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 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27张PPT)

1937年比1928年 的增长率
农业产值 轻工业产 值 重工业产 值
8.1% 210% 550%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 候,人均粮食产量 、人均肉类产量还 没有达到沙皇时代 的水平。
消极作用1: 农业、 轻工业、重工业发展 不平衡,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缓慢。
材料三: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 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 则作价93卢布。 消极作用2: 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材料四:在列宁格勒生产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 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 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3、关于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通过哪几个主要途径建立的?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就不 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 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1)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 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 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 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 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 制形式。
目的: 最初,是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支持红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苏维埃 政权。 后来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 主义。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1919-1920年,苏俄粉碎了三次 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 利。
积极作用: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
公有制为主, 多种所有制 并存 高度集中计 社会主义市 划经济体制 场经济体制 公有制 优先发展 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农轻重协 调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2、“斯大林模式”对中国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 产生过重大影响,有何体现?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什么启 示?
体现: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28张PPT)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现实所迫
• “国内战争致使俄国的 经济情况极为糟糕,粮 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 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 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 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 面包……” (注: 1/8磅=1.133两) ——苏州大学《世界现代 史》
材料一:课本94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观所愿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 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 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 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 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列宁起草的俄共 (布)八大党纲(1919年)
“退”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发 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二)影响 1、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正确道路。
• 列宁得出这样一个公式:“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 组织等等等等=社会主义” ——《列宁全集》
2、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
——列宁选集:第4卷
在 生产力高度发达 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
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共产党宣言》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 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 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第4卷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和平时期以退为进措施 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 其主要的根源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 B.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转变 C.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
流通体制:取消商品 生产和货币 分配:按劳分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件: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件: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19张PPT)
——《共产党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
会主义有如下特征:
①建立生产资料的共同占 有形式②实行按劳分配, 计划经济……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 “斯大林模式”
列宁 斯大林
【2019江苏学测说明】 ✓ 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理解新经济政策;
✓ 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 主要表现;
【小结】
国内战争,经济困难
“战时共产主义”
(行政命令,直接过渡)
战胜敌人 政治经济危机
经济恢复 政权巩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斯大林模式”
材料六 “要么我们跑完这段距离,赶上技术发达的 资本主义国家,用最短的时间,也建立起自己强大的 工业…要么我们就被踩死,因为没有钢、铁、煤,不 要说建成社会主义,就是保住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的国家,也是办不到的。”党通过领袖之口这样告诉 全国人民,于是全国出现了为钢铁而战的空前热潮。
✓ 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 的经验教训。
材料一 1918年11月29日激烈而残酷的阶级斗争 席卷着乌克兰,愈来愈多的人拿起了武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思考:十月革命 后为何战火再燃?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有无把握取胜?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
1.背景:①国内战争 ②经济困难(粮食缺乏) 2.目的:①集中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材料三 一九二○年十二月…保 尔乘火车回到了他熟悉的故乡… 党要实行 的消息传到了共青 团省委…他在铸造车间遇到杜达 尔科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真的要让资本家东山再起?听说 还要开商店,大做买卖。这倒好, 打呀打呀,打到最后,一切照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思考: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 后,苏俄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37张PPT)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把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凯歌时代、退却时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 后年代,其中“退却时代”是指 A.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 新经济政策时期 C.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D. 卫国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从20世纪20年代,“织补工业网”、 “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等关键信息判断。

