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麟导师运用通阳思想治疗小儿外感疾病经验举隅

合集下载

李学麟治疗肝郁证临床经验

李学麟治疗肝郁证临床经验

李学麟治疗肝郁证临床经验1. 引言1.1 作者简介李学麟,中医专家,现任某医院中医科主任,擅长治疗肝郁证。

李学麟毕业于某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中医工作已有20年的丰富经验。

他曾在国内多家医院进行学术交流,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技术。

李学麟在治疗肝郁证方面有着独特见解和独到经验,深受患者好评。

他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医传统医学,努力探索中医治疗肝郁证的新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李学麟教授善于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注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致力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他在中医领域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口碑,被公认为是治疗肝郁证的专家之一。

李学麟教授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康复机会。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肝郁证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型,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畅、胸闷胁痛、头痛头晕、口苦怕烦等症状。

肝郁证的发病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等因素密切相关。

据统计,肝郁证在中医临床中占据了相当比例,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少困扰。

传统中医治疗肝郁证的方法繁多,疗效也参差不齐,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学麟是一位资深的中医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在治疗肝郁证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备受患者和同行的赞誉。

关于李学麟治疗肝郁证的临床经验还没有系统性的总结和报道,因此有必要对其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对李学麟治疗肝郁证的临床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李学麟治疗肝郁证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揭示其疗效及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来说,我们旨在探讨李学麟治疗肝郁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提高对肝郁证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也希望能够发现李学麟治疗肝郁证的优缺点,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中医药在治疗肝郁证方面的发展和应用。

