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情况对比

合集下载

地下车库项目常见的两种通风排烟设计方案对比

地下车库项目常见的两种通风排烟设计方案对比

地下车库项目常见的两种通风排烟设计方案对比在地下车库设计中,通风排烟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效的通风排烟系统可以保证车库内空气的质量,保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可以减少车库内的湿度和不良气味。

通风排烟系统一般包括风机、风道、排烟口等,在设计中可以选择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

1. 自然通风排烟系统自然通风排烟系统依靠车库内外的自然风力来通风,故其实现环保、节能和省电的同时,没有噪音和振动,而且易于维护。

具体来说,自然通风排烟系统根据车库的气流状况设计出一系列入风口和出风口,在通风时可以将新鲜空气从外部送到车库内,排出车库内的污浊空气。

由于自然通风排烟系统需要充分利用自然风力,因此需要对车库周边的环境和气流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根据车库的形状、大小、位置、使用要求等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优点:1)环保、节能:自然通风的优点是不需要额外消耗其他能源,只利用自然风力进行通风排烟,节省了大量的电费。

2)易于维护:除少数的阀门和检修口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其他的都无需人为干预。

3)灵活性:自然通风排烟系统不受地方的限制,因此在建筑设计上灵活性更高,也更具有适用性。

缺点:1)受气流限制:这种系统对环境气流的质量有一定的依赖性,如果环境气流条件恶劣,就会对车库内部通风效果造成影响。

比如雨季和热带气候,特别容易导致车库内的潮湿和不透气。

2)不适合大型车库:自然通风排烟系统通常适用于面积较小的车库,一旦车库面积过大,会极大影响通风效果。

2. 机械通风排烟系统机械通风排烟系统是采用风机、风口等机械设备以及内部自来水、消防喷头等辅助,使车库内外的空气产生流动,从而达到通风的效果。

机械通风排烟系统主要包括风机、风道、排烟口等设备,通过运转风机,排走车库内的废气,进入新风管道,提供新鲜氧气,达到保持车库内新鲜明亮的目的。

优点:1)控制性强:机械通风排烟系统可以通过风机控制气流速度和方向,提高车库内的通风效果。

2)适用于大型车库:机械通风排烟系统的通风效果不受外部自然气流和环境气体的影响,因此适用于大型车库或处于恶劣环境中的车库。

完整版新老防排烟规范的对比及图文解析

完整版新老防排烟规范的对比及图文解析

新防排烟规范标准条文总结针对2018防排烟新规范的出台,现对排烟规范重点部分做如下梳理, 重重点。

今年防排烟部分的考试分值肯定会有增加的趋势。

防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 统。

排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条款分布表首先,有必要明确的是: 两个系统的总称。

防排烟系统并不是单一系统,而是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红色部分是新防排烟规范主要变化内容1、防烟分区老规,防烟分区<500m2新规,根净高有关,并增加了防烟分区恆边的要求净高<3m T防烟分区<500m2,长边<24m 亦净高<6m r防烟分区<1000m2,长边幻6m 净高>6m,防烟分区<2000m2,长边w60nn 走道宽度<2.5m?长边MOm老规,净高大于6m不划分防烟分区新规,净高大于9m不划分防烟分区2. 挡烟垂壁老规,梁底或吊顶下不小于500mm 新规,强调储烟仓厚度自然排烟,20%净高,不小于500mm 机械排烟,10%净高,不小于500mm 另需满足清晰高度(净高-储烟仓厚度):净高s3m,净咼1/2以上净咼>3m, 1.6m+0.1 / 争咼ZL3. 房间排烟老规,自然排烟2%,机械排烟60CMH/m2 新规,跟净高有关净高<6m ,自然排烟2% ,机械排烟60CMH/m2,且不小于15000CMH净高>6m,根据火灾模型计算排烟量自然排烟开窗面积根据排烟量和风速反推4、走道排烟老规,自然排烟2%,机械排烟60CMH/m2 新规,根据走道和周围房间排烟情况①仅走道排烟自然排烟,走道两侧各开窗2.0m2机械排烟,不小于13000CMH②走道和房间都排烟自然排烟2%,机械排烟60CMH/m23且不小于13000CMH5. 中庭排*老规,自然排烟5%,机械排烟根据换气次数4 次/h 或6次/h新规,根据周围场所排烟情况①周围场所都是机械排烟周围场所最大防烟分区120CMH/m2 ,且不小T107000CMH注:排烟量基本上就是107000CMH自然排烟开窗面积根据排烟量和风速反推②周围场所仅回廊排烟排烟量不小于40000CMH白铁裔而玉□未曰士侄州吐田□玉口呵彳圭G 堆概念防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

地下车库项目常见的两种通风排烟设计方案对比

地下车库项目常见的两种通风排烟设计方案对比

地下车库项目常见的两种通风排烟设计方案对比地下车库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有害物质,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通风和排烟措施,以确保车库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并保障安全。

目前,地下车库通风排烟设计方案主要有两种,即本地排风和全面排风。

下面我们对两种方案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一、本地排风方案本地排风是指在车库内设置机械通风设备,利用通风柜、排风扇等设备将车库内的污染物集中排放。

本方案需要将各个通风设备合理布局,并根据车流量、车位数等参数计算排风量大小,以保障通风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本地排风方案的优点:1. 排放污染物集中,可以有效减少车库内部气体浓度,并防止污染扩散到其他区域,提高车库内部环境质量。

2. 设备相对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操作便捷,成本较低。

3. 传统开放式车库等场合,本地排风方案更加适用。

本地排风方案的缺点:1. 只适用于小型车库或车间,适用范围有限。

2. 不同区域之间的污染物排放不平衡,可能导致车库内部空气质量不均,容易形成局部污染。

3. 本地排风方案存在难以准确计算排风量的问题,如不合理设计设备,有可能导致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和振动等问题,影响车库的使用和周边居民的生活。

