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合集下载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风险情况,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以确保小额信贷的有效运营和风险控制。

二、调研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相关数据,包括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期限等。

2. 实地走访:走访了多个农村信用社,与信贷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对小额信贷风险的认识和处理措施。

三、调研结果1. 风险产生原因- 客户信用状况不明,难以评估其还款能力;- 小额信贷利率较高,增加了客户还款的负担;- 部分借款人缺乏经营能力,导致经营失败;- 部分借款人出现还款逾期现象,增加了信用社的风险。

2. 风险控制措施- 加强信贷风险评估:完善信贷审批流程,加强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调查,确保借款人还款能力可靠;- 合理定价:根据小额信贷的特点和风险程度,合理设定贷款利率,降低借款人还款负担;- 加强财务监管: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管体系,定期进行财务检查,确保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经营状况;- 提高借款人的金融素质:通过开展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借款人的财务管理能力,降低违约风险。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 问题:- 部分信用社对小额信贷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部分借款人存在信用不良、经营不善等问题,导致违约率较高;- 部分信用社对贷款利率的定价不合理,影响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2. 建议:- 加强信用社对小额信贷风险的培训,提高风险认知和应对能力;- 加强对借款人的审核与跟踪,确保借款人具备还款能力和经营能力;- 合理定价小额信贷,减轻借款人的还款负担,降低违约率;- 加大金融教育力度,提高借款人的金融素质,增强他们的贷款和财务管理能力。

五、结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一定风险,但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并确保小额信贷的正常运作。

只有提高借款人和信贷人员的金融素质,加强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和财务监管,才能实现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调研报告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地区主要的金融服务机构,承担着为农户提供小额信贷的重要职责。

小额信贷不仅能够帮助农户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由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如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等问题,农村信用社在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时面临着较高的风险。

因此,研究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风险状况,对于优化信贷结构、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农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领域面临的风险类型及其成因,探讨风险评估和管理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的系统研究,旨在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为农户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增强其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报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和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

在数据来源方面,报告主要依赖于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报告、农户调查问卷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此外,报告还将引入国际上在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期为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概述2.1 小额信贷定义及特点小额信贷是指金融机构向个人或小微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贷款服务。

这类贷款通常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小本生意或其他小型经济活动。

小额信贷的核心特点包括贷款额度有限、审批流程简化、放款速度快以及还款方式灵活。

在农村地区,小额信贷多以无担保或少担保的形式出现,以适应农户缺乏传统抵押物的实际情况。

此外,小额信贷还常常伴随着金融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借款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信用社信贷监管调研报告3篇

信用社信贷监管调研报告3篇

信用社信贷监管调研报告3篇信用社信贷监管调研报告第1篇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同时银行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尤其是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更是层出不穷。

特别是20xx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市场对境外金融机构更加的开放,大量境外金融产品涌入中国。

人民银行作为银行中的"银行",也是金融业统计工作的管理机构;因此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人民银行的统计工作正面临空前的挑战。

争对目前新型机构和业务的不断涌现,人民银行必须做到规范、协调、统一以加强金融统计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并不断适应完善现代金融统计工作。

我处根据人民银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金融机构编码规范〉的通知》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金融工具常用统计术语〉等四项行业标准的通知》现将统计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目前信用社统计工作现状1.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高当前信用社统计人才总体素质不高,统计人员的统计知识、金融理论以及计算机操作水平欠缺。

部分基层统计人员对各科目统计数据的来源和处理方式无法熟练掌握,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

2.基层信用社统计设备配置当前信用社设备配置普遍比较落后,跟不上金融发展的要求。

3.会计科目分类不细化随着农村信用社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逐渐由原来的农业扩展到国有工商业私营企业等。

但信用社统计相应的会计科目没有得到及时的设置,因此本该统计于农村工商业贷款或其他贷款的数据无法能够准确的统计到相关行业,导致统计报表数据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各行各业的数据资料。

尤其是设在县城的农村信用社,将对城镇居民发放的个体贷款和私营企业并入农业类贷款中,使得农业贷款数据不确实,统计报表数字参有水分。

4.统计口径不统一现金归属不明确在现金收支统计上农村信用社主要存在以下情况:一首先是大多数数统计人员都是由出纳兼任,统计概念模糊。

基层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的统计人员对《现金收支统计制度》等有关制度规章认识不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不全、运用不准,从而在现金收支统计工作中普遍存在项目数据归属不准的问题。

信用社调研报告4篇

信用社调研报告4篇

信用社调研报告4篇导读:本文是关于信用社调研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几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

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应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

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信贷管理人员预防贷款风险。

一般而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借款人的原因;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失误;其它原因等三大类。

(一)、作为贷款人的农村信用社自身贷款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

主要有:对新的、资本不充足的、而且尚未开发的业务融资、贷款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是基于对借款人成功完成某项业务的预测。

