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第3章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第三章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二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_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11.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第三章语音四、分析题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写出下列元音:①舌面后半低不园唇元音——[V]②舌面前半高不园唇元音——[e]③舌面前低不园唇元音——[a]④舌面后高园唇元音——[u]⑤舌面前高园唇元音——[y]⑥舌面后半高不园唇元音——[+]2.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①[?]:舌面后、不送气、浊塞音。
②[v]:唇齿、浊檫音。
③[x]:舌面后、清檫音。
④[p']: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⑤[Φ]:双唇、清檫音。
⑥[ts']:舌尖前、清、塞檫音。
⑦[m]:双唇、浊、鼻音。
⑧[b]:双唇、浊、塞音。
3.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①[p]-[p']:发音方法不同,[p']是送气音,[p]是不送气音。
②[g]-[k]:发音方法不同,[g]是浊塞音,[k]是清塞音。
③[m]-[n]:发音部位不同,[m]是双唇鼻音,[n]是舌尖前鼻音。
④[p]-[k]:发音部位不同,[p]是双重音,[k]是舌尖后音。
⑤[s]-[z]:发音方法不同,[s]是清檫音,[z]是浊檫音。
⑥[u]-[o]:舌位高低不同,[u]是后高圆唇元音,是后半高圆唇元音。
⑦[ts]-[ts']:发音方法不同,[ts ]是清不送气塞檫音,[ts']是清送气塞檫音。
⑧[y]-[i]:唇的圆展不同,[y]是圆唇元音,[i]是不圆唇元音。
四.问答题1.什么是音标?什么是国际音标?记录音素的标音符号就是音标。
国际音标是国际上目前通用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记音符号。
2.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汉语拼音字母也是一种音标,从基本情况来看,它是用来标写汉语音素的一种符号。
3.汉语拼音方案中的p、h、ü、ê、z、d、k,国际音标中是怎样写的?[pʰ],[x],[y],[ɛ],[ts],[t],[kʰ]4.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汉语的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实就是音高的变化形式,同样的音素组合,声调不同,音高不一样,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
饭店管理概论03三章习题集及答案
三章习题集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饭店组织构成要素有特定目标、组织成员和(D)。
A组织性质 B组织部门 C组织职能 D组织结构2.常见的饭店组织结构类型有直线制、事业部制和( C )。
A职能制 B矩阵制 C直线职能制 D公司制3.饭店组织结构的变化趋势有扁平化、网络化、( A )。
A柔性化 B金字塔化 C倒三角化 D垂直化4.饭店组织设计既要考虑它的科学性、合理性,也要考虑它的( B)。
A整体性 B艺术性 C系统性 D灵活性5.饭店组织设计的艺术性包括权变的、封闭的、( A )艺术性。
A整、分、合的 B开明的 C结构的 D科学的6.等级链的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责权对等,二是统一指挥,三是( C )。
A内部管理部门 B内部管理职能 C内部管理层次 D内部管理机制7.据有关数据和对饭店的实际测算,在饭店企业中,一般主管的管理跨度是( D )人,领班的管理跨度是12人,这只是一些参考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应从饭店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
A3 B4 C6 D6~88.饭店制度的制定一方面要遵循技术规律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事物的客观规律,只有科学、合理的制度,才能得到贯彻执行。
所以,饭店制度的制定一定要考它的目的性、严谨性、( B )。
A执行性 B可行性 C科学性 D技术性9.饭店制度在正式实施时要注意制度的权威性、执行的公平性和执行的。
( D )。
A科学性 B合理性 C严谨性 D艺术性二、多项选择题1.饭店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有符合饭店经营目标、发展创新、(ABDE )的原则。
A分工与协作 B等级链 C管理幅度 D精简高效 E管理跨度2.饭店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饭店组织结构的总体模式、确定饭店组织机构、(ABC )。
A确定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B饭店岗位设计 C建立组织管理制度D确定饭店管理部门 E饭店岗位职责3.管理幅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能力、( AB)工作条件和环境等。
A下属的成熟度 B工作标准化的程度 C管理层次D工作效率 E工作能力4.饭店通常具有四类基本的职能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和( BCE )。
地球概论第三章复习题
地球概论第三章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恒星日:2. 太阳日:3. 太阴日:4. 真太阳日:5. 地转偏向力:6. 极移:7. 岁差:8. 恒隐星:9. 地轴进动:10. 恒显星:11. 出没星: 12. 黄赤交角:13. 西方照:14. 东方照:15. 东大距:16. 西大距: 17. 恒星年:18. 逆行:19. 会合周期:20. 光行差:21. 会合运动:22. 恒星的周年视差: 23. 黄赤大距:24. 近日点:25. 远日点:二、填空题:1.天体的周日运动是()的反映,且在不同的纬度有不同的反映:赤道上天体升落表现为(),所有天体都是()星;极地上天体的升落表现为(),天体可分为()星和()星,无()星;其它任意纬度( ),天体升落表现为(),其中恒显星区为以()为半径的球冠部分,恒隐星区为以()为半径的球冠部分,其间为出没星区。
2. 由于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不同,其公转速度也不同,这样在地球的天空行星就会有运动,这种行星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称()运动,除冲、合位置外,地内行星的会合运动有()和(),地外行星的会合运动有()和()。
地内行星在()前后有逆行,地外行星在()前后有逆行。
()有凌日现象,早晨见到的地内行星——金星称为()星,傍晚见到的称为()星。
三、辨析题1.赤道上的所有天体都是直升直落的。
()22. 地球自转线速度会因纬度而不同,但不会高度而变化。
()3. 岁差是回归年与恒星年之差,是极移造成的。
()4. 极移的周期长于地轴进动。
()5. 任何纬度的天体周日运动都是斜升斜落的。
()6. 恒显星即终日可以看见的星。
()7. 地轴进动改变地轴的空间位置。
()8. 极移改变地轴的空间位置。
()9. 如果地球自转的更快些,地轴进动的更快些。
()10. 如果地球更扁些,地轴进动的更慢些。
()11. 出没星区越大,说明其地理纬度越高。
()12. 恒星的周年视差大小说明了恒星距离太阳的距离大小,视差越大,距离越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选择题
