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第国际经济学二讲
第二讲标准贸易模型一、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PPF●PPF的特点:曲线上各点的切线的斜率边际转换率MRT,为生产两个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
●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的PPF的特点:右下方倾斜,凹向原点。
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一国为了获得每天多生产单位某商品的资源而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另一商品的产量。
边际成本递增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
生产可能曲线都凹向原点,表明机会成本递增的。
X对Y的边际转换率就是每多生产1单位X而少生产Y的数量。
故边际转换率可用来表示X(横轴上的商品)的边际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X对Y的边际转换率可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该点的斜率来表示。
机会成本递增的产生是由于生产所需的要素或资源具有以下特征:(1)不是同质的(即同种要素的所有单位并不是完全相同或质量相同的);(2)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比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在生产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的同时,它必须要利用那些效率较低或并不完全适合生产这种商品的资源或要素。
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每多生产1单位该种商品,就必须越来越多地放弃另一商品的生产以提供足够的资源。
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不同的原因:两国有不同的要素或资源禀赋;两国使用了不同的生产技术。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CIC)[来源于个人无差异曲线]●偏好和收入水平既定、效用相同●右下方倾斜●离原点越远的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两两不相交●凸向原点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较高的曲线反映较高的满足程度,较低的曲线反映较低的满足程度。
X对Y的边际替代率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1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并且随着该国的消费组合沿该曲线下移而下降。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递减反映:一国消费X越多,则其消费Y越少。
该国每多消费1单位X,只会放弃越来越少的Y商品。
第三章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 具体内容见P56-57 • 通过分工与 贸易,每国都可消费生产可 贸易, 能性曲线以外的商品组合, 能性曲线以外的商品组合,即突破了贸 易前PPF对消费的约束 对消费的约束, 易前PPF对消费的约束,获得更大的福 利。 • 3。国际贸易下的相对均衡价格: 国际贸易下的相对均衡价格: 国际贸易下的相对均衡价格 就是贸易平衡时贸易双方共同的相对 价格。 注意 注意: 价格。(注意:需求状况会影响价格的确 定和利益的分配) 定和利益的分配)
第三章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从机会成本不变到机会成本递 增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三种情况 机会成本不变( 形状?) • 1。机会成本不变(PPF or PPC形状?) 机会成本不变 形状 • 2。机会成本递增 。 • 3。机会成本递减(PPF形状?) 形状?) 。机会成本递减( 形状
•
机会成本不变的PPC 机会成本不变的
• 1。A、B两国分别在 和Y的生产上具有 。 、 两国分别在 两国分别在X和 的生产上具有 机会成本递增的特点, 机会成本递增的特点,分别作出两国的 PPF。 。 • 2。边际转换率(MRTxy): 每多生产一单 。边际转换率( 而少生产的Y数量 位X而少生产的 数量。也是 的边际成 而少生产的 数量。也是X的边际成 其大小用PPF上点的斜率表示。 上点的斜率表示。 本。其大小用 上点的斜率表示
七、交易所得和分工所得
• 1。贸易所得分为 贸易所得分为: 贸易所得分为 交易所得:生产组合不变,单纯由于 (1)交易所得 交易所得 贸易条件的变化带来的利益 (2)分工所得 分工所得:完全由分工带来的利益。 分工所得 (P59) 2.一般不作区分,直接分析总的贸易所得
八、两国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封闭条件下的总体均衡
解释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
解释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PPC)是经济学中常用的概念,用于表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企业所能生产的不同组合的产品或服务。
本文将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进行解释。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通常在二维平面上展示。
横轴表示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产量,纵轴表示另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产量。
假设一个国家或企业只有有限的资源和固定的生产技术,那么它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将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则取决于资源的匮乏程度和技术水平。
对于一个国家或企业来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做出选择。
