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二 3.1 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学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分离定律的应用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孟德尔所做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介绍和分析,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基础。
第二部分通过对孟德尔取得成功原因的总结,说明了正确实验选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极好例子。
第三部分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基因分离定律在杂交育种和医学实践中的广泛运用。
本节内容涉及“基因”“等位基因”等概念,教科书中把基因解释为控制性状的因子,是比较宏观的说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接受、理解基因,又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为第四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标主要内容: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简单介绍孟德尔其人及进行8年豌豆实验最终揭示了生物的遗传规律,被后人称为遗传学之父。
引出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获得成功的原因,如自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孟德尔选择了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重点学习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
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然后,运用前面减数分裂所学的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归纳总结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最后,介绍分离定律在生产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本小节在编定上,注意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建构,从而形成《课标》中提出的上述生物学的重要概念。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2.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3.理解测交法证明基因解释的正确性能力目标:1.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2.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3.1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1课时 教案 (苏教版必修2)
3.1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课标要求1.识记并能准确书写遗传符号如自交、杂交、亲子代、母本、父本等。
2.本节课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比较多,可通过构建概念图的方法梳理相关的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对概念以及概念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如杂交、自交、测交;正交与反交;性状与相对性状;杂合子与纯合子等。
3.运用遗传图解解释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现象。
●课标解读1.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学地位遗传的基本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理解分离定律是理解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关键。
因此本节内容在遗传定律的学习中至关重要。
近三年的高考中,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综合应用、分离比的变式、显隐性的判断、概率的计算等知识的考查尤为突出,常以致死现象、基因互作等为信息,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教法指导1.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通过1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本节教学应先介绍1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实验。
2.对于杂交试验过程“去雄、套袋、授粉”,建议先介绍两性花的结构,并播放初中已学习的关于自花传粉、向日葵的花序、异花传粉的flash影片,最后播放孟德尔杂交试验的基本步骤,强调杂交试验的过程——三部曲。
(强调各项实验技术的应用及其目的) 3.由豌豆实验的结果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原因,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解释实验的结果。
4.最后根据对实验结果解释的假说,归纳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新课导入建议1.英国有位漂亮的女演员,写信向大文豪萧伯纳求婚:“因为你是个天才,我不嫌你年迈丑陋。
假如我和你结合的话,咱们的后代有你的智慧和我的美貌,那一定是十全十美了。
”萧伯纳给她的回信说:“你的想象很是美妙,可是生下来的孩子外貌像我,智慧像你,那又怎么办呢?”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随着整容医疗水平的日臻完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治造”美丽,雕塑形体。
如今愈演愈烈的“整容热”似乎屡屡应验着莎士比亚当年的那句预言:“上帝给她们一张脸,她们却还要自己造一张”。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3.1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 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学案张建尚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学习目标】1.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育种中的相关问题。
2.学会解读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3.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做出科学的推断。
【重点和难点】重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在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上的应用。
难点: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做出科学的推断。
【课前预习】1.在杂交育种中,人们首先按照育种的目标,选配亲本进行①;根据性状的表现选择符合需要的②;再经过有目的的选育,最终培育出具有③的品种。
若育种目标是隐性性状,则只需从④后代中选育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若育种目标是显性性状,从自交后代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类型,不断⑤和淘汰,直至确定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1.①杂交②杂种后代③稳定遗传性状④自交⑤自交2.在医学实践上,人们常常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①和②做出科学推断。
如正常双亲生出一个正常的女儿和一个苯丙酮尿症(bb)的儿子,则父亲、母亲和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③,她们再生一个孩子是苯丙酮尿症的概率是④。
2. ①基因型②发病概率③Bb、Bb、BB或Bb④1/4【课堂探究】一、指导杂交育种1.已知豌豆的紫花(A)对白花(a)为显性,请利用基因型为Aa的紫花豌豆培育白花豌豆:①。
由此可知,育种目标是②时,只需从自交后代选中育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一、1.①让基因型为Aa的紫花豌豆自交,在自交后代中选出白花豌豆②隐性性状2.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请利用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培育能稳定遗传的高茎豌豆:让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①,从后代中选出②,让其连续自交多代,同时淘汰分离出的③,直至不再出现④为止。
基因型为Dd 的个体,连续自交两代、三代、四代,杂合子在后代中所占比例分别是⑤,自交n 代杂合子在后代中所占比例是⑥。
2.①自交②高茎豌豆③矮茎豌豆④性状分离⑤1/4、1/8、1/16⑥1/2n二、指导医学实践1.基因型的推断一般包括以下几步:(1)确定显隐性关系:a.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①遗传病;b.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②遗传病。
生物必修二《3.1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1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1)考纲要求考点梳理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 传粉植物,而且是 受粉,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若人工授粉去雄,时间应为开花 (前/后)。
②豌豆具有许多 的相对性状。
(2)常用符号及含义P: ;1F : ;2F : ;⨯: ;⊗: ;♀: ; ♂ : 。
(3)过程图解(4)归纳总结①1F 全部为 。
②2F 发生了 。
2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由此可见2F ,性状表现型及比例为 2F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 ∶Dd ∶dd= 。
3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1)验证的方法: 实验,选用1F 和 作为亲本,目的是为了验证1F 的 。
(2)测交的结果:子代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为 。
