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_桀骜不驯的荒原之女

合集下载

论《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之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分裂与冲突

论《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之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分裂与冲突

论《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之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分裂与冲突作者:王粒又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17期摘要本文拟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利用人格三重结构学说对《呼啸山庄》进行解读,指出书中主人公希斯克厉夫、凯瑟琳和林顿分别代表着凯瑟琳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三者的分裂和冲突,构成了整个故事的矛盾冲突,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关键词凯瑟琳本我自我超我冲突中图分类号:I561.06文献标识码:A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曾在评价《呼啸山庄》时说:“我不知道还有哪部小说能像它这样,把爱情的痛苦、迷恋和残酷如此执著地纠缠在一起,并以如此惊人的力量将其描绘出来。

”正是这种“惊人的力量” 如掠过约克郡荒原的凛冽的寒风,猛烈撼动着读者的心灵。

多少年来,评论家们苦苦搜寻和捕捉这种力量,力图解开这个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为解读这部神秘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

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生活分为三个部分: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

在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人格三重结构学说,即人的心理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构成。

本我代表人与生俱来的各种本能,包括被压抑的无意识倾向,弗洛伊德将其比喻为一锅沸腾的兴奋和激情。

它以追求不受任何约束的欲望的满足为宗旨,奉行“快乐原则”。

它所有唯一的内容,就是力求发泄的本能冲动。

本我就是一股桀骜不驯的力量,它绝不服从理性。

自我则是审慎和理性的象征,它遵从“现实原则”,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

在每个人的心理上,那些无法无天的“原我”欲望同“自我”的道德观念永远在做剧烈的冲突。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次,由自我理想和良心组成,遵守“道德原则”。

它是自我理想的代表,自我用它来衡量自己,努力实现它。

超我既置自我于积威之下,乃临之以最严格的道德标准。

其对自我的挤压表现在用良心和罪恶感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超我与本我永远处于冲突状态之中。

自我则必须服从三个残酷的主人:外界、超我和本我,且须尽力调和三者的主张和要求。

女性主义视角下《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的全新解读

女性主义视角下《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的全新解读

青春期倔强叛逆,桀骜不驯
2.
与大多数的青春期女生一样,这时她心中也滋
而唯一可以满足的办法就是嫁入画眉山庄,走向上
生了爱情的萌芽.随着和希斯克利夫的相处,以及
尽管呼啸 山 庄 是 她 的 家,希 斯 克 利 夫 是 她 的 心 上
他的陪伴,她爱上了他.希斯克利夫也同样因为凯
人,甚至更是她的 知 己,但 是 如 果 她 与 希 斯 克 利 夫
利夫走后,凯瑟琳 嫁 入 了 画 眉 山 庄,待 三 年 后 归 来
个夜晚,老恩萧先 生 把 家 人 介 绍 给 他,只 有 凯 瑟 琳
之时,两人再次相遇,凯瑟琳更多的是激动,希斯克
不存在什么等级之分,毫不嫌弃地去向他做自我介
利夫更多的是 仇 恨. 他 周 密 的 计 划 使 得 他 自 己 成
绍,而此时的其他人却只认为这是一个收养的流浪
凯瑟琳人物形象的全新解读
夏 增 亮
(兰州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兰州 730050)
[摘 要] 世界名著«呼啸山庄»是 19 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
19 世纪最伟大的长篇爱情小说之一.女主人公凯瑟琳在成长道路上经历的一系列事情,使她的
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爱情和亲情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从
家艾米莉勃朗 特 的 代 表 作,也 是 19 世 纪 最 伟 大
他们的灵魂才结合到一起.在这篇爱情小说中,女
的长篇爱情小 说 之 一. 女 主 人 公 凯 瑟 琳 在 成 长 道
她的人生悲剧,推 动 了 故 事 情 节 的 发 展,改 变 了 所
路上经历的一系列事情,使她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
有人的命运.
YB122)阶段性成果.

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形象及社会意义

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形象及社会意义

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形象及社会意义作者:徐雅娟来源:《参花》2016年第05期摘要:艾米丽·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塑造的凯瑟琳,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独一无二的,并散发出永久独特魅力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凯瑟琳悲剧人物叛逆抗争凯瑟琳是《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

作者艾米丽·勃朗特塑造的这一女性形象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是独一无二,并散发出永久的独特魅力。

在她的身上,集合了原始与文明,叛逆与顺受,激情与孤独等多种性格元素,她人生短暂却激烈拼争,有着原始的淳朴野性却抵御不住世俗文明的诱惑;忠诚爱情却屈就庸常婚姻,追求精神净土却不能摆脱肉体俗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痛苦的悲剧性人物。

精神和肉体的冲突是凯瑟琳矛盾、痛苦的根源,作者想通过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人类在追求崇高精神境界的道路上,必然要经历现实的诱惑,肉体的抗争,世俗的阻挠和内心痛苦的挣扎,最终达到精神世界的永生和安宁。

一、原始与文明的矛盾童年的凯瑟琳,生活在封闭原始的呼啸山庄,在大自然中她自由自在、尽情恣意地玩耍,淘气,虽然异常顽劣,但她的身上有着干净单纯的自然野性之美,与沈从文的《边城》里的翠翠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代表着人类最初的本真和童心。

