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单一化、功利化的现象,缺乏独特性和深度,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得不到充分培养。

探索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建设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热门的教育研究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借鉴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更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民族精神。

研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研究意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校园中的应用和发扬,对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传统文化强调礼仪、规矩和文明礼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提升学校校园文化素质,促进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氛围。

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高职教育朝着更加健康、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在高职校园中的重要价值,探讨传统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发展的路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发展的路径研究

- 22 -2023年 第3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美育是培养高校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美育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多个文件,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艺术体育教育等环节,意在丰富拓展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精神体现我国从西周开始就已出现美育意识,礼乐制度中的“乐”是主要体现。

《礼记·明堂位》中记载:“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可见当时掌权者已经用礼乐来教化世人的思想。

周王朝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具有完备体系的音乐教育机构,对贵族子弟进行音乐教育。

《周礼》中记载了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其中“乐”是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美育课程。

而在民间,既有《诗经》中的《风》,也有屈原根据楚地的祭祀歌曲编成的楚辞《九歌》,这些都是早期美育思想的成果和体现。

绵延不绝的文艺活动和美学观念使中华文化呈现出自成一派的审美境界。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音乐有清晰的看法。

孔子把音乐文化视为养成完美人格的最后一步,他不但会弹琴、唱歌,并且“无故不撤琴瑟”,除非发生重大的变故,否则,音乐都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孟子》记载:“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

”孟子分析,由于感官有共通性,所以人们对音乐拥有相同的感受。

老子则提出朴素美、自然美是音乐美的真谛。

《庄子》载:“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主张通过“耳”和“心”渐进,到达“至美至乐”的境界,留下超脱、和谐、纯粹的审美机制。

荀子曾说:“乐和同,礼别异。

”意为人们通过音乐找到共同点,互相关爱,进而达到“和”的境界,可见美育的重要地位。

(二)高校美育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美育的重要教学资源,而高校美育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

加强美育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加强美育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加强美育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陈建民(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怀安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733000)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根脉,生动活泼、不拘一格的美育是学生成长的沃土,重视美育可以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行为品质和道德品质。

文章立足教学实践,分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阐述美育在校园的文化渗透途径,总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

关键词: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审美;规范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8-0092-02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 [2018]GHB1159)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陈建民(1974-),男,甘肃武威人,一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美育是学校“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株幼苗要成长为参天大树需要空气、阳光、水,一个人的成长同样不能缺少美的滋养。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

优美的汉字,方方正正;言简意赅的诗词,朗朗上口;嵇琴阮啸,恬笔伦纸,令人神往;形端表正的君子人格,更让人起敬。

本文对加强美育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研究。

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从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到后来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都属于此范畴。

校园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应包括诗词曲赋的学习,民族音乐的欣赏,戏剧曲艺的模仿,国画书法的研习,对联、灯谜、歇后语等的了解,以及参与传统节日、各种民俗活动等。

1.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的文明,是世界文明的奇葩。

改革开放后日渐强盛的华夏大地,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强大。

作为学生学习的母语,汉语是世界上优秀的语言之一。

在美育实践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美育实践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美育实践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夏加强当今许多学校都在开发一系列关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比如经典诵读、书法教育、“非遗”课程等。

这些课程,说到底就是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体验,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做好艺术课程建设同时,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美育校本课程的载体,实施学校美育。

一、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因素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美的要素,体现着审美价值的民族性特征。

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为两类:一是古代文人素养中的被称为“阳春白雪”的所谓“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如国画、诗词、四川扬琴等;二是被称为“下里巴人”的民间文化,如剪纸、川剧、四川清音等。

分类的好处是明晰这些传统文化相对应的学科。

如古代优秀诗词、书法,可以对应语文学科,国画、剪纸则对应美术学科,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对应音乐学科。

有了相应的学科对应,才能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近年来,我校先后开发了经典诵读、经典书写、经典创意绘画、红色之旅研学课程等。

为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美育的感染,学校在课间选播传统音乐曲目,以雅音辅雅言、雅行,让孩子们在玩耍时不经意间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内心对传统文化之美的崇尚。

二、开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美育具有高度融合性。

为加强德育的实效,我们努力将德育以审美的方式展开,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融合德育的实践策略。

在校本课程和社团课程中,我们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将德育主题蕴含其中,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发现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品格内涵,然后以积累相关经典名言警句为审美认知材料,触动学生内化为美的素养。

