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十大经济关键词:读懂今年最重要的两个政策转向
2018年度十大热词
2018年度十大热词作者:来源:《军工文化》2019年第02期01改革开放40周年毋庸置疑,这是2018年最大的一件事。
40年前,一场变局如是启幕。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关键一招”四个大字,将改革开放与“中国命运”“中华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
40年,我国GDP从1978年的0.3679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
40年,我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
40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40年,也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深刻变革发展的40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坚持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优化、提升、壮大,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技术密集、基础雄厚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中核集团为例,随着改革的浪潮,建立起了支撑核工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全球配套供应链,与俄、法、德、美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商务合作。
2018年6月8日,中俄两国签署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核电合作项目,项目总造价超过千亿人民币。
40年很长,多少个国防重器横空出世,惊艳时空;40年很短,有如白驹过隙,转瞬进入新时代。
未来的40年会发生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但我们唯一确定的是,中国正在以国家意志、举国之力,托举起一个大国的起飞梦想。
02十九大精神在2018年,“十九大精神”这个词,已不能用“熱”来形容,而应用“沸”。
从时间维度看,贯彻了全年始终且热度不减;从空间维度,无论大型会议还是学习研讨,无论重大工程现场还是科研一线,无论身处国内还是异国他乡,只要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处处都充盈着十九大精神的思想光芒。
在2018年的春风还未吹满大地之前,这五个字就已经跳跃在指尖、在眼前、在心中。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2018年是中国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年,各行业都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战略。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变革的环境下,以下是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1. 科技巨头逐渐崛起从今年开始,中国的科技巨头们逐渐崛起。
由于市场规模大、用户数量众多,一些国内公司已经开始向全球拓展。
如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公司成为了全球数一数二的科技企业,继续领军中国科技发展。
2. 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
在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
例如,《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发表,众多企业和企业家也在积极参与区块链项目。
政府也已经规定了一些区块链技术的标准。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中国新兴产业的其中一个重点。
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加入其中,将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纳入公司战略中。
在2018年初,中国国务院发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人工智能作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4.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爆炸式增长电子商务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超级产业。
在中国,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个发展势头正盛的行业,各大公司纷纷加入其中。
中国的淘宝和天猫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5. 共享经济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新经济产业之一。
各类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办公等服务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6. 短视频短视频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
短视频应用如果快手、抖音等已经成为热门应用。
这类应用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同时促进了一些新人的崛起。
2018年,短视频行业发展迅速,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
7.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2018年,中国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量持续增加,而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渠道也在逐渐扩大。
这有助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货币的使用率,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8. 微信支付、支付宝的普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移动支付平台。
一图读懂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解财经
k.
▲
d
_图读懂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项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则更为重要。 那么,相较2017年,此次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现了哪些关于经济工作的新表述?
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 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 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 发展阶段。
宏观政策
要强化逆周期调节,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 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 需求。
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 的货币政策,健全经济政策协 调机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 区间。
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 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 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 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 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 授权经营体制。加强国有 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 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 理结构。
民营经济
要支持民营企业发 展,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 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 全和财产安全。
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 做好八项重点工作:
①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②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④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⑤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⑥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⑦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 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 制度。 ⑧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资本市场
深化财税金融、国资 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坚 决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障 碍,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落实保护产权政策,依法 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 产权纠纷案件。全面实施 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 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 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2018年对于中国新经济来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新经济领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影响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下面是2018年中国新经济的十大事件。
一、互联网巨头的投资风潮2018年,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进一步加大了他们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力度。
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纷纷加大对新经济领域的投资,扶持新兴企业和创业者,推动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人工智能的突破2018年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一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和普及。
三、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经济在2018年迅速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项目普及,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改变。
四、金融科技的创新金融科技在2018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移动支付、在线借贷、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改变着人们的金融行为和金融体系。