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展示了所有可能的生产组合,并揭示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产量增加时,为了分配更多资源于该产品或服务而放弃的其他产品或服务的产量。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凹型反映了资源的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这意味着生产更多的一种产品或服务需要放弃更多的另一种产品或服务,资源的转移效率会递减。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和旋转也反映了经济发展和变化。
当资源的数量增加或者技术水平提高时,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移动。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企业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产量组合可以更加多样化。
相反,当资源减少或技术水平下降时,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左移动。
生产可能性曲线也能够反映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浪费。
对于一个给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表示资源得到了最优利用,任何在曲线上的内部点都表示资源的浪费。
只有在曲线上或曲线外的点才是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的产量组合。
总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工具,用于表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的生产组合选择。
通过分析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了解资源的有效利用、机会成本和生产效率等经济问题,对于决策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际贸易实务第四章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三、成本递增与不完全分工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与成本不变条件 下的贸易模型之间存在一个基本差异。在成 本不变的条件下,每个国家都完全分工生产 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例如 A 国只生产 X 不 生产 Y,B 国只生产 Y 不生产 X。两国生产各自 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机会成本是常数。
第三节 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 础和所得
第二节 无贸易的均衡
注意一点: 两国专门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商品 的同时,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递增。 当两国生产机会成本变化到相同水平时, 即两国的商品相对价格相等时,分工便 会停止。贸易在这个价格比上达到均衡。 通过互利贸易,两国消费量均会大于没 有贸易的消费量。
第三节 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 础和所得
第四节 国际贸易均衡分析
一. 国际贸易的局部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只讨论一种商品及其相 对价格的变动情况 我们利用经济学中的基本工具:供给曲 线与需求曲线 图中分析的基本假设:世界上只有A、 B两国,两国均为贸易大国,各国供给 与需求的变动都 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第四节 国际贸易均衡分析
图中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在没有任何贸易障碍的条件下,某商 品出口国的价格会上升,进口国的价格 会下降,最后双方的国内价格都会等于 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简称是指每多第一节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二机会成本递增及生产可能性曲线差异的原因这一章给出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这一章给出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更符合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情况
机会成本递增规律
1、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即体现生产产品的最佳组合方式)。
.eg.假设某厂商有一些既定数量的资源—生产资料。
厂商利用这些资源,能生产出不同比例的X(面包/个)产品和Y(葡萄酒/桶)产品,但总是受以下条件的制约,即如果多生产X,则必然少生产Y,反之则反是。
假设该厂商每天的生产可能性如表1所示。
根据的数据,如果用横轴代表X产品的产量,纵轴代表Y产品的产量,将生产的各种可能性(即X和Y两种产品不同产量组合点)连结起来,即构成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
图1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图1中,AB曲线就是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它是指厂商充分利用既定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时,两种产品产量的各种可能组合点的轨迹。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在一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的产量。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是在一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厂商生产两种产品时,为了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而必须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用公式可表示为:MRT XY=△Y/△X = dY/dX上式的经济含义是,为了增加一单位X产品,需要相应减少用于生产Y产品的资源数量。
因此,两种产品的MRT,也就是生产一单位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即用一定的资源生产一单位的某种产品而放弃掉的用该资源生产其它产品的数量。
一般来说,当厂商将其所有资源都用之于生产Y产品时,并不是所有资源的生产率都是相同的。
