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课程论文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篇1
浅论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障
摘要:伴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社会保障权在一国所受的保障情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社会保障权的概念与性质出发,在对社会保障权应受宪法保障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保障权宪法保障的现状与其它国家的宪政实践,得出了我国社会保障权宪法保障的完善策略。对我国社会保障权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权宪法保障修宪
从社会保障权的发展进程来看,目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步的标志。而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权的确认与保护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已有的社会保障权缺少宪法的有利保护。因此,本文从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障层面出发对社会保障权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一、社会保障权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得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而该制度的核心,即社会保障权,也成为了公认的公民所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P。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社会保障权,具有法定性、复合性、非对等性以及母体性等法律特征。社会保障权之所以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因为:首先,社会保障权是为了实现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而存在的,社会保障权是维系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必备组成要素,因而其应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其次,社会保障权随着人类历史进步而逐步确立,同时社会保障权在权利保障方面与其它的公民基本权利存在着区别,社会保障权的保障需要国家和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社会保障卡的应用
——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班级社保班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201年月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目录
摘要........................................................................................................... - 1 -ABSTRACT..................................................................................................... - 2 -一、前言........................................................................................................... - 3 -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我国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仍在探索阶段。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
规划问题研究
摘要:如何引导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做出适合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建设的重点。通过分析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存在的课程设计不合理,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以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如果不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势必影响个人事业的成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又要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许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与定位,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难以找到理想工作。因此,应利用各种途径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不合理、内容简单
社会保障论文
社会保障论⽂
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的,但它与⼀般议论⽂不同,它必须是有⾃⼰的理论系统的,应对⼤量的事实、材料进⾏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社会保障论⽂1
同撑⼀⽚蓝天构建和谐社会——关于近郊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随着⼯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作为⼀个新的特殊社会群体,其数量和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社会吸纳能⼒。如何解决⽇益增多的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当前摆在各级政府⾯前的⼀个⼗分重要⽽紧迫的稳定问题。
⼀、铸造“调节器”,建⽴健全素质教育培训机制
由于缺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化素质和知识技能较低,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思想观念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农民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分有限,⾯临着极⼤的风险和挑战。提⾼失地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有利于失地农民尽早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活保障问题,有效解决当前社会稳定问题,促进南充建设百万⼈⼝⼤城市⽬标的实现,因此,铸造提⾼失地农民综合素质的“调节器”,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
对失地农民的培训⼀是要建⽴健全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实施,明确各部门⼯作职责;⼆是要注重针对性、实⽤性和有效性,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来进⾏,形成“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良好机制;要加⼤失地农民培训的宣传⼒度,以调动失地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有过硬的政策措施和经费保障,如实⾏分层负担培训费⽤、免费开展培训服务等;三是在提⾼他们就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教育和引导他们树⽴正确的就业观念,⿎励他们⾃主创业、⾃谋职业,多途径实现就业。注重提⾼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科技⽂化知识⽔平,实现从务农到务⼯、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五篇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五篇
