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考复习:编导专业基础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艺考编导知识点总结

艺考编导知识点总结

艺考编导知识点总结一、编导的基本概念1. 编导的定义编导,是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表演领域中的一种职业角色。

编导负责设计和组织表演节目的创作过程,包括舞蹈动作、音乐编排、舞台布景、灯光效果等。

他们在舞台上负责指导演员的动作和表演,确保整个表演节目的顺利进行。

2. 编导的职责编导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舞蹈、音乐、戏剧等表演节目的创作和组织,包括节目构思、编排、排练、监督和指导等工作。

他们要通过与演员的沟通和指导,使得表演节目更加生动和有力,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节目。

3. 编导的特点编导需要具备良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表演节目。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艺术创作和表演任务。

二、编导的基本技能1. 舞蹈编导的技能舞蹈编导需要具备丰富的舞蹈知识和技术,包括舞蹈动作、舞蹈编排、舞蹈技巧等。

他们需要能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舞蹈节目,能够设计和组织舞蹈表演,使之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2. 音乐编导的技能音乐编导需要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技术,包括音乐理论、音乐编排、乐器演奏等。

他们需要能够对音乐进行创造性的构思和编排,使之能够与舞蹈、戏剧等表演节目相匹配,产生协调和和谐的效果。

3. 戏剧编导的技能戏剧编导需要具备丰富的戏剧知识和技术,包括表演技巧、剧本分析、导演方法等。

他们需要能够对戏剧故事进行深入理解和把握,能够通过表演技巧和舞台设置,使之能够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编导的工作流程1. 节目构思编导首先需要进行节目构思,确定节目的整体框架和主题,确定节目的风格和风格,然后根据主题和风格,进行节目内容的创作和编排。

2. 节目编排编导在确定节目的整体框架和主题后,需要对节目进行具体的编排,包括舞蹈动作的设计、音乐编排的选择、舞台设置和灯光效果等。

3. 排练指导编导需要负责节目的排练和指导工作,与演员进行紧密合作,对他们的表演进行指导和指导,保证整个表演节目的质量和效果。

舞蹈编导重要基础知识点

舞蹈编导重要基础知识点

舞蹈编导重要基础知识点
舞蹈编导是舞蹈创作和组织的重要角色,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点才能担任这一职位。

以下是一些舞蹈编导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1. 舞蹈历史和风格:舞蹈编导应熟悉舞蹈的历史和不同风格,包括古典舞、现代舞、民间舞等。

对不同风格的了解可以帮助编导创作出独特的舞蹈作品。

2. 身体动力学和解剖学:了解身体的动作原理以及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编导更好地指导舞者的动作和身体表达。

此外,对身体姿势和身体能力有深入的研究也是必要的。

3. 节奏和音乐理论:舞蹈是与音乐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

舞蹈编导需要熟悉节奏和音乐理论,以便将舞蹈动作与音乐相协调。

4. 舞台美学和空间设计:舞台是舞蹈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编导需要了解舞台美学,包括舞台布景、灯光设计、道具运用等,以便将舞蹈作品呈现得更具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5. 剧本写作和编舞技巧:舞蹈编导需要具备剧本写作和编舞技巧,以便将故事情节和舞蹈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作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需要编导熟悉剧本结构和编舞的方法。

6. 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作为舞蹈编导,除了个人的技术和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编导需要与舞蹈演员、音乐指导、舞台美术师等合作,协调各方资源,确保舞蹈作品的顺利创作和演出。

以上是舞蹈编导所需掌握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舞蹈编导更好地创作舞蹈作品,提升表演质量和艺术感染力。

编导考试知识点总结

编导考试知识点总结

编导考试知识点总结一、编导的基本概念编导是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之外的又一主创专业。

