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物沉降测量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方案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方案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方案高层建筑沉降是指由于自身重量、荷载变化或者地基不稳定等原因造成的沉降现象。

为了及时监测和评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个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方案。

1. 研究背景和目的在设计高层建筑的过程中,沉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对高层建筑沉降的监测,可以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地基稳定性,及时发现并处理沉降问题,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 建立监测系统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高精度的沉降监测系统。

该系统应该包括测量设备、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

测量设备可以选择使用精密水准仪或者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

具体选择哪种测量设备,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监测要求来决定。

3. 安装测点在建筑物地基以及建筑物结构上选择一定数量的测点进行监测。

测点的选择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地基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测点应该均匀分布于建筑物底部、中部和顶部,并且要包括各个不同部位的截面。

测点的安装过程要确保测点的稳固性和准确性。

4. 设定监测频率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监测要求,设定合适的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应该能够满足对建筑物沉降变化的及时监测,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沉降监测。

5. 数据采集和传输采集测点的沉降数据,并将数据通过数据传输设备传送到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心。

数据传输设备可以选择使用有线或者无线的通信方式,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监测点的数量和距离来确定。

数据采集和传输过程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6. 数据处理和分析接收到沉降数据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沉降量的变化曲线和统计数据。

根据分析结果,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7. 监测报告和管理根据监测结果,编写监测报告,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监测报告应该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建筑物的管理方,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对沉降问题进行处理和修复。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要求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要求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9.8.1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高耸构筑物、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重要工业厂房及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建筑物,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地基处理或基础托换的新建或改建建(构)筑物,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规定应进行变形观测的建筑物,以及设计有要求的建筑物,均应进行沉降观测,并应按单位工程提供沉降观测记录;⏹ 2 沉降观测的每一个区域,必须有足够的水准点,不得少于3个;水准点布设应坚固稳定,应设置在基岩上或设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应避开沉降和振动影响的范围,与被观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距离宜为30m~50m;水准点埋设必须在基坑施工前15d完成,水准点应定期核对;⏹ 3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能够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2)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应影响建(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3)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且应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 4 沉降观测点应按设计图纸埋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观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6个点,建筑物四角或沿外墙每隔10m~15m或每隔2~3根柱子处;2)变形缝和防震缝的两侧,新旧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以及纵横墙的交接处;3)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4)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点。

⏹ 5 沉降观测测量仪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观察时应使用固定的测量工具和测量人员,观测前应严格校验仪器,每次观测均须采用环形闭合法或往返闭合法进行检查,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mm,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应符合±0.5mm的要求;⏹ 6 测量精度宜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m~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前后视距应基本相等;前后视观测应使用同一水准尺,前视各点观测完毕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7 沉降观测周期和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进度、基础荷载的增加以及意外情况等因素而定,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主体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完工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2)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1~2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若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1次;烟囱等构筑物每增加15m观测1次;采用锚杆静压桩在压桩前、后应各观测1次;3)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时间较长,在停工时复工前应各观测1次,停工期间,可据实际情况每隔2~3个月观测1次,整个施工期间的观测不得少于4次;4)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做好记录;5)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按设计要求,或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确定;⏹8 沉降观测应作好记录,并及时整理和妥善保管记录,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1)沉降观测记录;2)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3)建筑物沉降曲线图和沉降观测分析记录。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案案例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案案例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案案例一、工程概述本次沉降观测的对象为某城市中心的一座高层建筑,该建筑地上 30 层,地下 2 层,总高度约 100 米。

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

该建筑用途为商业和办公,是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二、沉降观测的目的和意义高层建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重量、地基土的压缩性、地下水位变化、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因素的作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

如果沉降不均匀或沉降量过大,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倾斜、开裂,甚至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因此,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观测,及时掌握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包括:1、监测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沉降,为施工和设计单位提供反馈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验证地基基础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质量,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

3、为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确保建筑物的长期安全和稳定。

三、沉降观测的依据和标准本次沉降观测依据以下规范和标准进行: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4、该建筑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四、沉降观测点的布设1、观测点的布设原则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反映建筑物沉降特征的部位,如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沿外墙每 10 15 米处或每隔 2 3 根柱基上。

同时,在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以及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等也应布设观测点。

2、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根据上述布设原则,结合本建筑的结构特点,共布设了 16 个沉降观测点,分别位于建筑物的四角、长边中点和沉降缝两侧。