第一篇: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外地务工,成为人们所称的农民工。农民工作为一大弱势群体,其各项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探究这类现象的根本成因及解决途径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一、农民工劳动权益遭受侵害的现状
(一)劳动合同签定率低,劳动关系难以确定。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书面立劳动合同。但是,许多用人单位利用农民工法律知识薄弱的特点,采取欺骗手段不与农民工依法签定劳动合同,只是采取口头约定的形式或者以劳务合同的方式来规避自己的法律责任。虽然,我国《劳动法》也规定了,只要劳动者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有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也可以认定劳动关系依法成立。但是,由于文化水平,法律意识等因素的制约,要让农民工自己举证证明与用人单位有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是相当困难的。
(二)劳动时间长无故被延长,休息休假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证。我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但是用人单位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几乎视法律为无物,采取各种手段强迫农民工延长工作时间。他们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大多在十个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十六、七小时,远远超出法定的平均工作时间。
(三)工作环境恶劣,安全防护措施差。农民工进入城市,大多是从事于各种劳动强度大,危险度高的高温、高空、高化学性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加之缺乏系统的培训与指导,安全意识与防范措施较差,使得农民工的工作显得更加的危险化,近而造成农民工工伤事故频繁发生。
社会保障论文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有180年的历史,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等,其核心是社会保险制度。
一、国外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1、萌芽阶段
代表国家是英国。16世纪前后,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进入工业化早期,
伴随着圈地运动后,农民被迫离开土地,部分沦为流民,无家可归,社会矛盾突出,政府被迫考虑救济贫民问题。
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也称旧《济贫法》),标志着
社会保险制度的萌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规定政府有义务对贫民进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利。旧《济贫法》确认国家负有救济贫民问题的责任,并形成了一种社会救助制度,但是救助对象有限,救助水平是低层次的。
2.形成阶段
代表国家是德国。德国统一后,统治阶级极欲进行对外扩张,但当时国内矛盾重重,劳资关系恶化,产业工人风险突出。当时德国的铁血首相俾斯麦颁布了三项法案:1883年颁布了《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保险法》,从而完成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份比较完备的工人社会保障计划,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这三项法案受到工人普遍欢迎,有力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课程论文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要学习西方成熟的社会保障城果,中国几千年所遗留下来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经验也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思考和继承。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优良的社会保障思想,其次介绍了中国古代主要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最后联系当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从中得到完善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的启迪。
关键字: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启示
正文:
一、中国古代优良的社会保障思想
社会保障思想在中华民族白古就有,其萌芽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先秦时期。那时,阶级社会刚刚从原始社会脱胎而来,氏族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问平等互助的传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发生着重要影响。到周代已开始形成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秦汉时期社会保障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隋唐以后逐步成熟。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大同均平思想
中国大同思想论主要是以儒家为代表,强调大同。如孔了在《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章”就记载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了其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孔子的大同社会里,人们和睦相处,尊老扶幼,丰衣足食。这种大同的理想就包含了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汉末魏晋、明清以后,大同均平思想潮涌不止。以致后来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也明显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均平思想内容丰厚,源远流长。
(二)以民为本思想
以民为本的思想即广大民众对政权的巩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夏商时代,统治者即已实行慈幼的政策。周文王执政期问,特别关心鳏、寡、孤、独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周武王时期,大力提倡爱民、保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土,了了孙孙永保民。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的思想家们尽管政见歧出、学说不同,但在重视对民的研究、强调民的作用和地位方面则是一致的。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春秋首霸,与管仲施行“致民”、“安邦”的社会保障措施有密切关系。民本思想一直影响着白秦以后的各朝代统治者,在后世统治者、思想家的著作中均有体现。
社会保障课程论文
浅析大学毕业生失业的社会保障
摘要:大学生失业问题,这个原来不是问题的概念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步伐,其严重性早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毕业即失业”。在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等多社会背景下,毕业生是问问题更加考验着社会的神经。大学生失业更多意味着国家和家庭的教育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对于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目前对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的诊断主要从两方面进行:1、毕业生自身的主观原因,2、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据此,主要是要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以及国家政策的帮扶,社会保障无疑对大学生失业问题起到关键作用,在我国社保因范围窄、保障程度低等背景下,我们还应在资金管理、扩大覆盖面等方面完善社保制度,为失业大学生提供必要保障,最大程度上缓解、特别是“摩擦性失业”给大学生造成的冲击。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社会保障