基础过关1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 A 自交、杂交和测交 B 测交、自交和杂交 C 杂交、自交和测交 D 杂交、测交和自交2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2F 的表现型比例为3∶1C 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3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得11F F ,自交所得2F 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 A 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有显性作用 B 1F 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 控制高、矮茎的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4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5 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 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D 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6 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①四分体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④非同源染色体A ②④B ③C ①②D ①7 家兔的褐毛对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苏教版必修二 基因的分离定律 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活动目标】: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活动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实质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活动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活动方案】:活动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常用符号及含义:P表示亲本(父本♂与母本♀)表示杂交,表示自交 , 杂种子一代用表示 , 杂种子二代用表示,以此类推。
2、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2)3、杂交实验过程图解:活动二: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1、假设:(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决定显性性状的为,用字母表示;决定隐性状的为用字母表示(2)体细胞的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3)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彼此分离。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2、用字母表示遗传图解:活动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存在,不相;在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课堂反馈】: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2、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A.0粒 B.30粒 C.60粒D.90粒3、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不正确叙述是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4、关于隐性性状的正确表述是A.F1未出现的那个性状 B.F1中出现的那个亲本性状C.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性状 D.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亲本性状5、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6、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母本是。
3.1基因的分离定律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2)
3.1基因的分离定律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2)第2课时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课标要求1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课标解读1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相关遗传问题。
•教学地位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和伴性遗传的问题的解决都要转化为分离定律问题,因此基因分离定律的灵活应用是解决自由组合和伴性遗传问题的基础。
近三年的高考中,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综合应用、分离比的变式、显隐性的判断、概率的计算等知识的考查尤为突出,常以致死现象、基因互作等为信息,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教法指导1 •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可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
2•通过书写不同基因型个体杂交所得规律性比值归纳总结亲代和子代推导的方法。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 3 : 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即Aa x Aa = 3A_ :1aa。
⑵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 1 :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 x aa= 1A_ :1aa。
⑶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 x AA或AA x Aa或AA x aa。
⑷若后代性状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即aa x aa= aa。
3 •结合实例应用分离定律指导作物育种和分析遗传病的发病概率。
•新课导入建议1. 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白化病和正常是1对相对性状,则一家人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这对夫妇再生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2•假如3年后你在一个花卉基地工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你立刻意识到它的观赏价值,决定培育出这种紫花新品种。
将这株紫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可惜的是,在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却有46株是开白花的,这不利于商品化生产,怎样才能培育出开紫花的纯种?•教学流程设计课前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31 -3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知识1、知识2,完成思考交流1、2”。
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3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3 苏教版必修2一、学习目标: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现过程2、概念的了解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5、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二、知识结构:一、遗传定律中有关基本概念及符号1、杂交、自交、测交杂交;是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的过程。
自交:指植物体或单性花的同株受粉过程。
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测交:就是让与杂交,用来测定的基因组合。
2、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和的现象。
3、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对的上,能控制一对的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
4、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5、常见符号 P:F:::♀:♂:二、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⑴豌豆是植物,而且是,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⑵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的、易的性状。
2、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如。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过程;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再让F1得F2。
2、特点:F1表现为;F2发生了,高茎∶矮茎=。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后来改称为)控制的。
在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在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
2、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
F1产生配子时,D和d随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两种配子D、d,比例为。
3、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子二代,子二代有、和三种基因型,比例接近于;有和两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