观测点的具体位置详见观测点布置图。

3、观测点的制作和保护观测点采用不锈钢制作,埋设在建筑物的外墙上,高出地面约 05 米。

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基础沉降观测记录基础沉降观测是一种针对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精确测量的方法。

这种观测通常用于建筑物的施工前后,以评估其基础稳定性、预测未来的沉降量,并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制定合理的建筑方案。

以下是一个基础沉降观测记录示例,展示了观测的时间、地点、测量设备以及所得的数据。

观测时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观测地点:城市A地区一个高层住宅楼的建筑基础测量设备:全站仪、水准仪、沉降仪第一阶段观测(2024年1月1日):-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水平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向东移动1.2毫米,向南移动0.5毫米-角点B:向西移动0.8毫米,向南移动0.3毫米-角点C:向西移动1.0毫米,向北移动0.2毫米-角点D:向东移动0.5毫米,向北移动0.1毫米-水准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垂直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下沉0.2毫米-角点B:下沉0.1毫米-角点C:下沉0.3毫米-角点D:下沉0.4毫米-沉降仪测量建筑物中心位置的垂直位移,得到下沉0.3毫米的数据第二阶段观测(2024年7月1日):-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水平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向东移动2.5毫米,向南移动1.0毫米-角点B:向西移动1.8毫米,向南移动0.7毫米-角点C:向西移动2.0毫米,向北移动0.5毫米-角点D:向东移动1.0毫米,向北移动0.3毫米-水准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垂直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下沉0.6毫米-角点B:下沉0.3毫米-角点C:下沉0.8毫米-角点D:下沉0.9毫米-沉降仪测量建筑物中心位置的垂直位移,得到下沉0.8毫米的数据第三阶段观测(2024年1月1日):-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水平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向东移动3.8毫米,向南移动1.5毫米-角点B:向西移动2.5毫米,向南移动1.0毫米-角点C:向西移动3.0毫米,向北移动0.8毫米-角点D:向东移动1.5毫米,向北移动0.5毫米-水准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垂直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下沉0.9毫米-角点B:下沉0.4毫米-角点C:下沉1.2毫米-角点D:下沉1.3毫米-沉降仪测量建筑物中心位置的垂直位移,得到下沉1.1毫米的数据根据以上观测数据,可以发现建筑物的基础存在明显的沉降现象。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2024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2024

引言概述: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是对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沉降进行监测、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准确的沉降观测可以提供重要的数据,用于评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指导维修和加固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包括观测设备、观测方法、观测频率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观测设备1.1观测设备的类型和选择1.2传感器的安装和校准1.3数据采集系统的选择和配置1.4安全措施和设备维护二、观测方法2.1观测点的选择和布设2.2观测点的标记和测量2.3观测时间的确定2.4观测过程中的环境控制2.5观测数据的记录和保存三、观测频率3.1初始观测3.2周期观测3.3事件观测3.4特殊情况下的观测频率调整3.5观测频率的变化原因和处理方法四、数据处理4.1原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4.2数据的质量控制4.3沉降曲线的绘制和解读4.4沉降速率的计算和分析4.5沉降监测结论的汇报和分析五、质量控制措施5.1观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5.2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5.3结果的质量控制和验证5.4质量控制措施的改进和优化5.5监管和审核机制的建立总结: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观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观测方法的确定、观测频率的把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的采取等方面,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只有科学严谨地进行观测和处理,才能获得准确的沉降数据,为建筑物的维修和加固提供可靠的依据,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因此,建筑行业应加强对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行业的观测水平和质量,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一、引言建筑物沉降是指由于地下土壤的压缩或沉积、荷载作用等原因,建筑物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下沉变形。

沉降是建筑物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沉降观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二、沉降观测设备和方法1.观测设备本次沉降观测使用的设备包括测沉点、测墩、水准仪、测斜仪等。

其中,测沉点用于测量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测墩用于测量地表的沉降情况,水准仪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程变化,测斜仪用于测量建筑物倾斜情况。

2.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基准期观测,即在建筑物完工后,对建筑物进行首次观测,确定建筑物的初始沉降情况。

第二阶段是日常观测,即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定期对建筑物进行观测,监测沉降的变化情况。

三、观测数据记录与分析1.基准期观测数据在基准期观测中,我们选取了不同位置的测沉点和测墩进行观测。

观测周期为每个月一次,观测时间为1年。

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观测点,观测时间(月),沉降值(mm)--------,----------------,--------------A,0,0B,0,0C,0,0D,0,0E,0,0注:观测点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测沉点。