比如,在引导学生认知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谐为美、诚为本、信为先”的美育内涵时,我们结合其要义,与学校德育课程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系列德育活动,从培育“三自”(自理、自主、自信)“炫彩儿童”入手,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品格,让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根植于孩子心中。

三、引进“非遗”艺术传统艺术的地域性十分明显。

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策略分析

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策略分析

4分 析 推 理 法 .
l ̄1—y l… ② 经 算 简 g 1 I7 g 2xg g … , 运 化 得1≤g g , 4 g l ̄ 9 < < 2 5≤ 2
又l是 函 所 ≤ l7 g 增 数,以2 ≤ g , 最 值 7 x 2故≥的 大 为2。
6 变形公 式 法 .
根据题设条件的特征进行观察 、 分析 、 推理 , 从中找出突破
斗艳 、 竞相发展 的良好局面。 因此 , 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 文化艺术 的同时 , 还需 要对外来 文化 秉承包容 的态度 , 对其他 民族 的优秀艺术精华进行 吸收 和借鉴 , 这也是为 了更好地促进
本民族 文化艺术 的发展 。


前 言
比如教 师在引导学生欣 赏中 国传统艺 术作 品和 图片 资料 f 陶、 如彩 壁画 、 石雕 、 画像石等)以及认识 了解有代表性 的美术 ,
是 6 。线段 A 0, BCa B∈I B与 Z , , A 所成 的角为 3 o 则 A 0 , B与平 面 p所成 的角 的正弦值是

— —
教学科 研
问题来解 。当遇到那些不 能用 常规方法解时 , 应该考虑用等价
法 来解 。
【 分析】 如图所示 , 过点 A做平 面 B 的垂线 , 垂足为 C, 在 B 内过 C做 f 的垂线 , 垂足为 D。 连结 A 由三垂线定理可 B, 知 A D上z故 A C 6 。, 由已知 , LA D 3 。, 结 C , , D =0 又 得 B =0 连 B 则 LA C即为 A B B与平 面 8所成的角 , A = , A = / , 设 D 2则 C 、 C = ,B D1 = A - 。从而 s /A C 4 i n B: =V3- 丁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路径分析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路径分析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路径分析【摘要】在当今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如师资队伍素质不高、教学课程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并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参与度。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推动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必要性、困难、挑战、教师队伍素质、师资培训、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路径、推动、可行性。

1. 引言1.1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自身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的自信和自豪。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的时代,保持文化自信有助于保持国家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性,使其在世界舞台上更有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个拥有文化自信的国家,能更好地维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保持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吸引外界的关注和认可。

文化自信还有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和尊重,能够凝聚起整个民族的力量,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自信也能够带来更多的文化创新和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共融,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文化自信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心的体现,更是国家走向强盛和繁荣的重要保障。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只有拥有文化自信的国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足,赢得尊重和尊严。

1.2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随着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备受重视。

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路径研究

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路径研究

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路径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美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其美育教育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作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瑰宝,其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就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路径进行研究。

一、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的意义美育是一种培育美的情感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是通过艺术教育或其他形式的美的教育,使人们养成美好品味和艺术修养的教育。

美育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美育,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去感受美,领略美,创造美。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对艺术的学习和体验,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可以得到更好地锻炼和提升,从而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艺术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其在高职院校的传承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传统艺术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的美育教育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课程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通过开设中国绘画、书法、传统音乐等课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和体验传统艺术文化,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比如举办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比赛,传统民乐演奏会等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来。

学校可以通过引进传统文化名师来传授传统艺术文化。

传统文化名师的引进可以为学校的传统艺术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平台,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需要引进更多的传统文化名师,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浅议美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实现途径

浅议美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实现途径

探索篇•课题荟萃浅议美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实现途径黄辉(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怀安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摘要:美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共通性和相互促进性,在教育中,教师应该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美育开展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教育者们应该不断探究创新的、因地制宜的价值实现途径。

关键词:美育;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越发凸显,对我们现如今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发展中,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树立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们也要积极探究合适的实现途径,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心中。

一、美术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1.美术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同一性美术教育从根本上而言也是对学生进行一种文化熏陶,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之美,并透过艺术之美深切了解到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之美、文化底蕴。

在小学阶段的美育中,会涉及我国的传统美术内容,包括传统服饰、传统绘画等内容。

这些内容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美育内涵就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扬和学习。

美育起源于文化,受文化影响,与文化具有同一性。

2.美术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互促进性美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

美育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处于启蒙阶段,因此需要尽快学习具有先进性的文化。

美育作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能够使学生主动接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促进美育工作的进展。

