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中团队意识培养重要性的研究
浅谈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
浅谈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摘要】技工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改革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技工院校发展背景,以及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接着详细阐述了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在一体化教学中的重要性。
也提出了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实施路径。
结论部分总结了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未来发展方向,并重点强调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举措,技工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教育、师资队伍、挑战、实施路径、意义、发展方向1. 引言1.1 技工院校的发展背景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机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技工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理论与实践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技工院校发展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各行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应当不断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对技工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政府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完善,为技工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支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技工院校的发展背景呈现出需求逐渐增加、社会重视度提升和教学模式迭代更新等特点,技工院校急需引入一体化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行业发展。
1.2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技工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技工院校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面临较大的适应压力;技工院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使得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岗位匹配度较低。
《初中团队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团队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课题组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的背景2008年陆昊书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把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建设摆在基础性战略地位,构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团队分层思想教育体系,一体化推进学校团队建设。
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贺信中要求,共青团组织要切实履行全团带队的光荣职责,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的重要作用。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市少工委就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初中团队一体化改革,针对部分队员离队之日入不了团,导致团队组织建设上出现“空白期”这一情况,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素质教育,九年组织教育”的思路。
可见,在初中开展“团队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一直以来是团队组织研究的课题,也是团队组织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共青团、少先队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广大团队员们在中学阶段接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主要依靠共青团、少先队的引领和指导。
但长期以来,中学共青团、少先队相对独立,相互之间对对方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实施等方面了解模糊,导致了初中团书记对学生基本情况了解甚少,初中少先队辅导员对学生发展性培养目标把握不准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团队组织教育功能的发挥。
因此,搞好团队衔接不仅是搞好少先队工作的需要,也是共青团自身发展的需要。
开展好初中团队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可以有效地保证初中少先队员接受团队组织教育的全覆盖,保证团组织对初中团员青年的全覆盖,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帮助团队员们树立理想信念,增强团队员的自豪感、责任心,为团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可以营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团队文化,推进团队组织的发展,提高团队组织的运作效率和竞争能力,使得团队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为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引言: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是塑造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文明行为的重要途径。
然而,过去初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课程设置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欠缺实效性等。
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初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以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后继人才。
一、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问题1. 课程设置单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围绕政治理论知识进行,缺少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内容设置。
2. 内容枯燥乏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过于单调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欠缺实效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知识传授,缺少实践活动的支持,以及对学生实际生活问题的深入引导。
4. 考试导向:当前初高中阶段普遍存在考试焦虑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承载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试准备的压力,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课程的意义。
二、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1. 个体差异化关怀:初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个体差异化关怀放在首位,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2. 多元内容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拓展学科门类,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
3. 强化实践环节: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探索1. 完善课程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开设课程如国家事务、公民法律教育等,通过多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引导团队培养:鼓励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研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
高校“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探索
高校“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探索【摘要】高校“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是指在高校中建立班级和团支部合作共同开展活动的工作模式。
本文通过介绍“背景介绍”、探讨“研究意义”和阐述“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高校班团一体化的定义、意义、实施方式、效果评估以及问题与挑战。
文章认为,班团一体化工作有助于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也存在实施难度和资源支持不足等问题。
在结论部分提出总结与展望,建议加强师生互动,提升班团一体化的效果。
未来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推动班团一体化工作不断深化发展。
【关键词】高校、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探索、引言、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正文、定义、意义、实施方式、效果评估、问题与挑战、结论、总结与展望、建议与启示、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而高校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思想道德教育、学生组织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高校班团一体化成为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质量、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素质和能力方面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的探索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更有助于完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高校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校“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是当前高校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重视的课题。
其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的建设,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能力、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发展,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二、强化班级凝聚力和团队意识。
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有利于加强班级内部的凝聚力,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构建和谐稳定的班集体。
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研究综述
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研究综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是指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通过课程整合、师资整合、教学模式整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获得良好的专业技能,又能够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和素养。