编导职能概念是指用于电视剧、电影等影视节目从表演样本中挑选定员,制订排练计划及排练表,指导演员排练表演、并对表演进行改进等工作的一门专业。

二、编导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播音嘶业基础知识1)音乐美学2)音乐剧理基础3)影视音乐赏析4)编导基础技能5)广播电视节目结构设计6)影视物镜艺术2.导演基础知识1)导演基础理论2)导演人物塑造3)导演历史4)导演抱负5)导演基本功3.表演基础知识1)表演基础理论2)表演史3)表演学基础4)舞台表演5)影视表演4.纪录片摄制知识1)纪录片理论2)影视摄影基础3)录音基础技能4)微电影摄制5)传媒创作基础5.动画制作知识1)动画制作基础理论 2)影视特效制作3)影视动画理论4)动画导演基础5)影视后期制作6.电视节目制作1)电视节目理论基础 2)电视节目创作3)电视剧制作4)广告片制作5)电视综艺节目制作7.编导艺术表达技能1)创意设计2)导演造型3)影视导演4)编导语言5)影片棚内外导演8.戏剧写作1)戏剧美学2)戏剧导演3)影视写作4)纪实文学5)影视美学三、编导的主要作用1.编导与编剧的关系在影视制作过程中,编导与编剧是密切相关的。

编导负责根据编剧的剧本进行排练,指导演员表演,对表演进行改进等工作。

而编剧则是负责提供剧本,构思故事情节,创作角色对白等内容。

编导与编剧的良好配合,才能够使得影视作品更加完美。

2.编导与导演的关系编导和导演都是电影电视作品创作中的重要角色。

编导负责排练指导、表演指导等工作,而导演则是负责影视作品的全面指导,包括剧本拍摄等工作。

编导与导演之间需要良好的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够使得影视作品取得成功。

3.编导与演员的关系编导需要负责对演员进行表演指导,并协助演员进行角色塑造。

与演员之间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才能够使得演员的表演更加出彩。

四、编导的工作流程1.剧本阅读剧本是影视作品的灵魂,编导需要根据剧本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故事情节、角色性格等内容。

编导艺考文学常识

编导艺考文学常识

编导艺考文学常识导语:编导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文学知识。

作为编导艺考的考生,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学常识。

本文将从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分类、文学流派等几个方面介绍编导艺考所需的文学常识。

一、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人类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意境的艺术形式。

它是一种通过文字创作的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文体。

文学作品通过文字的运用,可以展现出人类的智慧、情感和美感。

二、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创作形式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按照内容可分为史诗、哲学文学、社会文学、爱情文学等;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

三、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具有某种特定艺术风格和创作思想而形成的文学类型。

常见的文学流派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抒情主义、幽默主义等。

不同的流派代表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审美观念,对于编导艺考来说,了解各种文学流派的特点对于创作和解读文学作品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作品。

作为编导艺考考生,熟悉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文学名家文学名家是指在文学领域具有卓越成就和重要影响的作家。

编导艺考考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学名家及其代表作品。

例如中国的鲁迅、李白、杜甫等,国外的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等。

通过研究他们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演变和发展,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

六、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学科。

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和文学评论等内容。

编导艺考考生需要了解一些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例如,了解一些常见的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能够帮助考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手法。

艺术高考复习:编导专业基础知识汇总.doc

艺术高考复习:编导专业基础知识汇总.doc

艺术高考复习:编导专业基础知识汇总下面是编导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在艺术高考小常见的考点,供艺术高考考生复习吋参考。

什么是电影?电影起源于哪里?根据视觉暂超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彖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过程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彖以表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式。

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我们目前看到的电影,正是根据这种视觉暂留理论,以每秒24格画而匀速转动,使一系列静态画而因视觉暂留作用而填没画而间的空隙,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彖,产生逼真的动感。

到了1894・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制成能将影彖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真正的电影终于诞生了。

早期电影都是黑白无声片,然而,给电影配音个添色的尝试几乎是与电影诞牛的同时开始的。

最先给电影配音全部采用临场人工操作的方式。

1 928年世界上第一部音话同步的有声电影问世,配音设备为用机械连接装置带动大型录音唱片造成音画同步效果的维他风系统,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光学录音系统所代替。

彩色电影在其原始阶段也是人工操作的,直到1935 年,三色的彩色系统问世,才拍出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