通过对基准期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建筑物在基准期观测范围内未出现明显的沉降情况,表明建筑物在初始阶段的沉降较小。

2.日常观测数据在日常观测中,我们每季度对建筑物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观测点,观测时间(季度),沉降值(mm)--------,------------------,--------------A,1,2B,1,1C,1,3D,1,2E,1,1A,2,4B,2,3C,2,6D,2,5E,2,3A,3,6B,3,5C,3,9D,3,8E,3,6注:观测点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测沉点。

通过对日常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观测点A、B、C、D、E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说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沉降;b) 观测点C的沉降值最大,达到9mm,说明该处土壤的沉降较明显;c)建筑物沉降值的变化趋势并不平稳,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土壤的压缩特性和荷载作用有关。

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

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

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产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GDP) 的比例日益上升。

2008 年房地产(建筑产业)占年房地产(建筑产业)占 GDP 约为 5 %。

而且,比例上升的趋势应有空间。

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兴建,改变了区域内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打破了建筑物的基础基面层平衡。

这就必然会引起基础基面及周围地层的变形。

为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勘察、设计、施工资料的准确、完整,相应的沉降观测参数,数据。

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国家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求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超、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准确、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从而避免因沉降(上浮)原因而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前在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的认识,一般都不够重视,主1/ 22要存在一下问题:一是施工单位承包、转包、挂靠等现象严重。

技术负责人名不副实。

技术人员鱼目混珠,缺乏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技术力量薄弱。

二是建设方管理不到位,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政府技术部门、地勘、设计、施工之间的协调、配合。

审核、图纸设计、技术交底敷衍了事,流于形式,把控不严,造成技术遗漏和欠缺。

如:建筑设计部门在设计图纸上没有沉降观测方面的要求或明确的图示标注等等;三是由于管理松散、技术力量薄弱,造成观测点的设置不符合规定,漫不经心,导致原始数据偏差;四是观测的时间不按规范规定、设计要求;五是沉降观测记录弄虚作假或凭空填报;六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按规定要求继续进行必要的沉降观测。

下面就如何保证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准确。

在技术上做一下几方面简单阐述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1)国内现行应用观测设备仪器主要有:压力计系列:孔隙水压力计渗压计水位计土压力计量水堰;位移计系列:测斜仪横剖仪沉降计测缝计收敛计;应力应变计系列:钢筋计混凝土应变计多向应变计组表面应变计无应力计反力计等;测试仪系列:便携式工程测试仪(普通型及智能型)多通道工程测试仪;网络化数据系统:沉降观测分析软件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在这里要重点阐述的沉降观测设备仪器与的精度:选择沉降观测设备、仪器,根据沉降观测要求精度高的特点及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关键信息项:1、观测目的2、观测范围3、观测周期4、观测精度要求5、观测方法与设备6、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7、成果报告内容与形式8、质量控制措施9、责任与义务10、费用及支付方式11 观测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及时发现异常沉降情况,为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11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111 验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1112 监测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保障施工安全。

1113 评估建筑物在使用阶段的稳定性,为维护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2 观测范围121 本次沉降观测的范围包括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基础以及与主体结构相连的附属结构。

122 观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如四角、大转角处、沿外墙每 10 15 米处或每隔 2 3 根柱基上。

13 观测周期131 施工期间的观测周期应根据施工进度和荷载增加情况确定。

1311 一般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开始观测,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

1312 若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加载速率过快、暴雨等,应增加观测次数。

132 建筑物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在第一年不少于 3 5 次,第二年不少于 2 次,以后每年 1 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1321 沉降稳定的标准为最后 100 天的沉降速率小于 001 004mm/d。

14 观测精度要求141 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地基条件和沉降速率等因素确定。

1411 一般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观测精度不低于±05mm。

1412 对于重要的高层建筑或特殊要求的工程,可采用一等水准测量方法,观测精度不低于±01mm。

15 观测方法与设备151 沉降观测应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

152 使用的观测设备应经过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案1. 引言高层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沉降现象。

沉降是指土地或结构物由于自身重量作用,而引起其表面或结构深部产生下沉变形的现象。

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方案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目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 沉降观测目的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旨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目标:•确定土地基础和地下水位等环境因素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监测建筑物的沉降速率和幅度,及时发现沉降异常情况;•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或加固;•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依据。

3. 沉降观测方法3.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在建筑物周围设立多个测点;2.使用水准仪或全站仪等仪器测量各个测点的高程;3.定期进行重复测量,记录各个测点的高程变化;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建筑物的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量。

