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考点五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2散文阅读学案2考点突破精准答题第5讲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课件
⑤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 肯定有大雨,明早栀子花就开了。”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 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上,不少花蕾已由青 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摘 来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⑥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打着树叶“哗哗”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 真如母亲 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
③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 几棵。20世纪70年代初,母亲在房子的西边栽种了两棵栀子树。由于母 亲的精心照料,栽下去仅仅两三年工夫,栀子树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 叶茂了。过往的行人总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佛是 在夸她的孩子。
④每到初夏,栀子树的大小枝丫挂满了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 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凝.望.花蕾细看,似 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 经常留意栀子树的变化,到了花开季节,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 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盛开的栀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 乐。
⑥吹着细细的晚风,我长时间在双桥边踱步,又在桥上静坐。双桥, 这是陈逸飞的双桥。在陈逸飞的笔下,双桥古朴、空灵,你可以感觉得 到,她的每一条石缝间都镌刻着几个世纪的古风和遗韵。一幅《故乡的 回忆》,人们才格外注意到了中国还有像周庄这样美丽的地方。要是徐 志摩能来这里,会不会又有再别双桥的另一番韵味与感慨呢?
子”的含意。(《窗子以外》)
“ 含 意 ”“ 词 语 ”“ 内
(3)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 涵”等表答题方向的名
涵。(《粮食》)
词
三、熟知解题方略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专题二考点突破 考点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
Ⅰ掌握理解词语含义的基本要求与方法一、了解高考选考词语的类型对于散文而言,高考一般会选考那些使用准确、精练、形象、生动的词语。
“准确”,不仅指对外部特征概括得准确,还指对作者的感情、体验、思想表达得准确;“精练”,指的是词语的高度概括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即通常所说的“词语”;“形象、生动”是指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具体说来,有下面几种类型: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多指名词、形容词或相应的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
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特殊指代的代词(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二、掌握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014·湖南)《粮食》(原文见本章专题二“考点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情感,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
②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中重要词语的丰富含义的能力。
题干中“综观全文”的提示至关重要,从整个句子看,粮食被“篡改”,是在综述粮食在当下的际遇,从后文中寻找呼应的段落,可将答题区间定在第9段和第10段,整合提炼这两段内容,即可得出完整的答案。
(2015·江苏)《比邻而居》(原文见本章专题二“考点一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鉴赏散文的形象
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鉴赏散文的形象一、必备知识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和物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
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考生应该通过分析作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人物形象对作品主旨的表达起到的作用。
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思想感情,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的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
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往往又叫它意象。
高考散文对形象的考查,一般从两方面设题,一是赏析形象的特点,一是赏析形象的作用,命题者往往又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命题。
考查的内容通常有以下三点:①概括形象的特点;②鉴赏刻画形象的手法;③评价形象塑造的意义。
(一)人物形象散文很少象小说那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在一睦与人或叙事散文中,一般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从而去赏析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
要求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求或暗示,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和作者的意图,体会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的人物形象那样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形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鉴赏人物形象就可以通过一些片断、局部来“窥斑见豹”。
(二)事物形象在散文中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中,作者表达情感、哲思总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景物形象。
高考考散文鉴赏一般会把它们作为考查重点,考查角度有两个:一是物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或物象包含的情感,二是物象在文中尤其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对于这类试题,一定要把握住下面两点。
2025散文阅读——分析形象特点及其作用
• 我很不喜人类之中有所谓战争,然于异国中古时的骑士与城堡则常起一 种浪漫的怀想,至于此垒乱石以为城,我却嫌太草率了,虽是避难也不应如 此,并且,我看你们这地方山势险恶,民风一定剽悍,令我悲哀之至。不, 这实在是一个山间的桃源,我想桃源避秦人既然娶妻生子,总不免也会有些 小小的不幸。说人生有什么巨大的悲恸大概是戏剧家的夸张,只是永远被一 些小小的不幸缠绕得苦,然而我的意思是说天上未必胜过人间,我且再指点 那岩后的山坡与你看呵,白杨多悲风,但见丘与坟,而它们一个个都绿得那 样沉默。
二、掌握解题通法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两结合”
文章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主题、
两结合
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因此,要准确概括分析
时代背景
形象特点,还需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
考点解读
人物形象的作用
(1)结构上:线索、伏笔、铺垫、照应等; (2)内容上:深化主旨、寄托情感等。
考点解读
物象的特点及作用
• 再答准题目
文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怎样思想性格的形象?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解析:
教考衔接
•教考衔接 【选必中第二单元《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结合文本,分析刘和珍形象特点?
