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课程 2

合集下载

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程的概念简介微课程是一种短期、简短、精练的在线教育形式,旨在通过有效的研究资源和交互式研究方式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微课程的研究时长通常在5到15分钟之间,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

特点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 短期:微课程通常以短时间为单元,从而使研究者能够方便地安排研究时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

2. 精简:微课程是由经过精心挑选和编辑的内容组成的,着重于核心概念和关键技能的传授,避免冗长的研究过程。

3. 便携:微课程的在线研究平台提供了跨平台的研究体验,研究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进行研究。

4. 交互:微课程采用交互式研究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测验等活动,促进研究者的参与和反馈,加强研究效果。

5. 多样化:微课程可以涵盖各种主题和领域,包括语言研究、职业技能培训、兴趣爱好等,满足研究者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应用领域微课程在以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教育领域:学校、大学和培训机构可以利用微课程的简洁性和灵活性,提供更多元化的研究体验,增强学生的研究动力。

2. 企业培训:企业可以利用微课程培训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定制化的研究内容,提高员工的绩效和竞争力。

3. 公众教育: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利用微课程向公众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

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程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1. 移动化研究: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研究,微课程将更加注重移动研究的便利性和体验。

2. 数据驱动研究:利用研究者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个性化地推荐研究内容和研究路径,提高研究效果和用户满意度。

3. 社交研究:引入社交元素,提供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机会,促进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增强研究效果和用户参与度。

4. VR/AR技术: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研究体验,拓展研究方式和途径。

结论微课程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在线学习形式,已经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浅谈班级微课程的实践与探究

浅谈班级微课程的实践与探究

浅谈班级微课程的实践与探究一、班级微课程的概念1.1 微课程的定义微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课程进行细分、精简、精心设计,并以高效的方式传达给学生的课程形式。

它通过短小精悍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精准把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1.2 班级微课程的概念班级微课程是指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微课程的形式,将教学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地抽离、压缩,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教学资源传递给学生。

2.1 班级微课程的设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确定要设计的微课程内容。

随后,教师需要借助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工具,比如录音、录像等,将这些内容进行生动的呈现和解释,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2 班级微课程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设计好的微课程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并在观看之后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思考。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还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2.3 班级微课程的评价在进行班级微课程的教学实践后,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反馈以及学习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此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法。

3.1 利用微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班级微课程则可以通过生动的图片、音频甚至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利用微课程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微课程的形式,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具体、生动,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可以在具体的例子和实例中更好地领悟知识内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利用微课程加强学习互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学生更多地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通过微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更加密切的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什么是微课?(2)

什么是微课?(2)

微课培训的几点认识多伦县职教中心孟繁强9月14日—9月16日赴呼市参加了三天的全区首届中职学校教师《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此次培训是由内蒙古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馆)组织,聘请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边琦副教授、张利桃副教授、李娜讲师担任此次讲课的教师。

此次培训时间紧、专业性强。

通过三天的培训我的认识有以下几点:一、“微课”的组成“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微课以“短-小-精-趣”特征迎合了时代要求和大众心理。

技术条件:制作方便---移动终端设备(手机)、录音笔、手机支架做支持;使用方便,观看流畅---移动互联网做支持。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广泛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程的含义及作用

微课程的含义及作用

微课程的含义及作⽤微课程的含义及作⽤1.微课程是什么?“微课程”是⼀种在线教学视频⽂件,主要⽤于教师学习与培训。

“微课程”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现象、⼩故事、⼩策略”,主题突出,⼀课⼀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微课程”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改⾰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进⼀步推进了教学改⾰,深化了⾼效课堂的建设。

2.微课程以什么⽅式呈现?多长时间?微课程以微视频⽅式呈现,每个5分钟左右。

容量⼩于10M。

3.微课程的作⽤是什么?主要两个⽅⾯:①微课程是⼀种载体,记录了优秀教师们的经验和⽅法,许多开发好的微课程直接可以供⼀线教师学习,因为直接解决⾝边的⼩问题,⽼师们也⼗分关⼼,乐于去看去学。

②微课程是⼀种研究⽅式,引导普通⽼师们开展适合⾃⼰的草根研究,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模式与观念。

