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始末

合集下载

华中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支队深入敌后的游击队

华中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支队深入敌后的游击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华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支队深入敌后的游击队导语:八路军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同时,由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一战斗序列,为新编陆军第4军,习惯称新四军),也八路军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同时,由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一战斗序列,为新编陆军第4军,习惯称新四军),也在华中地区敌后猛烈开展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

正如在华北,日军视八路军为最可怕的对手一样,在华中,新四军成为日军最大的威胁。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区域主要包括江苏绝大部分,安徽、湖北、河南、浙江和湖南的一部分。

从1938年4月开始,新四军各支队相继挺进华中各个地区开展游击战,建立根据地。

1938年4月,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5月,陈毅和张鼎丞分别率新四军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挺进苏南,在中国沦陷首都南京周围的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地区和江宁、溧水、告淳及当涂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摧毁伪政权,进行统一战线工作,初步形成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8月到12月,两支队互相配合,粉碎了日军的多次“扫荡”,逐渐巩固了根据地。

7月初,谭震林率新四军第三支队开进皖南前线,活动于芜湖、宣城、青阳一带;9月初,受第三战区之命防守青弋江阵地,歼敌400余人;12月,又担负铜陵、繁昌沿江地区的防御任务。

第四支队于4月底进至舒城、桐城、庐江、无为地区,开展游击战争;7月至10月,在安合公路两侧进行战斗,配合正面战场作战;11月,支队一部进至淮南铁路以东展开游击战争,和新编的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配合,打开了皖中地区的抗日局面。

6月,罗炳辉率新四军第五支队挺进皖东,建立皖东根据地。

10月,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入豫东地区,初步打开了豫东抗生活常识分享。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同年9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抗战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是广东地方军阀部队(李济深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子师:第五十九师长余汉谋,第六十二师长香翰屏,第六十三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石撤消。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

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处长:彭雪枫政训处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身穿将军服的周恩来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

115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一营营长刘正、二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连长杨西彬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344旅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一连指导员:黄薇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115师随营学校校长孙毅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358旅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政训处主任刘道生;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子奇;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晏福生、参谋长欧阳家祥;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帅荣;教导团团长彭绍辉、政委刘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385旅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唐天际;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政治处主任丁先国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386旅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政训处主任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771团团长徐深吉、政训处主任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772团团长叶成焕、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教导团团长张贤约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警备第一团团长贺晋年警备第二团团长周球保警备第三团团长阎红彦警备第四团团长陈先瑞警备第五团团长白志文警备第六团团长王兆相警备第七团团长尹国赤新四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坤政训处主任袁国平第1支队司令陈毅副司令傅秋涛第1团团长傅秋涛副团长江渭清第2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第2支队司令张鼎丞副司令粟裕第3团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生第4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之第3支队司令谭震林第5团团长餆守坤副团长曾昭铭第6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第4支队司令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第7团团长杨克志副团长曹玉福第8团团长周骏明副团长林凯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后,既将部队展开,又增编以下各团: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副团长黄永胜[由115师特务营扩编原红1师编成]344旅扩编一个689团,团长韩先楚;120师独立团,团长宋时轮[由716团分出,原红28军编成,还分遍出714团,团长赖星云,718团改为警8团,另组成新718团,团长陈外欧,719团,团长刘转连。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第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政治部副主任肖华第342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第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琪第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参谋长姚哲政治部主任张平化第359旅旅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刘子奇政治部主任袁任远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通讯营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副主任宋任穷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飙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队)(选自《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38年1月)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胡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教导队特务营(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P5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41年3月)代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1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2师兼师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劲夫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7师师长张鼎丞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独立旅特务团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演变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演变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演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发动后,中国工农红军将领发出通电,请缨杀敌。中共中央派代表与国民党政府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等问题多次进行谈判。直到8月22日,国民党政府才正式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左权为副参谋长,邓小平为政治部副主任,下辖第一一五、第一二0、第一二九师和直属队。全军共4.6万人。随后,八路军各师相继开赴华北抗日前线。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属第二战区序列,并任命朱德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关于第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顷奉南京军委十一日申电闻,着本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并任朱德为该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由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八路军这个名称已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国民政府令其改变番号,但一般情况下,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八路军。
在南方各游击区同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谈判的同时,中共中央也派出代表就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问题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37年10月正式宣布,在南方八省活动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随后,中共中央经与国民党协商,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副主任。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后移至皖南歙县之岩寺。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 1个特务营。全军共约1.03万人。新四军改编后,各支队随即相继开赴大江南北抗日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鲜为人知的野战军与军区的关系

解放战争时期鲜为人知的野战军与军区的关系

一、华东野战军与华东军区1945年9月山东分局、华中局在山东合并组成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副书记陈毅。