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2018年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企业的创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六、区块链的热潮在2018年,区块链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政府加大了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力度,推动了区块链在金融、供应链、版权等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七、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在2018年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各行各业纷纷将大数据应用到自己的业务中。
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技术不断深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八、新零售的崛起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在2018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阿里巴巴的盒马鲜生、京东的无人货架等新零售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改变了传统零售行业的格局。
九、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2018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文化创意产品的推广深入,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2018年,是中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从技术创新、消费升级以及进口增长形成有利互动,经济活力不断释放,新经济发展跌宕起伏,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以下十大经济热点事件:一、科技创新迅速变革经济2018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一年,引领新经济发展,改善社会发展质量。
政府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全国的发展调整机制,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二、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2018年作为消费力量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消费市场大幅增长,国家对消费品进行了深入释放,实现了消费品产业升级结构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品。
三、互联网与新兴技术促进经济发展2018年,互联网日渐渗入生活,五线城市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今年最重要的新经济发展,在支付领域推出了新的支付方式,实现经济的双赢局面。
四、“一带一路”建设开创新经济2018年,“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中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撑力量。
贸易合作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展,促进了与国际经济联系的发展。
五、电子商务支撑新经济发展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进一步加速发展,发挥重大作用,社保体系加强,产品多样性增加,消费和供应链建立迅速,改善中国经济发展,促进消费者的支出投入。
六、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2018年,金融创新发展卓有成效,新兴金融给实体经济提供了重大机遇,政策支持和改革动力加强,统筹实体经济和金融创新发展,鼓励创新企业,大幅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生态能力。
七、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2018年,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国家系列政策支持和产业提升,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导向,大力推进碳排放减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保护环境。
八、中央财政投入激发经济活力2018年,中央政府加大了对经济政策的投入,实施Institutional Reform和改革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加快提高财政边际效率,实施基础设施投资,积极发挥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
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
那么,2018年经济工作具体要怎么干?“十九大”以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主题和主线是什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任务和工作重点又包含什么?本报告将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敬请观看。
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给大家讲一讲2018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也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发展理念。
(一)主要内涵1.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对发展的要义进行了全面、全新、前瞻性注释。
发展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和要求。
那么,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新发展理念对这些问题作了全面、全新、前瞻性诠释。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奇迹。
中国的发展丰富了发展经济学内涵,中国发展理论是一个重大创新,具有世界意义。
在新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强调整体发展观,提高了发展的整体性,这与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一致的。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最大的短板,要补齐短板,就要提高发展的整体性。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发展指明了方向。
2.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这也体现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018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
2018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摘要:一、引言二、2018 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介绍1.民营经济2.营商环境3.港珠澳大桥4.贸易战5.科创板6.进口关税7.中兴通讯8.减税降费9.美团收购摩拜10."双创"、升级版三、结论正文:一、引言2018 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一年里,我国经济面临了诸多挑战,也取得了许多成绩。
在这一年里,一些经济类词汇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了2018 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
二、2018 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介绍1.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指由民间投资、民间经营、民间分配的经济成分,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18 年,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指企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注册、经营、纳税、招聘等方面的综合环境。
在2018 年,我国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3.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跨海大桥,全长55 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发展。
4.贸易战贸易战是指国际贸易中的一种形式,主要是由于国家间的贸易政策冲突而引发的。
在2018 年,中美贸易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5.科创板科创板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的一个新的板块,旨在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在2018 年,科创板正式开板,为我国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6.进口关税进口关税是指进口商品在进口国需要缴纳的税款。
在2018 年,我国降低了部分进口商品的关税,进一步扩大了进口,促进了国际贸易平衡。
7.中兴通讯中兴通讯是中国的一家通信设备制造商,是全球领先的5G 设备供应商之一。
在2018 年,中兴通讯因美国制裁而陷入困境,引发了广泛关注。
8.减税降费减税降费是指国家通过降低税收和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2018年,是中国新经济蓬勃发展的一年,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在这一年中,中国新经济领域呈现出了诸多重要的事件和趋势,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为大家盘点2018年中国新经济领域的十大重要事件。
一、电子商务平台的崛起2018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平台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阿里巴巴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继续稳居电子商务领域的龙头地位,蚂蚁金服的支付宝更是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京东、拼多多等电子商务企业也蓬勃发展,推动了中国新经济的增长和崛起。
二、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共享经济在2018年继续迅猛发展,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办公等共享模式深入人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使得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共享经济成为了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2018年,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取得了重大突破,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
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不断加码,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使得新能源汽车在2018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销量持续增长,成为了车市的新亮点。
五、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区块链技术在2018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仅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吸引了更多行业的关注和参与。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逐渐走向实际,包括供应链金融、数字货币等领域都有了重大突破。
六、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发展2018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经历了监管的严格整顿和规范,各类风险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渐朝着合规化和稳健发展的方向前行。