• 【参考答案】
教考衔接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六课
三§2: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 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四十三岁时,我病了,1958年春季,到青岛休养。青岛花木很多,正阳 关路的紫薇,紫荆关路的木槿,尤为壮观,但我无心观赏。经过夏天洗海 水浴,吹海风,我的病轻了一些,到了秋末冬初,才细心观察了一下病房 小院的景色。这原是什么阔人的别墅,一座三层的小楼,楼下是小花园。 花园无人收拾,花卉与野草同生。东墙下面,有几株很大的无花果,也因 为无人修剪,枝杈倾斜在地上。
高考散文复习(5)——概括形象特点,分析物象作用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风骨高洁”;由第 6 段中“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 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 可 概括出竹子的“清简”等,要一一从文本中筛选并概括,还要 尽量答全面。
答案 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 争先向上等。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 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 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 优雅。” 可概括出竹子的从容优雅;可从扭曲的竹子奋力向上 的细节中得出竹子的“坚韧忍耐”;由第 5 段“竹子在我眼中 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可概括出竹子的“孤高兀傲”;由 第 5 段中“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 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可概括出竹子的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一)解题角度 思考角度
[解题建模] 具体阐释
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
点
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 2.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 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
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 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 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 特点
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写人 叙事散文)和景物形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本部分就从形象特 点概括分析、物象作用分析两大方面进行复习,意在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讲+概括鉴赏散文形象
⑨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 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 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头上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 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 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你的亲孙女。
④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⑤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 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 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见太阳的手指伸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 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 小羊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像洁白的 云朵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牛铃叮当 李清明
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天放 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 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洞 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院落。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 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命力强, 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 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板块一 专题五 第二讲 分析散文的形象及其作用
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 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 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见太阳的手指伸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 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小羊 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像洁白的云朵 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特点(事件角度):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 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描写角度):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 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特点。
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特点(抒情议论角度):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 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4.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概括分析特点(2结合):文章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描写刻画 人物形象,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因此,要准确概括分析形象特点,还需结合主 题和时代背景。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从人物言 “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老 行角度 祖母在春雪中劳作的情形体现了她的 勤劳和坚忍。
