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中性笔,将姓名、考号填写在试答题卡上。
2.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心集权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2.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头》中说:“十月革命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这表明十月革命人士认为A. 俄国通过这场革命结束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 俄国革命推动了世界反封建斗争最终成功C. 俄国革命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D. 俄国革命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3.1973年,欧洲共同体9国,出口贸易额为21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和苏联;国民生产总值10650亿美元,远远超过苏联,为美国的77.7%。
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中,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加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了维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
材料表明欧共体当时A. 经济实力大大超越了美国B. 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C. 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气D. 干脆推动了两极格局的解体4.下图是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一项示意图。
这反映了A.耕作技术成熟促使人地冲突起先缓解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渐渐完善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5.据考古发觉,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1.“定居不是靠狩猎和捕鱼的运气,或靠野果野籽的零星收获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
人类定居生活的出现必须依靠的是()A.农业生产的出现B.农业科技的进步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思维的更新2.(2分)2.如图为早期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分工让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B.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个体农耕开始取代集体的渔猎采集C.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D.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3.(2分)3.下列四张图片是世界古代不同区域文明的代表性成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力水平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文明成就B.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C.受交通条件限制古代文明间缺乏交流性D.四张图片均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现4.(2分)4.“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
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
”这段文字反映了()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C.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5.(2分)5.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因为多层分封的关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间彼此关系错综关联,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则容易形成战争关系。
这说明()A.国王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B.王权受到封建领主的挑战必将走向衰落C.中世纪的西欧难以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D.王权必须依靠教权才能掌握世俗统治权6.(2分)6.“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限制了文化的发展D. 以上都是3. 以下哪个不是明朝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A. 泉州B. 广州C. 宁波D. 苏州4. 清朝末期,哪一项政策导致了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闭关锁国B. 重农抑商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主要诉求是什么?A. 反对封建主义B.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 支持民主和科学D. 维护传统文化...(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
7.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其中“儒术”指的是________。
8.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其目的地是________。
9.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10. 清朝末期,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2. 描述清朝末期的“戊戌变法”及其失败的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4.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五、材料分析题(共30分)1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略)(注:本试题仅为示例,具体内容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设计。
)【结束语】本次期中考试试题旨在检验同学们对高一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仔细作答,展示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1(答案)
高一历史答案20231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5 BBADD 6—10 ABCBC 11—15 ABACA 16—20 ADAAD 21—24 ABD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14分,26题12分,27题26分,共52分)25(1)相同之处:都主张思想大一统。
(2分)原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发展的需要。
(6分)(2)影响: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后期走向极端,弊端明显,阻滞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思想大一统的主张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对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分)观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3分)阐释:以地方行政制度为例,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推广至全国,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到东汉末年,州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后发展为道、州、县三级地方行政系统;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和县二级,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又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后演变为行省制。
行省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6分)总之,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国家通过不断完善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分)27(1)人口变化趋势: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在唐以前北方全国户口数比例大于南方;在北宋以后南方全国户口数比例大于北方。
(9分)(2)江南开发的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安定;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和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南方统治者实行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南方温暖湿润,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经济发展。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1.(2分)墨西哥的特瓦坎山谷是最早的植物栽培中心之一,那里的原始农业从公元前7000年前后开始,但在公元前1500年前,当地印第安人通过栽培获得的食物不过占其粮食消费总量的10%左右。
这说明( )A.世界农业源于美洲地区B.农业发展历程艰难漫长C.农业难以提升生活质量D.采集经济占据主要地位2.(2分)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年~公元前2345年)大臣普塔赫舍普舍斯死后,在自己的铭文中特别写明:“当陛下因为一件事而赞扬他时,陛下允许他吻他的脚,不允许他吻地。
”这反映出古埃及( )A.种姓制度贵贱有序B.官僚系统较为完备C.借助神权强化君权D.君主具有无上权威3.(2分)古罗马帝国留下很多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城市的发达不是要看这个城市的建筑物的华丽程度,而是要看这个城市排污能力”。
这些谚语从侧面反映出古罗马( ) A.工商业经济比较繁荣 B.城市的建筑水平高超 C.与世界各地联系密切D.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4.(2分)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埃及神话,著名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哈扶拉金字塔的东面。
后来在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是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
这一现象表明( )A.希腊神话源自埃及B.世界文明大同小异C.文明发展交流借鉴D.埃及文化多元并存5.(2分)在中世纪西欧,封臣每年都要为封君服兵役,12世纪时一般为每年服役40天,超过40天之外的服役,需由封君提供一定的报酬。
从12世纪开始,在英、法等国,国王开始征收“盾牌钱”来取代封建军役,且这项义务常常改为货币支付。
这表明当时西欧( )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人身依附逐渐强化C.王权摆脱教会控制D.封君封臣义务对等6.(2分)公元6世纪的《查士丁尼法典》记载了古罗马法学家将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直到今天这仍旧是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这说明罗马法( )A.法理精深B.言简意赅C.影响深远D.内容全面7.(2分)16世纪50年代开始,沙皇伊凡四世用忠于自己的人组建新一任政府,称之为“重臣拉达”,这些人指派军事总督到所有城市和公国去,对各个领地的领主们进行控制。
