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液的选择
常用消毒液介绍
常用消毒液介绍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清洁产品,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消毒液,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1. 酒精消毒液酒精消毒液是一种常见且具有广泛用途的消毒液。
它主要含有酒精成分,在使用时可以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适用于手部消毒、表面消毒以及一些小面积的清洁工作。
但需要注意的是,酒精消毒液对某些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并不理想。
2. 次氯酸钠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是一种有效杀灭细菌的消毒液。
它含有次氯酸钠成分,具有较强的杀菌力,适用于表面消毒和清洁工作。
尤其在清洁厨房、浴室等潮湿环境时,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滋生。
3. 过氧化氢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液是一种环保且有效杀菌的消毒液。
它主要含有过氧化氢成分,不会在使用过程中留下任何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过氧化氢消毒液适用于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医疗机构、实验室等。
4. 双氧水消毒液双氧水消毒液是一种多功能的消毒液。
它含有双氧水成分,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双氧水消毒液适用于家庭环境的消毒清洁和伤口消毒,也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饮用水消毒。
5. 醋消毒液醋消毒液是一种天然的消毒液。
醋含有乙醛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醋消毒液适用于家庭环境的一般清洁工作,如清洁厨房、浴室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醋的杀菌效果相对较弱,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消毒液的使用。
总结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消毒液,包括酒精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液、双氧水消毒液和醋消毒液。
不同的消毒液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可以有效地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消毒液的配比及方法
消毒液的配比及方法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清洁用品,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保障我们的生活环境卫生。
正确的配比和使用方法对于消毒液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消毒液的配比及使用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正确、安全地使用消毒液。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84消毒液、漂白粉、酒精、水、喷雾瓶、手套、口罩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消毒液配比及使用方法:1. 84消毒液的配比及使用方法:配比,将84消毒液与水按照1:100的比例混合,即每升水中加入10毫升84消毒液。
使用方法,将配好的84消毒液倒入喷雾瓶中,对需要消毒的表面进行喷洒,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即可。
2. 漂白粉的配比及使用方法:配比,将漂白粉与水按照1:99的比例混合,即每升水中加入10克漂白粉。
使用方法,将配好的漂白粉溶液倒入喷雾瓶中,对需要消毒的表面进行喷洒,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漂白粉具有腐蚀性,使用时要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
3. 酒精的配比及使用方法:配比,直接使用酒精即可,无需稀释。
使用方法,将酒精倒入喷雾瓶中,对需要消毒的表面进行喷洒,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易燃,使用时要远离明火。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消毒液配比及使用方法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大家注意:1. 使用消毒液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吸入有害气体。
2. 消毒液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免误食或误伤。
3. 使用消毒液时要戴上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
4. 消毒液要远离明火,避免引发火灾。
总之,正确的消毒液配比及使用方法对于保障我们的生活环境卫生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在使用消毒液时能够严格按照配比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的同时也保障自己的安全健康。
祝大家生活愉快!。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
0.4%400mg/l
表面的消毒。 1%10000mg/l 浸泡消毒细菌 芽孢污染的物 品。 用于不耐热的 医疗器械和精 密仪器的消毒 (内窥镜)。 用于手术部位 皮肤及注射部 位皮肤、手的 消毒。 口腔粘膜、涂 擦或冲洗。
60分钟 30分 钟 1000ml+原 液50ml
戊1000ml+原 液30ml 1000ml+原 液50ml
1、有 效氯消 毒液容 器应加 盖; 2、化 学消毒 剂:用 于空气 消毒在 无人室 内进 行。
过氧 乙酸
0.05%500mg/l
浸泡消毒 一般 5 分 污染物品。 钟 喷洒法 对污染 30-
1000ml+原 液2.5ml 1000ml+原 液20ml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使用方法及配 置
消毒 液名 浓 度 法 0.05%500mg/l 使 用 方 消毒时 间 配制方法 备注
84消 毒液
浸泡细菌繁殖 体污染物品的 消毒。 用于地面积物 体表面的消 毒。
钟
10分 1000ml+原 液10ml
0.1%1000mg/l
1000ml+原 液20ml
0.15%1500mg/l 用于空气喷洒 消毒。 0.25%250mg/l 用于细菌芽 孢、肝炎病 毒、传染性疾 病污染物消 毒。