2021年《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总目次

2021年《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总目次

2021年《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总目次作者: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年第12期·名医专家经验·夏惠明教授推拿治疗产后尿潴留经验胡鸾,邵长丽,夏惠明1:2肖泓教授基于扶阳理论对新冠肺炎的防治思路探讨王忠涛,李晶晶,肖泓1:4吕光荣教授针药并治肾系疾病验案浅析李焱风,罗诚,吕光荣1:8乔江教授运用中医药结合情志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王叶,吴肖男,刘祎,等2:1杨志波教授治疗湿疹的中医外治经验罗赛君,杨志波2:5胡陵静教授从肝脾肾论治男性乳腺癌验案举隅李逸蓝,胡陵静,曾玲玉,等2:7卢秉久教授“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思想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李杨,卢秉久2:10尤昭玲教授运用冰山理论辨治绝经综合征经验宾悠,谈珍瑜3:1陆曙教授运用敷和汤加减治疗不寐经验魏学礼,周亚红,夏成霞,等3:4胡陵静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肝癌经验曾玲玉,胡陵静,李后地3:6常虹教授脑肾同调治疗骨痿学术思想探微赵军,师建平,刘晋,等3:9郑进教授从古医学圆运动之气机升降论治顽固性失眠经验王雪梅,蔡碧波,任静,等4:1卜献春教授治疗失眠经验袁春云,袁思斯4:4杨秉秀教授自拟输通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王叶,吴肖男,刘祎,等4:6黄青松教授从治病求本论治成人难治性哮喘经验谢文,黄青松5:1陈明岭教授治疗玫瑰痤疮经验黄丹,叶晟桢,陈明岭5:5白光教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验案举隅程雨萌,白光5:8基于扶正祛邪法探析肖泓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证经验宁娅,王琼,王忠涛,等5:11林忆平教授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的临床思路晋延玲,杨静芳,林忆平6:1陈林兴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疾病经验李兴艳,陈林兴,张亚嘉,等6:3秦竹教授运用化痰消食导滞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张顺贞,秦竹6:7张虹亚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经验张静,王建锋,张虹亚7:1罗铨教授诊治骨质疏松症的经验刘芳,罗珺钰,罗耀辉,等7:4顾庆华教授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治呃逆经验庄瑞斐,顾庆华7:7朱秉宜教授诊治肛瘘经验顾一帆,陈红锦8:1李廷荃教授诊治Barrett’s食管经验韩杰,李廷荃,霍凯,等8:3李赛美教授治疗乙型肝炎经验探析袁颢瑜,李赛美,罗艳8:6杨忠光主任医师通阳活血化浊法论治肺结节经验丁斗,董小君,叶燕妮,等8:10龙祖宏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经验尹彦翔,徐莹,陈必勤9:1陈文慧教授从肝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探析段晓娟,邓春,王欢黎,等9:4李一明教授基于“木郁达之”理论辨治临床雜病经验探析潘力弢,罗默超,李一明9:7 罗毅教授治疗肝癌经验石文静,罗毅,李宁山10:1李廷荃教授湿邪致病初探侯文慧,李廷荃,韩杰10:3马晓燕教授从湿热瘀虚论治紫癜性肾炎经验王子聿,马晓燕10:6潘丽贞教授治疗不孕症经验张炜霖,潘丽贞,曾维轲11:1肖泓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诊治肺结节的思路卢珊,杨春艳,刘冰冰,等11:5杨生民教授平衡观学术思想在骨伤科中的应用董树平,曹玉举,张鑫杰,等11:8李淑萍教授治疗胎动不安经验刘夏宇,李淑萍11:11沈家骥主任医师治疗湿疹肺经热盛型的经验高振楠,钟霞媛,沈宇明,等12:1曹星如主任医师论治中风病经验高中方,张健12:4沈其霖教授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肺系疾病经验谭君宜,黄静,沈其霖12:7胡国栋主任医师运用清肝利胆汤(膏)治疗胆系感染临证经验廖静,温大超,胡国栋12:10·理论探讨·浅析李东垣与傅青主诊疗带下病学术思想比较唐旖旎,刘文娥1:10从《金匮要略》温经汤探讨旴江医派肝和为贵学说洪建勋,孟萍1:12基于络病理论探讨通络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罗君,刘丽芳,范洪桥,等1:15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疾病的优势探讨李春晖,陈民1:19从三焦论治哮喘刘红蕾,潘禹硕,曲妮妮2:13基于疏调气机汤探讨心境障碍的中医治疗常乐,秦竹2:17疏调气机法论治痛风缓解期探讨韩畅,卿越雷秦竹3:13从三焦形质探讨其在肿瘤转移的病机郭子瑗,冯蓉,邱景,等4:9《内经》营卫理论与睡眠障碍探讨董禹涵,谷峰5:14前列腺增生症与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辨证分型病因病机的相关性探讨敖永衡,张春和,温瞿华,等5:17银屑病关节炎从痹论治浅析廖龙鑫,盘金玲,叶舒颖,等6:10薛己辨治产后病学术思想探析徐程,李崇超7:10基于“痰挟瘀血碍气而病”理论浅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及治疗夏玉文,王春娥,陈志斌7:11痰湿与心血管疾病各危险因素相关性的探讨郭凯,姜钧文7:15从郄穴论治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思路探析成靓7:19云南姚氏男科“以精为体,以气为用”论治纲领初探王寅,高林,杨小洁,等8:13基于《内经》血瘀理论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阿霉素心肌损害曹午阳,李君,叶孟婷,等8:16基于方证相应理论探析当归四逆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王耀武,钱梦娜,张成,等8:19从伏邪论治复发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汪晓露,赵勇,谢敏,等9:10扶阳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机制及疾病传变的探讨周瑞彬,吴文笛,李兴艳,等9:14基于疏调气机思想探讨卵巢早衰的中医心身治疗崔新蕊,李梦如,秦竹10:9基于三焦理论探讨感染后咳嗽的防治宋磊,曲妮妮10:12解郁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钱洪印,吕冠华10:15分消走泄法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探微季能博,徐连洁,韦姗姗,等11:14基于阴虚生内热探讨脾胃分治消渴李影,屠燕婕11:17国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汤治疗中医郁病探讨张大宝,张怡民,张春燕,等12:12《诸病源候论》胸痹与无疹性带状疱疹相关性探讨王倩蕾,郭毅峻,陈晓12:14中医学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杜臣斌,李雁丹,普文静12:17·论著·基于数据挖掘秦国政教授治疗阳痿的临床用药经验及病机规律探讨王明凯,秦国政,李庆睿,等1:22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弘扬卫生健康职业精神赵霞,宋娜丽2:20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荆芥-防风配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施建新,赵珩,闵仲生,等3:15以脾论治高脂血症疗效的META分析潘雪,陈民4:13基于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王兴,周青,李钦,等4:18刘真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规律研究孟云辉,倪晨,刘真5:212015-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皮肤领域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余倩颖,张洁,彭丽,等5:25拔伸松动法对早中期KOA患者关节腔积液和滑膜的影响王春林,向勇,田启东,等6:13脾气虚弱型DGP与SOD、MDA、GSH-PX的相关性研究郭倩,万生芳,何藴良,等6:16中药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研究李佳莘,曹云6:19基于数据挖掘李学麟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经验研究赖长沙,林国清,李学麟7:22血栓通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Meta分析任甫卿,陈志刚,郝慧霏,等8:22基于聚类分析的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李硕苗,林玮,侯建婷,等8:29基于數据挖掘探究丹参的现代临床量效关系刘晨笑,刘子旺,赵永烈9:17益气活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疗效及IL-17、hs-CRP相关变化研究高鲁,高建红,王建飞,等10:19基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症状组成的文献分析李卉,郭志华11:20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晶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王海燕,谢秋霞,李晶11:24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外治法治疗婴儿湿疹的用药规律王之佩,关小红12:19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慢性肝衰竭的处方用药规律徐睿,扈晓宇12:24·临床研究·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放化疗对晚期胰腺癌中医证候积分及CT影像学变化的影响夏青,乔炜超,田甜1:29基于升降理论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室性早博痰火扰心型的临床观察张莉1:33胫骨横向搬移联合三黄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罗伟东,马坪楠1:36养血止痒汤对慢性湿疹患者症状改善及ICAM-1、VCAM-1水平的影响吴俊华,潘锡伟,张靓1:38参附注射液联合可调钠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林辉遂,朱林勋,黄菊,等1:41从温阳化气论治痛风性肾病吴佳丽,赵茜,余文丽,等1:43化湿解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宋欠红,柳尧,朱虹江,等2:23玉屏风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龙世德,钟成祥,黄焕祥2:28归脾汤加味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许家艳,鲁玉芬2:31导师巧用中药熏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经验卢益萍,刘文娥2:33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邱学艳,夏艳萍,崔志华,等3:22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对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的临床观察刘阳,张丙泉,龚锦,等3:25康艾注射液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王新亭,陈欣菊,王莉姣,等3:28瓜蒌全蝎汤合火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张岩,胡凤鸣,丁世伟3:31八宝痔疮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贺燕,洪敦明,陈海军,等3:34五虫通络胶囊治疗消渴病痹证疗效观察王志强,曹秋平,岳瑞文,等4:22补肾通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董春来,李杰,宋光烨,等4:26不同针刺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杨宇华,李俊滔4:28自拟中药方剂穴位贴敷对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陈月玲,李吉英,苏萍红,等4:31以邹氏挑针疗法为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观察辛凤,邹路4:34温中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风寒泻临床观察肖景霞4:38导师自拟补肾疏肝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甘珊珊,袁娇,王萍4:41导师运用四草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经验李梦琪,黄南,张成丹4:44麒麟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冯欣,闵爱萍,冷开容5:29从伏邪论治复发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汪晓露,赵勇,谢敏,等9:10扶阳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机制及疾病传变的探讨周瑞彬,吴文笛,李兴艳,等9:14基于疏调气机思想探讨卵巢早衰的中医心身治疗崔新蕊,李梦如,秦竹10:9基于三焦理论探讨感染后咳嗽的防治宋磊,曲妮妮10:12解郁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钱洪印,吕冠华10:15分消走泄法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探微季能博,徐连洁,韦姗姗,等11:14基于阴虚生内热探讨脾胃分治消渴李影,屠燕婕11:17国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汤治疗中医郁病探讨张大宝,张怡民,张春燕,等12:12《诸病源候论》胸痹与无疹性带状疱疹相关性探讨王倩蕾,郭毅峻,陈晓12:14中医学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杜臣斌,李雁丹,普文静12:17·论著·基于数据挖掘秦国政教授治疗阳痿的临床用药经验及病机规律探讨王明凯,秦国政,李庆睿,等1:22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弘扬卫生健康职业精神赵霞,宋娜丽2:20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荆芥-防风配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施建新,赵珩,闵仲生,等3:15以脾论治高脂血症疗效的META分析潘雪,陈民4:13基于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王兴,周青,李钦,等4:18刘真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规律研究孟云辉,倪晨,刘真5:212015-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皮肤领域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余倩颖,张洁,彭丽,等5:25拔伸松动法对早中期KOA患者关节腔积液和滑膜的影响王春林,向勇,田启东,等6:13脾气虚弱型DGP与SOD、MDA、GSH-PX的相关性研究郭倩,万生芳,何藴良,等6:16中药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研究李佳莘,曹云6:19基于数据挖掘李学麟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经验研究赖长沙,林国清,李学麟7:22血栓通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Meta分析任甫卿,陈志刚,郝慧霏,等8:22基于聚类分析的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李硕苗,林玮,侯建婷,等8:29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丹参的现代临床量效关系刘晨笑,刘子旺,赵永烈9:17益气活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疗效及IL-17、hs-CRP相关变化研究高鲁,高建红,王建飞,等10:19基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症状组成的文献分析李卉,郭志华11:20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晶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王海燕,谢秋霞,李晶11:24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外治法治疗婴儿湿疹的用药规律王之佩,关小红12:19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慢性肝衰竭的处方用药规律徐睿,扈晓宇12:24·临床研究·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放化疗对晚期胰腺癌中医证候积分及CT影像学变化的影响夏青,乔炜超,田甜1:29基于升降理论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室性早博痰火扰心型的临床观察张莉1:33胫骨横向搬移联合三黄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罗伟东,马坪楠1:36养血止痒汤对慢性湿疹患者症状改善及ICAM-1、VCAM-1水平的影响吴俊华,潘锡伟,张靓1:38参附注射液联合可调钠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林辉遂,朱林勋,黄菊,等1:41从温阳化气论治痛风性肾病吴佳丽,赵茜,余文丽,等1:43化湿解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宋欠红,柳尧,朱虹江,等2:23玉屏风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龙世德,钟成祥,黄焕祥2:28归脾汤加味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许家艳,鲁玉芬2:31导师巧用中药熏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经验卢益萍,刘文娥2:33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邱学艳,夏艳萍,崔志华,等3:22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对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的临床观察刘阳,张丙泉,龚锦,等3:25康艾注射液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王新亭,陈欣菊,王莉姣,等3:28瓜蒌全蝎汤合火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张岩,胡鳳鸣,丁世伟3:31八宝痔疮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贺燕,洪敦明,陈海军,等3:34五虫通络胶囊治疗消渴病痹证疗效观察王志强,曹秋平,岳瑞文,等4:22补肾通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董春来,李杰,宋光烨,等4:26不同针刺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杨宇华,李俊滔4:28自拟中药方剂穴位贴敷对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陈月玲,李吉英,苏萍红,等4:31以邹氏挑针疗法为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观察辛凤,邹路4:34温中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风寒泻临床观察肖景霞4:38导师自拟补肾疏肝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甘珊珊,袁娇,王萍4:41导师运用四草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经验李梦琪,黄南,张成丹4:44麒麟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冯欣,闵爱萍,冷开容5:29从伏邪论治复发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汪晓露,赵勇,谢敏,等9:10扶阳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机制及疾病传变的探讨周瑞彬,吴文笛,李兴艳,等9:14基于疏调气机思想探讨卵巢早衰的中医心身治疗崔新蕊,李梦如,秦竹10:9基于三焦理论探讨感染后咳嗽的防治宋磊,曲妮妮10:12解郁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钱洪印,吕冠华10:15分消走泄法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探微季能博,徐连洁,韦姗姗,等11:14基于阴虚生内热探讨脾胃分治消渴李影,屠燕婕11:17国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汤治疗中医郁病探讨张大宝,张怡民,张春燕,等12:12《诸病源候论》胸痹与无疹性带状疱疹相关性探讨王倩蕾,郭毅峻,陈晓12:14中医学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杜臣斌,李雁丹,普文静12:17·论著·基于数据挖掘秦国政教授治疗阳痿的临床用药经验及病机规律探讨王明凯,秦国政,李庆睿,等1:22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弘揚卫生健康职业精神赵霞,宋娜丽2:20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荆芥-防风配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施建新,赵珩,闵仲生,等3:15以脾论治高脂血症疗效的META分析潘雪,陈民4:13基于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王兴,周青,李钦,等4:18刘真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规律研究孟云辉,倪晨,刘真5:212015-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皮肤领域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余倩颖,张洁,彭丽,等5:25拔伸松动法对早中期KOA患者关节腔积液和滑膜的影响王春林,向勇,田启东,等6:13脾气虚弱型DGP与SOD、MDA、GSH-PX的相关性研究郭倩,万生芳,何藴良,等6:16中药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研究李佳莘,曹云6:19基于数据挖掘李学麟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经验研究赖长沙,林国清,李学麟7:22血栓通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Meta分析任甫卿,陈志刚,郝慧霏,等8:22基于聚类分析的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李硕苗,林玮,侯建婷,等8:29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丹参的现代临床量效关系刘晨笑,刘子旺,赵永烈9:17益气活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疗效及IL-17、hs-CRP相关变化研究高鲁,高建红,王建飞,等10:19基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症状组成的文献分析李卉,郭志华11:20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晶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王海燕,谢秋霞,李晶11:24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外治法治疗婴儿湿疹的用药规律王之佩,关小红12:19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慢性肝衰竭的处方用药规律徐睿,扈晓宇12:24·临床研究·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放化疗对晚期胰腺癌中医证候积分及CT影像学变化的影响夏青,乔炜超,田甜1:29基于升降理论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室性早博痰火扰心型的临床观察张莉1:33胫骨横向搬移联合三黄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罗伟东,马坪楠1:36养血止痒汤对慢性湿疹患者症状改善及ICAM-1、VCAM-1水平的影响吴俊华,潘锡伟,张靓1:38参附注射液联合可调钠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林辉遂,朱林勋,黄菊,等1:41从温阳化气论治痛风性肾病吴佳丽,赵茜,余文丽,等1:43化湿解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宋欠红,柳尧,朱虹江,等2:23玉屏风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龙世德,钟成祥,黄焕祥2:28归脾汤加味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许家艳,鲁玉芬2:31导师巧用中药熏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经验卢益萍,刘文娥2:33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邱学艳,夏艳萍,崔志华,等3:22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对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的临床观察刘阳,张丙泉,龚锦,等3:25康艾注射液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王新亭,陈欣菊,王莉姣,等3:28瓜蒌全蝎汤合火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张岩,胡凤鸣,丁世伟3:31八宝痔疮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贺燕,洪敦明,陈海军,等3:34五虫通络胶囊治疗消渴病痹证疗效观察王志强,曹秋平,岳瑞文,等4:22补肾通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董春来,李杰,宋光烨,等4:26不同针刺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杨宇华,李俊滔4:28自拟中药方剂穴位贴敷对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陈月玲,李吉英,苏萍红,等4:31以邹氏挑针疗法为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观察辛凤,邹路4:34温中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风寒泻临床观察肖景霞4:38导师自拟补肾疏肝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甘珊珊,袁娇,王萍4:41导师运用四草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经验李梦琪,黄南,张成丹4:44麒麟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冯欣,闵爱萍,冷开容5:29从伏邪论治复发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汪晓露,赵勇,谢敏,等9:10扶阳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机制及疾病传变的探讨周瑞彬,吴文笛,李兴艳,等9:14基于疏调气机思想探讨卵巢早衰的中医心身治疗崔新蕊,李梦如,秦竹10:9基于三焦理论探讨感染后咳嗽的防治宋磊,曲妮妮10:12解郁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钱洪印,吕冠华10:15分消走泄法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探微季能博,徐连洁,韦姗姗,等11:14基于阴虚生内热探讨脾胃分治消渴李影,屠燕婕11:17國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汤治疗中医郁病探讨张大宝,张怡民,张春燕,等12:12《诸病源候论》胸痹与无疹性带状疱疹相关性探讨王倩蕾,郭毅峻,陈晓12:14中医学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杜臣斌,李雁丹,普文静12:17·论著·基于数据挖掘秦国政教授治疗阳痿的临床用药经验及病机规律探讨王明凯,秦国政,李庆睿,等1:22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弘扬卫生健康职业精神赵霞,宋娜丽2:20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荆芥-防风配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施建新,赵珩,闵仲生,等3:15以脾论治高脂血症疗效的META分析潘雪,陈民4:13基于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王兴,周青,李钦,等4:18刘真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规律研究孟云辉,倪晨,刘真5:212015-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皮肤领域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余倩颖,张洁,彭丽,等5:25拔伸松动法对早中期KOA患者关节腔积液和滑膜的影响王春林,向勇,田启东,等6:13脾气虚弱型DGP与SOD、MDA、GSH-PX的相关性研究郭倩,万生芳,何藴良,等6:16中药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研究李佳莘,曹云6:19基于数据挖掘李学麟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经验研究赖长沙,林国清,李学麟7:22血栓通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Meta分析任甫卿,陈志刚,郝慧霏,等8:22基于聚类分析的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李硕苗,林玮,侯建婷,等8:29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丹参的现代临床量效关系刘晨笑,刘子旺,赵永烈9:17益气活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疗效及IL-17、hs-CRP相关变化研究高鲁,高建红,王建飞,等10:19基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症状组成的文献分析李卉,郭志华11:20。