3.2 GPS测量法GPS测量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沉降观测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沉降监测。

具体步骤如下:1.在建筑物周围设置多个GPS接收器;2.接收器定期接收卫星信号,记录位置坐标;3.根据接收器记录的坐标数据计算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3.3 其他观测方法除了直接测量法和GPS测量法,还可以使用测斜仪、应变计、压力计等设备进行沉降观测。

4. 沉降观测步骤进行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观测区域和设立测点:根据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确定观测区域,并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测点。

2.安装观测设备:根据观测方法选择相应的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

3.开始观测:根据设备的要求及时开启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4.定期重复观测:根据观测要求,定期进行重复观测,记录数据并与之前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评估,得出相关结论。

6.编制观测报告:根据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观测报告,提出建议和措施。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日期: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地点:市中心商业区背景:该建筑物是一座高层办公楼,共有35层,建筑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

由于该地区所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且该建筑物周围存在地铁隧道和地下管线,因此需要进行沉降观测测量,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测量方法:为了准确测量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我们采用了共测点法和自测法相结合的测量方法。

共测点法是在建筑物周围选择一定数量的测点进行测量,以获取建筑物整体的沉降情况。

自测法是在建筑物内部选择若干个标志性的位置进行测量,以获取建筑物不同部位的沉降情况。

测量记录:根据测量方法,我们选择了建筑物周围的10个测点和建筑物内部的5个测点进行了沉降观测测量。

以下是我们在观测周期内的测量记录:建筑物周围测点:测点1:初始标高100.00m,2024年1月1日测量结果99.98m,2024年12月31日测量结果99.97m,总沉降量:0.03m。

测点2:初始标高100.00m,2024年1月1日测量结果99.99m,2024年12月31日测量结果99.96m,总沉降量:0.04m。

...测点10:初始标高100.00m,2024年1月1日测量结果99.98m,2024年12月31日测量结果99.99m,总沉降量:0.01m。

建筑物内部测点:测点1:初始标高50.00m,2024年1月1日测量结果50.02m,2024年12月31日测量结果50.00m,总沉降量:0.02m。

测点2:初始标高50.00m,2024年1月1日测量结果50.00m,2024年12月31日测量结果49.98m,总沉降量:0.02m。

...测点5:初始标高50.00m,2024年1月1日测量结果49.99m,2024年12月31日测量结果49.98m,总沉降量:0.01m。

测量结果分析:根据上述测量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建筑物周围的测点总体沉降量较小,最大沉降量不超过0.1m,建筑物整体结构安全。

高层沉降观测的步骤

高层沉降观测的步骤

高层沉降观测的步骤高层沉降观测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探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岩层的情况,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指导工程建设等。

下面将介绍高层沉降观测的步骤。

1. 确定观测区域:首先需要确定需要进行高层沉降观测的区域,通常是在进行工程建设或者地质灾害预测的地区进行观测。

选择观测区域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人口密集度等因素。

2. 布设观测点:在确定观测区域后,需要在地面上布设观测点,通常采用GPS或者全站仪等设备来确定观测点的坐标。

观测点的布设需要均匀分布在整个观测区域内,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 安装测量设备:在确定观测点后,需要安装高精度的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地面的沉降情况。

常用的测量设备包括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位移传感器等。

安装设备时需要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 开展观测工作:一旦测量设备安装完毕,就可以开始进行高层沉降观测工作了。

通常会定期对观测点进行测量,记录地面的沉降情况。

观测数据需要及时上传至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5. 数据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观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地面沉降的具体情况。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了解地下岩层的变化情况,预测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6. 结果呈现和报告:最后,需要将观测结果进行呈现和报告。

可以通过绘制曲线图、制作报告等形式来展示地面的沉降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观测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建议和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进行高层沉降观测工作,了解地下岩层的情况,预测地质灾害,指导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高层沉降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勘探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才能取得准确可靠的观测结果。

愿我们的工作能够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是比较常见的建筑物之一,许多高层建筑的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到设计、施工等因素,也要考虑到建成后的运行和维护。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建筑物的沉降问题。

高层建筑因其自身重量大、高度高、基础条件复杂等因素,其沉降问题往往比普通建筑物更为突出,因此对高层建筑的沉降控制与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并讨论该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高层建筑沉降的原因高层建筑沉降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首先,是地基条件的影响。