内窥镜 灭菌需 浸泡6 小时以 上。
伏
0.5%
0.05%
实验室常用消毒液及配制
实验室常用消毒液及配制1.消毒液种类及常规用途1.1.过氧乙酸:每组A液500ml+B液500ml,过氧乙酸原液浓度为17%,使用前混合静置24小时(夏天)/48小时(冬天)后再稀释使用。
常用0.2%、0.5%进行喷雾消毒,1%进行擦拭、浸泡消毒。
1.2.聚维酮碘:每瓶规格500ml,聚维酮碘含量为5%,直接稀释使用。
常用1%进行擦拭、喷雾、浸泡消毒。
1.3.二氧化氯泡腾片:二氧化氯每片含量为10%。
常用0.05%进行擦拭、喷雾、浸泡消毒。
1.4.消洗灵:有效氯2.8-3.3%。
常用20g/L水溶液进行擦拭、浸泡消毒。
1.5.百毒杀(双链季铵盐复合物)双链季铵盐复合物含量为10%。
常用0.05%水溶液进行擦拭、喷雾、浸泡消毒。
1.6.酒精商品化包装,原液浓度75%,无需稀释,直接使用。
常用70-75%浓度酒精进行擦拭、喷雾消毒。
2.消毒液常用浓度及配制(原液添加量误差不得超过5ml)2.1.计算公式2.2.过氧乙酸0.1%:每1L水中加入6ml 17%过氧乙酸。
0.2%:每1L水中加入12ml 17%过氧乙酸。
0.3%:每1L水中加入18ml 17%过氧乙酸。
0.5%:每1L水中加入30.3ml 17%过氧乙酸。
1%:每1L水中加入62.5ml 17%过氧乙酸。
2%:每1L水中加入133ml 17%过氧乙酸。
3%:每1L水中加入214ml 17%过氧乙酸。
5%:每1L水中加入417ml 17%过氧乙酸。
10%:每1L水中加入1429ml 17%过氧乙酸。
15%:每1L水中加入7500ml 17%过氧乙酸。
2.3.聚维酮碘0.1%:每1L水中加入20.5ml 5%聚维酮碘。
0.5%:每1L水中加入111ml 5%聚维酮碘。
1%:每1L水中加入250ml 5%聚维酮碘。
3%:每1L水中加入1500ml 5%聚维酮碘。
2.4.二氧化氯0.05%将一片溶于2公斤(2L)水中,充分溶解后使用。
2.5.消洗灵将20g溶于1公斤(1L)水中,充分溶解后使用。
常用消毒剂
常用消毒液注意事项一、消毒剂根据灭菌效果可分为三类:1、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常用高效消毒剂有:含碘消毒剂、过氧化氢、臭氧、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漂白粉、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纳【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及有机汞等。
2、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常用中效消毒剂有: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3、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常用低效消毒剂有: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已定(洗必泰)等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二、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九大类:(1)含氯消毒剂(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3)环氧乙烷(4)醛类消毒剂(5)酚类消毒剂(6)含碘消毒剂(7)醇类消毒剂(8)季铵盐类消毒剂(9)双胍类消毒剂三、本中心常用的消毒剂:施康、碘伏、酒精(一)、施康----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
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
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溶于水之后性质更不稳定。
使用方法1、浸泡法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1:100的施康)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 mg/L消毒液,浸泡﹥30 min。
配制好的消毒剂24小时后需重新配制。
2、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的消毒的物品(如治疗台面、桌面等)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
新洁尔灭
%1000mg/l
用于手的消毒。
5分钟
1000ml+原液20ml
%
用于创面消毒、粘膜消毒。
1000ml+原液2ml
1%10000mg/l
浸泡消毒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
30分钟
1000ml+原液50ml
戊 二 醛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 (内窥镜)。
20-30分钟
内窥镜灭菌需浸泡6小时以上。
碘 伏
%
用于手术部位皮肤及注射部位皮肤、手的消毒。
%
口腔粘膜、涂擦或冲洗。
来 苏 儿
5-10%
用于环境、电器、排泄物的消毒。
消毒液名称
浓度
使 用 方 法
消毒时间
配制方法
备 注
84消毒液
%500mg/l
浸泡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
10分钟
1000ml+原液10ml
1、有效氯消毒液容器应加盖;
2、化学消毒剂:用于空气消毒在无人室内进行。
%1000mg/l
用于地面积物体表面的消毒。
1000ml+原液20ml
%1500mg/l
用于空气喷洒消毒。
30分钟
1000ml+原液30ml
%250mg/l
用于细菌芽孢、肝炎病毒、传染性疾病污染物消毒。
60分钟
1000ml+原液50ml
过氧乙酸
%500mg/l
浸泡消毒 一般污染物品。
5 分钟
1000ml+原液
%400mg/l
喷洒法 对污染表面的消毒。
常用的五种消毒液配方及注意事项
常用的五种消毒液配方及注意事项消毒液是生产车间清洁工作中最常用到的物品之一,清洁过程中的手部消毒、无菌室空间消毒、设备消毒等等,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使用消毒液。
目前常用的消毒液大致有这几种:0.1%新洁尔灭消毒液、3%来苏儿(甲酚皂)消毒液、75%乙醇溶液、3%双氧水溶液、5%的石碳酸溶液等。
一、0.1%新洁尔灭消毒液新洁尔灭为商品名称,学名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常温下为白色或淡黄色胶状体或粉末,低温时可能逐渐形成蜡状状固体,带有芳香气味。
新洁尔灭兼有消毒和去垢的功能,对金属无腐蚀性,因此常用于设备表面的消毒。
1、配制方法:用量筒量取水9800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取5%新洁尔灭200mL倒入检测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
2、注意事项:新洁尔灭消毒液与肥皂不可同时使用,会影响消毒效果。
因此使用肥皂洗手应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后方可使用新洁尔灭消毒液。
常用的新洁尔灭消毒液还有0.3%浓度的,配制方法与0.1%浓度的类似,3100mL的水中加入200mL5%的新洁尔灭即可。