二、全面排风方案全面排风方案是指在车库设有多个风机和排风管道,从不同方向采风,将排放到车库内的污染气体收集后统一排出。

该方案需要考虑通风设备的布局和技术参数,计算通风和排风量,同时考虑人员、设备的安全等问题。

全面排风方案的优点:1. 提高了车库内部空气质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形成局部污染。

2. 通风量可根据车流量及车库规模精确计算,提高通风设备的效率,避免因过大或过小的通风量而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

3. 全面排风方案可采用封闭式车库,减少了污染物的外扩,降低了车库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

全面排风方案的缺点:1. 设备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设计、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易出现设备故障和运行不稳定等情况。

2. 车库布局和设计要求较高,需要充分考虑通风和排风设备的规划和布局,如不合理设计,会影响车库的使用效果和用户的满意程度。

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全方面对比

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全方面对比

01、系统设置场所的高度①防烟系统:H>50m的公共/工业建筑和H>100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无论自然开口面积是否满足要求,都必须机械);H≤50m的公共/工业建筑和H≤100m的住宅建筑,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当其自然开口面积不满足要求时,也要采用机械)。

②排烟系统:多层建筑比较简单,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少,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方式较多。

高层建筑主要受自然条件(如室外风速、风压、风向等)的影响会较大,一般采用机械方式较多。

而多层建筑中所需开口面积应根据规范直接规定或者根据排烟量和开口处风速计算得出,当实际开口面积不满足时,也要采用机械排烟。

小结:规范对于防烟系统应采用机械还是自然防烟,在建筑高度上做了明确的规定。

而排烟系统应采用机械还是自然排烟,在建筑高度上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是根据实际工程中的一般情况得出了多层宜自然,高层宜机械。

02、系统分段设置①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②机械排烟系统: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其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公共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50m,住宅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小结: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分段设置并没有区分公建和住宅,而机械排烟系统的分段设置把公建和住宅在高度上做了区分。

03、风机设置位置①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送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下部,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

②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最高处,烟气出口宜朝上。

排烟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且风机两侧应有600mm以上的空间小结:规范对送风机和排烟风机的位置做了一定的要求,不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但,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

自然排烟与强制排烟对比0414

自然排烟与强制排烟对比0414
60+25+50+200+60=395万元(约),投资降低约65万元。
平面布置
占地较小
需设置引风机房,占地面积约50m2
维护
较为简单
引风机需维护
节能
基准值
引风机电机功率110kw,排烟温度320℃下降至250℃,回收热量约8.4GJ/h,相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30m3/h煤气。按照0.59元/度电、0.2元/立方煤气计算,每小时可节省能源开支约220元。考虑轴承钢等钢种生产时的热负荷及排烟温度变化,节能量减半,按照年生产时间6500小时计算,年节约71.5万元。
环保
烟囱高度约85m,环境友好
烟囱高度约30m,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安全
较高
1、引风机为故障点
2、加热炉热负荷降低时,排烟温度降低较多,有可能造成排烟温度过低(低于160℃),存在露点腐蚀等隐患。
混凝土烟囱自然排烟与引风机强制排烟对比
对比项目
混凝土烟囱自然排烟
钢制烟囱强制排烟
备注
构成
混凝土烟囱(含内衬及基础)+砖砌烟道25m(含基础)+烟道闸板+空煤气换热器
钢制烟囱(含保温及基础)+钢制烟管25m(含保温)+变频引风机系统+空煤气换热器(加大)+管道阀门(规格提高)
投资
210+50+20+180=460万元(约)

新老防排烟规范的对比和图文解析

新老防排烟规范的对比和图文解析

新防排烟规范标准条文总结防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

排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图文解析防烟系统>>>>设置部位1、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安全性较高的安全出口)、消防电梯前室(灭火救援通道);2、避难层(建筑内的安全区域,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才有)。

作用:通过设置防烟措施,防止烟气进入防烟部位,确保防烟部位的人员不受烟气侵袭,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创造条件。

>>>>方式1、自然通风方式楼梯间示例前室示例2、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示例机械加压送风的立面图和平面图示例楼梯间加压送风口和竖井示例加压送风机及风管示例送风风机房电气控制柜示例前室送风口和竖井示例排烟系统>>>> 设置部位1、较长的疏散走道;2、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面积较大的地上房间和地下室(这两项的具体标准因建筑定性而异,具体可参见建筑防火设计规范);3、中庭。

由此可见,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将进入疏散走道的烟气排出室外,为人员疏散创造必要的安全条件。

>>>> 方式1、自然通风方式注:此处(房间和走道)的自然通风不同于楼梯间和前室的自然通风。

虽然它们的原理相同,但此处是作为排烟措施,而楼梯间和前室是作为防烟措施。

中庭示例走道示例2、机械排烟方式设置部位:按规范应设置排烟措施,但又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走道、中庭。

原理示例水平机械排烟系统原理示例分区示例排烟口和手动开启装置示例排烟口手动开启装置示例中庭机械排烟示例排烟风机及风管示例排烟风机房电气控制柜示例排烟防火阀示例【附】防火阀与排烟防火阀的区别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密闭场所如地下室还应设置补风用的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的补风系统原理机械排烟系统的补风排烟系统在有困难时,可以和通风空调系统兼用,但应符合排烟系统的要求。

