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内能-困难难度
2023年中考物理单元复习:内能(解析版)
单元复习13 内能1.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变咸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D.扫地时尘土飞扬【答案】D【解析】A.菜变咸,说明盐分子进入到了菜内,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说明了工业废水分子运动到了水库的每个角落,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满屋香味,是苹果的芳香分子扩散到了房间内的空气中,故C不符合题意;D.飞扬的尘土不是分子,是一个宏观物体,所以它的运动也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B.海绵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蔗糖放在水中变成糖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每一粉末颗粒仍包含有大量的石灰石分子,此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很小,故A错误;B.海绵能被压缩,是力使海绵发生了形变,不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B错误;C.“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子碎片接触时达不到产生分子力作用的距离,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C错误;D.蔗糖放在水中变成糖水,是因为蔗糖分子扩散进入到水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 正确。
故选D。
3.端午节小明在家跟着奶奶学包粽子(如图)。
煮粽子时厨房漂满了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存在空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答案】D【解析】煮粽子时厨房漂满了粽子的清香,属于扩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把两滴蓝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该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看到的是大量分子在运动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C.温度越高,分子的间隔越小D.温度越高,分子的体积越大【答案】B【解析】A.分子是肉眼看不到分子在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 C D.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分子的运动越快,故B 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复习:物理重难点汇总_中考物理
九年级复习:物理重难点汇总_中考物理第十三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3.单位:J/(kg.℃)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微专题(内能) 分子间的作用力—(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微专题13-2 分子间地作用力知识·解读一,分子间作用力1.分子间有空隙(1)气体分子地空隙: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地空隙.(2)液体分子间地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3)固体分子间地空隙:压在一起地金片和铅片,各自地分子能扩散到对方地内部,说明固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空隙.2.分子间地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地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实际表现出地作用力是引力和斥力地合力.(2)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地关系(如图所示).分子间地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地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地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3)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地关系.①当r=r0时,F引=F斥,此时分子所受合力为零.②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地合力表现为斥力.③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地合力表现为引力.④当r>10r0(即大于10-9 m)时,分子间地作用力变得很微弱,可忽略不计.二,对分子间作用力地认识1.不论分子间地距离怎样,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是同时存在地,不会出现只有引力或只有斥力地情况。
2.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地合力。
3.要注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或斥力”与“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不是同一个概念.三,分子动理论 分子力地宏观表现1.分子力地宏观表现(1)当外力欲使物体拉伸时,组成物体地大量分子间将表现为引力,以抗拒外力对它地拉伸.(2)当外力欲使物体压缩时,组成物体地大量分子间将表现为斥力,以抗拒外力对它地压缩.(3)大量地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有一定形状,液体有一定地体积,而固,液分子间有空隙,却没有紧紧地吸在一起,说明分子间还同时存在着斥力.2.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态,液态和气态分子间距离不同,分子间地作用力表现也就不一样,物体地状态特征也不相同.典例·解读例1,设r0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地距离,r是两个分子间地实际距离,则以下表述中正确地是( )A.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等于零B.r0<r<4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C.r由4r0逐渐减小到小于r0地过程中,分子间地引力先增大后减小D.r由4r0逐渐减小到小于r0地过程中,分子间地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其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结果】 D.【思路】当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但都不为零,合力为零,A错。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内能
5. 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计力下称量并读数,然后 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_变__大_ 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_ _引__力__(选填“引力”或“斥力”).
内能、温度和热量
6. 下列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 ①__③__④__⑦__⑨__⑪___;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②__⑤__⑥__⑧__⑩__⑫___(选填序 ①冬号天). 寒风刺骨,路面温度降低;②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③用火 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④用一杯热水捂手,手逐渐变暖和;⑤钻木取 火;⑥锯木头时锯条发烫;⑦冬天用热水袋取暖;⑧小孩从滑梯高处滑 下时臀部发烫;⑨放入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⑩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⑪阳光照射下的柏油路面温度升高;⑫流星划过天空;加入冰块的饮料 温度降低;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
5.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分__子__、__原__子__构成 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热__运__动_;分子之间存在_引__力___和_斥__力___.
内能
1. 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动__能__和分子_势__能___的总和. 2. 特点: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_都__具__有__内__能___. 内能的单位:_焦__耳___,
5. 改变内能的方法:__做__功__和_热__传__递___. 两种方法改变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 ①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__能__量__(内__能__)___的多少. 单位是J; ②条件:存在温度差; ③传递方向:热量只能自发地从__高__温__物体(部分)传到__低__温__物体 (部分),直到温度相同; ④规律: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减__小__,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 能__增__加__; ⑤实质:能量的_转__移___; ⑥生活实例:晒太阳,烧水做饭,哈气(暖手宝)取暖等.