学医当学李阳波,中医只有一条路

学医当学李阳波,中医只有一条路

学医当学李阳波,中医只有一条路中医的路到底怎么走?学院派主张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民间的呼声则是回归传统,走“古中医”之路。

近数月来,我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拜读了李阳波先生的几部学术著作:《开启中医之门》(刘力红唐农刘方整理)、《伤寒论坛讲记》(李坚黄涛胡存慧整理)、《五运六气讲记》(黄涛李坚文玉冰整理)等,在精研思考的同时,对重点部分做了读书笔记。

实事求是地讲,我被先生卓越、深刻、独到而又自成体系的学术见解深深吸引。

以我之目力所及,如民国年间的经学大师廖平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任应秋先生、八十年代的方药中先生,还有当代的杨力教授,都对五运六气素有研究且成绩卓著,堪称中医教育家、理论家;但以我近四十年中医生涯的感悟,能称得上中医思想家者,怕是一个世纪不一定出现一个!李阳波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中医人才。

先生崇古而知新,一反陈陈相因之论,每发真知灼见,真正做到出色地传承与完美地发展。

如他对《伤寒论》的研究,完全退到《伤寒论》条文的背后,以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寻找出张仲景著述的思维框架(或者说思维模式),通过画图(症图、药图、命图)的方式,独特表达出其内在结构——这是很了不起的创建!他的“阴阳术数构系”思想,是真正打开五运六气迷宫之门的一把钥匙。

尤其令人赞叹的是,先生经过严密的推理,将运气学说与《伤寒论》方剂体系进行了有机结合——这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可惜天妒英才,先生不幸早逝,抑或“天机”泄露,冥冥中定数使然?令吾辈扼腕痛惜!先生的学术思想值得每一位中医学人深深思考,未来中医的路怎么走?我们不必急于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扎根于华夏传统文化土壤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医文化生态的绵延持久是不容质疑的。

关键是吾辈学人如何扎实地继承(包括重新构架知识结构)与深入地消化(涉及思维方法、思维转换、思维模式)。

这就需要积淀,需要定力,需要视野,更需要境界……以下选录部分李阳波先生的论述,为了阅读思考的便利,我选择语录文体,对某些段落文字在充分尊重作者原意的前提下略作调整斟酌,在此一并说明。

