,往往是指那些上升到一定高度的系统化、体系化了的社会意识。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是直接或间接反映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的特点,体现一定的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力图保持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思想体系。
”[3]这就是说,意识形态对于经济基础来说,并不是完全消极的,而是具有反作用。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依赖经济基础,而且要依赖上层建筑。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普遍性”与“特殊性”思想解读
学 术 探 索 AcademicExploration
2020年 11月 Nov.,2020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普遍性”与 “特殊性”思想解读
崔 昆
(河北经贸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摘要: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经典作家描述的意识形态的两个基本特征,以往观念中以一种“利益论”的意识形态“本 性”预设为前提对其进行解读,其结果不完全符合经典作家本意,其解释力也成问题。根据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 论,意识形态本性上是一种“特定的”理 性 认 知 的 精 神 产 品 而 非 政 治 图 谋 的 结 果,进 而 可 推 论,它 是 一 种 旨 在 以 “阶级意识”解答“普遍性问题”、达到普遍“规律”“价值”的思想观念体系。在此理解中,“普遍性”指意识形态所 面向问题与目标的普遍,“特殊性”指对问题解答之特殊,且两者构成辩证统一关系,这是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规 律。这种解读能够较完整准确地反映经典作家的本意,也有助于深化对意识形态本性与规律的认知,同时有助于 对正确理解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某些新特征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意识形态;普遍性;特殊性;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0)11-0012-07
一、意识形态的“普遍性”与 “特殊性”何以成为问题
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 阐述主要出 自 于 《德 意 志 意 识 形 态 》,一 方 面,他 们将意识形态称为“统治阶级意识”,是统治阶级 内部思想家“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的 结果,[1](P551)作为特 定 阶 级 的 思 想 意 识 表 达 着 此 阶级特有 的 思 维 方 式、价 值 观 念 与 现 实 利 益 等, 在此意义 上 它 是 一 种 特 殊 性;另 一 方 面,他 们 又 指出意识 形 态 具 有 普 遍 性 形 式,其 经 典 表 述 是: “每一个企 图 取 代 旧 统 治 阶 级 的 新 阶 级,为 了 达 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 全体成员 的 共 同 利 益,就 是 说,这 在 观 念 上 的 表 达就是:赋 予 自 己 的 思 想 以 普 遍 性 的 形 式,把 它 们描 绘 成 唯 一 合 乎 理 性 的、有 普 遍 意 义 的 思 想。”[1](P552)这是经典作家 所 描 述 的 意 识 形 态 的 两个基本特征,它也成为理解意识形态的基本框 架,比如最为常见的“虚假性”特征就是由此引申 的,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冲突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的一个 主要方式就是把普遍性形式还原为特殊性实质,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意识形态分析的可能路径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意识形态分析的可能路径
魏崇辉
【期刊名称】《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1(32)6
【摘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指导作用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意识形态的基本定位、基本认知及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意识形态的彰显.意识形态的特征通过其功能得以显现.意识形态结构动态地反映了其特征与功能.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设与发展,剖析其基本适用、具体适用,分析意识形态之特征、功能与结构是意识形态分析的可能路径.借由这一路径,可以实现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普世价值实质的科学批判.
