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矿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_2.3伟大的抗日战争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案-最新教学文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案-最新教学文档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根据课标要求,通过学习本课,主要把握日军侵华的基本史实和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概况,从中认识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及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伟大贡献。

教材分析本课脉络清晰、因果联系密切。

这次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光辉篇章,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乃至世界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重要意义。

教学建议1.教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展开情景教学。

通过一系列图片展示抗日情景,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相关内容。

2.学法: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自主思考探究、讨论,形成答案,展现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2.知道正面战场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和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

3.了解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4.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这段历史,学生要将自己置身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中,主要探究中国军民抗日方面的问题,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教师应注意创设一定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侵华日军罪行史实的掌握,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立场,共同警惕日本今天新的军国主义企图重新抬头的危险。

2.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通过学习,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课件(共48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课件(共48张PPT)
结果:和平解决 意义:合作抗日序幕
2)东北军民
3)国民党爱国将士
局部抗战(1931-1937年)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Q5:中国哪些政治力量率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 他们各进行了哪些斗争? 1)中国共产党 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宣言;“八一宣 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方针)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
方针)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核心)
东北抗联战士
杨靖宇(左)、周保中(中)、李兆麟(右)
局部抗战(1931-1937年)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Q5:中国哪些政治力量率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挽救民 族危亡?他们各进行了哪些斗争?
1)中国共产党 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宣言;“八一宣 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方针 )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 国民党十九路军上海抗战(蔡廷锴、蒋光鼐) 二十九军长城抗战(宋哲元)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Q2:日本为什么要首先侵略中国东北?
(1)历史原因
(2)现实因素:地理位置;物产资源。
侵华日军的罪行
Q3:谈谈你所知道的日军侵华的罪行
日军的侵华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日军不断扩大侵华 战争,战火遍及近 半个中国。给中国 造成巨大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 北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2)东北军民
3)国民党爱国将士
工人:罢工、募捐
4)工商学各界
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 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学生:一二九运动
5)国民政府
局部抗战(1931-1937年)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6)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6)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伟大的抗日战争》在必修一专题二中单独成节,凸显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伟大意义。

本节知识点多,内容琐碎,要在一课时的时间内讲授本节内容难度很大。

因此,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成为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在设计过程中,以战争的普遍性的演变规律为主线,围绕主线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质疑讨论,分别获取有关战争原因、进程、结局、影响等方面的主干知识,并加深对战争原因、结局成因、深远影响等重难点的理解。

掌握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生基本获取这次战争的相关知识后,通过一道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题目的随堂练习,有效训练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重点培育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具有问题意识,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

二、教材分析《伟大的抗日战争》是本专题的最后一节,前面两节分别讲述了近代以来的列强侵华史包括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包括三元里抗英斗争、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

抗日战争放在本专题的最后一节,从教材安排的逻辑顺序上突出了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反侵略斗争这一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的进程包括三个重要阶段即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这一进程包含了战争的爆发、战争的进程、战争的结局等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就是关于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而战争发生的深层起因、战争中两个战场的不同作用、战争结局的必然性、战争的深远影响等则是需要分析和理解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高一学生,这些学生都是90后、00后,他们兴趣广泛,知识面广,信息丰富,思维活跃,极富个性。

他们头脑中关于抗日战争的知识很多,但大多来自于影视剧,是碎片化的、艺术化的东西,而初中教材中所介绍的抗日战争则是以趣味化为主。

作为一名高中生,既要能够掌握关于抗日战争的系统性的知识,又要能够理性思考抗日战争的有关问题,这是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基本落脚点和出发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课件(27张)(共27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课件(27张)(共27张PPT)
战略地位
区别
正面战场
合作学习: 面对日军侵华的罪行,你有何启发?
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是极其野蛮而 残酷的。它们的滔天罪行是不可饶恕的。 今天我们要警惕日本的军义和法义死灰复燃、 重新抬头,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避免历 史悲剧重演.
二、全民族抗战 1937.7.7——1945.9.2
1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1935 年:瓦窑堡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2)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3)八一三事变后:改编八路军、改编 新四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1937 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央提 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
A、日寇扩大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 的关头
战略防御

