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远 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远一、设计意图大班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其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刚刚萌芽;且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这三点决定了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常常会追根究底。

顺应这一特点,我在《哪辆小车跑得远》这一活动中,为孩子提供了小车、积木、木板等多种材料,引导孩子在操作实践中观察思考小车滑行的距离和斜坡高度、表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达到了纲要中提出的引导孩子“能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喜欢观察、思考、操作与试验,并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萌发对科学的兴趣”这一要求。

二、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观察、发现小车滑行距离与斜面高度、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并用不同的方式记录结果;尝试用多种方法自然测量。

3.体验与同伴合作探究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重点:在操作中观察、发现小车滑行距离与斜面角度、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难点:能用不同的方式表征、记录自己的发现;尝试用多种方法自然测量。

四、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玩具小车15辆;2.相同质地的长方形板子15块,长方体积木15块;3.卫生纸、地毯、手帕、毛巾、尺子、筷子、彩水笔、记录夹若干。

知识经验准备:孩子有初步的自然测量经验。

五、活动过程1.出示小车玩具,引发兴趣:小朋友,怎样做能让小车跑起来?如果不用手推,怎样能让小车跑起来?2.引导孩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搭建“山坡”,练习自然测量:小汽车跑了多远?三个“山坡”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谁能量一量?引导孩子自然测量距离和高度。

3.孩子操作并观察小车从相同表面、不同高度的“山坡”上跑下来:引导孩子讨论:小车从哪个“山坡”上跑下来会跑得远?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孩子试一试,并分组记录实验结果进行交流。

小结:在相同的“山坡”上,“山坡”越高,小车跑得越远。

3.孩子操作并观察小车从不同表面、相同高度的“山坡”上跑下来:将斜面覆盖上地毯、卫生纸、手帕等,引导孩子讨论:现在三个“山坡”一样高吗?小车会跑得一样远吗?哪辆小车跑得远?为什么?怎样赛车才公平?孩子分组实验、记录并交流。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一节的《小车跑起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简单机械原理,探索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车的构造和运动原理,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小车的构造和运动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滑轮、斜面、玩具小车、气球等。

学具:画有小车的图纸、彩色笔、剪刀、胶水、吸管、纸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引导幼儿思考小车为什么可以跑起来。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小车模型,讲解小车的基本构造和运动原理,让幼儿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学具制作小车,并尝试在不同斜面上让小车跑起来。

5. 互动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车接力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力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小车的构造和运动原理图。

2. 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辆小车,并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通过力来改变运动状态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小车的构造和运动原理,掌握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其他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游戏设计3. 教学难点: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的理解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亲子互动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探究精神培养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斜面、滑梯等,使幼儿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能描述小车运动的状态。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掌握小车的基本结构。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探索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类小车(如滑板车、三轮车、电动汽车等)、斜坡、弹簧秤、计时器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小车,询问他们小车是如何运动的。

引导幼儿关注小车的运动状态,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垫。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小车,讲解小车的结构、运动原理。

结合实物,让幼儿触摸、观察小车,加深对小车运动原理的理解。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小车,观察并描述其运动状态。

引导幼儿通过调整小车的部件,观察小车运动速度和方向的变化。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讨论如何让小车跑得更快、更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动手操作(10分钟)每组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动手调整小车,使其跑得更快、更远。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给予指导和鼓励。

教师点评,强调小车的运动原理。

六、板书设计1. 小车的结构2. 小车的运动原理3. 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小车,描述其运动状态,并尝试调整小车,使其跑得更快。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小车运动的原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力的方向和大小,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制作简单的小车模型,了解不同结构的小车对运动状态的影响。

同时,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车比赛,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小车跑起来》为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运动》,涉及具体内容为:第一节《认识物体的运动》及第二节《小车跑动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掌握小车跑动的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车跑动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物体运动状态的观察,小车跑动原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斜面、滑轮、绳子、玩具小车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斜面、滑轮、绳子、玩具小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车模型,让幼儿观察小车运动状态。

提问:“小车为什么会跑?你们知道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状态,如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等。

介绍小车跑动原理,如摩擦力、斜面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找出让小车跑动更快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4. 小组活动(10分钟)各小组利用教具,设计让小车跑得更快的方法,并实践操作。

提问:“你们觉得哪个小组的方法让小车跑得最快?为什么?”六、板书设计1. 《小车跑起来》2. 内容:物体运动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小车跑动原理:摩擦力、斜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观察并描述物体运动状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精品教案幼儿精品教案