当厂商决定将一部分资源转向生产X产品时,这部分资源通常属于生产Y产品效率低而生产X产品效率高的资源。
因而在转换的最初阶段,同量资源所生产的X产品多,由此相应减少的Y产品少。
这时X对Y的边际转换(△Y/△X)较低。
eg.表1中的生产可能性A转换到B,MRT =(125-150)/(125-0)= -25/125 =|0.2|。
国际经济学2-2015
第二节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和生产可能性曲 线的形状 1.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 素的比例。
K K L X L Y
X 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Y 为资本密集型商品
• 要素密集度图示
2.要素禀赋(要素丰裕度)
要素禀赋(要素丰裕度)指一国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 比例假设有两种要素资本( K )与劳动( L ),则要素禀赋 可由 K/L 表示,也可由 w/r 表示。若一国 K/L 大于他国,则 称该国为资本丰富而劳动稀缺的国家,他国则为劳动丰富而 资本稀缺的国家。。 ( 1 )用物质单位表示
• 第二节提供曲线 • 一、概念 • 提供曲线(offer curve)有时也称相互需求曲线 (reciprocal demand curve),反映的是一国为 了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 商品数量,也就是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 一国愿意出口与进口商品量的组合。
• 二、提供曲线的推导 • 1 提供曲线的简单推导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 第一节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 一、对于机会成本递增的说明 • 机会成本不变( 1 )不符合实际;( 2 )难以得到唯 一的均衡解。 • 机会成本递增原因:(1)生产要素不同质;(2)不 同产品生产要素投入比例不同。 • 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随着某种产品产量的增长,一国 多生产一单位该产品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另一种产品 的产量机会成本递增使生产可能性边界成为一条凹向 原点的曲线。
T Px 100 P m
第五章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 H-O 理论)
• 引言 • 要素禀赋理论(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 • 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后 经萨缪尔森等人加以完善,是现代国际贸 易理论的典范。(俄林1977年与米德同获 诺贝尔奖;萨缪尔森1970年获奖。)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在方案及投资决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F
5
0
图中M点的产量组合不是最大组合,N点是在现有资源、
技术条件下达不到的产量组合 。只有当社会进步、技术发 展和资源增加以后,生产可能线向外扩张,达到HK线,才
能达到N点的产品的产量组合。
2.生产可能性曲线特征
(1)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0表示在资 源既定的条件下,增加一种产品的产量就必须减少另一种产 品的产量。用边际转换率MRTXY来表示这种关系:
(2)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上凸的曲线(凹向原点), 说明边际转换率是递增的。见下图:
对X产品,产量增加ΔX,当Xb>Xa时,存在ΔYb>ΔYa,
说明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增加一种产品的产量就必须减少 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且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是递增的。
二、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在产品生产中的描述: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 种产品时所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为该产品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1.生产可能到的两种产品最大的产 量组合所确定的曲线。
如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有X、Y两种产品,存在六种产量组 合,见下表及下图:
产量组合
X产品
Y产品
A
0
15
B
1
14
C
2
12
D
3
9
E
4
5
机会成本概念成立需满足如下条件:
(1)资源可以用于各种用途;
(2)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3)资源是充分利用的。
根据机会成本的定义,边际转换率体现了机会成本的变
化规律,即:X产品的产量增加ΔX,则放弃生产Y产品的产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
OY 契约线外任一点都
不。线是比段帕如上累从任托Z一到最点A优都的的表 生Y(下生=产2列产L)K/利 五 利bM-(益个益aR/〔条〔Sb)=专件专XP业同业x/P化时化y 利满利益足益无〕,〕差:可:异是以是曲指保指线国证国与家了家预之两之算间国间线通在通相过封过切贸闭贸,1易条易也5,件,就0从下从X是差的差说能相能预扩对扩算2张价张0线Y上格上=价取完取格得全得线的相的3福同福0利,利0。从。X而B国际贸易不可能发生:
消费利益〔交换利益〕:是指国家之间通过贸易 ,消费者从价格降低上取得的福利。社会福利水 平从E点到F点,社会无差异曲线从U1扩到U2 。 〔生产未调整,价格变化〕
生产利益〔专业化利益〕:是指国家之间通过贸 易,从差能扩张上取得的福利。社会福利水平从 E点到C点,社会无差异曲线从U2扩到U3 〔假定 价格未变,仅考虑生产调整〕
PA
DA
b+d n
Q
O
P
B国出口
供给曲线
i
A国进口
hk n
供给曲线 PB
j
QO
SB
DB Q
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下列五个条件同时满足,可以保证了两国在封闭条件下 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从而国际贸易不可能发生:
(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4)规模收益不变 (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 不存在外部经济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价格之差无国际贸易情况下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pasadab国出口供给曲线a国进口供给曲线padbsb封闭下剩余开放下剩余贸易净效益封闭下剩余开放下剩余贸易净效益生产者剩余hk合计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下列五个条件同时满足可以保证了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从而国际贸易不可能发生
经济学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什么
经济学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什么在经济学的广袤世界里,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就像是一张地图,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经济体在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产品组合的可能性边界。
想象一下,我们有一个简单的经济体,它只生产两种产品,比如汽车和面包。
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这个经济体能够生产出各种不同数量的汽车和面包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用来描绘这些可能的组合的。
这条曲线的形状通常是向外凸出的。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资源的适用性不同。
当我们把资源从生产一种产品转移到生产另一种产品时,一开始效率会比较高,能获得较大的增量。
比如说,最初从生产汽车转向生产面包,因为资源的重新配置比较容易,所以面包的产量增加会比较多。
但随着转移的资源越来越多,由于一些资源可能并不完全适合新的生产,效率就会逐渐下降,面包产量的增加就会变得越来越少。
那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主要是由资源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决定的。
如果一个经济体拥有更多的资源,比如更多的劳动力、更多的原材料或者更先进的生产设备,那么它就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会向外移动。
同样,如果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比如说生产工艺改进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也能够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这意味着这个经济体能够生产出更多的汽车和面包的组合,经济增长了。
反过来,如果资源减少或者技术退步,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会向内移动。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经济体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减少了,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生产可能性曲线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帮助我们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每一个点都代表了一种生产组合。
当我们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时,必然要减少另一种产品的生产。
减少的那种产品的数量就是增加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比如说,如果我们要多生产一辆汽车,就必须少生产一定数量的面包。
少生产的面包的数量就是多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
第二章(2)国际经济学
贸易利益的来源——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 (1)交换所得是由于贸易的发生,出口和进口商 品的相对价格提高,导致福利水平增加的部分。 (2)分工所得是由于资源从比较劣势的部门转移 到比较优势的部门,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而使福 利水平增加的部分。
Y
E T
Ⅱ
A
Ⅲ Ⅰ
B
PW
O
PW
X
图2-9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多生产1单位某产品就 必须牺牲另一产品的产量。那么,各国具体应当 专业化生产何种商品,并不是由生产商品耗费的 劳动量或实际支出成本来决定,而应该考察物品 的机会成本。与他国相比,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如果低的话,那么该产品就具有比较优势,反之 则处于比较劣势。
二、机会成本一定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贸易条件、相互需求及贸易福利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指的是一国 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 交换比率。在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中, 一国的出口产品的价格和进口产品价格的比率 就是该国的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的变化取决于双方对进口商品的 需求弹性。如果一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 但对方对自己的需求并没有增加,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条件会对自己不利而 对对方有利,尤其当对方对自己的商品缺乏弹 性时,将会使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更为剧 烈,贸易条件就会更有利于进口需求弹性弱的 一方。
当机会成本一定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 条直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也称为“边际转换 率”(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表示每多生产1单位的X(横轴商品) 而减少的Y (纵轴商品)数量,就是 X 的机会 成本。