希思克利夫的到来,更使她自由的天性得到极致的发挥和展现,他们两个也因此互相吸引,互为灵魂伴侣,所以,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埃德加和伊莎贝拉的畏手畏脚“小儿科”游戏。

人无完人,凯瑟琳身上也有着任性和叛逆的个性特点,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

但这一切的原始、纯净与自然在她和希思克利夫误闯入画眉山庄之后,就不可阻止地改变了,并以希思克利夫的出走,推动小说情节和人物情感的冲突达到一个高潮。

凯瑟琳在画眉山庄一段时间的生活,让蒙昧的她接触到了上流社会的文明生活,那里的环境美丽、条件优渥,那里的人彬彬有礼、光鲜亮丽,那里的生活优越舒适、充满格调,这些都自然而然地感染和吸引了她。

所以她回到呼啸山庄的外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价值观也开始摇摆不定了,她的变化势必影响她与希思克利夫之间亲密无间、心灵相依的情感。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形象解析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形象解析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形象解析作者:朱婧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9期摘要: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小说描绘了女主人公凯瑟琳所拥有复杂而独特的性格特征,在野蛮与文明时代的碰撞中所经历的人生故事。

本文从凯瑟琳的两种形象分析,以及她形象变化的原因做了深入的解析。

关键词:《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瑟琳拥有一个复杂且双重性格的人物形象,作者从荒野景象与爱恨情仇上对凯瑟琳的性格特征作出了具体的描写。

孩童时期的单纯善良,与日后成长中现实世界的残酷对比,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就此体现。

艾米莉.勃朗特对人性的审美具有相当深度的理解,运用的独特手法与表现的主体将凯瑟琳这个人物生动形象的刻画出来。

一、凯瑟琳的人物形象(一)原始世界中的凯瑟琳在荒野的世界里,展现出一个单纯善良、自由奔放、桀骜不驯的凯瑟琳。

善良始终是童年时期的凯瑟琳最单纯的一面,在蓝天白云,漫无边际的的荒原之上,她天真无邪的生活着,她相信爱是永恒的追求,对于父亲和希思克利夫的爱是毫无杂质的。

而叛逆与任性是她性格中最为本质的一点,在她灵魂深处,仍有着单纯不含杂质的野性美。

“自由”与“热情”是凯瑟琳身上最独特的性格特征,在封建社会与教条的束缚下,她拒绝具有约束性的规矩,“在广袤无垠、漫无边际、狂风呼啸的荒原中,他们一起疯狂,他们自由奔放。

”[1]在原始自然的生活环境中,将凯瑟琳与外面残酷现实的世界相隔离,也将她自由奔放的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她在家庭中的地位,骄傲又任性的庄园小姐,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她,也刻画出一个倔强、叛逆的凯瑟琳。

(二)物质世界中的凯瑟琳后来的成长中,在现实世界里,所展现出一个对于地位的追求,精神世界孤独,人格分裂的凯瑟琳。

人的精神状态分为两种,本我与超过,后来的凯瑟琳,精神世界寂寞与孤独,在希思克利夫離开之后,让她感觉到了对自己心灵的背叛,这种打击使的她在生活中更加偏见与无理。

呼啸山庄人物分析

呼啸山庄人物分析

《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在性格上都具有19 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烙印。

希斯克里夫的冷酷、残暴但对凯塞琳的执着的爱 ,凯塞琳在“ 自我”与“ 超我”之间抉择的困惑以及第二代哈里顿与凯茜的特征都体现了小说背景时代人生的扭曲与挣扎。

人物性格突出了“爱”与“恨”的关系 ,恨是爱的异化 ,爱是恨的复归 ,同时也向人们揭示了人间爱的永恒主题。

凯瑟琳作为呼啸山庄中唯一一个让希斯克利夫能找到心灵慰藉的女人。

她作为一个女孩子,有自己独特而又普遍的心理及思维。

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呼啸山庄的女儿,她活泼、勇敢、不受拘束,从心底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愿望。

她就像是一匹无人能驾驭的野马一样奔放。

像很多女孩子一样,她也很任性,有娇生惯养的习惯。

她对希斯克利夫并不是一开始就很青睐,到后来凯瑟琳必须把她和希斯克利夫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他们对于彼此的命运是一种深刻的理解与同情。

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反抗亨德雷的压迫。

在抗争中,他们发现了相互间深沉而强烈的需要,希斯克利夫倾心于凯瑟琳这个活泼、倔强而具有野性的姑娘,只有她才能给他理解和友谊。

而凯瑟琳也意识到要获得充分的人性,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尊严,只有彻底的和他生活在一起,共同反抗亨德雷的压迫。

单纯的她在一次偶然中认识了林顿,她不免开始对林顿及希斯克利夫进行暗暗地比较,当然,她的心里已经有了结果:一个温顺,一个粗野;一个文明,一个原始;一个富有,一个分文没有;一个生活有条不紊,一个生活杂乱无章……作为凯瑟琳,她的心里矛盾。