高一期中考试试卷历史
高一期中考试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诗词歌赋B. 经史子集C. 武艺骑射D. 法律条文3.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是?A. 丝绸B. 瓷器C. 茶叶D. 以上都是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开国元勋?A. 徐达B. 常遇春C. 刘伯温D. 岳飞5. 清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是?A. 中华民国B. 中华人民共和国C. 中华帝国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的建立。
7.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_________皇帝开创的。
8.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_。
9. 清朝末期,中国历史上的“戊戌变法”又称为_________。
10.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及其影响。
12. 简述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社会经济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明朝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明朝初年,海禁政策的实施,禁止民间海上贸易。
材料二:海禁政策导致沿海地区经济萧条,海盗活动猖獗。
14.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五、论述题(共20分)15.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六、结束语通过本次期中考试,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它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继续使用诸侯制D. 保留六国旧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C. 导致文化停滞不前D. 使贵族阶层更加固化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找海外贸易伙伴B. 宣扬国威,展示明朝的强盛C. 进行文化交流D. 寻找失散的皇室成员4.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引进西方科技B. 改革教育制度C. 建立新式军队D. 所有以上选项5. 辛亥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孙中山的领导D. 武昌起义的爆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_________政策,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7. 唐朝的_________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开端,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8. 明朝时期,___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海外的联系。
9.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中,_________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10.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_________成为临时大总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及其意义。
12. 描述唐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13. 论述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4. 结合历史事实,论述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B4. D5. D二、填空题6. 推恩令7. 进士科8. 郑和9. 张之洞10. 孙中山三、简答题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包括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和法律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 期中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一期中水平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2.根据中国古代宗法制,能够继承周王王位的人首先是()A.周王最聪明的儿子B.周王最宠爱的儿子C.周王妃子所生的大儿子D.周王正妻所生的大儿子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其宁息”而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4.秦朝的中央官制()①最高官职是百官之首的丞相②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③服务于皇帝掌握大权④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5.清朝赵翼有诗云:“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皇袍便罢兵。
”与诗中相对应的宋太祖的措施不包括()A.“杯酒释兵权”B.以枢密使分割宰相权力C.三分禁军D.设刺史防止地方势力过大6.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是()A.西域都护B.行中书省C.宣政院D.理藩院7.下列机构,属于监察体制的有()①御史大夫②参知政事③御史台④都察院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8.下列关于内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B.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的文渊阁当值C.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内阁制D.内阁不能正式统率六部9.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龙生龙,凤生凤D.举孝廉,父别居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流失海外辗转多年的圆明园兔首和鼠首铜像于2009年2月25日在巴黎拍卖。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历史事件。
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开疆拓土C. 唐朝开元盛世D. 明朝永乐大典2. 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家?A. 商鞅B. 王安石C. 张居正D. 司马迁3.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造纸术改变了书写材料B. 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C. 火药主要用于军事D. 指南针用于航海4.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科举制度始于汉朝B. 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完善C. 科举制度在宋朝被废除D. 科举制度在明朝被恢复5.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铁器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B. 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农业发展C. 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耕作方法上D. 农业经济始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6.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家庭作坊B. 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官营工场C. 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私营工场D. 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际贸易7.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B. 商业的发展推动了货币经济的发展C. 商业的发展导致了农业生产的衰退D. 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8.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儒家思想始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B. 道家思想在唐朝时期成为主导思想C. 佛教思想在宋朝时期成为主导思想D. 法家思想在明朝时期成为主导思想9.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B. 古代中国的数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几何学上C. 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草药学上D. 古代中国的建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10.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交流的唯一通道B.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历史事件C. 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没有进行过文化交流D.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主要依赖于军事征服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天下一统,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同制。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精选全文,可以编辑修改文字!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
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生产工具件数生产工具所占百分比铁农具件数铁农具所占百分比(约)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
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
《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60 分)1. 远古时期,人类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
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是()A. 古埃及人B. 古印度人C. 古希腊人D. 中国人2. 夏、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主要有()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禅让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其中,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因素有()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推广③水利工程的修建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文化方面的是()A. 统一文字B. 统一度量衡C. 修筑长城D. 设立郡县5.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 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④统治者的重视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的中心是()A. 长安B. 洛阳C. 涿郡D. 余杭8.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9. 唐朝时期,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