内能的改变与利用辨析(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瓶颈突破(难点剖析+真题汇编+原创预测)
(三)热学重难点瓶颈突破专题解析版专题10 内能的改变与利用辨析解析版【考查重难点剖析】1.考点定位:1)内能是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的重点,由于它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而中考物理对内能的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内能是必考点。
其中内能的改变与利用,是内能单元中的重点,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结合生活实际的辨析是中考物理的重点,地位不容忽视。
2)关于内能的改变与利用辨析类考题,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简答题也是中考命题的常见形式,有时也偶尔会出现在综合能力类试题,如材料阅读等试题中。
此点也是考生的易错点之一。
2.考点剖析:【突破技巧】1、内能的改变与利用,由于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考物理常常结合生活实际命题,考生特别在两个做功的本质区别上,常常犯错,也在“热传递”与“加热”的用词上出错,因而难点突破成为中考命题的重要关注点。
2、难点:①做功的本质区别分析出错;②在“热传递”与“加热”的用词上出错;③分析实例时,找不到切入点。
3、难点原因分析:①由于“内能的改变”与“内能的利用”,都有“做功”,但能量变化截然不同,易于混淆,这是难点形成的主要原因;②由于“热传递”与“加热”,能量变化的本质完全相同,但因分析的角度不同,而用词不同,理解难度较大,是难点形成的又一原因。
③内能转移时,可以发生在不同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部分学生不会辨别,这也是造成学生理解难的原因之一。
4、“难点”突破技巧:【判断技巧一】——转化分析法若判断考题涉及到能量变化,就先进行能量转化分析,找出关键词,判断消耗的能量与获得的能量,若消耗的是内能,属于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是“利用”相关;若消耗的是机械能,属于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就是“改变”相关。
再结合题意分析“其它形式的能”是否是“机械能”,若是,就是“做功”相关。
【判断技巧二】——效果分析法区别“热传递”与“加热”时,可找出题中的关键词,从“效果”分析入手。
九年级上册内能(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内能(篇)(Word 版 含解析)一、初三物理 内能 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将适量碎冰放入试管中,利用水给冰加热,目的是______; (2)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C ;(3)图乙是根据所测数据绘制成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特点是:持续吸热、______;AB 和CD 两段图象的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______; (4)若不计热量损失,物质在AB 和BC 两段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 1和Q 2,则12:Q Q =______。
【答案】使冰受热均匀 -4 温度不变 该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 2:3 【解析】 【分析】 【详解】(1)[1]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这样冰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2]由图甲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C ,此时是零下,液柱上表面对准了0°C 下面第4个小格处,读作−4°C 。
(3)[3]由图像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4]冰化成水质量不变,但比热容发生了变化,所以同样受热情况下,温度变化快慢不同。
(4)[5]因为同一加热装置,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已知在AB 段时间为2min ,BC 段为3min ,则12:2:3Q Q2.小明用稳定的热源(即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给一种固体物质均匀加热,且加热过程中质量不变。
其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1)这种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过程用了_____min;(2)该物质第5min末的内能_____第6min 末的内能(选填“小于”“等于”“大于”);(3)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_____。
【答案】晶体 6 小于1:4【解析】【分析】【详解】(1)[1]从图象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物质是晶体。
微专题(内能)微专 内能—(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微专题13-3 内能知识·解读一,功和内能关系地理解1.内能:所有分子地动能和势能之和.内能是状态量.2.功和内能变化地关系做功可以改变系统地内能,功是系统内能转化地量度,:(1)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内能增加。
(2)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内能减少.3.内能与机械能地区别和联系(1)区别:内能与机械能是两个不同地概念.(2)联系:在一定款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且总量保持不变.二,区分三组概念1,内能与热量:内能是状态量,可以说系统具有多少内能而不能说传递多少内能。
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系统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传递了多少热量.2,热量与温度:热量是系统地内能变化地量度,而温度是系统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地激烈程度地标志.尽管热传递地前提是两个系统之间要有温度差,却传递地是能量,不是温度.3,热量与功:热量和功,都是系统内能变化地量度,都是过程量,一定量地热量与一定量地功相当,功是能量变化地量度,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地区别.三,改变内能地方式1.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地两种方式在单纯做功过程中,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内能就增加多少。
物体对外界做了多少功,物体内能就减少多少,.在单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内能就增加多少。
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内能就减少多少.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地内能上是等效地一杯水可以通过加热(热传递)地方式使温度升高到某一温度值,水地内能增加ΔU。
也可以通过搅拌(做功)地方式使水温升高到同一温度值,水地内能增量相同.除非事先知道,否则我们无法区分是哪种方式使这杯水地内能增加地,因此,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地.3.做功和热传递地本质区别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地过程是一个宏观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地过程。
热传递使物体内能改变地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是物体间内能地转移过程,没有能量形式地转化.典例·解读例1,如图所示,活塞将气缸分成甲,乙两气室,气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地,且不漏气,以E 甲,E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地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外拉地过程中( )A .E 甲不变,E 乙减小B .E 甲不变,E 乙增大C .E 甲增大,E 乙不变D .E 甲增大,E 乙减小例2,对于热量,功和内能,三者地表述正确地是( )A .热量,功,内能三者地物理意义等同B .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地量度C .热量,功,内能地单位不相同D .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地,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地例3,相关温度,内能和热量,下面表述正确地是( )A. 0 ℃地冰块内能为零B. 温度高地物体含有地热量多C.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地方式增加了铁丝地内能【结果】 D.【思路】本题解题地关键是明确甲,乙两气室气体都经历绝热过程,内能地改变取决了做功地情况,对甲室内地气体,在拉杆缓慢向外拉地过程中,活塞左移,压缩气体,外界对甲室气体做功,其内能应增大,对乙室内地气体,活塞左移,气体膨胀,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就减少,故D 选项正确.【结果】 D.【思路】物体地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地总和,而要改变物体地内能可以通过做功或热传递两种途径,这三者地物理意义不同,A 错。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初中内能、内能的利用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内能、内能的利用知识梳理常规知识点一、内能1.分子(1)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米。
(2)分子的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①扩散现象可在气体间产生,如:炒菜时,我们闻到了菜的香味。
