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TBT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TBT产生的背景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ea8ce52b307e87101f696a5.png)
1、TBT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答:自1947年以来,关贸总协定(GATT)经过多个回合的谈判,关税从日内瓦回合的高水平(平均45%)下降到乌拉圭回合结束时的低水平(发达国家平均3%和发展中国家平均11%),贸易保护主义初级形式——关税壁垒航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同时,乌拉圭回合结束后,直接的非关税措施,如海关估价、原产地规则、装船前检验和进口许可等中级贸易保护主义形式,也受到了《海关估计协定》、《装运前检验协定》和《原产地规则协定》等规则的抑制,于是,技术贸易壁垒便成了各国保护本国对外贸易和国内产业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武器。
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商品进口国家所制定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商品标准、法规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时所形成的贸易障碍,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条例,和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和检验制度,对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法规和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商品进口难度,已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TBT的目的是什么?答:(1)在鼓励制定那些能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推动国际贸易作出重大贡献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基础上,希望这些技术规章和标准不会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2)在不妨碍任何国家采取必要手段和措施保护其基本安全利益,保护其出口产品质量,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或防止欺骗行为的同时,反对利用这些措施作为对情况相同的国家进行歧视或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3)推行国际标准化,以有利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在制定和采用技术规章、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方面的困难。
3、简析TBT的技术规章与标准。
答:技术规章是指规定产品特性或与其有关的工艺和产生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并强制执行的文件;当它们用于产品工艺进程或生产方法时,技术规章也可包括仅仅涉及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标准是指公认的机构核准,供共同和反复使用的非强制性实施的文件,它为产品或有关的工艺过程的生产方法提供准则、指南或特性;当它们用于某种产品、工艺过程或生产方法时,标准也可以包括仅仅涉及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如何区分PPP、BOT、BT、TOT、TBT模式
![如何区分PPP、BOT、BT、TOT、TBT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e231ae5195f312b3169a576.png)
如何区分PPP、BOT、BT、TOT、TBT模式什么叫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1BOT 即建造-运营-移交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有期限的抵押以获得项目融资,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
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由项目发起人通过投标从委托人手中获取对某个项目的特许权,随后组成项目公司并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组织项目的建设,管理项目的运营,在特许期内通过对项目的开发运营以及当地政府给予的其他优惠来回收资金以还贷,并取得合理的利润。
特许期结束后,应将项目无偿地移交给政府。
在BOT模式下,投资者一般要求政府保证其最低收益率,一旦在特许期内无法达到该标准,政府应给予特别补偿。
2BT(Build Transfer)即建设-移交3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转让-经营-转让模式4TBT模式TBT就是将TOT与BOT融资方式组合起来,以BOT为主的一种融资模式。
在TBT 模式中,TOT的实施是辅助性的,采用它主要是为了促成BOT.TBT的实施过程如下:政府通过招标将已经运营一段时间的项目和未来若干年的经营权无偿转让给投资人;投资人负责组建项目公司去建设和经营待建项目;项目建成开始经营后,政府从BOT项目公司获得与项目经营权等值的收益;按照TOT和BOT协议,投资人相继将项目经营权归还给政府。
实质上,是政府将一个已建项目和一个待建项目打包处理,获得一个逐年增加的协议收入(来自待建项目),最终收回待建项目的所有权益。
5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许企业进行项目的开发和运营,而贷款人除了可以获得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外,还可获得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
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详解PPP20世纪90年代后,一种崭新的融资模式——PPP模式在西方特别是欧洲流行起来,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在大型、一次性的项目,如公路、铁路、地铁等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BOT、BT、TOT、TBT和PPP详解
![BOT、BT、TOT、TBT和PPP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d405eef08a1284ac85043ba.png)
BOT、BT、TOT、TBT和PPP详解BOT模式一、什么是BOT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
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
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
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
二、BOT的历史近些年来,BOT这种投资与建设方式被一些发展中国家用来进行其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引起了世界范围广泛的青睐,被当成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进行宣传,然而BOT远非一种新生事物,它自出现至今已有至少300年的历史。
17世纪英国的领港公会负责管理海上事务,包括建设和经营灯塔,并拥有建造灯塔和向船只收费的特权。
但是据专家调查,从1610年到1675年的65年当中,领港公会连一个灯塔也未建成,而同期私人建成的灯塔至少有十座。