其中,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闻名中外的是()A. 青瓷B. 白瓷C. 唐三彩D. 青花瓷10. 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要表现为()①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③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 元朝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B.二里头宫殿C.帕特农神庙D.金字塔2.(2分)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①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①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文法典①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
该文明是( )A.古代中国B.古代西亚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3.(2分)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
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
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 )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B.英德两国世代交好C.罗马帝国的扩张D.罗马外贸的兴盛4.(2分)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①封君封臣制度①庄园与农奴制度①王权高于教权①主要封建国家形成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2分)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仿效唐朝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A.日本B.阿拉伯帝国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6.(2分)“他不是靠近海岸航行,而是远离海岸,这样既无浅滩之险,海风又吹得强烈而均匀。
他在安全地到达预定的纬度(即与好望角相同的纬度)时,便朝正东方向驶去,终于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他”可能是(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7.(2分)美洲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
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产生的影响有( )①加强了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①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①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①锐减了非洲青壮年劳动力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8.(2分)新航路开辟后,洲际间的人口迁移逐渐增多。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50 分)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黄帝B. 尧、舜C. 禹、启D. 伏羲、女娲2.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A. 奖赏功臣B. 拱卫王室C. 发展经济D. 加强统治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A.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C. 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D.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4. 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 刀币B. 布币C. 圆形方孔钱D. 贝币6. 西汉初期实行的“无为而治”政策,主要是基于()A. 法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7.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夷陵之战D. 魏、蜀、吴三国建立9.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D.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10.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①迁都洛阳②推行汉化政策③实行均田制④采用汉族官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 长安B. 洛阳C. 涿郡D. 余杭12. 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B.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C.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D.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13.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14.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藩镇割据D. 宦官专权15.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A. 海河流域B. 淮河流域C. 长江流域D. 珠江流域16.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消除了地方割据实力物质基础的是()A. 杯酒释兵权B. 收精兵C. 削实权D. 制钱谷17. 元朝在地方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A. 郡县制B. 三省六部制C. 行省制度D. 分封制18.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废除丞相②设立内阁③实行厂卫制度④八股取士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9. 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中,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是()A. 设立军机处B. 大兴文字狱C. 实行密折制度D. 设立南书房20.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 唐朝中期B. 北宋时期C. 南宋时期D. 元朝时期2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航海活动有重大意义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22. 明清时期,中国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 防范西方殖民入侵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C.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D. 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A. 道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24. 被称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 《天工开物》B. 《农政全书》C. 《本草纲目》D. 《齐民要术》2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二、材料分析题(共30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商朝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是以神为主 B.商朝是个神权色彩重的王朝C.说明了神在商朝地位的至高无上 D.商朝人对鬼神的怀疑2.(2分).西周分封,天子(王)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
这说明分封制的本质是( ) A.周天子间接统治国家的方式B.安抚功臣与异姓贵族的手段C.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 D.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政治制度3.(2分)《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B.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C.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D.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4.(2分)“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
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
”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A.创立官僚政治体制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等级制度日趋固化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5.(2分)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
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
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
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加大了选官的随意性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6.(2分)“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B.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C.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D.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7.(2分)“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详解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富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他赞扬的是古代中国的()A.商品经济B.工场手工业C.对外贸易D.小农经济2、战国时.长梧地方守护封疆的人对子牢(孔子的学生)说,从前我种庄稼,耕地粗疏马虎,而庄稼收获时也就用粗疏马虎的态度来报复我,我来年改变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禾苗策茂、果实累累。
这段材料表明()A.战国时生产力已有极大提高B.耕作态度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C.耕作技术水平低导致了歉收D.当时的农业已经出现精耕细作3、石料记载“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
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主要表明()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C.重农抑商的视念有所淡化D.资本士义萌芽出现4、宋代城市的规模、功能与城市生活形态,有延续前代而发展,也有因应新形势而变革。