1945年10月底,新四军军部北上山东,留置华中的部队另行成立华中军区,主官张鼎丞、邓子恢,隶属新四军序列。

11月成立华中野战军,华中军区副司令粟裕、副政委谭震林兼任华中野战军司令、政委。

1945年12月3日决定新四军首脑机关兼山东军区,军长/司令陈毅、政委饶漱石、副政委黎玉、副军长/副司令张云逸。

1946年1月山东军区组建山东野战军,陈毅兼司令、黎玉兼政委。

1946年9月23日中央指示“山野、华野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

1947年1-2月新四军番号不再使用,山东军区、华中军区合并为华东军区,主官陈毅、饶漱石。

两野战军正式合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兼政委,副司令粟裕,副政委谭震林,华东军区参谋长陈士榘兼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唐亮兼野战军政治部主任。

原两野战军下属部队番号统一排列为华东野战军第1-4、6-12纵队。

华东军区初辖鲁中、鲁南、胶东、渤海、苏中、苏北军区。

从以上干部配置看,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分别是对应军区下属。

1947年9月初组成陈毅、粟裕西兵团6个纵队集结于鲁西南,继而南下豫皖苏地区(以陇海铁路、运河、淮河、平汉铁路为界),策应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大别山作战,同时指挥豫皖苏区域内晋冀鲁豫第11纵队等。

华东野战军第2、7、9、13纵队组成的东兵团(许世友任司令、野战军副政委谭震林兼政委)留置内线由华东局、华东军区指挥。

9月22日中央电令陈毅兼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二副书记(此时晋冀鲁豫第一副书记薄一波代理书记)、粟裕兼晋冀鲁豫中央局委员,指示“晋冀鲁豫中央局……应将供应陈粟野战军工作放在紧要地位”。

军委直接指挥陈粟西兵团外出作战期间,饶漱石坐镇华东局、华东军区,指挥内线许谭东兵团与华中两个纵队。

1948年2月韦国清率东兵团第2纵队由山东南下华中,与第11、12纵队会合组成苏北兵团。

新四军组建始末——纪念新四军成立八十周年

新四军组建始末——纪念新四军成立八十周年

■孟昭庚新四军组建始末——纪念新四军成立八十周年新四军,全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它跟八路军同出一门,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的。

八路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转移到西北的红军主力改编而成的,而新四军前身则是红军主力长征时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

这两支抗日大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二者有着共同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

南方红军游击队处境艰难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时,中共中央决定留下红军第二十四师和十多个独立团及地方武装共2万余人,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地区坚持斗争。

红军主力突围转移后,国民党军像潮水似地涌进中央苏区腹地。

敌人以十几倍、几十倍的兵力优势,对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实施大规模的清剿、堵剿、追剿、驻剿,叫嚷着即使“挖地三尺”,也要“斩草除根”,妄图一举扑灭红军和苏维埃政权。

斗争形势空前严峻。

遵义会议后,根据中共中央1935年2月的指示,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决定彻底改变斗争方式,将红军第二十四师及地方武装分散到中央苏区及其邻近地带转入游击战争。

但由于敌人进攻猖狂,敌我力量悬殊太大,部队在分散突围过程中遭受巨大损失,留在苏区的一些党和红军的高级领导干部和将领如何叔衡、阮啸仙、毛泽覃等先后在战斗中牺牲,瞿秋白、刘伯坚湖北武汉汉口大和街26号新四军军部(1937.11-1938.1)旧址纪念馆形势紧密结合起来,在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上下功夫。

这样,学术研究才有活力,才能出切实管用的优秀成果,为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由第一副会长徐承云、副会长兼秘书长仇学富主持。

各兄弟研究会学委会的领导、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论文作者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高级顾问韩星臣出席会议并讲话,副会长杨朝宽、毋瞩远、王清葆、徐红、顾星、潘永明、孙建华、孙文富出席会议。

会议期间,还通报了首届优秀学术成果评选结果(见本刊第45页),对39项获奖作品和获奖单位及个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八路军南下部队与新四军大会师

八路军南下部队与新四军大会师

八路军南下部队与新四军大会师共同完成开辟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战略任务——纪念刘少奇诞辰120周年(组图)作者:王聚英、文清八路军派部队南下增援新四军,开辟苏北,建立华中总的战略根据地,这是党中央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1938年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通知:兹决定:以胡服(刘少奇化名)、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中原局委员,以胡服兼中原局书记。

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

(《刘少奇年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刘少奇11月27日抵河南,3月底回延安。

1939年9月15日,刘少奇偕同徐海东等40余位军政干部,从延安出发,9月21日到达中原局所在地竹沟镇,10月下旬率中原局机关300余人,向皖东敌后进发,11月4日到达豫皖苏边区指导工作,并传达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华中的指示精神。

从1938年底,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王稼祥等,就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等部南下有多次电报指示(见《八路军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1939年1月,国民党军委会曾严令禁止八路军进入华中,因此上述行动曾经暂缓。