②扩散现象可在液体间产生,如:一滴红墨水滴入水杯中,整杯水变红了③扩散现象可在固体间产生,如:一堆煤堆在墙角,时间久了,墙体变黑注: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有间隙。
(4)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例:铁丝很难拉断,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铁块同时又很硬难以压缩,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于铁丝中。
2.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单位:J。
注: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的作用力,从而具有的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的能,称为分子势能。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无论何时,引力与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
(2)大小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
注:对于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热传递,例如:烧开水;②做功,例如:不停地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变热做功和热专递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注:①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②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③温度升高同时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④温度升高但是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3.热传递现象(1)定义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辐射、热传导和热对流。
2020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练06 内能的利用-热学(解析版)
专项二 热学重难点05 内能的利用【知识梳理】1.利用内能的两种方式:利用内能加热;利用内能做功。
2.单杠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冲程名称 进气门 排气门 能量转化能量来源 备注 吸取冲程 开 闭飞轮转动的惯性1个工作循环,飞轮转动2周,经历4个冲程,对外做功1次。
压缩冲程 闭 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飞轮转动的惯性 做功冲程 闭 闭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 排气冲程闭开飞轮转动的惯性3.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 比较项目 结构 点火方式 吸入的物质 燃料 热机效率 应用汽油机 顶部有火花塞 点燃式 空气和汽油 汽油 26-40% 轿车等较轻便的机械 柴油机顶部有喷油嘴压燃式空气柴油34-45%轮船等较笨重的机械4.热机效率:热机所做的有用功与所用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
其值一定小于1. 公式:η=×100%。
一般用W=Fs 或者W=Pt 计算。
Q 放=mq 计算。
提高热机效率的一些途径:让燃料燃烧更充分;减轻热机的质量;较少热机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废气再利用等。
5.热机与环保:热机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燃烧汽油、柴油产生的大量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铅)、排放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粉尘、噪声等。
解决问题的方向:研究开发低能耗、少污染的热机;控制、减少污染。
【解题思路】题型1.判断单杠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
解题方法:熟记1表。
观察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情况,进气门开是吸气冲程;排气门开是排气冲程。
观察火花塞:若两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的是做功冲程,没有则是压缩冲程。
题型2:根据转速,计算冲程或者做功次数。
解题方法:牢记1个工作循环,飞轮转动2周,经历4个冲程,对外做功1次。
题型3.热机效率的计算。
解题方法:公式η=×100%。
一般用W=Fs或者W=Pt计算有用功。
Q放=mq计算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注意将单位统一成国际单位。
注意计算Q放的公式:Q放=.题型4:热机与环保的关系:既要利用热机为我们工作,又要改进热机,减少污染的产生。
专题13-4《内能》单元知识方法总结及中考典型实例剖析 (解析版)
本专题中考考点和要求(“▲”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规律总结1:分子动理论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规律总结2: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3)热传递和做功的区别(4)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一个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实现,即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规律总结3:热量的计算1.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为:Q 吸=cm(t-t 0)=cm ⊿t2.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为:Q 放=cm(t 0-t)=cm ⊿t其中,Q 吸表示吸收热量,单位是J ;c 表示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 ·℃);m 表示质量,单位是kg ;t 0表示物体初始温度,单位是℃;t 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单位是℃。
⊿t=t-t 0表示物体升高了的温度。
⊿t=t 0-t ,表示物理降低了的温度。
3.热量计算的一般式:t cm Q ∆=吸△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可见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体的质量、物质的比热容和物体温度的变化量这三个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Q 吸和Q 放公式中个物理量的单位:比热容c 的单位是J/(kg ·℃),质量m 的单位是kg ,温度(t 或t 0或△t )的单位是℃,热量Q 的单位是J ,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4.进行热量计算时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①正确理解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②统一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务必统一。
③公式适用于物态不发生变化时物体升温(或降温)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计算。
如果吸、放热过程中存在着物态变化,则不能使用这几个公式。
④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文字叙述中升高t(℃),升高了t(℃),降低t(℃),降低了t(℃)对应的是温度的改变量,而升高到t(℃),降低到t(℃)对应的是物体的末温为t(℃)。
九年级上册内能(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内能(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内能易错压轴题(难)1.铁板文蛤是南通的特色佳肴,由文蛤、佐料放在经加热发烫的铁板上制作而成,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餐馆会尽量选择热容量大的炊具.热容量的定义是: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查阅资料知道:物体的热容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比热容有关,由此同学们对相同体积物体的热容量作如下猜想:猜想1:物体的质量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猜想2: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同学们先用图甲所示装置,将体积相同的四个不同金属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将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示数如图乙;将四个金属块同时从水中取出,快速放入四个相同的保温杯中,杯中盛有质量和初温(约20℃)均相同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出保温杯内水的末温,收集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安装装置时应先固定线夹_______(选填“A”或“B”);图乙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2)由表中数据可知: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吸收热量最多的是放入了金属________的杯中的水;热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金属块.(3)分析数据可判断:猜想1、猜想2都是_______的.请选择猜想1或猜想2,说出你对该猜想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热容量这个物理量,给比热容下定义:________________.【答案】B 99 铁铁错误猜想1:铁的热容量最大,但是铁的质量不是很大,铁的比热容不是最大物体的热容量与质量之比【解析】【详解】第一空.用酒精灯加热时,由于酒精灯的高度是固定的,所以安装装置时应先固定线夹B;第二空.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示数是99℃;第三空.从表中数据可知,放入铁块的烧杯中水的末温最高,为48.1℃,第四空.由于放入铁块的水的末温最高,说明铁块放出的热量最多,即热容量最大的是铁块;第五空.分析数据可知,质量最大的铅块其热容量不是最大,比热容最大的铝块其热容量不是最大,故猜想1、猜想2都是错误的;第六空.猜想1:由数据可知,铁块的热容量最大,但是铁块的质量不是最大的,故猜想1错误;猜想2:由数据可知,铁块的热容量最大,但是铁的比热容不是最大的,故猜想2错误;第七空.物体的热容量与物体的质量之比叫做物质的比热容。
