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是衡量光伏电站效益和稳定运行的关键指标的集合。
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能够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帮助管理者监测和优化电站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以下是一个针对光伏电站生产运行的指标体系的建议。
1.发电量指标-已实际发电量:衡量光伏电站的总发电量。
-理论发电量:根据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和平均每日日照时间计算得出的理论可发电量。
-发电量利用率: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之间的比例,反映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2.损失指标-光伏电站损失: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之间的差额为光伏电站损失,如线损、设备故障等。
-发电效率:反映光伏电站的能量转化效率,即实际发电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维护时间:评估电站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水平,即设备维修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
3.成本指标-单位发电成本:发电过程中单位电力的成本,包括设备投资、运维费用等。
-运维成本:用于经营维护光伏电站的费用,包括设备维护、人力成本等。
4.健康指标-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估设备故障率和平均无故障时间,反映设备的可持续运行能力。
-发电效能:反映设备在同等条件下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能力。
5.安全指标-人员伤亡:记录在光伏电站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人员伤亡事件,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火灾事故:记录光伏电站发生的火灾事故,以便改进安全措施。
6.环境指标-能源利用效率:计算光伏电站的能源利用效率,即单位能源输入得到的实际发电量。
7.效益指标-投资回收期:计算光伏电站投资所需的时间回收。
-能源替代能力:计算光伏电站所替代的传统能源的能力和节省的能源成本。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管理者全面了解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评估光伏电站对环境的贡献和社会效益。
太阳能发电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太阳能发电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太阳能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太阳能发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太阳能发电的生产统计指标体系是对太阳能发电产业的整体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指标体系。
下面将详细介绍太阳能发电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一、发电量指标发电量是衡量太阳能发电产业生产情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统计和分析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量,可以了解太阳能发电的总体产能水平以及发电效率等情况。
1.总发电量:指太阳能发电站在一定时间内(如一年)的总发电量。
2.单位发电量:指太阳能发电站在一定时间内的发电量与装机容量的比值,用于评估太阳能发电的效益和利用程度。
3.发电时间:指太阳能发电站有效发电的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用于评估太阳能发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装机容量指标装机容量是指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设备容量,是衡量太阳能发电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1.总装机容量:指太阳能发电站的总发电设备容量,通常以千瓦或兆瓦为单位。
2.单位装机容量:指太阳能发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与发电站数量的比值,用于评估太阳能发电产业的集中程度。
三、利用率指标利用率指标是指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利用程度和效率。
1.设备利用率:指太阳能发电设备实际发电时间与理论发电时间的比值,可以反映设备运行稳定性和维护情况。
2.光伏转换效率:指太阳能发电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衡量光伏发电设备性能的核心指标。
四、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是衡量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水平和盈利能力的指标。
1.发电成本:指太阳能发电的总成本,在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产生的费用。
2.单位发电成本:指太阳能发电的发电成本与发电量的比值,用于评估太阳能发电的经济效益。
3.投资回收期:指太阳能发电站投资回收所需的时间,可以评估太阳能发电的投资风险和回报水平。
五、环境指标环境指标是指太阳能发电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和贡献情况。
生产运营指标统计分析说明复习进程
新能源公司、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生产运营指标统计说明(正在发文流转中)为进一步规范各新能源公司、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的运营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加强设备的可靠性管理,提高生产运营管理水平,新能源事业部参照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制的《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试行)》及集团公司编制的《综合统计分析系统指标解释》,编制了生产运营指标统计说明。
一、运行指标统计填报对象各已发电的新能源公司、风电场、太阳能电站。
每个风电场、太阳能电站带电后就必须进行统计。
二、统计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统计方法说明生产运营统计指标体系分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电量指标本类指标用来反映风电场、太阳能电站在统计周期内的电量情况。
具体有四个指标: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和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1. 发电量:风电场、太阳能电站发电量是指整个场站发电量的总和。