《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精品教案幼儿精品教案

《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精品教案幼儿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5册,具体内容为第四章《有趣的力》中的第一节“小车跑起来”。

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小车运动的原理,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小车运动的原理,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2. 能够通过实践操作,运用不同的力量使小车运动。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不同的力量使小车运动。

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小车运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模型、斜面、各种力量大小的物品(如不同重量的书本、弹珠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斜面、力量大小的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一:教师演示,将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小车自然下滑,引导幼儿观察小车运动的过程。

情景二:教师提问,如何让小车跑得更快或更慢?2. 例题讲解以小车和斜面为例,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引导幼儿理解不同力量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运用不同的力量使小车运动,观察并记录结果。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小车跑起来》2. 内容:力和运动的关系小车运动原理不同力量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物品,尝试运用不同的力量使物品运动,记录观察结果。

2. 答案:家长辅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记录观察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探索力和运动的关系。

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关于力和运动的有趣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兴趣的关键环节。

大班科学《哪辆汽车滑的远》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哪辆汽车滑的远》教案反思
-在实验观察和比较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物体的材质、滑行表面以及滑行距离,强调这些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调整不同变量,观察实验结果的变化,从而理解摩擦力与物体滑行距离的关系。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从数据中找出规律,并能够合理解释。
2.教学难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对科学的热爱和渴望。然而,我也注意到,仍有一些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1.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哪辆汽车滑的远》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哪辆汽车滑的远》是大班科学领域课程中的一个实验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探索和发现物体滑行距离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本活动对应教材的“力和运动”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观察和比较不同材质的汽车玩具在光滑和粗糙表面上的滑行距离;2.讨论摩擦力与物体滑行距离的关系;3.设计并实施实验,验证哪辆汽车滑的更远;4.总结实验结果,反思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实践操作和观察思考,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区分不同材质物体摩擦力的大小,理解摩擦力与物体滑行距离的关系。
(2)设计实验方案时,合理控制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正确解读实验数据,避免因主观因素导致的误判。
(4)将实验结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解释:
-在区分不同材质物体摩擦力大小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为什么木块在布上滑行距离比在纸上短?

大班科学哪辆汽车滑的远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哪辆汽车滑的远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哪辆汽车滑的远教案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一节小学大班科学课,教学内容是关于力的概念。

通过设计一道物理实验来让学生了解小车滑行距离与重力、斜面角度、滑道材料的关系。

本次课时时长为45分钟,适合大班学生,学生人数约30人。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物理学中的力的概念;2.学生了解小车滑行距离与物理因素的关系;3.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明确哪辆小车滑的远。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听录制的声音,让学生感觉到小车在斜面上滑的声音,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感受,让学生知道小车的滑动与力的关系。

接着让学生看看PPT中的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斜面、小车、滑道等物理元素。

2. 导入新知教师播放视频,在视频中让学生看看2辆小车在不同角度的斜面上运动的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斜面的角度对小车滑行距离的影响。

3. 实验演示教师手上拿着两辆小车,用台大的铁板作为斜面,分别用不同材料的接触板让两辆车在同一角度的斜面上滑行并停止。

然后,让学生对这两辆车的接触板进行观察,了解其表面的特性。

教师解释接触板的特性会对小车的运动产生影响。

演示结束后,让学生自行分成两个小组,分别讨论这两辆小车为什么会滑行距离不同,并在讨论环节结束后,汇报他们的结论。

4. 组织实验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这道实验。

首先,学生将3个角度的斜面上的接触板都做好,并测量好斜面的角度。

然后,在小组内选择一个同学承担购买材料的任务,确保膜跟板的材料相同。

最后,将两辆汽车放在斜面上,并进行比较。

5. 总结讲解根据这次实验,教师让学生比较两辆车滑动的距离,并让学生分析两辆车的运动差异。

教师推出“重力和材料是影响小车用力的关键因素”,而斜面的角度是影响小车速度的关键因素。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如视频演示、实验演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概念,教师还采用了卡通图案等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

在进行实验演示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车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我们简单介绍了材料的性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例子。

《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精品教案

《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精品教案

《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四册第十章“有趣的车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类型的小车,了解小车的结构和功能,探究小车运动的原理,亲自动手制作小车,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小车的特点和功能,提高对生活中交通工具的认知。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小车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

难点:引导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小车,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小车模型、小车结构图、小车运动原理动画PPT、实验材料等。