下列选项中,为宋代明显不同于唐代的新发展的是()A.城市商业繁荣,商帮势力兴起B.官府维持夜禁,但准许延长营业时间C.茶馆酒楼林立,说书、演戏等娱乐场所盛行D.士大夫与庶民生活方式差异日趋扩大5、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己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6、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商业D.代表了当时士大夫们对商业的态度7、“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侯、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西周舆服制度的形成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4.下表是关于唐代土地买卖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
记述
出处
天下诸郡逃户,有田宅产业,妄被人破除,并缘
欠负租庸,先以亲邻买卖
《唐会要》
寺院广占田地及水碾硙,侵损百姓
《全唐文》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
《册府元龟田制》
A.土地的交易活动受到法律保障B.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C.兼并战争使诸侯日益坐大D.变法运动使得贵族集团衰落
6.晋在春秋时期,政权已逐渐为赵、韩、魏、智、范、中行氏六卿所控制。后来范氏和中行氏、智氏或被瓜分或被消灭,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韩、赵、魏三家手中。至公元前377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晋亡。这反映了该时期()
A.诸侯势力不断崛起B.社会正在发生转型
A.确保了秦朝的长治久安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确保了皇帝的专制独裁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述道:“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
A.最早出现于秦朝B.官员世代沿袭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分布广泛,多元一体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不断趋向文明的历史进程2.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以下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属于中原文化区的是()A.仰韶文化B.良渚文化C.龙山文化D.红山文化3.李时珍曰:“古者以粟为黍、稷、粱、秫之总称。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4.殷商时期,盘庚提出“罔不惟民之承保”“式敷民德”;西周时期,文王提倡“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
这说明,商周时期()A.统治者推行“仁政”B.儒家民本思想受到重视C.宗法观念日益强化D.养济保民思想已经出现5.《史记》记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事时,基本以《国语·郑语》为其叙事依据,但并未采信《国语》中褒姒是祸害周室、流毒三代的“龙漦妖子”的说法,也未采纳《诗经》中“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的评论,反而认为西周灭亡主要是周幽王的责任。
司马迁的这一看法反映了()A.汉代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B.历史认识与现实的有机联系C.开放包容的大一统时代气象D.司马迁对周幽王抱有偏见6.江南原本被中原诸国视为蛮荒的“夷人”聚居之地,但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中原诸国,对于中原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
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多元起源B.江南地区融合中原文化C.中原诸国傲慢无礼D.江南地区开始超越北方7.“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表达了某位思想家对听乐曲行为的批评态度。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学年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6分。
)1、“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2、农村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3、据《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这表明周代社会A.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平等C.君臣之间的界限不明显D.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且趋激化4、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
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
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5、历史学家张传玺认为:“废王称皇帝,是秦始皇大胆的革新之举……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皇帝制度的创立主要是适应了A.神化皇权的需要B.显示皇帝至尊地位的需要C.结束割据的需要D.巩固国家统一局面的需要6、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向景帝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他所说的“之”是指A.郡县B.丞相C.太尉D.王国7、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
......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中央集权 B.皇权至上 C.为政以德 D.以法治国8、下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9、秦朝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地方官吏的产生方式是A. 贵族世袭B. 朝廷任命C. 选举产生D. 地方推荐10、反映的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一历史本练习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练习用时60分钟。
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练习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1月,杭州举行“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汇报会”,会上展出了良渚文化考古最新发现——距今约5000年的沈家里遗址出土的部分磨制石器(下图)。
据此推知,沈家里先民()A.已经进入早期国家阶段B.过着不稳定的群居生活C.已经进入原始农业时代D.创造并使用了成熟文字2.周王通过授土授民新建的国家已不是血缘聚居的方国,而是由周人、本地土著以及被征服的殷人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A.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确立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D.解决了社会的阶级矛盾3.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民众以“轻死易发”“好相攻击”著称,荆楚也有尚武善射之风,燕赵之人更是擅长骑射,惯习刀兵。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冶铁技术的进步B.小农经济的发展C.强兵措施的推行D.诸侯纷争的加剧4.战国时期“诸子十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各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
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为()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儒学复兴D.三教并行5.秦始皇在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加刻诏书铭文,下令让政府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并在上面刻铭文,发至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这一举措()A.旨在推动工商业的发展B.对国家统一有长远意义C.开启了货币官铸的历史D.说明秦朝制度缺乏创新6.秦代的《司空律》规定,(农户)一家不得同时有二人以上劳役抵罪、赎刑;《戍律》规定,不要把一家中的劳动力同时征发去服戍边的徭役。
2024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据统计,四川广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多达57件,但戴金面罩的铜人头像(如下图)却只有4件。
这反映了古蜀文明( )A.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B.缺少与其他文明交流C.已经产生了阶级分化 D.手工业技术相对发达2.夏朝时期,最高统治者为夏王,中央设有分别专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这表明当时( )①君主专制制度形成②社会分工比较成熟③政府分工开始形成④具备早期国家形态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3.据统计,目前已报道的商周时期有铭(文字)青铜器已超过20000件。
其中,典型代表有记载周人伐商的利簋、铭刻“宅兹中国”的何尊(如图)、载有周王与家族世系的史墙盘等。
据此判断,这些青铜器( )A.标志着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 B.是研究分封制度的唯一实证C.彰显夏商官营制造业的盛况 D.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4.陆浑戎原居于甘肃酒泉附近。
考古发现,洛阳附近有众多春秋时期的陆浑戎墓葬群,陪葬品中有马牛羊头蹄,还有数量众多的成套青铜器及玉石质礼器,如编钟、编磐、铜车马器、玉璜、玉扳指等。
该现象表明( )A.华夏文化强大的辐射影响 B.华夷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弭C.传统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 D.生产关系已发生重大变革5.春秋时期,私田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30*2=60)1、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
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B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长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2、《明律集解附载》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纻文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宫。
工匠机户及挑花、挽花同罪。
”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b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宣传封建王朝法律权威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3、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
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能够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a )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上的普遍的新现象。