抗日救 亡运动
全民族 抗战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


中 国 人 民 抗 日 战 争
一、日本30年代大规模侵华的原因
灭亡中国、称霸亚太(大陆政策) (既定政策) 日本方面: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931年 波及日本,日本陷入困境 (现实原因) 西方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 西方方面:
根本原因
日本侵华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B、各阶级人民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日寇侵华极大地损害了四大家族的利益
D、共产党不计前嫌,努力倡导建立统一战线
国共两党组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全民族的抗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阶段:战略防御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
战略防御
四大会战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2.3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讲稿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2.3 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讲稿

《伟大的抗日战争—民族精神的弘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伟大的抗日战争—民族精神的弘扬》。

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选题立意抗日战争不仅是自晚清以来中华民族对外抗争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更是一段深深印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国家记忆。

这段国家记忆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血性、忠诚、担当、团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等品格,是当今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铸造强国强军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内核。

为此本课立意为:与国家记忆对话,向民族精神致敬——充分再现抗战民族精神的闪耀和伟大及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

二、课程内容标准解读和教材分析1、课标分析:2003版课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017版课标:了解日军暴行和掌握国共双方抗战的基本史实,领悟抗战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及对民族复兴的历史意义。

同2003年版课程内容标准相比,2017年版突出了抗战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及对民族复兴的历史意义。

2、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上包括日军暴行和抗战由局部发展到全面抗战直至取得胜利,但教材内容庞杂,史料陈旧缺乏新颖性和时代感,难以激起学生兴趣和共鸣。

为此,我用“民族精神”这根红线对教材内外的史实进行整合以及多类型史料共同使用。

三、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他们已经具有一定学科基础和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

但现阶段普遍缺乏提取隐性信息的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考。

四、教学目标1、依据课程标准、学情和教材分析,我将本课的知识目标重难点分别设置为:(1)教学重点:国共抗战,抗战中民族精神的闪耀。

我将采用精选材料、营造情境、问题引导的方式突破重点。

(2)教学难点:为民族精神的历史解释和在新时代的体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经典课件(共4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经典课件(共45页)
男儿当怀报国情,跃马扬刀战东瀛。 京都斩首三千万,龙泉带血祭金陵。
悠悠此恨,绵绵无期; 至死难忘,不共天地。
《抗日战争胜利》 ——谢觉哉
八月十五复仇节,八月十五胜利日。 伏尸流血五千里,尝胆卧薪一百年。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军事侵略
⑴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资料) 既定国策、经济危机、可乘之机 ⑵日本侵华过程?(资料)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最大 D、日本对外侵略的最大企图是占领中国
要“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 里波涛”,使“国威布于四方”。
——《天皇御笔信》(1867年)
世 界
亚 洲
全 中 国
中国 朝 中国 东北 鲜 台湾 日本 蒙古




日军的侵华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日军不断扩大侵华 战争,战火遍及近 半个中国。给中国 造成巨大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 北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日寇铁蹄踏上卢沟桥
上个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 战争。在神圣的中华大地上,野蛮的侵略 者制造了一幕幕人间罕见的惨剧: 下面反映的只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 行的若干侧面......
张 军改编
西北红 军主力
国民革命军 第八路军
南方八 省红军 游击队
国民革命军 陆军新编第 四军
1937年9月25日,林彪指 挥的八路军115师首战日寇于 平型关告捷,打破了日军不 可战胜的神话,抗战以来首 次大捷。从精神上鼓舞了中 国人民。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设计:2.3伟大的抗日战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设计:2.3伟大的抗日战争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伟大的抗日战争一、教学内容分析课题来源人民版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学习内容:1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侵华日军暴行2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包括义勇军抗日联军的斗争、长城抗战、3抗日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包括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确(瓦窑堡会议)、红军改编、国共合作宣言公布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5抗日战争胜利并分析原因及意义知识结构图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通过抗战的历史我们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重要原因一次中华民族团结协作是中国复兴的关键抗战中重要的战例以及历史人物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师板书:一、日本侵华罪行:1发动侵华战争2.进行大屠杀3.血腥的殖民统治设计意图: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四)步骤4:教师投影相关侵华日军罪行图片,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心灵受到冲击。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现日军罪行对人性的泯灭,让学生有所触动,更有所思考。

