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章节题库-行政领导(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5-8章)】(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5-8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dc4f5d031b765ce0408147b.png)
第五章行政领导一、名词解释1.领导答:领导不同于一般的管理,而是指一种能影响别人去完成(实现)一定目标的管理活动。
领导是组织者、指挥者和被组织者、被指挥者共同活动的过程。
因此,形成领导活动必须具有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和环境四个基本要素。
领导是指一种组织、指挥活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领导活动的本质、特点、目的各不相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活动的本质就是服务,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领导者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领导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行政领导答:行政领导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组织和管理行政事务,进行决策、指挥、组织、控制、检查、监督等行政活动。
行政领导在整个国家管理活动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核心部分,行政机关的决策、执行都直接影响到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行政领导的特点有:统一性和执行性。
3.行政协调答: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和外部各个方面的关系,明确职、责、权范围,使各部门各方面紧密合作,互相配合,和谐运转,发挥整体行政功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行政协调包括各种决定的协调和各种活动的协调。
行政协调的范围包括:①行政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和各部门成员之间的协调;②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协调;③行政机关与各协作单位之间的协调。
4.集权式领导方式答:集权式领导方式是按照行政权力的控制程度为标准对行政领导类型做出的划分,是指行政权高度集中与领导的一种领导方式。
集权式领导方式的特点是领导者权力欲、支配欲较强,不进行适当的分权、授权,凡事都要亲自出面、亲自决定,对工作人员缺乏信任、不放手,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造成工作人员对工作没有热情,缺乏责任心和积性、主动性,领导者和工作人员关系冷漠或紧张,领导威信不高,工作难以开展。
5.重人式领导方式答:重人式领导方式是指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领导者比较民主、宽容,关心下级,平易近人,体贴人、关心人,注重工作人员的情绪和积极性的发挥。
行政管理学复习大纲(张永桃版)
![行政管理学复习大纲(张永桃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7518d276eeaeaad1f3308f.png)
行政管理学复习大纲(张永桃版)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行政2.西方早期行政学三足鼎立的名著3.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原则和方法第二章1.如何理解行政权力的概念2.行政权力的来源3.行政权力的特点4.行政权力的基本原则5.如何理解行政体制?6.行政责任7.监督行政权力的意义第三章1.行政职能2.行政职能的特点3.行政职能的意义4.行政职能体制的影响因素是什么5.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依据和内容.途径。
第四章1.行政组织2.行政组织的特征3.行政组织体制4.古典时期的行政组织原则5.我国行政组织原则第五章1.行政领导2.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3.行政领导的方法4.行政领导的艺术5.行政领导者的基本素质6.行政领导结构班子的知识结构第六章1.行政决策2.行政决策的特点3.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区别4.理性决策模式的特点5.简要评价满意决策模式6.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7.决策修正8.追踪决策第七章1.人事行政2.人事行政的作用3.人事行政的原则4.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特点5.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6.人事行政体制7.职位分类制度8.公务员考核制度第八章(非重点)1.财务行政.预算.预算会计.审计2.财务行政的特点3.财务行政的原则4.预算的特点.作用5.预算会计的特点.职能6.审计的原则7.审计的基本标准第九章1.机关管理.机关管理现代化.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2.机关管理的特点3.机关管理的任务.意义4.机关管理的主要内容5.机关总务后勤管理的基本原则6.机关现代化的内容7.电子政务的作用8.办公自动化的特点.意义第十章1.行政监督2.行政监督的必要性3.加强行政监督的意义4.健全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的内容第十一章1.行政效率.行政效能2.行政效率的意义3.衡量行政效率的指标4.行政效率的技术性测量5.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6.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第十二章1.行政改革2.行政改革的动力3.如何克服行政改革的阻力4.西方行政改革的特点与趋势5.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对我国的经验与启示。
行政管理学(张永桃,夏书章 张国庆)
![行政管理学(张永桃,夏书章 张国庆)](https://img.taocdn.com/s3/m/f79b7e1f52d380eb62946dfb.png)
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第一章绪论1、行政的涵义(1)国内外学者对行政涵义的解释和分析行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国家的一种基本职能形态。
在中国古代,行政是执掌政务、推行政令的意思。
如《左传》中的“行其政事”、行其政令“。
在西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理解行政法国启蒙思想大师孟德斯鸠把管理国家的活动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类。
我国台湾学者将此观点称为“法律执行说”,即在三权分立的国家,立法为制定法律,行政为执行法律,司法为维护法律。
2)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及不同功能的角度来解释行政西方早期学者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活动的领域,主要指国家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指实现国家目的的方法和技术,主要是指国家政策的执行。
美国学者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明确提出国家功能的两分法:认为在所有的政治体制中都存在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谓之政治,后者即是行政。
3)从管理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和释义行政认为凡是管理活动都是行政。
1926年,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一书中,认为行政乃是为完成某种目的时,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
1930年,美国行政学家费富纳在《行政学》一书中,认为行政就是由一些人的协调的努力,使政府的工作得以做成。
4)从综合的角度,全面地概述行政A、(政府组织方面)行政乃是政府组织中行政机关所管辖的事务或活动。
B、(政治运用角度)行政乃是民意的实行,国家意志的执行,主要表现为一种执行活动。
C、(管理的观点和功能的观点)行政乃是以集体的努力与合作完成共同任务的活动,是为管理公共事务而对许多人所进行的指挥、协调、控制,是一种专门艺术。
D、(行为科学观点)行政是由有关行政活动的人的行为构成的,是许多人通力合作达到共同目标的集体行动。
我国台湾学者吴挽澜在《行政学新论》中认为,行政实系指政府机关依据国家的政策和法令,为达成工作目标,对有关之人、财、事、物、时、空等作有效运用之施政行为。
南大张永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复习进程
![南大张永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复习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fce32975de80d4d8d05a4f2f.png)