一、大学生失业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哪里?是不是大学生的人数总体太多了?了解这一问题对分析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至关重要。我国高考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连创新高,2006~ 2008年,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13万人、495万人和559万人,2009年高达610万人。对比更早之前的数据:1995年为93.6万,1996年为96万,1997年为101万,1998年为108万,1999年为155万,2000年拟招175万,可见大学录取率呈急速递增的趋势。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2010年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指出本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论文3篇
第一篇:中国人口老龄化及社会保障问题探讨
提要:在我国计划生育逐渐取得成效的背景下,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重。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其正常运行逐渐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在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人们的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焦点,城镇的养老保障制度因此而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实际运行情况,在分析人口老龄化现状基础上,探讨人口老龄化下的社会保障和养老方式。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障;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劳动力减少。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的情况下,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大,劳动人口的数量因此不断减少。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20XX 年的时候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在9.7亿左右,但是这个数据将会在2050年的时候变成8.7亿。其中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的拐点在20XX年,因为相关数据显示20XX年的劳动年龄人口总数为9.98亿左右。但是在20XX年之后,这一数据将会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将在2055年的时候降低至7.1亿。而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30年的时候,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锐减,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
会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这样就会因用工短缺而导致工资水平不断上升,企业的经营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较多首先,我国将逐渐进入“人口冬天〞。我国对老年人的划分以60岁为界限,而随着我国60岁老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老龄化现象将会不断加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20XX年的时候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为
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劳动保障论文
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劳动保障论文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
[摘要] 从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中关于劳动的解标准化谈起,以一种崭新的角度来思考劳动与社会保障看似切合逻辑和实际的关系,在当今社会就业多元化的现实中尝试着寻求解决之道和愿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社会保障在发展变化中进步和更好的作为一种工具来帮助困境中的人,给之以选择的自由。
[关键词] 劳动社会保障风险社会
社会保障,或者更严谨地说很大一部分,似乎天生就和就业劳动密不可分,如在我国,管理社会保障的机构在中央政府就叫做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现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地方也相应设置了此类机构;国家在专业设置上也有不少学校将相关的专业命名为劳动和社会保障。而在社会保障的政策设计上,各个不同背景、制度及意识形态下的国家都毫无意外地将社会保障权利的获得和就业联系在一起。如在我国,不管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社会保障无一例外的是与工作联系在一起的,以前依托于单位福利,显而易见是将社会保障的获得与单位(工作)联系在一起,现在虽然保障的获得与工作单位的联系表面上看起来没那么大了,但是实际上很多社会保障权利的获得还是以工作为基础的。如果不劳动就业,那么就没有保障,甚至是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这从逻辑上似乎是解释得通的,似乎这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常识的一部分而存在,很少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但是德国社会学家
乌尔里希•贝克在其著名的风险社会理论中对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关系作了新的解读,也许这个对于我们在政策制定执行上会有所启示。
一、现代社会的新变化
原来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标准化的对应关系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即固定的劳动契约、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今社会存在就业岗位短缺的矛盾,而且即使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只是极其灵活化的工作机会,可能只是一些短期的就业岗位,这和彼时社会有着极大的不同。即在工业社会正发生这一种转变,从终身的单一工作场所里的全职工作(它时刻伴随着失业的可能),到充满风险的灵活、多样和分散的就业体系(它可能永远不会引起完全失去付薪工作这个意义上的失业问题)劳动的间断性造成了劳动者就业时间的间断性,在当今这样对就业有着苛刻规定的社会保障下,有保形同无保。劳动者在这样的情况下,雪上加霜地陷入一个“失业—就业—再失业—再就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失业的人疲于奔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得到的却是和成本不匹配的回报,工作得不到政策的认可,也没有失业后基本的保障。
毕业论文社会保障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社会保障开题报告
1. 引言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福祉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