蒙太奇來占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而、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Z通过形彖间相辅相承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什么是淡入淡出?淡入淡出也称“渐显渐隐电影中表现时间、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

编导艺考文艺常识考题

编导艺考文艺常识考题

文艺常识考题一、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A《爵士歌王》B《一个国家的诞生》C《火车大劫案》D《火车到站》2、在展示情节、作为过场和人物对话时一般使用()A远景镜头B中景镜头C近景镜头D特写镜头3、《公民凯恩》的导演是()A小罗伯特·唐尼B奥逊·威尔斯C伍迪·艾伦D蒂姆·波顿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是()A《广岛之恋》B《筋疲力尽》C《偷自行车的人》D《铁皮鼓》5、下列不属于访谈类电视节目的是()A《鲁豫有约》B《杨澜访谈录》C《中国新说唱》D《非常静距离》6、下列不属于鲁迅作品的是()A《华盖集》B《呐喊》C《花边文学》D《尝试集》7、下列剧目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A《李尔王》B《第十二夜》C《仲夏夜之梦》D《威尼斯商人》8、“现代戏剧之父”是挪威戏剧家()、A易卜生B安徒生C卡夫卡D杰克·伦敦9、被誉为“现代美术之父”的艺术家是A塞尚B高更C梵高D康定斯基10、基督教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式、()式和哥特式三种。

A巴洛克B洛可可C北欧D拜占庭11、戏剧的本质是()A冲突B动作C情节D结构1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 D 七夕节13、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4、中国戏剧史上成功塑造“繁漪”这一人物的作品是()A《日出》B《上海屋檐下》C《雷雨》D《茶馆》15、画面构图中最主要的是()A主体B近景C中景D背景16、下列艺术形式属于视听艺术的是()A影视B戏剧C绘画D文学17、“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发明者是()A普多夫金B格里菲斯C爱森斯坦D爱因汉姆18、小津安二郎的“低机位”实际上一种()A俯视镜头B仰视镜头C平视镜头D斜视镜头19、下列电影作品中,不是卓别林主演的是()A《美人计》B《大独裁者》C《镀金时代》D《大独裁者》20、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21、我国笫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汉书》B《战国策》C《史记》 D《资治通鉴》22、“电影”这个名称来自()A 爱迪生 B牛顿C 伽利略 D毕加索23、世界上三大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和()A 道教 B伊斯兰教C 天主教 D东正教24、电影《十面埋伏》的导演是()A 张艺谋B陈凯歌C 冯小刚D田壮壮2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编导艺考的基础知识

编导艺考的基础知识

编导艺考的基础知识编导艺考的基础知识编导是电视纪实作品的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的工作人员。

编导艺考临近,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编导考试的基础知识,一起看看吧!1、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

2、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艺传统的源头(人物和作品):现实主义是《诗经》浪漫主义是《楚辞》3、奴隶社会艺术的典型代表:司母戊鼎中国《甘石星经》《诗经》诸子百家古罗马角斗场,埃及金字塔。

文学方面,《汉谟拉比法典》4、汉字形体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魏碑)、楷书。

5、《诗经》的“六义”(《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种表现手法):风、雅、颂,赋、比、兴6、“六艺”的内容7、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8、中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及其代表作品:汉代孔雀东南飞木兰词乐府双璧。

11、汉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骚体赋的代表作是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

枚乘的《七发》;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司马相如的名篇《子虚赋》、《上林赋》代表了汉代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

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12、田园诗和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相思》、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边塞诗凉州词(唐)王翰古从军行李颀从军行王昌龄13、“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三曹”:曹操曹植曹丕、“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14、《文心雕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着作,南北朝时期刘勰撰。

字彦和,东莞莒,世居系品。

15、“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16、“豪放派”苏轼、辛弃疾水调歌头》《江城子》《破阵子》,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音乐编导知识点总结大全

音乐编导知识点总结大全

音乐编导知识点总结大全音乐编导,是指音乐指挥和音乐编曲两个方面的结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音乐编导既包括对音乐的指挥控制,也包括对音乐编曲的创作和安排。