问: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①落后的农业国; ②重工业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 封锁,捍卫苏维埃; ④粉碎国内外武装干涉颠覆苏维埃政权的 阴谋。
思考、探究 合作、探究
应怎样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2、历史作用
开辟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 工业化模式。
新经济政策
利用军事和行政手段发展经济, 否定了市场和货币的作用 积极:取得国内战争胜利 消极:引起政治经济危机, 不是想社会主义过渡的正 确途径。
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利用军事和行政手段发展经济, 否定了市场和货币的作用 错误的直接过渡方式
列宁之新经济政策
1、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 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 机和政治危机。
3.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市场和 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4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相似 之处是 A.允许外资参与本国经济活动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 经 济 政 策
经 济 迅 速 恢 复 政 治 形 势 稳 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43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 背景 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看书找到)
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普遍义务劳动制
• 材料3:布尔什维克的领导核心多数人对新 经济政策心存疑虑,特别是列宁逝世后他
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地用行政手段
来限制新经济政策。
• 材料4:布尔什维克政治制度的目标是过渡 到共产主义---没有私有制的社会,而新经
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政治
和经济之间的对抗加强了。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 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
续发展。 •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作业:
1.新经济政策对中国有何启示? 2.斯大林模式对新中国经济建设产生 了什么影响? 3.苏联工业化道路和西方有何不同?
取消自 恢复自由贸易, 有利于市场经济 由贸易 允许商品买卖 的发展
实行配 实行按劳分 提高了工人工作的
给制
配制
积极性
• 经济: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迅速恢复; • 政治:稳定政治形势,巩固工农联盟; • 道路探索:找到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
的途径和方法。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苏联1922-199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26张PPT)
•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 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稳定政治形势。
<三>崛起之路——斯大林模式
1924年列宁逝世了,斯大林接管政权。 “斯大林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 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它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其主要特点 是高度集中,即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曾经发挥过重 要作用,但也存在致命不足。
5.实质: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6.评价
情境三::没过多久,老农感叹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 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问题探究三:老农为什么这样感叹?
(1)积极: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 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2)消极:损害了农民利益,不利于生产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 规律
• (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 (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16-50岁的公民只有完成一定的劳动义 务才能领取相应的口粮)
4.特点:它具有“战时”和“共产主 义”两种特点。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 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 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 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 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以退为进——新经济政策(1921-1928)
• 情境四:好不容易挨到1921年,我们的红军部队终于摆平了国内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37张PPT)
1921年通过《关于以实物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回归书本:
新经济政策 “新”在何
处?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有前化提下,允区许别多对种待所大有中制形小式企存业在
贸易 取消利自用由商贸品易货币关系进恢行复社自会由主贸义易建设
分配 实物分配制
评价2:开辟了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和工业化 模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关注
自苏联主时探期究,曾:应流怎传样这认样识一则“笑斯话大:林一模个式美”国的代得表与失
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 官一讶两苏员个:个联得 家“五经意庭你年济们的都计各说可要划部:以飞期门拥机“间有干到一什下农架么一19业私呢个3产7人?五年值飞年”比机计苏19!划联28时官”年,员美8的.苏说国1增%联:人长率每惊 “当发然展有的用状啊况……譬如轻我工在业莫产斯值科听说2列10宁%格勒 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重以工马业上产开值着飞机5赶50去%排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工业国有化 流通:取消商品贸易,实物配给制 生产:普遍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特点?
政策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 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 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 “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一、“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材队赶。去料” “四请排:问队19:”3造买6年成面苏当包联时的苏主政联要府家原从庭因一要是个“地开区着收飞机购”稞 麦A.长,期每战千争克破付坏给社农会民经济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 面B.战粉时厂共时产,主则义作政价策9导3致卢食布品。短缺
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评D.价赞3扬:了农苏联轻人重特比别例有失幽调默,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32张PPT)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比较
西方模式(英)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 所有制成分并存。 农、轻、重协调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工业化 先轻工业后重 道路 工业 农业 制度 经济 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工业 流通
分配
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 存在,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比较两个政策,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1913---1925年农业的发展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1913
1921
1923
1925
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业生产情况 1913年 1920年 总产值(亿卢布) 102.51 14.10 产值指数 100 13.8 1925年 1926年 77.39 75.5 110.83 108.1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工人、农民不满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峰回路转”之新经济政策
(1)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直接原因: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 2、标志: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通 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 思考1:“非常时期”指什么? 思考2:采取“非常措施”的目的是什 么? “非常措施”有哪些?
背景 ★ “非常时期”指的是:苏俄进入艰苦的三 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目的 ★ 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 军,战胜敌人。 ★ 措施: 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有什么特点? 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战时”、 和实物配给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25张PPT)