二、3%来苏儿消毒液来苏儿消毒液就是甲酚的肥皂溶液,俗称甲酚皂溶液,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黏稠液体,带有甲酚臭气,能与乙醇混合成澄清液体,适用于手部和器械的消毒,市售的商品化消毒液一般为50%浓度的,不可直接使用。
1、配制方法:用量筒量取水10000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取50%来苏儿640mL倒入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
2、注意事项:来苏儿消毒液对皮肤具有一定的腐蚀和刺激性作用,不宜长期用于手部消毒。
另外,甲酚属于剧毒物品,不可食用,人若误食8g就会很快死亡,但对皮肤的毒性较弱,我们使用的浓度又相对较低,因此也不用过度紧张。
常用的来苏儿消毒液的浓度还有5%的,配制方法是将1100mL50%的来苏儿溶液溶于10000mL水中即可。
常用消毒液浓度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常用消毒液浓度
1、各种医疗器械如:
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听诊器等75%酒精每天擦拭。
2、终末消毒、物表、床单元、各种管道、湿化瓶等:
用0.5%含氯消毒剂(500mL水中加1/2颗泡腾片)。
3、有明显污染的如血迹、痰迹、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
先用1%的含氯消毒剂(500mL水中加一颗泡腾片)作用30分钟后再擦拭。
4、疑有感染暴发和耐药菌感染时:
用0.5%含氯消毒剂(500mL水中加1/2颗泡腾片)擦拭,每日三次。
5、传染病:
物表、用品、地面:用1.5%含氯消毒剂(500mL水中加1颗半泡腾片),每日2-3次。
体温表:独立先用2%的含氯消毒剂(500mL水中加2颗泡腾片)浸泡30min后再擦拭。
血迹、痰迹、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先用2%的含氯消毒剂(500mL水中加2颗泡腾片)作用30-60min后再擦拭。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四. 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为气体杀菌剂,杀菌谱广,杀菌力强,属高效灭菌剂。环氧乙环在低温下为无色液体,沸 点 10.8℃,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易燃、易爆、空气中浓度达 3%以上,即有爆炸危险。环氧乙烷 气体和液体都有杀菌作用,但一般作为气体消毒剂使用。
(1)杀菌原理 二氧化氯的杀菌原理: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能使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导 致氨基酸链断裂,蛋白质失去功能,使微生物死亡,它的作用既不是蛋白质变性,也不是氯化作用, 而是强大的氧化作用,这种作用比氯化作用至少强 2.5 倍。
(2)杀菌作用 二氧化氯杀菌谱广,包括几乎所有的常见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繁殖体、细菌芽胞、真菌病毒以及抵抗 力强的肝炎病毒等。
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mg/L的消毒液浸泡 10 分钟以上;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 氯 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 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 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水泥地面:350mL/m2, 土质地面:1000mL/m2),作用 30 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 氯 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 60 分钟以上。 ④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漂白粉等粉剂含氯消毒剂按排泄物的 1/5 用量加入排泄物中, 略加搅拌后,作用 2-6 小时,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 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 匀,作用 2 小时后排放。
几种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化学消毒剂是一种常用的卫生防治工具。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消毒剂 及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氯化合物消毒剂
1 漂白粉
常用于漂白、消毒、去污等。
3 次氯酸钠
广泛用于饮用水的消毒、环境卫生等。
2 氯酊
可用于伤口消毒、器械消毒等。
4 氯胺酮
可高效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
过氧化物消毒剂
1 过氧化氢
3 克拉霉素
常用于呼吸道感染等。
2 罗红霉素
可用于皮肤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4 阿诺霉素
常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等。
酚类消毒剂
1 氯化对甲酚
常用于居室消毒、环境卫生等。
3 百菌清
常用于口腔消毒、伤口消毒等。
2 戊酚
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等。
酸类消毒剂
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可用于医疗器械消 毒等。
常用于环境卫生、食品加工等。
醛类消毒剂
1 甲醛
广泛用于空气消毒、器械消毒等。
2 乙醛
常用于食品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等。
3 低烷基醛
4 葵醛
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常用于水处理等。
可用于食品消毒、器械消毒等。
大环内酯类消毒剂
1 阿奇霉素
常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1 硝酸
可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伤口消毒等。
2 氯化亚铁
常用于水的消毒和污水处理。
3 硫酸
4 磷酸
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常用于食品加工等。
常用于环境卫生、医疗器械消毒等。
2 过氧化苯甲酰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医疗器械消毒等。
可有效消毒空气、水体和物品表面。
3 高锰酸钾
具有强氧化作用,可用于漂白消毒。
常用消毒液
30分钟
1000ml+原液30ml
0.25%250mg/l
用于细菌芽孢、肝炎病毒、传染性疾病污染物消毒。
60分钟
1000ml+原液50ml
过氧乙酸
0.05%500mg/l