兵贵精而不在多

兵贵精而不在多

兵贵精而不在多cibevan 于2004年12月11日发表兵贵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用药如用兵,其理则一。

"处方精要,药力专一,既利于治疗,亦利于总结。

若用药面面俱到,则药技相互牵制,既不能迅速奏效,亦难以分析总结。

在用古人成方时,首先要弄懂古人组方意图,从病人整体着眼,结合具体情况,同中求异,异呻求同,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善于化裁加减,审慎用药,取利避弊,以使每味药物都能适台病情,恰到好处学医、行医话当年山东中医学院教授李克绍【作者简介】李克绍(1910~),山东牟平县人。

毕生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伤寒论"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都有所开拓。

著作有《金匮要略浅识》(§王万杰、刘洪祥合作),《伤寒论讲义》,"伤寒解惑论》和《伤寒论语释》等。

其中近年出版的《伤寒解惑论》一书最能反映其学术观点?颇得读者好评。

动机与目的我在弱冠之年,本来是做小学教员的。

由于在旧社会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极不稳定,又因我叔父患热性病被庸医误药加剧致死,才有志于改业行医。

但为什T60么不学西医而选择了中医呢t说来也颇为滑褙,是受到反对中医者的启示,才决心学习中医的。

事情是这样的;由于无八指导:我盲目购买的第一本医书,是浙江汤尔和译、口本人下乎用彩著的《诊断学》,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西医书。

汤氏是昂反对中医的,他在这本书的识言里有这么几句话:"......吾固知中医之已疾,有时且肚于西医,但此系结果,而非其所以然。

徒以结果与人争,无已时......"意思是说,"我当然知道中医治病,有时且比西医为好,但这只是治疗效果,而所以取得这些效果的道理,中医则讲不出来,既然讲不出道理,只甩治疗效果同别人争辩,那是不能{兑服人的。

"看了造一段话,我才发现,连西医也承认中医治病并不比西医差,只不过由于中医讲不出道婢,才瞧不起中医。

李学麟教授论扶阳

李学麟教授论扶阳

李学麟教授论扶阳陈琳;李学麟【摘要】@@ 李学麟教授业医30余载,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之一.恩师精通经典,辨证准确,医术精湛,熔伤寒与温病于一炉,倡导通阳和阴之法,对时兴之扶阳法有自己的体会.本人有幸侍诊身侧,聆听教导,受益匪浅,现将其学术经验整理出来,以求正于广大同道.【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1(026)001【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扶阳法;名医经验;附子;李学麟【作者】陈琳;李学麟【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州350004;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州350004【正文语种】中文李学麟教授业医30余载,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之一。

恩师精通经典,辨证准确,医术精湛,熔伤寒与温病于一炉,倡导通阳和阴之法,对时兴之扶阳法有自己的体会。

本人有幸侍诊身侧,聆听教导,受益匪浅,现将其学术经验整理出来,以求正于广大同道。

扶阳法肇始于《内经》之“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等所表达的阳主阴从的思想。

汉代张仲景则较早地将扶阳法用之于临床,较多应用辛温辛热之品,创立了四逆汤、真武汤等方剂。

此后从晋唐数百年盛行炼丹服食之风至明清温病学派的兴盛,期间医家鲜有对扶阳法的阐述及实践,未能形成系统理论。

至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创立火神派,以注重阳气,擅用附子而著称,具有十分鲜明的学术特色。

其《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丰富完善了扶阳法的思想体系,经传人卢崇汉、吴佩衡等人进一步发扬光大。

在当代中医理论中独树一帜,颇受推崇。

李师感叹现代人生活习惯损伤阳气情况颇多,但对于使用姜附心存顾忌,临床上使用得不够大胆。

在20世纪末接触到了火神派的思想,如同遇见知音,相见恨晚。

《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李铎《医案偶存》儿科学术思想探析

李铎《医案偶存》儿科学术思想探析
『3] 上海 医药志编纂委 员会编.上海 医药志[M].上 海社会科 学院
出版 社 ,1997:47,133,367.
[4] 鲍相嫩.验方新 编(上册 )[M].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2007:
417.418.
[5] 上海市商业企业管理协会 ,《商业企 业》杂 志编 .阿拉创 造 :上 海品牌百年传奇[M].上海 :立信会 计 出版社 ,2011:7.
医 药 出版 社 。2017:214. [18] 俞 兰芳 ,徐夏生 ,应德明 ,等.胡庆余 堂驴 皮胶 和 百补 全鹿 丸
的制作特 色[J].上 海中医药杂志 ,1982,(12):27. [19] 唐。2oo7:449.
参 考 文献
[1] 曹春婷.1930—1940年代上 海药材业及 其群体研 究 [D].上 海 师 范 大 学 ,2011.
[2] 中国人 民政 治协 商会 议 浙江省 委 员会 文史 资料研 究委 员会 编.浙江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M].杭 州:中 国人 民政治协 商会议浙江省委 员会文 史资料研 究委 员会 ,1962:7.
上 海 四大 国药 店 创立 于清 代 ,在 中 医药 理 论 指 导下 ,创制 自己的品牌 ,形成各 自不 同的优 势。民 国时期 在继 承传 统 的 基 础 上 ,吸 收 西 方 技术 与经 营 理念 ,历经战争磨炼 ,国药品牌不断创新突破 ,走 出 了 当代 国药 业发 展 的特 色 之 路 ,为 今 天 中药业 的 发 展作出许多先行探索 。
[6] 程秉海.品味老 字号 :商 苑奇 葩竞风 流 [M].上海 :文汇 出版
社 .2o07:46·47.
[7] 雷学嘉 ,雷学乐.雷允上诵芬 堂丸散饮 片全集[M].上海 :上海 天 星久 记 印 刷 公 司 ,1938.

李祥云运用反治法治验举隅

李祥云运用反治法治验举隅
维普资讯
TCM . a 2 0 , _4 , . J n o 2 Vo _ 3 No 1
李祥 云运 用 反 治法 治验 举 隅
田 秉 星
主题 词 反 治/ 法 方 @ 李 祥 云
停滞 , 而不 能闭 门 留寇 。因瘀血 不 去 则新血不 得 归经 , 子宫就 不 能 尽快 收 缩及 子 宫 内膜 不能 完 全 脱落 , 内膜 难 以增 生 临床 上“ 塞流 需澄源 ” 、 澄源 当 固本 ” 三 法 , 不可截 然分 割才 不致 有误 。故 方 中以桃 红 四物 辈 为主

瞿 某 , ,8岁 ,0 0年 9月 5日就 诊 。患者 困见 女 1 20 同学减 肥 , 目跟 随 导致精 神性 厌食 , 盲 以后 逐渐 闭经 已 2 余, 年 外院 曾用 补 益 活血 逐 经 类 方 药 治疗 3月 经 水 未 至 。做 人工周期 后 经水 方行 , 但经 量 不畅 、 暗 。就 ・ 色 诊 时诉 小腹 作胀如 鼓 , 思饮食 . 不 大便 2 ~3日一行 。 但
个 月经 周期 月经正 常后 停药 。
按: 本症 是 运 用通 利 的 方法 治 疗 的病 证 。中 医属 “ 漏” 畴 , 崩 范 治疗 尚需 灵 活掌 握 “ 流 ” “ 源 ” “ 塞 、澄 、 复 旧” 三法 。 般崩漏 不 止 , 先考虑 “ 流 ” 大多用 益气 一 首 塞 ,
清热解 毒药 以 防久漏 热 毒 内生 。诸 药 合力 . 祛血止 , 瘀
乃 获 良效 , 2 塞 因 塞 用
病 辨 证相结 台 的同时 , 方 用药多有 特色 治与反 治 遣 正 始 于《 内经 》《 , 素问 ・ 至真 要大 论 》 逆 者 正 治 , : 从者 反 浩 ” 李师认 为 , 正治法 是 针对疾 病 的性 质 、 机从正 面 病 治 疗的 常规 方法 ; 治法 则是 针 对病 变 过 程 中 出现 的 反 与证 候性 质不相 符合 的假 象 , 过全 面分 析 , 通 透过表 面 现 象 , 明疾病 本质 , 辨 顺从 其表 象而 治其本 质 的一种 方 法。 反治法 大致有 热 斟热 用 、 崮寒 用 、 目通 用 、 崮 寒 通 塞 塞 用四种 具体 的治法 。笔 者现 将李师 在 妇科 临床上 运 用 反治法 的几 则案例 介 绍如 下 1 通因通 用 绦某 . , 7岁 ,0 0年 1 女 3 20 0月 9日就 诊 。 患者 因 人 工 流产后 月经过 多 已 1年 。 逢月经 非时 而 下 , 多如 每 量 冲, 夹血块 而 下 , 小腹 拘痛 , 伴 3天后量 逐渐 减少 ,0余 1 天 净 。 次就诊 时经 水淋 漓不净 已 2 天 , 少色 暗 , 此 6 量 经 水 粘稠 , 夹有血 块 , 外 院 曾 多次 用 富泰 冲剂 、 在 安络 血