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仅供参考)第一章绪论1、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大体包括三大部分:1)行政管理的权力主体——掌握和运转行政组织的行政领导和其他行政人员。
这是一个慈悲个权力——职能——组织——领导的有机系统。
2)行政管理过程和内容,包括行政决策、人事行政、财务行政、机关行政、行政监督等环节。
这是一个从决策到用人、管财、内部管理,再到实施监控的完整过程。
3)行政效率与行政改革。
3、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其必然性:第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加强行政管理实践和行政管理理论的独立、深入研究。
(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任务日益繁重。
另一方面,垄断统治使社会各种矛盾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伍德罗.威尔逊1887年发表《行政学之研究》,行政管理之父。
)第二,行政管理学的产生还同这个时期管理思想的突破性进展密切相关。
(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泰罗。
)第三,资产阶级政治学理论的发展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奠定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资产阶级政治学家,如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他们所传播和确立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思想,把政治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现代化管理时期或管理科学时期。
1)科学管理时期。
行政管理学的形成。
深受泰罗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效率。
这一时期的其他代表人物:“法国科学管理之父”是法约尔,一般管理学派,代表作《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①五职能说: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②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分工、权责等。
③提出建立参谋人员机构:智囊团等。
马克斯.韦伯代表作《行政组织体系》,①官僚组织依法设立,目标明确,行为规范。
张永桃《行政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a78e85ceff9aef8941e06ac.png)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2014年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933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比较(共5题,每小题10分)1.程序行政责任与实体行政责任2.行政消耗支出与行政转移支出3.行政效率与行政绩效4.跨域治理与多中心治理5.公务员义务与公务员纪律二、简答题(共6题,每小题10分)1.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2.俱乐部物品(收费物品)具有“排他性”,有些ZF现在为什么还要免费提供?3.官僚制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4.服务型ZF的行政职能模式5.社会问责的常用工具6.危机决策的特点三、论述题(共2题,每小题20分)1.公共行政研究的管理主义取向2.结合你所学的公共行政理论,对ZF购买公共服务作出评述2013年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933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南京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行政管理学考试代码:933适用专业:行政管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1.公共物品与外部效应2.绩效预算与绩效管理3.标杆管理和目标管理4.行政规制与行政许可5.跨域治理与多中心治理二、简答题(每题10分)1.人事行政中的功绩制原则。
2.如何理解自由裁量权。
3.政府责任的理论基础。
4.垃圾筒决策模式。
5.公共危机的周期。
6.古典行政学重视对行政管理原则的归纳。
西蒙认为所谓行政管理原则不过是行政谚语(格言),你对此有何观点?为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1.如何理解公共行政中的“公共”。
2.大部制改革。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1.公共物品与外部效应答:(1)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章节题库-行政组织(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章节题库-行政组织(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3a9a521ec3a87c24128c44c.png)
第四章行政组织一、名词解释1.组织(武大2006年研)答:名词性质的组织是指由两人以上的群体组成的有机体。
它是一个围绕共同目标,由内部成员形成的一定的关系结构和共同规范的力量协调系统。
动词性质的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目标,通过人为地分工和职能分化,形成一定的层级体系和制度来协调其成员努力的活动。
组织的产生源于个人无法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
因为个人能力的局限而无法独立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依赖他人的帮助,从而产生了协作的需要。
组织的任务就是将分散的个人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具有以下特征:①一定的组织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②组织内的成员之间存在明确的分工和有机的联系结构;③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每个组织都对其成员规定了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组织按设立宗旨的不同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军事组织、文化组织、宗教组织等。
一定的组织总是与一定的内、外部环境相关联,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必须对组织进行调整和修正,组织不是一种静态的封闭系统,而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系统。
2.公共组织(武大2007年研;南京大学2007年研)答: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公共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物、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国家机关组织。
其构成要素有:组织人员、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和信息。
3.行政组织答: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是国家为推行政务,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组建的行政机构体系。
即“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推行政务依法组建的行政机构体系。
其要点包括:①行政组织是行政权力的物化,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②国家行政组织是依照法定程序组建和变更的;③行政组织是各类行政机关的有机组合,是由人员、职位、单位、部门等复合而成的有机整体;④设置、组建和变更行政组织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推行政务,即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章节题库-行政监督(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章节题库-行政监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dd4d18f3169a4517623a335.png)
第十章行政监督一、名词解释1.行政监督答: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的监督,是政党、国家和人民根据法律的规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执行法律与遵守纪律的情况所进行的检查、督促、指导、纠错的活动。
它既包括行政机关以外的机构、团体、政党、人员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实施的监督,也包括行政机关内部上级行政机关和人员对下级行政机关和人员及它们相互之间的监督,还包括专门监察机关的监督。