浸泡消毒一般污染物品。
5分钟
1000ml+原液2.5ml
0.4%400mg/l
喷洒法对污染表面的消毒。
30-60分钟
常用消毒液
消毒液名称
浓度
使用方法
消毒时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配制方法
备注
84消毒液
0.05%500mg/l
浸泡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
10分钟
1000ml+原液10ml
1、有效氯消毒液容器应加盖;
2、化学消毒剂:用于空气消毒在无人室内进行。
0.1%1000mg/l
用于地面积物体表面的消毒。
1000ml+原液20ml
0.15%1500mg/l
5-10%
用于环境、电器、排泄物的消毒。
1000ml+原液200ml
新洁尔灭
0.1%1000mg/l
用于手的消毒。
5分钟
1000ml+原液20ml
0.01%
用于创面消毒、粘膜消毒。
1000ml+原液2ml
1000ml+原液20ml
1%10000mg/l
浸泡消毒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
30分钟
1000ml+原液50ml
戊二醛
2%
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内窥镜)。
20-30分钟
内窥镜灭菌需浸泡6小时以上。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说明
溶液的浓度要掌握准确,过高的浓度会造成局部腐蚀溃烂。在配置溶液时要考虑时间,高锰酸钾放出氧的速度慢,浸泡时间一定要达到5分钟才能杀死细菌。配制溶液要用凉开水,用热水会失效。
(1)浸泡法:将洗净、晾干待消毒或灭菌处理的物品浸于二氧化氯溶液中,加盖。对细菌繁殖的污染,用100mg/L浸泡30’
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污染用500mg/L浸泡30’。
对细菌芽胞消毒用1000mg/L浸泡30’。灭菌浸泡60min。
(2)擦拭法:参考浸泡法。
(3)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表面用5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30’
(2)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20″后,再用70%乙醇脱碘
20″
(1)刺激性较强,不能用于粘膜的消毒。
(2)皮肤过敏者禁用
碘伏
0.5%~1.0%
0.05%
外科手术及注射部位皮肤消毒
口腔粘膜、烧伤、创伤
(1)0.5%~1.0%溶液用于外科手术及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涂擦两次。
(2)0.05%用于口腔粘膜、烧伤、创伤等涂擦或冲洗
(1)皮肤消毒后留有色素,可用水清洗。(2)碘伏稀释后稳定性差,宜现用现配。(3)避光密闭保存
戊二醛
2%
器械、内窥镜
2%戊二醛溶液加入0.3%碳酸氢钠成为2%碱性戊二醛,用于浸泡器械、内窥镜;
10′~30
(1)浸泡金属类器械时加入0.5%亚硝酸钠防腐。
(2)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
(3)每周过滤一次,每2~3周更换消毒液一次
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用10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60’
常用消毒液汇总
你了解你在用的消毒液吗?常用消毒液汇总消毒液是微生物检验员们日常工作中最常用到的物品之一,检测过程中的手部消毒、无菌室空间消毒、设备消毒等等,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使用消毒液,但是你真的了解你在用的消毒液吗?小编今天就给您介绍下这几种常用的消毒剂。
目前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液大致有这几种:0.1%新洁尔灭消毒液、3%来苏儿(甲酚皂)消毒液、75%乙醇溶液、3%双氧水溶液、5%的石碳酸溶液等。
它们都有什么性质,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0.1%新洁尔灭消毒液新洁尔灭为商品名称,学名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常温下为白色或淡黄色胶状体或粉末,低温时可能逐渐形成蜡状状固体,带有芳香气味。
新洁尔灭兼有消毒和去垢的功能,对金属无腐蚀性,因此常用于设备表面的消毒。
配制方法:用量筒量取水9800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取5%新洁尔灭200ml倒入检测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
注意事项:新洁尔灭消毒液与肥皂不可同时使用,会影响消毒效果。
因此使用肥皂洗手应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后方可使用新洁尔灭消毒液。
常用的新洁尔灭消毒液还有0.3%浓度的,配制方法与0.1%浓度的类似,3100mL 的水中加入200mL5%的新洁尔灭即可。
3%来苏儿消毒液来苏儿消毒液就是甲酚的肥皂溶液,俗称甲酚皂溶液,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黏稠液体,带有甲酚臭气,能与乙醇混合成澄清液体,适用于手部和器械的消毒,市售的商品化消毒液一般为50%浓度的,不可直接使用。
配制方法:用量筒量取水10000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取50%来苏儿640ml倒入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
注意事项:来苏儿消毒液对皮肤具有一定的腐蚀和刺激性作用,不宜长期用于手部消毒。
另外,甲酚属于剧毒物品,不可食用,人若误食8g就会很快死亡,但对皮肤的毒性较弱,我们使用的浓度又相对较低,因此也不用过度紧张。
常用消毒剂
常用消毒剂(一)戊二醛1.属灭菌剂,广谱、高效、毒副作用大、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
常用浓度为2%,增效的复方戊二醛可按卫生许可批件批准的浓度使用。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等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2.浸泡法:10h达到灭菌水平;10~45min达到消毒水平。
3.用于碳钢制品的医疗器械消毒或者灭菌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碱性戊二醛适用前应按照使用说明加入适量碳酸氢钠调节pH值,此时无奈定性明显见底,使用时应注意。
(二)过氧乙酸1.属灭菌剂,广谱、高效、低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
原液浓度为16%~20%(w/v),浓度低于12%时禁止使用。
适用于物品、环境的消毒与灭菌。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浸泡法:一般污染用0.05%,细菌芽孢污染用1%。
消毒作用5min,灭菌作用30min。
擦拭法: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喷洒法:一般污染表面用0.2%~0.4%作用30~60min。
