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融合发展,发挥特色优势: 2018年全国医学电子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成功召开
提升编辑的人文素养提高编辑的学术眼光——2012年医学电子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纪要
的办 刊历 史 , 目前发 展 了 1 6种 纸 质期 刊 , 1种 电子 期 刊 , 1 7种 医学科 技 期 刊 , 继 中科 院及 社科 院期 2 3 共 5 是
刊 群之 后 的 又一 大科 技期 刊群 。并 和 大家 回顾 了中华 医学会 从 2 0 0 4年筹 备创 办第 一本 电子期 刊《 中华 医学 超声 杂 志 ( 电子 版 ) 发 展到 现在 3 》 1种 电子版 系列 杂 志 的成长 和发 展历 程 。9年 来 中华 医学会 电子 版系 列杂
心 的感谢 !
一
直 关 心支 持 和直 接指 导 中华 医学会 电子版 系列 杂 志发 展 的中华 医学会 罗 玲副秘 书 长在 开幕 式上作 了
重 要 讲话 。罗玲 副秘 书 长首先 代 表 中华 医学会 向出席 培训 班 的各位 领 导 、 位总 编辑 、 辑部 主任 以及各 位 各 编
21 0 1年 , 为“ 一 五” 作 十 国家 重点 电子 出版 物 出版 规 划 的延 续 , 中华 医学 会 电子版 系 列 杂 志被 纳 入 “ 十二 五 ”
时期 (0 12 1 2 1 -0 5年 ) 国家重 点 图书 、 像 、 音 电子 出版物 出版 规 划 ; 十二 五” 间要 加快 电子期 刊 发 展速 度 , “ 期 扩 大 电子 期 刊规模 。她 还 指示 : 为科 技期 刊 出 版人 只讲 经 济 效 益 是 不 行 的 , 应 注 重 自己 的特 点 、 作 更 内涵 、 原
21 0 2年 医 学 电 子 出版 物 编 辑 业 务 培 训 班 纪 要
21 0 2年 6月 1 8至 2 2日, 国家新 闻 出版 总署批 准 , 经 由中华 医学 电子 音像 出版社 主办 , 中山大 学 光华 口 腔 医 学 院 ・附属 口腔 医 院和《 中华 口腔 医学 研究 杂 志 ( 电子 版 ) 编辑 部协 办 的“ 0 2年 医学 电子 出版 物编 辑 》 21
电子音像出版向互联网出版转型升级的优势与挑战——以“中华医学
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 - 98 -2019年第12期 总第79期电子音像出版向互联网出版转型升级的优势与挑战——以“中华医学教育在线”平台建设为例孙葵葵(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北京 100052)[摘要]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实现了电子音像出版向互联网出版的转型升级。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传统电子音像出版社既具有资源、人才、技术、管理、市场营销优势,也面临着互联网教育资源需求量大、市场竞争激烈、新技术和新业务困扰、人力不足、资金投入巨大等挑战,通过深挖自身资源、广开资源渠道、寻求共赢合作、优化人才结构、调整营销策略、创新服务模式、争取资金支持等加以应对。
[关键词] 电子音像出版;互联网出版;继续医学教育;在线学习[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3X(2019)12-0098-0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学习习惯的改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以下简称“音像社”)作为中华医学会旗下的医学专业出版社,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卫生人才培养,于2018年建设完成“中华医学教育在线”PC端和移动端,实现了线上学习、答题、观看会议直播等功能,开展了国家级和省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现了线下出版向线上出版的转型升级。
作为一家具有30余年历史的出版社,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既要发挥自身优势,又要面对诸多挑战。
一、电子音像出版向互联网出版转型升级的优势(一)资源优势首先,依托中华医学会88个专科分会的顶级医学专家资源,建立了稳定、高素质的作者队伍,可以保证线上产品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其次,积累了2000余个版号的电子音像制品,内容涉及中医、西医、卫生学、药学、医学人文等,其中包含“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配套多媒体光盘、多部获得国家级出版奖项产品,也有专门为医师培训打造的产品,如“中华医学会医师培训工程”——《中华眼科学操作技术全集》,由40余位知名眼科专家精心策划,制作成42张光盘,用于眼科专业人员规范化培训,提高临床操作技能,既权威、经典,又实用、直观,将这些资源遴选整理、转换成适用于网络出版的格式,将会使更多的医师获得学习机会。
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答记者问
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分类】问答正文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答记者问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1:请简要介绍《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2011年,教育部、原卫生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对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系统推动。
三年来,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速,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一批改革成果。
上海市等地“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医学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得到缓解;特别是2013年底,卫计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为加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制度保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从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以及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看,医学教育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困难。
突出表现在:一是医学教育学制学位多轨并存,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是临床医学人才标准化、规范化培养制度建设,特别是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支撑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制度的育人机制、条件保障亟待完善。
此外,医学教育如何全面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把握发展节奏,优化调整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也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加大力度,推动各项改革不断深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人才培养工作。
把握新机遇 开创新局面
