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四个“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
、
注重兴趣培养,开展审美教育
初 中音 乐教 学 的主 要 目的是继 续提 高学 生 的基 本 音乐 素 养 ,并 非培 养专 业艺 术 家,新 课标 也 明确指 出音 乐 教学
要 “ 以音 乐审 美为 核心 , 以兴趣 爱好 为动 力 ” ,为此 ,教
艺 术 形 式 ,音 乐 具 有 愉 悦 身心 、陶 冶 情操 、净 化 心 灵 等 多种 功能 。俗 话说 , 艺术是相 通 的 ,音乐 、美术 、文 学等
文化素 质 。结合 笔者的具体 教学 实践 ,对新课 改下的初 中音
乐教 学进行 了如 下探讨分析 。
相 关文 化领 域 也可 以引 导学生 以小 组合 作 的方式 进行 探究 学 习 。例如在 人 教版 初一 上册第 三 单元 《 梨 园金 曲》 中, 歌曲 《 唱脸 谱 》的教 学可 以先 让学 生听纪 敏佳 的演 唱 ,体 会 中间 荡气 回肠 的豪气 之 美 ,接 着让 学生 说 出 自己对 歌 曲 的感受 ,再 引导 学生 进行 学唱 ,把握 歌 曲 中难 句 、长句 的 唱 法 ,在音 乐实 践 中学 习音 乐 知识 ,训练 歌唱 技 巧 。
浅谈 新课 改下的 初 中音 乐教 学
◇ 边媛媛
【 摘要 】新课 改强调 学生在 教学 中的主体地位 ,提 倡 学生 的 领域,都离不开学生的音乐实践。在感受与欣赏领域的教 自主学 习,初 中音 乐教 学也应该 改变过去以教 师主导的枯燥 学 中,教 师应 给学 生充 分的 时间对 音 乐作 品进行 聆听 和鉴 技 能训 练 ,注重发展 学生 的音 乐学习兴趣 、提 高学生的音 乐 赏 ,表 现 、创造 领域 也应 鼓励 学生 进行 自我表 达 ,音 乐与
艺术 虽然 在表 现形 式上 各有 不 同,但 是在对 于现 实 生活 的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
心 理 学认 为 , 中学 生心 理还 不 成熟 , 初 他
们 的 学 习离不 开 家 长 和教 师 的指 导 。 他们 一 旦 对 某种 事 物 产 生 了兴 趣 , 会 表 现 出积 极 就
肯定 的态 度 新课标 》 曾指 出“ 注重 以音 乐审
【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教学模式
感 官 , 成 一 种感 性认 识 。 形 在音 乐课 上 , 利用
基 础教 育阶段 的一 门必修 课 义务 教育 音 乐
课 程标 准 )以下 简称《 X 新课 标 ) 诉我 们 “ ) ) 告 注 动 听 、 百听 不厌 的好 音 乐, 而且 很 多音乐 也 非 重 以音 乐审美 为核心 、 以兴 趣 爱好 为动 力 、 面 常 有价 值 。 们 初 中教 师 可 以建议 学 生 平 时 我 向全体 学 生 、 注重 个 性发 展 、 视 音 乐实 践 、 在 看 电视 、 重 电影 时 多注 意 其 中有 显著 特 色 的 鼓励音乐创造、 倡学科综合、 提 弘扬 民族 音 插 曲 、 景音 乐等 , 电视 电影 画面 相结合 . 背 与 感 乐、 理解 多元化 文化 、 完善 评价 机制 ” 这 无疑 受 音 乐强 烈 的表 现 力 。 。 通过 这 种视 听艺 术 的 是 对已 习惯 了传统音 乐课 教学 的广 大音 乐教 融 合 , 能加 深 学生 对音 乐 的理 解 , 能 力 更 审美 师的一场 “ 命 ”因此 , 立适 应 “ 革 。 建 新课 标 ” 要 也在 不知 不觉 中增长 。 同时, 教学 实践 中, 在 教
创造 、 倡 学科 综 合 、 扬 民族 音乐 、 解 多 提 弘 理 元化 文 化 、 善评 价 机 制 ” 因此 , 贯彻《 完 。 在 新 课 标 》 初 中音 乐 教学 中 , 以利 用 电化 设备 的 可 辅 助 教学 , 有效 地激 发 学 生的 兴趣 , 调动 他们 的学 习积 极 性 。 生 吸取 新 知识 主 要是 通过 学
全面解读初中音乐新课标内容
全面解读初中音乐新课标内容
初中音乐新课标内容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音乐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包括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等方面。
学生将通过研究音乐知识、参与音乐活动和实践,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2. 音乐技能的训练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将研究乐理知识、唱歌技巧、乐器演奏等方面的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水平和技巧。
3. 音乐文化的传承
新课标注重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学生将研究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方面的内容,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
4. 音乐创作的培养
新课标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学生将研究音乐创作的基本技
巧和方法,通过创作音乐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 音乐欣赏的拓展
新课标要求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拓展。
学生将研究不同类型和
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新课标内容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训练音乐技能、传承音乐文化、培养音乐创作能力以及拓展音乐欣赏,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
详细剖析:初中音乐新课标
详细剖析:初中音乐新课标
我将为您提供一份关于初中音乐新课标的详细剖析。
初中音乐
新课标是指近年来对初中音乐教学标准进行的更新和调整。
以下是
对该新课标的详细解析:
1. 教学目标:初中音乐新课标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
养和音乐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理论、音乐历史和音乐实践等内容,
使学生能够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同时也能够熟练运用乐器演奏和
歌唱等技能。
2. 教学内容:新课标中规定了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音乐基本知识、音乐鉴赏、音乐创作和音乐实践等方面。
学生将学
习乐理知识、学会分析音乐作品的要素和结构,同时也将进行音乐
欣赏和创作活动。
3.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新课标提倡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演示、讨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多样化的音乐能力。
此外,新课标也鼓励学生参与音
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团、乐队等,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4. 教学评价:新课标中对初中音乐的评价也进行了规定。
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和表现,通过考试、作业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的重点不仅在于结果,更注重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发展。
总结起来,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出台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
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通过综合评价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完整版)初中音乐新课标解读
完整版)初中音乐新课标解读引言本文旨在解读初中音乐新课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的教学要求。
通过对新课标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将探讨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背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音乐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
本文旨在对新课标进行解读,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施音乐教育。
目标新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内容新课标对音乐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重视。
除了传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外,新课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表演能力和鉴赏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了音乐欣赏、声乐表演、乐器演奏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全方位的音乐素养。
