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1.1运动的描述(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生用书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必备知识·自主排查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定义和分类(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_____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 、v 方向________.匀减速直线运动:a 、v 方向________.2.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v =________. (2)位移公式:x =________.(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02=______. 3.三个重要推论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生活情境1.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在交通灯变绿时从A点以2.0 m/s2的加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一段时间运动到B点,速度达20 m/s,则(1)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是均匀增加的.( )(2)汽车在运动过程中,位移是均匀增加的.( )(3)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相等的.( )(4)汽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10 s,位移为100 m.( )(5)汽车从A点运动到B点,中间时刻的速度为10 m/s.( )(6)汽车从A点运动到B点,位移中点的速度为10√2 m/s.( )教材拓展2.[鲁科版必修1P36T1改编]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在相等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D.在相等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3.[人教版必修1P43T3改编]某航母跑道长160 m,飞机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飞机在航母跑道上起飞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航母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为使飞机安全起飞,航母匀速运动的最小速度为( )A.10 m/s B.15 m/sC.20 m/s D.30 m/s关键能力·分层突破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运动学公式中符号的规定一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若v0=0,一般以a的方向为正方向.2.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选用一般问题用两个基本公式可以解决,以下特殊情况下用导出公式会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1)不涉及时间,选择v2−v02=2ax;(2)不涉及加速度,用平均速度公式,比如纸带问题中运用v t2=v̅=xt求瞬时速度;(3)处理纸带问题时用Δx=x2-x1=aT2,x m-x n=(m-n)aT2求加速度.角度1基本公式的应用例1 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1=12 m/s的速度朝收费站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距收费站中心线前d=10 m处正好匀减速至v2=4 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t0=20 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2.求:(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2)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时,应在离收费站中心线多远处开始减速;(3)汽车过ETC通道比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教你解决问题(1)读题审题——获取信息(2)思维转化——模型建构①过ETC通道时经历三个运动阶段:②过人工收费通道经历两个运动阶段:角度2 推论的应用例2.如图所示,哈大高铁运营里程为921 km,设计时速为350 km.某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 s内的位移是57.5 m,第10 s内的位移是32.5 m,已知10 s末列车还未停止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B.921 km是指位移C.列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 m/s2D.列车在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80 m/s[思维方法]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跟进训练1.(多选)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 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从顶端由静止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加速度大小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 s,那么该消防队员( )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B.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C.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之比为1∶1D.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42.[2022·河南模拟]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BC=4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t=1 s,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和OD之间的距离.考点二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角度1自由落体运动(一题多变)例 3.如图所示,屋檐上水滴下落的过程可以近似地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假设水滴从10 m高的屋檐上无初速度滴落,水滴下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大?(g取10 m/s2)【考法拓展】在[例3]中水滴下落过程中经过2 m高的窗户所需时间为0.2 s.那么窗户上沿到屋檐的距离为多少?角度2竖直上抛运动(一题多解)例4. 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175 m的高处时,一重物从气球上脱落,则重物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g取10 m/s2)[思维方法]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1)分段研究法:(2)整体研究法: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全过程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gt2v=v0−gt,v2−v02=-2gh.其规律符合h=v0t-12拓展点刹车类问题和双向可逆类问题1.刹车类问题中的两点提醒(1)分清运动时间与刹车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2)确定能否使用逆向思维法,所研究阶段的末速度为零,一般都可应用逆向思维法.2.双向可逆运动的特点这类运动的速度减到零后,以相同加速度反向加速.如竖直上抛、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例5. (多选)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4 m,则时间t可能为( )为2ms2sA.1 s B.3 s C.4 s D.5+√412跟进训练3.如图所示,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把4个水果以不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若1 s后4个水果均未着地,则1 s后速率最大的是(g取10 m/s2)( )4.有一辆汽车在能见度较低的雾霾天气里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看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故障车,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6 s,刹车后汽车匀减速前进.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5 m/s2,最后停在故障车后1.5 m处,避免了一场事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司机发现故障车后,汽车经过3 s停下B.司机发现故障车时,汽车与故障车的距离为33 mC.从司机发现故障车到停下来的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7.5 m/sD.从司机发现故障车到停下来的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0.5 m/s考点三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STSE问题素养提升匀变速运动与交通、体育和生活等紧密联系,常见的匀变速直线运动STSE问题有行车安全、交通通行和体育运动等,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1)建模——建立运动的模型(列出运动方程);(2)分段——按照时间顺序,分阶段研究运动.情境1 “智能物流机器人”(多选)为解决疫情下“最后500米”配送的矛盾,将“人传人”的风险降到最低,目前一些公司推出了智能物流机器人.机器人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 m/s,当它过红绿灯路口时,发现绿灯时间是20 s,路宽是19.5 m,它启动的最大加速度是0.5m,下面是它过马路的安排方案,s2既能不闯红灯,又能安全通过的方案是( )A.在停车线等绿灯亮起,以最大加速度启动B.在距离停车线1 m处,绿灯亮起之前2 s,以最大加速度启动C.在距离停车线2 m处,绿灯亮起之前2 s,以最大加速度启动D.在距离停车线0.5 m处,绿灯亮起之前1 s,以最大加速度启动情境2 酒驾(多选)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的行驶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加速度都相同)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慢0.5 s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D.当车速为25 m/s时,发现前方60 m处有险情,酒驾者不能安全停车拓展点有关汽车行驶的几个概念1.反应时间: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的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2.反应距离:驾驶员发现前方有危险时,必须先经过一段反应时间后才能做出制动动作,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以原来的速度行驶,所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3.刹车距离:从制动刹车开始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通过的距离叫刹车距离.4.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之和就是停车距离.5.安全距离:指在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与前车保持的最短距离,安全距离包含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两部分.情境3 机动车礼让行人[2021·浙江6月,19]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行为.如图所示,质量m=1.0×103kg 的汽车以v1=36 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 m处,驾驶员发现小朋友排着长l=6 m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立即刹车,最终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1)求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和所受阻力的大小;(2)若路面宽L=6 m,小朋友行走的速度v0=0.5 m/s,求汽车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全部通过所需的时间;(3)假设驾驶员以v2=54 km/h超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 m处立即刹车,求汽车到斑马线时的速度.[思维方法]解决STSE 问题的方法在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时.(1)根据所描述的情景 分析→ 物理过程 建构→ 物理模型. (2)分析各阶段的物理量.(3)选取合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必备知识·自主排查一、 1.(1)加速度 (2)相同 相反 2.(1)v 0+at (2)v 0t +12at 2(3)2ax 4.(1)1∶2∶3∶…∶n(2)12∶22∶32∶…∶n 2(3)1∶3∶5∶…∶(2n -1)(4)1∶(√2-1)∶(√3-√2)∶…∶(√n -√n −1) 二、静止 gt 12gt 22gh 向上 重力 v 0-gt v 0t -12gt 2-2gh 生活情境 1.(1)√ (2)× (3)√ (4)√ (5)√ (6)√ 教材拓展 2.答案:B 3.答案:A关键能力·分层突破例1 解析:(1)过ETC 通道时,减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则x 1=v 21 -v 22 2a=64 m故总的位移x 总1=2x 1+d =138 m(2)过人工收费通道时,开始减速时距离中心线为x 2=v 212a=72 m(3)过ETC 通道的时间t 1=v 1-v 2a ×2+d v 2=18.5 s过人工收费通道的时间t 2=v 1a×2+t 0=44 sx 总2=2x 2=144 m二者的位移差Δx =x 总2-x 总1=6 m在这段位移内汽车以正常行驶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Δt =t 2-⎝ ⎛⎭⎪⎫t 1+Δx v 1 =25 s答案:(1)138 m (2)72 m (3)25 s例2 解析:因列车的长度远小于哈尔滨到大连的距离,故研究列车行驶该路程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列车视为质点,选项A 错误;由位移与路程的意义知921 km 是指路程,选项B 错误;由x n -x m =(n -m )aT 2,解得加速度a =32.5 m -57.5 m 5×(1 s )2=-5 m/s 2,即加速度大小为5 m/s 2,选项C 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第4.5 s末列车速度为57.5 m/s ,由速度公式可得v 0=v -at =57.5 m/s -(-5 m/s 2×4.5 s )=80 m/s ,选项D 正确.答案:D1.解析:钢管长L =12 m ,运动总时间t =3 s ,加速过程加速度大小2a 、时间t 1、位移x 1、最大速度v ,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a 、时间t 2、位移x 2.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平均速度均为v2, vt2=L ,得v =8 m/s ,A 项错误,C 项正确;v =2at 1=at 2,t 1∶t 2=1∶2,B 项正确;x 1=vt 12,x 2=vt 22,x 1∶x 2=1∶2,D 项错误.答案:BC2.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x =aT 2可得a =ΔxT 2=Δx t 2=2 m/s 2由于CD -BC =BC -AB 代入数据有CD =6 m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得到B 点的速度v B =2+42×1m/s=3 m/s由2ax =v 2-v 02得OB =v B 2−02×a=322×1m =2.25 m故OD =OB +BC +CD =(2.25+4+6) m =12.25 m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和OD 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 m/s 2,12.25 m.答案:2 m/s 212.25 m例3 解析:选取水滴最初下落点为位移的起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知x =12gt 2,v =gt联立得v =√2gx代入数据得v =√2×10×10m/s ≈14 m/s即水滴下落到地面的瞬间,速度大约是14 m/s. 答案:14 m/s[考法拓展] 解析:设水滴下落到窗户上沿时的速度为v 0,则由x =v 0t +12gt 2得,2=v 0×0.2+12×10×0.22解得v 0=9 m/s根据v 02=2gx ,得窗户上沿到屋檐的距离x =v 022g =922×10 m =4.05 m.答案:4.05 m例4 解析:方法一 把竖直上抛运动过程分段研究 设重物离开气球后,经过t 1时间上升到最高点, 则t 1=v0g=1010 s =1 s.上升的最大高度h 1=v 20 2g =1022×10m =5 m. 12故重物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H =h 1+h =5 m +175 m =180 m.重物从最高处自由下落,落地时间和落地速度分别为t 2=2Hg=2×18010s =6 s. v =gt 2=10×6 m/s =60 m/s.所以重物从气球上脱落至落地共历时 t =t 1+t 2=7 s.