作者单位:100730㊀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通信作者:黄宇光,Email:garybeijing@163.com㊃述评㊃把握新机遇㊀开创新局面黄宇光㊀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㊂同样,人民群众对麻醉学科的刚性需求和麻醉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促进麻醉学科发展的最大动力㊂从2017年至今,麻醉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㊂国家卫健委等多部委先后发布了‘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 2017 1191号)㊁‘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卫医发 2018 21号)㊁‘关于印发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和县级医院骨干专科医师培训项目培训大纲的通知“(国卫继教继发 2018 44号)㊁‘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 2018 1009号)㊁‘关于印发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 2019 884号)等五项文件,为中国麻醉学科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均质化发展指明了方向㊂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对这些文件进行了持续深入地解读和宣贯,分级分层多渠道地推进文件的开展和落实,出台了学会文件解读的专家共识促进文件精神在学科与科室建设中开花结果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指导下,麻醉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和舒适化医疗服务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㊂从国家层面已经明确了麻醉人才培养的 3+2 模式,即麻醉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和5个专培基地,涵盖了儿科麻醉㊁产科麻醉㊁成人胸心麻醉㊁疼痛医学和麻醉重症㊂业务范围已经覆盖日间手术㊁无痛诊疗㊁分娩镇痛㊁急慢性疼痛诊疗㊁重症医学㊁体外循环等亚专业领域㊂2020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着手成立睡眠医学学组,进一步将麻醉向治疗学领域延伸㊂麻醉学科队伍的扩增以及内涵的拓展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㊂麻醉学科二级诊疗目录的申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㊂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和深入推进实施健康扶贫的工程精神,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制定了一系列医学精准扶贫的战略项目:(1)开展了 精准扶贫-麻醉专科医联体建设项目 ㊂截至2019年12月,共纳入指导医院256家,基层医院867家,总计医联体牵手医院1123家,达到了麻醉专科医联体建设千家医院牵手的目标,实现了对基层医院麻醉学科的精准帮扶㊂(2)913家分娩镇痛基地取得明显成效㊂学会通过 精准扶贫-麻醉走基层 等活动对新疆㊁西藏㊁云南㊁广西㊁陕西等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的基层贫困医院进行深入的专项帮扶㊂(3)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等方式对基层医院麻醉科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和培训, 精准帮扶-麻醉专科医联体远程教育学院 ㊂全国有43家医院的麻醉科成为国家级麻醉重点住培基地㊂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开展各类教学㊁培训㊁病例讨论活动就达数千场,受培训的基层医院麻醉科医师人数达到数十万人次㊂这种低成本㊁高效率的授课培训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帮扶的效率和质量,能够更好地开拓基层麻醉科医师的眼界,提高基层麻醉科医师的服务能力,努力实现麻醉优质资源的均质化和全覆盖,提高麻醉学科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实现 健康中国 的战略目标做出麻醉专业的贡献!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努力践行 凝心聚力,一起强大(Together&Stronger) 的学科发展理念,提出了 安全麻醉㊁学术麻醉㊁品质麻醉㊁人文麻醉 的 四个麻醉 学科发展导向和办会理念,抓住国家政策对麻醉学科支持的历史性机遇,大力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㊂麻醉学科的科研水平稳步提高,2019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斩获188项,较2018年增长10%;在PubMed收录的杂志发表论文3891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00篇㊂同时在国际㊀㊀DOI:10.12089/jca.2021.02.001交流中,中国麻醉在世界麻醉舞台上也大放异彩,亮点纷呈㊂2020年9月21日,世界麻醉学会联盟(WFSA)进行换届选举,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麻醉学会的303位麻醉学专家参加了网上投票选举㊂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黄宇光主任委员成功连任新一届WFSA常务理事㊂米卫东副主任委员㊁方向明常委㊁李师阳常委和陈向东常委成功当选WFSA新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㊂WFSA新一届(20202024年)理事会共有14位常务理事,代表着来自全世界各大洲各国麻醉学会的专家,中国麻醉学科专家在WFSA理事会和各专业委员会中的任职,表明我们在国际麻醉事务中正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的工作中,中国医护人员义无反顾㊁奔赴一线㊁不畏生死㊁勇于担当,为取得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㊂麻醉学科第一时间派出近千名医护人员千里逆行㊁驰援武汉㊂麻醉科医护人员凭借娴熟的专业优势㊁不畏生死的奉献精神,冲锋在前㊁救治患者,提高了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彰显了麻醉专业的责任担当㊂抗疫期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先后推出了十余部 规范 ㊁ 建议 和 专家共识 ,在指导全国麻醉医护同道规范防护㊁稳定心态㊁有序复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搭建 答疑平台 和 心理呵护平台 等方式,为全国麻醉同道答疑解惑,为援鄂的一线战友提供心灵呵护㊂麻醉学科的众多专家在临床一线抗疫的同时及时总结临床经验,撰写了多篇感控和治疗方面的高水平文章,发表在国内外麻醉专业顶级杂志如Anesthe⁃siology㊁AnesthesiaandAnalgesia㊁JournalofClinicalAnesthesia以及‘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等,许多文章被国内外学者大量引用和借鉴,为国内外麻醉同道抗击COVID⁃19疫情提供了中国方案,起到重要而实际的指导作用㊂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终将打赢这场抗疫之战㊂疫情无情人有情,麻醉学科在此次抗疫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得到了兄弟学科和社会的高度认可㊂在2020年3月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马晓伟主任特别强调了重症医学科㊁感染科㊁呼吸科和麻醉科专业人员在此次战役中所起的作用,麻醉学科作为四个主要学科之一得到了高度赞许㊂步入 