2.外部行政监督答:在我国,按行政监督体系的不同,可将行政监督划分为行政内部监督和行政外部监督,行政内部监督主要指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行政外部监督有两大类,一类是法制监督,第二类是社会监督。
法制监督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检查监督、党的监督;社会监督包括:社会舆论、公民批评、公民投票、压力集团等。
3.政党监督答:在我国,政党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对国家行政活动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党的纪律检查组织和领导机关对行政活动执行法律和政策的情况实行检查和督促,发现和揭露问题,促使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依法行政。
4.司法监督(南京大学2005年研)答:我国司法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实行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它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它对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行政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对破坏国家法律、法令、政令、政策的重大违法行为,对侵犯公民权利的违法行为进行侦查、起诉。
人民检察机关主要受理贪污贿赂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公民人身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
5.社会团体监督答:社会团体监督在我国主要是指工会、共青团、妇联的监督。
具体是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是的社会团体应发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社会监督,代表工人阶级、青年、妇女的利益,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令、法规提出建议和批评,监督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依法办事,对他们利用职权侵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予以制止,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章节题库-行政改革(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章节题库-行政改革(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29f2a0add3383c4ba4cd2a7.png)
第十二章行政改革一、名词解释1.行政改革答:行政改革是政府为了适应变化了的行政管理外部生态环境的需要,而有意识地对行政管理从结构、功能、过程到行为方式诸方面进行变革的活动。
它在本质上是政府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过程。
即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其性质是:①行政改革是一个政治过程;②行政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③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④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政府再造(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研)答: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简单地说,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3.公务员制度答:公务员制度是指对公务员的职位分类、考试、录用、培训、考核、奖惩、职务任免升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的一系列完整的法律和制度的总和。
国家公务员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
二、简答题1.行政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答:(1)行政改革的目标行政改革的目标是指政府系统通过自身改革努力应当达到的规格和标准。
行政改革目标在程度上是有差异的,但又有共同的目标的倾向。
共同的目标的倾向表现为所有的行政改革都是为了克服政府系统与变化了的生态环境之间的不适应,改进不良行政,保持政府的有效性。
(2)行政改革的内容以保持和提高政府的有效性与能力为目标的行政改革,必然涉及政府系统的各个层面,包括它对外的功能、内部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行政管理学》张永桃,2007年版
![《行政管理学》张永桃,2007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47b90b03d8ce2f006623d2.png)
行政管理学配套教材《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章绪论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公共行政学。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一行政的涵义(一)国内外学者对行政涵义的解释和分析《左传》:行其政事,行其政令。
1.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理解行政法国启蒙思想大师孟德斯鸠把管理国家的活动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类。
台湾学者:法律执行说,认为立法为制定法律,行政为执行法律,司法为维护法律。
评价:这种说法十分明确,但过于狭隘。
现代国家中政府权力日益膨胀,明显地凌驾于立法,司法机关之上,行政机关有立法权(委托立法)。
另外,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同样有大量的行政事务。
2.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及不同功能的角度来解释行政认为政治主要指国家政策的制定,行政指国家政策的执行。
古德诺:国家功能两分法,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
评价:把政治与行政相分离是不科学的,两者不可分割,任何行政活动不可能不体现国家的意志,与政治不相联系的纯粹的行政现象是不存在的。
现代国家的政府机关积极的参与政治决策,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3.从管理功能的角度来理解行政认为凡是管理活动都是行政。
代表人物怀特和费富纳。
评价:突出管理的特点,强调行政的动态性。
但它将行政等同于管理,没有反映行政管理的特殊性,另外,过于强调行政活动的技术性,无视行政活动中政治条件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难以揭示行政的本质和特点。
4.从综合的角度,全面地概述行政(二)科学的理解行政的涵义第一,要明确行政与国家的关系。
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客体或内容是国家事务,其基础是国家权力。
行政是国家的行政,是阶级的行政。
第二,要明确行政与管理的关系。
管理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而只有通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事务进行的管理才是行政。
第三,要明确行政与法律的关系。
依法行政。
行政定义: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章节题库-行政效率(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章节题库-行政效率(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cadaaa616fc700aba68fc39.png)
第十一章行政效率一、名词解释1.行政效率答:行政效率是指一个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总产出与行政总投入的比率,可用公式表述为:行政效率=行政产出/行政投入。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决定行政效率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两个,即行政投入与行政产出。
任何一项行政活动,均需要一定的投入,即从事该项行政活动所花费的代价或成本。
行政产出是指实施该项行政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提高行政效率是指要以最小的行政投入创造更多的行政产出,即用尽可能少的行政支出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行政产出和行政投入与行政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
即行政产出与行政效率之间成一种正比例关系;而行政投入与行政效率之间成一种反比例关系。
