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报纸——基于“媒介螺旋上升”的理论视角

合集下载

“报纸消亡论”刍议

“报纸消亡论”刍议

2015年第1期随着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介的普及使用,人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符号世界在形式与内容上发生了变化”的新媒介环境中。

新媒介环境指在以数字技术为基本特征的新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人类所面临并置身其中的一种崭新的环境。

需要强调的是,“新媒介”这个概念是相对的,从媒介进化的角度来看,新旧交替是媒介进化的规律,相对于报纸而言,广播电视就是新媒介;相对于广播电视而言,互联网、手机就是新媒介。

面对着媒介发展史上种种相对而言的新旧媒介的交替和演变,学者们开始思考媒介发展的规律以及发展的趋势。

于是,某些传统媒介的命运受到了关注,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忧思。

正是在这种新媒介环境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报纸消亡论”被频频提出并甚嚣尘上。

一、有关“报纸消亡论”的两种观点“报纸消亡论”是近年来在我国报业广泛传播的一个论点。

围绕这一论点,纷争很多,主要存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以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为代表,2005年7月,迈耶提出了“报纸消亡论”,并预测道: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将归于零。

①这个观点很快就引起了传媒业界、学界的关注。

日本学者歌川令三在《报纸消失的日子》一书中指出,报纸消亡的日子是2030年。

②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发表了同样看法,并预测报纸消亡的时间,如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教授认为“在2030年到2035年之后,报纸将无可救药”。

③并在2011年底受邀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做新闻传播前沿讲座时,再次提到这一观点,并指出在未来报纸消亡这件事将是“事实胜于一切”的证明。

新生事物的出现总会引起关注和争议。

“报纸消亡论”也是如此,在获得很多赞同观点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有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相左的意见。

如美国纽约时报执行总编比尔·凯勒在《在数字混乱时代,报纸还没有消亡》一文中,对报纸将要消亡的观点提出了异议。

④中国传媒大学周鸿铎教授也认为,美国学者的“报纸消亡论”提出的依据是不科学的。

论未来媒介的五种特征——媒介环境学巨擘麦克卢汉、芒福德、莱文森思想探析

论未来媒介的五种特征——媒介环境学巨擘麦克卢汉、芒福德、莱文森思想探析

论未来媒介的五种特征——媒介环境学巨擘麦克卢汉、芒福德、莱文森思想探析梁颐,刘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00)擅要:对未来媒介特征的思考与媒介技术的持续发展共生,探讨媒介环境学者的相关理论对拓宽国内传播学研究视野适宜且有必要。

媒介环境学派领军人物保罗莱文森、马歇尔麦克卢汉和刘易斯芒福德均有关于未来媒介独特新颖的观点。

莱文森主张媒介进4J c,k.性论和“新新媒介论”,展望了新新媒介之后未来媒介的特征及外观;麦克卢汉预言未来于“喻言”,持有“地球村”、“通感”、“四元律”和“冷热媒介”论;芒福德持“技术有机论”,认为技术是生命的延伸、文化编码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的媒介技术在遵循生命伦理中和谐、平衡发展。

探析三位著名学者的观点。

分析了媒介未来形态的五种特征。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派四元律通感冷热媒介新新媒介技术有机论一、未来媒介向墨:研究述评与动因1990年的人们,不会想象到今天脸谱网、土豆网的存在:2000年的人们,不会想象到今天i phone5和微信的存在。

这“想象不到”和“已经存在”一方面说明媒介技术发展飞速,另一方面说明媒介技术的发展往往令人们始料不及。

纵览媒介发展史上各种媒介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渗透,如流星般穿梭和闪耀,人们不禁思考:未来媒介的特征是什么,7媒介研究中,媒介环境学派三位巨擘保罗莱文森、马歇尔麦克卢汉和刘易斯芒福德对这个问题都有新鲜有趣、引人人胜的思考。

按照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和其萌芽、成长、成熟过程的轨迹,莱文森是活跃的第三代学者,麦克卢汉是第一代代表人物,芒福德是这个学派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本文之所以分析这三位媒介环境学人对未来媒介问题的思考,有以下四点原因:首先,毋庸置疑,媒介的未来形态是始终令人类好奇的问题,相对西方学界的研究而言,国内缺乏在国际上有学术影响力的学者。

未来媒介问题是西方学者和媒体人多年来的一个研究兴趣所在。

未来媒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从研究者生活时代出发的未来媒介进化形态。

新媒介创意、后人类伦理与后工业美学范式建构——黄鸣奋科幻电影理论研究的东西交响与现代变奏

新媒介创意、后人类伦理与后工业美学范式建构——黄鸣奋科幻电影理论研究的东西交响与现代变奏

黄鸣奋的学术研究一直与当代新媒体、新技术与新文艺的融合变革相关联,具有极强的学理性、前沿性、跨学科性与数据库特征。

作为他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研究重点转向标志性成果的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则是这个学术体系面向当代人文学术话语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以来,人类公共传播媒介急遽更新迭代,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世界各地,超文本、超链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万物互联与综合能力更强的Web3.0技术不断地冲击当代电影的生产与制作,电影工业美学体系逐渐从工业现代化时代进入到“后工业时代”,奠定了当代电影生产制作与传播接受的阐释批评新美学体系的技术前提和现实语境。