从描写手 “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 法角度 累弯的”,神态和肖像描写,表现出老祖母的 勤劳。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五分析概括形象
1.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 ②纯真清澈; ③一次次的新生; 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答案
男孩的爷爷是村里的小学老师,在这山村里教了一辈子 书,老了,依然哪儿也不想去,还是守着这一片日渐茂密起来 的大山。日复一日地安静过着,日常生活在这里,犹如深蓝天 空下的云朵,有亘古不变的白和永恒不逝的美。一切似乎都是 千篇一律的,人生中的起伏,犹如一滴水,落入广袤的大地, 什么也没有留下,便消失不见。可恰恰是这样单调的咏叹调一 样的重复,才保持着人生中可贵的静寂。外界再怎样喧哗骚动, 甚至男孩的父亲在镇上挣了多少钱,有着怎样与他们不同的热 闹生活,都与他们这一代老去的人无关。他们只想守着这一片 树木繁茂的大山,守着这几十年住过的旧窑洞,就像一枚秋天 的山杏,即使是腐烂坠落,也要投入大地的怀抱。
2.概括窑洞的生活环境特点。 答案 ①杏林掩映,破旧但干净,庭院开阔平坦。 ②安静,遗世独立,如世外桃源一般。 ③富有生机。 ④与自然融为一体。
答案
3.简析“杏”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 ①抓住山村典型事物,突出乡野气息,为文章增添 了一份田园趣味。 ②文章先后用“杏林”“黄杏果”“腐烂的杏果”“杏 树”“美味极了的杏果”等隐隐串起全文内容,起到结构 文章的线索作用。 ③具有象征意味(或暗示文章主旨),说明留守村庄中的人们, 与大地的关系亲密,默默无声地生活,就像山杏一样,即 使腐烂、坠落,“也要投入大地的怀抱”“什么也没有留 下,便消失不见”。
像这样的人家,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准格尔旗大大小小的 村庄里,似乎正在慢慢地变少,但又体现出不一般的顽强,他 们就像一棵棵质朴、蓬勃的杏树,生生不息地停驻在这片因煤 炭闻名的大地上,他们在蜂拥进城市的人群中,选择像父辈们 一样,后退,留守在村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远离城市 喧哗的田园中,安静地守候。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考点五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一、认识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掌握其分析概括方法1.基本概念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有所不同。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2.分析概括方法(1)掌握人物形象分类,准确把握作者情感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写历史之人,写功成名就之人,写作者敬仰之人。
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推崇。
所以,掌握人物形象的分类,在分析作者思想感情上就可以事半功倍。
①从时间上分,有历史之人、追忆之人、现实之人等。
②从身份上分,有功成名就之人、对作者产生重要影响之人、生活中平凡之人等。
③从作者态度上分,有作者敬仰之人、批判之人、同情之人、褒贬不一之人等。
④从写作目的上分,有追念亡人、激励后人、引人深思、博人同情等。
(2)掌握分析概括人物的手法,理解、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精神等特点散文分析概括人物的方法同小说一样,即要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正衬、反衬等)。
所不同的两点是:①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因此,在分析概括时,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用几个词语集中概括;②散文中经常会有议论、抒情的句子,而这些议论、抒情句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
二、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题的规范要求(2013·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阅读散文阅读——分析概括形象
对点题型
(2)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 答案 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题型点拨
1.分析物象特点、作用的前提——圈点阅读 圈点阅读是一种跳跃式、筛选式阅读,即只读与物象有关的文字。对描写物象相 对集中的文字,要细读,作圈点式阅读,即圈点勾画出那些点明物象特点的文字,以 及与它有关的议论抒情文字。 2.分析物象特点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 色彩、气味等;二是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三是物象所蕴含的作者的 思想感情。
二、人物形象 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有所不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反映社会的主 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工提 炼而成,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 的代表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 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 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人物形象塑 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题型点拨
3.分析物象作用 (1)分析主体物象作用 主体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穿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作用:①线 索作用,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②象征作用,它象征某种意蕴,隐含主旨;③衬托 作用,在写人散文中借物写人,衬托人物形象;④寄托作者感情。 (2)分析次要物象作用 ①结构角度:开头结尾的策略,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 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②内容角度:充实内容,升华深化主旨,寄托作者感情。 ③主体形象角度: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4 散文类文本阅读 分点突破2 概括内容要点和形象特征14
典例 2 关东三月的山和树是本文主要的描写对象,但作者在文中 用了不少笔墨来写“雪”,请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原文见典例1)
【规范解题】 第一步,审明题干,明确要求。 第二步,回归文本,理解分析。 文中用不少笔墨来写“雪”的用意,是考查次要物象的作用,可以从 以下角度来看:如内容上,________(突出关东三月寒冷的特点);表现手 法 上 , ________( 反 衬 出 关 东 山 脉 和 山 上 柞 树 的 坚 忍 和 从 容 ) ; 主 旨 上,________(起到突出文章主旨的作用)。
事物形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物的形 象,它在以事物形象出现的同时,也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作者抒怀 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物象入手设题。
2.分析事物形象特征的方法 (1)整体阅读全文,准确定位筛选 形象题大都需要同学们整体阅读文本,即便是分析次要物象也是如 此。因此,先要整体把握全文,再对主要段落、关键语句进行筛选和提 取、整合和概括,这样才能形成对形象特点、作用的准确评价。