七、新型消费的崛起2018年,中国新型消费不断升温,特别是互联网+、智能家居、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为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八、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201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投入加大,科技创新成为各行各业的关键词,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企业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201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新经济得到进一步推动的一年。
以下是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
1. 科技企业崛起:2018年是中国科技企业崛起的一年,特别是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公司继续扩大规模和影响力,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2.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在2018年继续蓬勃发展,特别是“双11”购物狂欢节的销售额再次刷新纪录。
电子商务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3. 共享经济热潮:共享经济在2018年继续蓬勃发展,特别是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兴行业。
共享经济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 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在2018年进一步发展,中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者之一。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渗透到各个行业,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5. 互联网金融监管收紧:2018年,中国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特别是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整顿,引导互联网金融回归风控和合规。
6. 区块链技术应用推进:2018年,中国政府加大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进力度,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供应链等领域的应用。
7. 人才争夺战:中国新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激发了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
8. 大数据应用扩大:大数据在2018年进一步得到应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对决策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9. 云计算技术普及:2018年,云计算技术得到普及和推广,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了效率和创新能力。
10.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中国新经济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引导了大量创新创业者涌现。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推动了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8年是中国新经济持续蓬勃发展的一年,科技企业崛起、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推动了新经济的发展。
对互联网金融和区块链技术的监管和应用推进也成为关注焦点。
2018经济生活知识点
2018经济生活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了解经济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出决策以及规划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2018 年经济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宏观经济形势2018 年,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诸多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
在国内,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压力。
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货币政策央行在 2018 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通过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等,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引导市场利率水平。
同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三、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
加大了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科技创新等。
通过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 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阶段性成果,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稳步推进,降成本成效明显,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五、消费升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消费者对于品质、品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旅游、文化、教育、健康等服务消费增长迅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六、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在 2018 年继续蓬勃发展。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互联网+”深入融合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七、房地产市场2018 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持续收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各地因城施策,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如限购、限贷、限售等,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1.无人技术推动物流业全面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无人仓到无人车、无人机、智能柜,整个物流产业链正在实行无人化革新和智慧化重构。
2018年3月27日,民航华东局向顺丰控股旗下公司颁发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
11月15日,民航西北局向京东集团旗下公司颁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许可证》,明确将“物流配送(限试点企业)”业务纳入企业经营项目。
这些标志着物流无人机商业落地时代的到来。
此外,菜鸟发布了具有新零售功能、可自动巡游的无人车;苏宁推出了无人重卡“行龙一号”、无人车“卧龙一号”等科技产品;百度也推出名叫“新石器”的载物无人驾驶物流车,将在雄安和常州实现落地运营。
2.共享单车市场进入转型和洗牌阶段2018年,“疯狂融资、野蛮投放”的共享单车行业遭遇困境。
4月初摩拜被美团以股权+现金的方式作价37亿美元收购;小鸣单车进入破产程序;ofo不断传出融资失败、裁员、退押金难等消息。
在许多单车品牌黯然离场的同时,哈啰出行则后来居上、逆势扩张。
共享单车市场正处于转型期和洗牌阶段,当资本由狂热转向“冷静”后,单车企业也需要从“跑马圈地”“野蛮生长”转向拼服务和用户体验,完善商业模式、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
3.国内IPv6体系部署提速2018年5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通知。
通知提出,实施LTE网络端到端IPv6改造,到2018年末,移动互联网IPv6用户规模不少于5000万户。
这份通知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除了明确市场用户的改造规模,而且把国内顶级互联网机构全部囊括进去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播电视网络、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华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小米、青云等。
4.网约车安全成社会关注焦点国内网约车巨头滴滴在2018年遭遇“安全门”。
5月5日,某航空公司空姐李某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引发舆论哗然;8月24日,温州乐清女孩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时再次遇害。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2018年,中国新经济领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的介绍。
1. 科技巨头的崛起2018年,中国的科技巨头继续崛起,成为全球创新和领先技术的推动者。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公司持续扩大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影响力,推动中国新经济的发展。
2. 电子商务的创新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继续迅猛发展,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2018年,双11、618等大型电商促销活动再次刷新销售记录,显示了中国电商市场的巨大潜力。
新兴电商平台和模式如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也开始崭露头角。
3.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2018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人脸识别、语音助手、自动驾驶等领域。
中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4. 区块链技术的关注2018年,区块链技术备受关注。
虽然中国政府对加密货币采取了严厉的监管措施,但对区块链技术本身的支持态度积极。
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的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区块链领域的重要力量。
5. 新能源汽车的爆发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大量新能源汽车企业涌入市场,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6.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强化2018年,中国政府强化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加强了对P2P网贷、虚拟货币等领域的监管,促进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7. 科技创新的突破2018年,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基因编辑技术、太空探索、人工智能等领域。
这些突破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也为中国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8.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2018年,大数据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等领域。
2018年“两会”确定了哪些经济政策?