方法二 取全过程作一整体进行研究从物体自气球上脱落计时,经时间t 落地,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画出运动草图如图所示,则物体在时间t 内的位移h =-175 m. 由位移公式h =v 0t -12gt 2有,-175=10t -12×10t 2,解得t =7 s 和t =-5 s (舍去), 所以重物落地速度为v 1=v 0-gt =10 m/s -10×7 m/s =-60 m/s. 其中负号表示方向向下,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方法三 对称法根据速度对称知,重物返回脱离点时,具有向下的速度v 0=10 m/s ,设落地速度为v ,则v 2-v 20 =2gh .解得v =60 m/s ,方向竖直向下. 经过h 历时Δt =v -v 0g=5 s. 从最高点到落地历时t 1=v g=6 s.由时间对称可知,重物脱落后至落地历时t =2t 1-Δt =7 s. 答案:7 s 60 m/s例5 解析: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当物体的位移为4 m 时, 根据x =v 0t +12at 2得4=5t -12×2t 2解得t 1=1 s ,t 2=4 s 当物体的位移为-4 m 时, 根据x =v 0t +12at 2得 -4=5t -12×2t 2解得t 3=5+√412s ,故A 、C 、D 正确,B 错误.答案:ACD3.解析:根据v =v 0+at ,v 0A =-3 m/s.代入解得v A =7 m/s ,同理解得v B =5 m/s ,v C =0 m/s ,v D =-5 m/s.由于|v A |>|v B |=|v D |>|v C |,故A 正确,B 、C 、D 错误.答案:A4.解析:v 0=54 km/h =15 m/s ,汽车刹车时间t 2v0a =3 s ,故汽车运动总时间t =t 1+t 2=0.6 s +3 s =3.6 s ,故A 项错误;司机发现故障车时,汽车与故障车的距离为x =v 0t 1+v 02t 2+1.5 m =15×0.6 m +152×3 m +1.5 m =33 m ,故B 项正确;汽车的平均速度v - =v 0t 1+v 02t 2t 1+t 2=9+22.53.6m/s =8.75 m/s ,故C 、D 两项错误,故选B 项. 答案:B情境1 解析:机器人在停车线等绿灯亮起后,需要t 1=va =10.5s =2 s 达到最大速度,位移是x 1=12a t 12=1 m ,匀速运动的位移x 2=l -x 1=18.5 m ,需要时间为t 2=x2v =18.5 s ,两次运动时间之和为20.5 s,不安全,故A不对;在距离停车线1 m处以最大加速度启动2 s,正好绿灯亮,机器人也正好到了停车线,再经过19.5 s,过了马路,这个方案是可以的,故B对;在距离停车线2 m处,机器人启动2 s后,走了1 m,距离停车线还有1 m,这时绿灯亮起,机器人距离马路另外一端还有20.5 m,需要20.5 s通过,而绿灯时间为20 s,at2=0.25 所以不安全,故C不对;在距离停车线0.5 m处,1 s后绿灯亮起,其位移为x=12m,小于0.5 m,故没有闯红灯,继续前进0.75 m,达到最大速度,共用去了2 s,绿灯还有19 s,这时剩下的距离还有19 m,正好通过马路,故D对.答案:BD情境2 解析:反应时间=思考距离÷车速,因此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酒后反应时间为1 s,故A、B正确;设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停车的位移为x,则x=x制动-x思考,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2=2ax,解得a=7.5 m/s2,C错误;根据表格知,车速为25 m/s 时,酒后制动距离为66.7 m>60 m,故不能安全停车,D正确.答案:ABD情境3 解析:(1)设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1,所受阻力大小为F f由运动学公式得v12=2as①v1=at1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ma③联立①②③解得t1=4 s④F f=2.5×103 N⑤(2)设汽车等待时间为t,小朋友匀速过马路所用时间为t2则由运动学公式得l+L=v0t2⑥t=t2-t1⑦联立④⑥⑦解得t=20 s⑧(3)设汽车到斑马线时的速度为v,在汽车刹车过程中由运动学有v22-v2=2as⑨联立①⑤⑨解得v=5√5 m/s⑩答案:(1)4 s 2.5×103 N (2)20 s (3)5√5 m/s。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
取的图片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由此测得重
6
力加速度为
m/s2。
(4)在某次实验中,小明释放小球时手稍有晃动,视频显示小球下落时偏离了竖直
方向,从该视频中截取图片,
(选填“仍能”或“不能”)用(3)问中的方法
测出重力加速度。
答案 (1)小钢球
(2)①③④② (3)9.6(9.5~9.7均可)
答案 (1)4.5 m (2)2人
(3)2 m
解析 解法一 (推论法)
(1)游客在滑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加速运动的规律可知,在相邻
相等时间内位移差相等,即Δs=lCD-lBC=lBC-lAB=1 m
解得lCD=4.5 m。
(2)因为Δs=1 m,所以此刻A的上端滑道上还有2个人。
(3)设相邻两名游客(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下滑的加速度为a,则有
答案 8楼
解析 由题图可以看出,在曝光的时间内,物体大约下降了两层砖的厚度,
即 14 cm(0.14 m),曝光时间为 0.01 s,所以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0.14
v= = 0.01 m/s=14 m/s
由 v =2gh 可得下降的高度大约为 h=
2
2
2
=
142
2×10
m=9.8 m,每层楼高约为
(4)仍能
解析 (1)为使物体的运动尽可能地接近自由落体运动,应该尽量减小空气
阻力的影响,故下落物体应该选小钢球。
(2)实验步骤要本着先安装器材,再进行实验的原则,具体步骤为①③④②。
(3)刻度尺读数时应读球心对应的刻度,把图中三幅图依次连接起来即为常
见的纸带问题,根据逐差法可得重力加速度为
(三维设计,解析版)2011年高考物理(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质
第一章运动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5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零的质点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加速度不为零之前,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C.某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向东,且做直线运动,则该质点一定在向东做加速直线运动D.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一定变化解析:加速度为0时,即速度不发生变化,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不正确.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时,虽然加速度在不断减小,但速度仍然在不断增大,只是单位时间内速度增加量不断地减小,其位移也是不断地增加,选项B正确.质点做直线运动,虽加速度方向向东,但速度方向可以向东、也可以向西,即可以向东做加速直线运动,也可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质点做曲线运动时,速度不断地变化,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可以保持不变,如平抛运动,故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B2.如图1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t图象表示出来(其中x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图2中的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图1图2解析:0~t1时间内物体匀速正向运动,故选项A错;t1~t2时间内,物体静止,且此时离出发点有一定距离,选项B、D错;t2~t3时间内,物体反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即x-t图象中,0~t1和t2~t3两段时间内,图线斜率大小相等,故C对.答案:C3.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大 2.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2.45 m/s2C.4.90 m/s2解析:瞬时速度,1比0.75 s时刻的瞬时速度v2大2.45 m/s,即v2m/s2=-4.90 m/s2.答案:D4.某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射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象如图3所示,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0~1 s内导弹匀速上升图3B.1 s~2 s内导弹静止不动C.3 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D.5 s末导弹恰好回到出发点解析: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0~1 s内导弹匀加速上升,1 s~2 s内导弹匀速上升,第3 s时导弹速度为0,即上升到最高点,故选项A、B、C错;v-t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在0~3 s内,x1=12×(1+3)×30 m=60 m,在3 s ~5 s 内,x 2=-12×2×60 m =-60 m ,所以x =x 1+x 2=0,即5 s 末导弹又回到出发点,选项D 对. 答案:D5.(2010·福州模拟 )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 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 -t 图象如图4所示,由 图4 此可以知道 ( ) A .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 .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 C .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 m D .小车做曲线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对v -t 图象的理解.v -t 图线上的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从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运动的最大速度约0.8 m/s ,A 、B 项正确;小车的位移可以通过v -t 图线下面的面积求得:查格84格,位移约为84×0.1×1 m =8.4 m ,C 项错误;v -t 图线为曲线,表示速度大小变化,但小车并不做曲线运动,D 项错误.正确选项A 、B. 答案:AB6.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某高度处竖直上抛一个铁球,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假设泥中阻力大小恒定).不计空气阻力,以v 、F 、E k 分别表示铁球的速度、所受合外力和动能三个物理量的大小.如图5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铁球运动过程的是( )图5解析:铁球的运动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铁球上抛阶段,此过程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 ,速度减小;第二阶段,自由下落过程,此过程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 ,速度增大;第三阶段,在水中运动过程,此过程受重力和浮力作用,加速度向下但小于g ,速度增大;第四阶段,在泥中运动过程,此过程受重力和泥的阻力作用,加速度向上,速度减小直到减为0.根据对铁球运动过程分析知,A 、C 项正确、B 项错误;铁球的动能E k =12m v 2,因为v 是t 的一次函数,故动能是t 的二次函数,D项错误. 答案:AC7.(2010·烟台模拟)在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的电梯里,某同学把一测量加速度的装置(重力不计)固定在一个质量为1 kg 的手提包上进入电梯,到达某一楼层后停止.该同学将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后列在下表中,为此,该同学在计算机上画出了如图6所示的图象,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设F 为手提包受到的拉力,取g =9.8 m/s 2)图6解析:3 s 末物体的速度,v =at =0.4×3 m/s =1.2 m/s ,然后以1.2 m/s 做了8 s 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3 s 做匀减速运动,末速度v ′=v -at =1.2-0.4×3 m/s =0,由此可得A 正确,B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前3 s 有F 1-mg =ma ,得F 1=10.2 N ;紧接着的8 s ,F2-mg =0,F 2=9.8 N ;最后3 s ,F 3-mg =-ma ,F 3=9.2 N .所以C 项正确;手提包一直在运动,D 项错误. 答案:AC8.(2008·山东高考)质量为1500 kg 的汽车 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7所示.由此可求 ( )A.前2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图7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C.前10 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D.15 s~25 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解析:v-t图象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的数值就是物体的位移,所以能求出位移,还知道时间,所以能求出平均速度,A对;v-t图象的斜率就是物体的加速度,所以能得到10秒内的加速度,B对;不知道汽车的牵引力,所以求不出受到的阻力,C错;15 s~25 s汽车的初速度和末速度都知道,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合外力做的功,D对.答案:ABD9.一只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 m处有一小石子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石子一定能追上气球B.石子一定追不上气球C.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9 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1 s末追上气球D.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7 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到达最高点时追上气球解析:以气球为参考系,石子的初速度为10 m/s,石子做匀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零时,石子与气球之间的距离缩短了5 m,还有1 m,石子追不上气球,故A错,B对;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9 m/s,其余条件不变,1 s末石子与气球之间的距离恰好缩短了6 m,石子能追上气球,所以C对;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7 m/s<9 m/s,石子会在1 s内追上气球,而石子要在2 s末才会到达最高点,故D错.答案:BC10.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8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 A.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秒~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秒~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解析:由v-t图象可知,0~10 s内,v乙>v甲,两车逐渐远离,10 s~20 s内,v乙<v甲,两车逐渐靠近,故选项A、B均错;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5 s~15 s内,两图线与t轴包围的面积相等,故两车的位移相等,选项C对;t=20 s 时,两车的位移再次相等,说明两车再次相遇,故选项D错.答案:C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0分)11.(5分)如图9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10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 s.图9图10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A、E两点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解析:A、E两点的刻度分别为x A=13.20 cm,x E=6.00 cm,AE=x A-x E=7.20 cm(答案在7.19~7.21间均正确),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AE4T=0.90 m/s(答案在0.89 m/s~0.91m/s均正确).F点以后做减速运动,相邻T内的位移差为Δx=0.2 cm.由Δx=aT2得:a=ΔxT2=0.2×10-20.022m/s2=5.0 m/s2(答案在4.9 m/s2~5.1 m/s2间均正确).答案:7.19~7.210.89~0.91 4.9~5.112.(5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1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图11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__m/s.