车库排风和排烟兼用系统。

长廊型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控制模式的效果比较

长廊型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控制模式的效果比较

> l 厂,
: - -楼 梯 间 v - E=七=
值 模 拟 与 全尺 寸 长 廊 实 验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 采 用 挡 烟 垂 壁 、 对 机
械 排 烟 和 空 气 幕 等 多种 组 合 的 防 排 烟 模 式 的 防 排 烟 效 果 进 行 分 析 。 比较 各 种模 式 下 烟 气 的 温 度 分 布 、 量 分 数 分 布 以及 烟 质 气沉 降 时 间 , 计 5种 排 烟 模 式 。 结 果 表 明 : 烟 空 气 幕 效 果 设 防 明显 。采 用前 室部 分加 压 并 在 前 室 门 口设 置 防 烟 空 气 幕 , 时 同 开 启 两个 排 烟 口的排 烟模 式 具 有 最佳 的 烟 气控 制 效 果 , 排 烟 其
称 “ 规 ” 8 4 1 1规 定 , 直 接 自然 通 风 , 长 度 超 过 高 ). . . 无 且 2 的内 走 道 或 虽 有 直 接 自然 通 风 , 长 度 超 过 6 0m 但 0 m
防 排 烟 设 置
模式 1
模式 2 模式 3 模式 4 模式 5
文 章 编 号 : 0 9 0 2 ( 0 0 0卜 0 3 — 0 10 — 0 9 2 1 ) 03 4
处 ; 烟垂壁 h 挡 设 置 在 距 火 源 1 处 ,。设 置 在 距 火 源 5m h
建 筑 物 内火 灾 烟 气 一 直 是 造 成 人 员 伤 亡 的 主 要 原 因 , 廊 是疏 散 时 人 员 从 房 间 内 至 疏 散 楼 梯 或 外 部 出 口 走 等 安 全 出 口的 室 内通 道 。在 火 灾 情 况 下 , 员 要 从 房 间 人 等 部 位 向 外 逃 生 , 先 要 通 过 走 廊 。所 以 , 廊 是 疏 散 的 首 走

酒店中庭自然排烟方式的数值模拟

酒店中庭自然排烟方式的数值模拟
GUO o — i o H ng x a
( ou z o ieDea h n , n h iGu lo 8 4 0 , ia Gu lo h u F r tc me t Qig a ou 1 0 0 Chn )
Ab ta t Th mo efo o t r a t i m n ag r h l eh t l sr c : e s k l w f n e n l ru i a t -i o e i a k
有 1 1 层 商 务 酒 店 , 高 度 约 9 . 5m 。 购 物 中 心 栋 0 总 9 9 其
Nu e ia i u a i n o a u a m o e m rc lsm l to f n t r ls k
e h u ta t i m n h t l x a s t a r u i o e
围 较 2#场 景 大 。
对 比 1 、 #场 景 的 不 同 , 为 2 # 2 认 #场 景 因为 其 排 烟
口位 置分 布在 四周 位 置 , 为 分 散 , 气 可 以 较 为 平 稳 地 较 烟
排 出 , 气层 较 早 达 到 稳 定 。1#场 景 因 为排 烟 口位 于 中 烟
“ 规” 5 12条 规 定 : 层 建 筑 内 的商 业 营 业 厅 、 高 第 .. 高 展 览厅 等 , 当设 有 火 灾 自动 报 警 系 统 和 自动 灭 火 系 统 , 且
采 用不 燃 或 难 燃 材 料 装 修 时 , 上 部 分 防 火 分 区 的允 许 地
最 大 建 筑 面 积 为 400m ; 下 部 分 防 火 分 区 的允 许 最 0 地 大 建 筑 面 积 为 20 0m 。如 果 按 照 规 范 , 要 用 防 火 卷 0 需

防排烟系统新旧规范对比-与建筑相关条文

防排烟系统新旧规范对比-与建筑相关条文

防排烟系统新旧规范对比(与建筑相关条文)1.新规:当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其加压送风口需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

新规原文:旧规:无要求。

影响: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风井布置时,宜尽量有一面墙布置在正对前室入口,以便设置加压风口。

否则需从风井内接管出来在顶部设风口,影响净高及装修。

2.新规:剪刀楼梯的两个楼梯间应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新规原文:旧规:剪刀楼梯可合用加压送风系统。

旧规原文:影响:剪刀楼梯间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时,不能合用一个风道,需分别设置风道、风口及风机。

3.新规:采用自然通风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新规原文:旧规:封闭楼梯间仅要求能采光通风,无具体面积要求。

旧规原文:影响:自然排烟时,楼梯间最高部位需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 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4.新规: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

当必须设在同一面上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

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机出风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

新规原文:旧规:仅要求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宜设置在排烟机出风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宜小于3.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0m。

旧规原文:影响:地下室出地面风井(机房)布置需进行相应调整,可能影响车位数量及园林。

5.新规:加压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包括设在屋顶、首层的加压风机。

新规条文解释:旧规:加压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但对于设置在室外的风机没具体要求。

影响:设置在室外的风机(包括屋顶)也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

6.新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不应采用土建风道。

新规原文:旧规:无要求。

影响:土建风道内需内衬铁皮风管,影响土建风道尺寸及施工。

轨道交通高架车站自然排烟效果模拟分析

轨道交通高架车站自然排烟效果模拟分析
O fH i sno ut bl sbi ge h a 5 tm e ve ts ia ei g rt n 1. i so rh.
[ y r s E e ae ain a o y a rl mo e x a f m F Ke wo d ] lv tds t ;c n p ;n t a s k f c o C D t o u e i
轨道交通高架车站 自然排 烟效 果模拟分析
曾 臻 唐 新 邵
6 3;2 重庆大 学 1 01 . 0 重庆 4 4 ) 1 0 5 0 (. 1 中铁二 院工程 集团有 限责任公 司 成都
【 摘
要 】 国内轨道交通 高架车站公共区基本采用 自然通风和 自然排烟 。由于景观 要求,车站雨棚多采用封
调 专业 设计 , 体会 到轨 道交 通 高架车 站 公共 区设计
封 闭拱顶雨 棚 不 同的 h和 H 值 情况 下 的排烟 效果
进 行 C D模 拟分 析 , 以得 出适 宜 的设计 取值 。 F
1 模 ok xta ton o lvae t o Th satceus f c onau a m ee r ci fee td s ̄i n. i ri l esCFD o sm ult h n l e eofnau a m o xta to by t i a et ei fu nc tr ls kee r c n i
[ s at Abt c] r
T eei uu l E a rl eta o n aua s k xrco e u l rao it ni e vtd h r sa yUS Sn t a v ni t nadntrl moee t t ni t bi ae f a as l ae s l u li ai nh p c r lr t e