风电场的发电量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发电量取自场内每条集电线路发电量之和,以集电线路电度表读数为准,此表计为法定计量表,国电电力统计、分析、计算指标用的发电量全部采用这个数据。
另一种发电量是从风机SCADA系统采集取得的数据,主要用于场内分析及对标管理。
太阳能电站的发电量取自集电线路的电度表。
2. 上网电量:指向电网输送的电能。
风电场、太阳能电站上网电量指从送出线路风电场、太阳能电站侧关口表处读取上行(正向)电量取得,不允许取送出线路对侧关口表数据。
3. 购网电量:从电网购入的电能。
购网电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从送出线路风电场、太阳能电站侧关口表处读取下行(反向)电量取得。
另一部分为全场停电或其它原因导致全场负荷由备用变带时,从备用变产生的购网电量。
购网电量为这两部分之和。
4.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是指场站全部发电量折算到全场装机容量满负荷运行时的发电小时数。
计算公式为: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发电量/全场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指在统计期内按日历小时平均计算的容量。
太阳能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及生产运行指标对标评比管理办法
太阳能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及生产运行指标对标评比管理办法太阳能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是评价光伏电站运行和生产情况的工具,它对电站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为电站管理者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
太阳能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对标评比管理办法是对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进行对标评比的方法和规范。
太阳能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电站发电量、光伏发电效率、设备可利用率、设备完好率、设备维护保养成本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电站的发电量、发电效率、设备可靠性、设备维护状况等方面的情况,是评价电站运行和生产情况的重要依据。
电站发电量是衡量电站发电能力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了电站的发电能力和发电水平。
光伏发电效率是光伏电站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它反映了光伏发电设备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设备可利用率是衡量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备完好率是衡量设备工作状态的指标,它反映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
设备维护保养成本是对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进行经济分析的指标,它反映了设备维护和保养的经济性和成本控制情况。
确定评比对象是选择要进行评比的光伏电站,评比指标是确定要进行评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对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制定评比计划和方案是对评比活动进行具体的安排和方案制定。
通过太阳能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对标评比管理办法,可以促进电站管理者对电站的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电站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也可以为电站之间的比较和经验交流提供一个参考和依据。
总之,太阳能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及生产运行指标对标评比管理办法是对电站生产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和对标的重要工具和方法,通过对电站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可以为电站管理者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提高电站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计划体系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计划体系光伏电站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设施,其生产运行指标计划体系是为了保障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的提高而建立的。
这个体系包括了多个方面的指标,如发电量、效率、安全、环境等,下面将对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计划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1.发电量指标。
发电量是光伏电站运行的核心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
在光伏电站的生产运行指标计划体系中,应当明确制定了每日、每月、每季度和每年的发电量目标,以确保光伏电站的正常发电和提高发电效率。
2.效率指标。
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光伏电站的生产运行指标计划体系中,应当包括了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电池组件的效率以及整个光伏电站系统的效率指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3.安全指标。
光伏电站的安全是生产运行必须要关注的方面之一、在光伏电站的生产运行指标计划体系中,应当明确规定了光伏电站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还应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故障的发生。
4.环境指标。
光伏电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方式,其环境影响也是需要关注的。
在光伏电站的生产运行指标计划体系中,应当设置了环境保护指标,包括光伏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排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光伏电站对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消耗和污染。
5.维护和管理指标。
光伏电站的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
在光伏电站的生产运行指标计划体系中,应当设置了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指标,包括设备的定期巡检和维护计划、设备故障的处理等。