从行政效率的关系式中可以看出,当行政投入一定时,随着行政产出的增加,行政效率相应提高;相反,随着行政产出的减少,行政效率相应降低。
当行政产出一定时,随着行政投入的减少,行政效率相应提高;反之,随着行政投入的增加,行政效率相应降低。
当行政投入和行政产出均呈增长趋势时,行政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行政投入增加的速度和行政产出增长的速度之比。
如果行政投入增长的速度快于行政产出增长的速度,则表明行政效率降低;如果行政投入增长的速度慢于行政产出增长的速度,则表明行政效率提高。
2.行政效能(南京大学2006年研)答: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是行政效率与行政目标之间的一种关系,可用公式表述为:行政效能=行政效率×行政目标。
美国行政学家赫伯特·西蒙最先提出行政效能的问题,他认为,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工作方法、管理技术和一些合理的规范,再加上领导艺术。
但是要提高效能,必须有政策水平、战略的眼光、卓越的见识和运筹能力。
西蒙从其决策理论出发,认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效能比行政效率更为重要。
要提高行政效能,必须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卓越的见识和运筹能力。
选择正确的行政目标,对于提高行政效能起着关键作用。
从行政效能的角度来看待行政管理活动,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最佳效益,不仅要追求行政效率,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正确的行政目标,牢牢把握行政活动的正确方向。
张永桃《行政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a50f251763231126edb11fd.png)
张永桃《行政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1.行政效能答:行政效能是指行政活动所取得的效果、效益。
从一定意义上讲,行政效率类似于对公共行政的量的衡量,而行政效能是在量之外增加了对公共行政的质的衡量。
行政效能测定的公共行政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既包含着对有利与不利的界定,也包含着对有利或不利的高低程度的界定。
因此可以说,行政效能比行政效率更全面地反映公共行政的本质状况。
其与行政效率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述为:行政效能=行政效率×行政目标。
2.行政责任答:行政责任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为: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是—种义务,是一种任务,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制度,是一种监控体系。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为:须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须有国家宪法和与宪法相一致的法律、法规的确认,须有特定的行为后果,国家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损害责任。
3.层级制与职能制答:层级制是指政府组织从纵向上划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所管辖的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一层级负责,形成有效的层级节制关系;但其管辖范围自上而下逐层级缩小。
职能制是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辖的业务内容不同,但管辖范围大致相当。
采用层级制,由于各级行政首长业务性质相同,便于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和行动;但是,如果不同时采用职能制,就会导致各级行政首长管辖过多,责重事繁,难于处处精通,事事胜任。
而职能制的优点,在于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使行政首长不至于因管理事务过多而顾此失彼,进而可以提高行政效能;不过,职能制不能离开层级制独立存在。
在组建行政机关时,一般都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发挥各自的长处。
在动态行政过程中,层级制和职能制主要体现为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4.司法监督答: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实行的监督。
张永桃《行政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de428b7c5da50e2534d7f5e.png)
张永桃《行政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1.行政和行政学答:(1)行政通常是指政府公共行政过程中的政务的分析和推行。
具体表现为政府以为全体国民服务等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为依据,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等行政理念为指导,以运用公共行政权力为基础,以承担行政责任为前提,以合法的行政管理方式为手段,以追求卓越为目标履行政府职能,制定国家宏观公共政策。
(2)行政学是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和方法的体系。
在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反映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发掘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时代化的进程。
(3)行政是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即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
在行政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中,行政学的研究内容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行政理论、行政功能、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政权力、行政行为、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信息、行政实施、行政监督、行政法制、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机关管理、行政方法、行政效率、行政改革等。
这些基本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了行政学的基本学科体系。
2.行政权力答:行政权力指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它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包括以下内容: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和各类政策来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以及由居民所组成的不同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
(张永桃版)行政管理系统学复习全资料
![(张永桃版)行政管理系统学复习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3c7230dc77da26925c5b0b6.png)
一、行政1、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2、(1)行政与国家的关系①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客体或容—国家事务;基础——国家权力②行政是为实现国家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利益进行的活动(2)行政与管理的关系①行政只是管理的一种②只有通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才是行政管理(3)行政与法律的关系:行政是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管理,一切行政活动均以法律为依据,要依法管理。
3、涵义: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利,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利益,对国家社会食物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二、行政管理学1、定义: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及规律的学科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围。
2、特点:(1)、综合性,即它的容是交叉的、丰富的、广泛的。
(2)、系统性,即它是整体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
(3)、应用性,即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
