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高氯酸perchloric acid[过氯酸]

合集下载

高氯酸 MSDS

高氯酸 MSDS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
分子式:
HClO4
分子量:
100.46
主要成分:
含量:优级纯、分析纯均在70~72%之间。
溶解性:
与水混溶。
主要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用于高氯酸盐制备,也用于电镀、人造金钢石提纯和医药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碱类、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高氯酸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高氯酸
化学品俗名:

高氯酸

高氯酸

高氯酸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标识中文名高氯酸;过氯酸英文名 perchloric acid分子式 HClO4相对分子质量 100.46CAS号 7601-90-3 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化学类别无机酸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优级纯、分析纯均在70%~72%之间。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用于高氯酸盐制备,也用于电镀、人造金钢石提纯和医药等。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

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不燃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在室温下分解,加热则会发生爆炸。

无水物与水起猛烈作用而放热。

具有强氧化作用和腐蚀性。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考虑到火场中可能存在有机物会引起爆炸,不可轻易接近。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郊外专业仓库内,仓内要求阴凉通风。

远离火种,热源。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易燃或可燃物、还原剂、硫、磷等分开存放。

高氯酸 色谱柱 -回复

高氯酸 色谱柱 -回复

高氯酸色谱柱-回复高氯酸(perchloric acid)是一种无机强酸,化学式为HClO4。

它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油状液体,在常温下可以溶于水,并能与大多数有机物反应。

高氯酸在化学研究、分析化学和实验室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氯酸在色谱柱中的应用。

色谱柱是一种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化学物质。

在色谱分析中,高氯酸可以作为固定相或溶剂的一部分,在色谱柱中发挥作用。

下面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高氯酸在色谱柱中的应用问题。

第一步:色谱柱的工作原理色谱柱基于物质在不同相间的差异,通过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相互传递来分离混合物。

固定相是柱中填充或涂覆的一种物质,而流动相是溶剂或气体。

在色谱分离过程中,样品中的成分按照它们与固定相的亲和性逐渐分离。

这种分离可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等。

第二步:色谱柱中的固定相固定相是色谱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直接影响到分离效果和分析结果。

在一般的液相色谱中,固定相通常是以微粒形式存在的吸附剂,如硅胶(silica gel)或氧化铝(alumina)。

对于高氯酸的色谱柱,固定相的选择十分重要。

第三步:高氯酸色谱柱的选择与其他物质相比,高氯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能导致对常见的色谱柱材料产生腐蚀。

因此,在选择色谱柱时,需要特别考虑高氯酸的性质。

柱材料的选择通常包括不锈钢、玻璃和陶瓷等耐腐蚀材料。

此外,还需要注意柱的内径和柱长等参数,以满足分离的需要。

第四步:高氯酸的分离条件在使用高氯酸进行色谱分离时,有几个关键的分离条件需要考虑。

首先是流动相的选择,需要保证高氯酸能够与流动相充分溶合并遵循一定的溶解度规律。

其次是流动速率的控制,过高的流动速率可能导致分离不完全,而过低的流动速率可能导致分离时间过长。

最后是检测方法的选择,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检测或电化学检测等。

第五步:高氯酸色谱柱的应用领域高氯酸色谱柱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高氯酸

高氯酸

高氯酸一、成分辨识资料:高氯酸perchloric acid,又名过氯酸。

其无水酸为无色透明液体。

有挥发性。

极易吸湿。

大气压下蒸馏分解,有时会发生强烈爆炸。

能与水任意混溶,并与水起猛烈作用而放出热。

熔点-112℃。

沸点19℃(1.47kPa)。

二、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

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但属强氧化剂,可助燃,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在室温下分解,加热则爆炸。

无水物与水起猛烈作用而放热。

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三、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四、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如没有胃溃疡,饮用1%碳酸氢钠溶液,如有胃溃疡或不清楚时,服用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片剂。

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五、灭火措施:六、暴露预防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高氯酸[浓度 50%~72%]安全技术说明书

高氯酸[浓度 50%~72%]安全技术说明书

高氯酸[浓度 50%~72%]安全技术说明书修改日期: SDS 编号:798-3产品名称:高氯酸[浓度 50%~72%] 版本:V1.0.0.3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高氯酸[浓度 50%~72%]化学品英文名:perchloric acid,with not less than 50% but not more than 72% acid,by mass化学品别名:-CAS No.:7601-90-3EC No.:231-512-4分子式:HClO4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跟可燃物质接触容易引起火灾。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氧化性液体,类别1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1A;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1。