苏教版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活动目标】: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活动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实质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活动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活动方案】:活动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 常用符号及含义:P表示亲本(父本父与母本早) ____________ 表示杂交,__________表示自交,杂种子一代用 ___________ 表示,杂种子二代用____________ 表示,以此类推。
2、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3、杂交实验过程图解:活动二: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1、假设:(1 )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 决定的,决定显性性状的为_______________ ,用 _____ 字母表示;决定隐性状的为_________________ 用 ________ 字母表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细胞的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彼此分离。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_______2、用字母表示遗传图解:活易三=对分畫现蘇解释的如——测夾实隘1、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谆如果F1为朶合体(DJ),则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与隐性类型亲車进行杂交(只产生一种弊鱼的配子为止人产主两种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比例沖1:b表现型为—_和____________ ,比例为_____________ ・3.诗写出遥传图解:活动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______________ 成对存在,不相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__________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生物必修二《3.2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2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2)考纲要求考点梳理1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1)实质: 随的分开而分离(如下图所示)。
(2)时间:减数第次分裂期。
2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罐分别代表,甲、乙内的彩色玻璃球分别代表,用不同彩色玻璃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
(2)实验注意问题①要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罐并搅匀。
②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3 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豌豆)①;②。
(2) 。
(3)应用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4 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1)杂交育种①显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方可作为推广种。
②隐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一旦出现即可作为种子推广使用。
(2)医学实践:利用分离定律科学推断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为人类禁止近亲结婚和优生提供理论依据。
基础过关1 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B “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C “分离定律的本质”——发现问题,提出假说D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2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兔的长毛和短毛B 玉米的黄粒与圆粒C 鸡的长腿和毛腿D 马的白毛和羊的黑毛3 人类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对此不正确的叙述是( )A 亲代之一的基因型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B 亲代之一含有A基因,其子女有可能出现多指C 双亲均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D 双亲均为Aa,其子女患多指的概率是3/44 如图是一个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家族的遗传系谱图,Ⅰ1、Ⅰ3的基因型和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是 ( )A AA、Aa和1/16B Aa、Aa和1/9C Aa、AA和1/4D Aa、Aa和1/645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病为显性。
3.1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2)(苏教版必修2)
3.1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2)【高效导航】1. 学习目标:(1)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2)认同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2. 学习重点:(1)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3. 学习难点:(1)假说—演绎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
看” 一一口识经纬基因的分离定律(2)导”—自主预习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恰当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豌豆是____________ 受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为纯合子;豌豆植物有多对明显且易于观察区分的_____________ ;一次性可得到大量后代,便于统计分析。
(2) 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由简到难的实验过程是其获得成功的另一个原因。
(3) 应用___________ 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 整个实验过程科学合理,符合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二、分离定律的应用(1)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它可正确地解释_______________ 现象,能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出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对于动植物育种实践和医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在杂交育种中,人们首先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亲本进行杂交,根据性状的遗传表现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杂种后代,再经过有目的选育,最终培育出具有_________________ 的品种。
(3) 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做出科学的推断。
学”一互动探究探究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阅读课本P30-P31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 什么是表现型和基因型?提示: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具体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dd。
3.1.1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课题:基因的分离定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姓名:一、学习目标备注1 •举例说明相对性状等遗传学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区别2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二、课前预习:阅读课本27-30页,完成下列内容:(一、)几个重要的遗传学概念以及杂交实验过程中各种符号的含义1 .父:父本J 母本P :亲本F i :子一代F2 :子二代X:杂交E:自交2. 杂交:一般指两个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
自交:是指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的雌雄交配或同一纯系内各个体之间的交配。
3.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
4.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 i中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F i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