(三)过氧化氢1.属高效毒剂,广谱、速效、无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
适用于医疗用品、餐具、饮水和空气等消毒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含漱、冲洗等。
浸泡法:一般用3%作用30min。
擦拭法: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其他方法:漱口用1.0%~1.5%;冲洗伤口用3%。
(四)二氧化氯1.属高效毒剂,广谱、速效、无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很大。
适用于医疗器械、餐具、和环境的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
浸泡法:低效消毒用100~250mg/l;中效消毒用500mg/L;高效消毒用1000mg/L,浸泡时间均为30min。
擦拭法: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喷洒法:低效消毒用500mg/L,作用30min;中效消毒用1000mg/L,作用60min。
饮水消毒:加入二氧化氯是其浓度成5mg/L,作用5min。
(五)含氯消毒剂1.属高效毒剂,广谱、低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性差。
常用化学消毒剂
(1)高效类消毒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
1)过氧乙酸: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2min;0.5%溶液用于餐具消毒,浸泡30~60min;1%~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消毒;l%溶液用于体温表消毒,浸泡30min.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浸泡金属类物品。
应现配现用并放于阴凉处,以防高温引起爆炸。
2)戊二醛:2%戊二醛常用于浸泡金属器械及内镜等,消毒时间需30~60min,灭菌时间需10h.应现配现用。
3)甲醛:40%甲醛熏蒸消毒空气和某些物品;4%~l0%甲醛用于浸泡器械及内镜。
甲醛蒸汽穿透力弱,消毒的物品须悬挂或抖散。
熏蒸消毒要求室温在18℃以上,相对湿度在70%~90%。
4)含氯消毒剂:常用的有氯胺T、漂白粉、二氯异氰脲酸钠(优氯净)。
0.5%漂白粉溶液或0.5%~l%氯胺溶液用于消毒餐具、便器等,浸泡30min.1%~3%漂白粉,溶液或0.5%~3%氯胺溶液用于喷洒或擦拭地面、墙壁及物品表面。
干粉用于消毒排泄物。
漂白粉与粪便1:5用量搅拌后,放置2h,尿液每lOOml加漂白粉lg,放置lh.消毒剂应现配现用,保存在密闭容器内,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
因有褪色和腐蚀作用,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衣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5)过氧化氢6)碘酊:2%碘酊用于皮肤消毒和一般皮肤感染,涂擦后20s,再用75%乙醇脱碘。
碘酊不能用于黏膜消毒。
皮肤过敏者禁用。
碘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能浸泡金属器械。
用后需加盖保存。
(2)中效类消毒剂: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不能杀灭芽胞。
1)乙醇:75%乙醇用于皮肤消毒,也可用于浸泡锐利金属器械及体温计。
95%乙醇可用于燃烧灭菌。
乙醇易挥发,故应加盖保存并定期测试,以保持有效浓度。
乙醇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消毒。
应存放于阴凉、避火处。
2)碘伏:5%碘伏溶液用于皮肤消毒;20%溶液用于消毒体温计,应连续浸泡2次,每次30min.碘伏稀释后稳定性差,故宜现配现用,还应密闭、避光、置阴凉处保存。
常用消毒剂
消毒1常用消毒剂:A 35%甲醛水溶液(HCHO):又名福尔马林,使蛋白质变性。
用于培养室、无菌室的灭菌。
B 0.1%的升汞水(HgCL3):能使蛋白质变性,抑制酶类。
配制方法是称取升汞0.1克,用少许酒精溶解,再加水至100毫升即成。
用于无菌箱、培养箱、培养皿四周表面以及手指的灭菌。
C 石炭酸(C6H5OH),5%浓度喷雾后,能使蛋白变性沉淀。
石炭酸(苯酚)50毫升,加水950毫升配成。
用于工作服、实验桌的灭菌。
杀菌效果同升汞。
D 高锰酸钾(KMnO4):氧化剂。
0.1%浓度能使蛋白质与氨基酸氧化,失去酶的活性,用于消毒,能抑制或杀死杂菌。
E乙醇(CH3CH3OH):又称酒精。
消毒以75%浓度的效果最好。
F新洁尔灭:0.25%新洁尔灭用于无菌箱、无菌室的灭菌。
一般新洁尔灭5%原液50毫升;加水950毫升配成。
G漂白粉水:取漂白粉10克,加水140毫升配成。
通常在使用前临时配制,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喷射,进行室内消毒,每平方米用1升。
H药皂:煤酚皂、硼酸皂等各种药皂的水溶液,均可用于器具、橡皮塞及手指的消毒。
2常用消毒液种类及规格注:1. 食品用消毒剂指直接用于消毒食品、餐饮具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2. 臭氧及臭氧水、酸性氧化电位水是由发生器或生成器产生,可直接使用。
3. 二氧化氯或次氯酸钠可通过二氧化氯或次氯酸钠发生器。
3设备清洗剂及消毒管理几点注意事项要在固定的场所消毒清洗器具;推荐使用82℃热水,但应注意蒸汽排放,防止产生冷凝水;要根据被清洗物质选择相应清洗剂;注意清洗剂使用时间和温度,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冲洗是要用流动的水;注意排水问题,防止清洗、消毒水溅到食品上造成污染;注意科学程序,防止清洗剂、消毒剂的残留。
3.1大型设备:每班加工结束之后3.2清洁区工具:每2-4小时3.3屠宰线上的刀具:每用一次消毒一次,(每个岗位至少两把刀,消毒使用。
)3.4加工设备器具被污染之后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3.5手及手套:手套应在每个班次结束或是中间休息时更换。
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用品,它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帮助我们保持家庭和工作环境的卫生。
但是,如果不正确使用消毒液,就可能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选择正确的消毒液市场上有多种消毒液,如漂白水、酒精、氯己定等,每种消毒液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都不同。
因此,在选择消毒液时,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
对于一般家庭清洁和消毒,漂白水是非常实用的选择。
漂白水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可以杀灭大多数细菌、真菌和病毒,但是不能杀灭芽孢和梭菌。
另外,漂白水的浓度要在2%~5%之间,使用时必须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