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远离服装和其他可燃材料。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穿防火或阻燃服装。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沾染衣服:立即用水充分冲洗沾染的衣服和皮肤,然后脱掉衣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如发生大火和大量泄漏的情况下:撤离现场。

因有爆炸危险,须远距离救火。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分开存放。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跟可燃物质接触容易引起火灾。

新版MSDS——高氯酸

新版MSDS——高氯酸

高氯酸
致癌性: 生殖毒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51015 1873 O51 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全开口钢桶;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 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 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 、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 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 路线行驶。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 燃物等杂质。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 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 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 、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1 类氧化剂。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无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1.76 无资料 100.46 无意义 无资料 无意义 无意义
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用于高氯酸盐制备,也用于电镀、人造金钢石提纯 和医药等。 90(约)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强酸、强碱、胺类、酰基氯、醇类、水、易燃或可燃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LD50:1100 mg/kg(大鼠经口);400 mg/kg(犬经口) 急性毒性: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高氯酸化学

高氯酸化学

高氯酸化学高氯酸(perchloric acid),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ClO4。

它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

高氯酸是一种强酸,其酸性比硫酸还要强。

高氯酸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氯气和浓硝酸反应得到。

具体的制备步骤是:首先将浓硝酸倒入反应瓶中,然后缓慢通入氯气,并加热反应瓶。

在反应过程中,氯气和硝酸发生反应生成高氯酸。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需要控制反应温度,以避免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过快。

高氯酸在化学实验室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作氧化剂,可以将许多物质氧化为高氯酸盐。

同时,高氯酸也可以用作分析试剂,用于测定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

由于高氯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氧化性,因此在使用高氯酸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与皮肤、眼睛等接触。

高氯酸的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酸性溶液,可以长时间保存。

但是,高氯酸本身是一种强氧化剂,容易与可燃物质反应,产生爆炸。

因此,在储存和使用高氯酸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储存在防爆柜中,避免与有机物接触等。

高氯酸的应用还不仅限于实验室。

由于其强氧化性,高氯酸在化工工业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高氯酸可以用于制备高氯酸盐,如高氯酸铵、高氯酸钠等。

这些高氯酸盐在火箭燃料、炸药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

高氯酸还具有一定的毒性。

接触高氯酸会对人体造成灼伤,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因此,在使用高氯酸时,需要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高氯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的无机化合物。

它在化学实验室和化工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其危险性较高,使用高氯酸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保护自身安全。

危化品MSDS-高氯酸

危化品MSDS-高氯酸

高氯酸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高氯酸化学品英文名称:perchloric acid化学品中文名称2:过氯酸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用于高氯酸盐制备,也用于电镀、人造金钢石提纯和医药等。

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氧化剂、酸性腐蚀品、易制爆(含酸50-72%)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3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

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2.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2.5燃爆危险:与可燃物混合或急剧加热会发生爆炸。

遇水剧烈反应。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高氯酸7601-90-3 70.0%~72.0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给饮牛奶或蛋清。

如有不适感,就医。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在室温下分解,加热则爆炸。

无水物与水起猛烈作用而放热。

具有强氧化作用和腐蚀性。

5.2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5.3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禁止用砂土压盖。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

高氯酸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高氯酸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China 版本 v1.01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产品标识符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 高氯酸 Perchloric acid
CAS No. 别名
: 7601-90-3 : 过氯酸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无数据资料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干粉 干砂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氯氯化氢气体容器遇火可能会爆炸
3/8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b) 气味 c) 气味临界值 d) pH值 e) 熔点/凝固点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g) 闪点 h) 蒸发速率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k) 蒸气压 l) 相对蒸气密度 m) 相对密度 n) 溶解性 / 水溶性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p) 自燃温度(°C / °F) q) 分解温度 r) 粘度
6/8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吞咽 皮肤 眼睛
无数据资料 无数据资料 无数据资料 无数据资料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该物 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 研究。 附加说明 无数据资料