同时,还要加强设备管理和使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维护和管理能力。
6.技术创新指标。
光伏电站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光伏电站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在光伏电站的生产运行指标计划体系中,应当设置了技术创新指标,包括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以鼓励和支持光伏电站的技术创新,提高光伏电站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太阳能发电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附件2:太阳能发电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试行〕太阳能发电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以四类共11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
分列如下: 一、自然特性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太阳能光伏电站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自然资源状况。
采用组件平均温度指标加以表征。
1、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内测得的光伏电场组件阵列外表温度的平均值。
11ni i T T n ==∑单位:摄氏度〔o C 〕式中:T —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温度,oC ;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i T —统计周期内第i 记录的温度值,oC 。
二、设备可靠性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光伏电站运行水平和设备完好率的指标。
主要有光伏系统可利用率和光伏电场可用系数两个指标。
1、光伏系统可利用率光伏系统可利用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除去光伏系统因定期维修和故障时数后剩余时数与总时数除去非设备自身责任停机时数后剩余时数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即式中:光伏系统可利用率 — 系统设备可利用率;A —停机小时数〔不包括待机时间〕,h ;B —非设备自身责任的停机小时数,h ;T —统计期间内的公历小时数,h 。
其中,非设备自身责任的停机小时数〔B 〕包括以下情况: ①电网故障〔电网参数在技术标准范围之外〕;②气象条件〔包括天气状况和环境温度〕超出技术标准规定的运行范围;③不可抗力;④合理的例行维护时间。
2、光伏电场可用系数光伏电场可用系数是指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与日历小时数的比值,即T T η=可用小时可用系数日历小时式中:η可用系数—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可用系数;T 可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h ;T 日历小时—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h 。
其中,光伏电场可用小时是指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机组的运行小时、调度停运备用小时和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小时之和,即T T T T =++可用小时运行小时场外原因受累停用备用小时调度停用备用小时 单位:小时〔h 〕式中:T 可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可用小时,h ;T 运行小时—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机组处于运行状态的小时数,h ;T 调度停用备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机组处于调度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h ;T 场外原因受累停用备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机组处于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h 。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能耗指标
!线路损耗等。 !9.升压站损耗
升压站损耗是指在统计周期内,从支支路电表到关口口表之间的电量损耗。升压站
!损耗包括主变损耗、站用用变损耗、⺟母线损耗及其他站内线路损耗。 !10.规范化能耗指标
(1)光伏方方阵吸收损耗等价时 光伏方方阵吸收损耗等价时是指在统计周期内,光伏方方阵吸收损耗的电量折算到 该站全部装机满负荷运行行条件下的发电小小时数。
(2)逆变器损耗等价时 逆变器损耗等价时是指在统计周期内,逆变器损耗的电量折算到该站全部装机 满负荷运行行条件下的发电小小时数。
(3)集电线路及箱变损耗等价时 集电线路及箱变损耗等价时是指在统计周期内,集电线路及箱变损耗的电量折 算到该站全部装机满负荷运行行条件下的发电小小时数。
(4)升压站损耗等价时 升压站损耗等价时是指在统计周期内,升压站损耗的电量折算到该站全部装机 满负荷运行行条件下的发电小小时数。
!等)和送出线路等设备的损耗电量。 !5.厂厂损率
厂厂损率是指在统计周期内,消耗在光伏电站内输变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自自用用
!电的电量占光损耗
光伏方方阵吸收损耗是指在统计周期内,光伏方方阵按额定功率转换的直流输出电 量(理论发电量)与逆变器输入入电量的差值,光伏方方阵吸收损耗包括组件匹配
能耗指标包括两类,一一类是能量指标,另一一类是规范化指标,规范化的能耗指
!标可用用于对不同规模、不同结构的电站进行行横向对比比。
能耗指标是反映光伏电站电量消耗和损耗的指标,包括厂厂用用电量、综合厂厂用用电 量、厂厂用用电率、综合厂厂用用电率、厂厂损率、光伏方方阵吸收损耗、逆变器损耗、集 电线路及箱变损耗、升压站损耗和规范化能耗指标中的光伏方方阵吸收损耗等价 时、逆变器损耗等价时、集电线路及箱变损耗等价时、升压站损耗等价时等十十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
光伏电站的生产和运行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电量:光伏电站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太阳能发电,因此发电量是评估光伏电站运行效果的重要指标。
发电量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例如日发电量、月发电量、年发电量)来统计。
2. 储能效率:光伏电站通常配备能量储存设备,如电池组,用于存储太阳能发电的电能。
储能效率是指储能系统中储存的电能与输入电能之间的比例。
较高的储能效率意味着电站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并在需要时供应稳定的电力。
3. 发电效率:发电效率是指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越高,就能够更有效地转化太阳能为电能。
4. 可靠性:电站的可靠性是指其在长期运行中能够持续稳定地发电。
可靠性指标包括电站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故障持续时间、故障修复时间等。