4.微课程怎么来的?⼀线普通教师梳理总结⾃⼰的经验和⽅法,通过写脚本、制作PPT,完成⼀个⼜⼀个的微课程。

还可以把周围优秀教师的好经验⽅法、书籍报刊杂志上的好⽅法、电影中的好⽅法进⾏转化,成为⼀部⼜⼀部精彩的微课程。

5.微课程容易学吗?⾮常容易,基本会使⽤电脑的教师,⼀学都会。

门槛⾮常低。

适合⼤众普及。

6.对⽼师有什么好处?主要的好处有:①⽼师不愿意写论⽂,做科研门槛太⾼,程序繁杂,⽽制作微课程就是⼀个微研究的过程,⼀线教师发现⾝边⼩问题—想办法—解决—梳理—制成微课程。

⾮常简单实⽤,解决教师⾝边最关⼼、最棘⼿的问题。

⼈⼈可以做,⼈⼈都会做,⼈⼈都爱做。

②做微课程,其实是⼀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

③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法。

④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的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个很好的⽅式,固化经验、传播⽅法。

7.对单位有什么好处?好处主要有:①过去没有好的样本研修⽅式,在微课程学习中,还要学到微研究、微策略、微讲座等⼀系列的好的校本研修⽅式。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作业)—微能力鉴定 (1)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作业)—微能力鉴定 (1)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作业)—微能力鉴定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设计和制作一个B2微课程,以进行微能力鉴定。

微能力鉴定是一种评估学生的微技能和微知识的方法,通过小规模的任务和活动来测试学生的能力和理解。

目标
本微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微能力鉴定的概念,并提供实际的任务和活动,以帮助他们发展和展示自己的微技能和微知识。

内容
第一部分:微能力鉴定简介(约200字)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微能力鉴定的概念和重要性。

我们将解释为什么微能力鉴定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方法,并提出一些实例,以说明在不同领域中进行微能力鉴定的实际应用。

第二部分:微能力鉴定的步骤(约200字)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说明进行微能力鉴定的步骤。

我们将解释如何设计合适的任务和活动,并提供一些技巧和建议,以确保有效地鉴定学生的微技能和微知识。

第三部分:实践任务和活动(约300字)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具体的任务和活动,以帮助学生实践和展示自己的微技能和微知识。

这些任务和活动将涵盖不同领域和主题,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

结论
通过本微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更好地了解微能力鉴定的概念和实践。

他们将具备设计和制作微能力鉴定任务和活动的能力,并能够展示自己的微技能和微知识。

这将为他们的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简要概述,详细的微课程设计和制作步骤应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小学信息技术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小学信息技术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小学信息技术简介本文档旨在设计和制作一门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B2微课程。

本微课程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

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使用不同信息技术工具和应用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供学生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实践经验。

课程内容1. 课程导入- 介绍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2. 认识计算机- 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功能。

- 研究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网络与互联网- 介绍网络和互联网的概念和作用。

- 研究使用浏览器进行网络浏览和搜索。

4. 数字安全与隐私保护- 引导学生了解数字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 研究如何创建强密码和保护个人信息。

5. 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 介绍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 研究使用电子表格和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

6. 图像和多媒体处理- 引导学生了解图像和多媒体处理的基本概念。

- 研究使用图像处理和多媒体编辑软件进行简单的处理和编辑。

7. 信息搜索与评估- 引导学生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搜索和评估。

-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应用搜索和评估技巧。

8. 编程基础- 介绍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 研究使用编程语言创建简单的程序。

9. 总结与评价- 结束课程内容的研究。

- 进行小结和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研究资源为了支持学生的研究,提供以下资源:- 教材和练册- 计算机实验室和上网设备-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工具- 网络资源和在线研究平台评估方式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使用以下方式:- 平时作业和课堂练- 小组项目和演示- 期末考试或综合评估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应用说明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应用说明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

微课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

我选的是《国家行政机关》,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了。

接着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

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二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屏幕录像机”,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

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回放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成就感。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教案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教案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教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微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方式,其简洁高效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B2微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微课程,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学科特点。

因此,设计和制作一门高质量的B2微课程教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B2微课程的特点、设计原则、教学内容及制作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B2微课程的特点B2微课程是一种针对高级学习者的微课程,通常被用于提供更加深入和专业的知识内容。

相比于一般微课程,B2微课程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个性化:B2微课程需要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学科特点进行设计。

2. 深度拓展:B2微课程通常包含更加深入和专业的知识内容,适合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学习者。

3. 多样化教学手段: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果,B2微课程通常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讨论等。