希斯克利夫,她当然不愿意舍弃他,他是自己生活里唯一的知己,是自己从小到大的唯一伙伴,是一个真正爱着她的男人。

然而嫁给了希斯克利夫意味着自己的身份降低了,意味着自己生活水平的降低,意味着自己将没有了钱财;而如果嫁给了林顿,那么自己将得到的不仅仅是地位,还有钱财及所有能满足她虚荣心的东西。

她不愿意“屈尊”嫁给希斯克利夫,最终她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世俗门第观念的污染,成为自己阶级和教养的囚徒。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人格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人格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人格作者:刘桂杰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4期艾米莉(EmilyBronte,1818-1848)的小说是超越时空的,因为它包含人类永恒的爱与恨的主题。

但是,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远非一般意义上的爱情。

其“情爱模式”及“荒野意象”通过对人物心灵世界和自在的自然世界体贴入微的描摹、展现,对人性的审美把握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其主题更具有时空超越性。

本我的野性小说以男女主人公悲戚的爱情故事贯穿始终,他们之间实则是一个灵魂共同体,彼此无法失去。

希斯克里夫(Heath-cliff)是呼啸山庄老主人恩肖外出时从街上捡回并细心照料、抚育培养的孤儿、野孩子,他那桀骜不驯的性格在小说中处处留痕,而他的名字则含有“野性,荒凉,沉寂”之义。

他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虽受到老主人的倍加爱护,但老主人死后却屡屡受到辛德利的侮辱与欺凌,且被贬到奴仆的地位,“连听经书的权利也被剥夺走了”,可以说他的成长饱受人间心酸。

唯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和凯瑟琳由陌生时的厌恶痛恨到彼此再也无法分开时的亲热感情减缓了他内心的痛苦,并且深信只有她才能真正理解他。

在对压迫的共同反抗中他们结为同盟,保持精神上的契合。

凯瑟琳是一位满头金发、漂亮活泼、倔强、爱发脾气、朝气蓬勃的姑娘,正是他俩在一起不断的反抗中发现彼此的人性相似。

“我就是希斯克里夫”,“没有我的灵魂,我无法活下去啊。

”这里的灵魂,就是希斯克里夫。

在他们的生命本质中交织着一条灵魂的纽带,他们都是反叛者,如果谁背叛了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就是以某种模糊而神秘的方式背叛一切,就是背叛了生命和死亡中最宝贵的东西。

凯瑟琳所生活的呼啸山庄坐落在充满岩石和石楠树的荒原上,充满了荒原的野性气息和色彩。

文本中一系列熟悉甚至常见物象的并置,烘托出一种苍茫、空冷的氛围,酷似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画。

同时大自然也赋予了她顽强、原始、野性且充满大自然气息的性格。

关于《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

关于《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

关于《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作者:黄琪淇来源:《东方藏品》2018年第09期摘要:《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唯一一部作品,这本小说可以横跨好几个世纪依旧经典的原因,它的主题蕴含人类永恒的话题——爱与恨。

但是它又不仅仅描述的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而是蕴含了一些复杂,难以捉摸的感情线索。

其情节简单可述,同时并非平淡如水,每每拿起这部小说,便会深深被吸引。

而其中一位重要人物凯瑟琳,其人物个性可圈可点,令人捉摸不透。

正如小说中所描述的“宛如来自其他星球”。

另外,凯瑟琳从头到尾都与希斯克里夫的复仇想法紧紧相连。

凯瑟琳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闪耀出她本身灵魂的光芒,甚至她的光彩夺目超过希斯克里夫。

本文将就一些关键情节讨论凯瑟琳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研究产生她这种性格的原因。

关键词:凯瑟琳;性格;难以看透;善良;灵魂一、多重性格的人物形象1.1单纯天真不得不说,《呼啸山庄》是一部跨时代的伟大作品,而这部小说中所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也绝对是真正走到读者心里了,他们仿佛活着,因为是那样的栩栩如生。

今天,我们分析的是《呼啸山庄》里的凯瑟琳,凯瑟琳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女人,天真可爱,活泼单纯如天使是她,热情奔放不遵守淑女礼仪是她。

谁都不要妄想束缚她。

凯瑟琳尽管再复杂,再变化多端,她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这一点从许多情节中都得到了深刻的体现,比如,凯瑟琳因希斯克里夫被关起来而难以平复自己压抑悲伤的心情,还为此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她的脸蛋涨的通红,泪水从上面滚滚而下。

由于凯瑟琳的童年时封闭着的,是没有与外界很好地接触的,所以《呼啸山庄》呈现给我们一开始的凯瑟琳是原始可爱的,她的灵魂里渗透着一种不掺杂任何杂质的野性美。

但是自从她嫁入画眉山庄之后,她身上那股纯纯的本性被很大程度上地藏了起来,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些美好的特性并没有消失。