这种私人建造灯塔的投资方式与现在所谓BOT如出一辙。
即:私人首先向政府提出准许建造和经营灯塔的申请,申请中必须包括许多船主的签名以证明将要建造的灯塔对他们有利并且表示愿意支付过路费;在申请获得政府的批准以后,私人向政府租用建造灯塔必须占用的土地,在特许期内管理灯塔并向过往船只收取过路费;特权期满以后由政府将灯塔收回并交给领港公会管理和继续收费。
到1820年,在全部46座灯塔中,有34座是私人投资建造的。
可见BOT模式在投资效率上远高于行政部门。
三、BOT的特点BOT具有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混合经济的特色。
一方面,BOT能够保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BOT项目的大部分经济行为都在市场上进行,政府以招标方式确定项目公司的做法本身也包含了竞争机制。
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全解析
![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aba5f97c1cfad6195fa757.png)
▍什么叫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1、BOT(Buli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运营-移交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有期限的抵押以获得项目融资,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
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由项目发起人通过投标从委托人手中获取对某个项目的特许权,随后组成项目公司并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组织项目的建设,管理项目的运营,在特许期内通过对项目的开发运营以及当地ZF给予的其他优惠来回收资金以还贷,并取得合理的利润。
特许期结束后,应将项目无偿地移交给ZF。
在BOT模式下,投资者一般要求ZF保证其最低收益率,一旦在特许期内无法达到该标准,ZF应给予特别补偿。
2、BT(Build 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中采用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系指根据项目发起人通过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并在规定时限内将竣工后的项目移交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协议分期向投资者支付项目总投资及确定的回报。
3、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转让-经营-转让模式是一种通过出售现有资产以获得增量资金进行新建项目融资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私营企业用私人资本或资金购买某项资产的全部或部分产权或经营权,然后,购买者对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在约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项目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结束后,将所得到的产权或经营权无偿移交给原所有人。
4、TBT模式TBT就是将TOT与BOT融资方式组合起来,以BOT为主的一种融资模式。
在TBT模式中,TOT的实施是辅助性的,采用它主要是为了促成BOT.TBT的实施过程如下:ZF通过招标将已经运营一段时间的项目和未来若干年的经营权无偿转让给投资人;投资人负责组建项目公司去建设和经营待建项目;项目建成开始经营后,ZF从BOT 项目公司获得与项目经营权等值的收益;按照TOT和BOT协议,投资人相继将项目经营权归还给ZF。
tbt基础知识
![tbt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9a0d5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d.png)
tbt基础知识TBT基础知识TBT,即技术壁垒措施(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是指为限制或阻碍国际贸易而采取的技术性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定和标准通常与产品质量、安全性、环境保护等相关,其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免受来自国外产品的竞争。
本文将从TBT的定义、作用、影响和解决办法等方面对TBT基础知识进行探讨。
TBT的定义TBT是由世界贸易组织(WTO)制定和管理的一项国际贸易规则。
根据《WTO技术壁垒协议》,TBT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消费者权益和环境安全而采取的技术性规定和标准,包括产品标准、技术规范、认证和检测程序等。
TBT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但也可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
TBT的作用TBT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TBT有助于保护国内产业免受来自国外产品的竞争。
通过制定技术性规定和标准,国家可以限制或阻碍进口产品的进入,从而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
其次,TBT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通过规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TBT可以确保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此外,TBT还有助于促进环境保护。
通过制定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TBT可以约束和规范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TBT的影响尽管TBT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护国内产业和消费者的权益,但其也可能对国际贸易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TBT可能成为贸易壁垒,阻碍了自由贸易的发展。
一些国家可能利用TBT来限制进口产品的进入,从而保护本国产业。
其次,TBT可能导致贸易不平衡。
由于不同国家对TBT的执行程度和标准要求不同,可能使得一些国家的产品难以满足进口国的要求,导致贸易失衡。
此外,TBT还可能增加贸易成本。
由于需要符合不同国家的技术性规定和标准,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增加了贸易成本。
解决TBT问题的办法为了解决TBT带来的问题,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
投融资模式(PPP、BOT、BT、TOT、TBT模式详解)
![投融资模式(PPP、BOT、BT、TOT、TBT模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897f79e83d049649b6658a4.png)
PPP、BOT、BT、TOT、TBT模式详解一、什么叫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2、BT(Build 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中采用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系指根据项目发起人通过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并在规定时限内将竣工后的项目移交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协议分期向投资者支付项目总投资及确定的回报。