大多数高层建筑都建在软土地基上,地基的筏板厚度和地基土性质成为了建筑物稳定性关键要素。

在地基土遭受挤压时,地基土的应变模量和剪切模量随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淤积和沉降现象。

其次,建筑物自身重量也是引起沉降的因素。

高层建筑物材料、人员、设备、家具等的重量超过了其完工后承受的重量,导致地基所受压力超过设计承载能力,从而引起了沉降现象。

此外,环境条件的影响也会影响建筑物的沉降。

例如,物理因素如雨水的入渗和蒸发等,气候因素如气压等都会对建筑物沉降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的复合作用会导致建筑物沉降多变,往往难以准确测量。

高层建筑沉降的影响由于高层建筑的沉降问题往往比普通建筑物更为突出,因此沉降问题会对高层建筑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威胁到建筑的安全。

高层建筑的沉降会导致建筑物整体不平衡,增加建筑物的倾斜程度,并加剧建筑物的结构受力,破坏原有的结构设计,导致建筑物的倒塌。

另外,由于高层建筑的沉降会导致其与周围建筑物的相对高度变化,进而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

高层建筑沉降还可能导致管道爆裂、接缝开裂、设备功能不良等问题。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为了及时控制和监测高层建筑的沉降,不断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科学家们研发了许多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

在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技术中,点式监测方法和替代式监测方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点式监测方法在点式监测方法中,传感器被安装在建筑物体系中的关键部位上,以便实时检测地面变形和建筑物的沉降。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一、沉降观测内容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并应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二、沉降监测点的布设要求1应能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应顾及建筑结构和地质结构特点。

当建筑结构或地质结构复杂时,应加密布点。

2对民用建筑,沉降监测点宣布设在下列位置: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Iom~20m处或每隔2根~3根柱基上;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和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3)建筑裂缝、后浇带两侧、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4)对宽度大于或等于15m、宽度虽小于15m但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湿陷性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处;6)框架结构及钢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7)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9)超高层建筑或大型网架结构的每个大型结构柱监测点数不宜少于2个,且应设置在对称位置。

3对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大型或高耸建筑,监测点应设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应少于4个。

4对城市基础设施,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结构设计及结构监测的要求。

三、对沉降监测点的标志的要求1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宜涂上防腐剂。

2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雨水管、窗台线、散热器、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面、柱面或地面一定距离,宜与设计部门沟通。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具体规定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具体规定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具体规定在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然而,这些高耸的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沉降现象。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沉降观测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那么,关于高层建筑沉降观测,都有哪些具体规定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沉降观测的目的。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沉降,为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在进行沉降观测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观测方案。

观测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观测目的、观测精度要求、观测点的布置、观测周期、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等内容。

观测方案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观测点的布置是沉降观测的关键环节之一。

观测点应布置在能反映建筑物沉降特征的部位,如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沿外墙每 10 15 米处或每隔 2 3 根柱基上。

对于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以及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等也应设置观测点。

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荷载分布、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不应少于 6 个。

观测精度是衡量沉降观测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地基类型,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通常分为一、二、三等。

对于高层建筑,一般要求达到二等或更高的观测精度。

二等沉降观测的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应小于等于 05 毫米,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应小于等于 10 毫米×根号 n(n 为测站数)。

观测周期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施工进度、加载情况和地基土的类型等因素。

在施工期间,观测次数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来说,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开始观测,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和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在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下,也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1. 简介高层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而发生沉降。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沉降观测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档旨在制定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以指导和规范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实施。

2. 观测目的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高层建筑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和评估沉降量的变化;•提供数据支持,为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参考;•评估和监测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性,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标准。

3. 观测计划3.1 观测系统设计•观测系统应满足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并具备可扩展性和数据传输能力;•观测系统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类型、结构特点、使用情况等因素;•观测系统应包括沉降监测仪器、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等组成部分。

3.2 观测点的选择•观测点的选择应遵循统计学原理,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观测点应包括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和重要部位,例如基础、柱子、墙体等;•观测点的布设应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平衡性,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观测参数与频率•观测参数应包括沉降量、沉降速率、变形量等;•观测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初始观测频率为每周一次,后续观测频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4 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观测数据的采集应使用专业沉降监测仪器,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观测数据的存储应采用可靠、稳定的存储介质,并进行备份和定期维护;•观测数据的存储应区分原始数据和处理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 观测实施4.1 观测前准备工作•在观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测和测量,以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安装方式;•确保观测点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整洁,确保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观测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4.2 观测过程•观测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观测过程中,应注意观测仪器的状态和环境因素对观测数据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处理;•观测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和处理观测数据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高层建筑物沉降测量