在实践中,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深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经验。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宏观层面:政策和体制创新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
中国政府对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视可见一斑。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了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和指导思想。
方案强调了学科整合、课程整合、教学资源整合和师资整合,要求中职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实施一体化教学。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学校开展课程整合、教学合作和资源共享,积极推动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
在体制创新方面,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行也涉及到中职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
一些地方和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了跨学科教师团队和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实现了课程资源整合和师资共建。
学校还尝试在课程设置和学生管理方面进行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实行了学分制度和专业交叉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政策的支持和体制的创新为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中职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微观层面:实践和成果在实践中,许多学校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
一些学校在课程整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他们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将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了专业与文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
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就业和升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体化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旨在整合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势和实施要点。
一、项目制教学法项目制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在项目制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个综合性的任务,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施项目制教学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项目的内容和任务,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项目成果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实施探究式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实验、分析数据、总结结论等。
同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理解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和展示学生的成果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交流。
三、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合作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和合作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社交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沟通和领导能力。
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分配任务和角色,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同时,教师应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解决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估小组的合作成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问题解决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分析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互动、参与和合作的学习方法。
它突破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让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共同面对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通过与其他成员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解决问题。
在小组中,学生可以互相辅导和讨论,相互学习和分享知识。
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成就感,提高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且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这些团队合作的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至关重要。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方法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设计合适的合作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于合作学习的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是小组讨论、小组实验、小组项目等。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自主组织、分工合作。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立目标和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合作积极性。
2.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和交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交流。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比如在线协作工具、教学软件等。
3. 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改进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进展和困难,针对性地给出指导和建议。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概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并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特点和实施途径。
最后对该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结论部分总结了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推动教育教学的进步,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现状分析,实施途径,效果评价,优势,局限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部分主要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教育教学需要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式。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为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整合教学、学习和评价,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以期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目前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方式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概述和分析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揭示其优势和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深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施途径,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供具体操作方法和建议。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评估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当今社会,团队合作精神已经成为人们所追求的重要品质之一。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地方,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从意义、方法和实施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意义团队合作是一种能够提高效率、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
学生在团队中,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能从他人身上学到不同的知识和经验。
此外,团队合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和领导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方法1.创设良好的团队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培养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让学生产生团队合作的欲望和热情。
2.分配合理的角色和任务。
每个学生在团队中都应有明确的角色和任务,这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3.培养沟通和协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团队合作的游戏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4.注重反思和总结。
在团队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对团队合作中的问题、成果和经验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实施1.学校应加强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形成对团队合作的认同和重视。
2.学校可以设置团队合作的课程或活动,如分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提供学生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的机会。
3.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建立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团队合作表现纳入日常考核范围,并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提高学生对团队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我们相信学校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高校“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
高校“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高校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传统的班级和团支部分工明确、职责划分清晰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班级和团支部之间的藩篱也使得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挑战。