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由图可以读出:d1=1.20 cm,d2=5.40 cm,d3=12.02 cm,由题意知T0=150sT=5T0=0.1 s,v2v4=d3-d2 2T=再由v4-v2=a·2Ta=v4-v2 2T=答案:1.20(1.18~1.20)5.40(5.38~5.40)12.02(12.01~12.02)0.210(0.209~0.215)0.605(0.598~0.615)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8分)如图12所示,公路上一辆汽车以v1=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行至A点时,一人为搭车,从距公路30 m的C处开始以v2=3 m/s的速度正对公路匀图12速跑去,司机见状途中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和人同时到达B点,已知AB =80 m ,问:汽车在距A 多远处开始刹车,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有多大? 解析:人从C 到B 用时t =303s =10 s ,这一时间内汽车由A 到B 且停在B 点,设车从A 经t 1,开始刹车. v 1t 1+(t -t 1)v 12=x代入数据解得:t 1=6 s 所以x 1=v 1t 1=60 m , a =v 212(x -x 1)=104m/s 2=2.5 m/s 2.2a 22 “(2)v =12 m/s 1=v 2a 124 m匀减速的位移x 2=0-v22a 2=36 m总位移x =x 1+x 2=60 m.答案:(1)3 m/s 2 -2 m/s 2 (2)60 m15.(10分)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 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 内物块的位移是4 m ,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求:(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解析:(1)设人接住物块前1 s时刻速度为v,则有:h′=v t′-12 gt′2即4 m=v×1 m-12×10×12 m解得v=9 m/s.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为t=v-v0-g+t′=9-11-10s+1 s=1.2 s.(2)竖直井的深度为h=v0t-12gt2=11×1.2 m-12×10×1.22 m=6 m.答案:(1)1.2 s(2)6 m16.(12分)甲、乙两车同时同向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以v1=16 m/s的初速度,a1=-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以v2=4 m/s的初速度,a2=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相距最大距离和再次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解析: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再次相遇时,两车的位移相等.设经过时间t1相距最远.由题意得v1+a1t1=v2+a2t1∴t1=v1-v2=16-4s=4 s=(2t21)=-(4×4+12×1×42)=24 m设经过时间t2,两车再次相遇,则v1t2+12a1t22=v2t2+12a2t22解得t2=0(舍)或t2=8 s.所以8 s后两车再次相遇.答案:见解析。
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解析版
1/ ■- ■—常仙涤也I 耋z —- F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复习资料(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1课时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素能提升练练有提蒿1. (2009湛师附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 •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 .参考系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C .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作为质点D .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作为质点解析 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变 速运动的物体,A 错误,B 正确;地球的公转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将地球视为 质点,C 错误;但在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动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能 被视为质点,D 正确.2. (2010肇庆一测)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 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解析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相对地面也匀速 向下运动,且V 乙〉V 甲,B 、D 不正确.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说明丙可能静止,或者可 能匀速上升,或者可能匀速向下运动且V 丙<V 甲<V 乙,C 不正确,A 正确.3•三个质点A 、B 、C 均由N 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 M 点,运动轨迹如 图2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 N 点出发,同时到达 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 .甲、乙匀速下降,B .甲、丙匀速下降,C .甲、乙匀速下降,D .甲、乙匀速下降, v 丙〉V 甲,V 乙〉V 甲,V 乙<V 甲, 丙停在空中 乙匀速上升 丙匀速下降,且 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甲 V 丙<V 甲(AA .三个质点从N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不同解析位移是指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用从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表示,三个质点的起始位置相同,故三个质点的位移相同,D项错;由于运动时间相同,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平均速度也相同,A项对;曲线运动的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所以不是任何时刻速度方向都相同的,B项错;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位移并不相同,平均速度也不同,C项错.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A 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解析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故B正确,D 错误;由A v= a • A A v的大小还与A t的大小有关,故C错误;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速度反而减小,故A项错误.5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 2t (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v= 6t2(m/s).该质点在t= 0到t = 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 = 2 s到t = 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B )A . 12 m/s,39 m/s B. 8 m/s,38 m/sC. 12 m/s,19.5 m/s D . 8 m/s,12 m/s解析平均速度v = X, t= 0时,X2 —X o X o= 5 m ;t = 2 s 时,X2= 21 m ;t = 3 s时,X3 = 59 m .故v 1= 22 sX3 —X2=8 m/s, v 2= i s= 38 m/s.6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B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应变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再增大,A项错误;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达到匀速,B项正确;因物体最终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仍增大,C项错误;位移一直增大,没有最小值,D项错误•1 、27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先以速度v i通过前3的位移,再以速度v2= 50 km/h通过其余的:位移.若3 3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V =37.5km / h,则第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25 km/h1 2解析设整段位移为X,通过前£位移和后3位移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3 32xx t = 3_= _2x 3v i , 2 V 2 3V 2x ______ x _____ 3v i V 2 t i + t 2• I 空 V 2 + 2V i3v i 3V 2解得第一段位移内的速度3v 2 - 2V50 37.5 km/h3 50 -2 37.5 25 km/ h【反思总结】V2; 平购建度 迎度3x。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梳理一、物体和质点1.定义:忽略物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把物体简化为一个具有___________的点.2.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当物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研究的问题影响较小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3.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___________因素,忽略___________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___________这一理想化模型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二、参考系1.运动与静止(1)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___________中,运动是___________的.(2)描述某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总是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___________性.2.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为参考,这种用来作为___________的物体叫作参考系.3.参考系的选择是___________(填“任意”或“唯一”)的.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往往___________(填“会有所不同”或“一定相同”).三、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___________表示.2.时间间隔: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___________在时间轴上用___________表示.四、位置和位移1.坐标系(1)建立目的:定量地描述物体的___________(2)一维坐标系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位移和路程(1)路程:物体___________(2)位移:①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质点)___________②定义:由___________位置指向___________位置的有向线段.3.矢量和标量(1)既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标量.(2)①时间;②温度;③力;④质量;⑤路程;⑥位移.其中属于矢量的有___________,属于标量的有___________.五、直线运动的位移研究直线运动时,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x轴,如图所示.1.物体的初、末位置:可用位置坐标x1、x2表示.2.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末位置与初位置的坐标之差,即:Δx=___________.(1)若Δx为正,则位移的方向___________;(2)若Δx为负,则位移的方向___________六、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2.定义:___________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___________之比.3.定义式:v=.4.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常用单位:千米每时(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1 m/s=___________ km/h. 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___________(选填“标量”或“矢量”),其方向和时间Δt内的位移Δx的方向相同.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描述物体在时间Δt内运动的___________及方向.(2)v=.2.瞬时速度(1)描述物体___________运动的快慢及方向.(2)当Δt___________时,叫作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3.速率:___________的大小.汽车速度计的示数是汽车的速率.4.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___________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___________八、加速度1.物理意义: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___________的物理量.2.定义:___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___________之比,叫作加速度.3.定义式:a=.Δv表示___________,Δt表示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___________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九、加速度的方向1.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是___________(选填“矢”或“标”)量,加速度a的方向与___________相同.2.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___________;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___________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测得在70米处的速度是9 m/s,10s末到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0 m/s B.9.6 m/s C.9 m/s D.5.1 m/s2.目前从郑州乘坐高铁最快可以2小时25分钟到北京,G588次列车10点17分从郑州东站发车,12点42分到达北京西站。
人教版必修一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1 运动的描述课件.ppt
岸才是静止的,选项B正确; 典 只有物体沿同一方向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跟这段
例 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相等,除此之外,都是位移大小小于路 程,选项C错误;
解 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它对应着两个时刻之间,在时间轴
析 上对应着一段长度,选项D错误。
考点一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精
编 精 [典例2] 一船夫划船逆流而上,驾船沿河道逆水航行,经 选 过一桥时,不慎将心爱的酒葫芦落入水中,被水冲走,但
精 编 2. 如图所示,小球以v 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 精 一墙壁经Δt=0.01 s 后以v 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
弹回,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C ) 选
A.100 m/s2,方向向右 B.100 m/s2,方向向左 C.500 m/s2,方向向左 D.500 m/s2,方向向右 典 例 解析:由 a=ΔΔvt 得:a=v2-Δ-t v1=2-0.0-1 3 解 m/s2=500 m/s2,方向与 v2 方向相同,水平 析 向左,故 C 正确。
考点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变
形 1、(多选)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
ACD 题 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
组
运动
B.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
拓 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又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
(2)x-t图象、v-t图象 结合追及和相遇问题;
的应用;
(2)对于图象问题要由注
(3)与牛顿运动定律、电 重对状态的分析转向注
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 重对过程的理解和处理;
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第二课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5×42 m=40 m,x1∶x2=3∶4,C 选项正确.