高层建筑物沉降测量
的基准点。 根据《 建筑 变形测量规范》 的规定 : “ 每
个工 程 至 少 应 有 3个 稳定 可 靠 的点 作 为基 准 点 。 ” 除 考 虑
测, 平差计算 出各水准点 的高程。基准点 B M1 、 B M 2 、 B M3 埋设完毕并待其稳定后进行观测 , 将 3 个基准 点布设 成为
网。 要求 : ①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 3个以上水 准点, 其间距不大于 1 0 0米 ; ②在 场区内任何地 方架 设仪器至 少
后视到 2 个 水 准 点 ,并 且场 区 内各 水 准 点 构 成 闭合 图形 ,
③在 建筑物施工期 间 , 随施工进度进 行变形观 测 , 可做 到
信 息化 施 工 。
随着我 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 高层建筑物等工程设 施如
①《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 G J / 8 — 2 0 0 7 ; ②《 国家一、 二等水准 测量规范) G B / T 1 2 8 9 7 — 2 0 0 6 i ③《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 G J 厂 I ’ 8 - 2 0 0 7 。 2 技术设计 的原则 ① 方案编制 以满足设计要求为准则 ,并应经济合理 , 保证质量 , 按时提供测量成果。② 变形观测 的 目的是 为了
中图分类号 : T U 9 7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3 ) 2 O 一 0 0 8 6 — 0 2
O 引 言
降观 测点 。
3 . 3沉 降观 测点标 志 沉降观测点标志采用螺旋式标 雨 后 春 笋般 在 建 设 ,在 这 些 建 筑 物 及 其 设备 运 营过 程 中 , 志埋 设 , 标志 的立尺位置加 工成 半球形 , 并涂刷防腐 剂。 标 都会发生形变。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 及其 志的埋设避开如雨水管、 暖水管等有碍设标与观测 的障碍 在 施 工 过 程 中的 施 工安 全性 , 掌 握 建 筑 物 在 建 设 和 竣 工后 物 , 并应视 立尺需要离开地面 0 . 6至 1 . 0 米 不等。 的变形情况 , 保证工 程质 量 , 并 为以后 的勘察 设计 施工 提 因沉 降观 测 时 间需 进 行 至 建筑 主体 封 顶 后 2年 , 建 设 供 可 靠 的资 料 及相 应 的 沉 降参 数 , 高 层 建 筑 物 沉 降观 测 的 及施工单位应尽量 避免对沉降观测 点的碰撞、 挤压 , 保 障 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为了测定建筑物施工阶段 及竣 沉 降 观 测点 的稳 定 。 工 后 受荷 载 重 力 、 时 间周 期 等 多 方 面 因素 引 起 的 基 础 下 4 观测方案设计 沉, 正确 计算基础沉 降量、 各沉 降观 测点沉 降差及沉 降速 依据规范要求 , 并参考近年来所承接 的一 些沉降观测 度, 必 须 对 建 筑 物 进 行 沉 降 测量 。 工 程 经验 , 确 定 沉 降观 测 等 级 为 二 等 , 观测精度 为: 变 形 点 1 作业依据 的高程中误差 ≤± 1 . 0毫米。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沉降观测工作,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制定一套沉降观测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按照沉降观测规范的要求,对沉降观测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引言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为了掌握土地基础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沉降观测规范将覆盖观测方法、仪器设备选择、观测频率、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沉降观测方法1. 硬铁或聚丙烯管法硬铁或聚丙烯管法是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之一。

在施工前,需在监测点周围埋设管道,每隔一定距离安装深度计和水平仪,测量沉降的深度和倾斜情况。

观测过程中,需要记录观测点的坐标和周围环境变化。

2.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衡量建筑物相对高度差的方法,也可用于测量沉降。

观测过程中,需设置基准点和观测点,通过水准仪和测量杆等设备进行测量。

观测数据要准确记录,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仪器设备选择1. 沉降仪沉降仪是沉降观测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在选择沉降仪时,应考虑其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常见的沉降仪有水准仪、高程仪和探地雷达等。

2. 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观测数据,并可进行实时监测。

在选择数据记录仪时,需考虑其存储容量、数据传输方式和电源供应等因素。

同时,数据记录仪的设置和操作要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四、观测频率观测频率是指进行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