后疫情 时代,我们麻醉人定当不辜负党及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职责,继续守护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㊂每一次重大的社会事件都会给各个行业带来冲击和挑战㊂而每一次的挑战既是一种检验,也是一种机遇㊂在疫情当下,学会工作和学术交流受到影响,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提高政治站位,大局为重,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㊂第一时间主动调整今年的学会工作,充分调动常委和30个学组的积极性,各学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学术活动50余场,有效推动了学会工作行稳致远㊂麻醉学会经受住了此次疫情的考验,有力应对挑战,冷静思考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有为才能有位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临床麻醉学杂志“积极应对增加的稿件,改进审稿流程,按时保质出刊,及时刊出了10篇新冠肺炎稿件㊂刊出并及时微信推送风向标的高质量论文,包括专家论坛㊁专家共识和专家指南等,集中讨论临床热点问题,指导麻醉科医师的临床用药㊂为推动麻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增强了期刊的凝聚力㊂两篇临床研究稿入选 2020年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 ㊂目前,本刊被国内三大核心数据库收录,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㊂‘202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显示,本刊核心总被引频次为2560,影响因子1 201,在外科学期刊中位居前列,继2014年和2017年后,2020年再次入选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即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项目来源期刊㊂‘临床麻醉学杂志“创刊以来,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仍然较大:期刊的学科影响力,优质稿源的组织,审稿周期的缩短,稿件质量的精准把握,栏目的更加活跃,编辑部综合办刊能力的提高,网络办公系统更加完善等㊂新的一年,‘临床麻醉学杂志“将进一步关注安全,关注学术,关注读者,关注基层,和全国麻醉同道同心协力㊁加倍努力,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努力呈现中国麻醉风采,谱写新时代麻醉强国的新篇章,继续成为中国麻醉学科发展的见证者和践行者,全面推进中国麻醉事业的健康发展㊂(收稿日期:20201218)。
加强融合党建工作,为医院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融合党建工作,为医院发展保驾护航作者:黄洪波来源:《卷宗》2018年第13期摘要:习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作为党务工作者,如何在新时代下转换思路,跟上改革的节奏,在医院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作用,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建工作,做好医院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融合去思考,从创新学习机制,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创新管理,规范制度改进方法;创新载体,拓展党建工作的渠道和空间三个方面就如何加强融合党建予以阐述,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使二者成为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结合体,取得党建和业务工作双丰收。
关键词:新时代、融合党建、医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28日在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要贯彻党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作为党办,如何在新时代下转换思路,跟上改革的节奏,在医院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作用,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新时代如何抓融合党建,如何能使党员干部在医院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我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 创新学习机制,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打造服务型党组织,意味着党建思路、工作方式、形象的转型,更切合医院的转型发展思路。
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要创新党员学习机制。
要严格要求各党支部认真落实医院党委关于《党内学习教育制度》,明确学习原则、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等。
要按照制度严格落实并进行督查,确保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要坚持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讲党课制度,把政治理论、党性修养、道德素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重点,以此作为学习与工作的结合点,把党的“三会一课”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更好地保证医院在改革、转型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推进现代化医院这一总目标中,从思想上提升使命意识,彰显党组织的引导力和凝聚力。
2011年医学电子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纪要
4 4・
志( 电子版) 0 1 1 月箍 4卷第 — C i J r a M d Eet nc d i ) ee br 0 1 V 14 N . 21年 2 6  ̄— h C iC r e (l r i E i n D cm e 2 1 o , o 6 — — n t e co t , o . R s i t n 2 1 , 0 ( : 3 —3 . epr i , 0 0 8 5 4 5 4 8 ao )
金 秋 十 月 ,来 自中华 医 学 会 电 子 版 系列 杂 志 的总 编 、 编 辑部主任 、 编辑 、 术 人 员及 其 他 兄 弟 出版 单 位 , 民 卫 生 出 技 人 版 社 、 民军 医 出版 社 及 高 教 出版 社 的 医 学 电子 期 刊 编 辑 同 人 行 共 】o余 人 从 祖 国各 地 相 聚 在 北 京 , o 参加 中华 医 学 电子 音 像 出版 社 主 办 的“ 学 电子 出版 物 编 辑 业 务 培 训 班 ”2 1 年 医 。0 1 1 0月 2 5日, 训 班 在 中 华 医 学会 五 楼 会 议 室 伟 纶 厅 开 班 , 培 大
h pet n in: CT o t c e t n p m o ay v n ‘ C— y re so f he h s i ul n r e o‘ — O