第三章一.单选题:1.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2.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3.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4.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5.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7.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9.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A.意识形态划分法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C.文化形态划分法D.政治形态划分法10.地理环境是:A.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B.社会经济结构的划分依据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D.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1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14.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A.人的心理素质B.人的文化素质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自然属性1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1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物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1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经济基础 B.生产力的发展C社会基本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9、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P61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P633.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
P70-754.统计表分为哪几种?P78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P68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公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P667.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P65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63(2009.01)二、判断题1.统计整理只能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P61【解析】统计整理分为两情况:一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另一种是对次级资料即已加工过的现成资料进行在整理。
2.对一个既定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P67【解析】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3.在异距数列中,计算次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P74 4.组中值是指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P72【解析】当组内标志值分布均匀时,组中值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当组内标志值分布不均匀时,组中值不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
5.在变量数列中,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2010.01)P71【解析】变量数列的分组可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只有在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数和组距。
(×)(2009.10)P65【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P66【解析】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的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3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圣才出品】
第3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一、填空题1.秦统一全国后,嬴政决定称______,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帝王,确立了第一个______的统一王朝。
【答案】皇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解析】嬴政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皇帝,并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自此,我国进入封建社会。
2.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嫡长子继承制;宗法继承制;大宗小宗之分【解析】宗法制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对后来的封建王朝影响颇深。
其主要精神为“嫡长子继承制”,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亲疏为准绳的“遗产”(包括统治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它有大宗小宗之分。
以后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3.______是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为人们所仰望,实际指某一姓氏的社会影响。
【答案】郡望【解析】“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古称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较为有名的郡望有“彭城刘”“颍川陈”“汝南周”“太原王”“京兆杜”。
二、名词解释1.嫡长子继承制答: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来源于商末周初形成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它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核心,其内涵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一制度被后来的王朝所继承并在几千年的皇位继承中占有重要地位。
2.宗族[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宗族是同聚落居住的父系血亲按伦常建立的社会组织。
通常拥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和一定的共同文化,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较为完整的功能。
宗族由家庭组成。
家庭是亲子所构成的生儿育女与养老送终的群体,通常作为宗族的一份子而存在。
《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通信概论第三章习题试卷
___________Hz。
3、量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均匀量化,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
我国目前采用的压缩扩张特性是
。
4、语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 PCM 编码位数为_____位。
6、一路数字话路的数码率为__________bit/s。
7、通信中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
B、信令链路 D、中继
四、判断题
1. 一个长途编号区内但不同营业区的电话属于长途电话。