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和具体情况,观测频率可以有所调整。

一般来说,在施工期间观测频率要高于使用期,重要建筑物的观测频率应更高。

五、数据处理1. 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在沉降观测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采集数据,并准确记录下来。

观测数据应包括观测点的坐标、测量时间、观测数值等信息。

2. 数据分析观测数据的分析是确保观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应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平滑、插值分析、趋势分析等。

超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方法

超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方法

超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方法对于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民用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只有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沉降观测,并对建筑出现沉降的机理原因进行探究,对保证超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以及后期运营安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签:超高层建筑;沉降测量技术;应用1、沉降测量的目的及原则沉降观测实质是测量建筑物上所设水准基准点与观测点随时间推移,其在增加荷载上的差别变化量。

建筑从施工开始到竣工验收均有可能发生沉降变形,一旦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或沉降变形超出安全极限值等情况,有可能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重大的资源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这种情况下,对建筑物整体进行沉降观测就显得极为重要,其直接关系到后期施工防范的科学性,故施工单位应对该项工作予以重视。

沉降观测工作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要有稳定的基准点、工作点和观测点;2、在观测时要使用稳定的设备(即同一套仪器设备);3、观测人员观察时身体要稳定(固定观测人员);4、观测时要有稳定的外环境;5、要有固定的观测技术和方法。

设计和施工人员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观测原则,才能减少观测过程中的误差,才能保证所获取的测量结果具有高精度、高准确性的特点,进而保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超高层建筑物的沉降测量技术(一)开展超高层建筑沉降测量工作的意义要想提高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结构安全,就必须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测量工作,而且还必须保证测量的精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的后期使用安全。

如果建筑物出现沉降现象,不仅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还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于超高层建筑的沉降测量工作并不只是在施工阶段进行,还要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做好沉降测量工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結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找出沉降规律,从而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二)对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相关要求1.测量仪器方面的要求。

在对超高层建筑进行沉降测量时,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就必须保证测量仪器的精度。

高层建筑的沉降测量

高层建筑的沉降测量

高层建筑的沉降测量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这些宏伟的建筑不仅是城市繁荣的象征,更是工程技术的杰作。

然而,在它们高耸入云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沉降。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沉降测量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沉降,简单来说,就是建筑物在自身重量以及外部荷载的作用下,地基土发生压缩变形,从而导致建筑物产生垂直向下的位移。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由于其高度大、重量重,沉降的影响更为显著。

如果沉降不均匀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可能会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开裂,甚至危及结构的安全。

那么,如何进行高层建筑的沉降测量呢?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测量技术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基准点。

这个基准点必须是稳定可靠的,通常会选择在远离建筑物影响范围的地方,比如基岩上或者深埋的水准点。

通过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确定基准点的高程。

有了基准点,接下来就是在建筑物上设置观测点。

观测点的位置要具有代表性,一般会分布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沿外墙每隔 10 15 米处或每隔 2 3 根柱基上。

观测点的设置需要采用特殊的构造,确保其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受到干扰,并且能够准确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在进行测量时,通常会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

这就像是给建筑物的高度做一个“体检”,测量人员拿着水准仪,沿着预先设定的测量路线,逐点测量观测点的高程。

测量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要达到毫米级。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每次测量都需要进行闭合差的检核,如果闭合差超出了允许范围,就需要重新测量。

除了水准测量,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全站仪测量。

全站仪可以同时测量角度和距离,通过对观测点的坐标进行多次观测,计算出其高程的变化。

这种方法在一些复杂的场地条件下或者对于高层建筑物的顶部观测点测量时,具有很大的优势。

测量的时间间隔也是有讲究的。

在建筑物施工期间,一般每增加一层就要进行一次测量;在竣工后的一段时间内,测量的频率会逐渐降低,但仍需要持续观测几年,以掌握建筑物沉降的长期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物沉降测量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对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进行技术设计,沉降观测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echnical desig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settlement observation and settlement observation method, notes and so on.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settlement ob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tu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086-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物等工程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在建设,在这些建筑物及其设备运营过程中,都会发生形变。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性,掌握建筑物在建设和竣工后的变形情况,保证工程质量,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为了测定建筑物施工阶段及竣工后受荷载重力、时间周期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基础下沉,正确计算基础沉降量、各沉降观测点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必须对建筑物进行沉降测量。

1 作业依据
①《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②《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③《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j/t 8-2007。

2 技术设计的原则
①方案编制以满足设计要求为准则,并应经济合理,保证质量,按时提供测量成果。

②变形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监视施工安全及桩基质量,为甲方提供可靠的观测成果。