c s e dsa e A R A ong n l 0 4 8 () l i i s. J m JR e t o uv e e ,2 0 ,1 3 1:
2 Gai N,R bn L ,Smo n a 2 l  ̄ u i J i n e u G.P o p o iseae i- h s h de trs n hbtr fr umo ay y e nin N En J ii s o p l n r h p  ̄e so . o Me , d
2011年医学电子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纪要
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的今 日辉 煌, 我们 当代办刊人应该秉承使命 , 大胆创新, 寻求突破 。音像社下属的 2 6种原创 电子版系列杂志 作为 中华 牌杂志大家庭的新生力量 , 经 8年的发展 , 历 如今 己渐成规 模, 不断得到广大医学专 家、 医务 工作 者及医疗机构 的关
注和认可 , 中 2 其 3种 杂 志 组 建 了 由 3 0 名 著 名 专 家 组 成 的全 国性 编 委 会 。 同 时 , 华 医 学会 电子 版 系 列 杂 志 创 刊 后 很快 得 0 0余 中 到 科 技 部 中 国科 学 技 术 信 息 研 究 所 中 国 科 技 核 心 期 刊 评 审 中 心 的 关 注 , 目前 已有 7种 期 刊 凭 着 高 起 点 、 高水 平 以及 多媒 体 电 子 出 版 物 的原 创 性  ̄ g 新 性 , 中 国科 技 论 文 统 计 源 期 刊 ( 国科 技 核 心 期 刊) 录 。罗 玲 副 秘 书 长 鼓 励 大 家 : 欲 善 其 事 , n, j 被 中 收 工 必 先 利 其 器 , 家 要 立 足 本 职 , 陈 出新 , 持和 发扬 电 子 版 期 刊 独 有 的 优 势 , 在 数 字 出版 的前 沿 , 当前 文 化 体 制 的创 新 和 改 大 推 保 走 在
程 ”“ 闻出版紧缺人才工程 ”“ 闻出版走出去人才工程 ” 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才 工程 ’ 。电子出版物 因其 自身特点, 、新 、新 和“ 等 在
新 闻 出版 行 业 日益 发挥 重 要 作用 。大 家 作 为 电子 出版 物 的编 辑 从 业 人 员 , 要在 队 伍 规 模 、 员 素 质 等 方 面 狠 下功 夫 , 构 建 社 人 在
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立和谐社会 核心价值 体系的过程中贡献 自己的力量 。李宏奎副司长深入分析 了编辑从业人员每年接受继 续教育 的重要 性 , 认为 出版专业 技术人员参加 培训班 , 受继续教育 , 以保障政 治素 养 , 他 接 可 把握正确 的办刊方 向; 扩大 知识 面, 兼备 人文素养和理工知识 ; 接纳吸收新知识 , 化知识结构 ; 优 提高编辑业 务素质 , 改进办刊模式 , 实现经济效益和 社会 效益 双丰收。 根据 《 出版专业技术 人员职业 资格管理规定》 出版从业人 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 7 , 2学时。 通过这次学 习, 应掌 握编 辑出版规 范, 推动 电子期刊发展 , 尤其要加强 以下几个方面 : 1掌握 出版政策 、 () 著作权法、 出版管理条例 等法 律法 规。 () 2 学习编辑业务知识。 () 3 学习新技术 , 利用新媒体。最后李宏奎副司长提 出了几点希望 : 1要完成学时 , () 考核合格 。() 2 要保证 秩序 , 提高效率 。() 3 要深 入研讨 , 教学相长。() 4要及时总结, 与实践相结合 。() 5 要反馈 意见 , 促进今 后培训工作 的改善。 《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 电子版) 总编辑余楠生教授就主题组稿 的策划作 了精彩的讲座 。他 以该刊 2 1 年 8月刊一‘ 》 01 股骨头 坏死 的过去、 现在 、 将来 ” 0月刊.‘ ,1 _当前 国 内惟 一的多中心、 ‘ 多模式 的手术疗 效中远期随访结果分析 ” 为例 , 析了当前期刊 分 组稿 中的困惑和难 点, 讲解 了如 何有 效利用专家资源 , 成功进行主题策划 , 组到更多更优秀的稿件。另外 , 余教授还介绍 了视频 栏 目的设计经验 。他强调: 视频栏 目要做得专业 , 要围绕主题 , 重临床实用性 。内容可 以包括手术的规范化操作、 注 创新性手术 操作 、 疑难复杂手术、 基础诊断中的解剖及影像学资料 、 特殊检查模式 、 高端专题报 告和 学术争鸣等 。 原新闻出版 总署版权 司许超 司长作 了“ 数字环境 下与报刊社有关的著作 权问题 ” 的专题讲座。 他指 出: 息技术和通讯技 信
融合发展 守正创新:新时代出版行业与人才培养
融合发展 守正创新:新时代出版行业与人才培养文/郑志亮 田胜立 李忆箫【摘 要】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融合出版,是强调内容生产模式、运作整合流程、传播载体终端、学习进化形态等多位一体的数字化新型出版。
从出版与人才的辩证关系来看,出版业只有在人才培养上提速增效,才能确保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出版领域得到充分落实。
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来看,出版人才培养既要在“道”的思想层面坚持价值理性引领,守正创新,又要在“术”的实践层面遵循工具理性规律,以技术赋能。
从执行主体来看,高校的编辑出版教育和业界的从业人员培训,都应把握“道”与“术”的辩证统一,全面提升编辑出版人才质量,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队伍保障。
【关 键 词】融合出版;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高校教育【作者单位】郑志亮,中国传媒大学;田胜立,中国编辑学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李忆箫,中国传媒大学。
【基金项目】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UC210A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45-1216/g2.2022.02.00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新时代的融合出版是数字化新型出版,强调内容生产模式、运作整合流程、传播载体终端、学习进化形态等多位一体、有机统一。
传播、出版、教育的关系被重构,传统出版人才面临技术迭代与思维转变的双重挑战。
此前人社部公布“直播销售员”这一新职业,但在编辑出版领域,多数出版社未拥有专业的直播销售员,其直播销售员大多由未经培训的编辑充任。
这些编辑虽然熟悉图书内容,却不了解直播这一新型传播样态的特点和规律,缺乏面对受众的亲和力与销售技巧,难以在直播中“吸粉”。
如果编辑出版人才能够掌握以直播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特点以及互联网思维下用户心理的底层逻辑,就能够借助新形式和新技术为出版内容传播服务。
因此,一切调整与改革的关键都离不开人,编辑出版人才的转型创新刻不容缓。
公需课考试之《2020年医疗卫生发展与服务》
+测试题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自然灾害卫生工作周期不包括()。
•A.灾前准备•B.应急响应•C.事后评估•D.恢复重建参考答案:C2 .根据本课程,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强制推行药品生产质量和经营质量的管理规范?()•A.2002年•B.2003年•C.2004年•D.2005年参考答案:B3 .根据本课程,()是医疗质量的基础。
•A.效率•B.标准•C.技术•D.数量参考答案:B4 .根据本课程,以下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数据集的是()。
•A.岗位设置管理子集•B.入转调离管理子集•C.医保统筹金管理子集•D.组织机构管理子集参考答案:C5 .根据本课程,下列不符合合格的“301”人特点的是()。
•A.拒绝与患者沟通•B.严格遵守规章制度•C.严格遵守操作常规•D.学习、科研与创新参考答案:A6 .()阶段,进入全面质量管理。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参考答案:B7 .下列不属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是()。