2. 频分多路复用是通过不同的时隙区分不同的信道。 3. 时分多路复用是通过不同的频隙区分不同的信道。 4. 波分多路复用是通过不同的波长区分不同的信道。 5. 程控交换机的核心是交换网络。 6. 使用 400 业务时主叫用户不需要付费。 7. 电话用户拨打被叫电话号码后,如被叫闲,向被叫送振铃
和移动电话都可以使用 400 业务。 19. 同一个长途编号区内两个县级市间拨打电话也需要拨国
内长途字冠 0。 20. 石家庄某固定电话拨打北京查号台电话 114,直接拨打
114 即可。 21. 摘机信号属于用户线信令。 22. 占用信号属于局间信令。 23. 呼叫等待业务允许三方同时通话。
五、简答题
C、抽样
D、放大
2. 下 列 一 定 属 于 局 间 信 令 的 是
()
A、拨号音
B、回铃音
C、 不 属 于 乙 种 电 话 的 是
()
A、某小卖部的电话
B、学校家属院教师
家庭电话
C、张三公司的电话
D、某小区门卫电话
4. PCM 编 码 的 一 路 的 编 码 位 数 是
11. 我 国 PCM 语 音 编 码 采 用 的 压 缩 标 准 是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公共政策的客体自测2021年春
一、单项选择题试题 1正确得分 9.00/9.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选择一项:A.社会问题B.公共问题C.集体问题D.个人问题反馈正确答案是:社会问题试题 2正确得分 9.00/9.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选择一项:A.史密斯B.西奥多·罗威C.威廉·邓恩D.德罗尔反馈正确答案是:西奥多·罗威试题 3正确得分 9.00/9.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选择一项:A.多样性B.复杂动态性C.全球性D.突发性反馈正确答案是:多样性试题 4正确得分 9.00/9.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选择一项:A.思想库B.目标群体C.政策目标D.公共政策客体反馈正确答案是:目标群体试题 5正确得分 9.00/9.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选择一项:A.社会问题B.个人问题C.目标群体D.集体问题反馈正确答案是:社会问题试题 6正确得分 9.00/9.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选择一项:A.目标群体B.社会问题C.集体问题D.个人问题反馈正确答案是:目标群体试题 7正确得分 9.00/9.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
选择一项:A.政策的执行B.政策的制定C.政策的评估D.政策问题的构建反馈正确答案是:政策的制定试题 8正确得分 9.00/9.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认为政治文化主要有地区型、依附型和参与型三中类型的是学者()。
选择一项:A.托马斯·戴伊B.德罗尔C.阿尔蒙德D.古德诺反馈正确答案是:阿尔蒙德试题信息标记试题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试题 9正确得分 4.00/4.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选择一项或多项:A.整体性问题B.再分配问题C.调节性问题D.分配性问题反馈正确答案是:分配性问题, 调节性问题, 再分配问题试题 10正确得分 4.00/4.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威廉·邓恩将问题分为()选择一项或多项:A.结构优良性问题B.结构平衡问题C.结构不良问题D.结构适中问题反馈正确答案是:结构优良性问题, 结构适中问题, 结构不良问题试题 11正确得分 4.00/4.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复杂动态性B.结构不良性C.全球性D.突发性反馈正确答案是:全球性, 突发性, 结构不良性, 复杂动态性试题 12正确得分 4.00/4.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答案第三章
马克思期末分析题(第三章)来源:石叶chris的日志1.材料1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2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去。
材料3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请回答:(1)材料2与材料3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2)材料1与材料2、材料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3)比较材料1、2、3,请回答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
【答案要点】(1)科学悲观主义与科学乐观主义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二者都只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2)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同于科学悲观主义、科学乐观主义,他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的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的。
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版)》第三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版)》知识点及练习题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重要知识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理论依据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及其理论根据7.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8.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中国共产党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初设想是()A.民主革命时期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D.“文化大革命”时期2.1952年底,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成()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A.个体经济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4.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没收民族资本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A.国营经济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6.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来源是()A.马克思的合作化理论B.恩格斯的合作化理论C.列宁的合作化理论D.斯大林的合作化理论7.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A.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B.农业合作化C.全行业公私合营D.生产责任制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9.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错误的说法是()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过渡时期结束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结束C.以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目标D.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1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A.