答案
C
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应用
对三个基本公式的理解
3. 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 2 m/s,经过一段时
t 间 t 后速度变为 6 m/s,则 时刻的速度为 2 t A.由于 t 未知,无法确定 时刻的速度 2 t B.虽然加速度 a 及时间 t 未知,无法确定 时刻的 2 速度 C.5 m/s D.4 m/s ( ).
解析
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法二
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 过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xn=1∶3∶5∶…∶(2n-1) xAC 3xAC 现有 xBC∶xBA= ∶ =1∶3 4 4 通过 xAB 的时间为 t,故通过 xBC 的时间 tBC=t.
法三
中间时刻速度法
利用教材中的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 v+v0 v0+0 v0 内的平均速度. v AC= = = 又 v2=2axAC ① 0 2 2 2 v2 =2axBC B 1 xBC= xAC 4 v0 解①②③得:vB= . 2 可以看出 vB 正好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 因此 B 点是中 间时刻的位置.因此有 tBC=t. ② ③
【典例1】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 达斜面最高点 C 时速度恰为零,如图 1-2-1 3 所示.已知物体第一次运动到斜面长度 处的 B 4 图1-2-1 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 解析 法一 基本公式法 设物体的初速度为 v0,加速度为 a 1 则:xAC=v0(t+tBC)- a(t+tBC)2 ① 2 1 xAB=v0t- at2 ② 2 3 xAB= xAC ③ 4 联立①②③解得 tBC=t.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练习: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练习一、选择题1.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开幕,竞赛大项共设40个,包括31个奥运项目和9个非奥运项目.在考察运动员的表现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A.鞍马B.马拉松C.花样游泳D.武术比赛2.如图所示,载人火箭的顶端的部分装有发射逃生系统,称为逃逸塔.在发射过程中,如果一切正常,逃逸塔不工作,随运载火箭一起升空;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逃逸塔就会自动点火,在短时间内脱离运载火箭,从而达到保护航天员的目的.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正常发射时,逃逸塔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B.火箭正常发射时,航天员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C.若火箭发射时遇突发情况,逃逸塔将与运载火箭发生相对运动D.若火箭发射时遇突发情况,航天员仍与运载火箭保持相对静止3.(多选)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速度不一定等于零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改变越快D.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4.如图所示,将一条长为L的纸带扭转180°后连接两端就构成了一个莫比乌斯环,不考虑连接纸带时的长度损失.一只蚂蚁以恒定的速率v从P点沿纸带中线向前爬行,当其再一次到达P点的整个过程中,蚂蚁的()A.路程为LB.位移大小为LC.加速度始终为零D.平均速度为零5.在如图所示的图片中,关于物体或人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是一列在12:38~19:42之间由厦门北开往武汉的动车,12:38是指动车运动时间B.图乙中的a点是电风扇扇叶边缘上的一点,它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为零,故a点在任意时刻速度都为零C.图丙中400m跑步比赛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D.图丁是正在进行精彩表演的芭蕾舞演员,台下的观众可以把她们视为质点6.(多选)火箭发射升空时,速度能在10s内由0增加到100m/s.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能在2.5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的速度变化量比汽车的速度变化量大B.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C.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D.火箭的速度为100m/s,汽车的速度为72km/h,指的都是平均速度7.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发明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微元累积法、建立物理模型法、放大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裁判员给跳水冠军全红婵打分时,将其看作质点,这种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通常称为“理想化方法”B.利用光电门测算瞬时速度是用了“放大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累积法”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8.如图所示,小艾同学早上7:30从家里出发,7:38经过一电线杆时的速度大小为4m/s,20s后通过下一电线杆时的速度大小为8m/s,已知两电线杆之间为平直路面,两电线杆间的距离为10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38”指的是时间间隔B.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6m/sC.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0.2m/s2D.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9.骑行是当代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户外运动,如图所示,骑行者用手机软件记录了某次户外骑行的情况,从A点到B点总长为38.0km(可视为直线距离),用时约为2小时30分钟,最大的速度大小为45.0km/h,骑行者从静止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骑行者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不能将他看成质点B.骑行者从A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2.5km/hC.骑行者遇到红灯减速前进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D.若骑行者从开始运动到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时25s,则加速度大小为0.5m/s210.(多选)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其中v0和v s分别表示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v s-v0s段位移s内的初速和末速,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下列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v1-v0t说法正确的是()A.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B.若A不变,则a也不变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02-v s22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0+v s211如图所示,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的系统由发射器A与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接收器B可以接收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发射器A固定在被测的运动物体上,接收器B固定在滑轨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接收到红外线脉冲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根据两者的时差Δt1和空气中的声速v声,计算机自动算出A与B的距离x1(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经过极其短暂的时间T后,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第二次测量,得时差Δt2,算出新位置x2后系统会自动算出速度v.则()A.系统算出的速度是发射器A经过Q位置的速度(如图)B.系统算出的速度v=x2-x1T =v声(Δt2-Δt1)TC.由于忽略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导致的测速误差属于偶然误差D.由于忽略红外线的传播时间,系统算出的速度v大于发射器A的实际速度二、非选择题12.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更能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0.19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2=0.05s,遮光板的宽度为2.0cm.下列问题(2)、(3)中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1)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速度表示.(2)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m/s.(3)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m/s.(4)若用宽度是1cm的遮光板,对测量误差有何影响?答案:1. B 解析鞍马项目研究的是运动员在鞍马上的各种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大小,因此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在马拉松比赛中研究的是运动员完成整个运动所需的时间,而人的形状大小相对于马拉松的整个路径的长度来说可以忽略,因此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花样游泳项目研究的是运动员在水中的各种舞蹈动作,不能忽略人的形状大小,因此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武术比赛研究的是运动员各种动作的标准度、流畅度等,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大小,因此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2. C 解析火箭正常发射时,航天员、逃逸塔和运载火箭一起运动,保持相对静止状态,选项A、B错误;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航天员将随逃逸塔一起脱离运载火箭,则航天员、逃逸塔与运载火箭是相对运动的,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3. ACD 解析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速度不一定等于零,例如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滑块,其加速度为零,但是速度不为零,故A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知,物体的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得越快,即物体的速度大小和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无关,故B错误,C正确;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例如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D正确.4. D 解析路程是蚂蚁运动轨迹的长度,根据纸带的特点,可知蚂蚁走过的路程为2L,故A错误.位移的定义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蚂蚁的初、末位置相同,位移为零,故B错误.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蚂蚁运动过程中虽然速度的大小(速率)保持不变,但其运动方向有变化,所以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为零,故D正确.5. C 解析12:38是指时刻,A错误;题图乙中的a点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为零,但是a点在任意时刻速度都不为零,B 错误;题图丙中400m跑步比赛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C正确;题图丁中正在进行精彩表演的芭蕾舞演员,台下的观众不可以把她们视为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可言了,D错误.6.AB 解析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Δv=v2-v1=100m/s-0=100m/s,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Δv'=v'2-v'1=0-20m/s=-20m/s,根据加速度定义可知,火箭的加速度a=ΔvΔt=10m/s2,汽车的加速度a'=Δv'Δt'=-8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A、B正确,C错误;火箭的速度为100m/s,汽车的速度为72km/h,都是瞬时速度,D错误.7. C解析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裁判员给跳水冠军全红婵打分时不能将其看作质点,选项A错误;利用光电门测算瞬时速度是用了“极限法”,选项B错误;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累积法”,选项C正确;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D错误.8. C 解析“7:38”指的是时刻,选项A错误;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xt =10020m/s=5m/s,选项B错误;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a=Δvt =8-420m/s2=0.2m/s2,选项C正确;无法判断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的运动情况,故D错误.9. D解析研究骑行者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骑行者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将他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骑行者从A 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xt=15.2km/h,选项B错误;骑行者遇到红灯减速前进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骑行者骑行的最大速度为12.5m/s,故加速度大小a=ΔvΔt=0.5m/s2,选项D正确.10. AD 解析 若A >0且保持不变,则相等位移内速度增加量相等,平均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相等位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少,根据a =v 1-v 0t 可知a 逐渐变大,选项A 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可知若A 不变,A >0则a 逐渐变大,A <0则a 逐渐变小,选项B 错误;若A 不变,设某段位移s 内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x ,根据“另类加速度”定义可知v x -v 012s =v s -v x 12s ,解得v x =v 0+v s 2,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11. B 解析 系统算出的速度是发射器A 在Δx 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选项A 错误;由于红外线的传播速度远大于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可忽略红外线在A 与B 之间传播的时间,由题图可知,T 时间内小车的位移为x 2-x 1,又因为AB 间距x =v 声(Δt 2-Δt 1),则系统算出的速度v =x 2-x 1T =v 声(Δt 2-Δt 1)T ,选项B 正确;由于忽略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导致的测速误差属于系统误差,选项C 错误;真实的Δt =x 真v 声-x 真c ,可得v 真=x 2真-x 1真T =cc -v 声·v 声(Δt 2-Δt 1)T >v ,由于忽略红外线的传播时间,系统算出的速度v 小于发射器A 的实际速度,选项D 错误.12.(1)平均 (2)0.11 (3)0.40(4)遮光板宽度越小,挡光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误差越小.解析 (1)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2)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 1=d Δt 1=2.0×10-20.19m/s≈0.11m/s.(3)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2=dΔt2=2.0×10-20.05m/s=0.40m/s.。
高考一轮复习 -运动的描述