吨蒸汽耗标煤、排烟温度、热效率等情况说明20200325

吨蒸汽耗标煤、排烟温度、热效率等情况说明20200325

关于吨蒸汽耗标煤及热效率情况的说明一、锅炉吨蒸汽耗标煤不受锅炉负荷影响,按运行科计算方法,锅炉吨蒸汽耗标煤根本上还是受原煤发热量及低位发热量变化的影响。

同时,每月按耗标煤来结算蒸汽成本不合适,现在燃煤成本是按原煤价格结算的,如锅炉热效率不变,那么锅炉吨蒸汽耗标煤是一定的。

此时,如果入厂煤发热量非常低但价格没有变,但这部分原煤折算成标煤量就会相对减少,那么这批煤折算下来的标煤成本自然就相对升高了,那么吨蒸汽耗标煤成本也相对升高了,所以是原煤品质的好坏才真正决定了吨蒸汽成本的高低,而不是锅炉吨蒸汽耗标煤量。

二、按照锅炉热效率反平衡计算公式,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不是锅炉排烟温度,而是锅炉排烟温差。

排烟温度高不代表锅炉热效率降低。

1、关于锅炉吨蒸汽耗标煤按运行科现有算法,影响锅炉吨蒸汽耗标煤的是锅炉热效率。

锅炉热效率下降则吨蒸汽耗标煤升高。

而影响锅炉热效率的是原煤消耗量及其低位发热量。

原煤消耗量大、低位发热量高则锅炉热效率下降。

所以归根结底,直接影响锅炉吨蒸汽耗标煤的因素还是原煤消耗量及其低位发热量。

通过后面的计算过程分析,锅炉吨蒸汽耗标煤及锅炉热效率变化大的原因就在原煤消耗量、低位发热量这两个数据的变化上,即:锅炉热效率、锅炉吨蒸汽耗标煤的计算结果全部依赖于原煤消耗量、原煤低位发热量的数据准确性,一旦原煤消耗量、原煤低位发热量数据不准确,那么原煤消耗量、原煤低位发热量数据不准确,我们计算锅炉热效率、锅炉吨蒸汽耗标煤等指标就没有了意义,也不能再用这些数据来衡量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举例:在主蒸汽和主给水焓值变化不变的情况下,若锅炉热效率88%下降到83%,吨蒸汽耗标煤量会升高6%。

通过表一、表二两个数据表,我们可以看到锅炉热效率非常不正常。

2019年全年锅炉热效率在88%左右,而2020年2月份却仅为78.75%,到了2020年3月份第三周更是突然升高到了98.93%,偏差幅度达到了25%,造成了锅炉吨蒸汽耗标煤量数据波动较大。

中美消防排烟机排烟性能测试标准差异

中美消防排烟机排烟性能测试标准差异

消防设备研究 中美消防排烟机排烟性能测试标准差异苏 琳,薛 林(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200438) 摘 要:介绍美国消防排烟机执行的标准ANSI/AMCA240《正压排烟机风量的测试方法》和排烟性能测试方法参照的标准ANSI/AMCA 210-2007《通风机额定性能实验的实验室方法》,以及中国消防排烟机执行的标准GB 27901-2011《移动式消防排烟机》。

通过实体试验对比AMCA 240与GB27901的排烟量测试方法的异同。

结果表明,美国标准的测量值大于实际值,而中国标准测量值小于实际值。

关键词:消防排烟机;标准;排烟量测试中图分类号:X924.4,TU83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029(2017)01-0070-031 概 述目前,国内使用的移动式消防排烟机型号和功率各不相同,使用时可根据用户的要求选配。

排烟量作为消防排烟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被作为选择对比和采购排烟机的重要参考依据。

由于各国的排烟机风量测试标准不同,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不同,导致了不同测试标准下的排烟量会有差异,差异的大小一直是业界关心的问题。

笔者将美国排烟机标准和中国排烟机标准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对比。

2 标准现状2.1 美国标准美国的消防排烟机执行AMCA(美国通风与空调协会)的标准ANSI/AMCA 240《正压排烟机风量的测试方法》,排烟性能的测试方法参照ANSI/AMCA 210-07《通风机额定性能认证的实验测试方法》中的标准风室测量方法,但在其基础上作了修改,针对消防排烟机的实际使用情况,将排烟机的入口由与测试风机风叶直径相同的封闭风管改成了敞开的标准尺寸的门,如图1所示。

该消防排烟机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是将消防排烟机整机摆放在距离标准风室一定距离的地方进行测试,距离的长短和俯仰角由厂家决定,一般情况下是测试排烟机的最佳安放位置。

消防排烟机和风室之间相对敞开,没有任何障碍物或风管。

风室的开口大小根据实际应用现场模拟两种开门情况:一是开一扇门,二是开两扇门。

地铁隧道区间火灾通风排烟系统效能对比研究

地铁隧道区间火灾通风排烟系统效能对比研究
的运行状态
应用案例:已 在多个地铁隧 道区间成功应 用,效果显著
地铁隧道区间火 灾通风排烟系统 效能对比研究的 目的和意义
通风排烟效率的 定义和评价指标
不同通风排烟系 统在火灾条件下 的通风排烟效率 对比分析
影响通风排烟效 率的因素分析
提高通风排烟效 率的措施和建议
不同通风排烟系 统下的烟雾扩散 速度
影响烟雾扩散速 度的因素
烟雾扩散速度对 隧道安全的影响
优化通风排烟系 统以降低烟雾扩 散速度的建议
地铁隧道区间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在温度控制方面的能力对比 不同通风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时的温度控制效果 温度控制能力对地铁隧道区间火灾的影响 提高温度控制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系统A在火灾发生 时的安全性能表 现
高排烟效率
加强火灾监测 和预警系统, 及时采取措施
提高地铁工作 人员的消防安 全意识和技能
定期进行消防 安全演练,提 高应急处理能