(见《八路军文献》第284页)1939年5月8日,山东分局电告中央,陇南支队已南下,先后抵苏鲁豫边,向泗县、宿迁一带发展。

1939年5月21日,中央书记处指示:八路军今后发展方向是华中,望令685团(属苏鲁豫支队)侦察苏皖边区情况,南与周骏鳴、西与彭雪枫取得联系。

1939年6月至1940年3月,中央又就成立苏皖边区军政委员会及建立皖东北根据地等项发出具体指示。

下面,笔者重点就八路军黄克诚部南下华中的前后过程进行比较详细地介绍。

一、八路军第344旅与八路军第2纵队的沿革关系,及其部南下华中概述。

1938年3月,八路军115师344旅由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率领,开进晋东南地区,实行一元化领导,黄克诚任太南军政委员会书记,该部成为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

八路军简介

八路军简介

八路军简介八路军: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以后,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逐步形成。

7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发表宣言,决定“取消红军的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8 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称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辖一一五师、一二零师、一二九师。

8 月 25 日,中央军委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

原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以任弼时为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

同日,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通电就职,决心“效命疆场,誓驱日寇,收复失地,为中国之独立自由幸福而奋斗到底!” 9 月 6 日,八路军总部由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左权、邓小平诸同志率领从陕西三原县云阳东进。

所属各师先后东渡黄河,向华北抗日前线进军。

9 月 11 日,第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习惯仍称八路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简称集总),朱德为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

1938 年12 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简称“前指”,设立于晋东南。

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左权,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副主任陆定一。

1943 年 9 月 8 日,彭德怀离开麻田总部,同刘伯承一起回延安。

10 日,又任命杨立三为前指副参谋长。

10 月 6 日,中共中央决定一二九师于总部合并(保留一二九师番号),仍沿用“前方总部”名义。

前方总部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滕代远,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副参谋长杨立三,供给部部长周玉成,政委周文龙。

八路军前总工作由邓小平同志主持。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1937 年 8 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共 4.5 万人,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八路军三个师分别以晋东北之五台山、晋东太行山、晋西吕梁山以及晋南太岳山一带为活动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人,壮大抗日武装。

革命大熔炉抗大五分校

革命大熔炉抗大五分校

中共中央的决定:叶挺为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在叶挺未过江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海安西寺即成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后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即从原中山堂后边搬到西寺藏经楼二楼办公。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的成立,使共产党在华中的抗日武装形成一个整体。

中共中央规定总指挥部的指挥范围,跟中原局的指挥范围不同,去掉了“长江以北”的限制,也就是包括对江南部队的指挥。

这就便于从战略上统一指挥、统一意志、统一策略,有利于避免因分散不集中而遭日伪顽各个击破的危险。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的成立,实现了中共中央早就提出的关于新四军“领导中心”北移的要求,有利于独立自主地发挥指挥职能。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的成立,调整了共产党在华中的主要领导人。

刘少奇出任总指挥部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要“项英同志在皖南部队移动事宜就绪,经重庆来延安参加七大。

”这有利于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华中地区的顺利贯彻落实。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的成立,为后来新四军新军部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当皖南军部在突然事变中遭灭顶之灾时,新四军并未因此而失去指挥中心,并能在很短时间内重建军部,全赖有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这个机构。

(责任编辑李赞庭)我1928年8月3日出生在江苏省涟水县(抗日战争时期为盐阜区涟东县)徐集乡,家庭出身破落地主。

高小毕业,1944年秋天经人介绍报考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并被录取,在抗大第五分校学习8个半月后于1945年5月底毕业,分配到当时的盐阜盐务管理局工作,隶属于新四军第三师财委领导。

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出纳员、会计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淮北盐务管理局总会计、会计股长、会计科长、运销科长、供销处长等职务。

1988年离休。

抗日军政大学(华中)第五分校于1940年11月初在江苏省盐城成立,1941年7月日军扫荡盐阜地区,学校撤离盐城,抗大五分校分散转移办学,抽出部分干部和教员分配到新四军第三师,继续沿用五分校名义。

[总结范文]新四军的由来

[总结范文]新四军的由来

[总结范文]新四军的由来新四军的由来阅读精选(1):新四军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中抗日斗争的人民军队。

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形势下,经国民党当局同意,由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从1937年10月起陆续改编而成。

以10月12日为建军纪念日。

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

辖4个游击支队,10个团,1个特务营,共10329人。

1937年12月25日在汉口建立军部,1938年1月6日移驻南昌。

同年3月和4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敌人后方发展的指示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集中整训的命令,军部和第1、第2、第3支队先后到达皖南歙县岩寺地区,第4支队在皖西霍山地区集中后向皖中开进,随后即在长江南北作战略展开。

第1、第2支队相继进入苏南,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并将丹阳县的抗日武装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

第3支队留在皖南担任长江防务。

第4支队在皖中、皖东以游击战频繁打击日军。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到皖南视察,与新四军领导人商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