1.2热情奔放,不拘小节身为封建庄园的小姐,凯瑟琳却一心想成为“自由身”,她无视封建礼数,不做一个举止谈吐优雅大方的淑女。

《呼啸山庄》读后感——不同爱情观

《呼啸山庄》读后感——不同爱情观

《呼啸山庄》读后感——不同爱情观一引言《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

这部具有强烈情感、带有一点野性、甚至有些怪诞的作品问世时并未引起关注。

艾米莉在有生之年所听到的关于她这部小说的评论都是批评和指责。

直到她死后, 这部小说才开始被读者接受, 并在她去世后的一百多年后掀起了阵阵研究热潮。

西方评论家对《呼啸山庄》的评价愈来愈高, 使这部具有奇特想象力的作品, 在英国小说史上获得了特殊的地位, 成为了英国文学史上一颗永远闪光的明珠。

在《呼啸山庄》中, 艾米莉·勃朗特的巧妙构思, 形象而贴切地阐明了她对生活的深刻体会, 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如诗的爱情画卷, 吸引和打动了读者。

这部作品的确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

二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灵魂之恋读过《呼啸山庄》的人, 没有不被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那狂野的爱情所震撼的。

在那狂风呼啸的旷野荒原、野草丛生的石楠丛中, 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青梅竹马, 演绎着动人的美丽爱情。

他们的爱是源于灵魂的爱, 是那样强烈和真挚。

希斯克利夫一开始也是正常人, 并不是恶魔, 他的心中燃烧着人类最神圣的感情。

这份如火如荼的爱情是照耀他生命的唯一光明。

正因为有了凯瑟琳无私无畏的爱, 希斯克利夫才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得以生存, 并具备正常完全的自我。

在希斯克利夫惨淡的二三十年人生中, 无处不流露鲜活的幽灵痕迹。

希斯克利夫是死过多次而又重生的幽灵, 他既吸血, 又逃不出地狱黑暗的绳索。

他集多种黑暗势力于一身, 同时又努力地寻找光明。

以至在死前疯子似的叫道:“我从来没做过什么不公正的事……我太幸福了, 不过还是不够, 我的灵魂的欢乐快毁了我的肉体, 可我的灵魂本身依然没有得到满足。

”而凯瑟琳爱希斯克利夫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

凯瑟琳在希斯克利夫火热的灵魂里, 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这就是凯瑟琳的强烈的爱情, 也就是灵魂之恋。

但是由于虚荣心, 凯瑟琳背叛了自己的初衷, 接受了同为富家子弟的林敦的求婚, 而婚后的凯瑟琳并非是想象的那么快乐, 反而整天郁郁寡欢。

《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

《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

《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作者:陈瑛熊欣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03期《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瑟琳是一个复杂,难以捉磨的人物,“宛如来自其它星球”。

她这一人物不仅是全书的关键所在,而且自始至终联系着希思克利夫这一复仇的灵魂,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甚至超过了希思克利夫。

本文意在分析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探讨产生她多变性格和变态人格的原因。

一、复杂、难以捉磨的人物形象(一)原始天性中的凯瑟琳1.单纯善良、天真无邪。

不管凯瑟琳的性格有多复杂,多难以捉磨,单纯善良还是她性格中最本质最原始的一面。

她虽然很顽劣,但“她并没有坏心,因为她一旦真的把你弄哭了,就极少不陪着你哭”。

当希思克利夫被欣德利关起来后,凯瑟琳食不下咽,“脸蛋涨得通红,泪水从上面滚滚而下”。

孩童时期的凯瑟琳,在原始封闭的世界里生活着,我们看到的,是她身上大自然的原始天性,那是一种单纯的不含杂质的野性美。

在她嫁入画眉山庄以后,单纯养育的性格似乎被淹没了,但它并没有消失。

试图把她从愚蠢的美梦中唤醒,并且严辞劝阻思克利夫,希望能够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她作出这一系列的行为不是出自私心,而是出自于她灵魂深处的善良和同情。

她了解希思克利夫是怎样的人,因为“我(指凯瑟琳)就是希思克利夫”。

2.自由奔放、激情十足。

“自由”和“激情”是凯瑟琳身上最大的闪亮点。

尽管是封建庄园的小姐,凯瑟琳却把宗教礼仪抛在一边,拒绝像上流社会的淑女们一样生活。

“她是有一些别的孩子所没有的脾性,一天下来,她可以让我们大家失去耐性五十次以上:打从她从楼上下来,一直到上床睡觉,我们连一分钟安宁都得不到,就因为她时刻都在玩弄恶作剧。

她的情绪总是处于兴奋期。

”放纵使她形成了野性十足,爱玩,追求自由的性格。

所以当希思克利夫到来以后,两个同样的灵魂很快就吸引到了一起。

“两人一大早就跑到野地里去,一玩就是一整天,这是他们的一大乐趣,随后的处罚只不过是让人发笑的小事一桩。

”在狂风呼啸的荒原里,他们俩一同嬉戏,一同疯狂。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呼啸山庄》的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呼啸山庄》的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呼啸山庄》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学生姓名祝娟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班级11(23)学号********指导教师马建高2015年2月24日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呼啸山庄》的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在英国文学史上甚至世界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小说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剧。