4、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力;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问题探究六:依据材料思考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材料: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 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 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 拐杖走动了!” 5、影响:(1)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 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的正确探索 。
2、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 3、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时俱进,根据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不断进行改革。
知识抢答
1、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 A B C D 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 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小组合作探究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 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目的又是什么?阅读以下材料分 析讨论 。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 飘扬,全国3/5的人中在反革命势力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 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 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勤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 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列宁的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 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情景再现二
老农尼卡夫大叔说:前线部队缺粮食,经常发生红军饿倒 的事。“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政府马上会派征粮 队来村子里,我已经准备好了,留点吃的和种子粮,其余的 全给国家收购。还有老大的厂也要归国家管了,小儿子的店 也要停业了。也好,两个儿子回来帮我忙地里活,农闲时干 干义务劳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共29张PPT)

如果饥饿太严重,我就吃掉我的腿,其余的归你。 猫狗等吃完后,吃人就成了一种选择,如果决定活下来。
做了农民就意味着成了食人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民暴动: 安东诺夫叛乱
工人罢工: 彼得格勒工人罢工
水兵起义: 喀琅施塔得海军兵变
农民: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 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斯大林模式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苏衡量联一时种期现,代曾化流方传式是这否样成一功则,笑不话能:只看几项指标和集中力量办的 一几件个大美事国,代更表应团该访看这苏些,措参施观是“否伟惠大及百的姓建,设是成否就具”有。可持续性, 陪是否同在的推苏动联社官会员向得自由意王的国说前:进“。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苏联 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政权危机 粮食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追随理想的探索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制度
实物配给制 、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
列战宁时将共战产时主共义产政主策义能政不策能作达为到直“接一向切社为会了主前义线过,渡一的切措为施了,胜他利能”如?愿吗?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我们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 是余粮,而是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粮食,我们拿来这些 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其中大部分,我们 是借来的,付的都是纸币。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
思考:粮食具体是如何征收的?
战后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会引起什么问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实用)(共34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实用)(共34张ppt)
2、目的: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 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3)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4)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度 4、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追随理想的实验
1911、9年背1景月:11略日,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在各产粮省份征集余 粮2和、饲目料的交:国略家支配的法令》,规定余粮收集的办法是:由政 府确定征收任务总额,自上而下地摊派至各个农户,按国家固 定3价、格措收施购和。特征:
结合表格和课文内容,分析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年新份经项目济政19策13的年实施1,92使1年苏联19经2济3年得到1了92恢5年 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
粮束的食作时物候,俄94国4就6 像是66一2个0 被打7得86半0 死的8730
耕人作…面…积而现(在万,公顷谢)天(谢万地公顷,)他(居万然公能顷)够(拄万着公拐顷)
取消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义务劳动制、配给制
(3)能否直接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试用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理论加以解释。
材料: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 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 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引自《苏联兴亡史》
5、既然不能通过战时共产主义的办法直接过渡到社会 主义,列宁接下来采取了什么措施?
——瞿秋白《饿乡纪程》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
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
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4)就两者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地位来看,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
的正确探索。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题1《西方文明简史》中这样描述苏俄(联)某时期的社会状
况:“农民现在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而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
①积极作用:它是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 系,它使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评 奠定了物质基础 价 ②消极影响: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缓慢;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 续发展;该模式的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训练
2.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 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 了。”“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是指( ) A.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解析根据题目中“共产主义原则”,得出考查的是1918~1922年的“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A项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分 配原则,故错误;新经济政策利用的是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与题目 中的共产主义无关,故C项错误;D项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题意 无关,故错误。 答案B
答案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训练
“斯大林模式” 史料实证 1928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在于迅速实现工业化和 农业集体化。“计划”,或者说政府机关掌握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中 央计划,成为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在苏联,“计划社会”的思想部 分来自恩格斯所阐述过的社会主义学说,部分地来自战争的经验, 甚至更多地来自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即如何应付在提高国家生产 水平中出现的连续而长期的问题。