美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要有优秀的内容,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美育提供了优秀的、丰富的、多元的文化内容,提升了美育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了美育的教育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美育的价值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美育提供了优质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化的文化表现形式,在服装、绘画、书法、建筑等方面均有重大的建树。

高职院校美育实施现状及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美育实施现状及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美育实施现状及路径研究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国家技能性人才发展的摇篮,承担着强化人文精神传递的重要使命。

尽管国家日益关注美育教学的质量和发展,但美育教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此,下文将对高职院校美育实施现状及路径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育教育;实施现状1 高职院校美育教学存在的问题1.1 美育教学结构有待完善诸多学校的美育课程教学中都缺少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对于课程设置,一些高职院校强调艺术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实践应用性课程教学力度不强,设置的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对应的课程衔接不够全面。

部分高职院校组织学生进行影视欣赏和文学赏析,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创意思维活动与设计概论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可是从长远来看,有些院校设置的选修课程未能及时优化创新,课程比例不够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很多学生虽然在初高中阶段拥有美术文学功底,但是创造和欣赏的能力有限,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待提高。

如果课程设置不够完善,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1.2 学生对美育教育认知不全面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对美育教育的认知各异,多数学生认为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是艺术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平日学习专业过程中的兴趣态度,价值取向及全面育人的意义等。

通常意义上的艺术素质是指主体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作品与艺术活动进行感知、理解、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基本品质与能力的总和。

审美素质指主体对美的事物(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进行感知、理解、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基本品质与能力的总和,它包括审美认知力、审美体验力、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四个维度。

很显然,艺术素质只是审美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需要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美育教育实行因材施教,像农科专业在乡村振兴建设中体现的美丽新农村;工科专业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体现的工匠精神之美;人文科专业对人文艺术之美的渗透,加强各专业学生的美育教育认知刻不容缓。

浅谈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

浅谈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

培 养具有创新素质 的人才 , 以满足知识 经济社会 的需 求 , 已经成为高职 高专院校培育人才 的重要 目标 。素质教育 的内
涵十分宽广 ,人们对 素质教育 内涵的理解也各有 不同或 各有
在新世纪 的世 界教育 改革潮流 中,民族文化 作为培养大 学生素质 的重要组 成部分越 来越引起各 国教育领 域的高度重 视, 寻求本 土文化 资源成为各 国家 、 民族谋求 生存 , 各 促进 发 展的基本 国策 ,民族 音乐传 统文 化在这样 的背景 下也被提到 了作为本土文化重要资源 的高度 。因此 , 音乐课 旨在让学生传
术教育工作融入到教育 的各项工作 中去 。
三、 传统 文化 艺术教育在大学素质教 育中
的 价 值
( )传统文化 艺术 教育可 以提高大学 生的政治思想道德 1、
素质 。在 大学生培养过程 中, 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决 定性 的
意义 。思 想性是进行艺术教育的灵魂 ,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往往
第 2 卷第 4 7 期 21 0 2年 8月
景德 镇高专学报
J r a f i g e h n Co lg ou n lo n d z e le e J
Vo .7 No 4 I . 2 Au . 0 2 g2 1
浅谈在 高职高专院校 中开展传统文化 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
文化 的凝 聚 力 、 心 力 , 立 正 确 的 审 美 意识 , 着 重 要 的 现 实意 义 和 深 远 的 历 史 意 义 。 向 树 有 关键词 : 高职 高专 院校 ; 统 文 化 ; 传 艺术 教 育 ; 素质 中 图分 类 号 : 4 . G6 1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8 5 (0 2 O - o3 o 1 0 - 4 8 2 1 )4 0 6 — 2

美育视野下高校艺术教育的优化路径

美育视野下高校艺术教育的优化路径

美育视野下高校艺术教育的优化路径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目前高校艺术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缺乏创新和跨学科合作等。

为此,本文将以美育视野为基础,探讨高校艺术教育的优化路径,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创造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 开设多元化的艺术课程高校艺术教育应当提供多元化的艺术课程,涵盖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不同艺术门类,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学习不同艺术门类,学生可以培养广泛的审美视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2. 强化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训练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并欣赏艺术作品。

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开展学生间的艺术作品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和热情。

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1. 引入实践教学方式高校艺术教育应该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参与艺术创作过程。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学校可以设置艺术实验室、工作室等实践场所,供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创作。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锻炼艺术创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2. 鼓励跨学科合作艺术教育应该鼓励跨学科合作,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艺术创作项目。