方法新的初中音乐教学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长,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合作演奏、合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对教师的要求新的初中音乐教学标准提出了对教师的新要求。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和成长。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每位学生的差异,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音乐才华。
对学生的要求新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对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音乐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音乐能力和艺术修养。
学生应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优秀的表现力,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发展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总结新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为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的教学要求。
教师和学生应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全面解析:初中音乐新课标
全面解析:初中音乐新课标1. 前言1.1 文档目的本文档旨在深入解析我国初中音乐新课标,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标的要求,提升音乐教育质量。
1.2 适用对象本文档适用于初中音乐教师、学生和家长,以及对初中音乐教育有兴趣的相关人士。
2. 新课标的总体要求2.1 教育理念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2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提出初中音乐教育的四大目标:聆听、演唱、创作和欣赏,要求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全面的提升。
2.3 课程结构新课标将初中音乐课程分为三个模块:音乐欣赏、音乐实践和音乐理论知识,模块间相互渗透,形成有机整体。
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新课标提出了初中音乐教学的四大内容:歌曲、器乐、歌舞和音乐欣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3.2 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 评价与反馈4.1 评价体系新课标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全面考查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实践能力。
4.2 反馈机制新课标强调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及时反馈,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5. 实施与保障5.1 师资培训加强音乐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5.2 教材与资源开发与新课标相适应的音乐教材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5.3 教学设施改善音乐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6. 总结新课标的实施为我国初中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音乐人才贡献力量。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全面解析,以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标的要求。
我们期待各方人士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探讨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探讨摘要:要使新课标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日常的初中音乐教学中,需要改进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导下不断更新观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多种渠道、淡化课内课外和学科界限等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新课标初中音乐课,是对初中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这是对初中音乐课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引发初中音乐教育的“革命”。
为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使新课标倡导的全新教育理念落实到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必须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建立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更新教育观念,音乐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新课标》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益于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初中音乐教师必须多渠道多手段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音乐教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资源随处可见。
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等,不胜枚举。
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逐步提高音乐素养,提升生活品位。
在音乐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巧妙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切入,从自身音乐体验出发,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现象,协助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音乐的美妙、音乐的价值,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使学生感到音乐学习简直是一种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美在其中,乐在课堂。
比如,音乐课上,可以把美丽的欧洲风光制作成幻灯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找里边音乐音效的毛病,进而让学生尝试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以致更加完美。
(精准指南)初中音乐新课标解读
(精准指南)初中音乐新课标解读精准指南:初中音乐新课标解读概述本文档旨在深入解读我国初中音乐新课标(以下简称“新课标”),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学子提供精准的指导。
新课标是对音乐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全面阐述,为我国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课标的制定背景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音乐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音乐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提高初中音乐教育的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原有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
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教育理念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创作、表现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初中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和分目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