5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6.纯合子:基因(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杂合子:基因(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7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 .实验者: __________________2 .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1)豌豆是严格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2)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3 .实验过程:P紫花X白花F1J ®F 2紫花白花(705) (224)比例: 3 :14.人工杂交实验的一般步骤:「父本(供应花粉)选择亲本'•T去雄T套袋T人工授粉T再套袋L母本(接受花粉)5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3.1基因分离定律(2)
2012—2013学年度大许中学高一生物教学案§3.1基因的分离定律(2)【目标与方法】1.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尝试用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2.归纳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题型及解题方法。
【自主学习】复习回顾以下思考题:1.豌豆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有哪四点优点?2.举例说明性状,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3.举例说明等位基因,相同基因,非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
5.举例说明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6.阐述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何?如何解释和验证此种现象。
7.结合减数分裂过程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精讲释疑】一. 基因分离规律的验证方法归纳:(1)测交法: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个体,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2)自交法:杂种F1 自交后代F2中出现显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比例为3:1。
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例1】.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 、a 控制。
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
某同学为了较快地鉴定出某种水稻的基因型,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
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如右图所示。
黑色圆点: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红褐色花粉粒。
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2)在上方的坐标内绘制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
(3)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______,由此可知该品系水稻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_______。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苏教版
(1)请结合实例,论述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请论述等位基因的独立性在遗传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请论述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
(4)请论述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对遗传学发展的影响。
5.实验题:
(1)请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现象,设计一个验证实验。
(2)请解释实验操作中,如何确保等位基因的独立性得到验证。
重点题型整理
1.填空题: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现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育种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等位基因的独立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基因分离定律,使学生认识到遗传现象在生物繁衍过程中的重要性,形成对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解,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念。
4.社会责任:学生能将基因分离定律应用于实际生活,如遗传育种、疾病诊断等领域,认识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关爱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本节课通过以上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当F1代进行自交或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时,F2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3)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育种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选择优良品种、控制疾病等。
(4)等位基因的独立性体现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独立分离。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3.1.1基因的分离定律1-苏教版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及其相关概念考点二:基因分离了定律的题型突破------1. 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2.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3. 亲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断4. 分离定律遗传概率计算一、考点梳理1、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1)直接判断法:若已知某个体为杂合子,则该个体表现出的性状为 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 性状,另一性状为 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 性状。
(3)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 性状。
(4)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双亲表现正常,后代出现“患者”,则致病性状为 ,如图甲所示,双亲表现患病,后代出现“正常”,则致病性状为 ,如图乙所示。
2、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1)测交法(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子代 结果分析:若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则待测个体为若子代有两种性状,则待测个体为(2)自交法待测个体――→⊗子代 结果分析:若后代 ,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 ,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3)花粉鉴定法待测个体 ――→减数分裂花粉 结果分析:若 ,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若 ,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4)单倍体育种法 待测个体―→花粉―→幼苗―→ 处理获得植株结果分析:若有 ,则亲本能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为若有 ,则亲本能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为3、亲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断(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亲本 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 AA ×AA 全为显性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用基因B 、b 表示)子代显隐性关系 双亲类型 结合方式显性∶隐性=3∶1 都是杂合子 显性∶隐性=1∶1 测交类型只有显性性状 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只有隐性性状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4、分离定律遗传的概率计算 (1)用经典公式或分离比计算根据分离比计算:3显性性状∶1隐性性状(2)根据配子概率计算(1)先计算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1《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2 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1《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2 苏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的: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现过程2.概念的了解二、教学重难点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三、板书设计:一、概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二、研究过程:1、发现问题2、设计假说,解释问题3、设计试验,验证假说4、得出结论四、教学过程: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找出以下概念,并加以比较一、基本概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二、区分概念:杂交、回交、正交、反交、自交、测交、父本、母本三、遗传图解中常用符号:P—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F1—杂种子一代;F2—杂种第二代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找出以下概念,并加以比较阅读课本关于豌豆杂交试验的有关内容,回答: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中有什么样的传递规律?遗传学的奠基人是谁?2.研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方法是什么?3.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是什么?为什么选用它?一、基因的分离规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试验过程研究特点:①试验材料——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②分析研究方法——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③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2)试验结果①无论正交反交,F1只表现显性性状;②F1自交,F2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于3:1(高茎:矮茎)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思考:①什么是基因?基因位于何处?②显性基因用什么字母表示?③什么是等位基因?基因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分布有何特点?④生殖细胞中基因是成单存在的,受精卵中呢?原因?习题反馈:1.性状分离是指()。