5. 维护成本:光伏电站的维护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维护、运行人员的工资和培训成本等。
通过控制维护成本,可以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
6. 环境影响:光伏电站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碳排放、土地占用、光照污染等。
评估电站的环境影响可以采用碳排放量、土地利用率等指标。
以上指标可以综合评估光伏电站的运行效果,以指导电站的优化和改进。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是用来衡量和评估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情况的重要工具。
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可以提供关于光伏电站性能、发电效率、设备运行状况等方面的数据,帮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1.光伏发电量指标:光伏发电量指标是衡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关键指标之一、可以通过统计每天、每月、每年的发电量来评估光伏电站的性能。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光伏电站发电系统是否满足预期产能。
2.发电效率指标:发电效率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光伏电站发电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包括光电转换率、电能转换率等指标。
通过监测和计算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可以指导运维人员改善电站的发电性能,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耗。
3.设备可靠性指标:设备可靠性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光伏电站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故障率。
包括组件故障率、逆变器故障率、汇流箱故障率等指标。
通过监测和计算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预测设备寿命,制定维护计划,保证电站的正常运行。
4.功率因数指标:功率因数指标可以反映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负载情况和电能质量。
通过监测和计算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可以及时调整电网负载,优化发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5.能源损失指标:能源损失指标可以评估光伏电站能量转换的效率和能源的利用程度。
包括光伏组件的损耗率、电缆线路的能耗等指标。
通过监测和计算能源损失指标,可以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
6.安全生产指标:安全生产指标可以评估光伏电站的生产环境、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性。
包括电弧故障率、火灾事故率、人身伤害事故率等指标。
通过监测和计算安全生产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评估光伏电站运行情况的重要工具。
通过设计和应用指标体系,可以全面了解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运行效率、设备可靠性、能源利用情况以及安全生产状况,为运维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电站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精编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精编1.发电效率指标发电效率是衡量光伏电站发电性能的重要指标。
主要包括光伏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整个电站的总发电效率。
光电转换效率是指光伏电池组件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可以通过实测数据来获得,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光伏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代表了其发电性能的水平,是评估电池组件质量的重要指标。
总发电效率是指整个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与太阳辐射能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实测数据计算。
总发电效率受影响的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强度、光伏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电站布局等。
2.产能利用率指标产能利用率是评估光伏电站发电性能和资源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光伏电站实际发电量与理论最大发电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实际发电量是指光伏电站在实际运行中所实际发出的电能总量,理论最大发电量是指光伏电站在光照条件最佳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发电能力。
产能利用率的高低反映了光伏电站的电能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
其计算公式为:产能利用率=实际发电量/理论最大发电量*100%。
3.运行安全性指标运行安全性是评估光伏电站运行安全状态的重要指标。
光伏电站运行安全性指标主要包括设备完好率、故障修复时间和电池组件的性能衰减。
设备完好率是指光伏电站设备正常运行的时间与总运行时间之间的比例。
设备完好率反映了光伏电站的设备运维水平和停机次数。
故障修复时间是指光伏电站设备发生故障后,修复到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
故障修复时间越短,光伏电站的运行安全性越高。
电池组件的性能衰减是指光伏电池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性能下降的程度。
光伏电池组件性能衰减率越小,说明其质量越好,寿命和发电效率越长久。
4.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是评估光伏电站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
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包括电站的年发电量、收益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年发电量是指电站每年产生的电能总量。
收益是指电站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投资回收期是指电站的投资成本在收益中完全回收的时间。
光伏新能源电力系统报表指标解释
光伏新能源电力系统报表指标解释第一节生产能力1.组件安装容量【指标解释】指光伏发电站中安装的光伏组件标称功率之和。
2.逆变器容量【指标解释】指光伏电站全部逆变器额定输出容量的总和。
3.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指标解释】指报告期末电站实际拥有的在役光伏逆变器容量。