根据这一方针,5月成立江北指挥部,统一领导第4支队和7月新编的第5支队,江北游击纵队。

第4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定远县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

第5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来安县半塔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

江北游击纵队在安徽省长江北岸开展游击战争,持续和皖南的联系。

第1支队派出第6团向苏南东部发展,与当地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直抵上海郊区。

1939年9月,江抗西撤到长江中的扬中县与挺进纵队合编,并向苏北发展。

10月,第2支队第4团一部北渡长江,在扬州以西改编为苏皖支队,打通了与第5支队的联系。

11月,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组成江南指挥部,统一领导在苏南和向苏北发展的部队。

新四军编制的历史沿革

新四军编制的历史沿革

新四军编制的历史沿⾰新四军编制的历史沿⾰1937年抗⽇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将在江南⼋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941年1⽉,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谈判时被扣,副军长项英遇害。

国民政府宣布“将国民⾰命军新编第四军番号即予撤销”。

中国共产党对此针锋相对,宣布重建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重建后的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深⼊华中敌后,开展抗⽇游击战争,建⽴抗⽇根据地。

在⽃争中诞⽣的新四军1937年10⽉12⽇,是新四军成⽴的⽇⼦。

其实,10⽉12⽇只是后来议定的纪念⽇。

新四军的诞⽣,有⼀个复杂的相当长的谈判、⽃争过程。

新四军军长叶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从1937年2⽉开始,中国共产党中央的代表和国民党中央的代表在西安、杭州、庐⼭多次会晤,就两党合作抗⽇和红军改编举⾏谈判。

在谈判中,共产党⽅⾯就提出了坚持南⽅3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的改编问题。

与此同时,南⽅8省的红军游击队也分别向当地国民党军政当局发出了和平谈判的呼吁。

国民党却实⾏了所谓“北和南剿”的⽅针,在西北基本上停⽌了对红军主⼒的进攻,在南⽅则调集重兵加紧对红军游击队的“清剿”。

直到七七事变爆发,⽇本帝国主义发动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益严重,国共两党才达成了建⽴抗⽇民族统⼀战线的协议,关于南⽅红军游击队的谈判才得以进⾏。

谈判达成了协议,国民党还是千⽅百计地企图消灭红军游击队。

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根据协议进驻漳浦县城后,1937年7⽉13⽇,国民党驻军以点名发饷为名,将红军游击队包围,缴去所有轻重武器。

与此类似的还有逮捕谭震林等40余⼈的“瑞⾦事件”和将闽中红军游击队包围缴械的“泉州事件等”。

⼋⼀三事变后,在全国⼈民强烈要求团结抗⽇的巨⼤压⼒之下,国民党终于同意将南⽅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编成⼀个军开赴抗⽇前线。

新四军的前身及其组成与发展经过概况

新四军的前身及其组成与发展经过概况

新四军的前身及其组成与发展经过概况第一、新四军前身——内战时期:第一次大革命期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这支和共产党血肉相关的、大部分团营连干部是共产党员、并且全部政治工作是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部队,参加了北伐,卓著勋绩,功高威远。

大革命失败后,整个资产阶级叛变了革命,投降了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独立的来领导这个革命,由叶挺、周恩来、贺龙等同志组织举行了南昌暴动——大革命退兵的一战,继续保持中国反帝传统。

从此,由国共合作进到共产党单独领导,继续深入这个革命到农村中去,进行深入的土地革命,并创建工农武装。

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暴动失败以后,带一千多农民到井岗山与朱德同志会合.组织红军第四军,并建立根据地,高举红旗,开展游击战争.这是大革命以后的第一时代的游击战争(从一九二七年南昌暴动开始,到一九三O年彭德怀同志进攻长沙为止:嗣后即转为大规模的工农红军和苏维埃运动的革命与反革命的国内战争).一九三四年苏维埃运动和土地革命受着损失以后,红军主力部队举行万里长征,留在以江西为中心的各个游击区域单独奋斗,坚持阵地。

从一九三四年到抗战爆发二年零八个月,算三年,这就是新四军产生的最近的历史(主力部队九万八千人开始长征。

留下的主力师——二十四师三个团,每一连有一架机关枪。

每一个团有重机枪迫击炮,计留在福建、江西、广东交界地方的武装游击队有三千多枝枪,以江西为中心)。

当时在江西组织了中央分局来主持。

长征军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日离开,国民党于是年二月以大兵围剿,图彻底肃清中央苏区。

红二十四师主力被包围,游击队被歼灭,于是退出苏区,转到南岭山脉,重新组织游击战争。

当时方志敏负责赣东北游击区,黄道负责闽北区域,粟裕负责浙江区域,闽东由叶飞负责,闽西游击区域山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负责,湘赣由谭云宝负责,湘鄂赣由傅秋涛,钟期光、张藩负责,赣南由陈毅、项英负责。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可是顽固派认为这个合作,只能是和西北朱毛率领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真正红军合作,而拒绝和南方游击队合作,并且进攻更加厉害;从一九三七年春天三月至五月,是清剿最严重的时候。