考向(三) 归纳文本的内容要点 归纳文本的内容要点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就某一问题筛选和归纳信 息,二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这两种情 况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文章的内容要点,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文章局部的。为防止内容 要点的遗漏,即使归纳局部要点时也要从全文出发,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 层次分析。
铺在凤凰山的这片雪足有半尺多厚。长长的一个冬季,说不清降了多 少场雪。雪的品格真让人崇敬。雪不独个占着一方地盘,旧雪每每敞开胸 怀,迎接天上降临的新伙伴。于是新雪压着旧雪,后来者总是居上,最下面 的雪早凝成了冰,上面的则是粉嫩的新雪,也许来到世上不过几天。这雪 白得洁净,白得让人心疼。车停下了,人却迟迟下不了车,因为实在不忍心 踩在这样洁白的雪地上,一踩,那洁白便有了伤痕,有了疼痛,但因此也就有 了活生生的气息。
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散文形象作用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散文形象作用分析散文形象作用分析散文形象包括物象和人物形象两类。
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
这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不同。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和情感意蕴,而散文中物象(意象)的意义却是临时被赋予的,脱离了文本,就无所谓'意象'了。
散文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其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一、散文中主要形象的作用分析中心形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串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
分析其作用,一般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1.内容主旨作用中心形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载体,分析其作用,首先看其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
一般而言,写物的散文要找志,写景的散文要析情。
2.艺术构思作用它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穿串在一起;或起着象征、衬托的作用。
我们失去了和自然交流的语言刘亮程不久前我在鄯善迪坎儿村,见一大棵梭梭树长在路旁。
我从小认识梭梭,见了亲切得很,就像看见一个亲人站在那儿。
我对这个村庄也一下有了兴趣。
一棵本来只能当烧柴的梭梭,在村里枝条完好地长了这么多年,一直长到老,谁在护着它呢?迪坎儿村紧挨沙漠,走进一户人家,门前一渠沟水流,葡萄藤蔓覆盖了整个院落。
转到屋后,发现后墙已经被流沙淹埋掉大半,沙漠从这户人家的后墙根,一望无际地远去,没有一点绿色。
我生活的新疆地域辽阔,大块地存有一些自然风光,除了几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相对疏松的村镇之间,连绵的农田间隙,还有幸能看到荒野草原、沙漠戈壁,这些暂时没被人侵占的地方,长野草野树,或寸草不生,任风沙吹刮。
不像内陆中原,城市村庄紧凑相连,农田密布,整个大地住满人长满人吃的粮食,没有一块闲地供野草生长,更别说有野生动物了。
自然退居到偏远边疆和那些不易人居的荒芜山岭。
城市的野生动物只剩下苍蝇和老鼠,乡下也差不多。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内容要点概括、人物形象鉴赏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 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牚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 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 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牚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 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找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 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 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 经久不息。
高考例题
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 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 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 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 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 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 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 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 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 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 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 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概述及形象
❺【赏析人物形象特点】第六段中“农耕者”形象有什么特点?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①坚韧、忍耐。如“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 ②实在、长于自守、默然无语。如“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 默然无语”。 ③强悍。如“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 ④身材不高大。如“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
[解析] B项,“屈原不能‘砥节立行’”错,作者是感慨屈原“一定离竹林很远吧”, 要不然“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 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循自然之道”指的是竹,而不是李白 和 郑板桥。 E项,文中没有使用倒叙手法;文章有“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 眷恋”的意思,但这不是文章的主旨。
形(表、实)
散文结构特点
人物(行为特征) 事件(具体表现) 景物(有何特点)
复现情境 体悟情感
神(里、虚)
情(抒了什么情) 理(明了什么理) 志(言了什么志)
A.描写了什么
写
形象
了
什
B.描述了什么
么
特点
D.运用了什么
语言
怎
样
E.运用了什么
写 的
技巧
C.抒发了什么 为
情感
什 么
写
• 二、高考散文选材特点
❽【赏析事物形象作用】文中刻画的竹子形象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析。 [答案] ①艺术构思上,竹子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篇,并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 ②揭示文章的主旨,是作者精神寄托的物象,通过描写竹子的特点,来礼赞竹子的 精神品格,进而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的崇高追求。