汇报人:XXX
时间的影响
人员伤亡:评 估系统在火灾 发生时对人员 伤亡的影响程

实验目的:对比不同通风排烟系统在火灾情况下的效能 实验设计:设置不同的火灾场景和通风排烟系统,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变量:火灾规模、通风排烟系统类型、环境条件等 实验结果:分析并比较不同通风排烟系统在火灾情况下的效能表现
数值模拟法的基 本原理
原理:利用隧道 内外的气压差进 行自然通风排烟Leabharlann 优点:节能环保, 无需额外动力
缺点:受外界气 候条件影响较大, 排烟效果不稳定
适用范围:适用 于气候条件适宜、 隧道长度较短的 情况
工作原理:通过风机将新鲜空气送入隧道,将烟气排出 优点:能有效降低隧道内的烟气浓度,提高逃生几率 缺点: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运行成本较高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下空间较大、人员密集的地铁隧道区间

中日建筑自然防排烟技术标准对比研究

中日建筑自然防排烟技术标准对比研究

中日建筑自然防排烟技术标准对比研究曹灿峰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本文从自然防烟与自然排烟两大方面对中日两国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进行了宏观法规与微观条文的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在自然防烟方面,相较于日本主要重视前室区域,我国同时兼顾了疏散楼梯间和避难层,确保所有防烟场所均具备无烟无热的安全条件及人员避难逃生的新风需求。

在自然排烟方面,相较于日本主要看重防排烟系统形式,场所面积大小以及排烟窗实际操作的便利性,我国则从整体上更综合考虑排烟场所类型、净高、喷淋等因素对排烟窗面积的影响,且排烟窗面积与开窗角度要求也更为严格。

两国技术标准联系密切但各有特点,均符合各自国情,可进一步互相补充完善。

关键词:防排烟自然通风自然排烟日本Comparative Study on Technical Standards of NaturalSmoke Management in Building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CAO Can-fengChina Machinery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gulations and provisions on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of smokemanagement systems in building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The results show that:in terms of natural smoke prevention,compared with Japan,whi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anteroom,China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evacuation stairwell and the refuge area to ensure that all smoke-proof places have smoke-free and heat-free safety conditions and fresh air for people to escape.In terms of natural smoke exhaust,compared with Japan,whi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rm of the smoke management system,the size of the site and the convenience of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smoke exhaust window,China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s the type of smoke exhaust site,clear height,spray,etc.as the factors influenced on the area of the smoke exhaust window,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area of the smoke exhaust window and the opening angle of the window are also more strictly.The technical standards of the two countries are closely related,but ea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Both are in line with their respectiv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an be further complemented and improved for each other.Keywords:smoke management,natural ventilation,natural smoke exhaust,Japan收稿日期:2021-4-29作者简介:曹灿峰(1990~),男,硕士,工程师;长沙市雨花区韶山中路18号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410007);E-mail:1引言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但同时每年的火灾安全事故仍出现频繁高发态势,建筑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喷淋作用下的自然排烟的效率