“从根本上说,电影是高度依赖现代工业体系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

只有拥有既成熟、高效,又具备高度灵活性和创造力的电影工业体系的国家,才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重大项目“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研究”(21ZD16)。

*通信作者:鲍远福,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科幻理论、网络文化与传播。

**********************。

新媒介创意、后人类伦理与后工业美学范式建构——黄鸣奋科幻电影理论研究的东西交响与现代变奏鲍远福*(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贵阳550025)[摘 要] 黄鸣奋科幻电影研究的理论资源主要来自他早年从事艺术心理学、艺术传播学、新媒体艺术理论等研究,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新媒体文艺及其“传播九要素”理论的跨学科再发现。

科幻电影理论研究成为新世纪以来人文学术研究领域中的“显学”,黄鸣奋这方面的学术耕耘在延续了他此前的学术脉络和方法路径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自我突破与理论创新。

他以跨学科方法为依据,博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法之长构建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的数字人文研究体系。

他从艺术心理学和艺术传播学领域转场试水新媒介创意、后人类伦理、流衍宇宙和后工业美学等多元话语范式,构建了既涵盖中西学术理论交响又凸显现代科学理性特征的科幻电影批评阐释话语体系,为中国式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体系转型与变奏做出了重要贡献。

精英报纸和数字化延伸新媒体冲击下报纸的价值进化——以云南《都市时报》和“掌上春城”为例

精英报纸和数字化延伸新媒体冲击下报纸的价值进化——以云南《都市时报》和“掌上春城”为例

76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9期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美国人P.戈尔德马克在政府报告中首次将电子录像称作是“新媒体”,随后美国人重要官员也在公共场合中多次使用“新媒体”,“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社会和媒介研究中通行,并逐步成为各国媒介研究的热门话题。

但直至今日,“新媒体”还没有准确的定义。

清华大学教授彭兰从“新媒体”的演变、特征及使用情景三个角度出发,认为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下,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

[1]区别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具有较广泛的受众、更快的传播速度以及更高的传播效率。

一、报纸的价值及价值演变19世纪末学者开始对价值有了定义。

“价值主观论”学派认为,一切价值都起源与人,价值仅存在于人的思维,而不是固有地存在于物品本身。

“价值客观论”学派认为,万物的价值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

“情景论”学派认为,价值只有人在特定的情景中,综合主观与客观的优点下,才具有意义。

随后,主流的价值理论认为价值的意义是以主体为标准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

[2]换句话说,客体是否满足与主体,就是其价值的体现。

媒介依赖论认为当受众个体越依赖于某种媒介来满足自身需要时,就说明该媒介在个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这也说明,个体对媒介的依赖度越高,媒介就越有价值。

张金海教授根据主客体之间的满足关系以及“媒体-受众”的结构界定了媒介的三大价值:信息价值、娱乐价值、社交价值。

[4]也就是说,报纸的价值就是向世界提供最新的变动和公众最关心的社会现象、娱乐大众和以及引导社会舆论。

(一)改革开放前: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徐宝璜曾说道:“新闻纸者,国民之喉舌也”。

1942年中宣部曾下达《未改造党报的通知》并对党报进行检查和改造,此后我国党报就承载了国家立场、发展方向的使命。

[5]因此,我国报纸在19世纪50、60年代的主要价值是让群众了解国家立场以及发展的方针政策,引导人民正确的前进道路,成为人民的精神支柱,最后党和人民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3000字+报纸的未来发展趋势

3000字+报纸的未来发展趋势

3000字+报纸的未来发展趋势报纸的未来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传媒竞争市场,出现了以数学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社会形势的迅速发展,报纸只有通过树立自身的独特权威,不断创新形式和服务内容,才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才能拥有读者人群,使自身得到发展。

关键词:报纸;未来发展趋势;困境;对策随着网络和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对于报纸来说,缺乏年轻读者人群,导致报纸的发行量大量减少,有的甚至停刊,本身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新兴媒体具有实效性强、趣味性高等特点,获得巨大发展动力,但报纸终究是传统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一定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在新兴媒体环境下,报纸的发展现状,研究了报纸的最新发展动态,提出了发展策略。

一、传统报业发展现状及困境报纸的发展面临两大困难,一是新兴媒体的大力冲击,二是世界整体经济的下降,导致报纸的发展非常困难,主要有下面这些表现:一)传统报纸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1.成本过高。

在互联网迅速普及之前,新闻报道的主要载体是传统报纸,经过记者采集新闻以后,编辑制作排版,最后形成纸质报纸,此过程需要较大的经济成本。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这种媒体方式遭到了人们的冷落,大量网民不但阅读新闻,而且也可以传播新闻,同时还能收集新闻,有效拓宽了新闻收集渠道,使新闻内容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还有,互联网依据电子数据进行传播,使传播过程大为简化,大量节省了成本。