(4)、技术性,即它是方法的、工具的、手段的。
(5)、发展性,即它是动态的、进步的、创新的。
3、研究对象与主要任务:行政现象;揭示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4、主要容及基本职能:(1)主要容①行政管理的权利主体②行政管理的过程和容,包括行政决策、监督、人事/财务/机关行政③行政效率与行政改革(2)基本职能①政治职能:保卫、专政、职能②经济职能:A、政府管理经济的方法:行政、经济、法律方法B、行政方法的特点——纵向的垂直领导关系和强制性;经济方法的特点——依靠经济组织管理;运用反映价格规律的经济杠杆进行管理③文化职能:目的是影响控制公民社会化进程,增进政府统治合法性,引导公民精神生活④社会职能5、学习研究的意义:(1)掌握行政活动规律,正确运用国家权力、行使国家管理职能,促进行政管理科学化(2)不断改进政府行政管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展开政治体制改革(3)努力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4)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意识,提高基本素质和管理水平7、学习方法(1)理论与实际相机和的研究方法(2)比较研究方法(3)系统研究方法(4)综合研究方法(5)案例分析方法行政权力涵:是国家行政机关赖以管理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执行国家意志、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一种强制力量。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行政权力【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行政权力【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5d7258b192e45361166f59f.png)
第2章行政权力2.1 复习笔记一、行政权力的内涵1.行政权力的含义(1)行政权力的产生与发展①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关于行政权力或国家权力的来源,主要有四种说法,即共同体说(亚里士多德)、神权说(托马斯·阿奎那)、契约说(卢梭)和暴力说(杜林等)。
②远古时代。
在这个时期,虽然有可以鉴别的“政治意识”和执行上帝意旨、治理民间事务的行政思想,但却难以识别“行政权力”的具体特征,尽管这种行政思想对“阶级社会”的行政权力的运行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影响力。
③近现代。
立法、行政和司法的“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思想是资产阶级政治权力思想的核心,将其进行制度化设计,从而产生了近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权力”。
(2)行政权力概念的内涵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国家行政机关赖以管理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执行国家意志、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一种强制力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赖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工具。
②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他们依照宪法、法律和各种行政法规履行国家行政职能,实施各种行政行为。
③设置和运用国家行政权力的目的和任务是执行国家意志,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④行政权力是一种合法的强制力量,是国家强制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行政法规、政策、计划、决议、命令等为表现形式,通过政府指挥命令系统来实现。
2.行政权力的来源、性质及特点(1)现代行政权力的来源①宪法、法律和法规是行政权力的主要来源。
②惯例裁决是自由裁量权的重要形式。
a.惯例不得违背原有的法律和法规;b.惯例为原有法律的推论或补充;c.惯例必须为关系人所乐于接受;d.惯例用于处理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事务,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以克服法制的固有缺陷。
③授权也是行政权力的重要来源。
包括“法律授权”和“人为授权”:a.法律上的授权是依法赋予的。
张永桃行政学第一章
![张永桃行政学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4e7dbdf7aef8941ea76e058c.png)
3.公共选理论
它的倡导者布坎南在其纲要式论着
《自由、市场和国家》(1984)中明 确指出:公共选择是“从经济学家的 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 决策而产生”的一种政治观点,构成 这种观点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复杂交 换范式”以及“关于个人行为的经济 人假设。”
综上所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
(4)对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5)主张民主行政。新公共行政学认为,民 主行政的核心在于尊重人民主权和意愿,实现 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反对滥用权力和行政无 能。
2.新制度学派 在新制度学派的发展中,诺思和他的 同事们起了重要作用,他与托马斯合 着的《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 他与戴维斯合着的《制度变迁与美国 经济增长》(1976)被认为是该学派 的优秀著作。
行政管理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得益于政策科 学和有限决策论的出现,它们把行政活动中的 公共政策问题和行政决策问题突现出来,成为 行政理论中更加引人注目的内容。
(四)、60年代后的行政管理学思想
其一,凯恩斯主义失败。 其二,政府失灵。
以60年代末出现的新公共行政学为转折,意
味公共行政学传统的主导地位的终结和公共行
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范畴
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行政现象 它是研究国家行政系统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三、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 2、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3、具体性和系统性的统一 4、规范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行政管理学的培养目标
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广义行政 管理指一切社会组织在其职能范围内进行的各种 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包括公共部门——政府机关、 事业单位、第三部门等公共管理。也包括私营部 门——企业单位等的企业行政管理。根据当前国家 行政机关人事制度和行政管理毕业生就业状况, 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广义 的行政管理岗位服务人才。在精神层面上,具有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 进取,开拓创新,善于合作,身心健康。
张永桃《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6章)【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6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329e43be5f0e7cd18525363d.png)
第一章行政与行政学一、概念题1.“霍桑实验”及基本结构答:霍桑实验指由梅奥教授所参与并于1927—1932年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系列试验。
基本结构为:(1)实验过程。
这个试验包括这样几个阶段:①照明试验;②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③大规模访问交谈;④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
这一项由国家研究委员会赞助的研究,最初目的是要研究企业中物质条件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但试验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地促使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
(2)霍桑实验的主要结果。