第1讲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一质点和参考系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__的点叫做质点.(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________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________.(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________.通常以________为参考系.知识点二位移和速度1.位移和路程位移路程定义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动,它是质点由______指向______的有向线段等于质点________的长度区别(1)位移是______,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路程是标量,没有______联系(1)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______路程(2)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______路程2.速度与速率(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______,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________的方向.(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________的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或沿运动轨迹的________方向.(3)速率:________的大小,是标量.(4)平均速率:物体运动实际________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________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知识点三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________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2.定义式:a==________.3.决定因素:a不是由v、Δt、Δv决定,而是由决定.4.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________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思考辨析(1)研究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2)参考系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4)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5)子弹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属于瞬时速度.( )(6)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 )(7)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教材改编[人教版必修1P29T2改编](多选)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其加速度一定较大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D.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考点一对质点、参考系、位移的理解自主演练1.三个概念的进一步理解(1)质点不同于几何“点”,它无大小但有质量,能否看成质点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而不是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2)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3)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大小.2.三点注意(1)对于质点要从建立理想化模型的角度来理解.(2)在研究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时,选择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使分析和计算更简单.(3)位移的矢量性是研究问题时应切记的性质.[多维练透]1.(多选)如图所示是一架正在进行航拍的四旋翼无人飞机.则下列有关无人机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整无人机在空中飞行的姿态时可将其看成质点B.观察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C.地面观察者观察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时可将其看成质点D.地面上的人看到无人机从头顶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2.[2021·浙江余姚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上面的“77 km”“100 km”指的是位移B.乙图是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指的是平均速度C.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的“72”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D.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上面的“26分钟”“27分钟”指的是时刻3.如图所示,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弧由A顺时针第一次到达B,已知∠AOB=60°,则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A.R , B.R , C., D.,考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与计算师生共研题型1 |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物理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意义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定义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Δt→0时的平均速度计算1.=适用所有运动2.=适用匀变速直线运动1.当Δt很小时,用v=近似计算2.用运动规律计算,如v=v0+at例1 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6分钟,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公里呢?”根据以上对话及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女士说的6分钟是时间,60公里是位移B.警察说的60公里每小时是指平均速度C.图中的50指的是瞬时速度D.图中的50指汽车在1小时内行驶的路程不能超过50公里题型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1.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不同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3.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某时刻的瞬时速度.例2 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练1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国科技大学的“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历史,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如图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1,1)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4,2),然后又由点(4,2)沿直线运动到点(2,5),然后又由点(2,5)沿直线运动到点(6,6),然后又由点(6,6)沿直线运动到点(3,3).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s,则(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mC.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5 m/s练2 (多选)如图所示,一人骑自行车晨练,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她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 )A.她在4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4 m/sB.她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C.她在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5 m/sD.她在1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 m/s考点三加速度的理解与计算多维探究题型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1.三者无必然联系,v很大,Δv可能很小,甚至为0,a也可很大或很小.2.加速度的决定式是a=,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例3 有下列几种情形,正确的是(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D.100米比赛中,甲比乙跑得快,说明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题型2|加速度的计算例4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 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 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Δt=1.0 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2.0 m/s2,向下B.8.0 m/s2,向上C.10.0 m/s2,向下D.18 m/s2,向上[教你解决问题]―→思维导引题型3|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的判断例5 汽车的初速度是v1,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变为v2,用Δv表示Δ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为了在图中表示加速度a,我们以初速度v1的箭头端为起点,以后来的速度v2的箭头端为终点,作出一个新的箭头,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v.则图中能正确表示汽车做减速运动的是( )题后反思(1)判断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的方法(2)计算加速度的方法:(3)加速度的“+”“-”只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不表示大小.练3 物体A的加速度为3 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B.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的速度变化快C.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D.物体B的速度一定在减小练4 (多选)如图所示,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2 s速度大小变为3 m/s,则物体的加速度( )A.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B.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C.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D.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思维拓展测量速度的三种方法方法1 利用光电计时器测速度典例1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P的速度.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与它们连接的光电计时器能够显示挡光时间.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0×10-2s、2.00×10-2s.已知滑块的宽度为5.00 c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1)滑块通过光电门1、2时的速度分别是v1=________ m/s,v2=________ m/s.(2)若用宽度是2.00 cm的滑块,对测量误差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提炼根据v=,当时间很短时,平均速度可近似等于瞬时速度.本方法是将物体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物体通过1、2位置时的瞬时速度.方法2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典例2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使用的是照明电路中“220 V 50 Hz”的交流电,纸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1)根据数据计算出B和F点的瞬时速度,v B=________ m/s,v F=________ m/s(结果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如果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方法提炼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计算瞬时速度.题目中强调纸带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符合这个规律.方法3 利用超声波测车速典例3 如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现测速仪对距其x=380 m的匀速行驶中的汽车发出超声波信号,超声波信号从发出到被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Δt=2.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声=340 m/s,则当测速仪接收到被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前进的距离为( )A.100 m B.60 m C.80 m D.120 m练1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不同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m/s)第一次Ⅰ0.230 44 0.347第二次Ⅱ0.174 64 0.344第三次Ⅲ0.116 62 0.343第四次Ⅳ0.058 50 0.342A.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Ⅰ的宽度最小B.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Ⅲ的宽度最小C.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D.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练2 [2021·大连模拟]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1.1:运动的描述
1.1:运动的描述【1:考纲分析】1.1:知道参考系、质点的概念,会判断质点的适用情况,会灵活选取参考系判断不同质点的相对运动关系;1.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熟练应用概念去描述物体的运动;1.3:理解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辨析平均速度,速率(平均速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率概念。
【2:考点详解】2.1:基本考点#考点一:质点:在研究某个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忽略其形状、大小而只考虑质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把它等效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之为质点。
【注意】1:其形状、大小等因素是否对研究问题有影响,是判断质点的唯一标准。
2:不一定体积小就能够当作质点,也不一定体积大就不能当作质点; 3:能不能当作质点要取决于研究什么问题,同一个物体在一个问题中能够当作质点,可能在另一个问题中不能当作质点。
(思考题,请对2、3两种情况举例)#考点二:参考系:运动具有相对性,一个物体总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运动或者静止的,为了方便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总是选取另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即为参照物;为了定量描述,我们以参照物为标准建立坐标系,称为参考系。
【注意】1:原则上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是我们通常选取近似不动的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例如地面参考系。
静止的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叫做惯性系,一般来说选取合适惯性系研究问题能够使问题得到大大简化。
2:同一个运动,在不同参考系下观察是不一样的(思考题:请举例)#考点三: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叫做位移。
【辨析】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异同,他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考点四:速度:无穷小一段位移与其对应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速度是矢量。
表达式为:0lim t v v t →→∆→∆=∆。
【辨析】1:时刻(时间点)与时间(时间段);2:辨析平均速度,速率(平均速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率;#考点五:加速度:无穷小时间内速度的该变量与对应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矢量, 表达式为:0lim t v a t →→∆→∆=∆。
运动的描述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二)有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必修一运动的描述单元过关检测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12分)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11 m 处,乙车速度v乙=60 m/s,甲车速度v甲=50 m/s,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2=600 m,如图所示。
若甲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2 m/s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
(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2.有一架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2m/s2,制动时匀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m/s2,中间阶段电梯可匀速运行,电梯运行的楼层高52m。
问:(1)若电梯运行时最大限速为9m/s,电梯升到楼顶的最短时间是多少?(2)如果电梯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减速上升,全程共用时间为16s,上升的最大速度是多少?3.A、B两物体(视为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物体A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2m/s2,物体B在A的后面相距L=16m 处,以v1=1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两物体追逐时,互从近旁通过,不会相碰。