论文主要通过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文明社会及弗洛伊德本能理论三个方面解析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悲剧成因,旨在实现对小说更为深刻的解读,突出艾米丽·勃朗特对幸福的深刻见解,同时指出个人与文明和谐关系对人类实现幸福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艾米丽《呼啸山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A Freudi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veTragedy in Wuthering HeightsAbstractEmily Bronte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woman poet in English literature. However, she becomes famous for her sole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whose structure and vision is unique. Because of its profundity, it is always considered as a “Literary Sphinx”. The brilliant novel has been studied from various critical perspectives, yet it remains unexhausted. And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love tragedy between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from psychological criticism.Thesis by 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 structure, civilized societies and Freud's instinct theory analysis of causes of the tragic love between Heathcliff and Catherine aims to offe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mily Bronte’s and Wuthering Heights,,show Emily Bronte sharp insight on the mysterious relationships of happiness and civilization, highlight the profundity of Wuthering Heights and indicate that man will not live a happy life unless the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 and civilization is harmonized.【Keywords】: Emily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psychological criticism, Freud目录引言 (5)第一章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人格结构 (5)(一)希斯克利夫的人格结构——本我 (6)(二)凯瑟琳人格结构的不平衡——自我和超我 (7)第二章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反抗文明 (8)(一)凯瑟琳对文明的反抗 (9)(二)希斯克利夫对文明的反抗 (11)第三章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欲和恨欲 (12)(一)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爱 (13)(二)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死的本能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8)引言《呼啸山庄》结构独特,想象力丰富且意义深邃,但是这本巨作在当时并不被看好接受,甚至遭到各种讽刺批评。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 呼啸 山庄》 是 英 国批 判 现 实 主义作家艾 米莉 ・ 勃 朗特 的著 作 ,它 是 英 国文 学史 上 一部 “ 最 奇 特 的小 说 ”,是 一部 “ 奥 秘莫 测 ” 的 “ 怪 书 ”. 艾 米莉 用女 性特 有 的敏感 ,细 腻 的笔 触 ,创 造 了一 个个 鲜 活 的人 物 ,描 绘 了他们 的 内心世 界 ,揭 示 了不 同 的 人物 特 性 。不 同于 姐 姐 , 《 简・ 爱》 作 者夏洛 蒂 ・ 勃 朗特 ,艾 米
浅析《 呼啸山 庄》 凯瑟琳的 人格特征
圃 岳 春 梅
内容摘 要 : 《 呼 啸 山庄》 中的女主人 翁凯瑟琳 性格 复杂 而多变 ,她 短暂 的一 生充 满 了矛 盾和痛苦 。笔
者用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理论 ,即 “ 本 我” , “ 自我 ” “ 超 我 ” 三者 相 互 的关 系 ,来 探 究造 成 其 悲剧 人 生 的 根源所在。 关 键 词 :本 我 自我 超 我 文 明 矛 盾
这 部 小说 中的人 物 众 多 ,他 们 个个 特征 鲜 明 ,个性 十足 。尤 其 是
正 是 她 内 心 痛 苦 不 堪 的 根本 原 因 。 她 发 自内心深 处 的悔 恨 时 时刻 刻折
磨着 她 。
“ 超我 ”是人 格 的第三个 方 面 , 它 是个 体 在成 长 过程 中通过 内化 道 德 规范 ,内化 社 会及 文 化环 境 的 价 值观 念而形 成 ,其 机能 主要在 监督 、 批 判及 管束 自己的行 为 。它 所遵 循
不 去 的罪恶 感 。 当希 斯克 里 夫 重 回 山庄 ,两个 曾经 的恋 人重 逢 时 ,他 们 的幽 会 和希 斯克 里 夫 的疯 狂报 复 又成 了凯瑟 琳 内心 痛苦 的诱 因 。 “ 超我”即 “ 道 德 原则 ” ,无 时无 刻 不在 约束 着 她 ,内心 的矛 盾 纠结 再

被忽略的复仇者_呼啸山庄_中凯瑟琳

被忽略的复仇者_呼啸山庄_中凯瑟琳

被忽略的复仇者:《呼啸山庄》中凯瑟琳陈晓红(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曲阜 273165)摘 要:希刺克厉夫是艾米莉・勃郎特小说《呼啸山庄》中众所周知的一位复仇者。

人们因此往往忽略甚至漠视小说女主人公凯瑟琳身上所隐含的报复情结。

凯瑟琳其实也是小说里一位重要而独特的复仇者。

她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死亡,以此对爱她的人进行了一生一世的报复,让他们一直生活在痛苦中。

据此可以认定,凯瑟琳堪称相当高明的报复者。

关键词:《呼啸山庄》;凯瑟琳;复仇者中图分类号:I 10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9)0120068203 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向读者叙述了弃儿希刺克厉夫实施疯狂报复的一桩骇人听闻的复仇故事。

命运的不公平与爱神的不眷顾等诸多因素,构成其性格扭曲变异、从而实施疯狂报复的充分理由。

对此中外读者早已是一致首肯的,但也正因如此,容易造成人们认识上的某一盲点和误区:忽略甚至漠视小说女主人公凯瑟琳身上所隐含的报复情结。

凯瑟琳其实也是小说里一位重要而独特的复仇者。

本文拟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小说女主人公凯瑟琳可谓希刺克厉夫的痴迷眷恋者,同时也是导致后者进行疯狂报复的根源所在。