对于医院和实验室等高危环境,需要使用更专业的消毒液,如氯己定。
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使用。
二、掌握正确的稀释比例消毒液的稀释比例非常重要,过高的浓度或过低的浓度都会影响消毒效果。
一般情况下,漂白水的稀释比例为1:99,即将1毫升漂白水与99毫升水混合使用。
而氯己定的稀释比例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浓度而定。
对于小面积的消毒,我们可以将稀释好的消毒液倒进喷壶中,均匀地喷洒到需要消毒的区域。
而对于大面积的消毒,可以用拖把蘸取稀释好的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拖地。
三、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虽然消毒液可以有效杀菌,但是如果不注意使用方法,反而会对自己的健康带来危害。
首先,消毒液不能接触皮肤和眼睛,接触后应该用清水彻底冲洗。
其次,在使用消毒液时,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不要长时间呆在消毒液的使用区域。
另外,对于一些强酸性和强碱性的消毒液,如氯气和纯碱,应该特别小心。
氯气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伤害,纯碱则会导致皮肤和黏膜的化学灼伤。
因此,在使用这些消毒液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并进行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正确的存放和处理正确存放和处理消毒液,不仅可以保证消毒效果,还可以减少安全隐患。
首先,消毒液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儿童和宠物的触及。
如何正确使用消毒水消毒
如何正确使用消毒水消毒在如今这个充满疫情和疾病的时代,消毒水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然而,很多人使用消毒水的方式并不正确,导致消毒效果不佳,甚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消毒水消毒呢?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选择合适的消毒水市场上的消毒水种类繁多,包括次氯酸钠、过氧化氢、乙醇等。
但不同种类的消毒水对不同的病毒和细菌有不同的杀菌效果,因此在选择消毒水的时候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水。
1.次氯酸钠:这种消毒水能够杀灭大多数病毒和细菌,常用于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场所。
2.过氧化氢:这种消毒水杀菌能力很强,能够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毒,同时也具有不错的清洁功能,常用于室内空气和物品的消毒清洁。
3.乙醇:这种消毒水杀菌能力较强,适用于皮肤、手部、工具等的以及口腔冲洗等。
二、正确使用消毒水1.正确调配消毒水一般来说,市面上的消毒水都是浓度较高的原液,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稀释后才能使用。
一般情况下,次氯酸钠的浓度为1000-2000mg/L,可以稀释为4%-6%的水溶液,而乙醇的浓度一般为75%左右。
2.正确使用消毒水在使用消毒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要将消毒水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再用一根干净的布或者纸巾沾取消毒水,在需要消毒的物品上擦拭。
对于一些大面积需要消毒的物品和空间,可以使用喷雾器对消毒水进行喷洒。
3.正确注意消毒对象除了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和正确地使用消毒液外,正确注意需要消毒的对象也非常的重要。
在消毒过程中,不同的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消毒方式。
对于日常住宅来说,需要消毒的物品主要包括桌面、门把手、手机、电视遥控器等,应该经常使用次氯酸钠或者过氧化氢等消毒水进行处理;对于人体皮肤,如手部、口腔等,可以使用75%的乙醇消毒水进行消毒;对于一些有明确病源的物品,如口罩、纸巾、肉类等,需要采取高温消毒、煮沸消毒或者使用紫外线等方法进行处理。
4.正确储存消毒水在使用消毒水的时候,正确的储存方式也非常重要。
各类消毒液对比评价
各类消毒液对比评价1000字消毒液是常见的一种消毒用品,不仅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还被用于医院、实验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消毒工作。
根据其成分不同,消毒液分为多种类型。
本篇文章将对几种常见的消毒液进行比较评价。
1. 酒精消毒液酒精消毒液是由酒精和水组成的液体,是一种杀菌的精酿酒。
由于其成分简单、易于获取、价格便宜,许多人喜欢将其用于家庭消毒。
可是,酒精消毒液的杀菌效果不是很彻底,只能杀死部分的细菌,对病毒、孢子和耐酒精的细菌无能为力。
2. 漂白粉消毒液漂白粉消毒液通常是使用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制成,常用于切断肢体后的器械消毒、处理病人的分泌物消毒等。
漂白粉消毒液的杀菌效果非常彻底,能够在短时间内杀死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但是它的使用过程需要注意,不宜与其他消毒剂混合,否则会产生有毒气体。
3. 氯己定消毒液氯己定是一种含氯消毒剂,用于医院的手术或宾馆、家庭中的消毒清洗。
氯己定消毒液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消灭多种病菌、病毒、真菌和孢子等微生物,但是容易造成腐蚀和刺激皮肤,使用时需注意掌握浓度和时间。
4. 过氧化氢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液是由水和过氧化氢混合而成,是一种非氯系消毒剂。
其卖点在于,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同时对人体无害且对环境不会污染。
它具有广谱性、速度快、灭菌效果可靠等特点,适用于医疗设备、物品和织物的卫生消毒。
但是,其缺点是成分不稳定,容易分解,保质期短,存放时需注意。
总结来看,各类消毒液都有其缺点和优点,应根据具体需要来选择使用。
家庭消毒可以使用酒精消毒液;医院等公共场所可选择漂白粉、氯己定或过氧化氢消毒液。
不管是什么消毒液,都应注意掌握浓度、使用条件和时间等,以确保消毒效果和人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消毒液的选择化学消毒剂种类繁多,人们在消毒实践中,总要选择比较理想的化学消毒剂来使用。
作为一个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杀菌谱广;(2)使用有效浓度低;(3)杀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稳定;(5)易溶于水;(6)可在低温下使用;(7)不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8)对物品无腐蚀性;(9)无臭无味,无色;(10)毒性低,消毒后无残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烧;(12)价格低廉;(13)运输方便;(14)可大量生产供应。