探索一种能够整合班级和团支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高校“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提出,旨在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教育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通过整合班级和团支部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支持和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背景介绍结束】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高校“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揭示该管理模式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为高校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和特点,探讨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通过对该管理模式的评价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高校管理提供建议和指导。
研究目的还在于加深对“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认识,为高校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更多关于该管理模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推动高校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通过这一研究,可以为高校管理模式的改革和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高校“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种管理模式的实施对于促进学校班级和团队的协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
通过“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归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潜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借助这种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发挥班主任和团支书的作用,推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提升学校管理效能。
研究高校“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意义在于拓展学校管理理念和方式,为高校管理创新提供有益借鉴,促进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变革,小学数学教育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概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优势,分析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评价其效果,并展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分析,深入了解该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和实施策略,以期能够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2.介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特点,总结其在其他学科领域的成功经验;3.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关键因素,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和建议;4.评价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和成效,探讨其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1.3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感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一体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学科分隔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一体化教学模式则可以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多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
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需要跨学科合作,共同解决复杂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提高了他们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体化教学中团队意识培养重要性的研究
一体化教学中团队意识培养重要性的研究作者:韩宇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8年第03期团队是指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目标一致、技能互补的,为完成一定任务而组成的具有十分默契的合作关系的群体。
在21世纪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知识呈几何状发展,而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相对有限,因此,一项工作往往需要一个知识互补型的团队协同合作完成。
当前技工学校的学生多数为95后的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团队意识比较淡薄。
主要表现为个性张扬而团队协作意愿不强,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与人沟通能力和意愿欠缺。
而技工学校的学生作为拥有一定技能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最终将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
因此,在技工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一体化教学目前在技工院校普及度较为广泛,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行之有效的效率较高的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有机结合,即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用的工作技能融汇一体,有效解决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严重脱节的问题。
一体化课程以技能操作训练为核心,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重点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技能训练的掌握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技能训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训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结果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教学为技能训练做原理性支撑,使学生在学到技能的同时以结果为导向,能思考技能训练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做到知其然,而且可以知其所以然。
一体化教学由于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紧密,因此在检测教学质量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二、团队意识培养的方法团队通常由不同技能、不同经历的人员组成,为完成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组建。
在一个团队中,成员之间有相互负责的义务,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并对其他成员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团队意识的价值底蕴是集体主义,因此,培养团队意识主要是对团队成员的集体主义进行培养。
语文一体化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理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语文一体化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优化教学设计。
2. 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3. 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确定备课主题: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为“语文素养的培养”。
(2)分工合作: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并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3)讨论交流:教师们针对备课主题进行讨论,共同探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问题。
(4)总结提炼:将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2. 课堂教学观摩(1)确定观摩课: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观摩课主讲,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2)观摩记录:观摩教师认真记录观摩课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
(3)交流反馈:观摩课后,教师们针对观摩课进行交流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学反思(1)反思内容: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思。
(2)撰写反思报告:教师们撰写教学反思报告,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设计更加合理。
2. 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技能得到了提升,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
3. 教师们通过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培养,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五、活动总结本次语文一体化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语文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学生而努力。
团队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培养合作意识则是团队合作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
一、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合作指的是一个由不同个体组成的团队共同协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现集体目标:团队合作将个体的力量集结在一起,可以发挥出更大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集体的目标。
2.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团队合作,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支持、交流和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3. 促进个人成长:团队合作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成员可以从合作中学习到其他成员的经验与知识,不断完善自己,提升个人能力。
4. 增强凝聚力:团队合作能够增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二、培养合作意识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是团队合作的基础,团队成员应该保持频繁的沟通,分享信息和意见,避免信息不畅通和误解。
2. 互相尊重和理解:团队成员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和贡献,并积极倾听和接受其他人的建议。
3. 分工合作:团队成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并与其他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支持和协作,达到共同的目标。