*❷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3分) [答案] 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 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理解题目的含义。“挺拔之姿”不仅仅是描写竹子的外形 挺拔,更是赞扬竹子挺拔的精神。从这个角度理解,选取外形扭曲的竹子,更能 够体现竹子的精神。
高中散文专题05-1:内容分析形象概括(42张)
(2)不同层面就是要求对文本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先解读 表层意蕴再解读深层意蕴。
表层意蕴
文本中涉及的基本内容,如文中的人、事、物、景等材料所蕴含的不同意义以及所体 现出的作者情感倾向
民族心理 如精忠报国、敬畏自然、叶落归根、追求圆满、爱好和平、知足常乐等
主要指人的意义和价值、社会责任、个人尊严、人生理想等方面,核心是人的价值追 深层意蕴 人文精神 求;另一方面是指人性的关怀,如对生命的关怀、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苦难的悲悯
二轮复习:文学类专题(散 文)
概括内容要点 分析散文形象
01 概括内容要点
题型概述
“概括内容要点”是散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 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内容要 点”即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内容要点可以是全文 的,也可以是局部的。此类题目除了概括特定指向信息和概括情感意蕴等常规 题型之外,近年考试中又出现了一种新题型,即分析评论要点。考生在作答概 括内容要点类题时往往概括不准,要点不全,挖掘不深,失分严重。在二轮复 习中,我们在概括内容要点时,要有层次意识、逻辑意识、归纳意识,做到 “点要齐全、语要精深”。
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刚 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 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
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 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 的啁啾鸟鸣。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我仿佛看见一个 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 最钟爱的女性。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 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 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她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 压抑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 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 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通关备考宝典(2)散文的内容要点及形象
(2)散文的内容要点及形象——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通关备考宝典考点1 概括散文的内容要点高考考查较多的是段(层)意概括题、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人、物、环境某一方面的特点为中心)和因果探寻题。
关键技法概括内容要点的三个方法1.摘录词句法。
从文中直接选摘关键词、中心句、结论句等来作答。
2.改写拼接法。
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语句,通过改写、拼接的方式来组织答案。
3.综合句(段、层)意法。
对相对独立、重要的句子(段落、层次)的意义进行归纳,概括出内容要点。
考点2 分析鉴赏散文的形象散文的形象是指散文中能激发读者思想感情的生动具体的形象,一般指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
高考一般考查考生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和概括分析物象特征及作用。
考向1 概括人物形象特征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所不同,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为了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个中心人物。
关键技法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四个角度1.从事件入手。
即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事件一般能反映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2.从描写入手。
即要重点关注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提炼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的语句入手。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人物形象的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4.从主题和时代背景入手。
文章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描写人物形象,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因此,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还需要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
考向2 概括分析物象特征及作用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
物象不仅有其自身的具体意义,而且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即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浸透了作者的情意。
关键技法把握物象的特征1.外在形象: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
2.内在形象:本质、精神等。
3.蕴含的情感:喜爱、憎恶、高兴、悲伤等。
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
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散文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文学形式,以散漫的语言组织方式展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见解。
阅读散文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本文将全面归纳散文阅读中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
散文是一种文学表达手法,其风格和语言都较为自由。
散文可以是纯文学作品,也可以是抒情、议论、叙事等多种形式的文本。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基本元素。
散文的特点之一是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情感。
与诗歌相比,散文通常使用更加平实自然的语言风格。
散文的表达方式直接明了,不同于诗歌那种含蓄隐晦的手法。
同时,散文也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文字的细腻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