学具:小车制作材料(纸盒、瓶盖、轮子、胶带等)、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小车,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小车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激发幼儿对小车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小车结构图,讲解小车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讲解小车运动的原理,让幼儿了解小车是如何跑起来的。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让幼儿观察各种小车,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引导幼儿用画笔和纸盒制作小车,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动手制作小车(10分钟)教师发放小车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方法和步骤。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合作完成小车的制作。

5. 展示与交流(5分钟)各组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车,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教师点评每组小车,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车的结构:车身、车轮、车轴、驱动装置等2. 小车的功能:运输、载人、载物、娱乐等3. 小车运动原理: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小车前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辆你喜欢的小车,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小车装配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2.通过观察小车运动并测量跑动速度,让学生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简单计算速度。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安装小车的零部件,并使小车顺利运行。

2.学生能够通过测量时间和距离计算小车的速度。

3.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和实验推理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合理组织实验过程,获取准确数据。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小车零部件包括:底盘、电机、电池盒、开关等。

2.测量跑动距离的器材:标尺、卷尺等。

3.计时器。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10分钟)1.向学生介绍小车装配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让学生意识到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普通的玩具小车,讨论小车运动的原因和方式。

例如:小车是如何移动的?小车是什么力推动的?3.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提出如何使一个小车运动的问题。

Step 2:小车装配(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并将小车零部件分发给学生。

2.学生根据提供的装配指南,进行小车的装配。

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帮助。

3.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经验和困难,并帮助解决问题。

Step 3:小车试跑(10分钟)1.安排一个合适的场地,让学生将装配好的小车放在起点。

2.为每个小组准备计时器和测量跑动距离的器材。

3.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使用计时器记录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并使用测量器具测量跑动的距离。

Step 4:速度计算与讨论(15分钟)1.在黑板上展示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速度=距离/时间。

2.让学生运用测得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小车的速度,并帮助学生解决计算中的困难。

3.学生通过比较各组测得的速度,讨论速度的大小和不同组造成差异的原因。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运动》,详细内容为小车跑起来的科学原理。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探索物体运动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小车运动的科学原理,了解简单机械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车运动的科学原理,简单机械的作用。

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滑轮、斜面、教学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滑轮、斜面。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小车,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车能跑起来?”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讲解小车运动的科学原理。

(2)介绍简单机械(滑轮、斜面)的作用,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简单机械(滑轮、斜面)让小车跑起来。

(2)幼儿分组操作,亲身体验,观察小车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状态。

(1)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为什么小车能跑起来。

六、板书设计1. 小车运动的科学原理2. 简单机械:滑轮、斜面3. 小车跑起来的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车跑得更远要求:运用今天学到的简单机械原理,设计一个实验,让小车跑得更远。

答案:合理运用滑轮和斜面,减小摩擦力,增加小车的初速度。

2. 作业题目:我的小车我做主要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车,并介绍制作过程和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他们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进行户外实践,观察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相符。

2024年《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

2024年《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

2024年《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有趣的力与运动”,详细内容围绕“小车跑起来”的活动主题,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引导幼儿探索简单机械原理以及力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其观察、思考、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力的作用及其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小车运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斜面、滑轮、拉力器、积木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斜面、滑轮、拉力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幼儿展示各种运动的小车,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车的运动方式。

提问:“为什么小车可以跑得这么快?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车跑得更快?”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和操作,讲解力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举例说明:使用拉力器使小车运动,演示力的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力使小车运动。

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不同力的作用下小车的运动情况。

讨论如何让小车跑得更快,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车跑起来”2. 主要内容:力的概念和作用小车运动原理不同力作用下小车的运动情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玩具小车,思考如何让它跑得更快,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我发现把小车放在平滑的桌面上,用力推,小车会跑得更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中尝试更多关于小车运动的实验。

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关于机械和力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

《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

《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小车跑起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简单的物理知识,探索小车运动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知道摩擦力、推力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掌握摩擦力、推力的概念。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小车运动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滑轮、斜面、毛巾、木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师操作小车在斜面、毛巾、木板等不同表面运动,引导幼儿发现小车运动的差异。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摩擦力、推力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

分析不同表面摩擦力的大小,解释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速度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小车在不同表面的运动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教师点评,强调摩擦力、推力在小车运动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小车运动的原理摩擦力:小车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阻力。

推力:使小车向前运动的力。

2. 不同表面的摩擦力大小毛巾表面:摩擦力大,小车运动慢。

木板表面:摩擦力小,小车运动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小车玩具,尝试在不同表面进行实验,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答案:在毛巾表面,小车运动较慢,因为摩擦力大。