表2-1
机会成本递增前提,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消费偏好不同存在分工与
机会成本递增前提,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消费偏
好不同存在分工与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产品的生产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在李嘉图的模型中,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是递增的。
因此,机会成本是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就是一条直线,消费偏好不同存在分工的差异。
但是,新古典学派认为,劳动、土地和资本都是生产要素。
哈伯勒把这些生产要素称为特定要素。
特定要素在一国内部是可以自由流动的,由于最初特定要素从一个产业流向另一个产业是比较适应市场需求的,对该产业的贡献较大,但随着要素流动数量的增加,以后那些要素的适应性逐渐减弱,对该产业的贡献也越来越小。
这种情况称为机会成本递增。
(二)边际效用递减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是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但是它不是单个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的简单相加,因为单个消费者的效用的大小是无法衡量的。
为社会无差异曲线,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社会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一点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是相同的。
5讲_第2章_西方主要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B_李嘉图模型拓展2
假设该国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变化状况与前例相同,而 该国出口部门的生产率从1980年的100 上升到1990年 的130,则该国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为: S=(95/110)130=112.27
这就意味着在该国出口商品中每单位国内生产要素所 得到的商品数量,1990年比1980年增加了12.27%。尽 管该国的商品贸易条件恶化了,但是因在这期间要素 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大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的幅度, 从要素贸易条件来看还是改善了。这说明要素生产率 的提高在贸易条件改善中起着重要作用。
27/47
5、贸易条件
(2)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 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它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 的能力。如果I=收入贸易条件指数,Qx=出口量指数, 其计算公式为:
I=(Px/Pm)Qx
式中Px与Qx的乘积表示一国出口总收入指数,再除以 进口价格指数,显然表示一国进口支付能力。
净贸易条件从1980年的100 下降到了1990年的86.36,下降了13.64%,这 就意味着在1990年同样的出口商品换来的进口品比1980年少了13.64%,
贸易条件恶化了。 1990年年底该国出口价格指数上升了5%,为105,进口价格指数下降 了10%,为90,那么这个国家的净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指数)则为:
3、这一摆动的比率要能稳定下来而成为现实的国际交换 价格,必须是贸易双方达到贸易均衡的时候,即一国 出口总量刚够支付该国进口总量的价值,或者说必须 满足国际需求方程式:
甲国进口需求量×国际交换价格=甲国的出口=乙国进 口需求量×国际交换价格=乙国的出口
16/47
2、相互需求理论的基本观点
4、国际交换价格的摆动方向和幅度,取决于彼此的商品 需求强度,即对别国产品需求强的国家,它的商品交 换对方商品的能力就要降低,国际交换价格将偏向于 它的国内交换价格,则贸易条件将变得不利,反之, 贸易条件则变得有利。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李嘉图模型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李嘉图模型
二、生产和贸易模式
• 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 (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
的产出率来衡量 : • (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
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 :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李嘉图模型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李嘉 图模型
2020/11/10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李嘉图模型
一、一般均衡分析
• (一)供给方面: 生产可能性曲线 (PPC)
Y数量
0
A B C D
X数量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李嘉图模型
•
机会成本不变的PPC
Y
X
•
机会成本递增的PPC
Y
•
机会成本递减的PPC
Y
X X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李嘉图模型
e’
S 供给
0 100
(X)
P* = 1 D 需求
e’’
进口
D 需求
200 X数量(Q) 0
100
(Y)
200 X数量 (Q)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李嘉图模型
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多个国家或多种产品贸易模型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李嘉图模型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李嘉图模型
贸易所得
• 国际市场价格:200X,100Y 1X=0.5Y 中国:100X,50Y 美国:100X,50Y • 贸易条件:如果1X=0.8Y呢?
