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6)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一、单选题1. 秦朝的中央官职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秦朝政体的本质特征是()A . 职位细化,各司其职B .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C .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 .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2.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
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 .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B . 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C . 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D . “天下为公”的局面形成3.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 . 中央集权B .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 . 独断性和随意性D .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4. 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中”。
材料认为雅典民主()A . 是一种直接民主B . 激发了公民积极性C . 是少数人的民主D . 容易形成集体暴政5. 某学者说,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建立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形成了现代的有权力的国家,它可以阻止社会组织的形成,阻止其他组织能够挑战它权威的可能性。
“现代化的政治制度”指的是()A . 分封制B . 中央集权制C . 专制主义D . 科举制6. 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史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
这一变化体现出()A . 汉代监察体系逐渐趋于完善B . 王国问题依然客观存在C . 地方命官完全受控于刺史D . 有效地加强了君主专制7. 据下图推断,西周()A . 通过封国实现权力高度集中B . 封国多集中在政治中心东部C . 血缘是所有封国的立国基础D . 同姓封国都分布在富庶地区8. 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露。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
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生产工具件数(约)生产工具所占百分比铁农具件数铁农具所占百分比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
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
《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宋初文书写道:“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
”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
仁宗时期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
”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B.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C.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2.如图,中国封建时代建造了很多规模宏大的工程,创造了诸多奇迹。
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A.中央集权的保证B.人民群众的奉献C.科学技术的先进D.工匠水平的高超3.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交子”广泛使用B.坊市界限严格C.商业发展繁荣D.商帮活动频繁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王朝是A.周朝B.商朝C.夏朝D.秦朝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我们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应该参阅A.《论语》B.《庄子》C.《法经》D.《道德经》6.儒学一跃而为经学,儒家思想真正成为国家的政治统治思想得益于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7.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世袭制8.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该状况反映出A.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D.周天子已经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9.“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掌握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精选全文,可以编辑修改文字!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
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生产工具件数生产工具所占百分比铁农具件数铁农具所占百分比(约)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
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
《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总分50分)1.(1分)1.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2.(1分)2.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B.推动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D.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1分)3.中美两国正式宣布建交前18小时,邓小平再次郑重地对美国使节指出:“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国政府慎重处理同台湾的关系……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设置障碍。
”邓小平的谈话明确地表达了()A.中国外交的灵活性B.中国外交的反霸原则C.中国外交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D.中国外交维护世界的和平4.(1分)4.据美国解禁的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
这最能说明()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国际法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C.美日间既有合作又存在矛盾D.中日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5.(1分)5.中国新时期外交思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思想有内在的一致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反对霸权主义②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③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④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1分)6、(原创题)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新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4小题,总分48分)1.(2分)据时间顺序与历史发展的逻辑,下列社会现象排列正确的是( )A.私有制一剩余产品一早期国家一奴隶制B.剩余产品一私有制一奴隶制一早期国家C.剩余产品一奴隶制一私有制一早期国家D.早期国家一奴隶制一剩余产品一私有制2.(2分)据统计,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公民人数在2.5万人至3万人之间,当时雅典总人口为25万人至30万人,其中奴隶约8万人,2.5万人为外邦人。
这可以用于论证( )A.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B.雅典开启西方民主政治先河C.城邦经济衰落的必然性D.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3.(2分)世界文明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
这两种文明成果中( )A.《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苏美尔人发明了1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的产量C.《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D.东方文明都是亚洲国家,西方文明都是欧洲国家4.(2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下列能正确体现文明联系的是( )A.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B.东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入中亚、欧洲和北非地区C.冶铁技术起源于中亚,并扩散到西亚、北非和希腊等地D.埃及最初的雕刻特别是人像雕刻,很多方面都模仿希腊5.(2分)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的时间是中国的( )A.商朝B.春秋战国C.秦朝D.西汉6.(2分)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
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 )A.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C.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 D.制约了代议制民主发展7.(2分)下列是关于俄罗斯帝国兴起历程中的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伊凡四世强化中央集权①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①基辅罗斯被蒙古国征服①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8.(2分)8世纪中期,阿拉伯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它的都城位于下图的( )A.①B.①C.①D.①9.(2分)唐初,日本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之后的日本“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推荐文章高一年级历史的选择练习题热度:高一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介绍热度:高一必修一的历史知识点汇总介绍热度:高一历史必修一的热度:春季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题热度:历史的学习是需要记忆的,所以我们不可以偷懒哦,小编今天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高一历史,欢迎大家一起看看吧表达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史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侯。
”淮、汉之间建有“汉阳诸姬”,其中以随(今湖北随州市)国为最大。
由此可见周朝(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周天子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D.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2. “它排除了宰相的个人专权,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 )A.秦汉三公九卿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C.元朝的行省制度D.明朝的内阁制度3. 现在去故宫时会发现乾清门的一个角落有一座不起眼的建筑。