•A.自然灾害发生数量多•B.破坏性弱•C.分布地域广•D.区域特征强参考答案:B8 .根据本课程,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最早是哪一年提出来的?()•A.2006年•B.2007年•C.2008年•D.2009年参考答案:D9 .我国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应对优势不包括()。
•A.体制优势•B.机制优势•C.科技发展•D.资源优势参考答案:D10 .根据本课程,五有机制中()对应的是要调动所有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
•A.有责任•B.有约束•C.有激励•D.有活力参考答案:C11 .要实现健康公平的目标,主要内容就是()。
•A.普及健康知识•B.降低药品价格•C.完善社会制度•D.要为国民提供均等化的健康保障参考答案:D12 .本课程提到,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以建设智能工厂为核心的“工业4.0战略”。
•A.美国•B.日本•C.欧盟•D.德国参考答案:D13 .()是与多个政府、医院和学术机构合作研发的医疗AI系统。
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
按
版能力建设、优化布局结构、加快融合发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指导扶持
方面做出了具体指导。本刊特刊发《意见》全文,并配发权威解读。
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 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 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 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 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为做好学术期刊出 版工作,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十一)完善学术期刊相关评价体系。改进完 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以内容质量评价为中心,坚 持分类评价和多元评价,完善同行评价、定性评价, 防止过度使用基于“影响因子”等指标的定量评价 方法评价学术期刊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探索 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行业标准,加强对“核 心 期 刊 ”“ 来 源 期 刊 ” 等 涉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期 刊 评 价 的引导规范。引导相关单位在学术评价、人才评价 中准确把握学术期刊的评价功能,防止简单“以刊 评文”、以“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等评价学术期 刊及论文质量,反对“唯论文”和论文“SCI 至上” 等不良倾向,避免 SSCI、CSSCI 等引文数据使用 中的绝对化,鼓励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本科生、 研究生申请学位和毕业考核不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论文情况简单挂钩。支持相关科研教育机构针对罔
——坚持建管并举、规范发展。坚持一手抓繁 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完善扶持措施,优化发 展环境,改进评价体系,规范出版秩序,深化改革 创新,推动学术期刊出版良性健康发展。
二、加强出版能力建设
(一)提升学术引领能力。引导学术研究立足 中国实际,回应现实关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 上,紧密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战略任务。哲学 社会科学期刊要把深入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中 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 系作为重大任务,加强理论武装与理论创新,围绕 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群众关注的历 史和现实问题,及时开展研究解读和引导辨析,为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科技期 刊要围绕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任务,聚焦国 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坚持 问题导向,聚焦前沿领域,活跃学术空气,善于发 现创新、鼓励创新、引领创新,对重大问题坚持长
出版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需互为助力共同发展
出版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需互为助力共同发展出版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无法逆转,但是,融合之路却走得异常艰难。
为什么融合发展之路如此曲折?问题到底出在了哪儿?为此,本刊特约数字出版研究者毛文思、行业观察者李星星撰文,供读者参考。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进入2014年以来,常常被提及的一句话。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的讲话,都提出要“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政府的倡导自然要贯彻执行,作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这也的确是新闻出版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途径。
近年来,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或者说对传统新闻出版业带来的冲击是极为猛烈的,如今媒体生态环境已发生巨大变革,舆论阵地业已发生转移,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更是加剧了这一变革。
新兴媒体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而技术发展的齿轮无法逆转,以阅读为代表的人们获取信息的行为已经发生转变,同时新媒体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获取信息,而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尽管传统媒体所面临的是与原来完全不同的环境,融合之路注定是艰辛的。
但机遇始终是与挑战并存的,如果发展趋势无法逆转,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接受它、适应它,最终融入它。
确定模式之前,先转变观念、变换思路。
从转型升级到融合发展。
观念引领思路,认识推动实践。
前两年,说到传统新闻出版的发展方向,一直是“转型升级”,今年则从“转型升级”到“融合发展”,可以说是认识上的一种转变,或者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用全局化的视角,基于互联网这一发展环境看待传统新闻出版业的全面革新。
认识的转变也将影响转型的思路,激发更多模式的创新。
而从这一转变中,也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从摩擦、碰撞、火光四溅,逐渐走向相互交融;二者之间的态度,也从敌对、尴尬,逐渐实现了友好互通。