求:(1)经过多长时间物体B追上物体A?(2)共经过多长时间A、B两物体再次相遇?(3)A、B两物体两次相遇之间相距最远的距离是多少?4.(单选)蹦床比赛分成预备运动和比赛动作。
最初,运动员静止站在蹦床上在预备运动阶段,他经过若干次蹦跳,逐渐增加上升高度,最终达到完成比赛动作所需的高度,此后,进入比赛动作阶段。
质量m=60kg的运动员静止站在蹦床上,床面下沉x0=0.10m;在比赛动作中,把该运动员视作质点,其每次离开床面做竖直上抛运动的腾空时间均为△t=2.0s。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离开床面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mB运动员离开床面时的动能为3000JC在预备运动阶段运动员的最大速度等于10m/sD在整个预备运动阶段运动员需做的功小于3600J5.(单选)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是L tB .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2L tC .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2 2 tD.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L t6.(单选)在运动会上,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起跑加速的时间忽略,把他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下,其中能正确反映它们运动的是()7.(单选)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下落L时,速度为v,当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达到v21时,它下落的高度是()A.L21B.L22C.L41D.L438.2004年7月25日,中国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探测2号”卫星.右图是某监测系统每隔2.5s拍摄的关于起始匀加速阶段火箭的一组照片.(1)已知火箭的长度为40 m,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则火箭在照片中第2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____________m/s.(2)为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过程x随t变化的规律,某实验小组经过实验和计算得到下表的实验数据:根据表格数据,请你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用纵、横轴分别选择合适的物理量和标度作出关系图线.并根据图线分析得出物体从A B的过程中x随t变化的定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9.(多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任意一秒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这一秒末的速度比这一秒初的速度总是大3m/sB、物体在这一秒末的速度比这一秒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物体在这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初的速度总是大3m/sD、物体在这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初的速度总是大6m/s10.(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11.(多选)如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y表示位移,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使移B.若y表示速度,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C.若y表示位移,则t= 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若y表示速度,则t= 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12.(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13.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考虑空气阻力,取210/g m s.求:(1)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是多少?(2)石子抛出后落到距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需的时间是多少?14.当汽车B在汽车A前方7m时,A正以vA =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汽车B此时速度vB =10m/s,接着刹车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此时开始计时,则:(1)经过多少时间,A和B相距最远?(2)A、B相距最远的距离为多大?(3)经过多少时间A恰好追上B?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2.3.4.C 5.ABCD 解析:DA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B 、C 、设中间速度为v ,2221L L 1L at v 2a at 2222=,=,=,联立解得,2L2t v t2t ==,;D 、物体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Lv t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1运动的描述(含详细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1运动的描述(课堂部分)说明:该文档包括课堂与课后巩固两部分内容,配有详细解析。
考点1 质点1.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对质点的三点说明(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典例1)下列比赛项目中,运动员可被看做质点的是()A.自由体操B.柔道C.拳击D.马拉松赛跑【答案】D【解析】自由体操要根据运动员的动作进行打分,柔道要看运动员着地时的身体部位,拳击要看身体的着拳部位,这三种运动的运动员都不能被看做质点,A、B、C项错误;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可以被看做质点,因为运动员的身高和动作相对于路程来讲可以忽略,D正确考点2 参考系3.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物体。
(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4.对参考系的理解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物体的运动,都应该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一般选大地作为参考系。
(典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也有可能是运动的。
B.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C .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研究但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必然相同。
D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可能不同,运动轨迹也可能不同。
【答案】: AD【解析】: 参考系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作为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故A 对,B 错误;同一个物体可以选取不同的参考系,但运动轨迹可能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可能不同,运动轨迹也可能不同,故D 正确。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班级姓名成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前9题每小题7分,第10题1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75分)1.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可以看做质点( )A. 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B. 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其箱高的中点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在地面上滑动C. 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D. 研究钟表时针的转动情况2.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却很小B.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3.对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B.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D.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4.关于加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因此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B.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因此每秒钟速度的增量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的大小C.加速度为正值,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为负值,物体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增大,速度不可能减少;加速度减小,速度不可能增大5.(原创题)2007年10月中国首枚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卫星升空后经过三次绕地球变轨,然后进入月地转移轨道,再三次绕月球变轨,最后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是“嫦娥一号”运行路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描述卫星绕地球运动情景的四个椭圆轨道是以地球为参考系B. 图中描述卫星绕月球运动情景的三个椭圆轨道是以地球为参考系C. 图中描述卫星在月地转移轨道的运动情景是以地球为参考系D. 图中描述卫星运动情景的所有轨道均是以太阳为参考系6. 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运动速度每秒钟变化4 m/sB. 质点运动速率每秒钟变化4 m/sC. 质点运动速度每秒钟增加4 m/sD. 质点在后一秒的平均速度比前一秒的平均速度一定增大4 m/s7. (原创题)在20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上,牙买加田径运动员博尔特,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58 s和19.19 s的成绩打破此前由他在北京奥运会上保持两项世界纪录,并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B.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2 m/sC.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4 m/sD.100 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88 m/s8.(2008·北京模拟)有一个方法可以快速确定闪电处至观察者之间的直线距离(如图所示).数出自观察到闪光起至听到雷声起的秒数n,所得结果就是以千米为单位的闪电处至观察者之间的直线距离x,则x约为( )A.nB.n/2C.n/3D.n/49.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在向下运动,乙看到甲在向下运动,丙看到甲、乙都在向上运动,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向上、乙向下、丙静止B.甲向上、乙向上、丙静止C.甲向上、乙向下、丙向下D.甲向上、乙向下、丙向上10.一质点在xt/s 0 1 2 3 4 5x/m 0 5 -4 -1 -7 1此质点开始运动后,求:(1)前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A.1 sB.2 sC.3 sD.4 s(2)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A.第1 sB.第2 sC.第4 sD.第5 s(3)前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A. 2 sB.3 sC.4 sD.5 s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0分)骑自行车的人沿直线以速度v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5 m/s的速度跑完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 m/s,则速度v是多少?12.(15分)(2009·南京模拟)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六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1=180 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2=36 km/h,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s0=5 m,道口宽度s=26 m,汽车长l=15 m,如图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第一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班级姓名成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70分)1.一列火车有n 节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1∶2∶3∶…∶nB.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1):(32):1n n -…:(-)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1∶2∶3∶…∶nD.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 ,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v/n2.某一时刻a 、b 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经过某一点,并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A.a 、b 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a 、b 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C.a 、b 两物体位移之差保持不变D.a 、b 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3.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在t 2时刻以及t 5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t 1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t 3时刻和t 4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t4时刻和t 5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4.以v=36 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 m/s 2的加速度,刹车后3 s 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 12 mB. 12.5 mC. 90 mD. 126 m5.(创新题)航空母舰上一般有帮助舰载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舰载机在跑道上加速时的加速度为4.5 m/s 2,若该飞机滑行100 m 时速度达到50 m/s 而起飞,则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A.30 m/sB.40 m/sC.20 m/sD.10 m/s6.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12s 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12t 时的速度为v 2,则v 1和v 2的关系不可能是 (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v 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 1=v 2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7. (2010·安徽屯溪一中高三期中)在风景旖旎的公园往往都有喷泉以增加观赏性.现有一喷泉喷出的水柱高达h,已知水的密度为ρ,喷泉出口的面积为S,则空中水的质量为()A.ρhS B. 2ρhS C. 3ρhS D. 4ρhS8.(改编题)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 )A.路程为65 m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下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9.(改编题)如图所示,以10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25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能通过停车线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10.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慢调节水滴下落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 g = 10 m/s2) ( )A. 普通光源即可B. 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02 sC. 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1 sD. 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15 s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2分)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 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 m/s2)12.(原创题)(18分)如图所示,甲、乙两辆同型号的轿车,它们的外形尺寸如下表所示.正在通过十字路口的甲车正常匀速行驶,车速v 甲=10 m/s ,车头距中心O 的距离为20 m ,就在此时,乙车闯红灯匀速行驶,车头距中心O 的距离为30 m.(1)求乙车的速度在什么范围之内,必定会造成撞车事故.