和措施的总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覆盖了人们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社会保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 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在当前社会保
障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公平性、保障水平不高、资金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因此,研究和改进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研究目标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分析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
建议,以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进和发展。研究结果对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4.1 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政策、数据和实施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了解社
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2 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根本原因,探索问题产生的
内在机制。
4.3 改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前两个部分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和建议,旨
在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效能和公平性。
本文将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由于社会保障涉及的是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所以社会保障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社会保障思想可谓历史悠久,社会保障理论更可谓纷繁复杂。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保障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一:社会保障体系与商业保险论文
1湖湘地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社会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并由国家成立的专门机构进行资金筹集、管理和发放,从而为社会成员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商业保险是通过签订保险合同,由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企业和个人自愿投保,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
①保障功能的互补性
社会保险,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必要时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由于受到投保金额、投保对象的限制,这种保险的保障水平非常低。而商业保险的保险范围则包括公民所面对的所有可保风险,并可根据个人情况,满足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保障需求。因此,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是并行不悖的,两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②保障范围的互补性
社会保险主要是在社会成员遇到年老、工伤、疾病、生育、残疾、失业、死亡等社会风险时,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而商业保险涉及的险种之多,范围之广,则可以满足人们生活消费各个层次的需要。通过与社会保险的配合既满足了人们基本的、普遍的保障需求,也满足了人们多层次的、特殊的保障要求,从而更好地完善社会保险保障水平。
③保险技术与保险方法的互补性
社会保险需要借鉴商业保险的精算专业技术,商业保险也需要制定一些满足社会需要而绝非利益优先的保险品种,以树立其良好的社会形象。此外,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是保障劳动者的生活稳定,并利用专业技术和保险方法使资金保值增值,从而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社会保障论文-最新范文
社会保障论文
篇一:社会保障学论文选题大全
社会保障学论文选题
1. 社会福利行政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分析
2. “福利国家”评论
3. 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4.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根源
5. 当前中国人的福利观念及分析
6. 中国的社会政策模式
7. 中国现行社会政策的内容范围 8. 市场经济与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 9.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观 10. 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1.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12. 中国古代社会养老保障的思想和措施 13. 国家社会保险理论溯源
14.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15. 养老金领取资格调整的政策建议 16. 养老金保值增值之我见 17. 农村老年妇女的供养问题
18. 养老机构中配置社工专业人员的必要
性
19.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及对
策研究
21.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增值与风险防范 2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23.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24.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及其比较 25.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 26.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27. 当前医保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28.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29. 养老保险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30. 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3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思考 32. 外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33. 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 34. 建立全国统一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35. 关于社会保障费改税的思考 36. 西方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 37. 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思考 38. 中国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问题
社会保险论文6篇
社会保险论文
社会保险论文6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保险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保险论文1