3、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转让-经营-转让模式是一种通过出售现有资产以获得增量资金进行新建项目融资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私营企业用私人资本或资金购买某项资产的全部或部分产权或经营权,然后,购买者对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在约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项目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结束后,将所得到的产权或经营权无偿移交给原所有人。
4、TBT模式TBT就是将TOT与BOT融资方式组合起来,以BOT为主的一种融资模式。
在TBT模式中,TOT的实施是辅助性的,采用它主要是为了促成BOT.TBT的实施过程如下:政府通过招标将已经运营一段时间的项目和未来若干年的经营权无偿转让给投资人;投资人负责组建项目公司去建设和经营待建项目;项目建成开始经营后,政府从BOT项目公司获得与项目经营权等值的收益;按照TOT和BOT协议,投资人相继将项目经营权归还给政府。
实质上,是政府将一个已建项目和一个待建项目打包处理,获得一个逐年增加的协议收入(来自待建项目),5、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一般而言,PPP融资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
首先,政府针对具体项目特许新建一家项目公司,并对其提供扶持措施,然后,项目公司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和建设,融资来源包括项目资本金和贷款;项目建成后,由政府特许企业进行项目的开发和运营,而贷款人除了可以获得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外,还可获得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
tti tbt 指标
![tti tbt 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5b9d3f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6.png)
tti tbt 指标TTI 和 TBT 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两个指标,是用来评估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和贸易阻碍的。
TTI 指的是“技术壁垒指数”(Trade-Technology Index),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过程中,技术壁垒对进口商品的限制程度。
TBT 指的是“技术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它是指各国为保护本国市场,对进口商品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TTI 指标是根据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技术壁垒的大小来进行计算的。
科技水平高的国家往往会对进口商品进行更多的技术限制和管理,以保护本国产品的市场份额。
而技术壁垒的大小则会影响到进口商品的竞争力和进入某个国家市场的难易程度。
TBT 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中施加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程度。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各国通过技术标准、验收程序和认证要求等方式,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
这些技术标准通常是为了保护本国市场,确保进口商品符合安全、环保、健康等各种要求。
然而,有时候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可能被使用为非关税壁垒的手段,以阻挠外国商品进入市场。
TTI 和 TBT 指标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对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推动产生着影响。
一方面,科技水平高的国家在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时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这有助于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另一方面,技术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会增加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的风险,影响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和效率。
为了解决贸易摩擦和促进贸易自由化,国际间建立了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机构,以监督和规范技术壁垒和技术贸易壁垒的使用。
WTO 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协调和争端解决机制等方式,为各国提供了解决贸易问题的平台。
同时,各国也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合作、提升科技水平、推动技术创新等手段,积极应对技术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
总之,TTI 和 TBT 指标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和制约因素。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https://img.taocdn.com/s3/m/b9fd5bd3360cba1aa811da97.png)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介一、主要概念1、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涉及的内容广泛,含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呈现出灵活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
由于这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
2、《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 协议。
它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议,是在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同名协议的基础上修改和补充的。
该协议全文包括六个部分、十五个条款、三个附件和八个术语。
主要条款有:总则、技术法规和标准、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信息和援助、机构、磋商和争端解决、最后条款。
协议适用于所有产品,包括工业品和农产品,但涉及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由《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进行规范,政府采购实体制定的采购规则不受本协议的约束。
3、技术法规:是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可适用的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如有关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4、技术标准:是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