2.时效性较差。

新闻信息应该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而对于传统报纸来说,传播体式格局过于陈旧,传播速度过于缓慢,这些方面都不克不及与互联网相比。

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得新闻传播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定,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刚刚产生的事件,可能只需求几分钟就会在网上出现,这一特性是报纸不克不及比的。

3.读者数量减少。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大量人群涌入网民序列,据有关数字显示,2013年,我国互联网用户已到达6亿,传统报纸的读者人群迅速削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喜欢网络阅读的,导致报纸遭到了人们的萧条,网络的发展对传统报纸形成有力冲击。

未来的报纸

未来的报纸

未来的报纸作者:吴荻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11期【摘要】随着比尔·盖茨关于“五十年报纸将被电子媒介所取代”的预言,作为印刷媒介代表的报纸的未来,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有关报纸网络融合论、报纸微小化等观点层出不穷。

本文以一个全新视角来分析,报纸作为大众媒介是如何由占据支配地位回归到原先传播功能,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介状态,重新占据一席之地的,以为报纸的未来寻找一点启示。

【关键词】未来报纸螺旋上升媒介融合一、报纸的定义区分报纸是一个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笔者认为,狭义上的报纸,是一种以纸张作为承载的印刷媒介。

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报纸,如日报,周报等等;广义的报纸:是一种以文字记载时事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

它包括:一般的报纸、网络报、手机报等通过新的传播技术作为承载的报纸。

例如:现代电子报纸就是利用电子技术为手段进行开发、生产,以电子形式存在,依靠计算机技术记录代码信息,并通过电子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查阅,可随机检索和显示的电子出版物。

①此类报纸已经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报纸”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媒介,而成为了一种传播的方式。

本文所论述的报纸指的是狭义上的报纸,即一般意义上的报纸。

二、报纸的兴起与衰落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作为最早的报纸在罗马帝国首次出现,此时的报纸仅是作为一种承载信息的媒介,起一个简单的传输功能。

到了15世纪时,由于航海业和贸易业的兴盛,当时的手工业主希望了解自己商品的销路,对于信息的需求度提高。

于是,意大利的威尼斯的手抄报应运而生,用来提供大量的商业信息,这也是现代印刷报纸雏形。

同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术,为现代印刷报纸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到17世纪中叶,在德意志地区,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张日报《新到新闻》。

②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大地的兴盛,报纸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政党报纸、廉价报纸应运而生,其中廉价报纸的诞生拉开了报纸大众化、现代化的序幕。

2017年浙江大学334专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专业课真题(回忆版)

2017年浙江大学334专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专业课真题(回忆版)

2017年浙江大学334专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专
业课真题(回忆版)
2017年考研已经结束,聚英厦大考研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各大高校考研真题,以下是2017年浙江大学334专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专业课真题,2018备考的学子们可以感受下,由于是网友们的回忆版,可能有些出入,欢迎各位学子纠正补充。

一、名词解释
1.传播的层次及特点
2.沉默的螺旋
3.媒介的商业性原则及核心
二、简答
1.从媒介经营管理角度分析广告的价格标准(今日头条的一则事例)分析新媒体的自律与他律
2.(一则材料)分析媒介工具和媒介技术对媒介生产内容的影响
3.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
4.拟态环境及其现实影响
三、论述
结合微信,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传播的特点
为了帮助考研er们更好地复习,聚英厦大考研网为广大考研学子推出考研辅导直播课和各个阶段备考直播讲座,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考研资料、真题、报录比、招生简章、考试大纲等考研资讯和信息,大家可以登录聚英厦大考研官网免费查看和下载。

欢迎考生们了解咨询!。

报纸的未来

报纸的未来

报纸的未来作者:张超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1期摘要:在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相对于新兴媒体,报纸依然存在着相对竞争优势,报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报纸可以选择数字化转型,也可以选择艺术化生产。

作为媒介的报纸,永远不会消亡。

关键词:报纸;互联网;新媒体;媒介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70-01一、残酷现实2005年以来,国内报纸发展速度严重受挫,部分报纸广告收入出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局面。

对于这一现象,我国报界把报纸发行市场低迷和广告经营困境,主要归因于基于传播科技的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高速增长。

新兴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阅读新闻的方式,从传统媒体掠夺“眼球”,还为广告商提供新的广告运作方式,从传统媒体掠夺“财源”,进而掠夺传统媒体的“未来”。

在这种情况下,报纸还能走多远?在悲观者中,菲尔·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一书中提出,报纸已经不是在走“螺旋式死亡”之路,而是走在“直线式死亡”之路。

他认为,报纸的垄断已经结束,因为报纸能够为读者提供的服务正在被其他的媒体以更便宜的价格和更高的效率提供着。

当然,更多的人对报纸充满着希望。

乐观者认为,只要有需求就有生命力,报纸作为传统纸质媒介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是新兴媒体所不能完全具备和取代的。