针灸治疗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6-06T07:35:43.28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5期作者:陈志刚杜朝霞[导读] 脑性瘫痪也就是人们说的脑瘫,通常指的是患儿从受孕开始到婴陈志刚杜朝霞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脑性瘫痪也就是人们说的脑瘫,通常指的是患儿从受孕开始到婴儿期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导致的综合征。

脑性瘫痪发病时,患儿出现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脑性瘫痪大多归属为中医“五迟”、“五软”、“五硬”等范畴。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脑性瘫痪治疗的重要性,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方法愈发多样。

针灸在治疗脑性瘫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显著改善脑性瘫痪患儿运动、语言等方面的障碍。

关键词:针灸治疗;脑性瘫痪;研究进展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骨骼问题[1]。

目前公认的病因主要有[2]遗传因素、早产、感染与炎症、先天性畸形、宫内生长缓慢、多胎妊娠、胎盘病理、新生儿脑病胆红素脑病等其他危险因素。

根据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李晓捷教授团队在我国十二省市小儿脑性瘫痪流行病学研究,脑瘫总患病率为2.46‰,按照这个比例进行估算,大概每年新增脑瘫患儿2-3万人,成为引起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

脑性瘫痪致的致残率高,治愈率较低且治疗的周期非常长,这给患儿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目前来说,临床上并没有研发出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治疗脑性瘫痪的药物,手术又对患儿有一定的损伤。

而由于中医治疗在近些年来得到很大的推广和发展,尤其是针灸治疗,由于其作用明确且无副作、成本低,医生开始使用这种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治疗。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针灸治疗脑性瘫痪,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脑性瘫痪的发病机制以及针刺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平台应用播报】李学麟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用药经验的数据挖掘研究

【平台应用播报】李学麟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用药经验的数据挖掘研究

【平台应用播报】李学麟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用药经验的数据挖掘研究重要小贴士为进一步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更为深度的促进名医经验传承和传播,中药大品种联盟将于6月24-25日举办中医药科研论文与SCI写作网络培训会议,此次培训围绕名医学术思想、经验总结、毕业论文设计与期刊论文发表等相关内容,从名医传承者和研究生实用的角度对撰写相关论文与申请相关项目的经验进行广泛交流。

报名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

⊙编辑:一墨导读中医传承平台软件得到了北京、上海、贵州、山东、天津等院士、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广泛应用,获得高度认可,被认为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的重要工具。

全国100余家单位应用本软件进行医案整理、方剂组方规律分析等,已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应用该软件进行名老中医经验总结的毕业研究生超过600名,成为名医经验传承、中医药文献分析、中药产品研发的有力工具。

本文收集李学麟教授门诊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病例,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得出常用药物及其性味、归经,获得核心药对或药物组合等,进而总结李学麟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经验,体现了李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立足“标本兼顾、肺脾同治”的原则,采用“寒温并用、表里双解”的方法,用药灵活。

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李学麟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为治疗小儿发热提供中医临床思路,并可为名老中医的经验总结和传承提供参考。

李学麟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用药经验的数据挖掘研究陈文玲,闫超,李学麟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的常见病,是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常伴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纳差、大便不调等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主要以抗病毒或联合使用抗生素、物理降温、退热药物等手段治疗。

这些方法虽可缓解症状,但是由于人们对患儿反复使用抗生素、退热药物的不良反应普遍担忧,因此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得到不少家长的青睐。

李晏龄教授儿科下法用验五则

李晏龄教授儿科下法用验五则
是指以泻下为主的方法治疗小儿顽固性高热。 适用于小儿急性扁桃腺炎、腮腺炎、颌下腺炎、上呼 吸道感染持续高热 伴有大便干结 者。通过泻 下之 法, 引热下行外泄, 起到 釜底抽薪∀之效。
案 1 张某, 男, 3 岁 6 个月。持续发热 2 天, T : 38 5~ 39. 7 ∋ , 曾按 急性扁桃腺炎∀投以 先锋霉素 4 号、清 热 解毒 液、冬 凌 草片∀, 2 天不 效。查 T : 39 2 ∋ , 咽赤, 扁桃腺二度肿 大, 无脓点, 大 便 3 日 未解, 舌红苔厚燥, 脉滑数, 立以 清热泻下∀方用: 生 大黄 5 g, 枳壳 8 g, 牛蒡子 6 g, 玄参 8 g, 二块 5 g, 车 前子 10 g, 竹叶 3 g。1 剂水煎服, 服药 3 次后, 下大 量干便, 热渐退至 38 ∋ , 上方减大黄为 3 g 再进 1 剂, 热退身凉。 2 下法止顽咳
看地: 主要看地域、地理环境的不同。不同的水 土含量, 易患不同种类的疾病。寒冷潮湿的地方多 凤寒湿痹, 热带地区以风湿热痹居多。不同地理也 影响人的禀赋, 福建闽南沿海, 水热, 人身材多偏瘦, 体质偏热; 闽北靠山, 水凉, 相对人形体偏胖, 体质偏 寒。
看时: 时令季节不同治则不同。春季气候多变, 易影响食欲, 多用清心莲子饮治疗; 夏季多挟暑湿, 以李氏清暑益气汤治疗。同样是咽痛, 春季多为感 受风热、风毒所致, 以清热疏风为主, 多用银翘散; 夏 秋季节多感受湿毒, 湿邪化热, 清热利湿为主治疗, 多用甘露消毒丹。
12
中医研究 2000 年 4 月 第 13 卷 第 2 期 TCM Res. April 2000 Vol. 13 No. 2
文章编号: 1001- 6910( 2000) 02- 0012- 01
阮诗玮教授治疗肾病辨证思维撷要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体会作者:黎敬春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1期【摘; 要】通过解读中医经典及名医名方,结合小儿外感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及案例举隅,阐述个人在小儿外感咳嗽病治疗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中医;小儿外感咳嗽;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214-01咳嗽是儿科最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属中医儿科肺系病症中的病名范畴,临床症状多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特征。

小儿咳嗽,临床中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因小儿时期肺系功能均未发育完善,肺气尚未充盛,故小儿在肺主气,司呼吸等功能均是处于不完善的状态。

同时小儿年幼,形气未充,卫外功能差,加之大多不能言语,对寒温感知不能自调,又因日常养护不当,易受寒着凉,进而导致肺之宣肃功能失常,表现为咳嗽,故临床中小儿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1]。

张仲景在《景岳全书》中指出:“外感之咳,无论四时,必监因于寒邪”。

《景岳全书.咳嗽篇》云:“六气监令人咳,风寒为主”。

万全《幼科发挥》曰:“咳嗽有二,风寒外感者、痰饮者”。

综述以上中医经典及名医所言,结合日常就诊者中,尤以风寒证最为常见,其次为风热证。

肺居胸中,其位最高,对其他脏腑有覆盖、保护作用,所谓“肺为五脏华盖”。

肺叶娇嫩,为清虚之体,其性情虚而喜煦润,喜润恶燥,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致病,故又称“娇脏”。