③在建筑物施工期间,随施工进度进行变形观测,可做到信息化施工。

3 基准点及观测点的设置
3.1 基准点设置为了测定观测点的变形,需要布设一定数量的基准点。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规定:“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

”除考虑到基准点的稳定性、长期性、使用方便的特点之外,还必须选择在变形区以外,即建筑物基础压力扩散影响之外,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为保证基准点的稳定,在建筑外围布设水准基点3个,编号bm1-bm3。

3.2 观测点设置建筑物高出地面后,在测量单位指导下由施工单位在建筑物上埋设明装式沉降观测点。

观测点的布设位置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的形变,沉降观测点应不影响施工及室外装修,沉降观测点根据实际情况布设于建筑物四角、大转角、伸缩缝、沉降缝、后浇带两侧,应埋设沉降观测点。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建筑物分别埋设沉降观测点。

3.3 沉降观测点标志沉降观测点标志采用螺旋式标志埋设,标志的立尺位置加工成半球形,并涂刷防腐剂。

标志的埋设避开如雨
水管、暖水管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地面0.6至1.0米不等。

因沉降观测时间需进行至建筑主体封顶后2年,建设及施工单位应尽量避免对沉降观测点的碰撞、挤压,保障沉降观测点的稳定。

4 观测方案设计
依据规范要求,并参考近年来所承接的一些沉降观测工程经验,确定沉降观测等级为二等,观测精度为: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1.0毫米。

4.1 基准点观测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

要求:①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3个以上水准点,其间距不大于100米;②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2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③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基准点bm1、bm2、bm3埋设完毕并待其稳定后进行观测,将3个基准点布设成为一个闭合的水准环,用trimble dini12型数字水准仪和2m铟钢精密条码标尺精密水准仪、铟瓦水准尺进行三次观测,观测高差取平均。

用清华山维测量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求得各基准点的数据,作为变形观测的初始依据。

4.2 沉降观测点观测周期建筑物高出地面后,在测量单位指导
下由施工单位及时安设观测标志。

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

施工阶段的沉降观测:施工阶段的观测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地上沉降观测点完成后观测第一次,以后每加高二层观测一次地上沉降观测点;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隔2-3月观测一次。

竣工后沉降观测:建筑物主体封顶后第一年观测四次(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观测二次(每六个月观测一次)或者观测至沉降稳定为止。

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4.3 沉降观测点测量①沉降观测点的高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观测。

使用trimble dini12型数字水准仪和2m铟钢精密条码标尺。

所使用仪器,经测绘仪器检定部门检定合格。

作业开始后,要经常检查水准仪和标尺,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保证成果精度。

②每次观测前应检校i角,发现异常则及时用水准仪内部校正功能进行i角校正。

③水准测量路线应采用闭合或附合形式进行。

线路闭合差应小于0.3■毫米(式中n为水准测量中水准仪安置次数)。

④仪器技术参数:电子测量,每公里往返观测精度0.3mm,标尺读数最小显示0.01mm。

测距范围1.5-100m,精度20mm,测距最小显示1mm。

单次测量时间3秒。

望远镜放大倍率32x,光圈40mm。


观测采用水准导线测量方法,直读距离,仪器自动记录所有测量数据。

观测顺序:后尺—前尺。

标尺读数取位至0.01mm,每尺自动观测3次取中数,要求读数差小于0.1mm。

⑥施测中应尽量采用偶数站上点,否则应加尺长改正数或采用前后视同一尺观测。

⑦观测限差要求:沉降观测所设水准基点的高程,与城市水准点进行联测,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视距≤30m;前后视距差≤0.7m;前后视距差累计≤1.0m;视线高度≥0.5m;往返观测高差不符值≤0.3■mm。

内业计算高差取位至0.01mm。

水准点、观测点的高程和沉降量,取位至0.1mm。

⑧甲方与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测量人员工作。

施工至相应层数时甲方应及时通知测量人员进行观测。

4.4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①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②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③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④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⑤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

⑥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⑦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5 提交资料
①保证观测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每次观测结束后及时进行数据处理,提交沉降观测成果表及点位分布图。

②在沉降观测全部结束后,提交沉降观测的全部观测资料。

③根据沉降观测成果,绘制沉
降曲线图,并编写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jgj/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z].
[2]gb/t 12897-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z].
[2]王伟丽,何光源.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浅议[j].地矿测绘,2003(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