那些怀抱精英新闻理想的人,甚至期望这个散发墨香的媒介可以凭借强有力的独立评论与人文关怀而成为社会公器。

二、报纸会消亡吗?当我们回顾报纸乃至整个传媒发展历史的时候,不难发现,在世界报业发展史上,每当一种新的大众传播方式出现的时候,报纸都会面临挑战与威胁,但最后反而都成为报纸新一轮变革与发展的契机。

那么这一次,报纸会消亡吗?(一)自身优势从报纸自身的媒介特点来看,报纸仍存在新兴媒体无法替代的相对竞争优势:报纸凭借长期的新闻产品提供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新闻敏感和新闻整合能力,能够为读者提供非常精粹的信息;传统报纸在过去的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建立起来的公信力是其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使得报纸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编辑数字素养建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编辑数字素养建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麦克卢汉在其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媒体已经进入“人机共生、万物皆媒、自我进化”的智媒时代[2]。

智能技术的全面介入几乎重塑了整个传统学术期刊生态[3],作为学术期刊的关键行动者编辑在全方位地感受着智能算法技术便捷与高效的同时,一种“受缚于数字”之感也在悄然而生。

正如拉潘姆所言,媒介在“延伸”人类能力的同时,往往也在某种意义上使延伸的肢体“瘫痪”了。

如应用不当,“增益”便演变成“截除”[4]。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关于智能媒体对传统人员影响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对采编工作流程、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还是对人员队伍结构,智能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带来了更多适应性的要求,与此同时,兼具传统思想和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传统媒体发展智能媒体的重要人才需求[5]。

对于学术期刊编辑而言,如何构建数字素养成为智媒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未来已来:智媒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三重面向智媒时代,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出版传播、学术伦理在内的各个环节,给学术期刊带来的是一种贯穿在理念、流程、模式三方面的系统的、全面的、整体的改变。

(一)理念重塑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以社交网络和算法平台为代表的智媒时代带给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变革是读者贡献内容。

一方面,依托这些先进的智能技术,学术期刊可以通过侦测和收集读者的阅读习惯,挖掘读者需求,为读者量身定做期刊专栏。

另一方面,读者通过点赞分享与创建运营两种形式深度参与学术期刊出版与传播。

点赞分享是指用户把阅读感受和评论推送给好友,实现实时互动社交,从而形成稳定的学术阅读圈,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

创建运营则是指读者自主创建和运营一种新媒介,用于与其他学者一起讨论学术问题,从而培养和发现更多优秀的年轻学者。

从媒介进化论看报纸形态演进的文化动因

从媒介进化论看报纸形态演进的文化动因

( 一 )新 文化 的诞生 媒介环境学 的创始人尼尔 ・ 波兹曼在 《 媒介即
的新文化话语 体系的过程 。
期 的火爆出于人们对 “ 新技术 ”作为 “ 玩具 ”的猎 奇心态 ,其 内容被忽略 。后期的遇冷 则是新技术失 去 了作为玩 具的新奇性、娱乐和游戏 功能,终 因成
本、 内容资源和 时效性 问题的突显,被读者抛弃 。 再如 “ 有声报纸 ”的推行 ,《 合肥晚报 》在全 国首推 “ 有声报纸 ” ,让读者 以语音的形式接收报纸新闻,
收 稿 日期 :2 O 1 3 - 0 1 - 1 3
作者简介 :吕 睿 ( 1 9 8 3 一 ) ,女,重庆人 ,浙江传媒 学院讲 师,主要研 究媒介 经营管理 、传播 学理论 。

11 8 —
重 墨 堂 堡 皇堡 容置之不理 ,内容 的搁置让技术充分演绎玩具 的特 有三方面的含义:1 . 信息在不 同的媒介之 间进行重 性 ,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娱乐心理 。这一阶段 的媒 组 ;2 .信源与反馈信 息的重组 ;3 .媒介 与媒介之
介不会 占据主流,处于边缘地位 。
2 0 1 0年 3月 9日, 比利时 日报 《 最后一 点钟报》
间的重组 。 “ 云报纸 ” 实现 了信源、媒介和 反馈信息
三者的互动与重组,达到 “ 艺术阶段 ” , 使媒介更趋
率先在其世界版 向读者推 出 “ 3 D”版面 ,读者可 以 通过特殊眼镜浏览这版面 。 同年 4月 1 6日, 我 国首
进的 内在要素 。
报纸历经 5 0 0余年的沧桑变迁 ,从介质载体 的演变过程来看 ,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纸 质形态 阶段 、 视听延伸阶段和电子媒 介融合阶段。其形态演进 ,在人类体外延伸 的认识工具进化中起着承上启下 的重要 作用 。从传统的 “ 厚报 ” 、“ 瘦报 ” 、“ 小报 ”的纸质形态演化到 3 D 报纸 、有声报纸的视听延伸阶段 ,再过