可见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性质不同,其关键区别是前者具强制性,而后者是非强制性的。
5、合格评定程序:《TBT协定》附录I对“合格评定程序”的定义为:任何用以直接或间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有关要求的程序。
包括抽样、检测和检验程序;符合性的评价、验证和保证程序;注册、认可和批准程序以及它们的组合。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1、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1)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如各国的标准条例、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阻碍着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不利于世界资源的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并且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社会发展潮流背道而驰。
史上最全BOT、BT、TOT、TBT、PPP解读 (多图)
![史上最全BOT、BT、TOT、TBT、PPP解读 (多图)](https://img.taocdn.com/s3/m/9ba4f0f89e314332396893e1.png)
史上最全BOT、BT、TOT、TBT、PPP解读 (多图)•什么叫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1、BOT(Buli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运营-移交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有期限的抵押以获得项目融资,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
政府市政建设中引进社会资本的模式比较:什么叫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1、BOT(Buli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运营-移交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有期限的抵押以获得项目融资,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
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由项目发起人通过投标从委托人手中获取对某个项目的特许权,随后组成项目公司并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组织项目的建设,管理项目的运营,在特许期内通过对项目的开发运营以及当地政府给予的其他优惠来回收资金以还贷,并取得合理的利润。
特许期结束后,应将项目无偿地移交给政府。
在BOT模式下,投资者一般要求政府保证其最低收益率,一旦在特许期内无法达到该标准,政府应给予特别补偿。
2、BT(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中采用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系指根据项目发起人通过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并在规定时限内将竣工后的项目移交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协议分期向投资者支付项目总投资及确定的回报。
3、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转让-经营-转让模式是一种通过出售现有资产以获得增量资金进行新建项目融资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私营企业用私人资本或资金购买某项资产的全部或部分产权或经营权,然后,购买者对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在约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项目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结束后,将所得到的产权或经营权无偿移交给原所有人。
4、TBT模式TBT就是将TOT与BOT融资方式组合起来,以BOT为主的一种融资模式。
tbt名词解释
![tbt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821dfa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b.png)
tbt名词解释TBT名词解释TBT,即技术壁垒非关税措施(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是指一种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旨在保护国内市场免受进口产品的不利竞争影响。
TBT措施通常与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范等相关,旨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一定的限制。
TBT措施的目的是确保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产品质量认证、技术规范、标签要求等。
通过实施TBT措施,国家可以限制进口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
TBT措施的实施需要遵循国际贸易规则,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规定。
根据WTO的规定,TBT措施应该是透明、非歧视性的,并且不应该成为无形的贸易壁垒。
此外,TBT措施还应该尽量减少对国际贸易的限制,避免不必要的技术壁垒。
TBT措施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TBT措施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另一方面,TBT措施也可能对进口产品造成一定的限制,增加贸易成本,甚至成为一种贸易壁垒。
因此,各国在制定和实施TBT措施时需要权衡各种利益,确保措施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在国际贸易中,TBT措施的合理性和透明性非常重要。
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通过信息交流和协商解决争端,避免因TBT措施引发的贸易争端。
同时,各国也应该加强对TBT措施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其符合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
总之,TBT是一种非关税壁垒,旨在保护国内市场免受进口产品的不利竞争影响。
TBT措施的实施需要遵循国际贸易规则,确保其合理性和透明性。
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避免因TBT措施引发的贸易争端,促进公平和自由的国际贸易。
TBT协议PPT课件
![TBT协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605e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7.png)
货 3、保护环境
物 贸 4、防止欺诈行为:主要是通过标签(分等、包装
易 要求和尺寸规格、质量等规定的信息来保护消费者。
的 多
5.其他目标
边 质量、技术协调一致和贸易便利化。质量法规,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协 议
如:要求蔬菜和水果达到规定尺寸方可进入市场。
.