凯瑟琳虽出身贵族家庭,但血液里天生流淌着野性、反叛的因子。

她一生中唯一的真爱是希刺克厉夫,她对希刺克厉夫的爱如同希刺克厉夫对她的爱一样,都是刻骨铭心的。

她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刺克厉夫的悲痛……他是我最强的思念……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却给消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就将成为一个陌生的地方”[1]57。

同林C 结婚并非因为她移情别恋不再爱希刺克厉夫了,而是因为希刺克厉夫在她哥哥辛德雷的百般压迫下过着非常屈辱的生活,凯瑟琳天真地希望能够通过与林C 结婚,“帮助希刺克厉夫高升,并且把他安置在哥哥无权过问的地位。

”[1]68因此她同林C 的结合注定是天大的错误,预示了悲惨结局的必然来临。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性格分析与命运解读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性格分析与命运解读

文章编号: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1 1 — 0 0 9 0 — 0 2


凯瑟琳 的双重性格
选择 。 后来他怒吼着问凯瑟琳 : “ 为什么不离开他 , 忘了他 ! ” 他 得到 了最使他震惊 的答案 , 也是让他不会再苦恼的答案 , 凯瑟 琳说 : “ 他就是我 , 我就是希斯克历弗 , 你明 白吗? !” 但 由于她一 时软弱 、 虚荣 和愚蠢 , 葬送 了 自己的青 春 、 爱 这个人物有同情 , 有愤慨 , 有鞭策 , 有惋惜 。 她性格的双重性集

国 文 艺
文艺生 活 L I T E RA T URE L I F E
2 0 1 3 - 0 4
《 呼啸 山庄》 中凯瑟琳 的性格分析与命运解读
辛 昆
( 曲阜 师范大学 文 学院 , 山 东 济宁 2 7 3 1 0 0 )
摘 要: 《 呼啸山庄》 一直被认 为是英 国文学史上一部“ 最奇特的小说 ” 。 它通过描 述凯瑟琳和希斯克历 弗之 间的爱情 , 展现 了畸形社会 中人性的 变异 :人 性因扭 曲而萌发的强烈复仇。它 以狂飙般猛烈 的情 感达到 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
量。 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性格 的分析, 阐述 了人性在扭 曲社会发生折 裂、 扭曲和毁灭的社会根 源。 这是 一种特殊环境 下造成的特殊性格 , 特殊性格所 决定的特殊命 运。主人公的爱情 悲剧也是社会 的悲剧。
关键词 : 环境 ; 人 物性 格 ; 命运
中图分类号 : l 1 0 6
文献标识码 : A
死、 追求 自我确证 的“ 超世之爱 ” 和“ 本体之爱” , 它具有 本能的 狂暴 、 情感 的任性 、 意志 的专横等 可怕 的威力 , 就像荒原上 扭

呼啸山庄最有名的一句 论《呼啸山庄》中童年和纯真主题

呼啸山庄最有名的一句 论《呼啸山庄》中童年和纯真主题

《呼啸山庄最有名的一句论《呼啸山庄》中童年和纯真主题》摘要:而且,凯瑟琳也声称,她就是希思可利夫,他们的心灵相通,同为一体,”从此可以看出,凯瑟琳和希思可利夫处于一种“同化”状态,在凯瑟琳的心底,“自我”即“非我”,“自己”和“他者”混淆不清,耐莉讲述了凯茜在画眉山庄中总是听到的对她的夸张的语言,“在田庄上,人人都喊她“心肝”“宝贝”“女王”和“天使”关键词:童年纯真年龄倒位自我迷恋镜像阶段摘要:在十八世纪中期,众多作家开始研究和探讨儿童时期这个主题。

此话题和兴趣随着中产阶级的上升而增加。

在呼啸山庄中,儿童时期弥漫和占领了整部小说的大半部分。

很多评论家对凯瑟琳童年时期对希思可利夫的爱给予了评论。

当小说在一八四七年被出版的时候,孩童时期仍然被认为是稚气纯真,懵懂未知和道德纯净,简而言之为:人类堕落之前的纯净――这些观点都来自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传统。

然而,艾米莉•勃朗特对儿童时期的视角却和当时时期的看法和观点截然不同,尤其反映在年龄倒位和自我迷恋这两点之中。

最近,批评家常常把焦点集中在凯瑟琳,她集中体现着在成年后的自我陶醉和年龄倒位――行为和思想回位到童年。

本篇论文,以法国心理分析学家拉康的理论为依据,把重心集中在两位主要女性的个性之中:凯瑟琳和她的女儿凯茜,探讨后者凯茜是否也表达类似于凯瑟琳的倒位的儿童时期及纯真,以及在凯瑟琳个性中体现的自我陶醉在以凯茜新一代的年轻人中,在小说结束的时候何以结束。

在《呼啸山庄》中,童年普遍被认为是整部小说的中心部分。

“由凯瑟琳在病床上所回忆的童年时期,在书中的第二部分依旧被延续……实际上,童年时代是爱米莉•勃朗特写作的主题。

”在凯瑟琳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希思可利夫出现在她的病床前,并且唤起了凯瑟琳心底对这个吉卜赛男孩的尘封的童年时代的旧爱,这一切毫无疑问决定着小说的随后的事件。