与那些因素有关? 中国的贸易条件?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李嘉图模型
2015、12、25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由来及分析
二、 PPC -假设
• 3、生产可能性曲线,一般需作如下假设。 1、固定的资源。在一定时间上,可供使用的 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充分就业。在现有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 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使用,不存在着资源闲置。 3、生产技术。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围之内, 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是固定 不变的。 4、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 某一经济仅生产两推理过程,才能 够结束。 为什么我们要考察机会成本,因为我们想判断比较 优势。 为什么想判断比较优势?因为我们想让各自专业化, 把资源更好更有效率的利用。 为什么要专业化?因为专业化之后我们要做贸易。 贸易的结果是什么?我们都看到了,都可以获得好 处(E点在两人的PPC之外)。 当然,刚才这个比例是1:1,如果1:2、或是1:3怎样? 可以继续往下思考。
7比如说我们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我们带领着人民和分配给我们国家领土之内的所有资源共同的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生产coffee上因为我们国家的人民很喜欢吃咖啡然后我们也要出口做coffee8好我们现在一天当中可以生产100单位的coffee后来我们发现国际市场上的形势有变了或者说我们的老百姓口味又变了他想尝尝nut9所以呢也想去生产一些果仁但是我们不可能把咖啡全部放弃掉一下子都去生产nut我们就一点一点地来
• 结论: • Specialization and trade can increase productivity and output. • Trade can be good to both countries even if one country has the absolute advantage in all products. • 请记住,比较优势一定不是由你一个人占 有的,比较优势一定分散在贸易双方 。
生产可能性曲线
用 途
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 生产可能性边界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与过度的问题。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曲线的移动
平行移动。即移动后的新生产可能性边界与原有的相互平行。这表明各种产品的供给能力都同时扩大了若干倍,我们说生产规模扩大了。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生产要素的同等规模的投入造成的,是比较典型的外延扩大再生产。 非平行移动。即新生产可能性边界虽然扩张了,但与原先的并不平行。这种状往往是由技术进步引致的。技术进步不可能在每种产品的生产上同步进行,而是交错发展的。技术进步快的部门,其产量增长快,技术进步社会的生产性资源是即定的,阐明了稀缺性的概念,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现有技术水平下,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的最大产量组合。
是曲线还是直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一般来说是曲线,原因是有递增的机会成本的存在(此时向外凸),或者是规模报酬的存在(此时向原点凸)。 直线是不变的机会成本和不变的规模报酬下得出的结论。是特例。 事实上,另外有很多因素可以作用于该曲线,使其发生凹凸变化。
定 义
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英文是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简称PPF。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前提假设
固定的资源。在一定时间上,可供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充分就业。在现有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使用,不存在着资源闲置。 生产技术。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围之内,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 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
李嘉图模型的扩展
第三节李嘉图模型的扩展一、机会成本递增哈伯勒运用机会成本概念与生产可能性曲线对古典贸易理论进行了重新诠释,哈伯勒的分析其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突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单一生产要素局限的可能性。
并且,分析不再是关注于生产某种商品的资源投入数量,而是相同资源可生产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即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是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形,结果是两国可能实行完全的专业化分工。
马歇尔曾经论述过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会产生机会成本递减的情况,即随产量增加需要放弃的另一种产品产量减少。
但哈伯勒认为内部规模经济利益导致的生产扩大使得机会成本递减的情形会被机会成本递增所代替,而外部规模经济利益又常常被忽略而丧失。
所以,机会成本递减属于罕见的情形,纵使存在,结果是两国中至少一国实行完全专业化分工。
最为普遍的是机会成本递增,因为生产要素从一种商品生产转用于另一种商品生产,往往使得该生产要素不是用在它最适合生产的产品,加大了转产损失,就会出现机会成本递增。
我们先引入两个分析工具:一是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亦称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 PPF),是指在给定技术和可利用资源的条件下,用这些资源和技术所能够生产出来的各种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的轨迹。
两种产品的情形可在平面坐标表示出来,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充分而有效利用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产量的一种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各点表示资源未获充分利用,或者属于全部利用了资源但却是缺乏效率的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各点则表示现有技术和资源所达不到的产量。
图2-3 生产可能性的几种情况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点的斜率表示增加生产1单位某产品所必须牺牲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即某产品的机会成本,这一斜率也称为该产品的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 MRT),即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两种商品相互替代的比例。
生产可能性曲线
1. 固定的资源。在一定时间上,可供使用的 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 充分就业。在现有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 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使用,不存在着资源 闲置。
3. 生产技术。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围之内, 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 是固定不变的。
4. 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
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
2021/6/20