(2)若乙的速度v 乙=15 m/s ,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 s ,为了防止撞车事故发生,乙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会发生撞车事故吗? 长l/mm宽b/mm 高h/mm 最大速度 km/h 急刹车 加速度m/s 2 3896 1650 1465 144 -4~-6某同学解答如下:(1)甲车整车经过中心位置,乙车刚好到达中心位置,发生撞车事故的最小速度v 乙min ,抓住时间、位移关系有20 m+l/v 甲=30 m/v 乙min ,v 乙min =30/(20+3.896)×10 m/s=12.554 m/s ,故当v 乙>12.554 m/s 时,必定会造成撞车事故.(2)当v 乙=15 m/s ,为了不发生撞车事故,乙车的停车距离必须小于30 m ,即v 乙t 反+v 2乙/2a ≤30 m ,故a ≥5 m/s 2.上述解答过程是否正确或完整?若正确,请说出理由,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解法.第一章第3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班级姓名成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70分)1. (2009·广东理基)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1 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2. (改编题)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如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3.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以下错误的是( )A. 甲乙同时出发B. 乙比甲先出发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4. 在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 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1 h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 在第2 h末,甲乙两车相距40 kmC. 在前4 h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 在第4 h末,甲乙两车相遇5. (2009·苏北模拟)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 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C. 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8 mD. 小车做曲线运动6. (改编题)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ΔOPQ和Δ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B. 若s0<s1,两车相遇两次C. 若s0=s1,两车相遇一次D. 若s0=s,两车相遇一次7. (2010·苏州检测)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在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①②③④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8. 如图所示为表示甲、乙物体运动的x-t图象,则其中错误的是( )A. 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 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9. 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赶往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又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快,并且二人骑车速度均比跑步速度快,若某人离开A地的距离x与所用时间t的函数关系用函数图象表示,则如图所示的四个函数图象中,甲、乙二人的图象只可能是( )A. 甲是①,乙是②B. 甲是①,乙是④C. 甲是③,乙是②D. 甲是③,乙是④10. 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时启动,以0.4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 m/s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A. 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B. A、B相遇时速度相同C. 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D. 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 (14分)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 m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 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 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 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4.0 s.设猎豹距离羚羊x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 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1)猎豹要在其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12. (16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以内. 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参考答案第一章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1.解析: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可忽略不计时该物体就可看做质点.A中箱子的转动,C 中花样滑冰运动员,都存在不可忽略的旋转等动作,其各部分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不能看做质点.同理,钟表转动的时针也不能看做质点,B项箱子平动可视为质点,故B项正确.答案:B2.解析: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便大,A错误;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意角度,B正确;速度变化方向即为加速度方向,C错误;加速度就是速度变化的快慢,D错误.答案:B3.解析: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故A正确、B错误;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故C正确;瞬时速度等于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答案:B4.解析: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v-v0)/Δt可知,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每秒内速度的增量,故A错误,B正确;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同向时,速度增大,反向时速度减小.故C、D均错误.答案:B5.解析: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而月球又围绕地球运动,但从图中可看出“嫦娥一号”绕地球运行的四个椭圆轨道,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绕月球运行的三个轨道,月球的位置也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此图中涉及到三个参考系,正确答案是A.答案:A6.解析:加速度的大小等于一秒钟速度(非速率)变化的数值,故B错误,物体的速度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小,但每秒钟都变化4 m/s,故A正确,C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连续的两个一秒钟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相差4 m/s,但不一定增加,故D错误.答案:A7.解析:200 m是指路程,其轨迹中含有弯道,故AB错误;根据公式v=Δx/t计算出100 m的平均速度为10.44 m/s,故C 正确;其最大速度无法确定,故D错误.答案:C8.解析: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音传播的速度,从雷电发生到人眼看到闪电,光传播的这段时间极短可以忽略,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从观察到闪电到听到雷声即为声音传播的时间,声速约为v=340 m/s≈1/3 km/s,故闪电处至观察者之间的直线距离x=vt=vn=n/3.答案:C9.解析:甲、乙、丙三个乘客均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甲看到楼房在向下运动,说明甲是向上运动;乙看到甲向下运动,说明乙也向上运动,且比甲运动得快;丙看到甲、乙都向上运动,则丙可能向上运动(比甲、乙运动得慢)、向下运动或静止.答案:B10.解析:表格中第一行中相当于时间轴上的点,即时刻.第二行中是x轴上的点,描述的是质点在x轴上某时刻的位置.对于位置栏中的正负号,只表示在x轴的正半轴上还是负半轴上,也就是说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第(1)问中前几秒指的是从运动开始计时的时间,计算位移则从0时刻为起点,故D项正确.第(2)问中第几秒指的是第几个1秒,从表格中不难看出第2秒内的位移最大,故B正确.第(3)问中的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时间越长路程越长,故D正确.答案:(1)D(2)B(3)D11.解析: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xvt=可求得v.设总位移为x,前一段运动所需时间为t1,后一段运动所需时间为t2,则t1=23xv,t2=135x,t=t1+t2=2315x xv+又xvt=,即32315xx xv=+,解得v=2.5 m/s.12.解析:为确保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L的时间内,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的车尾必须能通过道口,汽车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汽车的位移为x=l+s0+s=(15+5+26)m=46 m,汽车速度v2=36 km/h=10 m/s,通过这段位移需要时间t=x/v2=4610 s=4.6 s高速列车的速度v1=180 km/h=50 m/s,所以安全距离L=v1t=50×4.6 m=230 m.实际情况下,还应考虑到关闭栏木需要的时间以及预留的安全时间等,所以在列车离道口更远时,道口就应该亮起红灯发出警告.第一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推论可知B正确,C错误;连续相等时间内的速度之比为1∶2∶3∶…∶n,故A错误;末端时的速度为v,那么平均速度为v/2,可知D错误.答案:B2.解析:因a、b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因此a相对b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正确;B、C、D均错误.答案:A3.解析:首先由图可以看出:上边物体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可以判定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边物体明显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t2及t5时刻两物体位置相同,说明这段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等,因此其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相等,这个中间时刻显然在t3、t4之间,因此答案为C.答案:C4.解析:汽车初速度v=36 km/h=10 m/s.汽车停止时所用时间为t=va=10/4 s=2.5 s<3 s,所以刹车后3 s内汽车的路程为x=v2/2a=102/(2×4) m=12.5 m.答案:B5.解析:由22tv v-=2ax得222tv ax v=-,所以v02502 4.5100-⨯⨯答案:B6.解析:设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 t,由时间中点速度公式02tv vv+=得022tv vv+=;由位移中点速度公式v中点222tv v+v1222tv v+用数学方法可以证明,只要v0≠v t,必有v1>v2;当v0=v t,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必有v 1=v 2.故A 、B 、C 正确,选D.答案:D7.解析:M=ρSL,其中L 为水在水管中走过的路程,L=v ·2t ,其中2t 为水在空中的时间,水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均为t,由竖直上抛规律有:h=1/2gt 2,v=gt.联立解得M=4ρSh.答案:D8.解析:物体的上升阶段:v 0=gt 上,所以t 上=3 s ,所以物体5 s 内的运动情况是:上升3 s 、下降2 s ,上升高度为h 1=1/2gt 2上=45 m.下落2 s 高度为h 2=1/2gt 2下=20 m.所以物体5 s 内的路程为h 1+h 2=65 m.A 正确,位移为h 1-h 2=45 m-20 m=25 m,方向向上,B 错误,下落2 s 末的速度v=gt 下=20 m/s.所以5 s 内速度的改变量Δv=v t -v 0=(-20 m/s)-30 m/s=-50 m/s,方向向下,C 错误,以向上为正方向,5 s 内平均速度x v t==255 m/s=5 m/s.方向向上,D 错误. 答案:A9.解析: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对汽车运动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所求解的问题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 s 内的位移x 1=v 0t 1+1/2a 1t 21=24 m <25 m ,此时汽车的速度为v 1=v 0+a 1t 1=14 m/s<15 m/s ,汽车没有超速,但不能通过停车线,AB 均错;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需要时间t 2=v 0/a 2=2 s ,此过程通过的位移为x 2=1/2a 2t 22=10 m ,C 项正确,D 项错误.答案:C10.解析:运用逐差法计算时间间隔,另外还需要考虑水滴位置的重叠特点.若A 、B 、C 、D 四个位置处水滴为连续掉下的水滴,则设相邻两个水滴间时间间隔为T,则有x CD -x BC =gT 2,得CD BC x x g-T=0.1 s.由于人观察水滴的视觉,在间隔地光照时水滴位置可能出现重叠现象,因此照明光源应该间歇发光,且间歇时间为0.1 s 或为0.1 s 的整数倍,选项C 正确.答案:C11. 解析:可将物体的运动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定向下方向为正,则物体的初速度为v 0=-10 m/s,g=10 m/s2, 根据h=v 0t+1/2gt 2,则有h=(-10×17+1/2×10×172)m=1 275 m故物体刚掉下时离地1 275 m.12.解析:第(1)问中得出v 乙>12.554 m/s 是正确的,但不完整,因为当乙车的速度很大时,乙车有可能先经过中心位置,若乙车整车先通过中心位置,即撞车的最大临界速度v 乙max ,(20 m-b)/v 甲=(30 m+l+b)v 乙max ,v 乙max =(30+5.546)/(20-1.65×10) m/s=19.371 m/s.故当12.554 m/s<v 乙<19.371 m/s 时,必定会造成撞车事故.第(2)问的解答是错误的,如果乙车的加速度a ≥5 m/s 2,当乙车停在中心位置时,甲车整车早就通过了中心位置,只要甲车整车通过中心位置时,乙车刚好临近中心位置时所求的加速度才是最小加速度,甲车整车通过所需时间t=20 m+lv 甲≈2.39 s ,在这段时间里乙车刚好临近中心位置,v 乙t 反+v 乙t 刹-1/2a min t 2刹=30 m ,故a min =3.28 m/s2.不会发生撞车事故.第一章第3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1. 解析:甲乙两物体在速度—时间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表明两物体都是匀变速运动,乙是匀加速,甲是匀减速,加速度方向不同A 对C 错;根据在速度—时间图象里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知在0~1 s 内甲通过的位移大于乙通过的位移.B 错;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 错.答案:A2. 解析:A 选项t 1时刻的斜率应该比虚线的斜率大,即加速度大,A 正确.B 选项0~t 1时间虚线围成的面积比实际围成的面积大,可知位移大,平均速度大,B正确.C选项t1~t2时间内,虚线围成的面积比实际围成的面积小,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C错误.D选项t3~t4时间内,虚线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D正确.答案:C3. 解析:位移时间图象纵轴上截距表示初位置,斜率表示速度.故A、C、D正确,选B.答案:B4. 解析:第1 h末,乙车的速度为负值最大,仍沿原方向运动,A错误.由图象可知,前2 h内甲、乙两车各前进30 km,故此时两车相距10 km,B错误.图象给出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均未变,a甲=60/4 km/h2=15 km/h2,a乙=604-2 km/h2=30 km/h2,所以a甲<a乙,C正确.前4 h内,甲车的位移x甲=12a甲t2=120 km,乙车的位移x乙=12×(60×2-30×2) km=30 km,因x甲≠x乙+70,故4 h末两车未相遇,D错误.答案:C5. 解析:由v-t图象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大速度约为0.8 m/s,故A、B均正确,小车的位移为v-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x=85×0.1×1 m=8.5 m>8 m,C正确,图线弯曲表明小车速度变化不均匀,不表示小车做曲线运动,故D正确.答案:D6. 解析: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速度相等时乙的位移为s1+s2,甲的位移为s2,若s1+s2>s0+s2则相遇两次,s1+s2<s0+s2则不相遇,若s0=s1,两车相遇一次,故A、B、C正确,选D.答案:D7. 解析:v-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几何图形的面积等于这段时间位移的大小.②、④两图中无法得到相等时间面积相等的几何图形,但在①、③两图中都可以实现. ①图所描述的是a在前,b在后,最后b追上并超过a;③图所描述的是a 在前做减速运动,b在后做加速运动,最后b追上并超过a.答案:A8. 解析:x-t图象描述物体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某点切线)斜率表示速度,故B错,A、D正确;图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又从图线上看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t1时间内的位移相等,所以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正确. 答案:B9. 解析: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于骑车速度大于跑步速度,且甲比乙骑车速度快,可知甲是①,乙是④,应选B. 答案:B10. 解析:汽车A加速的位移x1=1/2at2=1/2×0.4×302 m=180 m.汽车B匀速运动30 s的位移x2=vt=8×30 m=240 m.故A、B两车相遇时A车已匀速运动,相遇时A车v A=at=12 m/s,故两车还可相遇一次,所以选C.答案:C11. 解析:(1)设猎豹在最大速度将要减速时恰追上羚羊,则猎豹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分别为x1=x′1+v1max t′1=60 m+30×4.0 m=180 m,t1='11max12xv+t′1=8.0 s则羚羊运动的时间为t2=t1-1=7.0 s羚羊加速的时间为t′2='22max12xv=4.0 s故羚羊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t2-t′2=3.0 s。