二、B2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在设计B2微课程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以下是设计B2微课程的几个原则:1. 明确学习目标:在设计B2微课程时,首先要明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强调互动性:B2微课程需要注重互动性,鼓励学习者参与讨论、思考和互动,以促进学习效果。

3. 突出实践性:B2微课程应该突出实践性,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习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着重评估反馈:设计B2微课程时需要着重考虑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学习成果。

三、B2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设计B2微课程的教学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需求进行具体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B2微课程教学内容:1. 理论讲解:B2微课程可以包括一些专业理论的讲解,帮助学习者建立知识框架和理解基础概念。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b2微课程设计思路

b2微课程设计思路

b2微课程设计思路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b2级别的微课程设计思路,能够独立完成微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b2级别的微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包括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资源准备等。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微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包括编写教学设计文档、制作教学PPT、设计教学活动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微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微课程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对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b2级别的微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1.教学目标设定:如何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设定具体、可衡量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如何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3.教学方法选择: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4.教学资源准备:如何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微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微课程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微课程设计的实际应用。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微课程设计的具体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b2级别的微课程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教学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微课程设计的理论和实践。

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方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B2研修总结微课程

B2研修总结微课程

2研修总结微课程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终身学习已成为职场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程以其灵活、高效的特点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职业培训领域的新宠。

本文将就2级别的研修总结微课程范本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公正客观的学习参考。

我们需明确2级别研修的目标群体。

这一层次通常针对的是有一定基础,但欲进一步提升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士。

在内容设计上,微课程范本应紧扣实际工作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例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形式,让学员在理解概念的同时,能够迅速将所学应用到工作中去。

我们聚焦于微课程的核心——内容的精炼与传递效率。

在构建2研修总结的微课程范本时,每个知识点都应被拆解成易于消化的小模块。

这些模块应包含关键概念、操作步骤、常见问题解答等要素,确保信息密度高而不失清晰。

考虑到成人学习者的时间宝贵,每个模块的时长不宜过长,以5至15分钟为宜,方便学员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互动性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微课程设计时应加入问题讨论、在线测试、即时反馈等环节,鼓励学员主动参与并实时检验学习成果。

通过这样的设置,不仅能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能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长期记忆。

当然,技术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

高质量的视频制作、清晰的音频讲解、流畅的界面设计等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在这方面,微课程范本应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云端存储、移动学习A等,确保学习资源的可访问性和易用性。

除此之外,持续的更新和维护也是微课程成功的关键。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的信息和知识不断涌现。

因此,2研修总结的微课程范本需要定期更新内容,以保持其时效性和前瞻性。

同时,根据学员的反馈和学习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布局,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微课程并非万能。

虽然它在便捷性和效率性上有明显优势,但在深度和广度上可能有所不足。

因此,对于复杂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训练,还需结合传统的面授课程、研讨会等方式,形成互补的学习模式。

“微课”、“慕课”、“反转课堂”、“创客”名词解释

“微课”、“慕课”、“反转课堂”、“创客”名词解释

“微课”、“慕课”、“反转课堂”、“创客”名词解释第一篇:“微课”、“慕课”、“反转课堂”、“创客”名词解释目前,“微课”、“慕课”、“反转课堂”、“创客”等一系列网络教学的新名词开启了另一个信息化教学的新纪元。

“微课”和“慕课”最近成为了教育界和民间热议的话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课”,什么是“慕课”?他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微课起初是应在线学习而产生的,它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时长一般为5—15分钟,它具有粒度小、内容精、终端载体多样化、应用方便灵活等特点,非常适合情景化、个性化和移动学习的需要。

微课(程)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

“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一段精彩的教学视频,这段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上)。

“4”是要提供四个与这段教学视频(知识点)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反思(或微反馈),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网页的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

微课资源不再是静态的,而是生长发展的,不断完善的。

所谓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的意思,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起源于发展多年的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

慕课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实现了教学课程的全程参与。

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完成上课、分享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的全过程。

慕课是微课的实施平台,而微课是慕课的核心内容。

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的定义微课程的概念及特点一、“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应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二、微课程(Inicrolectu∞)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三、“微课程”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

四、微课程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内容,一般l~3分钟,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工具,根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知识。

最为教育研究者和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的观点是: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