摘要:
随着企业发展,员工福利待遇得到了提升,社会保险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员工的社会保险关系着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保证员工的福利待遇,从而让员工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本文分析了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分析了现阶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探讨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因此,电力企业的员工保险也是社会保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新时期下社会保险体制给员工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然而,与此同时,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成为了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管理的重点。
一、电力企业进行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养老保险。
社会的发展提升了对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视程度,社会保障制度也在逐渐地完善。从本质上说,社会保险管理能够维护企业职工的权益,标志着社会福利制度逐渐趋向完善,养老保险就是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管理项目。企业需要按照国家规定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程度,按照规定进行收缴,并且严禁因为任何理由进行挪用。养老保险能够保证员工退休下岗后的基本生活,加强社会保险管理能够减轻企业的负担,
社会保障 论文
共利益,提高社会民生水平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安排,旨在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福利保障和社会保险保障。它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体系,具有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社会保障的概念、发展历程、现状、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共利益,提高社会民生水平而采取的一种制
度安排,旨在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和社会保险保障。简单来说,社会保障就是
国家或社会团体为保障人民生活而采取的一
系列政策和措施。
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社会福利保障和社会保
险保障。社会福利保障是指国家或社会团体
为提高社会民生水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如教育、医疗、住房、失业救济等。社会保
险保障是指国家或社会团体为保障社会成员
的基本生活水平而采取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体系,其目的是为社会成员提供保障,提高社会民生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
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自然保障阶段
自然保障是指个体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自行维持生存的一种自然状态。在这个阶段,人类通过互相帮助、合作等方式来共同维护
生存,并没有社会保障制度。
2、家庭保障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家庭逐渐成为维持个体生存的基本单位。在这个阶段,家庭成员互相帮助、支持,为家庭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这种保障方式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家庭成员数量的限制、家庭经济能力的不足等。
3、职业保障阶段
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人们开始进入工厂、企业等职业单位成为工人、职员等。这时,职业保障开始逐渐形成,如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但该阶段的职业保障还不完善,覆盖面较窄,保障水平较低。
社会保险论文(热门推荐8篇)-社会保障论文-社会学论文
社会保险论文(热门推荐8篇)-社会保障论文-社会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保险行业在经济社会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时至今日,一方面商业保险是中国居民转移风险,稳定生活预期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所掌握的保险金体量巨大,这一部分资金经过合理的投资运作,会成为稳定金融秩序、促进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下面是社会保险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社会保险论文第一篇:社保基金存在的风险点与控制措施
摘要:社保基金是国家为举办社会保险事业而筹集的,用于支付劳动者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所享受的保险金和津贴的资金。社会保险事业是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的利民举措,社会保险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的健康运营有利于社会安
定和谐。社保基金风险贯穿于核算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化解社保基金风险已迫在眉睫。本文从社保基金风险防控的意义、社保基金存在的风险点及其表现、社保基金风险防控的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索如何降低社保基金风险,发挥其民生之本的作用。
关键词:社保基金; 风险防控; 风险预警;
社保乃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社保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照缴费基数的一定费率缴纳并交由法定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及投资运营。如何识别并防范社保基金风险,不仅关系到民众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加强社保基金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保基金的健康运营,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扩大征缴覆盖面,规范社保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的要求;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到要采取多种方式扩充社会保险基金,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要学习西方成熟的社会保障城果,中国几千年所遗留下来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经验也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思考和继承。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优良的社会保障思想,其次介绍了中国古代主要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最后联系当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从中得到完善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的启迪。
关键字: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启示
正文:
一、中国古代优良的社会保障思想