5
第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各成员在国际贸易中市场准入
五 章
的门槛,具有二重性。合理的措施对贸易有积极
多 边
2003年5月1日开始,这两种标志被一种像这样的
协 (CCC)中国强制认证标志) 标志所替代,通称3C 。
议
.
12
第 五 章
货
物
贸
易
的
多
边
协 议
欧盟的CE认证标志
.
13
第 五 章
货
物
贸
易
的
多
边
协 议
美 国 的 UL
.
14
第 五 章
货
物
贸
易
的
多
边
协
议
.
15
第 五 章
货
物
贸
易
的
多
边
协
议
.
16
议 身的应法认规证和,标很准容,易各造国成也称壁其垒为。《标准守则Standard Code 》 。
.
2
第 五
5)乌拉圭回合
章 91年对《标因准此守,则协》定重不新是修一订般,性加限强制和阐明了有关
货 的条文内容各,成涉员及制使定用技与术相性关贸工易艺措和施生,产方法的法
物 规和标准,而即是最要终使产这品些是措如施何的生贸产易的壁过程。94年签 贸 署生效。作垒为作一用揽降子到协最议低成。为WTO协定的组成部 易 分。 的
tbt合同范本
![tbt合同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b1be8b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e.png)
tbt合同范本一、合同双方甲方(供应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采购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同目的本合同旨在规范双方在 [具体产品/服务] 交易中的技术壁垒相关事宜,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定义1. TBT:即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为了限制商品自由流通,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标准、认证等方式,对商品的技术要求、检验检疫、包装、标签等方面进行规定和限制。
2. 技术标准:指在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等过程中,对产品或服务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3. 检验检疫:指对进出口商品进行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检验和检疫。
4. 认证:指由第三方机构对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等进行的符合性评价和认可。
四、技术要求1. 甲方应确保所提供的 [具体产品/服务] 符合乙方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质量、性能、安全、环保等方面。
2. 甲方应提供产品的技术说明书、检验报告、认证证书等相关文件,以证明产品符合技术要求。
3. 乙方有权对甲方的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如发现产品不符合技术要求,甲方应负责整改或退换货,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五、检验检疫1. 甲方应按照乙方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检验检疫,并提供相应的检验检疫报告。
2. 乙方有权对甲方的检验检疫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如发现检验检疫工作不符合要求,乙方有权要求甲方重新进行检验检疫或采取其他措施。
3. 如产品因检验检疫不合格而导致无法通关或被退货,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损失。
tbt原则
![tbt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20153a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7.png)
tbt原则
TBT原则是指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的实施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贸易影响最小原则:TBT措施对贸易的影响应最小化。
- 科学上证明合理原则:TBT措施应基于科学原理和证据,在科学上证明其合理性。
- 国民待遇和非歧视原则:TBT措施应遵循国民待遇和非歧视原则,确保公平对待所有国内外企业。
- 统一性原则:TBT措施应在适用范围、技术标准等方面保持统一,避免产生歧义和不一致。
- 透明度原则:各成员国有义务向WTO成员国通报本国的有关技术法规、标准或合格评定程序,并在发生变化时及时通报变化的情况,并给予60天的评议期和不少于6个月的过渡期。
- 发展中成员国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考虑到发展中成员国的特殊情况,应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
TBT原则旨在确保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是公正、合理和透明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
tbt三丁基锡类和tpt三苯基锡类限用标准
![tbt三丁基锡类和tpt三苯基锡类限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292b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2.png)
tbt三丁基锡类和tpt三苯基锡类限用标准
三丁基锡(TBT)和三苯基锡(TPT)是两种常见的有机锡化合物,被广泛
应用于工业和商业领域。
然而,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限用标准或法规。
对于三丁基锡(TBT)和三苯基锡(TPT)的限用标准,具体的标准可能因
国家和地区而异。
一般来说,这些标准主要关注这些物质的使用、排放和浓度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限用标准:
1. 欧盟REACH法规:REACH法规对许多化学品的使用和排放进行了限制,其中包括有机锡化合物。
根据REACH法规,三丁基锡(TBT)和三苯基锡(TPT)的使用受到限制,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2. 美国环保局(EPA):EPA对许多化学品的使用进行了限制,其中包括有机锡化合物。
根据EPA的规定,三丁基锡(TBT)和三苯基锡(TPT)的使用受到限制,只能在特定的豁免情况下使用。
3. 国际环保组织:许多国际环保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范围内对有机锡化合物的限制。
例如,绿色和平组织等组织一直在呼吁各国政府采取措施限制这些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总的来说,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在推动对三丁基锡(TBT)和三苯基锡(TPT)等有机锡化合物的限制。
具体的限用标准和法规可能因地区而异,但这些物质的限制使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共识。
什么是WTO和TBT
![什么是WTO和TBT](https://img.taocdn.com/s3/m/44296f343186bceb18e8bbca.png)
标题:什么是WTO/TBT?
WTO/TBT的含义
WTO/TBT的全称为“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它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的一系列协议之一,世贸组织签署的各项协议均构成各成员必须遵守的法定合同。
所谓贸易技术壁垒是指由于各国或地区对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标签标志制度等技术要求的制订或实施不当,而可能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WTO/TBT的宗旨