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有: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3)霍桑实验的意义:①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是管理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推翻了从泰罗以来把人看作“经济人”的假设,为管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即开始重视人、研究人的行为;②霍桑实验使人际关系的研究逐渐闻名于世,使其成为了行为科学的先驱,使管理学从此进入了行为科学的新时代。
2.新公共行政学派答:新公共行政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行政学界最活跃的一个学派,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关注社会公平,致力于对行政道德问题的研究。
该学派的理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②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③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④主张突出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⑤主张“民主行政”,并以此作为新公共行政的“学术识别系统”。
新公共行政运动对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持久的,其中不乏一些建设性的争论。
但他们的理论主张,尤其关于价值观、道德观和关注现实政策的主张,一直是当代公共行政学的中心议题之一。
3.西蒙的两种决策前提(南京大学2004年研)答:西蒙将决策前提分为两大类:①事实前提,即技术、知识、情报信息这类可观察到的事物及其运动方式的陈述,陈述的正误可以由经验事实进行验证;②价值前提,即个人的某种行为及其前景、后果的主观性评价,诸如组织目的、效率标准(效率标准如果作为手段则属于事实前提)、公平标准、个人价值等。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行政领导【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行政领导【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1348b51941ea76e59fa0473.png)
第5章行政领导5.1 复习笔记一、行政领导概述1.领导的含义及构成要素(1)领导的含义领导不同于一般的管理,而是指一种能影响别人去完成(实现)一定目标的管理活动。
(2)领导的构成要素①领导者。
指担任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团,是领导活动的主体、主导方面。
②被领导者。
指领导活动的客体,是领导者组织和指挥的对象,同时又和领导者共同作用于领导活动的对象。
③作用对象。
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作用的客体,认识领导活动作用的对象的特殊性是进行正确的领导活动、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
④客观环境。
指领导活动的现实基础,包括与领导活动相联系而发生影响作用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传统等社会环境以及具体的上下左右的工作环境。
2.行政领导的含义和主要特征(1)行政领导的含义行政领导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组织和管理行政事务,进行决策、指挥、组织、控制、检查、监督等行政活动。
行政领导在整个国家管理活动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核心部分。
(2)行政领导的特征①统一性a.行政领导是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核心部分。
行政组织是整个国家机器中纵向横向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组织,机构数、职位数大大多于其他国家机构。
b.行政领导是国家管理活动中最具直接性、时效性的活动,对国家、社会的各类问题,包括突发事件要迅速有效地作出反应。
行政领导活动必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统一政令、统一行动。
②执行性a.国家行政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中是居于行政执行的地位,因此行政领导具有明显的执行性。
b.政党政治时代,国家政权由执政党掌握,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执行执政党的决定,接受执政党的领导。
③行政领导还具有一般领导的特征,如权威性、强制性、合法性等。
权威性、强制性、合法性,是行政领导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
二、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我国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监督职能。
张永桃行政管理考点问答题全集
![张永桃行政管理考点问答题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a644ae0a581b6bd97f19eab7.png)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考点问答题全集1、行政管理学的涵义?2、如何科学理解行政的涵义?3、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4、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5、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6、行政管理学真正成为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的标志?7、行政管理发展的几个阶段?8、非正式组织理论?9、权威接受理论?10、组织平衡理论?11、决策过程组织理论12、从20世纪60年代起,行政管理学发展有哪些趋势?13、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了解)14、学习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15、学习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指导原则16、学习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17、行政权力的涵义18、现代行政权力的来源、性质和特点19、行政权力的功能及分类20、行政体制的内涵及形式21、22、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发展23、行政责任的内涵及特征24、行政责任的分类25、行政责任与行政处罚26、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27、行政监督的含义和特点28、行政职能的涵义和特点29、行政职能的类型30、行政职能的意义31、行政职能体系的结构、行政管理基本职能32、政府经济职能的变革33、行政职能体系的影响因素34、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35、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目标、途径、意义、依据、规律36、行政组织的涵义37、行政组织的基本特征38、行政组织的分类及其构成要素39、行政组织体制定义40、我国体制调整与改革的原因分析41、古典、新古典、现代行政组织理论、原则42、我国行政组织原则43、行政编制管理的法制化的理论前提、内容、意义或必要性、依据44、领导的涵义及构成要素45、行政领导的涵义及特征46、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47、行政领导方式的分类48、行政领导方法49、行政领导艺术50、行政领导者的基本素质51、行政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52、行政决策的涵义53、行政决策的特点54、行政决策类型55、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56、行政决策的模式57、行政决策体制58、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59、行政决策的形成过程60、行政决策的实施阶段61、行政决策的完善62、人事行政的涵义、地位、作用、范围与内容、原则63、人事行政过程64、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65、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66、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涵义和重要意义、我国的特点67、国家公务员奖惩制度68、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69、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定义、意义。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章节题库-行政职能(圣才出品)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章节题库-行政职能(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f80b171360cba1aa911da93.png)