课程内容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分为五大领域: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和音乐与生活。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音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评价体系新课标建立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研究过程和实践成果。
新课标的解读与实施建议音乐鉴赏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歌唱歌唱是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引导学生体验歌唱的乐趣。
演奏演奏是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奏活动,提高演奏水平。
创作音乐创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生活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意义。
教师应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结语新课标的实施,为我国初中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详细剖析:初中音乐新课标
详细剖析:初中音乐新课标1. 简介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我国初中音乐新课标,了解其教学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以期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学子提供有益的参考。
2. 课程理念初中音乐新课标强调以下几点课程理念:-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研究、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
- 审美教育: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鉴赏力。
审美教育: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鉴赏力。
- 文化传承:强调音乐教育的民族特色,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文化传承:强调音乐教育的民族特色,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 综合素养: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综合素养: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3. 课程目标初中音乐新课标提出了以下几点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现力。
-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终身研究音乐奠定基础。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终身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4. 课程内容初中音乐新课标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欣赏:包括中外音乐名作、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包括中外音乐名作、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鉴赏能力。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摘要:音乐作为初中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艺术价值在于它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意识和品德素质。
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应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持续的变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综合认知水平,为今后的人生情感和审美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石。
所以,在初中学校的音乐课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实践研究1目前传统音乐课堂面临的挑战(1)单调的“标准化”导致教育固步自封。
目前教育系统中传统的课堂的教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全国统一的由教育部编制审核的统一教材,是教育部为了明确教学内容的大纲和标准的教材,统一筹划和指导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旨在为老师备课做一个统一的标准;另外一部分是老师和学校基于国家统一教材,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制的辅助教材,然而这种方式放在目前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是不适宜的,因为其标准化的特点导致很多时候缺乏创新,而且学生像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零件一样,并不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发其潜能,发展其天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天才学生,另一方面让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感到非常吃力,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教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学生只会被动学习,缺乏学习能力。
(2)纯粹的“应试化”导致课堂枯燥乏味。
因为上面所述的课堂教材的统一性,授课的内容的一致性,加上老师和学生之间服从和支配的唯一关系,催生了最终学校考核采用的应试化分数标准。
分数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一个老师的教学能力,甚至是老师的薪酬和职称评选;分数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学校是否出名是否是一个好学校;分数也决定了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是否可以去到更好的求学深造的平台。
可以说,唯分数论甚至完全违背的古代孔子所说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教育理念和对于人的评判标准。
显而易见,应试化的教育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和老师的创新能力和全方面的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全面解读初中音乐新课标内容
全面解读初中音乐新课标内容1.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已经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师生关注的焦点。
新课标对初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对初中音乐新课标内容进行全面解读,为广大音乐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初中音乐新课标的主要内容2.1 课程理念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差异,倡导素质教育。
音乐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2.2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初中音乐课程的三大目标:1.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感受、理解和欣赏音乐美;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其能够运用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3. 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2.3 课程结构新课标将初中音乐课程分为四个模块:1. 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 音乐实践:培养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能力;3. 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音乐创作能力;4. 音乐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其对不同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4 教学内容新课标规定了初中音乐教学的四大内容:1. 歌曲:包括国内外经典歌曲、民族歌曲和新创作歌曲;2. 器乐:包括民族乐器、西洋乐器和电子乐器;3. 音乐理论:包括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巧理论;4. 音乐欣赏:包括中外音乐名作、音乐家和音乐历史。