肺主气而司呼吸,开窍于鼻,合皮毛而卫外,与自然界之清气相通,入内由咽喉相连,故六淫之外邪,由口鼻循咽喉入肺,最易犯肺。

故《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活幼心书.咳嗽》指出:“咳嗽者,固有数类,但分寒热虚实,随证疏解,初中时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

外感咳嗽发病较急,六淫袭肺,故咳声高扬,且病程较短,并伴有外感表证,常分寒热两端,故临床治疗以辛甘温润或辛甘凉润,佐以微苦之品解表祛邪,药取轻清,深合“肺为娇脏,宣辛则通,微苦则降”之旨。

【中医名家】李阳波先生轶事

【中医名家】李阳波先生轶事

【中医名家】李阳波先生轶事转载,传递无尽能量。

“狂人”李阳波逸事(作者:恒颂)一去年中秋,出差南宁,凭祥铁路武装部老韩告诉我,他想离职去办一间由民医高手组成的医院。

他想的很细:在山水如画的桂林,在西林公园的相思江畔,建造一幢幢散落在密杯中的小楼,每幢楼就是一个专业科室,有接骨科、针炙科,牛皮癣科、气功科……。

我当即被他美好的设想吸引了。

我国的民间医生,确有一些神奇的东西,老韩还说已经结交了几位朋友。

他首先向我介绍的,便是这位“狂人”李阳波。

老韩有位中学时期的同学,现任南宁火车站客运室主任,名叫卢淑清。

79年9月17日,骑自行车摔伤,经南宁铁路医院拍片,诊断为膝节粉碎性骨折,主治医生认为凭目前医疗水平,无论如河也无法恢复关节功能,搞不好还要截肢。

当时李阳波正在南宁铁路地区行医,已小有名气;户主任正当而言不会残废,更无需截肢,并保证卢主任三十五天可以下床行走。

这样,李阳波开始为她煎药敷药。

谁知三十天过去了,卢主任仍腿粗如柱,不见好转。

李阳波这时突然停止用药,每日只在卢家盘腿打坐。

第三十五天早上,李阳波对卢主任说:“今天中午你就可以走路了。

”卢主任只当他是笑言,哪敢相信。

到了中午,李阳波来到卢主任床前说:“你马上就可以走了。

”只见他运用双掌距患处一尺左右,不停地转动约十分钟,然后退下半步,右掌自下而上一挥:“起来!”躺在床上的卢主任只觉得有股气浪托住自己,应声便坐了起来!奇迹出现了,卢主任在李阳没的指挥下,当即下了床,真的可以走动了。

二在朝阳广场附近的山坡上,有一条几乎没有棵树的沙井街。

这实际是一条曲折而狭窄的小巷一问问低矮的青瓦房拥挤地排列着,大多是个体动者居住的。

老韩把我们(还有《柳铁工人》报者陈昭新同志)。

引进一座特别低矮的黑魆魆的屋子。

顿时,我心里便有股神秘的不舒畅的感觉。

老韩招呼我们向里走去。

里面可亮堂多了,一个小天井后面.盖了幢小小的三层楼房。

一位三十左右文质彬彬的青年迎了出来,腼腆地笑着和我们点点头,径直领着我们登上三楼。

解肌清热合剂对小儿上感高热的退疗效观察

解肌清热合剂对小儿上感高热的退疗效观察

解肌清热合剂对小儿上感高热的退疗效观察
杨鸿;李学麟
【期刊名称】《福建中医药》
【年(卷),期】1998(029)004
【总页数】1页(P26)
【作者】杨鸿;李学麟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6
【相关文献】
1.解肌清热饮治疗外感高热166例 [J], 叶成德
2.蒙药清热八味散及三臣丸联合治疗小儿上感高热临床观察 [J], 吉日嘎拉图
3.清热解毒汤治疗小儿上感高热105例疗效观察 [J], 李君芳;刘玉萍
4.柴胡、泰诺林联用治疗小儿上感高热78例疗效观察 [J], 徐风洲;毛昌方
5.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治疗小儿上感高热96例临床疗效观察 [J], 宋南萍;霍维亚;朱珊;韩青;郭登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疗效观察

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疗效观察

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疗效观察周秀玲;郭亦男;冯晓纯【摘要】目的:观察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橘红痰咳液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腧穴拔罐疗法治疗,疗程7d。

结果观察组在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传统中医技术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外感咳嗽(风寒咳嗽)能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且此种方法有效,易于掌握,便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2页(P224-225)【关键词】咳嗽;腧穴拔罐;外治法;风寒咳嗽;儿童【作者】周秀玲;郭亦男;冯晓纯【作者单位】130021 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人力资源部,儿科;130021 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人力资源部,儿科;130021 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人力资源部,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3外感咳嗽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由异常气候因素、感受外邪而引发。

《医门法律》卷五:“风火热湿燥寒,皆能乘肺,皆足致咳。

”风寒咳嗽表现为起病较急,咳嗽频作,多属实证。

目前多以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止咳化痰药物治疗为主。

临床中笔者采用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的小儿,通过规范的辨证分型、取穴及操作技术设计,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减轻患儿口服药物的痛苦,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10/2013-0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外感咳嗽且中医辨证为风寒咳嗽型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14岁;病程2~5 d。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14岁;病程2.5~6 d。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三界方加减治疗慢性肾炎效果良好。 乌蛇荣皮汤治疗银屑病、荨麻疹、顽固性痤疮性 瘢痕、脚气病、顽固性单纯性奇痒、斑秃等病疗效 可靠。 引火汤加乌梅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失眠、皮肤 干燥症、糖尿病疗效好。
高山流水治疗感冒后长期高热不退、小便 不利、风疹、加过敏煎治疗慢性鼻炎疗效好。
东方红治疗月经过多疗效好。
第十七页,共63页。
8月24日十四诊 恰逢吕英老师在酒泉义 诊,患者白天间歇性咽痒咳嗽,平卧时咳 多,但入眠后不咳,每至凌晨5点出现咳 嗽,咯痰(ɡē tán)少,咳嗽时右侧胸部 仍有疼痛感,气不短,时有口干喜热饮, 服中药时纳差,停药后纳可,大便不成形, 日2次,舌淡苔薄。
第十八页,共63页。
处方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 应用(yìngyòng)心得
2021/11/8
第一页,共63页。
李可老中医已离我们 而去,但他的学术思想 今天仍被弟子们传承并 广泛应用到临床,拯黎 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 安。在其学术思想指导 下,通过大量的临床实 践,我们取得了满意 (mǎnyì)的疗效,现就临 床应用心得总结如下:
第十五页,共63页。
3剂 加水5000ml,文 火煮至600ml,分早晚 二次,每次100ml,红 参加(cānjiā)水150ml ,另炖1小时兑入服, 服三天停四天。
每七日一剂 第十六页,共63页。
服上药后因患者病情平稳,在5月6日十 一诊,5月28日十二诊,6月25日十三诊时 ,处方仍以前方为主略施加减,共服8剂, 期间白天间歇性咽痒咳嗽,以平卧时咳多, 但入眠后不咳,每至凌晨5点出现咳嗽,咯 痰少,口干缓解;不欲饮食,但停药后纳可 ;偶有自汗,气不短,手足心热消失,大便 不成形,患者整体状态(zhuàngtài)良好。
第二十二页,共63页。

李学麟主任治疗小儿腺样体增生经验浅探

李学麟主任治疗小儿腺样体增生经验浅探

李学麟主任治疗小儿腺样体增生经验浅探腺樣体增生,中医古代无相应病名,因《灵枢·忧恚不言》有” 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人之鼻洞涕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 的记载。