2021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 人教版必修2

2021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 人教版必修2

主题二 “斯大林模式”
材料一:“……苏联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 中……到 1928 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 八分之一。”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苏联)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它以极快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 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
提示:(1)“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 制”具有“战时”特征,如果在和平年代执行这样的政策是不可 想象的。
(2)“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具有“共产主义”特 征,因为这些措施全面否定了私有制、市场和价值规律。
要点2:如果你是当时苏俄国民, 你为什么不喜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提示:(1)农民将粮食无偿交给国家,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残 酷掠夺,这对农民极不公平。(2)企业全部收归国有,企业没有 自主权,这样的企业自然缺乏动力,效益也就大打折扣。(3)货 币几乎失去价值的现象,难免让人联想到落后的原始社会。(4) 劳动既是公民的义务,又是公民的权利。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主题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 面积的 1/4,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劳动人民忍受 着饥饿的折磨。
材料二: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 强化了……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使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 农民暴动的事件。工人也日益不满。
要点6:比较“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提示:(1)不同点:
(2)相同点: ①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②都涉及农业、工业、商 业等方面。③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例 1] “它实质上是(列宁)以社会主义体制(共产党执政) 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 验。”材料中的“实验”( D )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优秀课件)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优秀课件)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四
走 出 去 , 前面 有个天 。这是 梦想, 更是突 破。 面 对 已 经发 生的事 情进行 追 问 : “ 为 什么会 这样? ”这是 一种探 究,是 刨根问 底,是 思维的 深进; 而对梦 想 中 从 未 发 生过的 事情进 行追问 :“为 什么不 能这样 ?”这 是一种 转换, 是独辟 蹊 径 , 是 思 维的突 破。梦 想,突 破,是 萧伯纳 上面这 段文字 的精髓 。 梦 想 , 是 突 破 的 前 提。种 子梦想 着突破 泥土, 于是诞 生了一 个崭新 的生命 ;小草 梦想着 露 出 地 面 , 于是圆 满了一 个绿色 的春天 ;蝉儿 梦想着 冲破黑 暗,于 是才有 了阳光 下 的 欢 唱 , 有了花 间美丽 的舞蹈 ……自 然界的 很多生 命都因 有梦想 、有突 破才挣 脱 束 缚 , 而 使自己 的生命 经历了 涅磐而 更加完 美。 有 了 梦 想还 要敢于 突破。 众 多 生 物 如 此,科 学发展 的道路 也是这 样,没 有梦想 就没有 突破, 没有突 破就没 有 进 步 。 哥 白尼为 梦想而 孜孜追 求,于 是突破 了地心 说,把 人类的 视野扩 展到了 更 为 广 阔 的 太阳系 ;牛顿 为梦想 而不懈 观察研 究,站 在巨人 的肩上 又不宥 于巨人 , 以 苹 果 落 地的简 单事实 为基础 ,从人 类对自 然的认 识中抽 象出一 个万有 引力定 律 , 使 人 们 在认识 世界的 道路上 找到了 捷径; 瓦特注 意水开 了能顶 起壶盖 的现象 而 产 生 了 梦 想,并 为之坚 持试验 ,于是 蒸汽机 被发明 ,并直 接引发 了工业 革命。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新人教版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新人教版

三、学习延伸(教材P97) 请你谈谈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提示 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客观对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1)“斯大林模式〞 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方案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 式道路,使国家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经济实 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根底。(2)“斯大林模式 〞的严重弊端在于:它片面开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 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无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 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长期执行指令性方案,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 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开展。
2.新经济政策 史料一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方法实 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那么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说明 ①,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②。
——列宁 注:①指的是经济政治危机。②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举措。 思考 (1)史料反映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原因是什么?措施是 什么? 提示 改变: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引发了经济政治危机。措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废除实物分配制
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
允许商品交换、多种所有制并存
实质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一 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
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社会,意
恢复国民经济,进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
基础
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当长的 认识(结论) 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高中历史_第七单元_第20课_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_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

高中历史_第七单元_第20课_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_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读图探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就与经验教 训。核心内容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1.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 争结束以后,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又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新经 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局势的 作用,也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斯大林执政时期, 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 大林模式。它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给苏 联的持久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4.教训 (1)经济发展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依 照经济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5.影响:它同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 的,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规模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发挥了有 效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没 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 题,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 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 隐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15·青岛高一期中测试)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 响在经济上的表现不包括( )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企业经济效益低 C.高度集权,民主集中制遭破坏 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但A、 B、D三项是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表现,C项是斯大林模式在 政治上的表现,故选C项。 【答案】 C
【探究结论】 (1)强制性加入,违背自愿原则。 (2)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3)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