2.5 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2.6 评价体系新课标建立了多元化的音乐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3. 结语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实施,为我国音乐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广大音乐教师应深入研究新课标,全面把握其精神实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音乐人才做出贡献。
(专家版)初中音乐新课标解析
(专家版)初中音乐新课标解析1. 简介新课程标准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健康人格,发展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专家的角度,对初中音乐新课标进行详细解析,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子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新课标的主要变化2.1 核心素养导向新课标强调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将音乐教育定位为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和音乐素养的素质教育。
这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2 课程内容的调整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经典音乐文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 融入现代音乐元素,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增设音乐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2.3 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鼓励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合作式、情境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4 评价体系的改革新课标要求建立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水平、情感态度、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
3. 教学建议3.1 情境创设教师应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融入音乐学习。
例如,通过组织音乐会、音乐剧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3.2 学科交叉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师可以运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历史、文学、舞蹈等,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音乐。
3.3 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4 培养音乐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演唱演奏能力、创作能力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结语新课标为我国初中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立足新课标 以改革有效推进初中音乐教学
地领悟音乐的魅 力 , 舒柏特的《 舒伯 特小夜曲》 、 韦伯 的钢琴 曲《 邀舞》 等优秀作 品都成为 了学生欣 赏 的内容 , 在这样 的 音乐欣赏 中, 学生身心沉浸在音乐 的优美旋 律中 , 较好地发 挥 了感悟和熏陶作用 。另外 , 笔者还结合 当前流行音乐巾的 优秀作 品, 作为教学 的补 充内容 , 如《 最炫 民族风》 、 《 荷塘月 色》 等, 优美 的音 乐旋律配合美丽 的画面场 景 , 将 学生带进 了如诗如画 、 如痴如 醉的境界 , 对学生提升音乐素养方 而具
【 关键词 】 初 中音 乐; 教 学改革 ; 分析研究
随着新课程 改革 的不断深人 ,初 中音乐教学工作也呈 现 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 教育 教学理念 、 教 学方式手段 以 及教学空间资源等方面都得到 了有效 改进 ,为教学成效的 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 为初 中音乐教师, 应当站在教学改 革 的最前沿 , 深刻领悟 新课标 内涵 , 并 积极推进教 学改革 , 为学生 的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改变 “ 独 角表 演 ” 状况。 吸 纳 学 生 融入 教 学 双 边 活 动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里 ,初 中音乐教学工作都是按照 教 师讲 解传授 的“ 师徒 式” 教学模式进 行教学 , 无论是 识谱 还是视唱 , 都是教 师进 行手把手地灌输 ,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 程 巾处 于 “ 填鸭子” 状态 , 被 动 接受 知 识 。这 样 的 教学 模 式 与 氛 罔 容 易 禁 锢学 生 的思 维 , 让 学生 的学 习投 入 程 度受 限 。新 课程 改革 要求 初中音 乐教 学工 作充 分体 现学生 的主体地 位, 要 给 予学 生 更 多 的 表 现 和 展 示 空 间 , 激 发 他 们 对 音 乐 学 科 的学 兴 趣 , 有 利 于 学 生 音 乐素 养 的提 升 。针 对 这样 的要 求, 笔者对教学活动进行了有效 的改进 , 将 自己的独角戏表 渖砖变 为师生互动 , 给予学生更多 的参与空 间。首先 , 教 师 住音 乐 教学 中 的 主要 重 点 为技 巧 方 式 的 引 导 训 练 ,在 学 生 掌握了基本 的发音 、 节奏等要领之后 , 放手让学生 自己去练 更 注 重结 果 。其 次 , 教 师在 教 学 中为 学 生 展示 搭 建 平 台 , 如 一些 乐理 知识 的讲解可 以交 给学生来完成 ,学生可 以借 助 于 自l 已搜集 的知识上 台讲解 , 在一些演 唱技 巧的训练上 , 教 师也 可以要求学生走上来 为大家进行示范 ,带领大家一 起练习 , 提 高 技 巧 掌 握 水 平 。 通 过 这 样 的互 动 模 式 , 学 生 在 音乐学 习中的兴趣能够得 到有 效激发 ,对于教学成效 的提 升帮助较大。 二、 改变 “ 就本教本” 状况 。 引 导 学 生 充分 领 悟 音 乐 魅 力 音 乐 是 一 门充 满 魅 力 的学 科 ,教 师 如 果 将 学 生 的 目光 与心灵禁钢于教材之 中, 势必会降低音乐魅力 的吸引程度 , 不利于整个教学 活动 的有效开展。许多有经验的教 师, 都将 教材拓展作 为重要 的着 力点 , 全方位展示音乐 的魅 , , J , 让学 生在音 乐学 习中感受到快 乐 ,尤其 是结合学生 的生活 以及 当前音 乐在社会 上的发展状 况 ,让 音乐学习与学生 的生 活 紧密结合起来 , 打造更为生动形象的音乐学 习 , 提高教学成 效 。笔者在教学中从两个方面人手 , 首先是拓展学生对音 乐 学 习领悟 的内容 ,初 中生受 到 自身生活阅历 以及学 习条 件 等方 而的限制 , 对音乐 方面涉猎不 深 , 音乐底 蕴不 足 , 对音
(完整版)初中音乐新课标解读
(完整版)初中音乐新课标解读1. 引言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标准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新版初中音乐课程标准进行解读,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新课标。
2. 背景新版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对当前音乐教育形势和需求的反映,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欣赏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3. 新课标的主要内容3.1 教学目标新课标明确了初中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包括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学生应通过音乐教育,获得对音乐的基本认识,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表演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3.2 课程内容新课标对音乐课程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主要包括音乐研究、音乐创作、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四个方面。