展望2020年(二) 未来的媒体形式——十年后的媒体

展望2020年(二)  未来的媒体形式——十年后的媒体

十 年 后 ,媒 体 的可 能 性 会 发 生 剧 变
依 据 目前 的互 联 网 情 况 ,连 接 庞 大 的信 息 空 间 就 能得 到最 大 限度 的成 果 ,那 是依 存 了 “ 息 素养 ” 信 ( n o m t o L t r c )和 “ 介 素 养 ” ( e i I f r a in i e a y 媒 M da
L r c )。虽然还存有语言 障碍 ,但是这种状况不 iea y t
管 在 哪 个 时代 都 会 碰 到 。在 网络 世 界 里 , 出 现 了网 络
阅读 软件 ,不需 要特 殊 的知 识 ,人们 就 能够浏 览 网
络 , 而 且 不 断 涌 现 的 各 种 网络 新 技 术 使 网络 使 用 朝 着 更 便 利 的 方 向发 展 。 人 们 必 须 具 备 在 网 络 这 个 免 费 空 间 里 发 掘 信 息
在坪 田知 己看来 ,这种状况 尚处于 “ 多对多 ”状 态 ,还 未到达 “ 多对一 ”的状态 。信 息利用者 ,只连 接到庞大信 息中的极小部分 。换 言之 , 目前积蓄着 的 庞大信 息并非全是利用者所需要 的。因此 ,希望有一 个系统 ,能帮助利用者在短 时间内找到需要 的信息 ,
上升 ,截至2 0 年5 0 9 月,已达纸媒体销售额的3% O L 5。 E
(r a i E et oL m n s e c , O g n c lc r —u ie cn e 有机 电致 发光 ) 等
各种形态的媒体也正在兴起 , 电脑已经进入云计算处理
时代 , 我们 只 需 要 一 台 能 上 网的 电腑 就 可 以把 所 有 ,
或 者 是 让 信 息 能 根 据 利 用 者 的 需要 在 互 联 网 空 间 来 回 穿 梭 , 以便 于 编 辑 。

新媒体时代报纸周刊采编的转型

新媒体时代报纸周刊采编的转型

新媒体时代报纸周刊采编的转型作者:刘素云来源:《科技传播》 2018年第8期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我国智能手机及网民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传统的报纸周刊行业已经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很多人已经习惯电脑、手机来观看每天的新闻等,越来越少的人会主动购买报纸等,这就给传统的报纸周刊采编行业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转型报纸周刊采编,以期促进传统报纸行业的发展。

1 报纸采编行业面临的挑战1.1 受到互联网行业的冲击纸质媒体也称为纸媒,主要是指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发行、采编的新闻类的杂志及报纸。

根据网络上的调查显示,从2007 年开始,很多传统的老牌杂志和报纸停刊或者被低价转手等情况不断发展。

如美国著名的新闻学者菲利普·迈耶教授在《正在消失的纸媒: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中说,“在未来的2044 年,传统的纸质媒体将会走向灭忙”,并在书中明确说明,这个日期是2044 年10 月份。

这个预言的准确性及预言的科学性无法得到验证,但是,其中也说明了传统报纸行业正在走向低谷,且现状和命运令人担忧。

近些年,受到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冲击,纸质媒体已经逐渐边缘化,很多纸质媒体编辑人员都选择跳槽,很多人员都转向了新媒体行业。

相比于新媒体互联网行业的多样化、公开化、角度独特等特点,纸质媒体的规范和固定的采编流程已经落后。

1.2 纸媒采编不可替代当前阶段,很多纸媒工作人员仍然坚守纸媒行业,并对其内容、形式等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创新,也逐渐开始了转型发展的道路。

并且,经过人们一段时间对新媒体的追捧,发现纸媒在繁盛、热闹的新媒体中愈发显示出不可取代的作用。

新媒体行业虽然具有多样性、渠道多、传统速度快等特点,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并且其强大的流动性也阻碍了消息准确可靠性求证的时间。

近年来,很多不法分子利用问下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进行肆意传播假消息,如“昆明暴恐案”中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微信传播了大量的虚假消息,称在昆明甚至在全国都发生了很多恐怖袭击的事件,网友也进行了广泛传播,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报纸发展的新趋势论文

报纸发展的新趋势论文

报纸发展的新趋势论文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改变,从读报纸转向了网上浏览新闻。

这也给报纸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报纸行业已经慢慢失去了它在社会中的地位。

事实上,报纸行业还有很多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重点探讨报纸发展的新趋势。

一、定位更加精准化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变化,报纸也需要对自己的定位进行重新规划。

在过去,报纸更多地偏向于广大群众的新闻需求,但是现在,报纸需要对不同人的需求进行更精准和细致的分析,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需求。

例如,社会精英需要更多的深度报道和专业分析,而年轻人则更喜欢轻松有趣的内容。

二、品牌价值的提升报纸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工具,它也是一种品牌,拥有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

报纸的品牌形象对于吸引读者和赢得市场非常关键。

而品牌形象的提升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和人力,包括改善版面、提高质量、增加专栏、招聘优秀新闻人才等。

三、数据新闻渐成主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报纸也开始把数据新闻作为自己的一项新业务。

数据新闻是一种通过数字化技术来获取、整理和分析数据,形成新闻报道的方法。

数据新闻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事实真相,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专业性。