(内能的利用) 能量守恒定律—(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微专题14-3 能量守恒定律知识·解读一,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地过程中,能量地总量保持不变.二,能量守恒定律地理解1,不同形式地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1)各种运动形式都有对应地能,如机械运动对应机械能,分子热运动对应内能等.(2)不同形式地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炉取热”电能转化为内能等.2,能量守恒定律及意义(1)各种不同形式地能之间相互转化时保持总量不变.(2)意义:一切物理过程都适用,比机械能守恒定律更普遍,是19世纪自然科学地三大发现之一.3.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地(1)不消耗能量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地机器,叫永动机,其前景是诱人地.但因为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无一例外地归于失败.(2)永动机给我们地启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时,一定遵循自然规律.典例·解读类型一,能量地转化例1,一颗子弹以某一水平速度击中了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地木块,并从中穿出.对于这一过程,下面表述中正确地是( )A.子弹减少地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地机械能B.子弹减少地动能等于木块增加地动能C.子弹减少地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地动能与木块增加地内能之和D.子弹减少地动能等于木块增加地动能与子弹和木块增加地内能之和【结果】D.【思路】射穿木块地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摩擦力地作用使得子弹地动能减小,木块获得动能,同时产生热量,且系统产生地热量在数值上等于系统机械能地损失.A,B项没有考虑到系统增加地内能,C项中应考虑地是系统减少地机械能等于系统增加地内能.故正确结果为D.例2,现在流行一款鞋,穿上它走路时,鞋会发光,站着不动就不会发光.则这款鞋发光地原理,从能量转化地角度思路正确地是( )A.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B.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C. 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D. 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结果】A.【思路】鞋子里有一个小型地发电机,走路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小灯泡地光能,使小灯泡发光.故选A.类型二:能量守恒定律例3,(多选)相关能量和能量守恒,下面表述正确地是( )A.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B.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能量是守恒地,所以能源永不枯竭D.满足能量守恒定律地物理过程一定能自发进行E.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结果】ABE.【思路】由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A,B正确。
物理九年级上册 内能(篇)(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册内能(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内能易错压轴题(难)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器材,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时间013456789(min)温度909294969798989898(℃)(1)小军设计的电路中的R甲、R乙的阻值大小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2)只闭合开关S2,他首先观察了水的加热过程,测得数据如上表。
分析数据可知,该地区气压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3)接着断开S2,待水冷却后,继续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小军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初温都相同,他应首先闭合开关______,再闭合另外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加热过程中水的末温度应低于______℃。
实验表明:水的末温比煤油______,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
【答案】R甲=R乙低于 S1 98 低【解析】【分析】【详解】(1)[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应选用相同的热源,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它们的电压相等,要使电阻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应控制两电阻的阻值相等,即R甲=R乙。
(2)[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水沸腾后,水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说明该地区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3]要探究水与油的吸热能力,应控制水与煤油的质量、初温相等,还要控制水与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应控制两个电阻丝同时开始加热,则由图可知应先闭合支路开关S1,然后再闭合干路开关S2。
[4]实验过程中水不能沸腾,所以应控制加热过程中水的末温度应低于98℃。
[5]实验表明:水的末温比油低,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
2.小明和小亮通过实验“比较水和铁砂的吸热能力”。
他们在两个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初温为20℃的水和铁砂,分别用同一酒精灯加热二者。
经正确操作收集了表格中信息:(1)实验中他们用停表记录加热时间,目的是____; (2)加热的过程中,水和铁砂内能____,表现为其温度____; (3)他们通过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质量/g 末温/℃ 加热时间/min 水 30 40 12 铁砂50655分析实验数据时,有的同学认为无法比较出水和铁砂吸热能力的强弱,因为没有控制质量相同。
中考物理复习:内能
中考物理复习:内能一、选择题1.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D.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答案】C。
【分析】(1)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2)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内能,且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解答】解:A、温度为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B、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B错误;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例如:晶体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物体内能减少时,可能是温度降低,也可能是对外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2.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
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答案】D。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解答】解: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分子的运动快,温度低时,分子的运动慢,故当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了红色。
故选:D。
3.如图所示,民间艺人将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然后用它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小动物,静待慢慢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关于“糖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糖是晶体B.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C.糖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糖先熔化后凝固【答案】D。
【分析】(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专题02 内能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