第三章行政职能一、名词解释1.行政职能答:行政职能又称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行政职能反映了政府管理活动的内容和基本方向,决定了政府的规模和管理方式,行政职能是行政功能的表现形式,行政职能是相对于国家的立法职能和司法职能而言的,其特点有:①行政职能的政治性和社会性;②行政职能的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③行政职能的多样性和整体性。
2.政治职能答:政治职能的实质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保障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这种职能最能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和活动方向。
政治职能是任何国家政府都不可缺少的职能。
不同类型的国家,其政治职能体现的阶级利益、性质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我国政府的政治职能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政治职能涉及国内和国外、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内容比较复杂,具体又包括保卫职能、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3.政府的文化职能答:政府的文化职能是指政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对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的管理,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政府的文化职能是通过一系列专门管理机构的活动来实现的,如我国对文化事业的专门管理机构有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卫生、体育等行政机构。
4.政府的社会职能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凡是国家行政机关对一切具有社会性质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都称为政府的社会职能。
政府的社会职能对人类社会而言具有共性,与人类社会相始终。
社会职能是与阶级统治职能或政治职能相对应的,因而在不同性质的国家,社会职能首先要与该国的阶级倾向相协调。
社会职能的确执行着某些“超阶级”的、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的公务。
社会职能是阶级统治职能或政治职能的基础,它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其内容非常丰富,一般来说,改善、保障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事业和措施,都属于社会职能的范畴。
张永桃行政管理考研复习资料--第一章_绪论
![张永桃行政管理考研复习资料--第一章_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47042cabda38376baf1faec9.png)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一、什么叫行政是指政府依法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指国家行政组织依法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如下的要点:1、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
在我国,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4、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纷繁复杂、变化多端,往往令人难以捉摸。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管理主体、客体、管理原则和根本任务等方面表现其矛盾的特殊性,这是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重要根据。
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的学科。
它同许多学科,尤其是同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
三、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科学。
2、行政管理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3、行政管理是由主体发动而作用于客体的有序管理。
4、行政管理是一个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活动过程。
5、行政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必须获得必不可少的保障。
6、行政管理要有效地为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权服务,其本身必须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
7、行政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各种改革模式相继出现。
8、现代高科技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使现代行政管理在低成本和高效率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推行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行政管理学着力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一)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的阶段(二)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条件行政管理学于19世纪末萌芽到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是有历史必然性的。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行政领导
一、名词解释
1.领导
答:领导不同于一般的管理,而是指一种能影响别人去完成(实现)一定目标的管理活动。
领导是组织者、指挥者和被组织者、被指挥者共同活动的过程。
因此,形成领导活动必须具有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和环境四个基本要素。
领导是指一种组织、指挥活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领导活动的本质、特点、目的各不相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活动的本质就是服务,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领导者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领导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行政领导
答:行政领导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组织和管理行政事务,进行决策、指挥、组织、控制、检查、监督等行政活动。
行政领导在整个国家管理活动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核心部分,行政机关的决策、执行都直接影响到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行政领导的特点有:统一性和执行性。
3.行政协调
答: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和外部各个方面的关系,明确职、责、权范围,使各部门各方面紧密合作,互相配合,和谐运转,发挥整体行政功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行政协调包括各种决定的协调和各种活动的协调。
行政协调的范围包括:①行政机关内部各
部门之间和各部门成员之间的协调;②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协调;③行政机关与各协作单位之间的协调。
4.集权式领导方式
答:集权式领导方式是按照行政权力的控制程度为标准对行政领导类型做出的划分,是指行政权高度集中与领导的一种领导方式。
集权式领导方式的特点是领导者权力欲、支配欲较强,不进行适当的分权、授权,凡事都要亲自出面、亲自决定,对工作人员缺乏信任、不放手,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造成工作人员对工作没有热情,缺乏责任心和积性、主动性,领导者和工作人员关系冷漠或紧张,领导威信不高,工作难以开展。
5.重人式领导方式
答:重人式领导方式是指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领导者比较民主、宽容,关心下级,平易近人,体贴人、关心人,注重工作人员的情绪和积极性的发挥。
其特点有:①这种领导方式能使群众感到满意,能较好地团结在一起,为调动积极性,完成工作任务创造了条件;
②一般情况下,如工作人员觉悟较高、责任心较强,那么这种领导方式能创造最好的效果、最高的效率,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创造最高的工作效率。
6.行政领导方法
答:行政领导方法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过程中,为实现行政领导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办法和程序的总和。