四、多媒体报道的推广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报道也成为了报纸行业的一项新趋势。

多媒体报道可以通过照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将新闻报道呈现得更加直观、生动。

这种方式可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提高报道的实时性和吸引力。

五、新闻客户端的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之一。

报纸也开始把新闻客户端作为对传统纸媒的一种补充,通过推出自己的客户端,将新闻信息直接送到用户手中,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率和覆盖范围。

总之,报纸行业也在迎接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只有不断跟进时代的发展,把握新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超越文本:新时期近代报刊的研究动向

超越文本:新时期近代报刊的研究动向

超越文本:新时期近代报刊的研究动向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近代报刊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传统上,人们对于近代报刊的研究主要关注其文字内容和媒介传播,然而,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丰富和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也意识到了超越文本的研究价值,这也成为了新时期近代报刊研究的一个重要动向。

超越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报刊生态、媒介语境、文化环境、阅读体验等非直接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

其中,报刊生态的研究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报刊生态是指报刊与其所处生活和文化环境的深度融合和互动关系。

其研究主要涉及到报刊的社会背景、发行规模、读者层面、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究报刊生态,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新时期近代报刊的影响力、话语权、文化意蕴等方面,还可以了解报刊对于社会生活、文化传承、政治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媒介语境的研究也是超越文本的重要研究方向。

媒介语境是指报刊依托的媒介环境和其所面向的读者。

其研究主要涉及到报刊的发行方式、版面设计、投放地点、印制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分析媒介语境,可以在更深入的层面展现报刊的阅读体验和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可以挖掘出不同时期的媒介发展特征,为后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文化环境的研究也是超越文本的重要方向之一。

新时期近代报刊的产生离不开社会、文化变迁的背景,这也为报刊媒介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其研究主要涉及到报刊的创作理念、编辑导向、文化主题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究文化环境,可以洞察出不同时期文化价值、社会认知和时代观念的变化,同时也为报刊的文化评价和历史评估提供了更丰富的依据。

最后,阅读体验的研究也是超越文本的重要方向之一。

阅读体验是指通过阅读报刊所获得的精神感受和情感交流,其研究主要涉及到读者的阅读反应、情感表达、阅读动机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阅读体验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报刊与读者之间产生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可以展现出报刊在传递思想、塑造认知、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超越文本是新时期近代报刊研究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报刊生态、媒介语境、文化环境、阅读体验等多个方面。

报刊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系

报刊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系

报刊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系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报刊和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之间那超级有趣的关系。

这就像是一场超级酷炫的魔法大变身,而报刊呢,就是那根神奇的魔法棒。

你想啊,近代中国就像一个沉睡许久的大怪兽,社会各方面都慢悠悠的,有点迷糊。

这时候报刊出现了,就像是在大怪兽耳边放了一个超级大喇叭。

它开始大喊大叫,把各种新思想、新文化一股脑儿地往这个大怪兽的耳朵里灌。

什么民主啦、科学啦,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通过报刊这个传送门,闯进了近代中国的世界。

报刊就像是一个超级八卦传播站。

不过这个八卦可不像村口老太太聊的家长里短,而是国际上那些先进国家的治理模式、科学技术等。

它把西方那些新奇的玩意儿,像火车、电灯,描绘得像来自外太空的神器。

这让近代中国人惊掉了下巴,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然后心里就开始痒痒,想着咱们也得有这些厉害的东西呀。

它还像是一个超大型的意见搅拌机。

各种人在报刊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激进的,像点燃的鞭炮噼里啪啦;有温和的,就像涓涓细流。

这些不同的意见在报刊这个大锅里搅拌,慢慢就煮出了一锅推动社会变革的浓汤。

而且啊,报刊像是一个穿着时尚的引领者。

在那个大家都还穿着长袍马褂的年代,它展示了西方的西装革履、礼帽洋裙。

这就像在一群穿着灰扑扑衣服的人中间,突然出现了一个穿着七彩霓虹灯衣服的家伙,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让人们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

从政治上来说,报刊就像一个勇敢的小战士。

面对封建势力这个大恶龙,它毫不畏惧,不断地揭露黑暗、呼吁变革。

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射出的利箭,虽然可能单个看起来力量不大,但积少成多,也能把恶龙打得嗷嗷叫。

在文化传播方面,报刊又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快递员。

把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像送宝贝一样送到各个角落。

不管是城市里的小洋楼,还是乡村的小茅屋,都能收到这份文化的大礼。

对于民众来说,报刊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以前人们就像被困在一个小院子里的小鸡,只能看到头顶的那一小片天。

浅谈新媒体时代报纸周刊采编的转型

浅谈新媒体时代报纸周刊采编的转型

浅谈新媒体时代报纸周刊采编的转型作者:宋扬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35期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升级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网民已呈全民化发展趋势。

在这个动动手指就能将世界事了解个十之八九的今天,新媒体对纸媒的冲击无比剧烈,尽管纸媒在公信力、规范性等方面仍占据优势,但其传统的采编方式早已不适应目前的媒介发展,而作为报纸经营辅助、体现专业内容的周刊在面对外界冲击时,也要积极转型。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浅谈一些这方面的感受。