考点扫描☆名师点拨一、考点解析内能属于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内能、内能的改变、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热值、热机、热机的效率、能量守恒定律等。
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微观世界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微观粒子的运动情况和存在状态,同时认识内能是自然界中又一种重要的能量并且理解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具体要求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了解热量的概念;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本部分中考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涉及到热值和比热容概念的以计算题为主,常见的是选择题和计算型填空题,均属于基础题型,试题难度以中等为主。
从近三年来中考试卷来看,分值不高,一般保持在2—5分之间,平均分值在3分左右。
二、考查、复习重点1.内能、温度和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本部分的重点和难度,而且还易出错,比如这几种说法“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学生理解时就时常出现错误。
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也常出现在简单计算题或填空题中,故也是本部分的重点,学习比热容时,要结合电阻、密度概念,知道比热容也是物质自身的属性,与其他因素无关。
关于比热容的概念,学生还应该理解这样两个规律:一、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热量多。
而且还要会用这两个规律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现象。
2.备考方略:2018年中考,这部分内容仍然会出现在中考试卷中。
九年级上册物理 内能(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内能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初温和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水分别装在相同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min测量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l)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______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______。
(2)图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______吸收热量,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
(3)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需要的时间短,______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答案】吸收的热量均匀受热容器提高容器的初温色拉油水【解析】【详解】(l)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均匀受热。
(2)图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容器吸收热量,即开始时先要将容器本身升温,然后热量才能传递给液体;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可以提高容器的初温。
(3)由于水的比热容大,而色拉油的比热容小,所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根据知,色拉油吸收的热量少,即色拉油需要的时间短,而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点睛】重点是研究吸热能力的实验,注意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另外要理解,相同的酒精灯可以保证在相同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另外牢记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
2.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与能量转化关系的装置。
重物通过细绳与木块相连,细绳不可伸长,AQ为水平面,AP段光滑,PQ段粗糙。
实验开始时,质量为M的重物恰好置于地面。
将质量为m的木块从P向右拉至A,PA长为L,放手后木块向左运动,最终停在B 点,PB长为x,不计空气阻力、滑轮摩擦:(1)木块在AB段运动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_(用字母表示);(2)观察实验,小明提出猜想:木块动能的变化与重物重力做功多少有关;(3)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物理九年级上册 内能(篇)(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册 内能(篇)(Word 版 含解析)一、初三物理 内能 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部、侧壁和______;(2)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两种液体______相同;(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4)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C ),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J/(kg•°C )。
【答案】电加热丝 质量 吸收的热量 乙 4.2×103 【解析】 【分析】 【详解】(1)[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部、侧壁和电加热丝。
(2)[2]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3]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根据转换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3)[4]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知,加热5分钟,甲升高的温度为60°C −20°C =40°C乙升高的温度为40°C −20°C =20°C即乙升温小,故乙的吸热能力更强。
(4)[5]根据Qc m t=∆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结合(3)[4],故乙液体的比热容为()()3340C 2.110J/kg C 4.210J/kg C 20Cc ︒=⨯⨯︒=⨯︒︒2.小明用稳定的热源(即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给一种固体物质均匀加热,且加热过程中质量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内能》重难点复习课件(原创)
体积
物体的体积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 体积变化,分子间的作用力就会变化,也就影响了物体 的内能
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分子间作用力的情况不同, 种类
物体的内能也就不同
物体所处的状态不同,分子间的距离、作用力及运动 状态
情况可能都不同,物体的内能也就不同
易错警示
内能与机械能的比较
内能
机械能
内能
重难点复习课件
目录
01 重难点概括 02 易错警示 03 能力提升
重难点概括
1.重点 本节的重点是内能的概念和改变内能的方法。 2.难点 本节的难点在于改变内能的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易错警示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 质量越大,分子的个数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温度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D
×
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答案】 A
规律方法
判断内能的改变方式
典例详解
【解析】
选项
分析
判断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所以
A
√
内能增加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
B
×
有等来描述
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
C
×
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答案】 A
规律方法
内能与温度、热量的关系
典例详解
2.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木头锯条发热 B.用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C.放进冰箱的水果温度降低 D.阳光照射使石凳温度升高
研究 对象
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
宏观世界的所有物体
存在 条件