为使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在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标签标志制度等技术要求方面开展国际协调,遏制以带有歧视性的技术要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服务。
WTO/TBT的内容
以协调技术要求为目标,WTO/TBT协定全文覆盖六大部分、十五个条款、三个附件和八个术语。
突出论述了实现技术协调的两项基本措施:采用国际标准或实施通报制度。
此外,在执行WTO原则、特别条款、成员间技术援助、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和争端解决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
WTO/TBT协定体现了大家必须共同遵循的国际贸易准则,体现了WTO各成员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WTO/TBT的原则
避免不必要的贸易壁垒原则;非歧视原则;协调原则;等效和相互承认原则;透明度原则。
wto tbt 的名词解释
![wto tbt 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21fba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1.png)
wto tbt 的名词解释WTO TBT的名词解释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技术壁垒与贸易措施(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是WTO框架下的一个重要议题。
TBT是指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对国际贸易带来的障碍。
为了解决这些技术壁垒对贸易的不利影响,WTO于1995年设立了TBT协定。
TBT协定的目标是确保贸易自由化的原则适用于技术性规范和标准,从而促进开放、公正和非歧视的国际贸易。
该协定旨在帮助国际贸易各方避免非必要的技术壁垒并确保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不成为贸易的障碍。
TBT协定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工业产品、食品安全、消费者保护、环境保护等。
在这些领域,各国制定了各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然而,这些规范和标准的差异有时会给贸易带来障碍,因为它们可能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减缓了产品的上市速度或限制了产品的市场准入。
TBT协定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相互承认。
根据该原则,成员国应尽量承认其他成员国制定的合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这样,从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经过合规认证后,就能够自由地进入其他国家市场,而无需再满足该国的技术要求。
相互承认有助于减少重复认证的成本和时间,并促进有效的国际贸易。
为了解决潜在的技术壁垒问题,TBT协定还规定了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过程的透明度要求。
根据协定,成员国应尽可能在制定、采用和实施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过程中向其他成员国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相关文件和公告。
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其他成员国了解和参与制定过程,以确保制定的规范和标准合理且非歧视。
TBT协定还规定了成员国对技术规范和标准的互相协调合作的义务。
这些合作包括通过信息交流、技术协助和技术规范的协商以提高互操作性和相互认证的便利性。
通过合作,成员国可以减少彼此间的技术差异,降低贸易障碍并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TBT协定还强调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和国际电气标准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S) measures, will become prominent. These measures are attractive because they can be both politically inexpensive for the domestic country and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a
Ker
Modeling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Under Uncertainty 29
பைடு நூலகம்
and other technical barriers into empirical trade models remains a challenge" (p. 282). Although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TBs is growing (see, for example, Josling 1997; Sumner and Lee; Paarlberg and Lee; Calvin and Krissoff), it has largely ignored uncertainty despite demonstration by Young and Anderson, and by Pelcovits (among others) that uncertainty can significantly alter the effect of trade barriers. In light of the stochastic na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ossibly the effect of the TB itself, the influences of uncertainty are very important.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a tractable framework for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TBs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various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s particularly topical. The derived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the illustrative example focus on uncertainty arising from the attribute levels, a source not yet considered in the literature. Hooker and Caswell argue that trade agreements and trading blocs have adopted provisions in the URA on SPS regulations so that TBs are closely monitored to ensure gains from reduced tariffs are not eroded. 