运动的描述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二)可编辑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单元过关检测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单选)以速度10 m/s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第4 s末关闭发动机,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为9 m/s,则汽车在前10 s内的位移为()A.45 m B.56 m C.64 m D.65 m2.(单选)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
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g=10m/s2)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3.(单选)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分别用v1、a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2、a2 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根据图作如下分析,正确的是()A.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反B.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同C.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同D.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反4.(单选)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1 B.1∶3 C.3∶4 D.4∶3 5.(8分)火车原来的速度是36km/h,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行驶的加速度为0.2m/s2,经过25s火车从坡顶行驶到坡底。
求:(1)火车在下坡末端的速度大小;(2)坡的长度。
6.(单选)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为x=5+2t3 (m),该质点在t=0到t=2s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为()A.12m/s B.10.5m/s C. 24m/s D.8m/s7.(单选)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此过程中()A.速度先逐渐变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先均匀增加,然后增加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8.(单选)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9.(多选)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0~1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1~3s内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B.0~1s与4~5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0.5s与2s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D.质点在0~5s内的平均速度是0.8m/s10.(多选)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
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1-1运动的描述 含答案
高考物理复习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课时运动的描述基本技能练1.(多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A.中国乒乓球队队员马林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男单金牌,在研究他发出的乒乓球时B.北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射击中,研究美国名将埃蒙斯最后一枪仅打了4.4环的子弹时C.研究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时D.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位置时解析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乒乓球有转动,这种转动不能忽略,所以不能把乒乓球看做质点;研究美国名将埃蒙斯最后一枪仅打了4.4环的子弹的运动时,由于子弹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所以可以看做质点;研究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时,可以忽略哈雷彗星的自转,也可以看做质点;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位置时,不需要考虑汽车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汽车可以看做质点,所以选项B、C、D正确。
答案BCD2.(2014·吉林二模)有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
即加速度变化得越慢,乘客就会感到越舒适;加速度变化得越快,乘客就会感到越不舒适。
若引入一个新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应是() A.m/s B.m/s2C.m/s3D.m2/s解析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即为ΔaΔt,加速度的单位为m/s2,时间的单位为s,故加速度变化的快慢的单位应是m/s3,故C正确。
答案 C3.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当Δt极短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微元法D.极限法解析在时间间隔Δt较小的情况下,平均速度能比较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Δt越小,描述越精确,这里利用的是极限法。
答案 D4.(多选)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解析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B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错误,D正确。
运动的描述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二)答案全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单元过关检测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
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求(1)车经过A杆时的速度;(2)车从出发运动到B杆所用的时间;(3)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
2.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路面一前一后均以20m/s的速度前进,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车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的2倍开始刹车。
已知前车在刹车的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100m,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撞,求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最小距离多少?()3.(单选)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距地面10m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用,g 取10m/s2)A .1sB .2sC .s 2D .()s 22- 4.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 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 ,一物体从A 点由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B v :C v :D v :E v =1:2:3:2B .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E t =B t 2=c t 2=Dt 32C .物体从A 运动到E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B v v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DE C D B C A B v v v v v v v v -=-=-=-5.(单选)近年来,我国通过改造原有铁路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 ,使列车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这类高速铁路简称“高铁”。
假设列车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零增加到v 时位移为x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描述(2)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速度是否增加,与加速度的正负无关,只与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有关,故A错;“速
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0以后就反向运动,故C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0,速度就达到最大了,故D错.
答案:B
2.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物体的相对运动和参考系等相关知识点.由于飞机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当物体自由释放的瞬间物体具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则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处于飞机的正下方,选项B错;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选项A错误;在地面上看物体的运动,由于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物体做平抛运动,则C对D错.答案:C
3.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4.在与x轴平行的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1.0×106V/m,一带电量q=1.0×10-8C、质量m=2.5×10-3kg的
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沿着x 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 =5-2t ,式中x 以m 为单位,t 以s 为单位。
从开始运动到5s 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 m ,位移为 m 。
答案:将x =5-2t 和t v s 0=对照,可知该物体的初位置x 0=5m ,初速度v 0=2-m/s ,运动方向与位移正方向相反,即沿x 轴负方向,因此从开始运动到5s 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10m ,而位移为5-m 。
5.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 .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6.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v 1+v 2)/2
B .21v v ⋅
C .212221v v v v ++
7.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远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 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 成正比,即v=Hr ,式中H 为一恒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测测定。
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爆炸的大火球开始形成的,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各自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
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 ,其计算式为T = 。
根据近期观测,哈勃常数H =3×10-2m/s ﹒光年,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 年。
答案:1/H ,1010 (对任一星体,设速度为v ,现在距我们为r ,则该星体运动r 这一过程的时间T 即为所要求的宇宙年龄,T=r/v ,将题给条件v=Hr 代入上式得宇宙年龄 T=1/H ;将哈勃常数H =3×10-2m/s ·光年代入上式,得T =1010年。
)
8.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 )
A .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
B .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米
C .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
D .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
解析:在解本题时,很多同学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错误地认为参考系只能选地面,其实不然,如A 选项,可以选择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三楼地板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只要有利于问题的研究,选择哪个物体为参考系都可以.
9.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1 s内一定走3 m
B.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某1 s内的位移不小于3 m
解析:物体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是瞬时速度,下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因此它不一定以这个速度维持运动1 s,所以A选项不正确.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根据定义,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选项B正确.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有可能先做速度小于3 m/s的匀速运动,然后再做速度大于3 m/s的匀速运动,因此物体在1 s内的位移可能大于
3 m,也可能小于3 m,选项C错误.同理,选项D也错误.
答案:B
10.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发生的是()
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
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
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
11.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12.在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9秒69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9秒72的世界纪录.设高度为H的博尔特正在进行100米短跑且就要到达比赛的终点处,如图所示,有一摄影记者用照相机拍摄下了运动员冲刺的一幕.已知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1/60秒,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h,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ΔL.则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的()
①100米成绩 ②冲刺速度 ③100米内的平均速度 ④冲刺时1/60秒内的位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照片中模糊部分的宽度就是最后冲刺时的1/60秒运动员号码布对应的运动位移,由放大比例关
答案:C
13.河岸上有甲、乙两地,一汽艇顺着河流由甲到乙需要时间t 1=3 h ,逆流返回需要时间t 2=6 h .如果汽
艇不用发动机,顺流由甲地漂行到乙地需要时间t 为多少?
解析:汽艇不用发动机顺流漂行,即是以水流的速度运动.求时间t ,需要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和水流的速度.
设汽艇在静水中的速度为u ,水流的速度为v ,汽艇顺水航行时其运动速度为(u +v ),逆水航行时其运动速度为(u -v ),所以有(u +v )t 1=(u -v )t 2=vt .
整理后有t =2t 1t 2/(t 2-t 1)=2×3×6/(6-3) h =12 h.
答案:12 h
14.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
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40 km/h ,若这位旅游爱好者开出1/3路程之后发现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 km/h ,
那么他能否完成全程平均速度为40 km/h 的计划呢?若能完成,要求他在后23
的路程里开车的速度应达多少?
解得v =80 km/h
由结果可知,这位旅行者能完成他的计划,他在后2s /3的路程里,速度应达80 km/h.
答案:80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