2微课程的特点解析综合分析微课程的相关定义,笔者发现微课程定义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1、微课程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为目的的微型学习专题2、微课程是微时代下以在线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相对半独立的教学内容3、微课程主要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短小精悍的实际教学内容4、微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每个微课程只讲述一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5、微课程有时间限制,一般时长为3~5分钟,不宜超过lO分钟微课程运用于不同领域,有其不同的特点,本文研究微课程应用于教育领域,因此笔者在明确了微课程的主要相关概念解析和主要特征后后,笔者通过分析,归纳总结了微课程在学科教育领域应用中的主要特征,明确了本文中微课程的相关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微课程教学目标清晰,指向性明确微课程是依据具体学科知识点或某个教学内容所划分成的一系列模块化的实际教学资源,因此微课程必定为达到某一相对较为单一的教学目标而生成,所以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必定更为精炼,教学目标定位上必定要少而清晰,必须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性,从而充分体现“微"字这一特色。

什么是微课?微课程的属性和界定意义

什么是微课?微课程的属性和界定意义

什么是微课?微课程的属性和界定意义
微课程具有三个方面的属性,1、课程属性(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也就是说,微课程再微笑,它的本质也仍然是课程。

必须从课程论的观念来理解微课程。

2、技术属性。

微课程有它的技术要求,和普通的课堂相比,它技术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能暂停,能倒退,能重复播放。

3、时代属性。

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如果不借助网络,微课程将毫无意义。

离开了时代属性的微课程是单薄的,在云时代应该被纳入云教育的范畴。

要把教学提前到课前,信息化的教学前移才能实现。

界定微课程有利于我们避免随机的,杂乱无章的活动和战略,取而代之的是适时,适当,连贯的活动和战略,朝着既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地奔跑。

微课程的界定把握了微课程的准确内涵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微课程的设计前提背景是相当于一对一的师生对话交流。

不同于课堂上的整班教学,它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这点明确了,老师在设计微课程时才能自己的语言,活动的选取,作业的布置和评价更加斟酌。

什么是微课

什么是微课

什么是微课展开全文1.微课是一-种课程我们知道,微课是-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教学资源,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的简短而又完整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固化的、供学生短时间学习的辅助教学课程。

微课是一种课程,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有课程意识,要进行课程设计,不能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微课的两个特点。

如果说微课的“课"体现的是微课的本质属性的话,那么,微课的“微”就集中体现了微课的突出特点。

“微"是“微小”的意思,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时间短,一般就在5-7分钟,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超过了就突破了学生的学习时限,达不到预想的结果。

二、内容少,-般就是围绕一个知识点讲解,不枝不蔓,重点突出。

3.微课有三项功能。

这是从微课的教学应用方面提出的。

一、课前预习。

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选择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提前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课外预习。

这里要注意的是:供学生预习的微课,只能选“点”,不能把课堂教学内容整个“搬家”。

二、课后补习。

这是微课最理想、最有价值的教学应用。

就是教师把教学中遗漏的、没讲透的、需要强调的和需要学生反复练习的有关知识内容,分别做成微课,供学生课外补充学习。

这种微课,可以在教学中常态化运用。

三、假期自习。

就是教师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做成系列微课,供学生在假期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系统、或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

这里为什么排除"课中”?就是因为“课中”有老师在场。

与其费时费力制作微课拿到课堂去用,不如老师亲自讲授,而且还可以直接跟学生互动。

所以,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微课的主要使用时间是在课外,绝不是课内。

凡是有老师在的场所,都不适宜使用微课,也就是说,微课只能用在老师不在的地方。

4.微课有四类课型。

关于微课的分类,有人以教学方法为分类标准,有人以教学结构为分类依据,我是从教学内容上把微课分为四类:①、专题类。

就是围绕某一-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某个知识点所做的微课。

微课程是什么

微课程是什么

微课程是什么?
"微课程"是基于microsoft office办公系统之powerpoint(简称PPT或幻灯片)技术制作的文件。

与过去的我们常见的PPT相比,在制作上,除了文字,还增加了音乐与画面,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在使用上,使用自动播放,而非人工操作。

阅读微课程是一种全新的享受: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

"微课程"当前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注重"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微课程"起点很低,基于PPT(幻灯片)技术,能够直接播放,也能够转为视频文件变成在线教学材料,可广泛用于网络远程学习,手机学习、ipid、微博等方式学习,也能够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

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学习。

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能够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五分钟学习:一次学习只需要五分钟,零碎时间高效利用。