故现《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将其定名为”颃颡不开症”,或”颃颡闭塞症”。

并将其分为两个证型,气虚痰凝型和气血瘀阻型。

该病经久难消,造成小儿扁桃体反复感染,小儿夜间时有打鼾,甚至影响小儿呼吸、睡眠等后果,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

现在该病西医均主张手术治疗。

但因惧怕手术风险,故很大一部分患儿寻求中医治疗。

导师认为该病与”阳虚寒凝”不无关系。

1 该病的成因探析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该病的用药往往是西药消炎药、或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或利咽消肿药,这一类药从中药学角度来讲,都属于凉药,在急性期用这类药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用药时间过长、或者寒凉太过、或本属于风寒所致而误用寒凉,则都可能造成阳气损伤,导致阳气不能正常运行,长期以往或致痰湿凝结、或血行不畅,渐至血液淤滞,从而腺样体增生肥大,影响小儿正常睡眠及正常呼吸。

2 临床治疗思路导师认为该病与”阳虚寒凝”不无关系。

导师一贯主张”通阳”思想,其范围非常广泛。

所谓:”通阳”:即是使郁遏之阳气得以舒展、畅通、宣泄,从而使气机得以畅达,津液得以敷布,精血得以运行,机体得助而驱逐外邪,阴阳从而恢复平衡。

而通阳之法无处不在,八法之中无不兼备。

腺样体增生,证属痰湿凝结、或痰凝血瘀。

故治疗上当以”宣”、”散”为主,使郁结之阳气得以疏通,气机得以流畅,才能带动水、血的正常运转。

故导师对于此证,常按”痰核”辨证,或用二陈汤、或用温胆汤加减,同时配合软坚散结、温经活血之法治疗,以山慈姑、海藻、醋山甲软坚散结,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莪术、桂枝温经活血,从而使异常增大腺体逐步得以消散。

同时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有无热邪的存在。

本病本身一般无明显热象,但该病就诊时往往患儿同时存在咽痛等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此时当予以一两味清热化湿药味使局部炎症得以消散,而后专以通阳散结。

彭子益运用扶阳思想治疗儿科病证的研究

彭子益运用扶阳思想治疗儿科病证的研究

彭子益运用扶阳思想治疗儿科病证的研究连莹;张晓琳;李思佳;汪剑【摘要】彭子益为清末民初著名白族医学家,其重视人体阳气,在临床上擅用扶阳之法来治疗疾病.文章主要阐述彭子益在治疗儿科病证时的扶阳思想,通过研究彭子益在儿科疾病中扶阳治法的运用,指导临床儿科疾病治疗.【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8(027)021【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彭子益;扶阳思想;儿科病证【作者】连莹;张晓琳;李思佳;汪剑【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2彭子益(1871-1944),讳承祖,号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初著名白族医学家,其著作有《唯物论的系统医学》、《实验系统医学》、《系统的古中医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创立了实验系统古中医学派。

彭子益在学术上重视人体阳气,认为人体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动力。

因此,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彭子益注重扶阳。

尤其在儿科方面,对很多医书中所载小儿生理“乃纯阳之体”、病理“热多冷少”、治疗“肆用苦寒克伐之药”进行了强力批判,提出治疗小儿疾病要注重温补阳气。

1 顾护脾胃,慎用寒凉克伐自古以来,小儿疾病的治疗就很注重调护脾胃。

早在《诸病源候论》中,巢元方就指出了小儿脾胃生理病理特点,对大量的小儿脾胃病进行了证候病因病机的论述。

儿科专家钱乙对小儿脾胃与发病、脾胃的病理、脾胃的病证,及治疗方药作了详细系统的总结。

脾胃大家李东垣在钱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将脾胃在发病中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注重升阳。

彭子益学习李东垣的学术思想,非常重视脾胃。

如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阴阳》中说“中气者,生物之生命也。

”[1]2对于小儿疾病,彭子益认为乃“本气自病”。

认为很多疾病的病机是中虚,大量疾病可以通过调补脾胃来治疗,用药“切忌寒凉药发散消导药,误用即成大病。

银翘散异病同治验案举隅

银翘散异病同治验案举隅

银翘散异病同治验案举隅
葛开发;梁永林;单帅;马肖慧;姚小强
【期刊名称】《按摩与康复医学》
【年(卷),期】2022(13)7
【摘要】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临床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

笔者在门诊跟师期间,常见姚小强主任医师在应用时抓住风热犯表这一病机,运用银翘散加减治疗面部疾病,疗效显著,故详细介绍典型案例2则,并对其诊疗思路作出探讨。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葛开发;梁永林;单帅;马肖慧;姚小强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李新民教授运用银翘散治疗小儿疾病验案举隅
2.银翘散合苍耳子散加味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验案举隅
3.银翘散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4.银翘散加减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
5.马融应用银翘散治疗小儿疾病验案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拈花指月张学败案群“小儿咳喘”讲座

拈花指月张学败案群“小儿咳喘”讲座

拈花指月张学败案群“小儿咳喘”讲座(一)、泽漆汤及泽漆汤合方使用方法1、泽漆汤方2、真武泽漆方3、理中泽漆方4、三拗泽漆方5、青龙泽漆方(二)、温润法治疗凉燥咳嗽温润方:附子、炮姜、炙甘草、当归、冬花、桃仁、杏仁、白果、紫石英、赤石脂、钟乳石。

(三)、咳嗽兼发热治法:1、理中合三拗法2、真武合麻附辛法3、真武合苇茎汤法4、温清并行法今天把提纲发在上面大家先看一下。

小荣兄是想让我讲小儿咳喘。

但是我觉得这个命题有点大,所以呢我就发的三个提纲来说一说。

泽漆汤这张方可能有一部分朋友有一定的使用机会和心得。

因为我自己在这张方上下的这个功夫也好、时间也好都相对的漫长,所以自己有一些这个独特的就是一些心得的吧!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泽漆汤及泽漆汤合方使用方法泽漆汤由泽漆,黄芩,半夏,人参,紫参,甘草,白前,桂枝,生姜组成,这里面紫参就是石见穿,泽漆汤我是把它当作少阳咳嗽的主方来用的,一旦看到“少阳郁热、水气不利”的情况都可以用。

我简单说一下使用的要点:从舌质上来说是比较偏红或比较瘀,舌面上有相对明显的小红点,苔比较厚,比较腻;从脉来看原文是说脉沉泽漆汤主之,但在应用的时候不一定是沉,但是相对来说不会是非常的往上浮。

从体征上来说咽部可以看到明显的咽部充血或者是滤泡,扁桃体多有肿大的情况甚至是有化脓,肺部听诊的时候呼吸音不是很清晰,或者偏低,有的时候可以听到明显的湿罗音。

颌下淋巴结和颈后淋巴结可以摸到明显的肿大。

眼结膜常有明显的充血。

从症状上来说分泌物如鼻涕、痰液常常比较粘稠、发黄,痰有的时候咯不出。

咳嗽常常一下子发作一下子又停止,经常是迁延日久一直好不彻底。

咳嗽的时间常在凌晨或者是早上起床过后。

说一下泽漆汤的服用方法:在原文来说泽漆汤是先煮泽漆,然后再用煮过泽漆的水再煮其他的药物。

总共得到五升,但是每次温服五合,至夜尽。

这种服用的方法其实就是少量频服的方法。

包括桂枝汤,包括银翘散,其实都是少量频服的方法,每次五合的话其实相当于十分之一,那就是说分成十次才结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学麟导师运用通阳思想治疗小儿外感疾病经验举隅
李学麟导师擅长治疗外感热病,在小儿外感热病治疗中提倡”通阳”思想指导临床。

或宣散、或通里、或消食,目的在于使气机得以畅达,津液得以敷布,精血得以运行,机体得助而驱逐外邪,阴阳从而恢复平衡。

标签:通阳;小儿外感热病;临床经验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白通汤”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开创性地应用了通阳之法,直至清代叶天士提出”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并创造性地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治法后,通阳才真正引起医家重视,并不断在临床中应用。