只有运动、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内能-困难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16•呼伦贝尔)如图所示,是某品牌卷笔刀的使用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削铅笔时,刀片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B.静止在壳体内的铅笔屑,受到的力相互平衡C.卷笔刀的外壳平滑无尖锐棱角,是为了增大对接触物的压强D.卷笔刀外壳的手捏处设计了一些凸起的颗粒,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解答】解:A、削铅笔时,刀片变热属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故A正确;B、静止在壳体内的铅笔屑,属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相互平衡,故B正确;C、卷笔刀的外壳平滑无尖锐棱角,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对接触物的压强,故C错误;D、卷笔刀外壳的手捏处设计了一些凸起的颗粒,目的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D正确.故选ABD.2.(2016•黄冈校级自主招生)三个相同的热源分布在一横放着的圆筒内,圆筒的侧壁和一个底部均绝热,另一个底部开口并被导热膜封住,用另两个导热膜在圆筒内隔出两个竖囱,从而将三个热源互相隔开并形成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假设周围环境的温度恒定,并且传导的热功率与温差成正比,每个独立单元区域内空气的温度均匀,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分别为△t A,△t B和△t C,则△t A:△t B:△t C为( )A.3:2:1B.6:3:2C.5:3:1D.6:5:3【解答】解:设发热功率均为P,则:A:k(△t A﹣△t B)=P,即A的散热功率等于发热功率.B:k(△t B﹣△t C)=P+k(△t A﹣△t B),即B的散热功率等于自身的发热功率与A 的散热功率之和.C:k(△t C)=P+k(△t B﹣△t C),即C的散热功率等于自身的发热功率与B的散热功率之和.整理得:△t A=2△t C3△t B=5△t C即得:△t A:△t B:△t C=6:5:3故选D.3.(2016秋•阳谷县期末)如图是两个演示实验的示意图,甲图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乙图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活塞下压过程中,筒中气体的内能减小B.甲图中活塞下压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C.乙图中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迅速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加D.乙图中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AB 、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由于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其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类似,所以A 错误,B 正确;CD 、图乙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塞子被试管内水蒸气推出,即该过程中消耗水蒸气的内能,产生机械能,故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类似,所以C 错误,D 正确.故选BD .4.(2016秋•利州区校级期末)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C 铜<C 铁),则( )A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B .热量由铜块传给铁块C .热量由铁块传给铜块D .无法确定热量如何传递【解答】解:由公式Q=cm △t 可知,△t=,因铜块和铁块的质量以及吸收的Q cm热量相同,且C 铜<C 铁,所以铜块的温差大于铁的温度差,由于不确定初温的高低,所以不能确定铜块和铁块末温的高低,故无法确定热量如何传递.故选D .5.(2016秋•满洲里市期末)如图所示,是根据研究物质比热容实验时绘制的图象,实验中两种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初温度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根据图象可知( )A .若加热相同时间,a 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小B .若吸收的热量相同,b 物质温度升高的多,比热容大C .若加热时间相同,b 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小D .若吸收的热量相同,b 物质末温度低,比热容大AC 、若加热相同时间,因为选用的加热器相同,所以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故A 错误;加热相同时间,由图可知,b 物质的末温度低,故C 错误;BD 、若吸收的热量相同,因为选用的加热器相同,所以加热时间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b 物质末温度低,b 物质温度升高的少;两种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根据c=可知,b 物质的比热容大,故B 错误,D 正确;Q m △t故选D .6.(2015•河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常用水作为冷却介质D .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解答】解:A 、因为不知道两杯水的质量,所以我们不能确定温度相同的两杯水哪个内能大,哪个内能小,故A 错误;B 、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的特点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但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比内能大的物体温度高,因此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B 错误;C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工厂里的冷却大多用水作冷却物质,故C 正确;D 、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的热量;因为Q=cm △t ,而水的比热容大,所以由△t=可知,水的温度变化小,故水的末温高一些,而煤油Q cm的末温低一些,故D 正确.故选:CD .7.(2015•营口)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 .60℃的水比30℃的水所含有的热量多C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 .0℃的水内能为零【解答】解:A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故A 正确;B 、60℃的水和30℃的水如果没有发生热传递,就没有热量的吸收和放出,不能谈热量多少.故B 错误;C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故C 正确;D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水也具有内能功.故D 错误.故选AC .8.(2015•潍坊)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 、b 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 a 、m b 、c a 、c b 表示a 、b 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若m a =m b ,则c a >c bB .若m a =m b ,则c a <c bC .若c a =c b ,则m a <m bD .若c a =c b ,则m a >m b【解答】解:A 、B 、若m a =m b ,吸收相同的热量,a 的温度升高幅度大,由c=知,a 的Q m △t比热容较小,b 的比热容较大.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C 、D 、若c a =c b ,吸收相同的热量,a 的温度升高幅度大,由m=知,a 的质Q c △t量较小,b 的质量较大.C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故选B 、C .9.(2015•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B.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C.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的水蒸发D.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不停地运动【解答】解: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当物体被挤压时,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所以物体能够被压缩.由于固体、液体间分子间隙较小,同时分子间存相互作用的斥力,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阻止物体分子相互靠近,阻止分子间隙的减小,所以固体、液体很难压缩,故A正确;B、根据吸热公式Q=cm△t,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但质量未知,无法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故B不正确;C、干手器吹出热风,可使手上液态水的温度升高、空气流动速度加大,所以蒸发加快.故C正确D、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ACD.10.(2015•上甘岭区校级模拟)观察四组图,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 )A.1cm3水中有3.35×1022个水分子B.肥皂液膜实验C.墨水滴入水中D.酒精与水混合【解答】解;A、由显微镜下水的照片可看出分子间有间隙,故A正确.B、肥皂液膜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错误.C、墨水滴入水中是扩散运动,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也表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正确.D、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间隙,故D正确.故选ACD11.(2015•鄂托克前旗校级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B.柴油机工作时,在压缩冲程中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D.一个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也一定升高【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因此炽热的铁水和冰冷的铁块都有内能;故A说法正确.B、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体对其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说法错误.C、热量是一状态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C说法错误.