今年7月中旬召开的2014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即是以“融合、发展:互联网与新闻出版业的对话”为主题,从往届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传统新闻出版业自身,到今年传统企业与腾讯、百度、网易、当当等互联网企业的齐聚,新兴与传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碰撞出不少火花。
新时代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思考
新时代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思考作者:孙真福来源:《出版参考》2021年第01期摘要:本文梳理了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基本情况,分析了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机遇,提出树立以课程为核心的出版理念,形成智能出版的服务能力,打造全媒体的出版形态,构建“内容+服务”的产业布局,创新融合出版机制的解决思路,以期为新时代教育融合出版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教育出版是国家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出版企业作为教育内容服务提供商,必须紧随教育发展步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国“停课不停学”加速了教育信息化进程,新时代教育出版企业应该认真研究國家教育发展形势,主动适应、积极调整,更好地提供教育服务。
一、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一)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教育信息化始终引领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在教育管理层面,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进一步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体系,充分运用5G、大数据等技术推进教育管理精准化和教育决策科学化;在教学组织层面,国家将进一步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教学服务层面,国家将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
(二)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公平的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进一步深化教育均衡发展。
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基础条件是实现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基础,经过国家多年持续不断的教育经费投入,各级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提升,智慧课堂、翻转课堂、远程教学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教学资源内容和支撑平台将产生较大需求。
(三)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各类优质教育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坚持“五育融合”发展,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部门将进一步增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系统性,完善教材编写、修订、审查、选用、退出机制;[1]职业教育方面,教育部门将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批校企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职业学校将更多地运用VR、AR等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在高等教育方面,将进一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更加重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综合医院 发挥综合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综合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综合医院发挥综合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
综合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综合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其综合
医药特色优势,提高综合临床疗效。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强化跨学科合作:综合医院应建立和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协
作机制,促进医生、护士、药师等各个专业人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通过跨学科合作,可以更好地整合各类医疗资源,提高综合诊疗水平。
2. 推动信息化建设:建设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是提高综合临床疗
效的重要手段。
综合医院可以加强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提
高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效率,减少医疗错误的发生。
同时,引入
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精确和高效的诊疗方案。
3. 开展综合医疗研究:综合医院应积极开展综合医疗研究,探
索不同医学领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不断
提升综合医疗的水平,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医院可以与国内外其他优秀医疗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提升自身综合临床疗效。
通过研究国际先进经验,可以及时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
综合医院发挥综合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综合临床疗效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措施,不断完善和创新医疗管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只有不断追求专业化、高效化和人性化,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促进综合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中醫藥大學
十腎I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 o 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着眼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构建跨界协同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名师领衔、纵横贯通、跨界组合”为理念,实施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项目,逐步形成了导师团、岐黄实践育人基地和学科组育人等育人特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持续发挥导师团的跨界引领作用。