目前的化学消毒剂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
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据被消毒物品性质、工作需要及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来选择使用某种消毒剂。
1 戊二醛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
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
其灭菌浓度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碱性戊二醛和2%强化酸性戊二醛两种。
碱性戊二醛常用于医疗器械灭菌,使用前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摇匀后,静置1小时,测定pH值。
PH在7.5-8.5时,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最强。
戊二醛杀菌是其单体的作用,当溶液的pH达到6时,这些单体有聚合的趋势,随pH上升这种聚合作用极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现沉淀,形成聚合体后会失去杀菌作用。
因此碱性戊二醛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消毒液,2%强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强化剂,有增强戊二醛杀菌的作用。
它的pH低于5,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弱,但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强,稳定性较碱性戊二醛好,可连续使用28天。
(1)杀菌原理: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菌体蛋白的疏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2)主要优缺点:优点:①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②可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的灭菌;③戊二醛在使用浓度下,具有刺激性小、腐蚀性低、安全低毒;④受有机物的影响小,20%的有机物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
缺点:①灭菌时间长,灭菌一般要达到10个小时;②戊二醛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及肺水肿;③灭菌后的医疗器械需用馏水充分冲洗后才能使用。
(3)杀菌作用碱性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因而可用作灭菌剂,但强化酸性戊二醛杀芽胞效果稍弱(表1)表1 2%戊二醛对杀芽孢的杀灭效果(4)戊二醛的应用①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2%戊二醛(碱性、酸性、中性)可用于各种不怕湿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在常温下把清洁干燥的器械完全浸入戊二醛水溶液中,30分钟可达到消毒10小时以上可达到灭菌。
无论哪种制剂,在使用时均需先加入0.5%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但一经加入防腐剂只可保存1个月,碱性戊二醛只可连续使用1-2周。
②内窥镜的消毒与灭菌戊二醛是内窥镜消毒的首选药品。
目前,内窥镜应用广泛、种类之繁多,制造之精密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但对消毒灭菌要求亦愈来愈高。
现代内窥镜的很多种部件不耐高温而怕腐蚀,所以,大多内窥镜都用戊二醛进行消毒或灭菌。
戊二醛消毒或灭菌的正确操作程序是:先将污染的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内窥镜可直接清洗),可用0.2%有效氯清洗消毒剂清洗内窥镜,冲洗后再用中性或加酶洗涤剂仔细刷洗;冲洗,用清水将洗涤剂冲洗干净;干燥,洗涤后的器械需经过干燥处理;灭菌,将干燥的器械完全浸泡在2%戊二醛溶液内,作用到规定的时间,取出用无菌蒸馏水将残余戊二醛冲洗干净即可使用或干燥保存。
表2列举了国外用戊二醛消毒内窥镜的要求。
(5)使用方法:灭菌处理:只有浸泡法一种。
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物品浸入2%的戊二醛溶液中,加盖,浸泡10h,无菌操作取出,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手续擦干后备用,碱性戊二醛使用14天。
消毒处理:浸泡法。
将被消毒处理的物品浸入2%戊二醛溶液中,加盖。
一般为细菌繁殖体污染,浸泡10min,肝炎病毒污染浸泡30min,取出后用灭菌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擦拭法:用2%的戊二醛溶液擦拭细菌繁殖体污染的表面,消毒作用10min,肝炎病毒污染表面,消毒作用30min。
(6)注意事项:①2%酸性戊二醛对金属有腐蚀性;2%中性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②戊二醛杀菌效果受pH影响大,用酸性或强化酸性戊二醛浸泡医疗器械时,应先用0.3%碳酸氢钠调pH7.5-8.8。
pH超过9.0时,戊二醛迅速聚合则失去杀菌能力。
③2%碱性戊二醛室温只可保存2周,其余剂型可保存4周。
④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溶液时应戴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⑤配制戊二醛要用蒸馏水,盛放戊二醛溶液的容器要干净。
⑥用戊二醛消毒或灭菌后的器械一定要用灭菌蒸馏水充分冲洗后再使用。
2 过氧乙酸过氧乙酸又叫过醋酸,它是目前所有化学消毒剂中比较突出的一种消毒剂。
属高效消毒剂、市售浓度为16-20%。
(1)杀菌原理:过氧乙酸的杀菌原理有两点:①依靠强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造成微生物死亡;②通过改变细胞内的pH值,而损伤微生物。
(2)主要优缺点:优点:①高效广谱能杀灭一切微生物、杀菌效果可靠;②杀菌快速、彻底;③可用于低温消毒;④毒性低、消毒后物品上无残余毒性,分解产物对人体无害;⑤合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缺点:①易挥发,不稳定,贮存过程中易分解,遇有机物、强碱、金属离子或加热分解更快;②高浓度稳定但浓度超过45%时,剧烈振荡或加热可引起爆炸;③有腐蚀和漂白作用;④有强烈酸味,对皮肤粘膜有明显的刺激。
(3)适用范围: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
(4)使用方法①浸泡法将被消毒或灭菌物品放入过氧乙酸溶液中加盖。