2
用途
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 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
生产可能性边界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 与过度的问题。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 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 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021/6/20
3
曲线的移动
平行移动。即移动后的新生产可能性边界与原有的 相互平行。这表明各种产品的供给能力都同时扩大 了若干倍,我们说生产规模扩大了。这种情况往往 是由于生产要素的同等规模的投入造成的,是比较 典型的外延扩大再生产。
因为社会的生产性资源是即定的,阐明了 稀缺性的概念,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 和现有技术水平下,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 的最大产量组合。ຫໍສະໝຸດ 2021/6/207
是曲线还是直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一般来说是曲线,原因是有 递增的机会成本的存在(此时向外凸),或 者是规模报酬的存在(此时向原点凸)。
直线是不变的机会成本和不变的规模报酬下 得出的结论。是特例。
定义
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 线,也可称为转换线。英文是 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简 称PPF。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 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 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 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生产可能性曲线ppt课件
精品ppt
3
曲线的移动
平行移动。即移动后的新生产可能性边界与原有的 相互平行。这表明各种产品的供给能力都同时扩大 了若干倍,我们说生产规模扩大了。这种情况往往 是由于生产要素的同等规模的投入造成的,是比较 典型的外延扩大再生产。
非平行移动。即新生产可能性边界虽然扩张了,但 与原先的并不平行。这种状往往是由技术进步引致 的。技术进步不可能在每种产品的生产上同步进行 ,而是交错发展的。技术进步快的部门,其产量增 长快,技术进步慢的部门,其产量增长慢。
整理版课件整理版课件55整理版课件整理版课件66整理版课件整理版课件77因为社会的生产性资源是即定的阐明了稀缺性的概念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现有技术水平下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的最大产量组合
定义
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 线,也可称为转换线。英文是 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简 称PPF。
3. 生产技术。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围之内, 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 是固定不变的。
4. 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
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
精品ppt
2
用途
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 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
生产可能性边界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 与过度的问题。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 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 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直线是不变的机会成本和不变的规模报酬下 得出的结论。是特例。
事实上,另外有很多因素可以作用于该曲线 ,使其发生凹凸变化。
精品ppt
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 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 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 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curve)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在一定社会的一定时期内,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也是有限的。
生产可能性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
我们知道,一国可利用的资源,按用途来说,主要用来生产资本品和消费品。
由于资源总量是一定的。
因此,要多生产消费品就必须减少资本品的产量。
那么,一个国家如何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把有限的资本分配使用于消费品和资本品的生产,是经济学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解释和回答。
现在,假定一国现有资源用来生产两种产品X(消费品)和Y(资本品)。
如果全部用来生产X产品,可生产OD单位;如果全部用来生产Y产品,可生产OA单位;如果同时用来生产X和Y两种产品,则可能有各种不同的X与Y的产量组合。
将X和Y的各种不同的产量组合描绘在坐标图上,便可得出生产可能性曲线。
如图11中F点和C点比较,少生产GB数量的Y产品(资本品),就可以多生产HE数量的X产品(消费品),因此,生产HE单位X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GB单位的Y产品。
那么,一个国家关于消费品和资本品这两大部类的生产,到底是选择F点还是C点?或者是AD线上的任何其他一点?这就是经济学所面临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生产可能性曲线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与过度的问题。
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如Q点),说明生产还是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而生产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点(如P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
只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的点,才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埃奇沃思盒状图的内容 (2)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设条件及推导 (3) 机会成本及机会成本递增的概念
封 闭 经 济 和 开放 经 (1) 能够理解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的推导 (2) 能够理解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的推导
济的一般均衡分析 (3) 能够理解贸易利益和利益的分解过程
(1)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条件及均衡解 (2)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条件及均衡解 (3)贸易利益、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的
2.1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2.1.2 生产可能性曲线 3.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Y
Y1
A
Y2
B
Y3
C
O
X1
X2
X3
X
2.2 封闭经济的均衡
2.2.1 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在封闭条件下,决定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如下:
(1) 生产达到均衡。生产中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对价
下图描述了满足上述3个条件的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状 态:
Y
T’
E U P
O
T
X
2.2 封闭经济的均衡
2.2.2 封闭经济下的相对价格差
下图中,在无贸易的条件下,A、B两国相对价格之间存在差异,
PA<PB,因此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商品上具有比
较优势。
Y
Y
T′
T′
EA
UA
YA
PA
YB
O
XA
价格:
MRS
PW Y
PW Y
(3)贸易达到均衡。一个国家的进口支出等于出口收入:
P P W X
(XP
XC )
W Y
(YC
YP )
式中:XP XC 表示商品的过剩供给;YC YP 表示商品的过剩需求。
2.3 开放经济的均衡
2.3.1 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下图描述了满足上述3个条件的一般均衡状态。
1.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设条件
根据假定,两种商品的生产函数可以分别表示为:
X FX (KX , LX ) Y FY (KY , LY )
式中:KX、LX、KY、LY分别表示X和Y两种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
由于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因此资本的供给量K 和劳动的总供给量
L可表示为:
K KX KY L LX LY
概念和图示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 定
(1) 能够理解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时国 际贸易价格的确定过程
(2) 能够理解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时国 际贸易价格的定过程
(1) 贸易条件的概念及种类 (2) 互利贸易区的确定 (3) 提供曲线的概念
第2章 新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结构
2.1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2.2 封闭经济的均衡 2.3 开放经济的均衡 2.4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2.1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2.1.1 埃奇沃思盒状图
假设在经济中所消费的商品或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在数量上 是固定的。
用于分析消费领域时,盒状图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代表两个消 费者拥有的两种商品的总量,而在盒状图内的每一点则代表这两 种商品的总量在这两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
用于分析生产领域时,盒状图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代表生产
第2章 新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 性曲线;掌握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 理解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教学要求 第2章 新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知识要点
能力要求
相关知识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 产可能性曲线
(1) 能够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推导过程 (2) 能够理解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 曲线的形式
商品X、Y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劳动(L)、资本(K)的既定数量。盒
状图内的每一点则表示两种既定数量的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 分配情况。
2.1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2.1.2 生产可能性曲线
1.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设条件
新古典贸易理论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定主要有如下几点: 世界经济中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
格:
MRT PX
PY
(2) 消费达到均衡。消费中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
格:
MRS PX
(3) 市场出清。各种商P品Y的消费等于其生产:XC XP YC YP
式中:XC、YC分别表示X商品和Y商品的消费;XP、YP分别表示X商
品和Y商品的生产。
2.2 封闭经济的均衡
2.2.1 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TX
O
(A国)
EB
UB
PB
XB T
X
(B国)
2.3 开放经济的均衡
2.3.1 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在开放条件下,决定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如下:
(1)生产达到均衡。生产中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新的相对
价格:
MRT
PW Y
PW Y
(2)消费达到均衡。消费中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新的相对
Y
B
T′
EA
PA
C
A
PW
O
TX
(a) A国
Y
T′
PB
A′
C′
EB
B′ PW
O
T
X
(b) B国
2.3 开放经济的均衡
2.3.2 贸易利益的分解
1. 消费利益
消费利益,又称为交换利益,是指在资源配置和产出组合不变的 条件下,消费者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而不是国内市场价格消费可能
产生的利益。在新的相对价格水平PW下,即使不改变生产结构,
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
所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所有商品生产的技术条件都是既定的,并且规模收益不变。 所有生产要素的总供给都是固定不变的。 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所有生产要素都充分利用。 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部性。
2.1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2.1.2 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X商品,就必须放 弃一定数量的Y,X商品的生产,所放弃的Y商品的数量, 就是这多生产的一单位X商品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形式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式相对应,各 有3种。
(1)机会成本不变,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 (2)机会成本递减,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3)机会成本递增,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2.1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2.1.2 生产可能性曲线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推导
(X1,Y2)
LY
OY
KY
KX
OX
LX
Y Y0 Y1
Y2
E1
E2
X2 E0
Y0
X0 Y1
X1
Y2
E0 E1
E2 (X1,Y2)
X
O
X0
X1
X2
2.1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2.1.2 生产可能性曲线
3.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