喷淋作用下的自然排烟的效率

喷淋作用下的自然排烟的效率张村峰;李元洲;霍然【摘要】通过建立一个简化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喷淋作用时烟气的运动情况,在理论上给出了影响自然排烟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一组喷淋与自然排烟作用实验,进一步探讨喷淋对自然排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排烟的效率取决于烟气层的厚度与烟气层温度.水喷淋作用后,烟气温度显著降低,自然排烟口的烟气溢出速度大大减小.对于顶部排烟的情况,当喷淋压力在0.15MPa以下时,烟气溢出速度是未设置喷淋时的65%左右.烟气层厚度对自然排烟效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烟气厚度层很大的情况下,大压力喷淋作用下烟气的溢出速度有可能比小压力喷淋作用时大一些.【期刊名称】《燃烧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09(015)005【总页数】6页(P399-404)【关键词】喷淋;自然排烟;烟气溢出速度【作者】张村峰;李元洲;霍然【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7;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南京21000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932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大量超出建筑消防规范规定范围的建筑不断涌现,建筑结构日益复杂,传统的处方式消防设计已无法满足要求.如何解决这类建筑的消防设计问题,已成了消防设计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任务[1].全局考虑各种消防措施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整个系统达到最安全可靠,成为解决此类新兴建筑消防问题的一个有效解决途径[2].水喷淋与自然排烟的相互作用是上述问题的典型例子.在安装喷淋的建筑中是否应该设置排烟系统,学术界存在很大的争议[3].支持这一观点的认为,排烟有助于提高建筑内的能见度,降低烟气温度和有毒气体的浓度;而反对者则认为,由于排烟的设置,延迟喷头响应的时间,还有可能使得火灾时响应的喷头数目增加.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4-11],主要探讨排烟系统对水喷淋的性能是否存在不利的影响.但对于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水喷淋对排烟系统的性能是否存在影响以及水喷淋和排烟系统同时作用时烟气的运动状况如何则考虑得很少. 烟气在自然排烟口流动的驱动力来自于建筑内外的压力差.当建筑发生火灾时,建筑内外压差来源包括空间内气体受热膨胀而导致压力升高和火灾时热烟气与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引起的空间压力分布变化.由于实际建筑总是存在对外泄漏,受热膨胀而导致的室内压力升高一般都可以忽略.由热烟气引起的压力分布变化成为火灾中烟气流动最主要的驱动力.水喷淋作用后,烟气的温度大大降低;而由于喷淋液滴的拖曳作用[12-13],烟气层的厚度也有所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烟气的流动比单纯的自然排烟要复杂得多.本文先从烟气运动的动力学特性出发,建立喷淋作用下的自然排烟模型,分析喷淋作用下自然排烟的性能;而后在一个自制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对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1 水喷淋和自然排烟作用时烟气运动分析考虑一个顶部设有水平自然排烟口的建筑内的烟气流动,如图1所示.假定建筑的高度为H,烟气与空气交接面离地HD,中性面高度为HN.烟气和空气的密度分别为ρg和ρa.排烟口和补气口的面积分别是Ac和Af.图1 顶部开口时的烟气流动1.1 无喷淋时烟气通过顶部排烟口的流动在喷淋没有工作时,烟气未受到液滴的作用,烟气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排烟口溢出.排烟口附近的压差Δpc可表示为[14]Δpc=(ρa-ρg)(H-HN)g(1)由伯努力公式,得到烟气通过自然排烟口的速度ug,c为(2)则通过排烟口的质量流量m·c为m·c =CdAcug,cρg=(3)式中:Cd是流通系数.同理,空气从补气口进入房间内的速度和质量流量可表示为(4)m·f =CdAlug,l ρa=(5)忽略燃烧产物气体的质量,由室内气体的质量守恒,有m·c=m·f代入式(3)和(5),得到(6)当Ac比Af小很多时,由上式可得到(7)1.2 喷淋作用对烟气流动的影响当喷淋作用后,由于液滴对烟气冷却作用和向下的作用力,烟气上升的速度变得缓慢.笔者仍旧采用区域模拟的思想来描述烟气与水喷淋的相互作用[11-12].整个实验空间被分为两个区域:烟气与水喷淋液滴的耦合作用区域与空气水喷淋作用区域.由于实验的区域面积较小,喷淋液滴均匀分散在整个实验空间中.液滴对烟气的作用效果相当于在整个实验区域引入一个液滴作用场,该场一方面通过热传递对烟气进行冷却,另一方面通过液滴的拖曳作用,引入了一个类似于重力场的液滴拖曳力场,其作用方向与重力作用方向相同.式(1)可重新写为与上式类似,引入液滴拖曳力场后,排烟口附近的压差Δpc,spr可表示为(8)此时烟气从排烟口溢出速度为(9)拖曳力的大小可通过下式计算[15],即]1/2式中: md为液滴直径;Sd为喷头在液滴所在截面的作用面积;L为液滴所在截面离喷头的垂直距离;Kd是与液滴几何形状有关的系数;M·是喷头流量.同样,当Ac比Af小很多时有烟气与空气交界面可视为中性面所在位置.实验表明,喷淋启动后,烟气温度将大大降低,烟气浮力明显减小,再加上液滴的拖曳作用,从而使得烟气溢出速度明显降低.但是决定自然排烟效率的不仅仅是烟气的温度,还与烟气层的厚度有很大关系.从式(8)可看出,厚度越大,烟气的初始速度也越大.在喷淋液滴的拖曳作用下,烟气层厚度将增加许多,从而使得溢出速度具有增大的趋势.一般情况下,烟气层厚度与火源功率、喷头的型号和工作压力等参数有关系[12-13].因此,喷淋作用时自然排烟的效率不仅取决于烟气的初始温度,还与喷淋的工作方式有关.在此主要通过实验探讨不同的喷淋工作压力下自然排烟的特性.2 水喷淋作用下自然排烟效率实验2.1 实验台设计图2为实验台示意图.整个实验台分成两部分:燃烧室和烟气测量区.整个装置底部设置有直径为20 cm的滚轮,以方便对燃烧室和测量区进行移动.燃烧室是一个长4 m、宽2 m、高2.4 m的长方体小室.为了保证燃烧的稳定和充分,小室的两侧设有6个补气口.每个补气口的尺寸均为0.8 m(长)×0.4 m(高).小室与测量区域相连的部分设有开口,开口大小为2 m(宽)×1.7 m(高),开口上沿距离顶部为0.7 m.当燃料在小室内燃烧时,烟气首先在小室内聚集,然后通过开口被引入到测量区域中.测量区域的尺寸为4.2 m(长)×4.2 m(宽)×4.0 m(高).顶部四面采用宽度为1.2 m 的防火板围城一个蓄烟空间,从而使得实验室能在测量区形成厚度为1.2 m的烟气层.蓄烟区的顶部开设了两个排烟口,如图2左上角所示.两个排烟口V 1和V 2设置在测量区域顶部的对称位置,排烟口的大小均为60 cm×60 cm.其中,V 1靠近燃烧小室,而V 2在远离燃烧小室一侧.实验采用的下垂型喷头如图3所示,布置在测量区域顶部的正中位置.喷嘴直径为12.7 mm,流量系数为80.图2 实验台示意图(单位:mm)图3 实验中使用的喷头实验时一共布置了3串热电偶树.T1和T2分别布置在V 1和V 2的中心位置,T3布置在喷头与排烟口V2的中间.它们均固定在从测量区域顶部垂下的钢条上,每串热电偶树上热电偶的间距为50 cm,最顶上一支热电偶距离测量空间顶部约12 cm.为了测量烟气从排烟口溢出的速度,在T1和T 2正上方,距离顶部约 3 cm 处,分别布置了一支皮托管PT1和PT2.皮托管为L型,其长度为1 m,直径为7 mm,耐热温度为600 ℃.皮托管测得的压力通过微压差传感器连接到电脑.微压差传感器采用Dwyer差压变送系列668-1,其测量量程为0~62.2 Pa.2.2 实验安排围绕水喷淋与自然排烟对烟气运动的影响,采用同一种喷头共进行4组实验,实验的燃料采用汽油.各次实验的基本情况列于表1中.其中,实验1为水喷淋未开启的情况,其目的是用来与其他实验进行对比.表1 各次实验基本情况实验序号火源功率/kW油盘尺寸/m油盘数喷头压力/MPa 喷头动作时间/s环境温度/K平均温升/K15000.7×0.7127625000.7×0.710.058527618.335000.7×0.710.109027617. 245000.7×0.710.159027614.32.3 实验结果分析2.3.1 烟气温度分布由于在未施加喷淋时,烟气厚度大约1.2 m左右,恰好将每串热电偶树中的a~c点的热电偶淹没其中.取热电偶树中a~c点测得的温度曲线进行算术平均,所得的曲线可视为相应热电偶树位置烟气的温升曲线,结果如图4所示.当水喷淋未启动时,从V 1到V 2,随着与燃烧小室距离的不断增大,烟气温度依次降低.烟气运动到靠近排烟口时,一部分烟气直接从排烟口溢出到外界;来不及溢出的烟气继续向前运动,并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而损失热量.当烟气运动到挡烟垂壁时,由于烟气量较少,烟气直接从挡烟垂壁下沿溢出,从而使得蓄烟区内的烟气不能充分混合.因此,随着与燃烧小室距离的增大,烟气温度越来越低.水喷淋启动后,各串热电偶树之间的温度差别显著减小.而且,随着喷头工作压力的增大,温度差值越来越小.这说明,水喷淋的作用使烟气充分混合,整个测量区域内的烟气性质逐渐变得相同.因此,将3串热电偶树的温度进行平均,得到的平均值即可认为水喷淋作用后烟气的温升,计算结果列在表1中.