在木板表面,小车运动较快,因为摩擦力小。

2. 课后拓展:与家长一起探讨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小车运动的距离和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小车运动的原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小车跑起来技术操作型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1)

小车跑起来技术操作型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1)

小车跑起来技术操作型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小车跑起来》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不同类型的车及其特点,了解车的运动原理,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如何使小车跑起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车及其特点,掌握基本的车辆运动原理。

2.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车的运动原理,学会如何使小车跑起来。

难点:动手操作过程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创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类小车模型、演示用小车、教学PPT。

2.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组装材料、操作工具、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类小车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小车,讨论小车的运动方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

演示如何使小车跑起来,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

3.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发放操作材料,讲解操作步骤。

幼儿分组合作,按照操作步骤组装小车,尝试使小车跑起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目,幼儿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互相评价、交流。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车跑起来》2. 板书内容:不同类型的小车及其特点小车运动原理动手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玩具车,尝试描述其运动原理,并将观察结果画在纸上。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小车运动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寻找其他物品,尝试制作不同类型的小车,探索更多有趣的运动方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动手操作环节的设计4. 作业设计的内容与形式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小车运动原理的掌握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024年《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小车跑起来》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机械》,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车跑起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了解小车运动的规律。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简单机械原理的掌握,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影响因素。

难点:动手操作过程中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小车模型、斜面、滑轮、绳子、计时器、尺子、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小车模型、斜面、滑轮、绳子、计时器、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交通工具,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工具中的简单机械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简单机械原理,如斜面、滑轮等。

(2)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速度和距离。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题:如何让小车跑得更远?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践操作,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因素。

六、板书设计1. 简单机械原理(1)斜面(2)滑轮2. 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影响因素(1)斜面高度(2)滑轮数量(3)绳子长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斜面高度对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影响。

(2)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滑轮数量对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影响。

2. 答案:(1)实验方案:改变斜面高度,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观察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变化。

(2)实验方案:改变滑轮数量,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观察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原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谁跑得远

中班科学教案谁跑得远

中班科学教案谁跑得远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科学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有一种实验活动可以引发幼儿的兴趣,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那就是小汽车比赛。

本次科学教案以“中班科学教案谁跑得远”为主题,将以小汽车比赛为切入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让他们通过观察小汽车比赛来了解速度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小汽车。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比赛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竞争。

二、教学准备:1. 小汽车制作材料:卡纸、牙签、塑料瓶盖、扁平的盖子等。

2. 颜料、刷子、彩纸、剪刀、胶水等。

3. 比赛赛道:用纸板做一个直线赛道。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以积木堆高为情境,引发孩子对速度的认识。

教师可以让幼儿先用积木搭成一个斜坡,然后在斜坡上同时放两块积木,比较哪块积木先滑到桌子底部,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认识到,滑动速度快的积木先滑到底部,说明它的速度更快。

2. 制作小汽车:a. 教师准备好小汽车制作材料,并向幼儿介绍每种材料的作用。

b. 教师示范如何制作小汽车,并鼓励幼儿动手制作。

c. 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进行展示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

3. 进行比赛:a. 教师在纸板上制作好直线赛道,并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小汽车放在赛道起点。

b. 教师引导幼儿按照自己制作的小汽车的特点来预测哪辆车会跑得更远。

c. 教师发号施令,开始比赛,观察小汽车的速度和距离。

4. 比赛结果分析:a. 比赛结束后,教师鼓励幼儿讨论比赛结果,询问他们对比赛结果的看法。

b.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些小汽车跑得更远,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小汽车的速度。

5. 总结:a. 教师总结幼儿讨论的结果,并引导他们得出结论:小汽车的速度受到自身质量、形状和力的影响。

幼儿园自制科学游戏材料哪辆汽车跑得远

幼儿园自制科学游戏材料哪辆汽车跑得远

幼儿游戏材料设计与指导
科学游戏
照片:
材料名称:哪辆汽车跑得远
适合班级:中班上、下学期
制作所需材料:
大小一样,颜色不同的小汽车
pvc槽
制作方法:
将PVC槽插在底板上做成车道,架起不同高度,用一档板在一端做起始点
目标:
1、能试验发现马路斜度不同汽车滑行的远近不同。

2、正确记录实验结果。

3、敢于大胆操作,细心观察。

玩法:
1、实验前先引导幼儿进行猜测和做记录:两辆小汽车同时下滑,哪一辆跑得远?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猜想的结果。