八路军序列及军区沿革之一:总部机关(1937.8--1945.8)

八路军序列及军区沿革之一:总部机关(1937.8--1945.8)

八路军序列及军区沿革之一:总部机关(1937.8--1945.8)====================================== 【中央军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1937.8洛川会议决定正式成立,抗战后期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1、初期序列:(1937.8) 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委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贺龙刘伯承张浩徐向前叶剑英参谋长:肖劲光秘书长:杨尚昆/陶铸/伍云甫总参谋部部长:聂鹤亭第一局局长:何长工/郭天民第二局局长:曾希圣第三局局长:王铮副局长:朱道松第四局局长:陈奇涵供给部部长:张元寿卫生部部长:姬鹏飞政委:吕振球副官处处长:徐曰文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八路军分会:(1937.8.25) 书记:朱德副书记:彭德怀委员: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张浩秘书长:任弼时八路军总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42.5牺牲) 高级参议:宣侠父(38牺牲) 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秘书处长长:舒同参谋处处长:彭雪枫(44.9牺牲) 供给部部长:赵尔陆兵站部部长:杨立三卫生部部长:姜齐贤特务团团长:韦杰八路军总留守处:主任:肖劲光政委:肖劲光(1937年9月成立,归军委直接指挥) 保安司令部司令:高岗副司令:周兴参谋长:谭希林政治部主任:吕振球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林彪副主任:胡耀邦教育长:罗瑞卿政治部主任:莫文骅训练部长:刘亚楼校务部长:杨立三(1937.1由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改称) 军事大队大队长:韩振纪政治大队大队长:苏振华知青大队大队长:刘忠第1分校:校长:何长工(39.2在太行山区成立,39.11迁至山东沂水,43.3缩编为山东军区教导第1团)第2分校:校长:陈伯钧(38.2在河北省灵寿县成立,43.2并入抗大总校第3分校:校长:许光达(39.7在延安成立,41.11改称军事学院) 第4分校:校长:彭雪枫(40.3在华中成立,44.9改名"雪枫军政大学") 第5分校:校长:陈毅(40.11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44.6改编为新四军苏北盐阜军分区独立旅) 第6分校:校长:刘忠(40.11在晋东成立,41.4并入抗大总校) 第7分校:校长:周士第(41.7在绥德成立,43.1并入抗大总校) 第8分校:校长:张云逸(41.5由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军政干部学校扩建成立,43.9缩编为新四军第2师教导团) 第9分校:校长:粟裕(42.5在苏中成立,45.3并入华东军事政治大学) 第10分校:校长:李先念(42.2在豫鄂边成立,45.9改称新四军第7师随营学校) 太岳分校:校长:陈赓(44.10在太岳军区成立,45.10并入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 太行分校:校长:童国贵(45.3在太行军区成立,45.10并入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 驻各地办事处:太原办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主任:叶剑英香港办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主任:邓发兰州办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主任:王明重庆办主任:王若飞广州办主任:张云逸长沙办主任:徐特立-------------------------------------------------------------------------------------------------------------------------------------------------------------------------------- 2、1937年冬的中央军委及直辖部队: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委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贺龙刘伯承张浩徐向前叶剑英参谋长:肖劲光总参谋部部长:聂鹤亭第一局局长:何长工第二局局长:曾希圣第三局局长:王铮副局长:朱道松第四局局长:陈奇涵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毛泽东(代) (1937年10月成立,对外用八路军政治部名义) 副主任:谭政、傅钟供给部部长:张元寿卫生部部长:姬鹏飞政委:吕振球副官处处长:徐服第十八集团军:(1937年9月11日,八路军改称十八集团军。

两军齐辉壮丽海安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旧址所在地之海安巡礼

两军齐辉壮丽海安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旧址所在地之海安巡礼

2018.1■姚云炤——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旧址所在地之海安巡礼提起新四军,大家的印象是纵横在江淮之间的河网湖汊;说到八路军,人们的感觉是驰骋在华北平原、晋冀鲁豫的高山峡谷。

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在江苏海安却有过一段两军并存,统一指挥,共同战斗的历史。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海安成立随着新四军原有四个支队的日益发展,根据六届六中全会发展华中的指示,八路军一部也南下华中地区,华中地区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更多了,但这些部队各有自己的指挥系统,相互行动难以协调。

面对日伪军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加剧反共的严峻形势,华中部队建立统一的指挥机构问题显得更为迫切了。

1940年11月10日,为解决华中敌后抗日武装的统一指挥问题,刘少奇致电中共中央:“提议由中央任命陈毅同志为八路军新四军华中各部之总指挥,并加入中原局为委员。

如叶希夷同志到华中,即由叶任总指挥,陈毅副之。

”两天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同意在叶挺过江后,以叶挺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