细菌繁殖体用0.1%(1000mg/L)浸泡15min。
肝炎病毒、TB菌用:0.5%(1500mg/L)浸泡30min。
细菌芽胞:用1%(10000mg/L)消毒5min,灭菌30min。
诊疗用品或器材,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②擦试法:用于大件物品,用法同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的消毒用0.2-0.4%(2000-4000mg/L)喷洒作用30-60min。
肝炎病毒和TB菌的污染用0.5%(5000mg/L)的过氧乙酸喷洒作用30-60min。
(5)过氧乙酸消毒用剂量(表3)。
(6)使用注意事项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
稀释液临用前配制: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根据测定结果配制消毒溶液。
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为防止过氧乙酸对消毒物品的损害。
对金属制品与织物浸泡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及时用清水冲洗,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3.含氯消毒剂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含氯消毒剂。
它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但至今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
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
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
前者杀菌作用慢,但性能稳定,后者杀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
常见的剂型:①液氯,含氯量大于99.5%(V/V);②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④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⑤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有效氯10%(W/W);⑥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⑦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⑧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2.6%(W/W)。
(1)杀菌原理:含氯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有3点:①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亡;②新生态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③氯化作用,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质结合,形成氮氯化合物,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最后引起细菌的死亡。
(2)主要优缺点:优点:①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②毒性低;③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缺点: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③有腐蚀性;④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3)杀菌作用通常能杀灭细菌繁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
(4)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或灭菌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水泥地面:350mL/m2,土质地面,1000mL/m2),作用3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60分钟以上。
④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漂白粉等粉剂含氯消毒剂按排泄物的1/5用量加入排泄物中,略加搅拌后,作用2-6小时,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5)影响杀菌因素①浓度与作用时间一般规律是药物浓度愈高,作用时间愈久,杀菌效果愈好。
但漂白粉与三合二药物浓度增高,其溶液pH值亦随之上升,有时反需延长作用时间才能灭菌;②酸碱度 pH值愈低,杀菌作用愈强。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溶液中未分解的次氯酸浓度,而溶液pH值愈低,则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随着pH 值上升,愈来愈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氢与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③温度温度增高可加强杀菌作用。
但不能对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否则会导致其分解,使杀菌效果降低;④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可损耗有效氯,影响其杀菌作用。
对低浓度消毒液的影响比较明显。
淀粉、脂肪、醇类的影响较小(甲醇对次氯酸钠反而有增效作用),但有机物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影响较小;⑤还原性物质硫代硫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等还原性物质,亦可降低其杀菌作用。
在消毒污水时应予以注意;⑥水质的硬度硬度小于400mg/L,对其杀菌作用影响不大。
(6)使用注意事项①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②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③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④勿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面的消毒。
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粘附的有机物清除;⑤勿用于手术缝合线的灭菌;⑥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纺织品时,消毒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