【计算方法】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报告期初逆变器容量+报告期内新增逆变器容量-报告期内减少逆变器容量4.本期新增发电设备容量【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通过基建、并购等方式新增加的逆变器容量。
5.本期减少发电设备容量【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通过售让、关停等方式而减少的发电设备容量。
【注意事项】企业为减少亏损等原因而主动停止生产,但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关停的项目,不能计入减少发电设备容量。
6.发电设备平均容量【指标解释】指光伏逆变器在报告期内按日历小时平均计算的容量。
【计算方法】如在报告期内光伏逆变器无增减变化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等于期末发电设备容量。
如光伏逆变器有新增或减少(拆迁、退役、报废、转让)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应按下述方法计算:报告期发电设备平均容量二期初发电设备容量+本期新增发电设备容量-本期减少发电设备容量二期初发电设备容量+[∑(报告期内新增发电设备容量X 新增设备容量自投产到报告期末的日历小时数)]÷报告期日历小时数-[∑(报告期内减少发电设备容量X该机组自报批准拆除或报废到报告期末的日历小时数)]÷报告期日历小时数7.容配比【指标解释】指光伏发电站中安装的光伏组件标称功率之和与逆变器额定输出功率之和的比值。
【计量单位】1:1.x第二节设备利用1.利用小时数【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发电量折合成额定容量的运行小时数,是反映发电设备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计量单位】小时(h)【计算方法】利用小时数二报告期内发电量÷报告期内逆变器安装容量2.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光伏电站发电量与发电设备(指逆变器)平均容量的比值,是反映发电设备按容量计算的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试行)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试行)一、范围本体系适用于集中式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规定了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运行指标统计的内容与方法。
分布式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可参考此体系。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生产运行统计指标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分为太阳能资源指标、电量指标、能耗指标、设备运行水平指标、设备可靠性指标等五个部分,共29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分列如下:1.太阳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光伏发电站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太阳能资源状况。
采用平均风速、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水平面总辐射量、倾斜面总辐射量、日照时数等6项指标加以综合表征。
(1)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指在统计周期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通过光伏发电站内的环境监测仪测量得到。
单位:m/s。
(2)平均气温平均气温是指在统计周期内通过环境监测仪测量的光伏发电站内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
单位:℃。
-3 -(3)相对温度相对温度是指空气中的绝对温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对比值,以百分比(%)表示。
(4)水平面总辐射量水平面总辐射量是指在统计周期内照射到水平面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单位:kW.h/m2(或MJ/m2)(5)倾斜面总辐射量倾斜面总辐射量是指在统计周期内照射到某个倾斜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单位:kW.h/m2(或MJ/m2) (6)日照时数日照时数也称实照时数,指在统计周期内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或超过120W/m2的时间总和。
单位:h。
2.电量指标电量指标用以反映光伏电站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和购电量情况,包括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逆变器输入电量、逆变器输出电量和等效利用小时数、弃光电量、弃光率等8个指标。
(1)发电量发电量是指在统计周期内光伏发电站各支路电表计量的有功电量之和。
单位:kW.h。
(2)上网电量- 4 -上网电量是指在统计周期内电站向电网输送的全部电能,可从电站与电网的关口表计量处读取。
单位:kW.h。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是对光伏电站生产运行过程中各方面的技术指标和管理指标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科学化的衡量和评价,旨在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为电站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改进提供依据。
下面将从光伏电站的运行指标、生产指标和效益指标三个方面对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一、光伏电站的运行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发电量指标: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是衡量电站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从年、月、日的发电量来进行衡量,也可以从特定时间段的发电量进行比较。
以年发电量为例,可以根据电量峰谷差、弃光率、机组利用率等指标评价发电量的高低。
2.电站效率指标:电站的效率指标包括光伏阵列的效率、逆变器的效率和整个电站的效率。
光伏阵列的效率可以通过光伏电池组件的平均转化效率来衡量,逆变器效率可以通过逆变器的平均转化效率来衡量,而整个电站的效率则是综合考虑光伏阵列、逆变器、电网等因素的综合效率。
3.故障率指标:故障率是评价光伏电站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包括逆变器故障率、光伏组件故障率、电缆故障率等。
通过对故障率的监控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提高电站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技术经济指标:光伏电站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包括电站的投资回报率、发电成本、发电收益等指标。