高氯酸[浓度50%~72%]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高氯酸[浓度50%~72%]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高氯酸[浓度50%~72%]化学品英文名:perchloric acidCAS No.:7601-90-3EC No.:231-512-4分子式:HClO4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跟可燃物质接触容易引起火灾。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危险性类别判定,该产品分类如下:氧化性液体,类别1;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远离服装和其他可燃材料。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穿防火或阻燃服装。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沾染衣服:立即用水充分冲洗沾染的衣服和皮肤,然后脱掉衣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如发生大火和大量泄漏的情况下:撤离现场。

因有爆炸危险,须远距离救火。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分开存放。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跟可燃物质接触容易引起火灾。

健康危害:腐蚀物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伴有咳嗽、呼吸道阻塞和粘膜损伤。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造成严重皮肤灼伤。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高氯酸-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高氯酸-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泄漏处理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蚀、防毒服,戴橡胶手套。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碎石灰石(CaCO3)、苏打灰(Na2CO3)或石灰(CaO)中和。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标识
中文名:高氯酸;过氯酸
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798
英文名:Perchloric acid
UN编号:1873
分子式:ClHO4
分子量:100.46
C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号:7601-90-3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
熔点(℃)
-112
相对密度(水=1)
1.664
相对密度(空气=1)
3.5
沸点(℃)
130(爆炸)
无资料
爆炸上限(v%)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
无资料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在室温下分解,加热则爆炸。具有强氧化作用和腐蚀性。
建规火险分级
乙类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酸、强碱、胺类、醇类、水、还原剂、易燃物等。
灭火方法
考虑到火场中可能存在有机物会引起爆炸,不可轻易接近。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装备,在掩蔽处操作。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要求20~30min。就医。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危化品MSDS 高氯酸

危化品MSDS 高氯酸

高氯酸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高氯酸化学品英文名称:perchloric acid化学品中文名称2:过氯酸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用于高氯酸盐制备,也用于电镀、人造金钢石提纯和医药等。

2.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氧化剂、酸性腐蚀品、易制爆(含酸50-7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

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与可燃物混合或急剧加热会发生爆炸。

遇水剧烈反应。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高氯酸7601-90-3 %~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给饮牛奶或蛋清。

如有不适感,就医。

5.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在室温下分解,加热则爆炸。

无水物与水起猛烈作用而放热。

具有强氧化作用和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禁止用砂土压盖。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

高氯酸周知卡

高氯酸周知卡
爆炸上限(%):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
引燃温度(℃):无资料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在室温下分解,加热则爆炸。无水物与水起猛烈作用而放热。具有强氧化作用和腐蚀性。
灭方
火法
灭火方法:考虑到火场中可能存在有机物会引起爆炸,不可轻易接近。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高氯酸


中文名:过氯酸
英文名:perchloric acid
分子式:HClO4
CAS号:7601-90-3
结构式:HClO4
危险性类别:强腐蚀性
化学类别:无机酸
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高氯酸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
主要用途:工业上用于高氯酸盐的制备,人造金刚石提纯,电影胶片制造,医药工业,电抛光工业,用于生产砂轮,除去碳粒杂质,还可用作氧化剂等。
健危
康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本品有强烈腐蚀性。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燃特
爆性
燃烧性:助燃
闪点(℃):无资料
爆炸下限(%):无资料

高氯酸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高氯酸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高氯酸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高氯酸;过氯酸化学品英文名称:Perchloric acid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5.1 类氧化剂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导致严重灼伤。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加热可导致爆炸,与可燃物质接触可燃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用聚乙二醇400 轻敷。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0 分钟。

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用大量水,谨防呕吐,立即就医。

勿试图中和。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助燃,远离可燃物质。

遇火可产生有害可燃性气体和蒸气。

有害燃烧产物:氯,氯氧化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考虑到火场中可能存在有机物会引起爆炸,不可轻易接近。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待在危险区,喷水降低蒸气危害,在安全距离以外喷水以冷却容器,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个人防护:勿吸入其蒸气/浮沉,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保证空气流通。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严禁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根据化学品性质进一步处置。

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回收利用: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保持所有容器、仪器、工作场所洁净。

可产生爆炸性高氯酸盐。

避免高氯酸溶液变干。

储存注意事项:密封于通风处,远离光源、热源,储存温度没有限制。

储存室及容器要求:勿使用金属或轻金属容器。

普通储存注意事项:单独储存或与其他氧化物质一起存放。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高氯酸安全技术说明书正式资料doc