(五)步骤5:学生阅读教材,分组分别归纳:中共的抗日活动、、国民政府的抗日活动。

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

教师板书: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教师在小组展示结束后投影中国人民主要的抗日活动及相关的图片,并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掌握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步骤6:教师板书:三、抗日战争的胜利1.抗战胜利标志2.学生自主学习,并将知识要点落实于书本。

3.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巩固基础知识(七)步骤7:教师板书:2.抗战胜利意义投影材料:⑵教材是怎样解释中国抗战的意义?学生回答:①国内:近代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②国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巨大贡献。

教师指出:1945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大反攻;同年中国被确认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价值观,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3.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抗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英雄人物和历史意义。
2.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经验。
3.提高史料阅读、分析、归纳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
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抗日战争为什么会爆发吗?这场战争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导入新课之后,我将系统地讲授以下新知识:
1.抗日战争的起因:从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出发,讲解日本侵华的根源,以及我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必然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充满敬仰之情,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但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理性看待历史事件,形成独立见解。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表现出较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但个别学生可能较为内向,参与度不高。因此,教师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创造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起因、经过及意义,掌握抗日战争期间的重大事件、重要战役和杰出人物。
2.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抗日战争的性质、特点及其胜利原因,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
3.通过对战争史实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识记、概括和比较能力。
3.课堂互动: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讨论过程中的争议和疑问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基本知识的掌握。
2.简答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的性质、特点及胜利原因。
3.论述题: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谈谈对民族精神的认识。
2.难点:抗日战争的性质、特点、胜利原因的分析,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精神的认识。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和杰出人物,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b.结合课本内容,设计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抗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胜利意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c.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分享对抗日战争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针对难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抗日战争的性质、特点及胜利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b.设计课后作业和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深入思考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针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阐述,字数在400字左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郑汉东一、设计思想《伟大的抗日战争》在必修一专题二中单独成节||,凸显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伟大意义||。

本节知识点多||,内容琐碎||,要在一课时的时间内讲授本节内容难度很大||。

因此||,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成为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在设计过程中||,以战争的普遍性的演变规律为主线||,围绕主线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质疑讨论||,分别获取有关战争原因、进程、结局、影响等方面的主干知识||,并加深对战争原因、结局成因、深远影响等重难点的理解||。

掌握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生基本获取这次战争的相关知识后||,通过一道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题目的随堂练习||,有效训练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重点培育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具有问题意识||,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

二、教材分析《伟大的抗日战争》是本专题的最后一节||,前面两节分别讲述了近代以来的列强侵华史包括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包括三元里抗英斗争、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

抗日战争放在本专题的最后一节||,从教材安排的逻辑顺序上突出了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反侵略斗争这一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的进程包括三个重要阶段即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这一进程包含了战争的爆发、战争的进程、战争的结局等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就是关于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而战争发生的深层起因、战争中两个战场的不同作用、战争结局的必然性、战争的深远影响等则是需要分析和理解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高一学生||,这些学生都是90后、00后||,他们兴趣广泛||,知识面广||,信息丰富||,思维活跃||,极富个性||。

(新)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2.3伟大的抗日战争 (共33张PPT)

(新)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2.3伟大的抗日战争 (共33张PPT)
(局部抗战 1931--1937) 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1)自发性、形式多样 (2)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 的力量 (3)抗日与反蒋相结合
中国的抗日是如何从局部性、分散性的抗日走向 全民族团结的抗战?
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中国驻屯军一部在中华 民国北平附近的宛平县进行军事演习,夜间日军 以有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 遭到中方拒绝后,日军于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 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军队进行抵抗。
中华民国全图
1931年9月,侵略中国东北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1935年,华北事变 八一三事变,攻占上海
1938年,攻占广州
日军侵华大事件
局部侵华
1931年,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日 军占东三省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1933年,日本觊觎华北门户。国民政府实行“攘外必 先安内”政策 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日军侵华大事件
全面侵华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妄图在3个月内灭 亡中国
1937年,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制造南京大屠杀 1938年10月,占领徐州、广州、武汉 至此,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局部抗战 1931--1937) 抗日救亡运动是在日本发动九一八 事变后,由于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 政策,中国军民自发组织起来,维护国 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
4、爱国学生
一二· 九运动 1935.12 北平
西安事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件(共2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件(共24张PPT)