其中,音乐研究涵盖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研究,音乐创作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音乐欣赏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情趣和欣赏能力,音乐表演指引学生通过演奏和演唱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3.3 教学方法新课标强调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唱、做等多种研究方式,通过齐唱、合奏、合唱等合作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施新课标的建议4.1 教师角色与能力教师在实施新课标时要转变角色,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引导学生研究和发展的角色。
同时,教师应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能力,积极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
4.2 研究环境与条件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标,学校应提供良好的音乐研究环境和条件,包括音乐教室、乐器设备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引进音乐教学资源,如音乐教育软件、音乐器材等,以提供更多的研究机会和体验。
4.3 学生参与和评价学生在音乐研究中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反馈对于实施新课标十分重要。
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全新解析
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全新解析1. 前言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我国音乐教育也逐步走向成熟。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初中音乐新课标应运而生。
本文档将为您详细解析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全新特点与要求。
2. 新课标的主要变化2.1 课程理念的更新新课标将音乐教育定位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评价和审美创造能力。
同时,新课标还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
2.2 课程体系的完善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整合,形成了包括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六个方面的课程体系。
这样的设置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2.3 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
鼓励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4 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3. 教学建议3.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2 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教师可通过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音乐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3.3 加强实践环节音乐课程应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歌唱、演奏、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3.4 注重团队合作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形式的合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 结语新课标的实施为我国初中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刻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内涵,努力将其贯彻到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音乐人才贡献力量。
初中音乐新课标解读
初中音乐新课标解读在最新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变化和更新。
本文将对初中音乐新课标进行解读,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融入新的教学内容。
一、课程结构调整新课标对初中音乐课程的结构进行了调整。
它分为三个部分:初中音乐的核心素养,初中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初中音乐的实践活动。
这样的调整使得课程更加全面和有序,有助于促进学生在音乐研究中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标明确了初中音乐的核心素养,包括音乐常识与音乐批评能力、音乐鉴赏与评价能力、音乐表现与表演能力、音乐创造与创新能力、音乐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认识等。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他们在音乐领域的能力。
三、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新课标注重了对音乐表现形式的研究和应用。
它提出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和曲种,如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合奏合唱、音乐舞蹈等。
通过接触不同的表现形式,学生可以发展出自己的音乐爱好和特长。
四、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新课标强调了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钢琴、吉他、合唱团等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总之,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指导。
教师和学生应该积极融入新的课程标准,不断提升音乐素养和技能。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以确保初中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此为纯作文,不含实际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加相关内容)。
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全新解析
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全新解析
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初中音乐课程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本文将对初中音乐新课标进行全新解析,探讨其特点和意义。
新课标内容概述
新课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音乐素养的培养:强调音乐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2. 音乐表演技巧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包括声乐和乐器演奏等方面。
3. 音乐创作与欣赏: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注重音乐欣赏的培养。
4. 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介绍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
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特点与意义
新课标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特点和意义:
1. 综合性: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包括音乐表演、
创作和欣赏等方面。
这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和创造力。
2. 实践性:新课标注重音乐表演技巧的训练和音乐创作的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3. 多元性:新课标注重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学生将接触到
不同类型的音乐,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 开放性:新课标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这有效促进了学生