可视化学习:有音乐有视频的幻灯片,轻松愉悦开始学习。

碎片化学习:将知识实行碎片化处理,自由选择你的需要。

自动化学习:我们协助完成所有工作,只需打开播放便可。

告诉你的朋友,一起来感受微课程给课堂带来的变化吧!。

微课与微课程的联系和区别

微课与微课程的联系和区别

微课与微课程的联系和区别自从参加国培——2014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以来,对微课与微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个多月来,除了完成培训课程,我又系统学习了内蒙古李玉平老师的微课程。

又通过各种渠道(网页、QQ群)了解了微课,观看了大量微课和微课程的视频,并向有关专家对微课与微课程进行学习。

微课与微课程是教学领域两大新生事物,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面将我的理解分享给同行们,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微课与微课程都以相同格式的视频方式呈现,都体现了一个“微”字,制作工具也大体一致。

但是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微课的国内创始人是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国外创始人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于2007年创建了可汗学院。

微课程的国内创始人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室李玉平老师。

国外创始人是美国的戴维〃彭罗斯。

2.微课的接受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而微课程的接受对象可以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其他教育工作者或学生家长。

3.微课是对教学中某一知识点的讲解、或者是课堂练习、实验操作过程、学习评价等。

它紧扣教材,取材于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

微课程内容广泛,不仅是课堂教学,还可是班级学校各项管理,教师、社会、家长及学生间的相互交流。

它的取材范围也较广,教材内和教材外的均可。

3.两者的目的也有区别,微课用于课堂教学,微课程不仅用于课堂,学生和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在课外也可以利用。

4.根据李玉平老师的解释:微课程表现形式为“三小”(小策略、小现象、小故事);可分为教师微课程、书籍微课程、文章微课程、影视微课程等等。

微课的结构类型和课堂教学类型相同,有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等等。

5.从应用范围来看,微课主要用于课前的预习、课堂的讲授、课后的巩固。

而微课程除此之外,可以用在各种会议的文宣、新知识的自学等。

6.从制作角度看:两者都是用视频编辑软件、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微课程制作可用PowerPoint,也有用会声会影或手机来进行视频编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关键词:数学课程微课程优化课程内容新课程改革后,数学课程内容和编排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现在的数学课程由于篇幅的限制在内容编排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微课程,来优化现行的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微课程呢?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是将原有的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和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

它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

作为新生事物,微课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能让教师专业成长更快,让学习更简单更有趣!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

教师要积极参与,慢慢尝试,如果想要制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微课程,教师必须思考自己的教学的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发挥作用,展现其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

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

这样做恰恰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提升、完善。

微课程的传播方式多样,简单易用,最大限度的利用零碎时间,实现“五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微课程,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生活。

二、微课程的形式基于课程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认知规律,以知识点或能力为主题的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善的小规模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

微课程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分钟以内就以知识为载体的逻辑思维训练效果的系列材料主题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微课程学习模式及教学评价等相关内容,体现课标、教与学、评价四位一体的新课程理念,包括情境创设、教材解读、问题或活动设计、到点归纳、练习或试题讲评、方法传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不求完整系统,只求精彩有创意,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微课程的特点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字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学习。

“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

“微课程”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微课程是一种教师自发的教研方式,这里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不用依靠专家,每个学习的主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而转变为微课程开发者,让自己的作品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启发.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微课程起点低,以PPT(幻灯片)技术为基础,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

四、课程与传统微教科研的不同与传统教科研的弊端相对应,微课程的特点主要有:1、快餐化,四五分钟,一次学习;2、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3、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 4、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5、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6、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7、娱乐化,有画有音,轻松快乐;8、普及化,人人能做,人人爱做。

五、数学微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数学微课程是微型课程在数学教育领域的课程形态,数学微课程注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融化其他学科知识,始终以数学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为服务方向。

数学微型课的内容十分广泛,课程目标也丰富多样,通过课堂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数学微课程。

1、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出发开发数学微课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

数学微型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的材料没有必然的、紧密的联系,相对独立,在课程实施上可以灵活应用。

此类微型课程的内容应是选取学生学习中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适当补充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增加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2、从数学教本的拓展延伸中开发数学微课程数学微课程内容与教材的内容有关联,但不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严密的逻辑联系,是国家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补充,时间安排也应该在教材学习之后。

此类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人类的真正意义,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3、从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开发数学微课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中,所以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让学生善于应用数学,会学数学喜欢数学。