——(《国策基准》,1936年8月7日广田弘毅内阁通过)
史料八 据《新闻晚报》报道,一部名为《陆军登户研究所》
的纪录片近期在日本上映并引起较大反响,将日本第二次世界 大战时期一处秘密武器研究所重新置于公众关注下。这处研究 所不仅制造过企图袭击美国的炸弹,还伪造过中国货币配合对 华“经济战”。
日本学者中野胜也在《东北史地》2004年第10期发表了 《秘密战基地“陆军登户研究所”》一文,其中有下列内容: “在日本国内曾更有系统地更大规模地进行过包括生化武器的 特殊武器的研究。其基地就是我这里所提的‘陆军登户研究 所’……制造假币可以说是经济谋略。主要是中国币,制造总 额达45亿元以上,相当于当时中国币印行量总额的0.7%。 1942年夏季送到上海每月1亿到2亿元, 其途径如下:①民华公 司②广州的松林堂③杭州的梅机关④对日本海军的贷款。”
史料九
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罗瑾冒 死保存下来的日军残杀中国 平民的照片之一。
史料十 (1937年)12月18日阴寒冷。举行慰灵祭。山田旅
团处置了15000名俘虏,其——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部作战课课长西原一策的“作战
日志”
1937年12月21日。中山路上的最高法院,是一座灰色大建
史料三 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 军约达四个师团之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 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
——蒋纬国《国民革命史》 在1938年—1940年底这段时间里……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 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与1937 至1938两年的伤亡人数大体相等,这也是国民党在这一阶段抗 战较为积极的一个表现。……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 后,国民党虽然进一步依赖外援,但并没有停止对日作战。在 这之后的很多战役仍然是打得很坚决的。 ——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2.3【教学课件】《伟大的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2.3【教学课件】《伟大的抗日战争》

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关内外的救亡运动
⑴关内外人民的救亡运动:
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拒收日钞;要求政府与日经济绝交。
⑵爱国学生: 掀起“一二九运动”:
抵制日货
⑶国民党爱国将领: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畅言教育
人民出版社 高中一年级 | 必修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号召驱逐日寇 (2)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方针 (4)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5)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合作抗日序幕 (6)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 (7)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8)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① 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的
抗战,是抗战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② 由于百余年间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 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这种民族觉醒和凝聚力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③ 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是抗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 根本原因。
⑤共产党努力发动和组织了广大群众,使抗日战争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
力量源泉。
畅言教育
人民出版社 高中一年级 | 必修一
淞沪会战
正面战场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枣宜会战
两 个 战 场 协 同 作 战
(国民党)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⑴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抗战。 平型关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⑵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实行片 面抗战路线。 台儿庄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⑶抗日战争只能是一场持久战。 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共60张PPT)

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共60张PPT)
中国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华列强侵华中国军民的斗争事迹中国军民的斗争事迹结果和影响结果和影响鸦片战争英俄侵略新疆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大举侵华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步加深伟大的抗日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甲午海战台湾人民的反割台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标要求: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3、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4、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 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问题探究1: 20世纪30年代,日 本为什么将侵略的矛头再次指向 中国?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本侵华的原因
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 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 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 ⑴根本原因:蓄谋已久,既定国策 材料二: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 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 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 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 ⑵现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 件 材料三:“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 则决不能御外侮。”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材料四: 一九三一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联盟尽管派李顿 调查团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严厉制裁措施。
想一想: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39页《学习思考》
由中日国力、国情所决定 ①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②日本地少、物少、人少、兵少,经不起长期战争 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③日本发动的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 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①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2)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3)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4)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5)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2)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2)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3)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全民族的抗战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原旧人教分四课时,现人教则浓缩为一课时。

与旧人教相比,新课程:(1)对日军的暴行除原有的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外,还增加了“潘家峪惨案”;(2)中国的抗日还增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还增加了“武汉会战”;(3)略去了中共根据地建设和中共“七大”相关内容。

★主干知识认识和学习点睛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的情况,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日军不断扩大对华侵略并在中国制造灭绝人性的屠杀、中华民族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开展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活动和抗战胜利。

全方位介绍了中国抗战艰辛历程。

要充分认识中共在面对复杂形势之下,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时调整策略推动着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并在抗战中不断壮大和发展自己,成为民族抗战的脊梁,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的抗战走的是一条民族之路世界之路,这也符合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立足本民族放眼全世界。