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阶级D.改造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1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问题是()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12.制定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土地改革的完成C.实现国家工业化D.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3.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A.趁热打铁,积极领导B.自愿互利,国家帮助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D.国家帮助,典型示范14.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属于()A.社会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D.非社会主义性质15.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和平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高级形式是()A.统购包销B.委托加工,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17.我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利润分配仍然实行“四马分肥”,国家向企业派出公方代表,与工人、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题(含答案)——第三章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其时代特征
第三章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其时代特征一、名词解释1.产业革命:2. 帝王巡游:3.政治旅行:4.士人漫游:5.学术考察旅行:6. 托马斯·库克旅行社:7. 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二、填空题1. 参照世界历史的分期,可将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体分为: (1840年以前)、(18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3个时期。
2. 旅游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人类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在、、、和、等这些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中兴起。
3. 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其目的是。
4. 是世界上最早以寻求乐趣为目的的群众性旅游活动的真实写照,这与当时的有关。
5.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曾以希腊为中心,遍访希腊本土、埃及、西亚及南意大利的希腊城邦等地,并对各时代各地方的有关地理、历史、名胜古迹、风俗民情作了记载,丰富了他的巨著——《》的内容,被称为旅行方面的文学作品之父。
6.意大利著名旅行家 (1254—1324年)为经商来到中国,是第一个完整地走过了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人。
他先后在中国17年,由他口述的《》一书,第一次系统地向欧洲人介绍了亚洲和中国。
7.真正有着明确目标和自我意识的旅游活动是在至的所谓时代才开始的。
8.世界上第一次以一个组织的形式出现,并与运输业直接挂钩而开旅游业先河的人是英国的。
9. 1845年英国的正式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 (即现今的旅行社),成为旅行代理业务的开端。
10.的兴起与的诞生,是人类旅游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的旅游活动已初见的曙光。
11.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不外是两大决定因素:一个是,另一个是。
前者是后者的先决保证条件,后者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旅游之所以能迅速跨越几千年历史的局限进入一个崭新迅速发展阶段,其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而引起的。
13.古代中国旅行与旅游历史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即时期和时期。
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一节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也就是生产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建立在小生产和自然分工的基础上,由许多单一的经济单位(家长制的农民家庭、原始村社、封建领地等)组成,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随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其主导地位最终为商品经济所代替。
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归不同所有者拥有,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社会分工是产生商品经济的前提条件。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各种不同的生产环节、行业和部门。
●三次社会大分工:I.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畜牧业从采集和狩猎活动中分离出来。
II.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III.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由商人专门经营的新的行业和部门。
●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初始形式,它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人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和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的两种性质:I.自主性 II.平等性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就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到全社会,市场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就意味着商品经济由简单的经济发展到了市场经济阶段。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的调节手段和配置方式,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
(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各种资源)●法制和信用成为交换的基础。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严格执法,是保障商品关系正常发展,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基础,同时信用也不可忽视信用可完善和弥补法律的不足,要建立健全完备的信用监督机制。
●经济开发性。
●国家调节的重要性,市场配置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
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三章测验及答案