这一建筑的一间小房子里,曾经形成了一种由皇帝任命的大臣掌控、能够迅速应对皇帝指示的体制。
此文所说的“体制”实际指的是( )A.军机处B.枢密院C.内阁制D.政事堂4.关税的税则税率是一个国家用以限制和鼓励某些进出口商品,以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的手段。
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5.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別国得之。
佛兰西亦与焉。
”材料中涉及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B,传教士传教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6.有学者在论述中国近代某一条约时认为,“满清贵族及官僚所支持的一个短哲的夏季的狂暴,竟使中国的地位低到极点。
它须负极重的赔款;它须依列强之意,保各国使臣在中国的安全。
高一历史上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上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来源:学科资源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1.5题2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2.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中国的禁烟运动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国家是()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4.沙俄凭借《中俄爱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割占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时,中国在位的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5.“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A.林则徐《四洲志》 B.魏源《海国图志》C.洪秀全《原道救世训》 D.李善兰《方圆阐幽》6.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7.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落后于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B.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落后于英国先进的君主立宪制C.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D.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英国8.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由于()A.两次鸦片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B.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都被西方列强所战败C.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是相同的D.两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都是英国9.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任务是() A.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B.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C.反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剥削D.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压迫10.有关《天朝田亩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B.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C.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方面的规定是根本无法实现的D.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1.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新思潮的萌发。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商朝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是以神为主 B.商朝是个神权色彩重的王朝C.说明了神在商朝地位的至高无上 D.商朝人对鬼神的怀疑2.(2分).西周分封,天子(王)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
这说明分封制的本质是( ) A.周天子间接统治国家的方式B.安抚功臣与异姓贵族的手段C.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 D.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政治制度3.(2分)《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B.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C.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D.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4.(2分)“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
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
”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A.创立官僚政治体制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等级制度日趋固化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5.(2分)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
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
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
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加大了选官的随意性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6.(2分)“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B.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C.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D.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7.(2分)“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期中考试就要到了,这是一次对自己上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自20xx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源,以下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以下关于宋太祖接受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选项是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B.有效稳固了中心集权C.造成官僚机构浩大D.导致对外斗争的失利3、以下选项中,通过干脆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4.《元书地理志》载:“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统治如此广袤地域,元朝实行A、二府制B、三省制C、行省制D、三司制5、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处工作效率高B、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心最高行政决策机构C、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6、以下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和谏议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有必需的历史价值B、明清时期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视C、宋代独立的谏议机构是谏院D、监察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从根本上打击地方割据势力7、假如约翰是伯利克里时期的一个雅典公民,那在他身上不行能发生的事情是A、他可以和他的妻子一起去参与公民大会B、他可能被推举为法官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展监视D、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8、以下各项中,哪些能够协调古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关系①元老院②公民大会③保民官的设立④执政官的设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思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全部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高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有学者指出,周代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君主的地位与权力,其余诸子只能另立宗室。
尽管在隶属关系上,“君有合族之道”,但是,仅就君主的公室而言,其成员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周代宗法制度规定“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
该学者意在说明,周代宗法制()A.强化了中央集权B.促进了宗族团结C.维护了王室权威D.确立了等级秩序2.如图是吕克勤主编《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示意图。
由此可知此时()A.社会等级森严B.生产力进一步发展C.神权色彩浓厚D.权贵阶层开始出现3.春秋战国时期质子制度成为处理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
中国最早的交质活动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
周平王太子狐“为质于郑”,郑庄公世子忽“为质于周”,史称周郑交质。
质子制度反映了()A.旧有统治秩序受到了挑战B.诸侯争端有效解决C.周王室与诸侯国地位平等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4.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
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
这表明()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较大随意性B.巡行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主要职责C.王朝政府注重强化地方治理与中央集权D.加强专制主义统治是王朝政府重要手段5.魏徵主编的《隋书•食货志》记载,北朝末期,中国河西走廊地区东罗马(395-1453)金币、萨珊波斯(224-651)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
后来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现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