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基因的分离C.等位基因的分离D.杂种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2.研究基因传递规律主要是通过下列哪项的遗传来推知的?()A.染色体;B.DNA;C.基因;D.性状3.许多纯种高茎豌豆自花传粉而生成的后代很可能有A.100%高茎;B.25%高茎;C.50%高茎;D.25%矮茎4.在正常情况下,T和t这一对基因会成对存在于()A.合子;B.配子;C.次级精母细胞;D.卵细胞5.等位基因的分离可能发生在A.DNA复制时;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离3.测交——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思考:①为什么要进行测交试验?②测交是怎样进行的?③按孟德尔的解释,杂种子一代Dd能产生几种配子?数量比如何?④测交的遗传图解该怎样写?通过测交,如果预期的结果和实践结果一致,则假说可以上升为真理,由此得出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验证结果与假说推论结果一致→假说上升为真理,若二者不一致时,否定假说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思考:①什么是等位基因?它包括哪两个要点?②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③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和染色体同处于平行关系,在杂合子(F1)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 3.1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基因的分离定律(2)三.基因的分离定律C1.指导杂交育种:原理: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杂合子(Aa ):(1/2)n纯合子(AA+aa):1-(1/2)n (注:AA=aa)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tt,则:(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Tt,表现型是抗锈病。
(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抗锈病和不抗锈病,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3)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TT或Tt。
其中基因型为Tt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怎么做?从F2代开始选择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淘汰由于性状分离而出现的非抗锈病类型,直到抗锈病性状不再发生分离。
2.指导医学实践:判断遗传病显隐性的常规方法: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例1: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
例2: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性状。
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能为DD或Dd,这对夫妇后代患病概率是100%或1/2。
【典型例题】例1.若让某杂合子连续自交,下图中能表示自交代数与纯合子所占比例关系的是例2.(11)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B.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C.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D.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例3.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
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例4.下图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对于该病而言,有关该家系成员基因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I —1是纯合体B .I —2是杂合体C .I —3是杂合体D .II —4是杂合体的概率是1/3例6.(07)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苏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的1.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并了解基因的混合和表现规律;2.了解杂交及其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3.掌握植物杂交育种的基本方法;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及其规律和遗传现象;2.混合和表现规律;3.杂交育种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遗传现象;2.熟练掌握植物杂交育种的基本方法。
三、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1. 授课内容1.1 基因的分离定律1.1.1 恰当的实例以豌豆为实例,先通过课件和PPT展示豌豆特征相异的例子,引出遗传学这一概念,并引入亲代和子代这些术语。
1.1.2 基本假设英国生物学家门德尔,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这里要点重点说明:他的实验方法、观察结果以及结论。
1.1.3 分离定律的内容门德尔观察了豌豆的颜色、外形等性状,提出了两个规律:基因等位基的分离和随机组合原则。
说明这两条规律的含义。
1.1.4 遗传现象通过实验结果,引出遗传现象: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1.2 生物体的遗传规律1.2.1 混合及其规律门德尔在实验中也观察到了混合现象,并总结出混合规律。
说明混合规律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1.2.2 自由组合说门德尔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基因自由组合的原则。
由此引发对自由组合说的讨论。
1.3 植物杂交育种1.3.1 植物杂交育种的基本方法说明常见的植物杂交育种方法,如人工杂交、自然杂交等方法。
2.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PPT与黑板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来授课。
PPT呈现图表与图片,直观生动地展现了基因分离定律和植物杂交育种的基本过程。
同时,运用多种举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课件中的思考题与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互动交流,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意识。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理解豌豆的实验和实验过程,以及各个术语的分别含义,其中包括亲代、F1、F2等概念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Ⅱ)【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解,概述测交实验的过程,说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
2.结合教材资料,简述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图解:(3)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A和a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
2.基因分离定律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与表现型(1)表现型: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即表现型。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即基因型。
(3)二者的关系:生物个体的表现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物个体的基因型,但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4.纯合子与杂合子(1)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和aa。
(2)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Aa。
二、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原因,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其优点是:(1)闭花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保证杂交实验的准确性。
(2)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使获得的实验结果易于分析。