第三章测验一、判断1. 文档不属于软件,所以不重要。
() 2. 软件学是专门研究软件开发的学科。
() 3. 通常把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 4. 所谓系统软件就是购置计算机时,计算机供应厂商所提供的软件。
() 5. 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系列及Office系列。
() 6. Word属于系统软件,因为它在多个行业、部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 7. Oracle是一数据库软件,属于系统软件。
() 8. “软件工程”的概念出现在计算机软件发展的第三阶段。
() 9. 一般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计算机被称为“裸机”。
() 10. 计算机操作系统自举完成后,操作系统的所有程序常驻内存。
() 11. 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任意的计算机上安装。
() 12. Linux操作系统是Unix简化后的新版本。
() 13. 机器语言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 14. 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指令系统的机器语言。
() 15. 计算机硬件就是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
() 16. 同一个程序在解释方式下的运行效率比在编译方式下的运行效率低。
() 17. 编译程序仅是指从高级语言到机器语言的翻译程序。
() 18. 在设计程序时一定要选择一个时间代价和空间代价都是最小的算法,而不用考虑其它问题。
() 19. 离散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连续的数据结构。
() 20. 数据结构的内容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在这些数据上定义的运算的集合。
() 21. 链接表是以指针方式表示的“线性表结构”。
() 22. 程序与算法不同,程序是问题求解规则的一种过程描述。
() 23. 软件产品的设计报告、维护手册和用户使用指南等不属于计算机软件。
() 24. 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处理和图形用户界面是Windows的特点。
() 25. 程序设计语言按其级别可以分为硬件描述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大类。
2023版《概论》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⑴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⑵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
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⑶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文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文学的形象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就是说()。
A.要呈现出形象的具体模样B.要传递出对象的具体声音C.要传达出作者的具体感受D.要传达出更高的心灵旨趣【解析】D2.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这一论断说明了文学形象的()。
A.具体可感性B.艺术概括性C.审美理想性D.艺术感染性【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黑格尔关于文学形象的论断。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即艺术的形式与人的感觉器官是对应的,这一论断说明了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
3.文学的写实性形象的至境形态是()。
A.意境B.意蕴C.象征意象D.典型【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典型的概念。
文学的写实性形象的至境形态是典型,典型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特性。
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4,提出“特征”这一概念的德国艺术史家是()。
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希尔特【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提出“特征”概念的学者。
特征的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所谓特征是指“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5.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批评他说:“我感到遗憾的是,在人物个性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特色。
”这是强调文学典型的()。
A.特征性B.丰厚的历史意蕴C.艺术魅力D.独创性【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马克思主义中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批评他说,“我感到遗憾的是,在人物个性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特色。
”从这里,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审视典型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特征性原则。
6.认为“特征”的特点在于“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B.莎士比亚C.狄更斯D.托尔斯泰【解析】A7.“可见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显明越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物质生产方式• D.科学技术• A.科学• B.艺术• C.宗教• D.政治法律思想• A.儒家思想• B.GDP• C.生产力•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A.人口因素• B.劳动实践• C.人的自然属性• D.自然地理环境• A.它是一种经济决定论• B.它不承认人类主体的能动选择性• C.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D.它是一种机械唯物论•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英雄人物的作用远比普通人物的作用大• C.人是人类历史的主体,是人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 D.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循环论• B.激变论• C.庸俗进化论• D.唯意志论• A.如何看待阶级斗争的作用问题• B.英雄人物和普通人物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