龙源期刊网 2018年“两会”确定了哪些经济政策?作者:来源:《中关村》2018年第04期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近日总结“两会”政策信号:一切为了高质量发展。
任泽平认为,2018年“两会”信息量很大,重磅政策纷至沓来,新一轮改革开放正史诗般展开。
不难发现,所有这些政策,均围绕一个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速目标已经淡化,M2也不再提,稳健的货币政策搭配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一五三”经济政策顶层设计日渐清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已经开打,建设制造业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房产税正在立法,个人所得税将提高起征点增加抵扣,围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机枃职能,金融监管体制重点加强宏观审慎和监管协调,“独角兽”也要回A股了。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展现新时代、新气象,开启新周期。
比总结“中国做对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中国还需要做什么?”。
任泽平还总结提出了本次“两会”十二大关键点:1、淡化经济增速目标,强调高质量发展;2、新时代中国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日渐清晰:一一五三;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转向去杠杆、补短板和降成本;4、积极财政从支出转向减税降费,减轻个人和企业负担,房地产税立法大势所趋,高度重视地方隐性债务风险;5、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淡化M2和社融增速目标,去杠杆金融收紧;6、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7、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强党的全面领导;8、金融监管体制大变革,重点加强宏观审慎和监管协调;9、为“独角兽”回归A股开绿灯,支持新经济企业上市;10、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降国企杠杆;11、建立健全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发展购租并举,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12、房地产税立法先行、充分投权、分步推进。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
2018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201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年份,不仅国内经济呈现出强劲增长的势头,而且新经济也愈发壮大。
以下是2018年中国新经济的十大重要事件。
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2018年是中国迈入大数据时代的重要里程碑。
大数据应用逐渐普及,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共享经济进一步发展:共享经济在中国取得了快速发展,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新颖的共享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并且不断演化出新的业态。
3.电商巨头扩张:中国的电商巨头们在2018年继续加大扩张。
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京东加大全球市场的拓展力度。
4.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人工智能被视为中国新经济的引擎,各大互联网公司争相布局。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建立了一批优秀的人工智能企业。
5.新零售模式崛起:新零售模式以线上线下融合为核心,重新定义了传统零售业。
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纷纷布局新零售,并与传统零售商合作推动新零售的发展。
6.互联网金融监管加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监管也在不断加强。
2018年中国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规范和监管。
7.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迅猛增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减免购置税等,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8.5G技术初步突破:5G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被视为新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在2018年取得了一系列5G标准的突破,加快了5G技术的商用进程。
9.移动支付普及:移动支付在中国已经非常普及,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的普及推动了消费升级,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10.区块链技术应用拓展: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
2018年,中国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包括金融、物流等领域的试点项目。
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取向
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取向作者:毕吉耀来源:《北方经济》 2018年第3期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我国经济发展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一)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一系列新战略新举措,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17年,在国际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和国内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处置防范金融风险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就业形势持续向好、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保持平衡,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进行,市场供求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企业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为转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提高0.2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10个季度稳定在6.7%-6.9%的区间,延续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2013-201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