2.采用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判断正误(1)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等位基因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5)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6)采用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答案(1)√(2)√(3)×(4)√(5)√(6)√填空: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1.两个小罐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2.小球代表配子,红球代表含基因A的配子,绿球代表含基因a的配子。
两种颜色小球的数目相等,代表雌雄个体各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1)有性杂交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
(2)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
2.目的要求(1)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基因的分离和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及其比例之间的关系。
(2)为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打下一定的基础。
3.方法步骤(1)在1号、2号两个小罐中放入红色玻璃球和绿色玻璃球各50个。
(2)摇动两个小罐,使小罐中的玻璃球充分混合。
(3)分别从两个小罐中随机抓取—个小球放在一起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成的合子类型,记录小球的颜色;每次记录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罐重复50~100次,然后统计结果。
(4)将所得的结果记录下来。
1.实验中,甲、乙两个小罐内的玻璃球数量都是50个,这符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吗?答案不符合。
自然界中,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
2.实验操作中,有哪些措施保证了抓到两种颜色小球的概率相等?试举出两个。
答案①抓取小球前要摇匀;②抓取的小球要放回原来的小罐;③抓玻璃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随机抓取。
1.某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在每次抓取小球前,要摇晃小桶,使小球充分混合C.抓取过的小球不放回小桶、抓取次数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D.抓取小球时,最好能看到小球上的字母【问题导析】(1)该实验中的小桶代表生殖器官,其中的小球相当于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
抓取小球的过程类似于配子产生时基因彼此分离的过程,抓取的两个小球的组合过程类似于配子随机组合的过程。
(2)为了使得每次抓取时两种小球被抓的概率相同,所以抓取过的小球要放回小桶。
答案 D【一题多变】1.某同学抓取了100次,则含A 和a 的两种配子结合的概率是多少?答案 12。
2.在不降低抓取次数的前提下,如果减少小桶内小球的数量,实验误差变大还是变小?答案 变小。
二、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测交方法:F 1与隐性类型杂交(如Aa ×aa)(2)测交目的: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推知F 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从而验证“解释”的正确与否。
(3)测交作用⎩⎨⎧ 测定F 1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测定F 1基因型判断F 1在形成配子时基因的行为(4)测交结果:与预期的设想相符,证实了 ⎩⎨⎧ F 1是杂合子,基因型为AaF 1产生A 和a 两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配子F 1在配子形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2.分离定律细胞学基础 减数分裂中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如图所示:3.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1)实质: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杂合子中等位基因的行为①独立性杂合子中一对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既不融合也不混杂,各自保持独立性。
②分离性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随之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因此杂合子可以产生两种基因型且数量相等的配子。
③随机组合性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等位基因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1.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随机从F2中选出4株豌豆,是否一定是3株紫花植株和1株白花植株?答案不一定。
2.基因分离定律适用所有生物的遗传吗?答案基因分离定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核遗传,即原核生物、无性生殖、细胞质遗传均不适用。
3.Aa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的数量比也是1∶1吗?答案不是。
在数量上雄配子应远远多于雌配子。
2.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问题导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
(2)析图:图中表示等位基因的是D与d。
答案 C【一题多变】根据图示,回答关于基因分离定律的问题:(1)基因分离定律中“基因”是指“等位基因”。
(2)分离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分离原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4)图中显示A与a分离。
1.有位同学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小桶内用球的大小代表显隐性,大球代表A,小球代表aB.每次抓出的两个球统计后放在一边,全部抓完后再放回小桶重新开始C.桶内两种球的数量必须相等,即标记A、a的小球数目必须为1∶1D.连续抓取了3次AA组合,应舍去2次,只统计1次答案 C解析选择的小球大小、质地要统一。
每次抓出的两个小球统计后必须各自放回各自的小桶,以保证概率的准确。
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即标记A、a 的小球数目必须为1∶1。
实验中会出现连续几次基因组成相同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随着抓取次数的增多,就会越接近理论值。
2.紫花豌豆(Aa)能产生含有哪些基因的配子()A.只有含A的配子B.有含A的配子,也有含a的配子C.只有含a的配子D.只有含A的配子,或只有含a的配子答案 B解析A与a分离独立地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
3.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一对相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是单独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C.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单独存在的基因要发生分离,所以称分离定律D.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答案 D解析孟德尔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的科学实验程序是:杂交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因此A选项错误;根据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可知: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这些基因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故B选项错误;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所以C选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
4.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答案 C解析选项A、B、D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选项C不能说明成功的原因。
因为无目的、无意义的大量实验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他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也反过来说明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5.有一种腿很短的鸡叫爬行鸡,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基因用A或a表示)①爬行鸡×爬行鸡→2 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
②爬行鸡×正常鸡→1 676只爬行鸡和1 661只正常鸡。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第①组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子代爬行鸡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正常鸡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2)第②组后代中爬行鸡互相交配,在F2中共得小鸡6 000只,从理论上讲,有正常鸡________只,能稳定遗传的爬行鸡________只。
答案(1)Aa×Aa AA、Aa aa(2)1 500 1 500解析由杂交组合①可知:爬行鸡的短腿性状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组成为Aa,正常鸡的基因组成为aa。
第②组后代爬行鸡的基因组成为Aa,Aa与Aa交配,正常鸡即aa占后代的14,能稳定遗传的爬行鸡即AA占后代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