学校自2015年启动了“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全员育人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项目建设,着眼于立德树人,成立了校级导师团5个和院 级导师团35个共计40个育人共同体;导师团校内外导师人数高达314名;导师团覆盖 全体4000余名本专科生。
导师团成立以来共举办活动5300余次,导师参与10000余人次,学生参与200000余人次,并形成了 “导师团团长开学第一课”、“导师团团长最后_课”、“大咖微观察”、“聊医铿锵四人行”等系列品牌活动,获得2019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 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出版《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一-教与学的对话》《跨界协同育人共 同体一思与行的融合》等著作。
学为主的'^0^.• j j£r r打造“一心三环”内外联动岐黄育人实践基地。
学校贯彻“开门办思政”理念,构筑三环”同心圆,立足个人、学院和学校,全面把握思想引领、育人矩阵和个体辅导的实施。
服务于学生的生涯发展需求,构建了由专业课教师、科研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管理服务人员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协同推进的岐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实践基地。
截至2021年3月,共建成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基地20家,红色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40余家,这些基地共同组成了“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一一岐黄育人实践基地”的立体育人平台。
创新性探索学科组的协同育人功能。
面对研究生群体,学校深入贯彻“导师在学生立德树人工作中‘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创新性探索学科组育人项目,坚持以“师生协同、生生协同、医教协同、教管协同、学研协同、校企协同”为导向,充分发挥专业互补、交叉融合的优势,以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名老中医工作室及特色科室为单位成立学科组育人共同体。
国家文件中中西医融合表述
国家文件中中西医融合表述中医和西医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医学体系,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注重平衡和协调,强调治病与调理兼顾,利用草药、针灸等自然资源治疗疾病。
西医则更加强调解剖、病理生理学以及实验室检查,注重疾病的科学诊断和治疗手段。
由于两种医学体系各有所长,中医和西医的融合成为发展的趋势。
国家文件中对中西医融合做出了一系列指导和规范,以促进中西医融合的发展。
首先,国家文件对中西医融合的重要性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中医和西医各有千秋,融合两者可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提高医疗水平,造福国家和人民。
国家文件指出,融合中西医可以丰富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因此,国家文件对中西医融合的发展寄予了厚望,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中西医融合的发展。
其次,国家文件对中西医融合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概括,提出了促进中西医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
国家文件指出,中西医融合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医药优势疗效为核心,以西医技术手段为支撑,强调整体观念和个性化治疗,实现中西医在临床、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融合创新,推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全面融合发展”。
国家文件从总体上规划了中西医融合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为中西医融合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除了对中西医融合的重要性和指导思想的阐述外,国家文件还对中西医融合的具体举措和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
国家文件明确提出了在医疗机构中建立中西医融合的诊疗模式,加强中西医融合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推进中西医融合的药品研发与临床应用等一系列措施。
国家文件还提出了鼓励中西医融合的政策,包括加大对中西医融合的跨学科研究资助、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政策以及加强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的政策。
最后,国家文件还对中西医融合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
国家文件指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中西医融合的逐步深入,中西医融合将成为医学领域的主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健康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支撑。
出版融合发展方案(二)
出版融合发展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出版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变革,出版业需要进行深度的产业结构改革,实现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出版业的效率,还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阅读体验。
二、工作原理1.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传统出版物转化为电子格式,以便于在线阅读和传播。
2.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为出版内容提供更精准的定位。
3.多元化内容:除了传统的文字内容,还可以引入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丰富阅读体验。
4.互动性增强: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方式,增强读者与出版物之间的互动,提高读者的参与度。
三、实施计划步骤1.制定数字化转型计划: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时间表和资源需求。
2.建立数据分析团队:组建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工作团队,负责收集、分析和应用读者数据。
3.多元化内容开发:根据读者需求和市场趋势,开发多元化的阅读内容。