另外,由于烟气的一致性,将排烟口的烟气溢出速度认为是烟气向上运动的速度在工程上是合理的.(a) 实验1(b) 实验2(c) 实验3(d) 实验4图4 各次实验的烟气温度分布2.3.2 烟气溢出速度在实验中,布置了皮托管用来测量烟气从排烟口溢出的速度.遗憾的是,当水喷淋启动以后,烟气中携带的大量液滴会附着在皮托管的测量端口,造成皮托管完全不能工作.因而采用实验中测得的温度来近似估计烟气从排烟口的溢出速度.根据皮托管测速的原理,其压力Δpm和流速ug,c之间有关系式(13)然而,受排烟口的边界吸附和烟气的黏性作用,Δpm比排烟口附近的压差Δpc要小,它们之间的关系为Δpm=CΔpcC是一个小于1的系数.由理想气体定律有Δpc =(ρa-ρg)(H-HN)g=(14)由于实验中挡烟垂壁的下沿以下与外界空间直接相连,除靠近燃烧室一侧外,其余三面均可用于补气,Af=3×(3×4)=36 m2,而Ac=2×(0.6×0.6)=0.72 m2,Af远大于Ac,HN≈HD,从而有(15)C值的大小通过实验1测得的压力值来近似估计.图5是实验1测得的压力曲线.从图中可看到,压差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停地跳动.取50 ~120 s这段时间的压力差进行平均,得到V 1和V 2的压差平均值分别是2.3 Pa和1.8 Pa.而在此时间段内,V 1和V 2附近烟气的平均温度分别为85 ℃和56 ℃,烟气层厚度约为1.2 m,代入式(15),得到取上述值的平均,得到C≈0.67.将各次实验得到的平均温度和C值代入式(15),得到烟气溢出排烟口的速度如表2所示.表中的烟气层厚度是通过实验录像观测得到的结果.图5 实验1测得的压差表2 各参量计算结果实验序号ug,c/(m·s-1)烟气层厚度/m(B'g-D'd)/N薄层温度/℃21.071.40.4917.631.151.70.4516.141.172.10.3712.7在实验1中得到的烟气溢出速度大约在1.7~1.9 m/s,与表中的数据相比可看到,喷淋作用后烟气溢出速度显著降低,烟气溢出的速度大约是无喷淋时的65%左右.这说明喷淋作用后烟气温度的降低对烟气溢出速度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烟气层厚度对自然排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并非烟气的温度越高,烟气从自然排烟口溢出的速度就越快.随着喷淋工作压力增大,浮力与拖曳力之差减小,但与此同时,烟气层厚度增加.从表中可看到,由于水喷淋的作用降低了烟气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排烟口附近的内外压差,最后的结果反而是喷头的压力最大、烟气温度最低时排烟口的烟气溢出速度最快.这一结果表明,应该将烟气层的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确保在有效排烟的同时烟气不会对疏散人员造成危害.3 结论自然排烟的效率取决于烟气层的厚度与烟气层温度.水喷淋作用后,受喷淋的拖曳作用和冷却效应影响,烟气的物理特性与流动状态发生很大改变,自然排烟的效率也相应发生改变.(1) 在喷淋未启动时,由于自然排烟的影响,与火源的距离越远,烟气温度越低.喷淋启动后,由于喷淋的冷却和拖曳作用,整个烟气层的物理性质趋于一致.(2) 喷淋作用后,烟气温度显著降低,烟气溢出速度显著下降,从而使得自然排烟效率显著降低.就目前的实验而言,自然排烟时烟气溢出速度为未设置喷淋时的65%左右.(3) 烟气温度只是决定自然排烟效率的一个方面,烟气层厚度对自然排烟效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大压力喷淋作用下烟气层厚度更大,烟气的溢出速度有可能比小压力喷淋作用时大一些.参考文献:[1] 李元洲.中庭式大空间建筑内火灾烟气流动与控制研究 [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Li Yuanzhou.Study on the Smoke Flow and Control in Atrium [D].Heifei: University of Scic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01(in Chinese).[2] 霍然,袁宏永.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与设计 [M].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Huo Ran,Yuan Hongyong.Performance-Based Fire Design[M].Heifei: Anhui Science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2003(in Chinese).[3] Beyler C L,Cooper L Y.Interaction of sprinklers with smoke and heat vents [J].Fire Technology,2001,37: 9-35.[4] Factory Mutu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Heat Vents and Fire Curtains,Effect in Operation of Sprinklers and Visibility [R].Factory Mutual Research Corporation,Norwood MA,1956.[5] Factory Mutu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Fire Test of Palletized and Racked Tire Storage [R].Serial No.19037.Factory Mutual Research Corporation,Norwood,MA,1970.[6] Factory Mutu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The Report of the Rack Storage of Materials Test Committee-20 Series [R].Factory Mutual Research Center,West Gloucester,RI,1971.[7] Heskestad G.Model Study of Automatic Smoke and Heat Vent Performance in Sprinklered Fires[R].Technical Report,FMRC SerialNo.21933.Factory Mutual Research Corporation,Norwood,MA,September 1974.[8] Dean R K.Stored Plastics Test Program[R].Technical Report FMRC J I 202069 .Factory Mutual Research Corporation,Norwood MA,June 1975. [9] Troup J M rge-Scale Fire Tests of Racked Stored Group A Plastics in Retail Operation Scenarios Protected by Extra Large Orifice (ELO)Sprinklers[R].Factory Mutual Research Corporation,NorwoodMA,November 1994.[10] Troup J M A.Protection of warehouse retail occupancies with extra large orifice (ELO) Sprinklers [J].Journal of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1996,8(1):1-12.[11] Morgan H P.Heat transfer from a buoyant smoke layer beneath a ceiling to a sprinkler spray (Ⅰ): A tentative theory [J].Fire and Materials,1979,3(1):27-33.[12] Bullen M L.The Effect of a Sprinkler on the Stability of a Smoke Layer Beneath a Ceiling[R].Fire Research Note 1016 .Fire ResearchStation,Borehamwood,United Kingdom,1974.[13] Zhang C F,Huo R,Li Y Z.Stability of smoke layer under sprinkler water spray [C]// ASME’s Summer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San Francisce,CA,2005.[14] Karlsson B,Quintiere J G.Enclosure Fire Dynamics [M].Boca Raton London: CRC Press,2000.[15] 张村峰.典型喷淋条件下火灾烟气运动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Zhang Cunfeng.Study on the dynamics of smoke under water spray [D].Hefe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ire Scienc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06(in Chinese).。

