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了解丁肇中,明白得“格物致知”的含义和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二)进程与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制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育“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一、领会明白得“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为重要性。
二、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明白得文章的论证方式。
教学难点明白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缘故。
教具预备:PPT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事例导入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精湛的计算能力受到了教师和同窗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超级差,连续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教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缘故是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窗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咱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下面,咱们第一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同窗们请看大屏幕。
二、了解作者: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一、生自由读课文,找诞生字词二、出示词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格物致知袖手旁观3、生齐读词语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探讨导入问题同窗们找到造成适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缘故了吗?2、整体分析课文内容(1)“格物致知”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强调:格物(途径)致知(目的)现代学术:实验事例:尝梨麦哲伦环球航行(2) 传统的中国教育什么缘故不重视真正的“格”?以什么事例来论证的?事例:王阳明格竹苦想头疼之例(探讨自己而非探察外物)探讨:《惠崇春江晚景》(3) 科学的格物致知应该是如何做的?实验进程和要求:①踊跃的而非消极的②有打算有目标通过这种科学的格物方式才能取得竹子的有关知识,从而强调了格物致知(实验)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7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
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
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
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较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一,几则参考资料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2.关于王阳明格竹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这个故事较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
、了解作者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
执安大学念书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
)
:
今天,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
“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在报上经常可以看到。
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哲学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情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深
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
、选取出对第①选段中的两个“相当”理解正确的一切()
、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既要();又要()。
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
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
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予传播夸克之间的力。
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
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九年级语文上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一、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关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二、明白得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式。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踊跃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一、明白得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式。
3、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正确明白得“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熟悉世界,取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不管是大大小小的事例,仍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表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确实是如此表现的典范。
今天,咱们学习的新课文,确实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论述。
二、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诞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那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青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取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取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取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式》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三、朗诵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份来列提纲。
第一部份(l~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如何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份(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本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此刻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新人教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读)【学习目标】1、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
3、了解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
4、培养爱国与敬业精神。
【学习重点】1、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
3、培养爱国与敬业精神。
【学习难点】了解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给下列词语注音释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二、(课堂)学习·研讨·练习(一)【自主学习】1、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与思路: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部分(1段),概括交代讲演内容: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又分4层:1.(2段):“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
2.(3-5段):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3.(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4.(13段)得出结论: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二)【共同探究】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
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我们应当怀着对待世界的一种纯净的心灵态度,去观察和认识这个世界。
文章内容涉及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世界的认知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理解思想方法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世界,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进行思考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剖析文章中的哲学思想,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各种奇妙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怎样的好奇心?为什么?第二步:学习1. 阅读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呈现相关知识点并讲解。
2. 分组讨论:讨论文章中“格物致知”的含义,各小组发表讨论结果。
第三步:拓展1. 设计小组活动:每组选取一个话题,展示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体现“格物致知”精神。
2. 合作讨论:小组间交流学习成果,共同感悟世界之美。
第四步:总结1. 学生展示成果,分享对世界的感悟和认识。
2. 回顾本节课内容,强化“格物致知”精神的理念。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2. 学生展示和分享的内容作为评价依据,考察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格物致知”精神,培养了学生对世界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哲学思想的拓展,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来源。
2.理解格物致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积累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来源。
2.分析格物致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朱熹在《中庸》中提出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格指观察事物的特性和规律,物指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致知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积累知识并提高能力。
2. 格物致知的来源格物致知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深厚的根源。
早在《论语》中,孔子就提出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观点,这种“自省”的思想和格物致知有着相似之处。
而朱熹则在《中庸》中将其发展为更为系统和完整的理论。
3. 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帮助人们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够培养人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科学研究中,格物致知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科学家们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推动科学的发展。
4. 格物致知的实践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格物致知思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实践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积累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原理,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和实践,培养他们的格物致知思维。
2.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的方式展示格物致知的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介绍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来源,引发学生对于该话题的思考。
2.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该概念和思维方式。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格物致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4.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求知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格物致知的定义和内涵;2.格物致知的基本步骤;3.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1.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2.掌握格物致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并提出新的话题:“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格物致知?它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作用?”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步骤二:讲解格物致知的定义和内涵(15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解释格物致知的概念,即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从实践中来寻找规律,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
举例说明格物致知在科学研究、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中的重要性。
步骤三:介绍格物致知的基本步骤(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格物致知的基本步骤,包括观察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总结结论等。
通过实例演示和讨论,让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步骤四:分组讨论实例(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学生在小组中根据格物致知的步骤,进行观察、假设、实验和总结,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步骤五:小组交流和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交流和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求知的态度。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学生回家继续进行实验,深化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和方法,并撰写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探究的积极性;2.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总结能力;3.学生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拓展延伸如果时间充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格物致知的应用领域和案例,例如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创新思维等。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论述类文章,作者丁肇中。