2、将小汽车放在斜坡的最高处移开挡板,小车同时下滑,在小车停稳后观察哪辆车跑的比较远。

3、幼儿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实验的结果“马路倾斜度不同,汽车滑行的远近不同。


教师观察点:
1、观察幼儿对材料是否感兴趣。

2、观察幼儿操作中材料是否在同一起跑线,是否同时向下滑动。

3、观察幼儿猜想、操作、记录的方式。

1、观察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

教师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观察材料与小车速度之间的关系。

2、指导幼儿大胆猜想,并记录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

3、指导幼儿与同伴交流经验,介绍自己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4、指导幼儿注意试验中减少误差(同时在起跑线起跑)。

5、指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快

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快

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快河东四幼李欣一、活动来源: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如:孩子穿得运动鞋,鞋底就应用了摩擦力的原理;下雨天,教室内铺一些地垫就能防滑。

这些现象都是摩擦力的原理,这些现象幼儿经常看见的,但幼儿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孩子不懂摩擦力的原理,因此想在活动中通过小游戏来引出摩擦力,并让幼儿亲手实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了解摩擦力的原理。

最后将科学原理回归生活,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力的现象,并尝试用摩擦力的原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活动目标:1、发现小车滑行的速度与表面粗糙度有关,并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发现,2、在老师的引导下,将自己的猜测、与发现用简单的方式记录下来3、体验与同伴合作探究的乐趣活动重点:引导幼儿与同伴轮流进行操作,反复观察、分析、比较在不同粗糙度的接触面对小车滑行速度的影响活动难点:将自己的猜测、与发现用简单的方式记录下来试验原理: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小车速度则越慢,反之,越快三、活动准备:知识经验:知道下雪天容易摔跤,滑冰应穿溜冰鞋、爬山穿旅游鞋物质准备:小汽车(一人一个)三种不同材质的跑道(三套):积木跑道、手帕跑道、毛巾跑道集体的大记录表、幼儿照片(两套)自制积木斜坡(三人一套)四、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感知物体材料光滑与粗糙,初步感知物体的摩擦力出示小汽车,介绍三种跑道,试一试能在哪种跑道中跑起来,幼儿游戏,充分感受三种不同材质的跑道,看看哪辆汽车跑得快。

讨论:1、这三种跑道使用什么材料做的,摸一摸是什么感觉的?2、你觉得小汽车在哪个跑道跑得最快(二)进一步感知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第一次试验:⒈看,有些小汽车在跑道上不知道哪条路走得比较快,所以请小朋友帮忙去试试看。

在每张桌子上老师准备了两条用积木搭成的斜坡的跑道(一条路是积木跑道、一条路上面铺着帆布跑道),车在哪一条路上走得快?2、幼儿与老师一起填写记录表:猜一猜,哪条跑道上汽车谁开的最得快写,请帖上你的照片3、幼儿分组操作、实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小车的构造和运行原理。

2.增加幼儿对机械的兴趣和好奇心。

3.提高幼儿园大班幼儿动手实践和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小车的构造2.制作小车3.验证小车运行原理三、教学过程1. 了解小车的构造1.向幼儿们介绍小车的构造,展示一些小车的模型或图片。

2.引导幼儿们发现小车的主要构成部分,例如:车轮、车身、引擎等。

3.引导幼儿说出小车的基本功能,例如:行驶、载人、载物等。

2. 制作小车1.准备材料:纸板、小车轮、细铁丝、胶水和彩笔等。

2.分发材料,给每个幼儿提供制作小车的机会。

3.指导幼儿把纸板剪裁成车身形状,用胶水粘贴在一起。

4.将小车轮用细铁丝固定在车身下方。

5.让幼儿们自己设计小车的外观并用彩笔上色。

3. 验证小车运行原理1.介绍小车的运行原理。

2.鼓励幼儿尝试推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行情况。

3.鼓励幼儿通过调整小车的构造,使小车能够行驶更远、更快。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1.观察幼儿了解小车的构造和功能的情况。

2.检查幼儿制作小车的过程和结果。

3.询问幼儿对小车运行原理的理解程度。

4.观察幼儿通过修改小车设计来进行试验的情况。

五、教学延伸1.引导幼儿思考自己所感兴趣的机械,并尝试了解它们的构造和原理。

2.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并制作机械模型,例如:火车、飞机、船等。

3.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制作和观察实物,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教学心得本次科学活动,通过让幼儿们制作小车,了解小车的构造和运行原理,激发了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在制作小车的过程中,幼儿们不仅能够动手实践,还能够通过观察小车的运行情况,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让幼儿们设计小车的外观,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幼儿们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完成科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哪辆汽车滑的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哪辆汽车滑的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哪辆汽车滑的远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对微生物学的兴趣。