”让数学与其他学科互相开放、相互作用、彼此关联。

让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互相渗透和融合,让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思维方式融入数学学习中,从而让学生更热爱数学这门课程,执迷于对数学的探索,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微课程——教师成长新途径一.微课程是什么“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主要用于教师学习与培训。

“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

二.微课程的诞生▪这是一个忙碌的时代,忙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教师除了忙教学之外,还要忙各种各样的评价、检查、培训---处于这样一个马不停蹄的状态,教师可自由支配的完整时间越来越少。

▪如何打造书香班级?合作学习如何分组?怎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何利用家长资源?---教师每天面临的都是这些具体而又很充实的问题。

无论是培训还是教研,对教师来说,都必须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学以致用的过程。

▪教师一方面需要学习提升,另一方面却面临着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矛盾。

尤其是面对高深的教育理论、乏味的专家讲座,一线教师急切呼唤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能不能多讲点实实在在的东西能不能将高深的理论变简单,将简单的问题变有趣能不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短期内完成一次学习?能不能好玩点、有趣点?▪在这种情况下,微课程诞生了。

三、微课程的开发新课改倡导转变“师本位”的教学模式。

培训工作也是一样,培训者应努力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引导教师关注身边教育教学的小问题,开展小研究,形成有效小策略。

研究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质量决定着策略的质量。

找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寻找到真问题并不容易。

看到学生作业没有交,一些教师就简单地认为他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不认真,于是苦口婆心地讲作业的价值、对未来的重要性---殊不知真正的原因是他不会做。

微课程就是基于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寻找背后的原因,然后再去研究解决的策略。

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的冲动,任何研究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

教师要从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探寻,而且问题要小、要细。

针对小问题开展小研究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从教师的兴趣出发,时时处处人人都可以进行研究。

小研究是嵌入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对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不作要求,不强调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只讲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效果,研究的时间长短不论,周期可长可短。

通过小研究,教师既能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能提高专业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喜欢好学生,只要是好学生和差生有点矛盾,从心里上你一定会对好学生偏袒。

同样是作业完不成,你一定会认为好学生一定是有原因的,要么是生病了,要么是请假了,要么是作业多把自己这科给忘了。

要是差生呢,你一定会认为他态度不好,要么就会叫到办公室吵上一顿,其实好学生也有他们的思想、难处。

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情况。

现在我们正处于课改的冲动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最有效,几个人讨论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大家都参与,到底讨论哪些问题,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该怎么做?这样一个新的微课程又诞生了;四、微课程解决什么问题深圳辅城某一小学的颜淑兰老师是一位微课程的学习和参与者。

颜老师上学期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位很棘手的学生,不听管教、不听课、不做作业---颜老师用了很多心思在这位女生身上,终于改变了她。

后来颜老师问她“为什么你以前不听其他老师的话,现在却愿意听我的话?”她回答:“因为老师不打电话给家长。

”很多教师总以为学生有问题就要联系家长,很少或几乎没有从学生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学生对告状式的电话很反感,很抗拒的。

因为电话一打,就可能给他带来一顿打骂。

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微课程的题材。

一位教育系统的家长说,他的孩子(优秀生)在一所学校读书,一个学期都没有老师和他联系说说孩子的在校情况。

后来,她就把孩子转走了。

还有一位家长说,他一天接到几个老师的电话,很怕,很烦。

这些现象让颜老师意识到打电话给家长是一门学问:要打电话给所有学生的家长,知识次数可有所不同;要把握好为什么打电话、说什么、怎么打、什么时候打、最近是不是给他打过,都要一一想想。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

参与之初教师作为消费者,慢慢学者尝试制作,一旦制作,便想着给人看。

所以,如果想要制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微课程,教师必须思考自己的教学的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发挥作用,展现其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

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

这样做恰恰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提升、完善。

微课程,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生活。

五、微课程的特点▪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字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学习。

“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

“微课程”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微课程是一种教师自发的教研方式,这里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不用依靠专家,每个学习的主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而转变为微课程开发者,让自己的作品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启发.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微课程起点低,以PPT(幻灯片)技术为基础,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

六、课程与传统微教科研的不同▪与传统教科研的弊端相对应,微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快餐化,四五分钟,一次学习;▪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娱乐化,有画有音,轻松快乐;▪普及化,人人能做,人人爱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