这一考古发现()A.有利于印证北朝民间货币的使用情况B.表明中欧之间的交流始于南北朝C.证明《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D.可印证当时中西贸易的繁盛6.如表是唐朝后期南北户数升降比较表,表中数据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天宝元年(742年)户数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下降幅度(%)占全国户数比例(%)北方373665286688776.836.52南方3117624150654851.6863.48总计6854276237343565.73100A.安史之乱造成社会动荡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北民南迁促进南方发展D.两税法取代租调制7.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历史是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学习去记忆的,所以大家不要偷懒,小编今天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高一历史,希望大家一起阅读一下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为山东的一份省级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2.秦统一六国后,赢政自称“始皇帝”,他还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这表明A.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B.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C.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D.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3.下列为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机构权力运行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中央机构的决策更为科学B.甲乙都通过分权维护了皇帝集权C.乙的中央机构更能体现家天下D.甲乙都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4.宋真宗意欲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写诏书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将诏书烧掉,并让回话“就说李沆认为不可”。
真宗想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只得收回成命。
这反映宋朝A.文官政治的特点B.君相矛盾不断激化C.集体决策的格局D.君主专制走向衰落5.钱穆先生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
”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A.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D.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6.《明史解缙传》记载:永乐元年,明成祖设立内阁,解缙为从五品最高者。
解缙等人随侍成祖,“从容献纳”,“朝夕左右”,“勤慎”有加。
内阁并没有固定官署,没有属员。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内阁的设立解决君权和相权的问题B. 内阁成员地位不高C.内阁的职权是协助皇帝,监察百官D. 内阁属于临时机构7.在科举时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学校生员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出身寒微者,进士中有42. 9% 出身于祖上未有功名的家庭,这说明科举制A.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扭转了传统门第观念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8.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
高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与答案
高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与答案高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与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制度②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大宗和小宗的地位是平等的③大宗和小宗关系是相对的④西周宗法制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4、汉武帝以后,汉朝刺史的主要职能是A.监察地方高官B.管理地方行政事务C.举荐官吏候选人D.征收地方赋税5、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①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②扩大了元朝的行政区域,发展了版图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④带有民族压迫的色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8、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半殖民地的主要体现是A.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9、列强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①协定关税②领事裁判权③划定使馆界④在通商口岸设厂A.②③①④B.①③④②C.④①②③D.①②④③10、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颁布纲领11、从内容上看,以下两个文件共同的进步性表现在A.具有反封建的性质B.顺应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D.都主张向西方学习12、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6
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卷上。
完卷交机读卡和第Ⅱ卷)第Ⅰ卷(6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
”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行省制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是商王后代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3.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5.赢政统一全国后,以“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这些规定的根本意图是( ) A.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B.将皇权神化C.确立恶劣严格的等级制度D.保证皇位永远由他的后裔承袭6.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监察等形式掌握全国的军政信息,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
秦朝时期能够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 )A. 丞相B.太尉C.九卿 D. 御史大夫7.“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 )①向皇帝负责②征收辖区内的赋税③管理辖区行政事务④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A.②③B.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8.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高一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题.doc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试题一、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 分)1、右图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一种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A.宗法制 B.世袭制C.分封制 D.禅让制2、根据西周的宗法制分析:某诸侯年青时购买一女,生子甲。
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为妻,先后生子乙、丙。
以后又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人。
该诸侯死后,能合法继承其位的应该是A.甲 B.乙 C.丙 D.丁3、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利更加集中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4、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担心社稷不稳,曾问赵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在这里,宋太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北宋军队过于庞大,军费开支太大B.藩镇拥兵自重,混战割据不息C.辽和西夏屡屡进攻,对外战争无休止D.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连绵不断5、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度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A.禁止世家大族子弟入朝做官B.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关系C.忽视了实际学问,降低了官员文化素质D.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6、明太祖曾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消除这一苦恼,他采取的行动是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择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7、“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A.适应军事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C.加强皇权 D.提高政府办事效率8、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唐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明清大臣和皇帝讲话是跪着的。
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封建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B.封建君臣关系逐渐疏远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D.封建君主越来越不开明9、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