4. 鼓励分享与合作:团队成员应该鼓励分享彼此的知识、技能和资源,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和取得成果。
5. 培养团队精神:团队成员应该树立团队意识,关注整个团队的利益,而不仅仅关注个人的利益。
同时,团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共同的团队精神。
6. 奖励合作行为:为了激励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可以设置奖励机制,对于表现出色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从而鼓励和促进更多的合作行为发生。
结论团队合作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团队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
“团队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一、背景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变得更加重要。
为了提高团队整体效率和协作能力,需要开展“团队一体化”建设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和计划,使整个团队的内部协作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
二、目标1.加强团队内部沟通和协作能力2.提高团队整体执行效率和工作质量3.培养团队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三、实施步骤1. 项目启动阶段•制定“团队一体化”建设工作计划•成立跨部门协调小组•宣传“团队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2. 组织培训和学习•开展团队建设培训课程•鼓励团队成员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和外部学习•整理并分享团队内部的最佳实践和经验3. 完善内部流程和制度•对现有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确立跨部门协作的流程和责任分工•建立并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工具4. 强化团队文化和价值观•举办团队活动和座谈会•强化团队的使命和价值观•建立团队内部奖励和表彰制度5. 持续改进和监控•每季度举行“团队一体化”建设工作总结会•定期对表现出色的团队成员进行表彰和激励•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团队一体化”建设工作计划四、预期效果1.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项目执行效率和工作质量有明显提升3.团队内部氛围更加和谐,士气更加高涨五、总结通过“团队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和执行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将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团队氛围的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特殊应用场合一:跨国团队建设增加条款1.多语言沟通和协作培训 - 提供跨国团队成员语言培训课程,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和协作。
2.跨时区协作流程和工具 - 确立针对跨国团队时差和地理位置的协作流程和工具使用规范。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问题1:不同国家工作文化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解决办法:定期举行跨国团队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互信。
•问题2:时差和地理位置差异导致的协作困难•解决办法:制定跨时区协作的工作时间安排,确保在合理的时间段内进行协作或会议。
幼儿园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培养计划 幼儿园团队教育
幼儿园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培养计划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幼儿园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培养计划的建设。
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的培养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提升。
本文将从幼儿园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的概念、意义、方法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和思路,促进幼儿园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的培养工作更加深入和有效地开展。
一、幼儿园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的概念1. 团队合作的概念团队合作是指团队成员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在幼儿园中,团队合作通常是指教师和幼儿之间,幼儿之间,甚至是与家长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2. 集体意识的概念集体意识是指在集体中形成的一种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是每个成员为了整体利益,自觉地服从组织和遵守规章制度的心理状态。
在幼儿园中,集体意识通常是指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关心集体,爱护集体,愿意为集体的利益和荣誉而努力奋斗的心理状态。
二、幼儿园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的意义1. 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尊心通过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的培养,幼儿可以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高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培养优良的品德和个性。
3. 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的培养,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幼儿园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的培养方法和策略1. 创设合作友好的教育环境为了促进幼儿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的培养,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和谐友好的教育环境。
培养幼儿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幼儿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技能,对幼儿园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未来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培养幼儿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意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与他人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本文将探讨培养幼儿园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方法和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团队合作是一个人在集体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
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具有以下重要性:1.发展社交技能:通过与他人合作,幼儿园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互相协作、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需求。
2.培养责任感: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幼儿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学会承担责任,并理解他们的行动和决策如何影响整个团队。
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幼儿园学生将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
通过积极参与和与团队成员合作解决问题,他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促进个人成长:团队合作可以帮助幼儿园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通过发挥个人特长为团队作出贡献,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成长。
二、培养幼儿园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方法和活动1.团队合作游戏:引导幼儿园学生参与各种团队合作游戏,如传球游戏、搭积木等,让他们通过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小组任务:将幼儿园学生分成小组,给予他们一些小组任务,如共同完成一幅画、一项手工制作等。
通过这些任务,鼓励他们相互协作、激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组织幼儿园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了解每个角色的职责,并通过协作与其他角色进行合作。
4.集体活动:组织幼儿园学生参与一些集体活动,如舞蹈表演、合唱团等大型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可以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分享和倾听。
5.协作学习:在幼儿园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协作学习,让他们一起完成一些小组作业和项目。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科学教学探讨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科学教学探讨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教学评一体化则是一种将教学和评价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科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亲自参与科学实践,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科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是一门发现未知的学科,学生应该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答。
例如,在学习生物学中的遗传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系列实验,观察不同基因型的表现型差异,从而理解基因的作用和遗传规律。
科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学生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通过实验和研究来验证和探索。
例如,在学习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科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科学是团队合作的学科,学生应该具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实验或研究项目。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科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只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科学人才。
教育德育一体化的重要性
教育德育一体化的重要性引言教育与德育是人的整体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德育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教育德育一体化是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文将讨论教育德育一体化的重要性。
发展综合素质教育德育一体化使得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仅注重知识的获取,更加关注学生的品格培养。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惯,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意识。