投资回报率是评价光伏电站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发电成本可以通过考虑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来进行计算,发电收益可以通过考虑电站的发电量和电价来计算。
二、光伏电站的生产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日发电量:日发电量是指光伏电站在每日发电中所产生的电量。
通过日发电量的监控和分析,可以了解电站在不同时段的发电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保障电站的稳定运行。
2.周发电量:周发电量是指光伏电站在每周发电中所产生的电量。
通过比较不同周的发电量,可以监控电站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并调整电站的运行策略,提高发电效率。
3.月发电量:月发电量是指光伏电站在每月发电中所产生的电量。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引言: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光伏电站的生产运行是整个光伏发电系统能否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为了保障光伏电站的生产运行能够达到最佳效果,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进行监控和评估。
本文将从电站效率、发电能力、设备可靠性、运行安全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分别介绍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
一、电站效率指标光伏电站的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实际发电量与光照条件下潜在发电量的比值。
提高光伏电站的效率是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效益的关键。
电站效率指标包括组件效率、系统效率和发电效率等。
组件效率指标是指光伏发电组件的太阳能转化效率,主要取决于组件的材料、制造工艺和工作温度等因素;系统效率指标是指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转化效率,包括组件效率、逆变器效率和系统丢失等;发电效率指标是指单位时间内实际发电量与组件装机容量之比,反映了光伏电站在给定条件下的实际发电能力。
二、发电能力指标发电能力是指光伏电站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电的能力。
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可以提高光伏电站的运营收益。
发电能力指标包括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和平均发电功率等。
装机容量是指光伏电站所安装的光伏组件的总功率,反映了电站的发电能力;年发电量是指光伏电站在一年内实际发电的总量,是评估电站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平均发电功率是指光伏电站在一定时间内平均每单位时间的发电量,可以反映电站的日常发电能力。
三、设备可靠性指标设备可靠性是指光伏电站内的设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按照设计要求稳定运行的能力。
设备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和可靠性等。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指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平均出现故障的时间间隔,是评估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平均修复时间是指设备在发生故障后平均修复所需要的时间;可靠性是指设备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的概率。
四、运行安全指标光伏电站的运行安全是指电站在正常运营过程中,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运行安全。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
光伏电站⽣产运⾏指标体系光伏电站⽣产运⾏指标体系北京⽊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10⽉光伏电站⽣产运⾏指标体系1 范围本体系对PV系统中与能源有关的性能参数进⾏监测及说明,基于监测数据,提出了⽣产运⾏指标及算法。
这些⽣产运⾏指标⽤来对PV电站的运⾏情况进⾏评价,主要包括倾斜⾯辐射量、⽅阵输出、逆变器的输⼊和输出、能量损耗、上⽹电量、设备运⾏参数。
2 测量参数表1给出测量参数。
其他指标参数可⽤数据采集系统软件从实时测量数据计算得到。
所有辅助系统消耗的功率认为是PV电站的损耗,不认为是负载。
表1 实时监测参数3 监测⽅法3.1辐射强度测量记录⽅阵⽔平⾯内的辐射强度数据,⽤于PV系统的性能分析,也可与其他地点的标准⽓象数据进⾏⽐较。
辐射强度传感器的精度,包括信号处理的精度,应优于其读数的5% 。
3.2⼤⽓环境温度测量采⽤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包括信号处理的精度,应优于1K。
3.3风速测量风速传感器放置在⾼处和能代表⽅阵环境的位置,当风速≤5m/s时,其精度优于0.5m/s;当风速≥5m/s时,其精度应优于其读数的10%。
3.4电压和电流测量电压、电流参数包括直流和交流,其传感器的精度,包括信号处理的精度,应优于其读数的1%。
3.5功率测量功率参数包括直流和交流。
逆变器的直流输⼊功率使⽤直流功率表精确测量直流功率,交流功率使⽤能记录功率因素和谐波失真的功率传感器进⾏测量。
功率传感器精度,包括信号处理的精度,应优于其读数的2%。
3.6数据采集系统为了监测,使⽤⼀个⾃动数据采集系统。
监测系统的总精度按GB/T 20513-2006/IEC 61724:1998附录A给出的校准⽅法确定。
监测系统采⽤商品化的硬件和带有合适的⽤户⼿册⽂件的软件,可获得技术⽀持。
3.7采样间隔⽓象数据有关的参数的采样间隔为不⼩于300s;汇流箱有关的参数的采样间隔为不⼩于300s;逆变器有关的参数的采样间隔为不⼩于300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
太阳能发电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试行)
太阳能发电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以四类共11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
分列如下:
一、自然特性指标
本类指标用以反映太阳能光伏电站在统计周期内的实
际自然资源状况。
采用组件平均温度指标加以表征。
1、平均温度
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内测得的光伏电场组件阵列表
面温度的平均值。
T i
单位:摄氏度(o c)
式中:
T —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温度,o c ;
n—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
T —统计周期内第i记录的温度值,。
c。
二、设备可靠性指标
本类指标用以反映光伏电站运行水平和设备完好率的指标。
主要有光伏系统可利用率和光伏电场可用系数两个指标<
1、光伏系统可利用率
光伏系统可利用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除去光伏系统因定期维修和故障时数后剩余时数与总时数除去非设备自身责任停机时数后剩余时数