得分/总分• A.最终决定力量• B.杠杆•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产品的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C.人与人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B.法律制度• C.经济条件• D.传统观念()得分/总分• A.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天命论的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B.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 C.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 A.哲学• B.艺术• C.政治思想• D.科学• A.数学• B.人力资源• C.情感• D.习俗• A.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 B.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2020概论第3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10、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 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单选题] [1.0 分]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A
11、建国初期,随着全国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单选题] [1.0 分]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16、在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党采取的方针和步骤是()。 [单选题] [1.0 分] A、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B、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C、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D、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答案:A
1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 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但它属于()。 [单选题] [1.0 分] A、社会主义体系 B、新民主主义体系 C、资本主义体系 D、民主社会主义体系 答案:A
36、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 [多选题] [1.0 分] A、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B、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供了政治保证 C、占世界人口 1/4 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 性的伟大胜利 D、是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的丰富和发展 答案:A、B、C、D
电子商务概论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一、单选题1、以下哪种网络结构属于集中控制,中央节点负荷较重?( C )(10.0)A、总线型B、环型C、星型D、树型2、( A )网络的主要缺点是长度受到限制,设备分布范围小,而且不易管理。
A、总线型B、环型C、星型D、树型3、以下网络覆盖范围最广的是( C )A、局域网B、城域网C、广域网D、通信网4、互联网起源于( B )A、政治领域B、军事领域C、经济领域D、文化领域5、( B )是互联网上的超媒体信息服务系统,它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身的全球信息资源网络。
A、电子邮件服务B、万维网服务C、远程登录服务D、搜索引擎服务6、TCP/IP协议有几层?( B )(10.0)A、 2层B、 4层C、 1层D、 8层正确答案:解析:7、以下哪类地址是前两个字节用作网络号,后两个字节用作主机号,常用于中型网络?( B )(10.0)A、 A类地址B、 B类地址C、 C类地址D、 D类地址8、138.11.3.31属于( B )类IP地址?A、 A类地址B、 B类地址C、 C类地址D、 D类地址9、WLAN是什么意思?( D )A、移动网络B、广域网C、资源子网D、无线局域网10、com是哪种组织的域名?( A )(10.0)A、商业组织B、政府部门C、教育机构D、军事组织11、域名中,edu是( B )级域名。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2、二维码技术的特点不包括( D )。
A、输入速度快B、可靠性高C、灵活适应D、成本较高13、RFID 是一种( C )。
A、条码技术B、网络技术C、通信技术D、成像技术二、简答题1、简答题1)请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答: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各种通讯设备和线路(如电话、微波、电缆、光钎、卫星等)物理地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系统。
2)请简述IPv6相对于IPv4的主要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技术管理→三个层次:国家、企业、个人↓宏观层面——————————————-——微观层面↓↓技术战略、技术能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1、技术管理包含了国家、企业、个人三个维度。
在国家、政府层面,有助于形成公共政策,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在企业层面,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创造和持续;在个人层面,有助于个人社会价值的提高。
2、企业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战略规划和实施、项目技术管理、技术预测、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等。
3、技术战略是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进行与技术相关的重大决策,是企业技术选择的表现形式。
4、技术战略的内容:核心技术选择、核心技术的获取与培养、核心技术的应用、技术跟踪与创新、技术与创新的组织和管理5、技术战略的种类:领先战略、跟随战略、模仿战略;主动战略(创新、创业、开发)、被动战略(防御、反击竞争者新技术)跟随战略、模仿战略属于被动战略6、技术能力包括:决策能力、获取/吸收能力、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7、技术创新的特征:创造性、积累性、效益性、扩散性、风险性8、技术创新的过程(动力):技术推动、市场拉动9、企业技术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分类:按创新对象可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程度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10、知识管理概念: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采取的迎合性措施。
11、技术战略、技术能力、技术创新是技术管理的宏观层面,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是微观层面。
12、企业技术管理过程分为:技术预测、技术选择与评估、技术创新、技术研究、技术应用和技术扩散13、技术评估:对技术的性能、水平和经济效益,以及技术对环境、生态乃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等可能产生的广泛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以确定技术发展的可行性。
14、技术评估的内容:1)技术的先进性,技术趋势对企业的意义2)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连续性3)外界环境对技术的影响4)技术或项目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包括经济的短期效果长期效果,对就业、环保、资源利用等的影响。
5)风险性及风险与收益的关系15、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均指新知识、新技术通过人类的主观活动的传播和应用过程。
但前者多指有目的、有意识的主观经济行为,如:技术供方以贸易、合作、援助、技术服务、学术交流等方式将技术或权利(如专利权、版权等)直接转移给受方利用。
而后者除有意识的技术转移外,还包括无意识的和潜在的技术传播,即技术的溢出效应,它是指技术领先者对其他企业、行业的技术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