【总页数】6页(P21-26)
【作者】魏崇辉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 江苏盐城224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0
【相关文献】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路径研究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路径研究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新探——基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
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路径研究
5.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4期(总第255期)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NO.4,2012(Cumulatively NO.255)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极其重要的地位。
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评价说: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对异化的认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分析和文化分析最有独创性的贡献之一[1](P248)。
而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性”[2](P100)理论无疑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性”理论的丰富内涵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性”即大众化的思想,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它是我们今天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4]的理论源头和信心源泉。
在随后的《共产党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重要著作中,马克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使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成为他的社会批判与社会发展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一)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是该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及法律思想、道德、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
主流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它构成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灵魂和支柱,构成一个民族精神信仰和凝聚力的基础,引领该社会意识形态的方向,维护该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的稳定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明确指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每个阶级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性”理论及其文化实现路径温兆标[摘要]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性”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提供了学理支撑和方法导引,但迄今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的机理是“认同—悦纳—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当借助文化民生进行通俗解释和形象包装,在娱民、育民、裕民中寓民,润物无声地融入人民群众,引领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性”;文化民生;实现路径[作者简介]温兆标,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江苏扬州225009;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书记,副教授,江苏淮安223300[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2)04-0018-0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研究”(09BZX02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淮阴师范学院高教改革与研究课题(11GJA0004)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
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2](P98)。
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揭示了剥削阶级社会中代表少数人利益的意识形态却占据主导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2](P98)。
(二)“占统治地位的概念”是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篇巨著里,马克思、恩格斯还使用“占统治地位的概念”[2](P100)这一名词表示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呼之欲出。
统治阶级的价值观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必然是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例如,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是荣誉、忠诚,等等,而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则是自由、平等,等等[2](P100)。
1894年恩格斯在《致奥托·瓦克斯》中还进一步提出了“荣辱观”的概念,他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我们社会民主党人现在考虑的也是这个问题。
(三)剥削阶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性”的虚假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剥削阶级社会中,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所有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都会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2](P100),都会把少数人的思想说成是全社会的思想,都会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使这些思想独立化,成为越来越具有普遍形式的思想。
因此,随着新的阶级社会不断取代旧的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2](P100)。
各个社会的统治阶级不约而同地给自己的思想贴上“普遍性”的标签,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实质代表的是少数人的思想,但又想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因此,统治阶级会利用国家政权,开动国家宣传机器,鼓吹主流意识形态代表大众的根本利益,其根本目的是以形式的普遍性,掩盖其阶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以受众的大众化,证明其统治基础的广泛性和人民性,从而获得执政的合理性、合法性和长期性。
但这种形式上的普遍性掩盖不了其性质,恩格斯在致弗·梅林的信中就曾说过,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有意识的、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
因此,剥削阶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普遍性”实质上是建立在包装和欺骗的基础上的,具有虚假性。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对剥削阶级思想的“普遍性”是持否定和批判态度的,认为它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不是从生产生活的实践出发,而是杜撰和宣传,以观念代替现实。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真实的普遍性那么,主流意识形态何时才能克服虚假性具有科学性呢?铲除虚假意识形态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是消除主流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必备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要阶级的统治完全不再是社会制度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2](P101)。
因此只有少数人的特殊利益和全社会的普遍利益由对立逐步走向统一,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性才具有真正性。
社会主义社会将颠倒了的世界重新颠倒了回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马克思主义统领和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全体人民的利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统治阶级思想第一次真正具有了广泛性和代表性,这样,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性”也真正具有了现实的、积极的意义。
主流意识形态要“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2](P100)。
这一被赋予了新内涵的理论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执政党要确立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和“话语权”,要实现大众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系统的控制能力,要完成发展生产力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教育和宣传人民群众,让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2](P91)。
一句话,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化。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的心理接受机制(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就是通过文化宣传和理论普及等形式,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动走近人民群众,融入人民群众,指导人民群众和掌握人民群众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抽象理性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辩变为通俗易懂,由少数精英理解掌握变为人民大众理解掌握,并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追求,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受众的普及化、风格的平民化、形式的通俗化、内容的时代化和特色的民族化是其必然的内在要求。
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意识形态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越来越复杂和尖锐。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5](P35)。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控制是殖民主义失败后,西方控制第三世界的新形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方长期和平演变策略的侵蚀下,苏联东欧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放弃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
苏东剧变以后,西方敌对势力将主要矛头指向了中国,集中火力,对我们发动了一场意识形态的战争。
他们凭借强大的国力、军力和发达的科技力量,通过合法的与非法的,公开的与秘密的,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渠道和手段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如多党制、军队国家化、社会主义失败论、人权高于主权论、西方文化优越论等等,使人们思想上出现了混乱和迷惘,理想信念动摇,信仰严重失落。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不战而胜》中明确提出,进入21世纪,用武力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因此,文化成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
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相互角逐[6](P4)。
全面总结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特别是关于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性”的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粉碎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对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的心理接受机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解释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和本质,但没有解决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的心理机理和转化为行为的现实路径。
当代心理学的接受规律告诉我们,意识形态的接受过程,是接受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在环境的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意识形态进行比较、选择、整合、内化、践行的连续、完整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宣传、教育、灌输只是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
《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2](P72)。
恩格斯又说,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7](P426-427)。
因此,只有将外在的要求顺利地转化为内在的需要,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内心而不是表面的认同,才能真正实现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