油烟清洗报告

油烟清洗报告

油烟清洗报告
清洗
我司清洗人员对油烟管道进行了全面清洗。

在清洗前,油烟管道内壁积累了大量的油污和污垢,严重影响了排烟效果。

清洗人员使用高压水枪和专业清洗剂对管道内壁进行了清洗,确保管道内壁干净无污垢。

同时,清洗人员还对管道内部进行了检查,确保管道畅通无堵塞。

清洗后,油烟管道的排烟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4、烟罩清洗
我司清洗人员对烟罩进行了全面清洗。

在清洗前,烟罩表面和内部积累了大量的油污和污垢,严重影响了排烟效果。

清洗人员使用专业清洗剂和高压水枪对烟罩表面和内部进行了清洗,确保烟罩干净无污垢。

清洗后,烟罩的排烟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总结
在本次清洗中,我司清洗人员对XXX的油烟系统进行了全面清洗。

清洗人员对风机、净化器、油烟管道和烟罩进行了清洗,确保油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同时,清洗
人员在清洗前进行了设备调试和采样拍照,确保清洗过程规范、透明。

本次清洗得到了甲方的认可和好评。

该次清洗主要包括油烟主管道、油烟净化器和风机的清洗。

在清洗过程中,重点是清洗排烟口与分支管道相连处,并与商家同步清洗平行的排油烟管道。

对于平行油烟管道内部,我们采用彻底清洁的方法进行清洗。

对于竖管道,我们主要采用专业高空人员进入油烟管道清洗内部的方法。

对于一些排烟口较窄小,人工无法进入,或者由于油烟管道走身狭窄,人工触及不到无法进行清洁但存在着重大隐患的情况,我们利用特殊设备及开孔进行清洁,确保不留死角,并拍摄了清洁前后的对比照片,消除了一切潜在的火灾隐患。

此次清洗的验收标准是在2016年7月28日进行的。

空中驾驶舱排烟试飞方法研究

空中驾驶舱排烟试飞方法研究

空中驾驶舱排烟试飞方法研究引言空中驾驶舱排烟是飞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排烟系统主要用于排除驾驶舱内部的烟雾和有害气体,确保机组人员能够清晰地看清飞行仪表、控制面板和其他必需设备。

过去,空中驾驶舱排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面实验上,但随着飞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空中驾驶舱排烟的研究也越发重要。

本文将介绍关于空中驾驶舱排烟试飞方法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一、空中驾驶舱排烟技术的必要性空中驾驶舱排烟技术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导致机舱内部产生烟雾,如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等,这时排烟系统就变得尤为重要;2. 飞机在地面起飞或着陆过程中,因环境原因或其他非预期事件引起车上烟雾,机组成员需要利用排烟系统迅速清除烟雾,保证飞行安全;3. 排烟系统还可以有效清除空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对机组成员的健康起到关键作用。

针对空中驾驶舱排烟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空中驾驶舱排烟试飞方法研究现状目前,关于空中驾驶舱排烟试飞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仿真模拟试验利用飞机模拟器和计算机仿真软件,对排烟系统进行模拟测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下评估排烟系统的性能和效果,为实际试飞提供参考。

2. 实验飞行测试利用具备排烟系统的飞机进行实际试飞。

通过监测试飞过程中的烟雾情况和排烟系统的工作效果,评估排烟系统在空中的实际应用性能。

三、空中驾驶舱排烟试飞方法的研究内容针对空中驾驶舱排烟试飞方法的研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排烟系统性能评估对排烟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排烟速度、排烟范围、排烟均匀性等指标。

这需要在实际飞行过程中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对比,评估排烟系统的性能。

2. 排烟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根据试飞结果,对排烟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

这可能涉及到排烟系统的构造设计、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等方面的调整和改进。

3. 紧急情况下的排烟应对针对紧急情况下的排烟需求,研究排烟系统的应急控制策略和应急排烟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烟情况对比
住宅厨房公共烟道排气系统关乎生命健康,关乎生活品质!愿天下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你都能拥有一个清新安全的厨房!
1、排气阻堵对比
2、油污存积对比
3、烟味倒灌对比
4、火灾蔓延对比
5、防位改效失对比
6、各种排气系统排气状况对比
万居简介
深圳市万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住宅共用排〔烟〕气系统集成研发、生产、销售、安装的企业。

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住宅共用排〔烟〕气系统——变压拔气式五防排气道系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万居科技是国家《住宅排气道》标准图集、国家《住宅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参编单位,是深圳市住宅产业化示范项目企业和深圳市南山区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企业。

万居科技旨在专业从事住宅厨、卫排〔烟〕气系统产品技术的集成研发、市场推广,为千家万户创造健康、洁净、节能、安全的厨卫环境服务!免费咨询电话:400-0004-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