导师李学麟在临床中也一贯重视阳气的作用,倡导”通阳”,认为所谓:”通阳”:即是使郁遏之阳气得以舒展、畅通、宣泄,从而使气机得以畅达,津液得以敷布,精血得以运行,机体得助而驱逐外邪,阴阳从而恢复平衡。

现将其应用通阳思想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略述于下。

1 小儿外感发热疾病中通阳法的应用
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临床大多以解表为初期最重要的治法,或辛温、或辛凉、方药也多为桂枝汤、小柴胡汤、桑菊饮、银翘散之类。

导师对于小儿外感发热这一类疾病有个基本的认识:无论是风寒表虚证、还是风寒表实证,无论是风热还是湿热病邪外袭肌表等所致的外感热病,卫表阳气的郁闭是其共同的病机特点。

寒性病邪本身具有收引特点,阳气郁闭容易理解;热性病邪侵袭肌表,在疾病的早期也存在郁闭肌表的情况,只是郁闭的程度上有所不同。

当然这里的汗并非大力发汗,而是通过轻清辛凉之品,达到解肌,卫阳得以宣通的目的。

鉴于小儿体属纯阳,患病之后容易从阳化热的病理特点,在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中,导师主张一方面遵循”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及”在卫汗之可也”的思想,使郁遏之邪热向外透达。

在临床创”抗感一号”治疗风热类病邪所致发热;”抗感二号”治疗湿热外感所致发热。

”抗感一号”脱胎于银翘散,辛温辛凉并用,方中金银花、薄荷合荆芥、淡豆豉宣透表邪,甚至加桂枝通行经脉,促进表邪外散;连翘、黄芩、石膏内清里热。

抗感二号以三仁汤为主方,仍加桂枝、淡豆豉通阳疏表,黄芩清热化湿。

小儿外感发热又容易出现夹滞的情况,特别是常规解表而发热不退时,或者患儿发热退而复升时更要考虑有无积滞的存在,此时当以山楂、槟榔、神曲、麦芽之类消积导滞。

此时的清里热、消积滞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使体内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气机宣通,三焦通利而使阴阳平和。

2 小儿乳蛾通阳法的应用
小儿乳蛾有急乳蛾和慢乳蛾之分。

急性乳蛾临床表现中一般均有发热,故该病的治疗类同与其他外感热病的治疗。

这种里热或为平素嗜食肥甘厚味,饮食积
滞化热而来;或为风热之邪迅速入里化热而表邪未解;或为平素本有肝热,遇风热外邪,两热相合而致病;或为平素大便干结难行,大肠传导不畅,再感受外邪所致。

临床中常见到的高热患儿肢末冰冷即是阳气郁遏的典型表现,这种情况在急乳蛾中更为多见。

急乳蛾的治疗导师主张表里同治,在清热解毒药物应用的同时,强调通阳。

阳气畅通,疏散,则邪热得以宣泄,气血得以畅通,肿大之喉核得以消散。

在药物的应用上除了应用桂枝、淡豆豉、藿香、荆芥等辛温发散,祛邪外出等通表之药或薄荷、蝉蜕、僵蚕等辛凉解表药外。

同时也注重通里药的应用。

具体有以下几类:①清里热药:如黄芩、板蓝根、马勃、石膏等;②消食导滞药:如山楂、神曲、槟榔、厚朴等;③泻热通腑药:如瓜蒌仁、火麻仁、甚至大黄、芒硝等急下通腑泻热。

这些通里药的应用目的也在于使周身之阳气运行通畅,气血得以流通,从而使外邪通过外散内消或二便等形式消散。

案例1:患儿男,6岁,发热咽痛2d,体温最高达39℃,时有畏冷感,咳嗽偶作,痰少未咯出。

来诊时见面目红赤,口唇干红,舌红苔薄黄微腻,二便自调。

夜间辗转俯卧难安。

血象示WBC13×109,N85%,查体面色红,鱼际偏红,咽充血明显,双扁桃体Ⅰ°,未见脓点,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罗音,西医诊断:急性扁桃体炎。

予以头孢羟氨苄及退热药服2d,热势稍降复升,至傍晚热势更高。

辨证风温袭肺,表里同病。

治当辛温复辛凉,双解表里。

处方如下:蜜麻黄6g、苦杏仁6g、银花15g、连翘10g、桂枝10g、毛柴胡12g、荆芥12g、黄芩10 g、生石膏40g、淡豆豉9g、马勃10g、山楂10g、神曲15g、全瓜蒌15g、甘草3g。

1剂后患儿汗出热退,至夜未再上升,次日再诊,精神好转,食欲不佳,咽仍红,为热病后余热尚存,脾胃损伤之故,2剂在原方基础上减去豆豉、柴胡,石膏减去30g,2剂后诸证消退,神情自安,嘱以清淡饮食调养数日,不可骤食油腻肉类生冷瓜果,以防食复。

按语:该方麻黄、桂枝辛温通阳和卫,银花、连翘辛寒疏风清热为君;荆芥、柴胡、葛根、豆豉诸药解表透热,共为臣药;佐以黄芩、大青叶苦寒清热解毒以除内热,杏仁开宣肺气以止咳;因小儿多积,酌加山楂、神曲导滞泄热,瓜蒌润肠通便。

该方融温凉于一方,表里兼治,故可快速退热。

必要时还须应用温热药鼓荡其闭遏或不足之阳气,使其振奋而能驱邪外出,但使阳气得到舒展、畅通并有所宣泄。

只有这样,才能使闭者开,郁者伸,滞者通,结者散,达到阳气流通,畅达无阻,津液敷布表里上下,气机升降出入有常,恢复小儿体内阴阳相对的动态的平衡目的。

案例2:患儿男,5岁,2013年3月25日以”发热、咳嗽2d”就诊,就诊前2d傍晚出现发热,体温升至39℃,畏冷,无汗,鼻塞流涕,咽痒,头痛,咳嗽不剧,痰少未咳出,夜间可闻及喉中痰鸣,咳甚或饮水则呕吐痰涎,纳呆,大便微溏,夜卧不安。

查体咽充血,双扁桃体Ⅰ°,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罗音,心律齐,舌红苔白厚。

治当解表宣郁,清化湿热。

处方如下:藿香15g、青蒿15g、桂枝6g、厚朴6g、苦杏仁10g、茯苓10g、煮半夏9g、黄芩15g、淡豆豉9g(后
下)、板蓝根10g、辛夷花10g、白芷10g、北山楂10g、甘草3g。

该方服1剂,至午夜方微汗出,体温渐降,次日复诊,热势已退,然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更甚,舌苔由白转黄,表邪已解大半,邪热与痰搏结,闭阻肺气,转以宣肺化痰为主,方如下:蜜麻黄6g、苦杏仁10g、紫苏9g、连翘12g、黄芩10g、厚朴6g、浮海石15g、辛夷10g、苍耳子9g、射干10g、地龙干20g、北山楂10g、甘草3g。

经服3剂,患儿咳嗽渐减,后以调理脾胃收功。

按语:发病之时为春分后5d,病当为春温之属,必有夹湿,故退热之药一改大剂石膏辛凉宣泄之法,转而以芳香化湿,达邪外出,做到了辨证论治,三因制宜。

二诊痰湿已渐化热,肺气郁闭,当以清热化痰,宣通肺气为要,故以麻杏宣肺,黄芩浮石清热化痰,地龙加之解除支气管痉挛,共奏痰清咳止之效。

而湿与热两种病邪”以阳为旺则从阳,以阴为旺则从阴”,其病理性质可以随疾病正邪双方的演变而出现”从阴”、”从阳”的变化,而小儿体质中的”纯阳”特性,更易使其郁而化热,此时只用寒凉,每易耗伤阳气,促其寒化或郁遏更甚,纯投温热,又会助热伤阴。

当此错综复杂的变化之际,应因势利导,祛邪外出,宜寒温并用,清热祛湿,兼顾脾胃,并根据具体情况而调节寒温用药,以期祛邪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