散文的特点之二是着重描写细节和形象化的语言表达。
散文常常通过描写细节来展示作品中的场景、人物和事件。
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呈现的画面和氛围。
同时,散文也善于使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通过形象的比喻、拟人和象征等手法,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散文的特点之三是追求真实和思考。
散文力求表现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为读者提供深入思考的素材。
散文作品通常以个人的视角出发,通过作者的观察和思考,抒发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通过阅读散文,读者可以拓宽视野、反思思维方式,并从中获得心灵的滋养。
在阅读散文时,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第一,关注文本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意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散文作品。
同时,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作品的背景和意图,对散文的发展和演变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注意文本的结构和篇章安排。
散文作品通常有引子、主体和结尾等部分。
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和篇章安排,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作品的逻辑和发展。
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每个部分的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艺术手法。
第三,注重语言和表达方式。
散文的语言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之一,通过分析散文中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探究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和审答规一、认识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掌握其分析概括方法1.基本概念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有所不同。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2.分析概括方法(1)掌握人物形象分类,准确把握作者情感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写历史之人,写功成名就之人,写作者敬仰之人。
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推崇。
所以,掌握人物形象的分类,在分析作者思想感情上就可以事半功倍。
①从时间上分,有历史之人、追忆之人、现实之人等。
②从身份上分,有功成名就之人、对作者产生重要影响之人、生活中平凡之人等。
③从作者态度上分,有作者敬仰之人、批判之人、同情之人、褒贬不一之人等。
④从写作目的上分,有追念亡人、激励后人、引人深思、博人同情等。
(2)掌握分析概括人物的手法,理解、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精神等特点散文分析概括人物的方法同小说一样,即要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正衬、反衬等)。
所不同的两点是:①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因此,在分析概括时,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用几个词语集中概括;②散文中经常会有议论、抒情的句子,而这些议论、抒情句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
二、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题的规要求(2013·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胡人家之蔚日出之前赶到二道桥,当走到四道桥,已接近晌午时分,刚过了一座新修的木桥,想找个地方交个“地税”,见一处茂密的胡林掩映下有毗邻的两座蒙古包,就直奔过去。
蒙古包里的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年轻姑娘热情地接待了我。
(本段文字编者有改动)我就纳了闷了,这哪像是不期而遇,明明是到亲戚家里。
便回身招呼伙伴们钻进了一座摆着一折叠餐桌的蒙古包。
不一会儿,蒙古包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摩托车的马达声,循声望去,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口。
老代。
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一样的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羡的肤色,健康。
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
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
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
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60元。
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让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可以啊,来吧。
”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俺们人包饺子,肉馅儿要塞得满满的。
”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
”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
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
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那遒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
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在,在,在,没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
毫不夸地说,这是我吃到的最棒的手抓!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
“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人,你们吃完走了,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挂在蒙古包上的。
”呜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
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代的丈母娘,而那位年轻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掉地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
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
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余。
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
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