在音乐演奏、创作和录制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音乐编导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的基础知识是音乐编导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的音高、节奏、音色、和声、曲式等方面。

音高是音乐的基本元素,它决定了音乐的音符和音程。

节奏则是音乐中的时间感,决定了音符的时值和节拍的组织。

音色是指不同乐器和声音之间的差异性,它决定了音乐的表现力和丰富性。

和声是指不同声部之间的和谐关系,它决定了音乐的和声运动和音韵美感。

曲式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形式,它决定了音乐的整体格局和发展逻辑。

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音乐编导的学习和实践都至关重要。

2. 演奏能力音乐编导需要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这包括钢琴、指挥、打击乐和管弦乐等方面。

钢琴是音乐编导的基本工具,熟练的钢琴演奏能力可以帮助音乐编导理解和表达音乐作品。

指挥是音乐编导的专业技能,它需要学习和掌握指挥的姿势、动作、手势、节拍等基本要素。

打击乐和管弦乐则是音乐编导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乐器演奏技巧,它们包括打击乐器如鼓、钹、木琴、铃铛等,以及管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号角等。

3. 创作能力音乐编导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这包括音乐作品的编曲和安排。

编曲是指对音乐作品的改编和重新构思,而安排则是指对音乐作品的整体布局和部分细节的设计。

音乐编导需要了解不同乐器之间的和谐关系和配合关系,以及整体效果和细节表现之间的关系。

此外,音乐编导还需要了解音乐形式和结构的规律,以及音乐演奏和录制的技术要求,这些都是创作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和素养。

4. 记谱能力音乐编导需要具备一定的记谱能力,这是对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

记谱标识是音乐作品的书写和传播媒介,它决定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和传达效果。

编导专业知识必备总结

编导专业知识必备总结

编导专业知识必备总结
编导,是指编导演、制作电影、电视、戏剧等的专业人才。

在实
际操作中,编导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包括技术知识
和艺术理论。

下面是编导专业知识必备总结。

一、剧本写作与构思能力
编导最基本的技能就是剧本写作,这需要在创意、行文、人物等
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这样才能让剧本更加精彩。

还需要有构思能力,
用不同手法实现故事情节。

二、摄影构图和拍摄技能
摄像是拍摄中很核心的环节,编导应了解拍摄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如灯光、声音、构图等,掌握专业技巧,才能做出让人满意的作品。

三、音乐和音效的独立掌握能力
音乐和音效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们能让剧情更加感动、更
加搞笑或恐怖。

所以,编导应能独立掌握音乐的引入和音效的制作。

四、导演技巧
导演需要能够掌握场景的节奏,设定艺术要求和完成演出。

编导
应能够与演员交流意图和想法,调整场景,指导演员表演。

五、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是编导必须掌握的关键知识,这需要了解剪辑软件、特效制作、色彩校正。

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制作出真正精美、独特的影片。

总之,编导是一门深入广泛的艺术和技术学科,需要审美和实践技巧的结合,所以掌握以上知识,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导人才。

艺考编导的基础知识资料

艺考编导的基础知识资料

艺考编导的基础知识资料
艺考编导的基础知识
艺考编导是指参加高校院校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并选择了编导
专业的学生。

编导专业是比较特殊的专业,需要掌握艺术和文化、人文社会以及管理和组织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艺考编导的基
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影制作知识
编导专业需要掌握电影制作的基础知识,这涉及到摄影、剪辑、音乐、策划等方面的知识。

如何拍摄一部电影,一场戏该如何布局,如何选择音乐,如何通过剪辑创造出效果等都需要注意。

二、戏剧表演知识
编导专业的学生还需要掌握戏剧表演的知识。

这涉及到戏剧的
历史、发展、文化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了解演员的表
演技巧,如何布置舞台和灯光等方面的知识。

三、影视文化知识
影视文化是编导专业不可缺少的知识点,需要掌握电影、电视的历史、发展、技术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这需要学生了解各种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影视文化,掌握电影制片、电视制作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四、艺术理论知识
编导专业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如美学、哲学等。