二是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2017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4.98%。
2013-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连续5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以下。
三是物价形势总体稳定。
201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由上年下降1.4%,转为上涨6.3%,结束了2012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
总体看,居民消费价格延续2013年以来温和上涨态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恢复性上涨,但涨势趋稳。
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
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
那么,2018年经济工作具体要怎么干?“十九大”以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主题和主线是什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任务和工作重点又包含什么?本报告将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敬请观看。
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给大家讲一讲2018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也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发展理念。
(一)主要内涵1.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对发展的要义进行了全面、全新、前瞻性注释。
发展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和要求。
那么,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新发展理念对这些问题作了全面、全新、前瞻性诠释。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奇迹。
中国的发展丰富了发展经济学内涵,中国发展理论是一个重大创新,具有世界意义。
在新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强调整体发展观,提高了发展的整体性,这与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一致的。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最大的短板,要补齐短板,就要提高发展的整体性。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发展指明了方向。
2.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两大政策助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两大政策助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商界》 2018年第4期2018 年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元年,经济的稳健良好开局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打下良好基础。
未来政策将围绕三个要点展开,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推进高质量发展;二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三是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在宏观调控上,财政、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与三大要点协调配合。
继续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降低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税负、深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首先,完善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
一是在原来单一的分国不分项抵免方法基础上增加综合抵免法,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综合抵免法或分国抵免法,但一经选择,5 年内不得改变;二是将境外股息间接抵免的层级由三层调整到五层,使抵免更加充分,有效降低企业境外所得总体税收负担。
其次,以民生领域为突破口,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一是明确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具体规则;二是直接划分了部分最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三是制定了9 项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国家基础标准。
最后,多个省市启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工作。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形成的“隐性债务”是风险防控的重点。
对此,近期包括内蒙古、重庆、四川、山东等在内的多个省市已经启动摸底清查隐性债务工作,逐项梳理政府债务,明确债务主体、来源、用途和偿还期限等。
后续将以隐性债务清理结果作为债务追责的依据,对各类政府隐性债务分类区别对待,建立完善的隐性债务处置方案,规范运作、逐步化解。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保持不变,但将更加注重适度均衡。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
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将在稳健中性的基调下,将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2018中国产业地产十大政策
导读2018年是产业地产蓬勃发展的一年,国家与地方相继推出各大政策推进产业地产行业的规范发展。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前瞻产业研究院就带大家共同盘点一下,2018年度对中国产业地产行业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十大政策:【十大政策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2018年11月18日)概述:《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区域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完善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优化区域互助机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有效遏制区域分化、规范区域开发秩序、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点评: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区域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吸附更符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这背后有深层的背景。