社会保障思想在中华民族白古就有,其萌芽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先秦时期。那时,阶级社会刚刚从原始社会脱胎而来,氏族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问平等互助的传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发生着重要影响。到周代已开始形成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秦汉时期社会保障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隋唐以后逐步成熟。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大同均平思想
中国大同思想论主要是以儒家为代表,强调大同。如孔了在《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章”就记载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了其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孔子的大同社会里,人们和睦相处,尊老扶幼,丰衣足食。这种大同的理想就包含了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汉末魏晋、明清以后,大同均平思想潮涌不止。以致后来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也明显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均平思想内容丰厚,源远流长。
(二)以民为本思想
以民为本的思想即广大民众对政权的巩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夏商时代,统治者即已实行慈幼的政策。周文王执政期问,特别关心鳏、寡、孤、独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周武王时期,大力提倡爱民、保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土,了了孙孙永保民。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的思想家们尽管政见歧出、学说不同,但在重视对民的研究、强调民的作用和地位方面则是一致的。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春秋首霸,与管仲施行“致民”、“安邦”的社会保障措施有密切关系。民本思想一直影响着白秦以后的各朝代统治者,在后世统治者、思想家的著作中均有体现。
(三)仓储后备思想
仓储后备思想是国家建立各式各样的仓储,在丰年之时把白姓手中的余粮收集起来就地建立仓库储存,荒年再行开仓贩济,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因此,仓储后备思想是依靠国家力量来储粮备荒、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一种社会保障思想。中国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为防止自然灾害造成的灾荒,历代统治者都特别注重囤积粮食以备不测。宋代有天下无常丰之年,倘有缓急,不可无备之说;明代也有能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者,可御水旱之来,当患而为之备,即灾而为之捍者,可免流离之苦之说。这些思想主要是基于对白姓生存保障的考虑,是一种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
(四)兼爱交利思想
墨子的“兼相爱”思想之实质是通过人们之问的互动的相爱来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破坏性冲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既能自爱又能爱人,从而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人人相爱,相互关心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正如古人所云:“爱人者必为人爱,恶人者必为人恶”。
二、中国古代主要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
这些优秀的思想成果在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阶级社会统治者已经认识到民的重要性,在统治方式上采取许多利民之策,同时把这种养老慈幼的责任赋于统治阶级。
社会大同思想小仅影响统治阶级的统治,也为我国古代民间自救与社会互助的建立和实践提供了指导思想。慈善积德思想是我国古代社会保障中慈善事业的思想起源和行为指导。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使这种行善积德的思想影响更大。具体主要表现如下:
(一)政府救济行为
1, 救济灾民。在民本思想影响下,历代王朝都设有官方储备粮食的机构,对需要救济的人实行一定配给,当发生重大灾害时,官方会开仓救济。根据学者邓云特的不完全统计,从秦汉至明清,各种灾害和歉饥就有5079次。统治阶级为应付灾荒,设置了一些社会保障机构,实行荒政措施,以解救灾民。且历代统治者都曾大兴“常平仓”,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宋代还实行“居养”以收容流民、乞丐和鳏寡残疾无依者。清朝期间,也有“社仓”、施粥厂等。
2、养老慈幼。历代王朝将尊老、慈幼列入其“仁政”之列,兴建了许多养老机构。如唐朝以前,曾建立过“六疾馆”、“孤独园”、“悲田养病坊”等养老慈善机构。宋朝年问设立“福田院”,供老年人养老之用。对一些因贫困无力埋葬的死者,政府又设立“漏泽园”进行安葬,并为贫而弃了者设“婴儿局”、“慈幼局”等机构。元朝设“养济院”,专门收养鳃寡孤独、老弱残疾、贫穷而无法生存的老年人。在明朝,社会养老思想进一步显现,当朝委任多个部门负责养老工作。如户部和工部统筹对一般孤贫照料等社会救济工作,礼部则负责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赡养工作。官府不仅定期供给贫民白姓口粮,而且经常赐给他们布帛酒肉,还赐与富家老年人爵位,每逢佳节派人慰问等。
3、优待退体官员。古代官员,按规定到了七十岁退体的,称之为“致仕”。官员致仕时可享受一定的待遇,包括官职待遇和经济待遇。这一制度既保证了在职官员对朝廷的忠心,也鼓励了年迈体弱的官员适时退位让贤。
(二)民间自救行为
1、民间互助。古代中国,民问曾广泛流行着许多白发形成的地区性或行业性的互助团体,它们有的以同一村庄的邻里乡亲为依托,有的以同一姓氏家族为纽带,有的以亲朋好友为网络,有的以同业人员为单位,构成了一个社会互助救济的民问群体,当互助团体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或遭受不可抗拒的灾难时,能及时得到互助团体的救济。这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朴素的社会互助精神。
2、宗教慈善。宗教在社会保障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又以佛教的影响最为深远。“佛教推崇慈悲为怀,强调以深度的爱护之心予众生以快乐幸福,以深度的同情怜悯之心拔除众生的痛苦……。宗教慈善事业直到今日仍未中断。
3、起义自救。频繁的灾荒给古代中国带来严重社会危机,当“禾稼殆尽”、“饿俘遍野”、“饥民载道”时,如果统治阶级救济措施不到位,农民就会起义自救。起义自救促进改朝换代,使后来统治者更加关注民生,从而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对当代的启迪
从古代先人所提倡的思想和历代采取的措施可见,我国古代已经有了令人钦佩的社会保障思想和社会保障实践。这些思想和实践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权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本质上看,古代统治阶级办理社会保障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秩序和社会稳定。历代统治阶级,尤其是一些有所作为的政治家都深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只有老白姓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的道理。特别是对社会弱者的扶助,更能博得老白姓的同情,更有利于其统治的巩固。也正是由于办理社会保障事务的本质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历代统治者也就不可能真心实意地推进社会保障事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老白姓的疾苦。因此,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往往流于形式,保障措施往往注重于治标而非治本,保障事务的临时性和随意性特征非常突出,以致使政府的救济救荒措施既不普遍也不能成为常态。但无论如何,这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