凯瑟琳所有关于幸福和快乐的梦想都与她的童年时代紧密相连,甚至在她的病床上,在耐莉的眼中,她依旧像是一个孩子:“她叹了口气,伸展了一下身体,像是一个孩子苏醒了,然后又沉沉睡去。

《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

《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

《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品,描写了一个充满激情和复仇的故事。

故事中的凯瑟琳·厄恩肯肯定是其中最具有争议性和复杂性的人物之一、她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女性,但同时也是一个自私、混乱和具有破坏性的人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凯瑟琳·厄恩肯这一角色的形象,并且分析她的性格特点、动机和行为。

凯瑟琳·厄恩肯是一个来自呼啸山庄的年轻女性,她的美貌和独特的个性吸引了男主角希斯克利夫的注意。

凯瑟琳有着一种天生的魅力和热情,她勇敢、聪明,但同时也自私、极端和情绪化。

她没有受到正规教育,因此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和无法理解。

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有着一种复杂的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感情,却又充满了冲突和矛盾。

凯瑟琳的性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她的自私和矛盾性上。

她时而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善良,时而又变得冷漠和刻薄。

她经常做出自私的决定,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感受。

比如,在她嫁给爱德加之前,她明知自己爱的是希斯克利夫,却选择了一个地位高贵但并不深爱的男人。

凯瑟琳对待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复杂,她既渴望获得他人的爱和关注,又常常对周围的人发脾气或抱怨。

凯瑟琳的动机主要体现在她对自己的欲望和对希斯克利夫的热爱之间的拉扯。

她渴望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幸福,但又无法割舍自己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她对爱德加的选择是出于对未来安全和奢华生活的追求,而对希斯克利夫的感情则更多地来自于一种狂热和激情。

她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矛盾使她在情感和行为上显得极其混乱和矛盾。

凯瑟琳的行为也同样复杂多变。

她时而表现出对他人的善意和体贴,时而又变得自私和刻薄。

她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她对待他人时常常变化无常,让人难以捉摸和预测。

她的行为常常带来混乱和破坏,导致周围的人陷入困惑和痛苦之中。

总的来说,凯瑟琳·厄恩肯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矛盾的人物。

《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

《呼啸山庄》凯瑟琳人物形象分析
3.倔 强 叛 逆 、 桀 骜 不 驯 。 在 画眉山庄的房客洛克伍德翻阅凯 瑟琳的旧书时, 凯瑟琳第一次侧 面登场。“我可不吃这一套, 哗 啦一把拎起那部破书( 指经书) 的封皮, 就扔进狗窝里, 一边还 诅 咒 说 我 讨 厌 圣 经 。” 此 时 凯 瑟 琳身上充满了倔强和叛逆, 同龄 的女孩子们都在玩布娃娃的时 候, 她却以骑马为乐。当父亲问 她要什么礼物时, 六岁不到的她 居然要一根马鞭。“我们同声指 责她时, 她就表现出前所未有的 快乐, 露出大胆狡黠的神情, 并 用那张利嘴回击我们, 把约瑟夫 的宗教诅咒当成笑话, 取笑我, 还 专 挑 他 爸 爸 最 恨 的 事 情 来 做 ”。 老恩肖的放纵, 进一步造就了凯 瑟琳任性、叛逆的个性。当凯瑟 琳穿着漂亮服装的时候, 她能在
101
2008.03 的下等人,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凯 瑟琳就没有地位的尊卑之分。在 对待与她一起玩大的管家之女丁 奈莉上, 她又充分显示了庄园小 姐那任性、傲慢、蛮横的本色。 家庭的纵容, 环境的影响和地位 的高贵使她倔强叛逆的性格显得 格外突出。
( 二) 现代物质世界中的凯 瑟琳
并且严辞劝阻思克利夫, 希望能 够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她作出 这一系列的行为不是出自私心, 而是出自于她灵魂深处的善良和 同情。她了解希思克利夫是怎样 的人, 因为“我( 指凯瑟琳) 就 是 希 思 克 利 夫 ”。
2. 自 由 奔 放 、 激 情 十 足 。 “自由”和“激情”是凯瑟琳身
上最大的闪亮点。尽管是封建庄 园的小姐, 凯瑟琳却把宗教礼仪 抛在一边, 拒绝像上流社会的淑 女们一样生活。“她是有一些别 的孩子所没有的脾性, 一天下 来, 她可以让我们大家失去耐性 五十次以上: 打从她从楼上下 来, 一直到上床睡觉, 我们连一 分钟安宁都得不到, 就因为她时 刻都在玩弄恶作剧。她的情绪总 是 处 于 兴 奋 期 。” 放 纵 使 她 形 成 了野性十足, 爱玩, 追求自由的 性格。所以当希思克利夫到来以 后, 两个同样的灵魂很快就吸引 到了一起。“两人一大早就跑到 野地里去, 一玩就是一整天, 这 是他们的一大乐趣, 随后的处罚 只 不 过 是 让 人 发 笑 的 小 事 一 桩 。” 在狂风呼啸的荒原里, 他们俩一 同嬉戏, 一同疯狂。他们一起嘲 笑埃德加和伊莎贝拉之间那种愚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人格 呼啸山庄双重人格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人格 呼啸山庄双重人格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人格]呼啸山庄双重人格艾米莉(EmilyBronte,1818-1848)的小说是超越时空的,由于它包含人类永恒的爱与恨的主题。