这些知识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造和实现艺术作品,同时也为一些深度探讨和拓展提供了理论基石。

五、项目管理知识
编导专业涉及到项目的策划和执行,需要掌握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

如了解项目的目标、资源配置、沟通、任务分配、控制执行和协调决策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艺考编导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不断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创造和组织能力,以及注重实际应用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能力。

编导专业知识1

编导专业知识1

编导专业知识1⽂艺常识汇总 :●摄影构图中突出主体的⼋种⽅法:摄影构图中⽤以突出主体的最简单的⽅法,是将主体居于画⾯的中⼼。

由于⼈物和物体处于长⽅形画⾯的中⼼部位,整个照⽚具有⼀种特殊的稳定性。

苏联摄影家A·德科指出,这种把主体位于画⾯中⼼的构图⽅法,是处理主题的最有效的艺术⽅法之⼀.但是,在运⽤这种构图⽅法时,应相当细⼼地安排⼈物与物体,因为将主体置于画⾯的⼏何中⼼,往往会使照⽚显得较为呆板。

例如有些初学摄影的⼈,常把被摄⼈物安排在取景范围的中⼼,并让其正⾯对着照相机,两眼注视着镜头。

结果照⽚显得呆板,⽽且画⾯四周都留有⼤⼩⼀样的空⽩。

这种构图法,更适宜拍摄有关运动的题材。

德科将摄影实践中⼀般采⽤的突出主体的⽅法,归纳为以下⼏种:1.把主要表现对象拍成特写或接近于特写的中景,这就要求从近距离拍摄,画⾯范围只是⼀个⼩空间。

2.将主体配置在前景中,这样画⾯就可以包含⾜够⼤的空间,成为⼀张全景照⽚。

3.使主体与背景在影调或⾊调上有适当的差异,或形成鲜明的对⽐。

4.⽤光线强调构图中的主要部分,使之显得亮度最⾼。

5。

对主体进⾏精确聚焦,使次要部分或背景失去清晰度。

6.使画⾯中的主线向涵义中⼼集结,并⽤光斑加以强调,这种⽅法多⽤于表现内景。

7.把主体设置在画⾯中⼼或靠近中⼼的部位。

如果近处没有特别引⼈注⽬的东西,观众⾸先就会注意到主体。

8.⽤拍摄⾓度来着重强调主体。

但须注意,不应⽤极度的俯⾓或仰⾓。

德科认为,光线是最有效的造型⼿段,可以充分⽤以强调被摄主体。

下列⼀些光线条件能够突出主体的⽴体形状、空间感和表⾯结构。

例如,较暗的前景和较明亮的背景。

能强调出被摄体的空间纵深感;暗⾊体态的轮廓形状在谈⾊的背景上可以很好地被描绘出来;同样,淡⾊的体态在暗⾊的背景上会显得很清晰;富有表现⼒的明暗、物体表⾯上和谐的影调层次的交替变化,使物体显得与原物相像,因⽽,照⽚也就活⽣⽣地表现了实际的被摄主体。

美国摄影家凯瑟琳·卡尔霍思指出,观众看照⽚时往往⾸先注意照⽚上的明亮部分,并且会以为这是趣味中⼼。

编导基础重点

编导基础重点

编导基础重点编导基础重点第一章电视编导简述1.制片人中心制:①制片人中心制是指整个生产过程中,制片人拥有最重要的话语权。

②制片人中心制中的制片人是整部电影生产活动的主导者,有最高的决策权,对整个影片生产与营销负责。

2.导演组以及分工:①总导演:即从总体上负责电影生产的艺术策划,并参与到关键环节的拍摄与制作之中,是艺术与业务的把关人。

一般由比较有名气的导演担当。

②执行导演:即听从总导演的安排,落实、实现已拟好的摄制规划,负责具体业务的操持,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进行现场拍摄的导演。