一、“纸媒已死论”及报纸采编面临的挑战(一)纸媒在互联网冲击下遭空前挤压本文中的纸质媒体(以下简称“纸媒”)指的是按传统方式采编和发行的新闻类报纸和杂志。

据财新网统计,自2007年起,全球百年老牌报纸和杂志被低价转手或停刊等令人唏嘘的消息从未间断,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菲利普·迈耶教授在《正在消失的纸媒: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指出:“2044年传统纸媒媒体即将走向消亡,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此预言是否会成真无从而知,但纸媒的命运的确堪忧。

近几年,纸媒已经被新媒体逐渐边缘化,如今,“纸媒已死论””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纸媒编辑也纷纷跳槽,有的则投向新媒体发展。

纸媒有着较为固定和规范的采编流程,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媒体则追求快速、公开、多样化、角度独特等特点,传统的采编方式相比之下已经落后。

(二)纸媒采编仍然具有不可取代性当下,纸媒人正在坚守优质内容和探索创新形式,开拓转型之路。

同时,纸媒的不可取代性在新媒体的热闹、繁盛中却愈发显现。

新媒体虽然传播速度快、渠道多、多样性,但其信息来源无限制,很强的流动性也使得它没有太多时间求证消息来源是否可靠,是否真实、权威。

近年来,网络造谣者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传播假消息的事件频发,如“昆明3·1暴恐案”发生后,微信上随即出现了大量的假消息,称在昆明多地都出现了恐怖袭击事件,闹得人心惶惶,网友们以讹传讹,造成假消息泛滥成灾。

浅谈新闻事业发展中的“螺旋型”模式理论

浅谈新闻事业发展中的“螺旋型”模式理论

浅谈新闻事业发展中的“螺旋型”模式理论摘要:新闻传播史,本身必然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它在记述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的同时,其实也记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但是,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与社会本身的发展二者之间,却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相互关系。

本文旨在从事实出发,结合一定的发展模型,分析两者的联系。

关键词:社会发展新闻事业“螺旋型”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G21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6-一、发展的“螺旋型”模式理论从新闻学的诞生至今,这种发展是怎样的呢?是不是一条直线走过来的呢?其实不然,因为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其实是会出现螺旋型推进的形态,所以导致了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新闻学”“新闻事业”的发展,都“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

”①,这是列宁对于历史发展的观点,揭示的正是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关系。

基于此我们就发现,从外在逻辑形式上分析,其实世界历史和世界新闻传播史也就都是一个类似一串圆圈、一串螺旋的发展史。

列宁的观点中,事实上也就强调了人的对于社会发展,或者说历史和历史发展的认识到重要性所在。

而一切的社会活动,必然是人的活动,必然有人的认识行为在其中,可以有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可以有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认识,“事业”与“事业”之间的认识,“学说”与“学说”之间的认识,自然综合以上我们也会发现也有“发展”与“发展”之间的认识。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发展”和“新闻事业发展”两个比较大的体系不是彼此孤立的,二者之间,因为彼此的认识关系,从而不可割裂,于是产生的一系列的历史事实,也呈现出螺旋型的态势。

二、社会发展,促使新闻事业发展的“螺旋型”模式形成社会自身发展自然对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使得新闻事业的发展出现了螺旋型的模式。