文章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实质,指出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强调要有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励人们探求真理。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感悟作者的求知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可能还需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格物致知”这一传统观念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背景介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丁肇中及其作品背景,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作者的观点,感悟作者的求知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的学习态度,培养探求真理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重点词汇、句式的掌握;2.难点:对作者观点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如何将课文中的观点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2.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求知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3.案例分析:以课文为例,分析作者的观点及其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作者丁肇中及其作品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标记生词和难点;3.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学会运用;5.总结: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6.拓展: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学习中。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需简洁明了,突出课文主题和作者观点。
可设计如下: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背景介绍:作者丁肇中及其作品背景2.课文大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主题3.重点词汇: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4.作者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总结课文观点5.感悟与收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2.结果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作者观点的应用能力。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10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10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习题精选】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a、丁肇中b、朱熹c、论语d、儒家e、测量f、向导g、彷徨h、适当2、解释下列词语a、格物:b、致知:c、袖手旁观:d、儒家:3、给下面的一段文字加标点符号。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的大《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参考答案】1、a、zhào;b、xī;c、lún;d、rú;e、liáng;f、xiàng;g、páng;h、dàng2、a、推究事物;b、获得事物的知识;c、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d、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理关系。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
(2)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述。
(3)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追求真理的态度。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述的概括。
(3)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关系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关系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让学生结合课后注释,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的核心思想。
(2)讲解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论证和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让学生通过讨论,形成对课文的理解和看法。
5. 写作实践:(1)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2)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是否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是否能够在写作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和逻辑关系?通过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5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5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解说: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学习侧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解说: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初中学习的第五学期,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
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1、2。
依据新大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3、4。
)[自读程序]1.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图片)。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3.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有条件的多媒体实验班级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寻求解答。
)4.重点细读,讨论交流。
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
5.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九上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课件教案课件
九上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的重点句子。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式、修辞等手法,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掌握论证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提炼论点,组织论据,进行有效论证。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思维分析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勤奋好学的精神。
(3)感悟文章所传达的格物致知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2. 学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分析和表达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 学会提炼论点,组织论据,进行有效论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词语,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写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的议论文。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练习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 启发引导:运用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交流与分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九上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课件教案课件
九上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格物致知”这一概念。
(2)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
(3)掌握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2)学会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3)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格物致知”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2)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点1. “格物致知”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
3. 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
2. 文章论证思路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格物致知”这个词吗?它是什么意思?(2)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介绍“格物致知”的含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4.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来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3. 选择一篇课外文章,分析其论证方法及其特点,不少于300字。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和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堂小结:听取学生的课堂小结,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论证方法的理解情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14*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目的1.积累语言,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设想1.从指导学生拟阅读提纲入手,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通过举大量科学家的事例和通过讨论,弄清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但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
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他在美国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向另一个地方,根本得不到任何正规教育。
直到12岁,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
他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刻苦钻研,成绩很好。
中学毕业后,他只身赴美读大学,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丁肇中选定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
1972年他主持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
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这样比喻:“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粒雨滴,如果其中有一滴有着不同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经过艰苦的努力,1974年11月12日,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的新的基本粒子丁粒子,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浙江省嘉兴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嘉兴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嘉兴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____课时总第____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文体,理清作者的观点并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如何论述的。
2.能独立或合作着解决问题,能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感悟。
3.认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并注意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实验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
3。
如何认识并改变中国学生缺乏实验精神的现状教具准备多媒体施教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星期_____学情分析(结合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层次差异、教材重难点等展开)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图片)观察这几幅图画,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师:他们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
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就就此作了演讲.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二、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文体(演讲词)。
2。
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猜测作者可能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后合作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设计意图及评价(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3)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4)如何做到格物致知?4.集体交流,明确以上问题的答案:明确: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什么是格物致知—----《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师寄语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目标: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
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
3、“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
致:获得。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
”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一、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注音
肇( ) 埋没( ) 彷徨( )
(2)理解词义
格物:
致知:
彷徨:
修身:
清谈:
诚意: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找出本文论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二、合作学习:
3、《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4、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5、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6、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精读精练】
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7、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主题阅读】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节选)
杨振宁
今天,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
“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在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