有时,如果总导演只是挂名,而执行导演履行的就是总导演与执行导演的所有工作。

③副导演:即导演的副手,给导演打下手。

④助理导演:即导演助理,不设副导演时,助理导演相当于副导演;如设副导演,导演助理则分担副导演部分职责。

⑤联合导演:即两个以上的导演共同担纲某个影片的摄制任务。

3.电视编导:除新闻消息类、新闻专题类节目与电视剧外,一般在社会专题类、访谈类、文艺娱乐类、生活服务类、大型活动类节目中,担纲策划、采访、拍摄、导演、主持、编辑、制作以及联络、管理等任务的,往往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创作团队,而在这个创作团队中起着核心作用并对整个具体节目负责的主创人员,一般称为电视编导,简称编导,有时也称作导演。

4.电视编导的特点:①大型新闻专题类节目,有时也会设置编导岗位。

②电视编导是一个人数众多的职业群体,是电视台最为基层也最为重要的群体之一。

③电视编导是一种相对综合性得而岗位。

5.电视编导的两大功能:①创作功能:电视编导从事的节目生产依然带有强烈的文化创意,其创作色彩依然浓郁。

创作的各个环节无不渗入编导的个人意志。

从这个意义来讲,编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创作者。

②管理功能:电视编导策划除了是专业性的创作者,还必须是整个创作团队的管理者,包括具体事务的分工、指挥、布置、以及财务预算与开支等。

第二章电视作为艺术的影像媒介6.电视收视的三个定位:①受众定位②内容定位③风格定位7.电视作为弱逻辑性媒介的特性:电视不同于印刷媒介叙事,表现出片断性、反复性与弱逻辑性的媒介特性。

编导文艺常识

编导文艺常识

编导文艺常识
编导是一项需要综合素质的工作,需要有扎实的文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以下是编导工作中常用的文艺常识:
1.文艺形式:编导需要熟悉各种文艺形式,如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

了解它们的特点、发展历程、流派风格,有助于编导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艺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好地进行创作。

2.文艺创作:编导需要了解文艺创作的基本流程,如选题、构思、创作、排练等。

同时也需要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如形式美、思想性、表现力等。

3.文艺理论:编导需要熟悉文艺理论,如美学、文艺学、审美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为编导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有助于提高编导的文艺素养和理论水平。

4.文艺史:编导需要了解文艺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如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这些历史可以帮助编导更好地理解文艺作品的历史渊源和背景,更好地进行创作。

5.文艺评论:编导需要了解文艺评论的基本知识,如评论的基本方法、评论的基本原则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编导更好地理解文艺作品的优缺点,更好地进行创作。

6.文艺活动:编导需要了解文艺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如文艺节、文艺晚会、文艺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为编导提供实践机会,有助于提高编导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总之,编导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艺常识,这些常识可以帮助编导更
好地理解和把握文艺作品,更好地进行文艺创作和管理工作。

编导生知识点

编导生知识点

编导生知识点编导是指导演和舞美设计师的助手,他们负责协助导演进行舞台上的布景、道具、服装等工作。

编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他们需要具备各种知识和技巧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编导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剧本分析:编导生需要对剧本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剧情、角色性格、场景等。

只有通过对剧本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舞美设计和演员导演工作。

2.舞台布景设计:编导生需要学习舞台布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舞台的大小、形状、高度等方面的考虑。

他们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舞台效果,如背景幕布、灯光效果等,以便能够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

3.道具设计:道具在舞台表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编导生需要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道具,并了解制作和使用的方法。

他们还需要与道具师密切合作,确保道具的使用符合演出的需要。

4.服装设计:编导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服装,使其与角色和剧情相匹配。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服装特点,并在设计中融入自己的创意。

5.演员导演:编导生需要学习如何与演员合作,引导演员理解角色和剧情,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表演风格和技巧,并根据剧目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指导。

6.舞台管理:编导生还需要学习舞台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舞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演出场地的布置和管理等。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演出场地和舞台设备的特点,以便能够做好相应的工作。

7.剧目策划:编导生需要了解剧目策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如何选择适合的剧目,如何安排演出时间和场地等。