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即
A - 8
光伏系统可利用率=<1---- ------------------ )xlOO%
T - B
式中:光伏系统可利用率一系统设备可利用率;
A —停机小时数(不包括待机时间),
B—非设备自身责任的停机小时数,
T—统计期间内的公历小时数,h
其中,非设备自身责任的停机小时数(B)包括以下情况:
①电网故障(电网参数在技术规范范围之外);
②气象条件(包括天气状况和环境温度)超出技术规范规定的
运行范围;
③不可抗力;
④合理的例行维护时间。
2、光伏电场可用系数
光伏电场可用系数是指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与
日历小时数的比值,即
T可用小时
可用系数 ~
T日历小时
式中:
可用系数一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可用系数;
T可用小时一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h ;
T日历小时一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h。
其中,光伏电场可用小时是指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机组的运行小时、调度停运备用小时和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小
时之和,即
T
可用小时T
运行小时T调度停用备用小时T场外原因受累停用备用小时
式中:
T可用小时一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可用小时,h ;
T运行小时一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机组处于运行状态的小时数,h ;
T
调度停用备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机组处于调度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h ;
T场外原因受累停用备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场机组处于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h 。
三、电能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光伏电站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采用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共四个指标。
1、发电量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各分站房的发电量之和。
n
E发电量E i 单位:千瓦时(kWh)
i1
式中:
E发电量一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站发电量,kWh ;
n —统计周期内的分站房个数;
E i —统计周期内的第i个分站房发电量,即该分站房逆变器的输出电能,kWh。
单位:小时(h )
2、上网电量
上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光伏电站与电网并网点关口
表计量的由光伏电站向电网输送的电能,单位:千瓦时(kWh)
3、购网电量
购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光伏电站与电网关口表计量的由电网向光伏电站输送的电能,单位:千瓦时(kWh)
4、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是指统计周期内的发电量与发
电设备平均容量的比值,即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发电量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
单位:小时(h)
式中: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一统计周期内的发电设备平均
利用小时,h ;
发电量一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站发电量,kWh ;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一统计周期内的光伏电站发电设备
平均容量,kW。
其中,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刀发电设备容量X统计周期
内该设备构成本场发电设备的小时数)/统计周期日历小时数。
四、耗损指标
反映光伏电场电能消耗和损耗的指标,采用场用电量、综合场用电量、场用电率、综合场用电率四个指标。
场用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光伏电站场用电变压器计量指示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量减去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包括全站办公、食堂、照明、动力、电暖、空调、电热水器、通讯、检修、试验、逆变、设备控制和操作、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生活水、火灾报警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负荷的用电总和,单位:千瓦时(kWh)。
2、综合场用电量
综合场用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的生产、生活、技改和各类损耗等全部耗用电量综合场用电量=电场发电量-上网电量十购网複量
单位:千瓦时(kWh)
式中:
综合场用电量—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的综合场用电
kWh ;
电场发电量 - —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的发电量,
kWh ;
上网电量一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的上网电量,
kWh ;
购网电量一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的购网电量,kWh。
场用电率是指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场用电量占全场发 电量的百分比,即
式中:
场用电率一
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的场用电率;
场用电量一
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的场用电量,
kWh ; 电场发电量 - —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的发电量,
kWh
4、综合场用电率
综合场用电率是指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综合场用电量 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即
综合场用电率 综合场用电量
=电场发电量 100
%
式中:
综合场用电率 一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的综合场用电率; 综合场用电量 一 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的综合场用电 量,kWh ;
电场发电量 一 统计周期内光伏电场的发电量,
kWh
场用电率
场用电量 电场发电量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