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
明清的中国也能够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b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B、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5、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 )A、适合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C、中国人口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6、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
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D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B、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C、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7、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C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8、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错误的是(D )①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史②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③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防碍与限制④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防碍与促动的双重作用⑤它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结果A、①⑤B、②③C、④⑤D、③⑤9、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经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绝大部分不是来源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
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摘自林曾平:《中国近代经济史》)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C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资本输出基本上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C、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长迅速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资金10、某校高二学生在实行研究性兴学习的时候,搜集到以下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C )张謇荣氏兄弟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③他们创办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请判断以下由G 到I一段曲线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哪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B)A.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C.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D.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12、“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个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 )A、清朝B、明朝C、民国D、新中国13、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图表解读不准确...的是(D)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水平和文化水平C、婚姻观点很大水准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14、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
并为男女平等而奋斗。
”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C)A、封建经济渐趋衰落B、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C、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D、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15、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
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
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个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D )A、慈禧生活俭朴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D、封建等级观点防碍近代化16、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指的是( B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17、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建国以后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改变的是(A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18、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C)①所示的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②所示的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防碍作用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19、阅读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单位:万吨),造成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粮食产量①糖料产量②油料产量③棉花产量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实行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展开 D.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实行20、 1984年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D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1、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B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22、“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低音”有(B )A、三大改造的完成B、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总路线的提出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23、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
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D )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24、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造成两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A、社会制度不同B、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水准C、所面临的国际环境D、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25、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A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26、“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公司。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则材料说的是( C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持续发展D、工厂的规模持续扩大27、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很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美洲的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中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体现他们的感情(A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灾难”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D、“哥伦布给我们带来贫困”28、相关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D )被驱使的黑奴A、非洲丧失了上亿人口B、殖民者获得巨额财富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其目的在于促动美洲的资本主义发展29、在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地中海北岸,曾有一家生意十分红火的饭馆,不过到16世纪初期,发现原来有很多东来西往的商船路过的忙碌的大海已变得冷冷清清,这时餐馆也是生意惨淡,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应该是(B )A、西欧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人们没钱下饭馆吃饭了B、因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来往的食客大大减少C、餐馆老板没有管理经验亏本了D、商人注重把积累的资金用于商业投资,不再把更多的钱花在饮食上30、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史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但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能够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B )A、18世纪中后期B、19世纪中后期C、19世纪前期D、20世纪初二、材料题(40分)31、(24分)材料一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雍正、乾隆皇帝分别..提出什么观点?(2分)据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4分)(2)封建政府推行这些政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它们产生了什么不良后果?(4分)材料三: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