这些品格培养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培养社会需求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只是单纯的专业技能,还包括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教育德育一体化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这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使他们在面对职场挑战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
塑造健康人格教育德育一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素质,提高抗挫折能力。
家庭和社会的互动教育德育一体化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协作,形成教育一体化的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相互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同时,社会也应当关注教育德育一体化的重要性,提供相应的资源和环境,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
总结教育德育一体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教育德育一体化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注重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庭和社会的参与也是教育德育一体化的关键因素,需要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只有通过教育德育一体化,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与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与设计一、概述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将教学和评价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评价来促进教学的优化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对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与设计进行详细阐述,以便于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定期考试、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内容,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2.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保证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对自己的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能够自我调整和提高。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其在集体学习和合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就。
三、教学设计1.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长等方面的内容。
2.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进行。
3.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拓展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学习资源等。
4.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布置课外阅读、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并促进教学不断进步的教学模式。
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科学的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落实这一模式,为学生成长和教师教学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特殊应用场合1. 大班课程大班课程相比于小班课程,存在学生人数多、群体差异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增加以下几点条款:1.对于评价体系的建立,应着重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避免评价过于集中,造成评价指标过于泛化的情况。
2.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应考虑对学生进行分类反馈,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互动课堂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尽可能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效果,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化教学中团队意识培养重要性的研究
作者:韩宇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8年第03期
团队是指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目标一致、技能互补的,为完成一定任务而组成的具有十分默契的合作关系的群体。
在21世纪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知识呈几何状发展,而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相对有限,因此,一项工作往往需要一个知识互补型的团队协同合作完成。
当前技工学校的学生多数为95后的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团队意识比较淡薄。
主要表现为个性张扬而团队协作意愿不强,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与人沟通能力和意愿欠缺。
而技工学校的学生作为拥有一定技能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最终将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
因此,在技工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目前在技工院校普及度较为广泛,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行之有效的效率较高的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有机结合,即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用的工作技能融汇一体,有效解决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严重脱节的问题。
一体化课程以技能操作训练为核心,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重点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技能训练的掌握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技能训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训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结果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教学为技能训练做原理性支撑,使学生在学到技能的同时以结果为导向,能思考技能训练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做到知其然,而且可以知其所以然。
一体化教学由于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紧密,因此在检测教学质量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二、团队意识培养的方法
团队通常由不同技能、不同经历的人员组成,为完成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组建。
在一个团队中,成员之间有相互负责的义务,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并对其他成员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团队意识的价值底蕴是集体主义,因此,培养团队意识主要是对团队成员的集体主义进行培养。
团队意识的培养方法有以下几种:(1)培养团队成员的良好道德规范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观念;
(2)培养团队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使团对成员有维护集体荣誉的意识,增强团队成员的核心凝聚力;(3)培养团队成员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能够及时与其他成员交换自己的想法;
(4)培养团队成员爱岗敬业的品质,使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有主动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意识;(5)培养团队成员宽容与合作的品质,使团队成员能够着眼全局,与团队荣辱共进。
三、一体化教学中团队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各种知识点往往以一个生产生活中实际的项目为教学载体,来完成教与学的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学生完成整个项目的目的。
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以及一些项目单靠一位学生很难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在完成一些项目时往往以一个小团队的形式完成。
为让每位学生最大程度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这些学生小组的团队意识显得十分必要。
为验证一体化课程中学生团队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笔者以72学时的《普通机床电气系统维护》一体化课程为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该课程至少要完成4个相关实训项目。
用深圳技师学院14数控编程G5-1班和14数控编程G5-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8周的跟踪研究。
这两个班级同为初中起点的5年制高级工班,人数分别为50人和48人。
两个班级所采用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材料均相同,任课教师也为同一名教师。
在该一体化课程教学计划安排中,由于实训场地和教学资源的限制,所有实训项目均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
其中14数控编程G5-1班分12组,有两组为一组5人,其余皆为一组4人,14数控编程G5-2班分12组,每组均为4人。
在教学过程中,为验证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团队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对两个教学班级加以区分实施教学。
具体操作为:14数控编程G5-1班按照教师以往教学经验进行常规教学,14数控编程G5-2班在教师按照以往教学经验进行常规教学的基础上,人为地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
经过一个学期长期的上述教学方法的实施,并将学期内两个班级相关成绩制作为图表,如图1、图2所示。
图1和图2分别为14数控编程G5-1班和14数控编程G5-2班实训项目一和实训项目三班级间个人成绩分段比较柱状图,图3为14数控编程G5-2班级内实训项目个人成绩分断比较柱状图。
四、结论
由图1可以看出,两个班级项目一个人分数段分布大致相同,甚至1班成绩稍微优于2班;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1班项目三的个人成绩分数段分布与项目一相比变化不大,而2班项目三的个人成绩分数段分布与项目一相比有明显变化,90~100分段、60~70分段和60分以下分段等三个分数段人数减少,而80~90分段、70~80分段等两个分数段人数增加;而从图3中,更能够看到2班分数变化的这种趋势,即90~100分段、60~70分段和60分以下
分段等三个分数段人数呈下降趋势,而80~90分段、70~80分段等两个分数段人数呈上升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在一体教学中,适当地有目的地加强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团队合作的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庆雨.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毕业论文.
[2]林婉玲.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团队意识培养上的应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孟庆波.企业员工团队意识的培养方略[J].人力资源,2015(12).
[4]顾军.浅谈体育课中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5(3).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