从两个维度来看:第一,宏观经济,中国从改革开放以后整体经济第一轮依托工业化、第二轮依托加入全球市场,第三轮势必要依托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
第二,微观层面,每个区域都在发展产业、争夺产业资源,导致区域产业严重同质化。
【十大政策之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2018年1月26日)概述:《指导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并提出要建立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要素优化配置机制、促进产业创新升级机制。
第一,全面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
第二,优化配置资源要素。
省级层面主要是制定面向市县的规则、标准,引导资源要素在市县之间优化配置;市县层面主要是制定面向企业和项目的规则、标准,引导资源要素在企业和项目之间优化配置。
第三,统筹推进增量选优和存量提质。
一是增量方面。
加快推广“标准地”制度,联动推进“事前定标准、事后管达标、亩产论英雄”的“标准地”制度改革,将投资强度、亩产、能耗、环境、建设等标准纳入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十大经济关键词:读懂今年最重要的两个政策转向文 / CF40贸易争端2018年,最凶猛的那头"灰犀牛”——中美贸易战——向我们狂奔而来。
多数人眼中的贸易战始于今年4月3日。
当 天,美国依据301调查结果发布了对中国产品征收额外25%关税的清单建议,涉及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约500亿美元商品。
4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同等规模和力度的反制征税清单。
战火 一触即发。
在7月6日第一轮加征关税措施正式落地之前,事态曾短暂向着和解的方向发展。
中美两国中国科技财富丨2019年第1期在5月20日凌晨发表了联合声明,人们欣喜地将其解读为“停战”。
美国人此后翻脸的原因细节不得而知,但谈判之艰难、博弈之激烈,从中可见一斑。
我们倾向于将贸易战定义为“灰犀牛”,原因在于,其实今年4月3日之前就有一系列迹象提醒我们,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转折点已经到来。
比如,曾是美国国内最支持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中美商会,竟成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IFUS)2017年对中国在美投资审查加严的重要推手。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强大,中美之间注定要发展成更为成熟的、竞争性的大国关系,而这种大国关系决定了两国的经贸争端不会只停留在“摩擦”这一初级阶段。
这也是CF40今年1月份在内部报告中提出“支撑中美经贸关系的基础正在消失”这一论断的根本原因。
客观地说,贸易战的爆发让中国这一年过得格外艰难。
今年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变”,这个“变”指的主要就是贸易战这一外部风险的冲击。
好在这个变量现下已是常量,中国正在着手丰富政策对冲的工具箱。
无论明年3月1日的谈判结果如何,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始终是做好自己的事,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
改革和开放,这是中国四十年来的成功经验,也是未来的成功之道。
金融开放多年来,中国金融业开放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开放始终“雷声大雨点小”。
但在2018年,金融开放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以今年4月易纲行长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公布"金融幵放11条”为起点,一年来,一行两会接连发布了十余项相关政策通知,外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以及期货等行业的多项市场准入开放和业务范围扩大举措渐次落地。
过去多年未能下决心解决的政策限制,如外资机构持股比例、业务审批制等,都在今年迎来了不同程度的“松绑”。
从这个角度来说,称2018年为中国的"金融扩大开放元年”也不为过。
取得成绩的同时,问题也有不少。
一些外资机构向CF40反映,开放政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存在重重阻碍,甚至导致外资机构对中国的开放诚意产生怀疑。
这也提醒我们,中国的金融开放距离“制度性”“整体性”的幵放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金融开放的必要性不必赘言,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开放政策可以"单兵突进”。
“以开放促改革”十分重要,但“以改革助开放”同样必不可少,一些领域的开放能否成功取决于相应的改革是否完成。
因此,开放的次序和节奏尤为重要,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与定力。
接下来,除了继续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以外,在金融幵放领域还有汇率清洁浮动、人民币国际化、更高层次的金融市场开放、资本项目开放等一系列答卷等待填写。
一行两会2018年,中国金融监管架构实现了“15年未有之大变革”。
继2017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之后,今年3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组建。
至此,中央层面确立了“一委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架构。
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已有8省(含直辖市)正式挂牌成立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13个省份在其公开的机构改革方案中设置了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成立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旨在整合此前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监管事权,剑指地方金融监管“九龙治水”顽疾。
大刀阔斧逬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以监管协调为抓手,强化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
如在人事安排上,由易纲担任人行行长、党委副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则同时担任人行党委书记、副行长,加强监管协调的意图不言而喻。