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结论
初中音乐新课标的全新解析表明,教育部门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和发展。
新课标的特点和意义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对于培养未来社会的艺术人才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全本)初中音乐新课标阐释
(全本)初中音乐新课标阐释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全面发展教育的背景下,音乐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初中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对《新课标》进行详细阐释,以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音乐教育的新要求。
《新课标》的总体目标《新课标》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核心,强调学生在音乐研究过程中的体验、实践和创新。
总体目标是:1. 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3. 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创新精神;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5.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标》的主要内容课程结构《新课标》将初中音乐课程分为四个研究领域:1. 欣赏与体验:包括音乐鉴赏、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音乐审美能力;2. 表现与创造:包括歌唱、演奏、舞蹈和音乐创作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3. 理解与认知:包括音乐文化、音乐历史和音乐理论等,增进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4. 应用与拓展:包括音乐与生活、音乐与艺术、音乐与社会等,强化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新课标》提出了初中音乐教学内容的五个方面:1. 歌唱教学:包括民族歌曲、创作歌曲、经典歌曲等,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2. 演奏教学:包括民族乐器、西洋乐器和电声乐等,提高学生的乐器演奏技能;3. 舞蹈教学:包括民族舞蹈、现代舞蹈等,锻炼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创造力;4. 音乐鉴赏教学:包括不同风格、体裁的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5. 音乐创作教学:鼓励学生创作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音乐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法。
具体包括: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2. 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提高音乐实践能力;3.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4. 跨学科教学:结合其他学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四个“转变”
摘要:新课标的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
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初中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去把握,如何去理解。
本文笔者就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结构方面的变化,谈一下我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音乐新课标教学转变理解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各观需求,这是不能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的,还有过于注重选拔和淘汰的不当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
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每个音乐教师都要进行心态调整、进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在笔者看来,想要做好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就要做好以下四个转变:
一、教学视角的转变
“学以致用”是对学习目的最直接的表达,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与实际运用能力。
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
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比如:我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的特别非常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
比如哪种类型的音乐适合什么样的场所,哪种类型的音乐是不适合的等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视角,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
要做好一个科目的教学,单单从课内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多为教学寻找素材,从课内、课外同步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
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从本学科到其他学科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
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课本附带
的朗读磁带中就有音乐的成分在里面,学习历史需要利用到某些大气的音效,地理学习中某些国家的音乐,生物学习中虫鸣鸟叫的声音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这些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
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教学重心的转变
1、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强调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
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
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
比如:为了指导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我给学生欣赏了谭盾的《水》、《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不可能发出乐音的,不是常规乐器的东西居然也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
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
对音乐教学更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
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
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物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
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经验的总结都是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总会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状态下认真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认识到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初中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高科名.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电影评介》2010 第2期
[2]高科名.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技巧《教育艺术》2010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