学习本课还要深刻对历史进行反思,近代中国为何从泱泱大国最后沦落为被人任意欺凌的局面?日本军国主义为何一步步走上一条与世界人民为敌的不归路?学习本课时要中国抗战放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去认识,要适当了解与此同时世界反法西斯活动的进程。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师)在学习今天的内容前,我们先看几幅历史图片。

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变,潘家峪惨案。

我们应该怎么办?抗日。

一、全民族的抗战:1、日本大举侵华(抗战前期):(1)1931年9月,制造“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亡;(2)1932年1月,制造“一·二八事变”,袭占上海;(3)1932年3月,扶植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4)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5)1937年7月,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抗战开始;(6)1937年8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7)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影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此要矛盾,促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固的长城,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2)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的倡导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对团结中国人民抗战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合作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提示:①1935年华北事变时,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②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作了进一步阐述。

它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③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后经过国共两党谈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⑤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共两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二合作。

3、两个战场的抗战:(1)国民党:正面战场①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军,不发动人民群众的抗战路线;②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之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之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备课资料1】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

1937年7月7日夜间,驻北平丰台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时,藉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中国驻军拒绝了日军的要求。

日军就将宛平县城包围,多次开枪向宛平城内射击,并以迫击炮攻城。

当日军进行军事演习挑起事端之时,当地驻军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111旅旅长何其沣,一面向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报告,一方面指挥城内守军第219团团长吉星文,率部还击。

第29军司令部发出命令:“命令全线官兵坚决抵抗。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中国军队抗日的枪声在卢沟桥打响了,这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一篇关于准备抗战的谈话。

他表示:“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

”同时又说:“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8月13日上午9时15分起,日海军陆战队在铁甲车的掩护下,由宝山路商务印书馆旧厂址出发,于横浜桥过淞沪铁路,向宝山路我军阵地进发,并开枪射击。

我方保安队为自卫起见,用机枪扫射,打退了敌军,日方士兵死5人,伤10余人。

下午3时50分,日军开始大规模进攻,并以大炮轰击,我军奋勇抵抗,这就是“八一三”事变。

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增兵上海,成立第三战区。

冯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陈诚任前敌总指挥。

9月,蒋介石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组织大规模的“淞沪会战”。

淞沪抗战历时3个多月,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共投入12个师团及侮空军、特种兵部队30余万人的兵力。

中国军队先以冯玉祥为总司令,后由蒋介石兼任,共投入70余个师70余万人的兵力,伤亡高达25万人,日军在此役中共伤亡40672人。

淞沪守军浴血奋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打破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备课资料2】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

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1937年9月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

八路军115师决心抓住日军骄横、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打一场伏击战。

24日深夜,115师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进入白崖台等预置好的战斗阵地。

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沿灵丘——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开进。

7时许,该部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阵地。

第115师抓住战机,立即命令全线开火,并乘敌陷于混乱之际,适时发起冲击,全歼被围日军,大获全胜。

此战,取得重大战果。

八路军115师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一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大捷在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节节后退的形势下,有力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备课资料3】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23日至4月8日)台儿庄是山东省峰县的一个小镇(今属枣庄市),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为实现夺取徐州,占领我国抗战的中心城市——武汉的战略目标,调集所谓“铁军”的矶谷、坂垣师团,分别由津浦线南段、北段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

3月22日,为保卫徐州,李宗仁命令孙连仲部进驻台儿庄与日军决战。

随着形势的发展,台儿庄之战愈演愈烈。

4月3日,国民党军队第5战区指挥汤恩伯的第20集团军由东向西、第2集团军、孙桐萱第3集团军由北向南,大举反攻。

至6日,汤军与孙集团军会师,形成对台儿庄内外夹攻之势,并发起全线进攻。

1938年4月7日,台儿庄守军从庄内杀出,与外围部队齐头并进,向北追击,一路打得敌人抱头鼠窜。

在方圆不足50公里的地域内,日军先后投入第10、第5师团的大部分兵力,共3万余人。

中国军队直接投入这一地区的有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和汤恩伯第20军团支部队近10个师,约10万人。

此役,历经月余,我军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汽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10000余支。

中国军队取得了抗战初期最大的一次胜利。

【备课资料4】抗战中战线最长规模最大的武汉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

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

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4个半月,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战。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决定调整作战序列,于1938年6月中旬新编第9战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