在叶挺未过江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

并决定,以胡服为政委,叶、陈、胡统一指挥所有陇海路以南之新四军与八路军。

”1940年11月17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中海安召开成立大会。

总指挥部机关主要由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机关、江北指挥部机关部分人员组成。

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未到职)、副主任钟期光。

司令部秘书处处长刘彬,参谋处处长郑重,军需处处长罗湘涛,副官处处长俞炳辉,军医处处长崔义田,军法处处长周林。

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刘文学,宣传部部长张崇文,保卫部部长周林兼,敌工部部长丘东平,民运部部长彭冰山。

辖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江北指挥部、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五纵队、豫鄂挺进纵队。

11月24日,华中总指挥部移驻苏北盐城。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于1941年1月20日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华中总指挥部撤销。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的时间虽然只有两个月,但在新四军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彭雪枫三进淮上始末

彭雪枫三进淮上始末

│2022一进淮上,首播威名1938年5月,徐州失守后,华中地区的形势不容乐观。

毛泽东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局势,作出“我应向豫皖苏鲁四省敌后发展”的指示。

时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的彭雪枫接到了周恩来、叶剑英发来的电报,要求彭雪枫把工作重心移向豫东,速去豫东开创豫皖苏边区新局面。

在接到周恩来、叶剑英电的第二天,彭雪枫不畏艰难欣然受命,并复电向中央报告了豫东地区的基本情况。

豫东,是苏鲁豫皖四省的结合部,开辟豫东、皖北对华北、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彼此联系与相互支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队组编,正式成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同月誓师东征。

支队仅有长短枪153支、373人,部队的经费、粮食无着,可见条件的艰苦。

彭雪枫并没有悲观,反而对革命充满了信心。

他在游击支队的机关报《拂晓报》创刊词中写道:“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就来的意思。

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彭雪枫率领游击支队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出发,在西华县杜岗与先遣部队会师,进一步壮大了队伍。

经过四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202201豫皖边界永城书案店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他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明确提出建立豫皖苏边区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游击支队到达书案店时,正值春荒,青黄不接,一无饷源,二无后方援助,部队生活遇到很大困难。

在严重困难面前,他不搞特殊,同广大指战员同甘共苦,把自己的战马卖出以换取部队需要的物资。

他要求部队救济一些无粮断炊的群众,解决一些群众无钱买春播种子的问题。

彭雪枫爱民济困的高尚品德赢得群众的称赞,也体现出共产党人崇高精神风范。

“书案店会议”后,彭雪枫率游击支队主力(第2、3团和直属队)继续东征,向淮上地区进军。

6月3日,游击支队第2团进宿县以南湖沟集一带。

宿县日伪军400余人,在坦克、火炮的配合下,向第2团进攻。

彭雪枫沉着冷静命令第2团“歼灭敌寇,继续前进”。

此战击毙日伪军20余人,击毁汽车3辆,其余日军慌忙逃窜,取得了进军淮上以来首次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始末统一华中军事指挥的问题让刘少奇难以释怀/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在海安举行1940年10月,苏北平原轻风拂面,秋高气爽。

正是在这金秋时节,从华北南下的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抵达苏北盐城,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东进北上部队胜利会师。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师,标志着八路军、新四军协同开辟苏北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已经完成,接着便是依托苏北,做出整个华中抗战的大文章。

为此,黄克诚给时在皖东的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发电报,请他率中原局机关移驻苏北,以便统筹华中全局。

几乎在接到黄克诚电报的同时,刘少奇也接到中共中央电令:“去苏北与陈会合,布置一切。

”他随即率中原局机关风尘仆仆赶往苏北。

10月30日,在阜宁东沟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部驻地,刘少奇与黄克诚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数天后,黄克诚与刘少奇乘汽船沿盐阜区境内一条纵贯南北的人工串场河,从阜宁经盐城前往海安,会见时在海安的陈毅、粟裕。

这次会见,决定着今后华中抗战的走向,意义非同一般。

在海安著名爱国士绅韩紫石的盛情邀请下,刘少奇与黄克诚均下榻于韩宅。

海安几天,通过韩紫石支持共产党的政治态度以及对他们生活的周到安排,刘少奇和黄克诚深切地感受到了陈毅此前统战工作的成功。

这时,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刘少奇难以释怀,即统一华中军事指挥的问题。

虽然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对这一问题亦有所讨论,但因涉及到不同指挥系统,故一时难以决断。

事实上,这一问题在刘少奇脑海中萦绕已久。

早在6月份,刘少奇即致电中央提出:“目前华中部队已不少,均分散各处,且已取得地区,唯将来在战略以至战役上均须配合行动。

华中环境各方面均较华北更复杂,困难更多,而我部队内部在建制上、指挥上亦不完全一致,问题亦多。

在目前迫切需要建立有威信、有工作能力的华中总司令部(公开名称另定),在指挥上以至建制上统一我华中各部队。

”在人选上,刘少奇请中央在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及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中择定一人。