16、技术转移的方式:无偿转移、有偿转让、许可证贸易17、价值工程亦称价值分析:指的是通过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对对象(产品、作业或服务等)进行功能分析,以最低的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其必要功能的一种技术经济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
18、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是指从产品投入生产开始直到报废为止所支出的费用总和,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费(能耗、维修等费用)两部分。
19、价值工程的价值概念:对象功能与其寿命周期成本的比值。
20、提高产品价值的方法:改善功能、降低成本途径:1)功能不变,降低成本。
2)成本不变,提高功能。
3)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4)成本稍有提高,功能更大提高。
5)功能稍有下降,成本大幅度降低。
21、价值工程的实施过程:1)选择价值工程的对象:抓主要矛盾,方法有经验分析法、百分比法、ABC 分析法 2)搜集资料3)功能分析:目的:系统、科学地确定产品或零件的必要功能,消除不必要的功能; 明确功能的性质、地位和重要性,以合理分配产品成本; 依据所确定的功能,寻求更好的实现功能的方案。
过程:功能分类、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评价 功能评价系数4)成本分析:成本评价系数5)价值分析:价值系数——目标成本——应降低成本CF V ==即,成本功能价值6)提出改进设想,分析与评价方案22、价值工程的理论缺陷:没考虑效率(时间成本)、未考虑人文因素(政治、文化)一、选择题1、以下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中,最理想的是。
A、功能不变,降低成本B、成本不变,提高功能C、提高功能,降低成本D、成本提高,功能更加提高2、企业技术创新按创新对象可分为产品创新和创新。
A、设备B、工艺C、软件D、方法3、价值工程以分析为核心。
A、产品B、成本C、功能D、价值4、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的全过程。
A、投产到投放市场B、投放市场到被市场淘汰C、投产到报废D、投放市场到报废5、价值工程的理论缺陷之一是。
A、对象的功能和成本单位不同,不便计算B、对象功能多样化,不便细化分类C、对象的寿命周期成本不能精确量化D、未考虑时间因素6、对对象进行价值分析时,所得价值系数。
A、越小越好B、越大越好C、等于1时最好D、大于1时不一定好7、提高产品价值的基本方法是和降低成本。
A、改善功能B、扩大功能C、提高功能D、开发功能8、在机电企业,选择实施价值工程对象时,一般应该选择。
A、所有产品的所有零件B、所有产品的部分零件C、部分产品的所有零件D、部分产品的部分零件9、企业技术管理的跟随战略。
A、属于主动战略B、属于被动战略C、适合实力雄厚的企业D、具有成本低利润高的优势10、二、填空题1、企业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战略规划和实施、、技术预测、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等。
2、技术战略的内容包括:核心技术选择、核心技术的、核心技术的应用、技术跟踪与创新、技术与创新的组织和管理。
3、技术能力包括技术决策能力、技术获取/吸收能力、技术、技术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4、技术创新可以由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也可以由拉动。
5、技术创新的模式有自主创新、创新和合作创新。
6、技术转移的方式有无偿转移、有偿转让和。
7、技术战略的种类可分为、跟随战略和模仿战略。
8、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概念是指对象功能与其寿命周期成本的。
三、判断题1、技术创新属于技术管理的微观层面。
2、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对象(产品、服务等)单位寿命周期成本所承载的功能。
3、技术战略中的模仿战略属于被动战略。
4、价值工程的实施包括对象的功能分析,其目的之一是尽量提高、扩展对象的功能。
5、技术创新的过程都是由市场需求拉动的。
6、知识管理属于企业技术管理的战略层面。
7、技术评估就是分析、评价技术的先进性。
8、企业技术创新按照创新程度可分为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
四、名词解释技术评估、价值工程、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评价系数、技术转移、技术的溢出效应五、简答题1、简述价值工程的理论缺陷,应如何进一步完善、发展?2、简述产品功能分析的程序和方法3、简述实施价值工程的目的和过程。
4、简述提高产品价值的方法和主要途径。
5、简述机电企业实施价值工程时,对象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6、什么是技术评估?简述其主要内容。
7、简述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异同点。
8、什么是技术战略?企业的技术战略包括那几个方面?六、计算、分析题题9、某厂选择了A、B、C、D、E五种有改进可能的零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两两对比,并打分,功能重要的得1分,另一个则得0分,各零件成本及功能比较结果见下表。
1)统计功能得分,确定各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和成本评价系数,填入下表中。
2)指出功能价值最高和最低的零件。
10、某厂选择了A、B、C、D、E五种有改进可能的零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两两对比,并打分,功能重要的得1分,另一个则得0分,各零件成本及功能比较结果见下表。
1)统计功能得分,确定各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和成本评价系数,填入下表中。
211、某厂选择了A、B、C、D、E五种有改进可能的零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两两对比,并打分,功能重要的得1分,另一个则得0分,各零件成本及功能比较结果见下表。
1)统计功能得分,确定各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和成本评价系数,填入下表中。
2)指出功能价值最高和最低的零件。
12、某厂选择了A、B、C、D、E五种有改进可能的零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两两对比,并打分,功能重要的得1分,另一个则得0分,各零件成本及功能比较结果见下表。
1)统计功能得分,确定各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和成本评价系数,填入下表中。
213、对A、B、C、D、E五种零件进行功能和成本分析,功能评价系数和实际成本如下表。
1)计算各零件的成本评价系数、价值系数、目标成本以及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填入表中。
2)分析各零件价值系数、实际成本是否合理,提出改进的方向。
14、对A、B、C、D、E五种零件进行功能和成本分析,功能评价系数和实际成本如下表。
1)计算各零件的成本评价系数、价值系数、目标成本以及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填入表中。
2)分析各零件价值系数、实际成本是否合理,提出改进的方向。
15、对A、B、C、D、E五种零件进行功能和成本分析,功能评价系数和实际成本如下表。
1)计算各零件的成本评价系数、价值系数、目标成本以及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填入表中。
2)分析各零件价值系数、实际成本是否合理,提出改进的方向。
16、对A、B、C、D、E五种零件进行功能和成本分析,功能评价系数和实际成本如下表。
1)计算各零件的成本评价系数、价值系数、目标成本以及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填入表中。
2)分析各零件价值系数、实际成本是否合理,提出改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