高氯酸安全技术说明书正式资料doc

高氯酸安全技术说明书正式资料doc正式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高氯酸安全技术说明书次氯酸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溶液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企业名称:xxxxxxxxxxx地址:xxxxxx:xxxxx电子邮件地址:xxxx@xxxxx联系:xxxx-xxxxxxx号码:xxxx-xxxxxxx企业应急:xxxx-xxxxxxxx技术说明书编码:xxxxx--1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作消毒剂,纸浆漂白剂等,医药工业中用于制氯胺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21)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严重严重眼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

对水环境危害类别急性危害: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远离高热。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根据具体的着火物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危化品MSDS高氯酸

危化品MSDS高氯酸

高氯酸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高氯酸化学品英文名称:perchloric acid化学品中文名称2:过氯酸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用于高氯酸盐制备,也用于电镀、人造金钢石提纯与医药等。

2、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氧化剂、酸性腐蚀品、易制爆(含酸50-72%)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3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

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2、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2、5燃爆危险:与可燃物混合或急剧加热会发生爆炸。

遇水剧烈反应。

3、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高氯酸7601-90-3 70、0%~72、04、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给饮牛奶或蛋清。

如有不适感,就医。

5、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在室温下分解,加热则爆炸。

无水物与水起猛烈作用而放热。

具有强氧化作用与腐蚀性。

5、2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5、3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禁止用砂土压盖。

6、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根据液体流动与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高氯酸)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高氯酸)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高氯酸)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高氯酸;过氯酸英文名:Perchloric acid分子式:HClO4分子量:100.46CAS号:7601-90-3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物化学类别:无机酸第二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优级纯、分析纯均在70%--72%。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用于高氯酸盐制备,也用于电镀、人造金钢石提纯和医药等。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

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助燃建规火险分级:甲闪点(℃):无意义自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下限(V%):无意义爆炸上限(V%):无意义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雾状水,减少蒸发。

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郊外专业仓库内,仓内要求阴凉通风。

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30℃。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易燃、可燃物,还原剂、硫、磷等分开存放。

高氯酸(含酸50%~72%)

高氯酸(含酸50%~72%)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中文名:高氯酸; 过氯酸化学品英文名:perchloric acid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高氯酸7601-90-3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

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与可燃物混合或急剧加热会发生爆炸。

遇水剧烈反应。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给饮牛奶或蛋清。

如有不适感,就医。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在室温下分解,加热则爆炸。

无水物与水起猛烈作用而放热。

具有强氧化作用和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禁止用砂土压盖。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用碎石灰石(CaCO3)、苏打灰(Na2CO3)或石灰(CaO)中和。

高氯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高氯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高氯酸
高氯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信息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信息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16]参考书: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一卷/张海峰主编.—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ISBN 978-7-122-00165-8
修改说明:
第一版
其他信息:
MDL号:MFCD00011325PubChem号:24858523BRN号暂无
填表部门:
审核部门: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考虑到火场中可能存在有机物会引起爆炸,不可轻易接近。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类、胺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2.00(14℃)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与水混溶。
主要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用于高氯酸盐制备,也用于电镀、人造金钢石提纯和医药等。
其它理化性质:
90(约)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
强酸、强碱、胺类、酰基氯、醇类、水、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回目录
急性毒性:
LD50:1100 mg/kg(大鼠经口);400 mg/kg(犬经口)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碱类、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
51015
UN编号:
1873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1
包装方法:
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全开口钢桶;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
高氯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perchloric acid
中文名称2:
过氯酸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536
CAS No.:
7601-90-3
分子式:
HClO4
分子量:
100.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高氯酸
70~72%
7601-90-3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回目录
主要成分:
含量:优级纯、分析纯均在70~72%之间。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
pH:
熔点(℃):
-122
沸点(℃):
130(爆炸)
相对密度(水=1):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
灭火方法:
考虑到火场中可能存在有机物会引起爆炸,不可轻易接近。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在室温下分解,加热则爆炸。无水物与水起猛烈作用而放热。具有强氧化作用和腐蚀性。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回目录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1类氧化剂。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类、胺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有强烈腐蚀性。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录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