他们还需要与制片人和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确保剧目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编导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巧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他们不仅要熟悉舞台布景设计和道具服装的制作和使用,还要了解演员导演的基本原理和舞台管理的知识。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编导生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导,为舞台表演带来更加精彩的效果。

编导生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职业,他们需要具备创造力和耐心,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完成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高考复习:编导专业基础知识汇

下面是编导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在艺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供艺术高考考生复习时参考。

什么是电影?电影起源于哪里?
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象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过程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象以表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式。

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我们目前看到的电影,正是根据这种"视觉暂留"理论,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使一系列静态画面因视觉暂留作用而填没画面间的空隙,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到了1894-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制成能将影象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真正的电影终于诞生了。

早期电影都是黑白无声片,然而,给电影配音个添色的尝试几乎是与电影诞生的同时开始的。

最先给电影配音全部采用临场人工操作的方式。

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音话同步的有声电影问世,配音设备为用机械连接装置带动大型录音唱片造成音画同步效果的"维他风"系统,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光学录音系统所代替。

彩色电影在其原始阶段也是人工操作的,直到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问世,才拍出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

蒙太奇
来自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承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什么是淡入淡出?
淡入淡出也称“渐显渐隐”。

电影中表现时间、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

后一个画面逐渐显现,最后完全清晰,这个镜头的开端称“淡入”,表示一个段落的开始;前一个画面渐渐隐去直至完全消失,称“淡出”,表示一个段落的结束。

淡入、淡出节奏舒缓,具有抒情意味,并能给观众以视觉上的间歇,产生一种完整的段落感。

随着电影节奏的加快,今已较少采用。

什么是导演?导演的工作都是什么?
导演是电影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把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的总负责人。

作为电影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组织和团结摄制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摄制
组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

导演的再创作以电影文学剧本为基础,运用蒙太奇思维进行艺术构思,编写分镜头剧本和“导演阐述”,包括对未来影片主题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写,场面的调度。

电视基础知识部分
1817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了化学元素---硒
1884年,德国人保罗?尼普科夫发明了机械电视扫描盘,当这种打上了螺旋线状的一列小孔的圆盘转动时,影像即被分解成单个像点,逐一出现。

在人的眼中,这个快速扫描的过程,又被融合为一个个完整的图像。

我们今天的电视是在“尼普科夫转盘”的原理上发展起来的。

1887年,德国人赫兹首先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和接收,从而为电磁学的发展和无线广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906年圣诞之夜,加拿大人费辛顿从美国马萨诸赛州的布兰特罗克镇广播的圣诞歌曲和路德圣经,被行驶在大西洋上的轮船报务员接收,被认为是广播时代的开始。

被称之为“电视之父”的是英国工程师贝尔德。

1925年4月,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机械电视机。

电视的三基色是:红、绿、蓝。

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台是1936年开办的英国广播公司(BBC)
第一位在电视上出现的总统,是美国总统罗斯福。

世界主要电视台:
英国广播公司BBC
全美广播公司NBC
美国广播公司ABC
美国有线电视网CNN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日本广播协会NHK
日本广播电视网NTV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
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的国家。

1959年,美国的安培公司研制出4磁头录象机,是电视历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到达月球,世界上共有7.2亿人通过卫星转播收看了这一人类的壮举。

1958年5月1日19时,中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正式播出,第一台电视是由天津无线电厂生产的“北京牌”电视。

我国播出的第一部电视剧是《一口菜饼子》。

1974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彩色节目。

1978年1月1日,《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简称《新闻联播》)正式设立。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称“中央电视台”。

有线电视(CATV)利用同轴电缆或光缆组成的传输分配网络,把电
视节目传送给观众的电视广播方式。

其特点是:节目容量大,不易受外界干扰,节目质量高,能实现付费电视,能与计算机和数据库相连,扩大用途。

卫星电视广播:就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上的转发器,向地面进行的电视广播。

其最大特点是覆盖面广。

1964年,北京饭店安装了国内第一个共用电视试验系统。

[艺术高考复习:编导专业基础知识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