例如,在音乐学院与影视学院之间建立合作项目,让音乐学生与影视学生共同合作创作音乐和影视作品。

这种跨学科合作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和创作领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1. 增加创新教育课程高校艺术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创新教育课程,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创意思维、创新设计、艺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发掘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 鼓励学生开展独立艺术创作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独立艺术创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学校可以设立创作基金,资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同时指导他们选择适合的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

浅析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及途径

浅析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及途径

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65浅析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及途径□罗 岚 九江学院所谓文化传承,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承接过程,在大学美育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强文化知识,提升技能,进而提高美育教育质量。

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途径,望给予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美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力和感受力的关键,能促使学生完善自身人格及提高整体素质。

然而大学美育基本很少涉及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内容,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我国传统雕塑、园林、戏曲、音乐、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建筑等中华传统艺术文化遗产,因而我们需要让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走进大学美育课堂,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提高美育教育质量。

一、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一)大学美育需要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大学美育和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传承中华传统艺术不仅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冲击背景下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也可以丰富美育教育内容和课堂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1.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自信则是最持久、最深层和最基本的力量,在美育课堂中加入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内容可以促使大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特有的神韵、智慧和理念,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及文化认同,提高民族自信心。

2.丰富美育教育课堂大学美育核心即艺术教育,是开展大学美育不可缺少的途径、当前高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开设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课程,如民族舞蹈、民族乐器、传统戏曲、传统文化等,旨在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艺术教育。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艺术教育除在培养学生审美情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在智育、美育、德育等方面也有着前沿性作用。

中华传统艺术精神体现了对人生、社会、人格等方面的追求,指引学生通过学习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形成正确审美观,最大限度地完善自身人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融合实践路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融合实践路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融合实践路径探索作者:张成飞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22年第06期[摘要]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其重点在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与学生的理论学习、专业实践融合,以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具有很多的契合点,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在拓展文化育人渠道、丰富学生职业生涯选择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要通过传统与时代、教学与实践、硬环境与软环境、制度先行与思想引领、企业力量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融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2-0108-0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包括文化育人在内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在开展文化育人过程中要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契合点,创新文化育人方法,加快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育人的意义(一)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院校开展立德树人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基因,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思考,启发和激励學生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不懈努力。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精益求精”是对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追求,是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化推动力。

“仁义礼智信”“孝悌睦姻任恤中和”是对个人是非荣辱观的思考,是高职院校学生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与途径

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与途径

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与途径摘要:大学美育是提高学生艺术水平,增强艺术传承的重要途径。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与大学美育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美育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本文结合美育在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深入分析了发挥大学美育作用的具体途径,并且就在大学美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美育与传统艺术文化的融合度,并且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美育;传统艺术;文化传承前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艺术文化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势头。

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文化水平,对于促进我国艺术文化发展与创新有积极的作用。

大学美育课程是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艺术文化水平而设立的课程,它综合了文化与艺术等多门类知识,系统的为学生们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体系和特色。

通过大学美育课程能够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意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美育在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 为传统艺术文化提供窗口,增强学习的兴趣美育课程的开展使学生们能够系统的学习传统艺术文化,了解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追溯艺术文化的发展轨迹,发现更多的艺术文化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学美育课程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成为大学阶段不可或缺的必修课[1]。

2 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增强审美理念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艺术文化,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始终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增强传承艺术文化,带动中国艺术事业发展的理想。

同时通过美育课程的开展,学生还能够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增强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3 培养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增强艺术表现力艺术文化的教育不是单纯的传递知识,更多的是为学生打开艺术世界的大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艺术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表达出来,让学生将自己对艺术的感知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出来,从而推动我国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2]。

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例谈

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例谈

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例谈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美育事业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背景下,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可以让美育活动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

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探讨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意义。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在美育活动中的融合。

传统中国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具有精湛的技艺,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美育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传统中国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让学生通过绘画、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更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华传统文化在美育教育中的应用。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美育教育中,可以通过传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和思维等方面的素养,使学生在美育活动中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在美育活动中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美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才能让中华传统文化在美育活动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让中华传统文化在美育活动中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包容性。

在美育活动中,可以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和资源,创新美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中华传统文化与美育活动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美育理念,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这种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素养,更可以让中华传统文化在美育活动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在未来的美育实践中,应该更加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引导与传承,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美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例谈

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例谈

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例谈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教育中需要注重的内容。

将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下面,我将结合例子讨论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方式。

可以通过美术教育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如中国画、剪纸、陶瓷等。

在美术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剪纸和陶瓷制作等技巧,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音乐丰富多样,如古琴、二胡等乐器,以及京剧、评剧等戏曲表演形式。