例如争取言论自由的斗争过程,即可体现出这样的情况。

“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虽然早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即已发生,但是、言论出版自由,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得到法律的根本保障,和社会传统酌确认,还是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 纸 的 定 义 区 分
的印刷术 , 为现代印刷报纸奠定了坚实的 技术基础。 1 到 7世纪中叶 , 在德意志地区,
在, 因此可 以在有关的空间领域和时间持
报 纸是一 个人们 日常生 活中非常熟 悉的事物 , 笔者认为 , 狭义上的报纸 , 是一 种 以纸张作 为承载 的印刷媒介 。 也就是我 们通常意义上的报纸 , 日报 , 如 周报等等 ; 广义的报纸 : 是一种 以文字记载时事信 息 的大众传播媒介 。 它包括 : 一般 的报纸 、 网
实要 比文字更为直观和真实 , 人们会通过
电视 中播放 的 “ ・1 件 ” 过程来 相 91事 全
单 的传输功能。 了 1 世 纪时 , 到 5 由于航海
业 和贸易业的兴盛 , 当时 的手工业主希望
也是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媒介 。 根据加 拿大学者伊尼斯 的观点 ,“ 文
明的兴起 与衰落与在一 种单一文 明之 内
“ 当我们 拥有 大量 的源源不 断 的新 闻和
过 电报 , 告诉他们那些远 在千里之 外正在
发生着 的新闻事件。
点的过程 , 而是一种对于媒介本身特点 的
升华 和改造 , 致使媒介重新进入媒介生态 中, 占有一席之地。 从媒介 的发展史来看 , 广播虽然 曾于 1 9世纪末 和 2 纪中叶兴盛一 时 , 0世 著名 的炉 边谈话 曾经震撼 了人们 的心灵 , 而现
机 网络 “ 网” 在 全 球 范 围 内的 不 断 普 三 及, 人们 可 以通 过 移 动 通 讯 技 术 , 时 随 随
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张 日报 《 新到新 闻》 _ 着工业革命在欧洲大地的兴盛 , 。‘ 髓
报纸也进入了一个全新 的发展时期 , 政党
报纸 、 廉价报纸应运而生, 中廉价报纸的 其
信恐怖行 为的存在 , 这要 比带有文字 的报
纸更让人易 于接受 。由于这样种 种的劣
了解 自己商 品的销路 , 对于信息 的需求度
提高 。 于是 , 意大利 的威尼斯的手抄报应运
势 ,报纸在 当代社会 中的地位明显 下降 ,
呈现衰落趋势 。
三 、 介 的 螺 旋 上升 理 论 媒
续方 面对它们进 行评 价。 从这个 意义 ”
上来说 ,报纸兴起于大众工业社会时期 , 报纸是一个以文字 为基础 的媒介 , 报纸的 兴盛并非偶 然 , 而是大众化的教育催 生了 识字率的普及 , 以及印刷技术的发展为其 打下 了坚实的基 础。 从伊尼斯的媒 介时空 的理论上来说 ,报纸在媒介 的空间方面 , 虽然克服 了时空 的限制 , 而且轻小便 于携 带, 但是随着有线 电视 网, 通讯 网络 、 算 计
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失去支配地位之后 , 回
归 到原先传 播功能特 点而进 入一个 全新 的媒介状态 。 这种回归并不是一种 回到起
慢慢的接受现场采访 , 因是 报社 可以通 原
纸 是精心 准备 的 ‘ ’ 由技艺高超 的编 牛 。
辑 烹 饪 筛 选 信息 以使 每 一 版 面风 格 独 特。 美 国《 ” 镜报 》 主席马克 ・ 威利斯认为
二 、 纸 的兴 起 与衰 落 报
地 在世界任何一 个地方获取 到报纸 的信 息 ,这使报纸在空间上的优势荡然无存 。 报纸在媒介的时间方 面 , 虽然报纸基于文 字 在时 间上 的延 续性 ,可以被妥善 的保 存, 但是文字仅通过作者对于现实世界主
革 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著名的芝加哥 学 派学者帕克认为 , 国早期 的侨 民报纸 美 具 有一种帮 助外 国侨 民适应 美 国风俗 习
惯 的作用 。 由此报纸完全超越 了一个简单 媒介的功能 , 值得一提的是 , 当时报纸是一 种 “ 城市化”的工具 , 更重要的是一种全新 的生活方式 。 这一时期是报纸的全盛 时期 ,
观理解来进行描述 ,带有 强烈的主观性 ,
而电视使用的是图像 , 利用 图像的再现现
公元前 5 , 每 日纪 闻》 9年 《 作为最早 的报纸在罗马帝 国首次出现 , 此时的报纸 仅是作为一种承载信息的媒介 , 起一个简
基 于 “ 介螺旋上升’的理论视 角 媒 ’
■吴 荻
【 摘要 】 随着比 尔・ 茨关于 “ 盖 五十年报纸将被 电子媒介 所取 代”的预 言, 作为 印刷媒介代
表 的报纸 的未来 , 越来越多地 引起 了 社会大众的关注, 关报 纸网络融合论 、 有 报纸微 小化 等观 点
层 出不穷。 本丈以一个全新视角来分析, 报纸作为 大众媒介是如何 由占据 支配地位 回归到原 先 传播功 能, 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介状 态, 重新 占据一席之地 的, 以为报纸 的未来寻找一点启示 。 【 关键词】未来报纸 螺旋上升 媒介融合
级政党报纸的形成 ,此时的报纸从一个单 纯 的承载信息的媒介 , 变成了政党之间的 斗 争武 器 , 变成 了马克思所 说的 “ 工人阶 级每天必要 的生活资料 ”,报纸在社会变
存在 , 依靠计算机技术记录代码信息 , 并通 过 电子计算 机等设备进行查 阅 , 可随机 检
索和显示的电子 出版物 。此类报纸已经呈 现 出一种多元化 的趋势 , 报纸” “ 已经不再 是一种简单的媒介 , 而成为了一种传播的 方式 。 本文所论述的报纸指的是狭义上的 报纸 , 即一般意义上 的报纸。
诞生拉开了报纸大众化 、 现代化的序幕。 从
络报 、 手机报等通过新的传播 技术作为承 载的报纸。 例如 : 电子报纸就是利用电 现代
子技术为手段进行开发 、 生产 , 以电子形式
普利策 的 《 界报 》 世 和赫斯 特的 《 纽约新 闻报 》 间的黄色新 闻大战 , 之 到马克思 的 《 新莱 因报 》 和列宁的《 真理报 》 等无产阶
的文化 变化 , 基本上都 可以被理解 为占支
配地位 的传播媒介的功能 。 所有 的文 明都
而生 , 用来提供大量 的商业信息 , 这也是现
代 印刷报纸雏形。 同时德 国人古登堡发 明
是靠对空 间领域和时 间跨2H 第l劝 2 o年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