再如,金融委办公室设立在了人行,此前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也划归人行,这实际上加强了人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职能。
背后的逻辑可以解释为,由于中央银行天然具有宏观、2019年第1期丨中国科技财富逆周期和跨市场的视角优势,且最后贷款人职能以及支付清算功能也使中央银行处于维护宏观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独特地位,因此由中央银行统筹负责货帀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是较为合适的安排。
平衡创新与风险,是贯穿金融改革发展始终的永恒难题。
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为这一命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思路,但仍需进一步的配套改革与实践检验。
消费降级今年5月1曰,一篇题为《这届年轻人已经开始消费降级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消费降级”成为热词。
此后,几家低价消费品企业(康师傅、涪陵榨菜等)发布亮眼中报,社会上随之掀起了一场有关"消费到底是降级还是升级了”的大讨论。
反驳“消费降级”的观点并不难。
比如方便面和榨菜的营业收入增幅上升,既有其高端市场营收增加的原因,也和企业上半年的涨价行为不无关系。
再如,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一路下滑,但这一指标并不包含服务消费,消费品零售增速下降也可能是因为消费偏好由商品转向了服务,而这恰恰是消费升级的表现。
但上述反驳无法解释的是,为什么拼多多的月活用户单季增长了3700万?一边是三四千的戴森卷发棒新品上架15秒即售罄,一边是3亿人都在用的九块九包邮的拼多多一或许用“消费分级”来描述今年的经济生活更为准确。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到,消费活动与我们的真实需求无关,它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社会学系统,生产欲望,构建人设。
或许,比起争论消费"降级升级还是分级”,更值得我们深思的其实是:为什么“消费降级”这个概念会引发人们的巨大共鸣?"降级”是一个置于比较语境下才有意义的概念,而能做出这种比较的无非是中国的2.25亿中产阶级(根据麦肯锡的报告,中国中产阶级年薪为7.5万-28万元)。
这些人多数居住在一二线城市,一面计划着周末去看哪场展览、年假去哪个国家旅行,一面发愁着房贷、孩子的择校费和父母的医疗费。
撇开数据不谈,单凭压力和焦虑便已足够造就“消费降级”的观感。
而要抹平这种焦虑感,经济增长很重要,财富分配很重要,楼市调控很重要,改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更重要。
股市探底2018年的A股表现,似乎只能用凄风苦雨来形容。
年初的短暂冲高之后,上证综指便一路震荡向下。
从2月到10月,上证综指由最高3587点下跌至2449点,跌幅达32%,走出了八年来最惨的年度走势。
很多人将今年的股市异动与2015年暴跌类比,但无论表现还是原因,两轮异动都有着极大不同。
2015年股市是三个月内一骑绝尘式的向下,而今年下跌时间持续长达10个多月,背后的原因也更为复杂和深层。
阶段性来看,仅直接诱因就可以粗略概括为四个方面:1至2月的绩差股业绩爆雷、3至4月的贸易摩擦影响信心、5至7月的信用风险爆发和10月的美股拖累。
整体来看,去杠杆在供需层面造成了较大影响,经济整体承压,资管新规对非标的压缩构成了实际上的信用紧缩,很可能加大了融资难度,中国科技财富I2019年第1期提高了质押冲动。
单就证券系统而言,至少有两个制度值得注意。
一是发行制度。
2013年至2016年,增发融资远远超过了IPO的数量(2015年家数达到最大差值,分别为813家和223家;2016年金额达到最大差值,分别为16918亿元和1496亿元)。
2017年开始对并购增发加强监管,同时推动IPO 常态化,这有利于降低部分并购的“虚火”,但同时也降低了已上市公司的并购价值或者说融资便利溢价。
前期较多机构以结构化产品方式参与定增,但在今年的制度变革背景下,产品存续更加困难,解禁卖岀压力加大。
二是质押制度。
上市公司股东尤其是民营企业股东,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
质押的制度安排,使得股价下跌时质押品数量存在负反馈,当股东无力补充质押时,被动减持导致股价下跌压力巨大。
无论如何,信心还是要有的。
乐观点儿看,股票市场的估值回到历史低位更有利于长期股权投资制度建设,而完善新战场“科创板”的制度基础设施也值得期待。
稳定杠杆中央层面今年最后一次提到"去杠杆”,是在11月9日。
中国人民银行当晚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要“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强监管的关系”,这与10月底金融委会议的措辞一致,强调的都是去杠杆力度和节奏的变化。
而在更早之前,政策方向就已经从"去杠杆”变成了“稳杠杆”。
从“去杠杆”到“稳杠杆”,这是今年最重要的政策转向。
表面上看,转向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去杠杆取得成效,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
易纲行长12月13日表示,"从去年开始,杠杆率基本上稳定在250%左右,现在宏观杠杆的稳定已经差不多八个季度了。
”但真正迫使政策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调整的原因,其实是伴随“严监管”的深入推进,宏观政策在操作中实际上转入金融去杠杆的调整路径,随之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后果,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以今年债券违约潮为开端的民企危机。
CF40学术委员、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较早指出了这一问题。
在5月31日那场引发巨大争议的演讲《去杠杆之荡》中,他说,监管部门推出了信贷紧缩政策等降杠杆措施,导致了表外利率的急速上升,切断了杠杆率本就不高的民营企业的资金链,打乱了市场正常的去杠杆节奏,引起了信用紧缩的恶性循环。
同时,高杠杆国企的资金供给却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一个多月后,他又在《去杠杆之争》一文中警示道:“从宏观上看,去杠杆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
从金融市场看,去杠杆压力集中在民营企业和低评级的融资平台。
政策指向与政策效果之间存在的偏离值得关注。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杠杆率是结构性问题。
这其实就意味着,我们难以简单地用“去杠杆”或者“稳杠杆”来概括政策的真正涵义。
有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非金融部门债务/GDP是比M2/GDP更为有用的关于银行危机的预警,这说明高杠杆仍是高风险的最大来源,在中长期仍应保持有序去杠杆的政策定力。
“稳杠杆”实际上是“去杠杆”的拓展和延续,更加准确的表述可能是,当前稳的是金融杠杆,去的是国企杠杆。
居民杠杆要不要去,至今仍有争议。
此外,考虑到财政政策方向,政府部门接下来的去杠杆空间似乎也十分狭窄。
纾困民企民企危机始于今年上半年。
占中国债市存量三分之一的信用债券频频爆出违约事件,与2014-2015年债务违约潮主体是国企、“一高两剩”行业不同,这轮违约主体多为民营上市公司,尤其是依靠股权质押、债券发行、非标滚动融资大幅扩张的企业。
从违约原因来看,宏观监管环境趋严,随着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政策相继落地,表外融资的通道被大大收紧,而前期盲目扩张、加杠杆的一些企业在这时更容易遭遇流动性危机,风险也就相继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