在音乐教育中,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古琴、二胡等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音乐的韵味。

可以选取一些经典京剧或评剧剧目,让学生学习唱腔和表演技巧,培养他们对传统戏曲的欣赏能力。

可以通过舞蹈教育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舞蹈形式繁多,如古典舞、民族舞等。

可以邀请专业舞蹈教师为学生讲解和示范中国传统舞蹈的舞步和舞姿,让学生学习舞蹈的基本技巧,并通过舞蹈演绎传统文化的内涵。

还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一些特色的民俗舞蹈,如扇子舞、踩高跷等,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民俗风情。

可以通过戏曲表演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可以根据学校教育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精彩的戏曲剧目,组织学生进行剧本演绎和舞台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戏曲剧目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涵,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可以通过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和戏曲表演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这样的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和审美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卢琦来源:《大观》2023年第11期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时代发展需求,又是高职艺术类课程所需肩负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不仅可革新教学理念,在持续创新中满足时代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可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推动高职艺术类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艺术类课程;课程教学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课程建构视角下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高职院校美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23YB0497)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重视度的不断提升,高职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

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通过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可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艺术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1]。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一)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累沉淀,不仅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思想精髓,在坚定文化自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诸如各式各样的民间传说、民间艺术、诗词曲赋等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带领学生在艺术课堂上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可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从而让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思想冲击时,仍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與温度。

219409723_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及其实施路径

219409723_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及其实施路径

收稿日期:2023-03-02作者简介:陈育荣(1983),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美育、音乐教育。

本文为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项目编号:SK2021A0918)的部分研究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及其实施路径陈育荣(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学院美育中心,安徽芜湖241000)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记录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审美理想和美感意识。

把"非遗"与大学美育结合起来,不仅与教育部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美育工作中的要求相一致,而且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情怀。

非遗的与审美教育的内容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是能够在高校美育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前提和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实现路径:一是依托美育课程设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教育;二是借助美育第二课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育;中华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3)03-086-05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

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阐述,普通高校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古老的中华文物和沉寂在中华大地历史博物馆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变成学校的丰厚的教育资源,在对广大青年学子进行美育的同时,让他们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

2021年,教育部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在大学美育课程体系中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美育教学之中,为推动大学美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人为核心载体的活态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兴盛、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凝聚了民族审美理想与审美意识的重要载体。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研究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研究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和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如何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首先,高校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知。

这可以通过组织学术讲座、开设课程、组织学生赴文化名城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来实施。

师生可以通过专题讨论、研究论文等方式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价值观的塑造。

其次,高校可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高校应该整合相关学科的教育资源,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心、传统文化艺术馆等场所,为师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参加传统文化艺术团队、学习古琴、书法等传统艺术,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与传承。

第三,高校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创新。

只有不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发掘,才能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高校可以建设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支持高水平研究团队的成立,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科研项目的资助力度,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研究,探索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中的更多可能性。

第四,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学生是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主体。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组织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文化活动、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同时,高校还可以开设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高校要注重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8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9.09.218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路径研究①王珊珊(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33)摘 要:随着文化的大众化、多元化,带来高职院校大学生审美活动的日趋变化,出现了审美价值的混乱,这就需要一些有效的路径引导他们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新时代大学生美育工作要求我们不断增强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通过设立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课程,推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进社团、进公寓、进网络、进社会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美育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 路径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c)-0218-02①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名称: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81395SK )。

美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味、审美创造、审美感受,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审美价值。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当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交流碰撞更加频繁。

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对理想信念、人生目标没有明确的认知。

人的成长,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全面发展的过程。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源远流长,但面临一些传统艺术文化逐渐消失的状况,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绘画、书法、舞蹈、戏曲了解很少。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为了将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使得高职院校成为宣传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主阵地,通过开设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课程,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进入社团、公寓、网络、社会实践等多种路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水平,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认识和学习,做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1 开设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课程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以学习技术为主。

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提高美的认知,就要把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纳入教学当中,开设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课程。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懂得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华,提升审美能力。

根据职业需要、课程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学习中华传统艺术文化。

把中华传统艺术文化渗透在各专业课程中,做到课程内容、技能训练、艺术知识相融合,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综合性。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美育修养,加强教学管理、成绩评估,促进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课程的完善。

还要把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融入到实践教学活动中,不仅仅传授传统艺术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课程参与艺术文化活动,认识美、发现美,突出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美的欣赏和感悟。