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说法错误.故选A.12.(2015秋•重庆月考)质量相等、初温相等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加热器对它们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比较它们的比热容( )A.a的比热容大B.b的比热容大C.它们的比热容一样大D.无法比较【解答】解:由图示可以看出,相同的加热器当加热时间相同即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时,a 的温度升高的快,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a的比热容小,b的比热容大.故选B.13.(2015•西吉县一模)下面有关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上B.热量只能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C.能量的释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益的D.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任何能源所释放的能量都可以完全有效地利用【解答】解:A、据热传递的定义可知,热量是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上的,故该选项正确;B、在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即发生热传递的物体间必须有温差.而不是物体间存在着内能差.故该选项错误;C、在能量的释放时,有些能量的释放是有害的,如核弹、原子弹等爆炸所释放的能量就是有害的,故错误;D、能量并不能完全有效的利用,因为在利用能量时,一定有一部分能量以散失或其他的形式损失掉,故错误.故选A.14.(2015秋•天津期末)下面对于分子运动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A.物体是由大量的微小分子组成的B.扩散现象是微观上大量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C.阳光下可以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分子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B、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阳光下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故D 正确.故选C.15.(2014•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增大而降低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解答】解:A、液体沸腾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随着液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故B错误;C、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相互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D、物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CD.16.(2014•曲靖)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效率越高的热机功率也越大B.汽油机和柴油机均属于内燃机,工作时它们点火的方式也相同C.汽油机工作时汽油在汽缸里燃烧,汽油属于二次能源D.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可提高热机的效率【解答】解:A、热机的效率与热机功率无关,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汽油机是点燃式,柴油机是压燃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汽油机工作时汽油在汽缸里燃烧,汽油属于二次能源,该选项说法正确;D、热机的效率与燃料的热值没有关系,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提高热机效率的关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17.(2014•本溪模拟)下列事例与能量转化描述正确的是( )A.煤炭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给蓄电池充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植物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内能D.转动的电风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A、煤炭燃烧的过程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B、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化学能,故B错误;C、植物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故C错误;D、转动的电风扇工作过程中,消耗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AD.18.(2013•济南)某混合动力型汽车的动力装置由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一般情况下,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当需要较大动力时,由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提供动力;当汽车制动减速时,电动机还可以作为发电机的蓄电池充电.关于该车动力装置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汽油发动机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电动机在提供动力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发动机为蓄电池充电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制动减速发电的过程把内能转化为电能【解答】解:A、汽油发动机做功冲程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正确;B、电动机在提供动力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正确;C、发动机为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发生化学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正确;D、当汽车制动减速时,电动机还可以作为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ABC.19.(2012•梓潼县校级模拟)关于图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弹弓将弹性势能转化为机械能B.从滑梯上匀速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搓手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炒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A、拉长橡皮筋,使橡皮筋具有了弹性势能,然后将物体打出去.此过程是弹性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正确.B、人从高处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将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成内能,使与滑梯接触的身体部位会有发热的感觉;因为是匀速滑下,人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人的动能不变.故B不正确.C、搓手取暖,是一个摩擦生热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D、燃料燃烧,消耗了化学能,发热增加了内能,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D 正确.故选B.20.(2012•河南模拟)星期日,小芳在家帮助妈妈做饭,在做饭的过程中她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高压锅是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特点制成的B.切肉前先磨刀,是为了在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C.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与液化石油气的质量有关系D.煮饺子过程中,饺子刚入锅时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煮熟时,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解答】解:A、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高压锅,说法正确;B、切肉前先磨刀,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说法正确;C、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液化石油气的质量无关,说法错误;D、水饺刚入水时,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在煮水饺过程中,水饺体积慢慢变大,使得浮力大于重.故选C.21.