行政领导方法可以分为两类:①领导制度所要求的具有广泛制约力与影响力的根本方法;②提高工作效率的具体可变的方法,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又称为行政领导方式和艺术。
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有:实事求是的方法;调查研究法;
群众路线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
科学的领导方法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符合事物的客观情况和发展规律,达到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相一致,实现预想的目的。
错误的领导方法如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经验主义将导致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际,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7.行政领导艺术
答:行政领导艺术是领导者为了有效地实现领导目标而灵活运用的各种领导技巧、手段和方法。
领导艺术是在实际领导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建立在经验和理论基础上的领导技巧,它反映了领导者的智慧、能力和经验。
具体的:①行政领导艺术是一种领导技能、技巧,是实现行政领导科学化的重要方面。
领导工作艰巨复杂,客观对象复杂多变,因此领导者进行领导工作不仅要注意采用科学的领导方法,同时要掌握科学的领导艺术,根据客观情况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地实行领导,善于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地进行领导。
②领导艺术是在实际领导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是建立在经验和理论基础上的领导技巧,它遵循了事物一般的发展规律,又依据了不同事物在不同条件下发展的特殊规律,对领导活动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领导者掌握了领导艺术就能对一些随机性大的人、事、物,经过周密的思考,做出相应的、当机立断的判断和决策。
一般的领导艺术包括:处理事的艺术,领导人的艺术,掌握时间的艺术等。
8.行政领导体制
答:行政领导体制是指以推行国家公共事务为主要目标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体制,同时也包括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体制。
包括行政组织机构、行政领导集团结构、行政领导工作制度等内容。
行政领导体制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①以最高行政决策人数为标准,可划分为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②以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权限为标准,可划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
③以行政领导系统及行政机关内部各单位的职务性质和工作范围为标准,可划分为层级制和职能制;
④以行政领导是否统一为标准,可划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
9.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一种具体形式。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它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
我国《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都明确规定我国实行首长负责制,这种制度是建立在发挥集体作用基础之上的,是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10.行政领导权威
答:行政领导权威是指建立在法律、正当程序或领导者自身人格魅力基础之上的,对领导对象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指引效果的影响力,是领导权力与自身风格的综合反映,对领导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或影响。
行政领导权威就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和首脑。
坚强有力的行政领导权威,是多元利益整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了中华民族全体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实现四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简答题
1.领导的构成要素以及每个要素的作用。
(南京大学2007年研)
答:领导是组织者、指挥者和被组织者、被指挥者共同活动的过程。
因此,形成领导活动必须具有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和环境四个基本要素。
在领导活动中四个要素的作用不同,具体内容如下:
(1)领导者。
领导者是担任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团,他们是领导活动的主体、主导方面。
领导者依靠自身的知识、专长、智慧、能力,运用一定的职权组织领导活动,带领整个组织和被领导者去实现既定的目标。
没有领导者,没有统一行动,整个活动就会处于混乱和瘫痪状态。
(2)被领导者。
被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客体,是领导者组织和指挥的对象,同时又和领导者共同作用于领导活动的对象。
在任何社会里,被领导者总是多数,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因此领导活动中的被领导者不是被动的作用对象,而是具有创造性、能动性的作用力量,不仅作用于领导活动的对象,也作用于领导者。
领导活动不仅要依靠领导者的能力、水平,更重要的要依靠被领导者的能动性和觉悟程度。
因此,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必须尊重和依靠被领导者,一方面把被领导者的行动纳入所需要的轨道,另一方面又要为被领导者发挥创造性、完成自己职责提供必要的劳动和生活条件。
(3)作用对象。
作用对象是指的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作用的客体,如国家、农村、企业、学校、军队等不同的机构、单位和行业。
社会活动有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外交等不同领域,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领导活动。
认识领导活动作用的对象的特殊性,是进行正确的领导活动、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
(4)客观环境。
客观环境是领导活动的现实基础,包括与领导活动相联系的发生影响作用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传统等社会环境以及具体的上下左右的工作环境。
领导活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高层次创造性活动,它要受到历史所形成的现实环境的制约,
受到各种有利的不利的工作环境以及偶然事件的影响。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因此领导者必须审时度势,在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领导活动,使领导活动更符合客观规律、更适应客观环境的要求。
2.简述行政领导的特征。
答:行政领导虽是一种活动,但它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活动,它是组织、指挥被领导者为实现行政领导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协同努力的一种活动。
因此它具有两个较为显著的特征。
(1)统一性
①行政领导是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核心部分。
行政组织是整个国家机器中纵向横向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组织,机构数、职位数大大高于其他国家机构。
②行政领导是国家管理活动中最具直接性、时效性的活动,对国家、社会的各类问题,包括突发事件要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行政领导活动必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统一政令、统一行动。
(2)执行性
①国家行政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中是居于行政执行的地位,因此行政领导具有明显的执行性。
②政党政治时代,国家政权由执政党掌握,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执行执政党的决定,接受执政党的领导。
(3)行政领导还具有一般领导的特征
如权威性、强制性、合法性等。
权威性、强制性、合法性是行政领导本质特征的重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