2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进社团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历史文化的熏陶,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情感、性格的形成,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和发展。

社团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性、活跃性、创新性,是大学生都喜欢参与的。

重视大学生社团在美育中的重要性,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结合专业实际情况,丰富社团种类和内容。

以社团为主体,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取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华,创造性地开展文化育人活动,形成广泛传播的局面。

通过开展“道德讲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邀请名家做讲座和艺术交流,使得大学生在参与互动中体验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参加各类舞蹈比赛、歌唱比赛、书画比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让大学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渴望、对未来美好人生的向往,培养鉴赏美丑的能力,传承中华传统艺术文化。

3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进公寓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在情感上非常浪漫,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根据这一特点,激发他们对美的感受。

高职院校大学生从课堂上学到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知识、理论,而具有特色的公寓文化、干净的公寓环境,就是最好的实践载体,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公寓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区域,将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融入公寓,提高他们的生活美学能力。

他们往往忽略人的内在美,公寓文化建设让他们真正认识人的品格、高尚道德情操、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实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不把外在美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成为有内涵、有生命活力的人。

以“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在元旦、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引导大学生在公寓开展文明风尚、传承文化礼仪、追溯节日传统等活动,学习中华传统(下转220页)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

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贷获取资金进行过度消费,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3.3 校园贷极易诱发暴力催收等不法行为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3.4 校园贷存在个人信息泄漏风险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4 校园贷的风险防范4.1 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尽管国家自2016年起就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校园贷的建管,但更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校园贷的资金监管、资质审核、信息共享、监管主体等做出详尽规定,以科学立法引导校园贷的健康发展。

另外,监管部门对于校园贷平台应实现严格牌照审核制度,网贷平台一定要有准入门槛,合法合规经营。

针对网贷平台经营活动进行全天候监控,凡是具有欺诈性、不合规的校园网贷平台应该坚决取缔。

4.2 高校应建立相关管理机制正确引导高校应及时针对校园贷现象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学生学习金融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资金;利用主题班会,微信公众号等加大对校园贷危害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远离校园贷;发现有校园贷学生及时与其家长沟通,使问题在可控范围内得以解决;成立校园贷问题处理中心,对陷入校园贷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给以解决问题的专业意见,防止学生在陷入暴力催收时走向极端。

4.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大学生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身份证、学生证等个人证件妥善保管,杜绝个人信息泄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不随意攀比,不过度消费,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参加课外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5 结语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社会、高校、家长共同担负起监管责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建立,校园贷市场一定会越来越规范。

正规的校园贷平台运营得当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应当多方齐抓共管,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营造良好的网络借贷市场,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1] 邓鸿坤.浅析校园网络借贷的现象和风险防范[J].纳税,2019,13(2):293,295.[2] 石培培.浅析大学生之“校园贷”现象[J].法制博览,2019(1):253.[3] 庄玉琳,张董强,纪程宇,等.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现状调研[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4):49-51.艺术文化。

4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进网络把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让高职院校大学生从网络渠道学习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路径。

在传统传播的困境之下,提高和改进传播方式,把网络技术作为推进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

网络课程的特点是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课下便捷的学习,随时随地学习。

把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融入网络,让他们进入自主学习模式,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各种传统历史文化作品的展示,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

学生在欣赏时,将自己的审美视野延伸到其他领域,就会提高整体文化素质。

网络在课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大学生以网络接收老师的信息,再将所学反馈给老师,拉近了他们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老师能够引导他们欣赏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5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进社会实践高职院校注重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育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专业活动、品牌活动相结合,在社会生活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领悟时代发展,认识社会责任,勇于担当。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将中华传统艺术文化深入大学生内心世界,围绕不同主题开展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进入社区、“三下乡”等活动,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通过对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学习,积极传播民族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推进社会实践之中,既能让大学生了解、掌握中华传统艺术文化,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也能促进实践育人的不断发展,形成优秀成果。

美育一直作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促进人格的完善。

面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传,很多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不为人所知。

为了更好地传承,高职院校应该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下,实施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系统性、组织性,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要理解、尊重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大众文化、多元文化影响下的美学认知。

由于受到家庭、个人修养、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审美个体对美的感受、认知是不同的,也就会出现美的多样性、个性化,但这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把优秀的传统精粹与时代相结合,创新中华传统艺术文化。

高职院校要倡导主流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唱响时代主旋律,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品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1] 刘燕.高校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美育的新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77-79.[2] 张莉,陶佳.高校美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与挑战[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1):27-29.[3]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上接218页)220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