(2012•大余县校级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动机是热机的一种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汽车司机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刹车时人的惯性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主要是利用水比热容大的特点【解答】解:A、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动机不属于热机,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C、惯性是物体保持原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不能说减小刹车时人的惯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可以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C.22.(2010•成都)如图所示为小艳家新买的一辆小汽车.周末,爸爸开车带着小艳出去游玩,途中,这辆汽车在1h的时间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了72km,消耗汽油6kg.若已知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即牵引力的功率)为23kW,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质量为1.5t,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g=10N/kg.则关于上述1h的行驶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大于1.5×104NB.该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是2.3×104JC.该汽车的牵引力是1.15×103ND.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30%【解答】解:A、汽车呈流线型,当汽车行驶时,车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因此,会有一个向上的升力产生,使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自身的重力.汽车的总重G=mg=1.5×103kg×10N/kg=1.5×104N,所以A说法错误.B、该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牵引力做的功;W=Pt=23×103W×1×3600s=8.28×107J,所以B说法错误.C 、该汽车的牵引力为:F=,所以C 说法正确.W s =8.28×107J 72×103m=1.15×103N D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mq=6kg ×4.6×107J/kg=2.76×108J ;η=,所以D 说法正确.W Q =8.28×107J 2.76×108J=30%故选C 、D .23.(2007•成都模拟)如图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顺序已打乱),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A .乙→丁→丙→甲B .乙→甲→丙→丁C .丁→丙→甲→乙D .丁→甲→丙→乙【解答】解:由图可知,甲图中气门关闭,活塞上行,所以是压缩冲程;乙图中的排气门打开,所以是排气冲程;丙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下行,所以是做功冲程;丁图中的进气门打开,所以是吸气冲程;所以按照顺序排列四个冲程是丁→甲→丙→乙;故选D .24.(2005•沈阳)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洗衣机甩干衣服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城能转化为内能C .煤在炉灶中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 .用电热水器烧水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A 、洗衣机甩干衣服,消耗电能使脱水桶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B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燃气爆炸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不符合题意;C 、煤块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符合题意;D 、用电热水器烧水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符合题意;故选CD .二.填空题(共6小题)25.(2016•昌吉州模拟)2011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圆满完成各项预定任务.(1)火箭发射.燃料燃烧时, 化学 能转化 内 能;(2)飞船在开始上升过程中,速度变大,动能 变大 ;飞船相对于火箭是 静止 的.【解答】解:(1)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燃料燃烧过程中使燃气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①飞船在开始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因此动能变大;②飞船相对于火箭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飞船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故答案为:(1)化学;内;(2)变大;静止.26.(2016秋•和平区期中)全球汽车保有量在迅速增长了,截至2011年,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汽车数量已突破10亿辆.每辆汽车每年耗油m (t ).汽车内燃机的效率平均值为η,如果能把内燃机效率提高1%,每辆汽车每年消耗的燃油是 (1﹣)m (t ) ,全球每年可以节约燃油 (1﹣)m ×ηη+1%ηη+1%109(t ) .【解答】解:据题意可知,每辆汽车每年消耗的燃油是m (t ),因为内燃机效率提高1%,所以η2=η+1%,η=,W 有用qm 所以W 有用=ηqm ,因为内燃机效率提高后有用功是相同的,所以每辆汽车:ηqm 1=η2qm 2,m 2=m 1,ηη2则每辆汽车每年节约燃油:△m=m 1﹣m 2=m 1﹣m 1=(1﹣)m 1=(1﹣)×m (t );ηη2ηη2ηη+1%所以全球可以节约的燃油:△m 总=n △m=(1﹣)m ×109(t );ηη+1%故答案为:(1﹣)m (t );(1﹣)m ×109(t );ηη+1%ηη+1%27.(2014•鞍山校级模拟)下表列出了几种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 .燃料种类无烟煤酒精煤油干木柴氢气热值 3.4×107 3.0×107 4.6×107 1.2×107 1.4×108(1)那么,完全燃烧1g 的酒精,可放出热量 3×104 J ;放出相同的热量,完全燃烧干木柴与氢气的质量比是 35:3 .(2)为了探究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是否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小名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方案.①小名同学在实验时所选用的燃料种类应 不同 ,质量应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②若燃烧放出的热量用水吸收,则实验中,除了水的质量要相等外,你认为还应注意什么? 使燃料在同一装置内燃烧 .③通过比较 水温升高的多少 ,可以得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解答】解:(1)完全燃烧1g 的酒精,可放出的热量:Q=qm=3×107J/kg ×0.001kg=3×104J ;放出相同的热量,完全燃烧干木柴与氢气的质量比:∵Q 木=m 木q 木、Q 氢=m 氢q 氢又∵Q 氢=Q 木∴==.m 木m 氢q 氢q 木1.4×108J/kg 1.2×107J/kg =353(2)为了探究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是否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小名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方案.①小名同学在实验时所选用的燃料种类应不同,质量应相同;②若燃烧放出的热量用水吸收,则实验中,除了水的质量要相等外,还应使燃料在同一装置内燃烧.③通过比较水温升高的多少,可以得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答案为:(1)3×104;35:3;(2)①不同;相同;②使燃料在同一装置内燃烧;③水升高的温度.28.(2013•江西)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早期的蒸汽汽车模型,燃料燃烧使水温升高,水的 内 能增加,再转化为汽车的 机械 能,使汽车前进.【解答】解:燃料燃烧放出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蒸汽通过对外做功,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蒸汽汽车前进.故答案为:内;机械.29.(2013•宜昌)汽车刹车时,由于摩擦,汽车的动能转化为地面、空气的 内 能,这些能量不能自动地用来再次开动汽车,这说明能量的转化、转移具有 方向性 .【解答】解:汽车刹车时,由于摩擦,汽车的动能转化为地面、空气的内能,这些能量会散发到周围的环境中,无法再回收利用;摩擦生热时内能以热量的形式散发掉,所以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这些内能不能自动地再次开动汽车.故答案为:内;方向性.30.(2013•枣庄)“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 热值 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4.2×l08 J ,这些热量可以使 1250 kg 的水从20℃加热至100℃[c=4.2×103J/(kg•℃)•q 煤气=4.2×107J/kg ].【解答】解:(1)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很大;(2)1kg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q=1kg ×4.2×l07J/kg=4.2×l07J ,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10Q 放=10×4.2×l07J=4.2×l08J ;(3)由题知,Q 吸=Q 放′=4.2×l08J ,∵Q 吸=cm △t ,∴水的质量:m===1250kg .Q c △t 4.2×108J 4.2×103J/(kg ⋅℃)×(100℃‒20℃)故答案为:热值;4.2×l08;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