1 Although these provisions require TBs to be consistent with science, it is naive to believe that agricultural producers will not be successful, at least to some extent, in trading political support for protection. Recent history suggests protectionist agricultural interests will be successful in many countries. First, consider Orden's exposition of rent-seeking behavior of U.S., Canadian, and Mexican agricultural interest groups and their successes as evidenced by the various concessions granted in NAFTA. Second, consider the following post-URA example from Beattie and Biggerstaff. In 1983, more than 10 years after the reported discovery of Karnal bunt in northwestern Mexico, the U.S. placed a quarantine on the import of all Mexican wheat and wheat seed. Subsequently, all major exporting countries placed a quarantine on Mexican wheat and wheat seed,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ountries with trade restrictions from four to 22. After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quarantined the desert southwest in 1996, the number of countries banning the import of Karnal bunt contaminated wheat increased to more than 50. Surprisingly, Karnal bunt poses no known health risks to animals or humans. The above example is not an anomaly, nor is it unique to U.S. agriculture. Trefler found when trade protection is modeled endogenously rather than exogenously as is commonly done, its restrictive impact on imports is roughly ten times as large. Obviously, rentseekers have become very creative in developing alternatives to conventional trade barriers. With respect to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TBs will likely comprise the majority of those alternate policies despite new constraints under various trade agreements (see Hillman 1990, 1996; Neary; Sumner; or Josling 1994). Thus, an analytically tractable framework to analyze TBs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in considering future trade policy. In contrast to standard approaches, the developed framework recognizes uncertainty at various levels and recovers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associated with quantities and prices. To the best of the author's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uch attempt at recovering the ex ante and ex post densities. By recovering the densities, many additional questions can be considered. For example, the effect of trade policy on higher moments is revealed. Similarly, estimates of the extreme import levels and their respective densiti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seasonal goods such as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 easily recovered. Welfare changes under a wider spectrum of scenarios,
Introducti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 country's agricultural sector is influenced by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relative to its trading competitors. Although factor endowment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influenc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 country's competitive standing is also heavily influenced by trade policy. Currently, the policy environment under
foreign country to prove illegal under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agreements. Thus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in 1996 there existed more than 300 TBs in 63 foreign countries threatening $4.97 billion of U.S. exports (Roberts and DeRemer).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velop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the effects of TBs under uncertainty. At first glanc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trade intervention using standard trade models seems straightforward. Indeed, the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literature contains an extensive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rade policies resulting from the URA. However, two important factors often overlooked in conventional analyses of agricultural trade policies are the role of TBs and uncertainty. As Sumner and Lee point out, "Incorporation of S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