之前说好了的: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抓羊肉,共60元。
给老代一,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必须收下!见他们也喝茶,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有的“大红袍”,挥一挥衣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轻地带着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儿豪迈。
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还会不会潇洒地轻轻挥一挥衣袖,撑着那把油纸伞去幽会那丁香般的姑娘?扑哧。
(选文有删改)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淳朴、憨厚、豪爽、大度等。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文中找出描写老代的容进行概括,要抓关键词语,如“憨憨地”“豪情和大度”等。
文中作者初次见到老代时,对老代的外貌描写显出其淳朴的特点;在作者与老代商量钱和包饺子时,老代的语言都显出憨厚的特点;从“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可看出老代的豪爽和大度。
精要点拨(1)审题审题同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题差不多,主要审清:①是分析还是概括。
(“分析”必须结合文中材料)②是形象特点还是性格特点。
(2)答题答题的核心是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作出准确的概括和分析。
为此,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将人物置于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特写中去把握。
掌握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情感倾向,特别要学会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来解读人物言行,找出其独特性。
②人物的精神风貌由人物的思想、人物的社会价值组成,特别要关注其思想特征。
③善于结合生活实际,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感悟,设身处地地站在文中主人公的角度品味和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感情。
④掌握答题模式:a.概括型,直接用一些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语言答出即可;b.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其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
Ⅱ掌握分析概括物象特点(涵)和作用的方法和审答规一、认识散文中的物象,掌握其分析概括方法1.基本概念散文中的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
景,景物;物,某自然物和人造物,包括动物、器物、建筑物之类。
由于这些景、物出现在散文中不仅有其自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即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浸透了作者的情意,故称作“意象”也无妨。
散文中的物象受文本语境的制约,因此阅读时需要依文定意,也就是说,要认真阅读文本,从中体味景、物所蕴含的意义。
这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不同。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和情感意蕴,而散文中物象(意象)的意义却是临时赋予的,脱离了文本,就无所谓“意象”了。
2.分析概括方法(1)抓住散文类别特点,了解物象出现的场合①写景散文:写景散文以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为描写对象,分析物象就是分析这些景观。
景观是写景散文的主角和灵魂,它在使文章血肉丰满的同时,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
所以,分析写景散文中的物象,要始终将其与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
②状物散文:状物散文一般以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文章围绕着某一具体事物展示。
这一事物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物象。
状物散文的层次非常清楚,往往会从物象的外观、特性、用途等说起,然后发散到其所代表的精神、品质、价值观等。
作者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事物的本身意义仅仅是一个引子,其抽象意义才是文章的重点。
因此分析这类物象时一定要注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③偶感散文:情缘物起,有一些偶感散文,虽然文章主要是在抒发某种情感或思考,但引发这种情感或思考的,却是具体事物。
有时,我们也需要分析这类散文中的物象,那么此刻的物象则是下文的情感或思考的触发点。
从容上说,物象可能是文章情感或思考的一个例证;从结构上说,物象往往起到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2)抓住外形特征,分析在品质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在品质。
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在品质的外在表现。
以“红砖”为例,我们可以归纳出其在品质:纯朴、谦逊、无私,普通、刚毅、无求,献身、奉献、无悔等。
通过外形分析出事物的在品质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3)仔细品读文本,提炼所言之志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是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
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文中描写了恶劣环境中的胡树,最后写到了在荒漠中劳动的石油工人,那么作者的赞美对象就很清楚了。
二、掌握物象题的审答规1.分析概括物象特点(涵)题(20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不曾骑过马,对于“马性”是不大了解的。
现在巧得很,一匹马立在暮色苍茫的道上,只等我骑上去。
……来接的朋友同随从都已到齐,在马上扬鞭催促了。
不便再磨延,即耸身跨上鞍桥。
还好,它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在人将骑与未骑稳之际猛地向前一撞。
我一面暗自感马,一面感马的主人。
“这马几时也清高起来了?”我说。
马摆了摆头,很斯文,又像对我抗议。
人马一直升上去,是一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
路折转而上,兼之刚下过雨,脚下那些被磨得秃光秃光的石块,异常滑溜。
马像溜冰似的一面打着滑跌,为防备一失足落向深谷,一面还得跳着“狐步舞”。
蹄声咵咵响着,其雄壮是只有“马赛进行曲”可以比拟的吧。
晚霞发出彩绢般的光,一缕一缕横斜在头顶。
人同马打着滑跌,跳着舞,踏着进行曲渐渐接近彩霞,似乎马一跃身,就可以钻进去。
回望上下,溪谷间腾起茫茫浓雾,此身飘飘然,就如在云端里,觉得当真要万念俱空似的。
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真是想也不曾想到。
但是,这诗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
当将要一脚踏进云端时,马却停下来了。
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
呜呼!在这短短的行程中,我知道马与驴不同。
倘是驴(不仅刁赖,而且愚蠢),要决意怠工下来,就一个干脆,将人摔下脊背,算是给责打者的一点惩罚。
而马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它只是给一个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