当时中央也觉得“华中确应成立统一的指挥部”,但因正忙于准备召开中共七大(后因故推迟),于是决定在七大召开后解决此事。

10月,黄桥决战胜利后,刘少奇得到中央电报:“同意陈毅统一苏北军事指挥,同意胡服去苏北与陈会合,布置一切。

”胡服是刘少奇当时的化名。

接到电报后,刘少奇认为“统一苏北”与“统一华中”是两个概念,于是又与邓子恢、赖传珠联名向延安提出:“目前,华中的斗争急需建立统一的司令部,而中原局与苏北指挥部会合仅能解决苏北的指挥问题。

解决华中统一指挥最圆满的办法是(新四军)军部速即移来,统一华中指挥并可兼指挥江南。

”然而,由于新四军军部在皖南迟迟不能北移,这一计划事实上亦成空谈。

眼见华中形势风起云涌,斗争日趋激烈,而统一的军事指挥机关尚未建立,刘少奇非常着急。

他认为关键在于统一新四军和八路军两个指挥系统。

海安相聚后,他觉得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好在他可以直接同陈毅和黄克诚磋商、讨论。

10月10日,刘少奇在与陈毅、黄克诚达成共识后致电中央:“(一)我已到陈毅处。

为统一华中军事指挥起见,提议由中央任命陈毅同志为八路军新四军华中各部之总指挥,并加入中原局为委员。

如叶希夷同志到华中,即由叶任总指挥,陈毅副之。

(二)华中各部须统一编制,提议由中央军委规定所有领导之部队的编制表。

如何,望复。

”这里的“叶希夷”,即时在皖南的新四军军长叶挺。

两天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一)同意在叶挺过江之后,以叶挺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

在叶挺未过江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

并决定,以胡服为政委,叶、陈、胡统一指挥所有陇海路以南之新四军与八路军。

(二)对外交涉以新四军军部叶、项名义。

(三)项英同志在皖南部队移动事宜就绪,经重庆来延安参加七大。

(四)部队编制即遵照前总今年春的编制表,在克诚处应当有编制表。

”接中央电示后,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粟裕等立即着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的筹建工作。

10月07日,经过几天认真地筹备,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在海安城里一所学校的大操场上举行。

近千名指战员参加了大会。

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坐着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粟裕等。

刘少奇宣读了中共中央关于成立华中总指挥部的决定,并宣布叶挺为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胡服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所辖部队,有陈毅兼指挥的苏北指挥部、张云逸任指挥的江北指挥部、李先念任司令员兼政委的豫鄂挺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的八路军第四纵队,以及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的八路军第五纵队等。

毛泽东对刘少奇攻打韩德勤部的建议非常谨慎/刘少奇在电文中特别强调,“望三天内答复,否则即开始动作”解决了华中统一军事指挥的问题,刘少奇很满意。

作为中原局书记、新成立的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政委,他意识到自己对发展华中所承担的责任,因而不得不更多地、超前地去考虑一些问题。

在刘少奇的战略设计中,苏北将是整个华中抗战的指挥部所在地以及战略大后方。

为此,巩固与扩大苏北根据地则是当务之急。

苏北固,则华中兴。

而要解决苏北问题,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绕不过去的坎,那就是韩德勤。

韩德勤时任国民党苏鲁战区副总指挥兼江苏省政府主席。

黄桥战役后,他率部退守兴化、曹甸一线,深沟高垒,坚固工事,以图再起。

可以说,武力解决韩德勤部与统一华中军事指挥,是刘少奇抵达苏北后着重思考与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

而两军会师与华中总指挥部的成立,又为武力解决韩德勤部创造了条件。

由此,在新四军战史上颇受争议的曹甸战役,帷幕渐渐拉开……其实,组织曹甸战役以“彻底解决苏北问题”的战略思路,由刘少奇率先提出,但决策过程却异常复杂。

此前的华中,已有一股逆流潜滋暗长。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向朱德、彭德怀、叶挺发出“皓电”,诬陷八路军、新四军“不守战区范围自由行动”,并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限于电到1个月内全部撤到黄河以北。

继之,蒋介石又密令顾祝同从浙赣前线抽调兵力,部署围歼皖南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部队,密令汤恩伯、李品仙部30万大军压向华中。

韩德勤则乘势欲动,企图“恢复黄桥决战前的状态”。

面对云谲波诡的形势,尚在皖东的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在黄克诚与陈毅两部会师后的第二天即致电中央建议:“乘胜继续向兴化前进,占领兴化,彻底消灭韩德勤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继之,刘少奇又致电陈毅、粟裕、张云逸并报中央,提出:“如能驱走韩,便可组织华中敌后民主政府与总司令部,使我公开正式站在领导地位。