通过亲自实验,让幼儿感受到空车和满车从同一坡度上滑下来,满车滑得远一些。

2、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会合作,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并能大胆表达。

3、培养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准备:1、空车、满车若干(同一车型)。

2、小山坡模型。

3、人手一块记录板。

4、活动室内老师事先投放一些可以做栏杆(或轨道)的材料。

5、老师预设幼儿在实验即使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

过程:一、提出问题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四辆小汽车,你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2、幼儿很快的发现有一辆汽车上面装了,一辆是空车,一辆是满车。

3、师:如果空车和满车都从这个高高的小山坡上自己滑下去,那一辆汽车会滑得远一些呢?二、幼儿猜想幼:我认为是空车滑得仍远,因为它轻。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谁有不同的意见?幼:我认为是满车滑得仍远,因为它上面装了苹果。

● 教师与幼儿一起教员统计预测结果:有3名幼儿园认为满车滑得远,有17名幼儿认为空车滑得远。

● 统计结束后,教师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验校正验证自己的想法,并提醒幼儿一边做实验一边用自己新生儿的方式记录实验的结果。

三、实验论证1、幼儿找到好朋友,两人合作做实验,一人拿空车,一人拿满车,并把实验的境况重新整理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 有的幼儿用"√"和"×"表示汽车滑得远近。

● 有的幼儿用"☆"和"○" 则表示汽车滑得远近。

● 有的幼儿用"100"和"0" 表示上海汽车滑得远近。

● 有的幼儿用"--"和"-"表示汽车滑得远近。

……2、教师巡回指导,中会着力点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碰到那些问题,并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 本过程中每一组幼儿都积极的投入了,并能一边实验一边做记录,而且有好几组幼儿都发现汽车开到地板转弯处上会突然拐弯,导致看不出哪辆汽车滑得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哪辆小车跑得远
一、设计意图
大班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其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刚刚萌芽;且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这三点决定了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常常会追根究底。

顺应这一特点,我在《哪辆小车跑得远》这一活动中,为孩子提供了小车、积木、木板等多种材料,引导孩子在操作实践中观察思考小车滑行的距离和斜坡高度、表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达到了纲要中提出的引导孩子“能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喜欢观察、思考、操作与试验,并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萌发对科学的兴趣”这一要求。

二、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观察、发现小车滑行距离与斜面高度、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并用不同的方式记录结果;尝试用多种方法自然测量。

3.体验与同伴合作探究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操作中观察、发现小车滑行距离与斜面角度、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难点:能用不同的方式表征、记录自己的发现;尝试用多种方法自然测量。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玩具小车15辆;
2.相同质地的长方形板子15块,长方体积木15块;
3.卫生纸、地毯、手帕、毛巾、尺子、筷子、彩水笔、记录夹若干。

知识经验准备:
孩子有初步的自然测量经验。

五、活动过程
1.出示小车玩具,引发兴趣:
小朋友,怎样做能让小车跑起来?如果不用手推,怎样能让小车跑起来?
2.引导孩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搭建“山坡”,练习自然测量:
小汽车跑了多远?三个“山坡”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谁能量一量?引导孩子自然测量距离和高度。

3.孩子操作并观察小车从相同表面、不同高度的“山坡”上跑下来:
引导孩子讨论:小车从哪个“山坡”上跑下来会跑得远?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孩子试一试,并分组记录实验结果进行交流。

小结:在相同的“山坡”上,“山坡”越高,小车跑得越远。

3.孩子操作并观察小车从不同表面、相同高度的“山坡”上跑下来:
将斜面覆盖上地毯、卫生纸、手帕等,引导孩子讨论:现在三个“山坡”一样高吗?小车
会跑得一样远吗?哪辆小车跑得远?为什么?怎样赛车才公平?孩子分组实验、记录并交流。

小结:在相同的高度上,“山坡”表面越光滑,小车跑得越远。

4.欣赏小魔术:小兔子下“山坡”
讨论:小兔子是怎样跑下“山坡”的?引导孩子到科学区中尝试:还有什么物品能把小兔子带下“山坡”?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中制作会滑动或滚动的玩具,如会跑的小纸杯、会跑的小盒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