但是,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咆哮山庄》男女仆人公之间的关系远非一般意义上的爱情。

其“情爱模式”及“荒野意象”通过对人物心灵世界和拘束的自然世界爱护入微的描摹、呈现,对人性的审美把握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其主题更具有时空超越性。

本我的野性小说以男女仆人公悲戚的爱情故事贯穿始终,他们之间实则是一个灵魂共同体,彼此无法失去。

希斯克里夫(Heath-cliff)是咆哮山庄老仆人恩肖外出时从街上捡回并细心照料、抚育培育的孤儿、野孩子,他那桀骜不驯的性格在小说中到处留痕,而他的名字则含有“野性,荒芜,寂静”之义。

他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虽受到老仆人的倍加爱惜,但老仆人死后却屡屡受到辛德利的污辱与欺凌,且被贬到奴仆的地位,“连听经书的权利也被剥夺走了”,可以说他的成长饱受人间心酸。

唯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和凯瑟琳由生疏时的厌恶痛恨到彼此再也无法分开时的亲热感情减缓了他内心的苦痛,并且深信只有她才能真正理解他。

在对压迫的共同抵抗中他们结为同盟,保持精神上的契合。

凯瑟琳是一位满头金发、美丽活泼、倔强、爱发脾气、朝气蓬勃的姑娘,正是他俩在一起不断的抵抗中发觉彼此的人性相像。

“我就是希斯克里夫”,“没有我的灵魂,我无法活下去啊。

”这里的灵魂,就是希斯克里夫。

在他们的生命本质中交织着一条灵魂的纽带,他们都是反叛者,假如谁背叛了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就是以某种模糊而神奇的方式背叛一切,就是背叛了生命和死亡中最珍贵的东西。

凯瑟琳所生活的咆哮山庄坐落在布满岩石和石楠树的荒原上,布满了荒原的野性气息和颜色。

文本中一系列熟识甚至常见物象的并置,烘托出一种苍茫、空冷的氛围,酷似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画。

同时大自然也给予了她坚韧、原始、野性且布满大自然气息的性格。

这就是她原始的自我性格状态。

荒原上流浪的的凯瑟琳

荒原上流浪的的凯瑟琳

荒原上流浪的的凯瑟琳作者:汤菀慧来源:《速读·中旬》2019年第12期《呼啸山庄》素以荒凉、凄厉、神秘的美学风格而为人所知,从阴云密布、变换诡谲的荒原,到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小说一直笼罩在神秘阴冷的气氛之中,犹如风暴即将降临于荒原的前夕。

从希斯克利夫的视角看来,爱、恨、复仇、人性的复苏是整个故事的中心意旨所在,而从凯瑟琳的视角看来,却更像一场在迷途的荒原中的自我认同和本质回归的寻找过程。

希斯克利夫突如其来的降临对于凯瑟琳而言,对于整个呼啸山庄而言,就像是荒原上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老恩萧先生违背了给自己的儿女带回礼物的约定,却从利物浦带回来一个吉普赛男孩。

他的出场几乎引起了整个呼啸山庄的人的反感,他神秘暧昧的身世和难以驯化的野性,与荒原上来时毫无征兆、去后毫无踪迹的风暴一样,充满了神秘和野性。

“希斯克利夫”这个名字,带着野性、荒凉、沉寂的含义,原本属于老恩萧先生一个死去的儿子。

“他者”的姓名重新嵌套在这个弃儿身上,希斯克利夫从“弃儿”被纳入呼啸山庄的家庭体系里,却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己作为独特个体发展的自由性,成为“被收养者”,也成为“非我者”“他者”。

但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很快就因本质上的相似性而形影不离,两人在荒野中自然而野蛮生长。

正如凯瑟琳自己认为的那样:“不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成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我就是希斯克利夫”。

在沉寂、原始、野性的荒原之中,他们对于自我和他者的界限并未形成,俩人都在对方世界里消弭了自我,在浑然一体中形成了彼此统一的人格,互为镜像,把对方看成是另外一个自我。

最初懵懂的爱情和自我人格的形成像植物在荒原中肆无忌惮地生长开来,不受到文明陈规的粘滞,呈现的是非理性的、原始的、超越传统和现实的状态。

作者仅仅粗略地描摹了两人爱情的萌芽与发展,更多地把笔墨落在两人的分离上。

两人的分离发生在风暴降临后一次对于荒原的探险之中对比与自我世界截然不同的世俗场景,林顿家族的两个孩子在客厅中温暖的炉火旁长大,呈现的是温暖、明亮、脆弱和敏感;而自荒原中成长的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呈现的却是阴冷、坚硬而变幻莫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