”毛泽东对刘少奇的这一建议非常谨慎,认为暂不宜攻打韩德勤部。

他在给刘少奇等华中负责同志的电文中指出:“估计到韩与蒋、顾之关系,他又是战区总司令及省主席,暂时尚不宜取彻底消灭政策”,“必须保留兴化及韩德勤方有文章可做”。

八路军、新四军在苏北会师并对韩德勤部形成的逼压态势,令时任三战区司令长官的顾祝同非常担忧。

他遂与在重庆的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交涉,提出和缓救韩。

为此,周恩来电告中央,并提出:“我方重心应求得逼韩让步……留韩德勤在,不仅可使顾祝同对我江南新四军让步,对蒋亦有缓冲讲价余地,对李(宗仁)、白(崇禧)亦有教训作用。

如彻底驱韩,则蒋一不做,二不休,只有拼到底。

”中央随即将周恩来的意见转告刘少奇,并重申“不彻底驱韩”方针。

数日后,中央又急电刘少奇:“我方已答应蒋介石停止军事进攻,如我占领兴化,蒋恼羞成怒,有扣留恩来、剑英二同志可能。

我应距兴化五十里一带停止,进行和平谈判。

”此时,中央不打韩德勤的态度是坚决的。

刚到苏北的黄克诚从根据地开辟后的实际情况出发,也认为暂时不宜主动攻韩。

在若干年后的回忆录中,黄克诚专门说到这一点:“从苏北斗争形势看,我们刚刚到达淮海、盐阜地区,顽军残部、伪军、土匪、特务、反动地主武装等到处骚扰暴乱,根据地内很不稳定。

当务之急,应是剿灭匪顽,发动群众,巩固根据地,先把脚跟立稳,再相机解决顽韩军。

”另外,黄克诚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反摩擦”作战的指导原则出发,强调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衅自彼开,不由我启。

他认为:“韩德勤新败,退守老窠,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考虑,我应站在自卫立场,不宜主动进攻;从军事上看,在水网地带攻坚作战,对我十分不利。

”然而,这时的华中已是战云密布。

汤恩伯、李品仙所部13个师正压向淮北、皖东根据地,摩擦恐怕难以避免。

为遏制这种局面的发展,中央电示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张云逸等:“准备于蒋介石真正向我淮北、皖东进攻时,首先解决韩德勤。

”但电报仍强调:最后的决定权在中央。

不久,东北军一一二师霍守义部以“武装调停苏北摩擦”为由,从山东进抵苏北,桂军一三八师主力亦过淮南铁路。

面对各路反共军队步步逼进,构筑封锁线,刘少奇觉得情势危急。

特别是如果东北军与韩德勤的部队会合,则将对开辟不久的苏北根据地形成极大威胁。

于是,他于11月11日急电中央:“如不迅速解决韩德勤,巩固苏北阵地,不集中华中主力给反共军主力以痛击,消灭一二个主力军,则华中形势愈趋危险,急难应付。

”继之,又报告了作战部署和进攻理由。

刘少奇在电文最后特别强调:“你们有无意见,望三天内答复,否则即开始动作。

”由此可见,刘少奇攻打韩德勤部的决心已定,但毛泽东和延安的决策者们并没有认可。

次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联名电复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态度同样坚决:“一、目前即动手打韩德勤、霍守义、何柱国,在政治上极端不利,尚须忍耐。

第一仗攻击令须由延安下,你们不得命令,不得动手。

你们现在应积极准备一切,一面我们仍在重庆谈判。

二、对霍守义、何柱国应取争取政策。

”中央意图很显然,一方面仍争取谈判解决苏北危机,一方面争取东北军以孤立韩德勤,不打韩德勤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

11月08日,刘少奇与陈毅等分析了苏北形势后,向中央报告:“现在各方面均来电要求先打韩,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以便将来集中力量对付西面汤、李之进攻。

”刘少奇随后提出立即先机解决韩德勤等四个方案请中央定夺。

次日,中央即电复刘少奇、陈毅、黄克诚,提出以黄克诚部主力隔断霍、韩联系,并指出:“为达此目的,你们应立即准备一个局部战斗,以八路军第五纵队主力突然攻占凤谷村、车桥两点,再行攻占平桥、安丰等地区,以打通皖东、苏北之联系。

限电到五日内准备完毕,待命攻击。

”接到中央命令后,华中总指挥部立即令八路军第五纵队及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作攻占射阳、安丰、曹甸、平桥之战斗部署。

11月24日,刘少奇、陈毅率华中总指挥部机关从海安移驻盐城。

曹甸战役打响后,与敌形成战场对峙/陈毅亲临前沿察看,黄克诚从战略战术上提出不同意见此时,中央仍通过在重庆的周恩来向蒋介石交涉,并于26日电示刘少奇、陈毅:“攻击淮安、宝应间地域望继续作充分准备,待命实行。

”刘少奇、陈毅当日即于盐城复电中央:“我对韩攻击已全部准备好,决于明日(27日)晚向沙沟、射阳攻击,解决该地之韩部(保留兴化不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