高一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王——卿、大夫——诸侯——士 B.王——诸侯——卿大夫——士C.王——诸侯——士——卿大夫 D.王——大夫——士——卿2、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3、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样做A.交唐太宗裁定B.交门下省审议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理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5、宋元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A、中书省和枢密院B、中书门下和中书省C、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D、枢密院和宣政院6、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突出特点是()A、废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C、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三衙分权D、设置了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7、右图是古代雅典的刻有人名的陶片,这种陶片的作用是A.纪念雅典著名的执政官B.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的敌人C.以民主方式推选官员D.执政官用之排除异己8、下列哪些人不享有雅典的民主权利①男性成年公民②外邦移民③奴隶④妇女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9、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早期罗马共和国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B.《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C.《十二铜表法》未给罗马平民带来任何好处D.《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10、希腊城邦文明衰落的直接原因是()A奴隶制文明的发展B奴隶武装起义C城邦内部的混乱D.马其顿的进攻11、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于()A、12世纪B、13世纪C、14世纪D、15世纪12、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被视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因为()A、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C、议会组建军队同王军交战D、内战后议会掌握了国家政权13、英国光荣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专制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D、废除了君主制14、“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滩桥高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考时:60分钟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为:试卷Ⅰ和试卷II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Ⅰ(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在周代,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诸侯,诸侯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这一制度是
A.世袭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分封制
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大哥B.二哥C.三哥D.四哥
3.下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D.元朝的行省制
4.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开创省制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B.秦朝和隋朝C.秦朝和元朝D.唐朝和元朝
5.宰相,又称丞相,相国,是辅佐国君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对于
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的王朝却不设宰相,下列王朝不曾
..设置宰相的是
A.宋B.元C.明D.清
6.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7.“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文中的“今世”当指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8.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科举制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禁止世家大族子弟入朝做官
B.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关系
C.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
D.忽视实际性学问,降低了官员文化素质
9.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10.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A.分清了中央和地方的不同职权
B.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C.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11.《明史》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进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
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己。
”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
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
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
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
12.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13.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
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A.地域辽阔,农业发达B.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C.法制健全,等级森严D.中央集权,分权制衡
14.伯里克利时代,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这说明当时雅典推行
A.直接民主制
B.抽签选举
C.代议制民主
D.轮流坐庄
15.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苏格拉底这一看法的是
A.抽签选举
B.依财产多少分等级
C.人民主权
D.任期制
16.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核心力量是
A.贵族B.成年男性C.公民D.军人
17.《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18.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A.规定的内容不同B.适用范围的不同
C.制定的依据不同D.量刑的标准不同
19.罗马法的特点不包括
...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严格保护奴隶制度
C.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自然法思想
20.“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从此,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革的手段.”这一切,始于()
A. 1688年“光荣革命”
B.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C. 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
D. 1832年议会改革
21.某思想家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
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是英国
A.议会的出现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通过革命处死国王
22.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1688年“光荣革命”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C.18世纪初责任制内阁的形成D.1832年议会改革
23.“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首相成为政府首脑。
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
A.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B.党内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
C.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D.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
24. 12.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A. 实行两党制
B. 建立民主共和制
C. 实行联邦制
D. 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25. 2013年3月1日,一个月前才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下开始了第二个任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尽管无奈,但也不得不在与国会磋商无果的情况下,根据国会规定的期限,签署了启动削减预算的命令,这表明
A. 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 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
C. 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
D. 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
26.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是“充满了理性精神的妥协”。
这种妥协主要表现在
①大州和小州之间②中央和各州之间
③北方与南方各州之间④立法、行政与司法之间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7.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以致一个执政党变成另一个执政党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很危险了。
”这番话说明的实质是
A.两党应该保持根本原则的一致
B.两党不能轮流执政,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危险
C.共和党和民主党存在严重的原则分歧
D.两党存在分歧有利于国家发展
28.学者张芝联说:“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不能适应君主制也不能适应共和制。
”这部宪法是指
A.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9.“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 德意志帝国
D. 独立后的美国
3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两个规定反映了
A.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B.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
C.法德代议制形式不同D.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
卷II(材料解析题共40分)
31.(20分)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
材料二: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三: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
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
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
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
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
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
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秦、元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