4.增强互动性:通过线上活动、读者调查等方式,收集读者反馈,持续改进出版内容。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类出版机构,包括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
同时,也适用于图书馆、学校等机构,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五、创新要点1.数字化转型:将传统出版物转化为电子格式,提高传播效率和便捷性。
2.数据分析驱动内容策划: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为出版内容提供更精准的定位。
3.多元化内容开发:引入多媒体内容,丰富阅读体验。
4.增强互动性:通过线上活动等方式,增强读者与出版物之间的互动。
六、预期效果1.提高传播效率: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出版物的传播效率和覆盖范围。
2.精准定位内容:通过数据分析,更精准地定位出版内容,满足读者需求。
3.丰富阅读体验:引入多媒体内容,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4.增强读者参与度:通过线上活动等方式,增强读者与出版物之间的互动,提高读者的参与度。
5.提高收益:通过提高传播效率、精准定位内容、丰富阅读体验和增强读者参与度等方式,提高出版机构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者 作者 编者
加快融合发展ꎬ发挥特色优势:2018年全国医学
电子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成功召开
㊀㊀为系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ꎬ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ꎬ提高医学电子出版物编辑的政治素质㊁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ꎬ造就适应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出版人才队伍ꎬ经新闻出版署批准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于2018年12月7至15日在中华医学会五层会议室成功举办了 2018年全国医学电子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 ꎬ共有来自全国各地近100位编辑㊁校对及出版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ꎮ
培训班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助理裴燕女士与电子期刊部李军亮主任主持ꎮ首先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刘爽社长致开班辞ꎬ刘社长代表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向出席培训班的各位领导及编辑同道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ꎮ
一㊁坚定文化自信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培训班邀请到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杨秋宝教授ꎬ做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导学 讲座ꎮ讲座主题突出ꎬ内容丰富ꎬ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㊁主要内涵和重要意义ꎬ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㊁科学体系㊁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ꎮ课程受到广泛好评ꎬ结合实际工作ꎬ我们应从新闻出版的大环境出发ꎬ明确坚定文化自信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ꎬ坚守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良传承ꎬ落实优化学术环境责任ꎬ充分发挥 中华牌 期刊在我国医学学术评价中的主渠道作用ꎬ培养一批政治过硬㊁本领高强的编辑队伍ꎮ
二㊁加快多媒体融合发展
刘爽社长在开班辞中ꎬ从当前音像社的发展状况出发ꎬ详细回顾了30年来音像社的辉煌历程ꎬ结合电子期刊自身的特点ꎬ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及努力方向ꎬ介绍了新兴的转型典范 中华医学教育在线平台的搭建ꎬ同时音像社在实现科普㊁期刊㊁图书相关内容的交叉㊁融化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期望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总经理刘冰编审ꎬ就多媒体融合发展国际㊁国内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ꎬ并展示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多媒体发展规划ꎮ
三㊁建立创新意识ꎬ提升学术期刊质量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经理㊁总编辑魏均民编审ꎬ从建立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编辑队伍㊁优化编辑出版工作流程㊁选题策划如何真正落实等方面对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与提升做了详细㊁全面的分析ꎮ魏总编的讲课内容具体㊁可操作性强ꎬ对提升编辑职业素养㊁工作能力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ꎮ
四㊁建立标准化㊁规范化的编辑出版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总编辑燕鸣编审以及陈立敏㊁房玉新编审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陈浩元老师㊁北京大学医学部王胜锋老师㊁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李兴昌老师分别从图表加工㊁出版利益冲突㊁量和单位㊁医学统计学㊁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方面针对医学出版物中常见编辑问题进行了深刻讲解和探讨ꎮ
五㊁规范学术出版ꎬ倡导科研诚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筱敏老师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俞征鹿老师深入浅出㊁系统地讲解了科研诚信㊁科技期刊评价与质量建设ꎬ讲座内容精彩纷呈ꎬ现场气氛活跃ꎬ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ꎮ
此外ꎬ培训班还邀请到«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孙静老师㊁«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汪荣老师㊁«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编辑部张丽老师ꎬ结合自身办刊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如何利用多媒体平台提高期刊影响力㊁医学视频的剧本撰写和后期精剪以及编辑部如何约稿评论性文章ꎬ讲课内容开阔了编辑部的办刊思路ꎬ受益匪浅ꎮ本次培训课程设计合理ꎬ内容丰富实用ꎬ涵盖面广ꎬ从标准执行到具体的编辑规范㊁选题策划ꎬ以及数字出版转型等均有涉及ꎮ秉承寓教于实践ꎬ授学于思考的精神主旨ꎬ授课老师的讲学ꎬ可谓深入浅出㊁高屋建瓴ꎬ为学员们献上了精彩的一课ꎮ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李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