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二还款来源(如抵押物);贷款用于投机性的证券或商品买卖;贷款的抵押折扣率过高,或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很低;异地贷款、多头贷款过多,缺乏有效的监控;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贷款已明显出现问题,却疏于催收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清收,把希望寄托于借款人“奇迹的发生”或不再过问,使贷款造成损失等。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

主要表现有:在贷前信用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

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又没有充分听取必要的劝告而发放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的贷款;在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致使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

使借款人产生“债多不愁”,或者干脆对信用社声称“反正欠这么多贷款,不增加贷款则其他贷款更加无法归还”,以一种无所谓的无赖态度毒化借贷双方关系,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贷款发放后信贷管理人员对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部分信用社由于人手较少,根本没有按照信贷操作规程执行等等。

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篇一:关于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关于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2008-10-29 10:19:08来源: 作者:昌江县联合社吴勤智大中小浏览:436次评论:0条摘要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经济的发展重任落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尤其是农村基层信用社不容质疑地成为了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就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金融主力军作用,切实解决信贷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一步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尽快建立全新的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改善,进而进一步全面推动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水平的提升这一问题,谈几点浅见,以供商榷。

关键词信贷管理内控机制信贷质量当前,较之其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薄弱,信贷质量低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譬如现有的贷款审批制度只考虑数量多少,风险考虑不够,审贷分离等贷款制约机制薄弱,“一支笔”批贷款的现象较为普遍;其次信贷管理工作粗放,“重放轻收”的现象仍很突出,贷款担保、抵押推行不够,落实不力,存在连环保、图名保、担而不保的现象;有的贷款手续不完备、借款合同不规范、凭证要素不全;对信贷制度的执行缺少必要的监督,致使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问题大量存在。

信贷队伍建设滞后,信用社信贷人员少、素质差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究其根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应该是管理模式上的问题。

就农村信用社而言,由于仍沿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加上网点多,一些信用社信贷人员很少,力量薄弱,素质不高,一个信贷员常常要管几百户甚至上千户农户贷款,人力、精力都很难跟上。

而在现有的信贷人员中,有的信贷员因为缺乏责任意识,放贷凭人情,靠感觉,收贷时又被人情所困,下不了决心,没有了恒心;有的信贷员放贷后长时间都不闻不问,不检查也不监督,习惯于坐等贷款户前来还款付息;还有的信贷员明知贷款到期快收不回来了,却没有通过法律手段加紧催收,白白错过了诉讼期限,给信贷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探索其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作用和价值,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着重对农村信用社的组织架构、业务模式、风险管理、经营状况等方面展开调查,涵盖了多个省份的不同农村信用社。

三、调研方法
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资料收集等多种调研方法,充分了解了农村信用社的内部运作机制和外部影响因素。

四、调研发现
1. 农村信用社在服务农村金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

2. 部分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3. 农村信用社在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方面有所探索,但仍需加强与农民的互动和沟通。

4. 与传统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五、建议
1. 加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

2. 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其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持续探索。

3. 推动农村信用社与农村居民的深度互动,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六、结论
农村信用社在服务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风险管理和创新方面仍有待提高。

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予更多支持和指导,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共4篇)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共4篇)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共4篇)第1篇: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近年来,农村信用联社狠抓信贷基础工作,积极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和贷款上柜台工程,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而且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社会形象提升的效果。

为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我们深入该联社进行调研,掌握了信用工程建设的思路、做法及进展情况,对信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一、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地处苏鲁豫晥四省八县交界处,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502个行政村,1416个自然村,农户27.6万户、农业人口118万,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产粮大县。

该联社目前有信用社32处,外勤人员118名,协储员274名,每名外勤人员包3-5个行政村,协储员包1-2个行政村。

为方便农民贷款,早在该联社就推出了小额信用贷款,农户凭贷款证就可以办理小额信用贷款。

但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资金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来的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已不适应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急需探索新的农村信贷管理模式。

5月,省联社下发了《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信用工程评定办法》,该联社以此为契机,首先到全省信用工程建设试点单位临朐县进行学习,先后六次召开党组会、办公会和信用社主任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通过一年多的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截止底,该联社已为全县5.78万农户建立了经济资信档案,为5.48万户信用农户发放了小额信用贷款证;评定信用乡镇3个、信用村120个、信用户3.7万户、个体工商户1.85万户,联保小组1.2万个,贷款授信额度12.87亿元,发放信用贷款11.76亿元。

二、推进信用工程建设的方法措施(一)明确三个目标,强化四项措施,落实五项制度,扎实有效推进信用工程建设。

根据有关规定,该联社制定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用工程建设考核暂行办法》、《文明信用户(村)评定章程》、《信用工程建设评定流程》、《贷款上柜台操作流程》等办法,明确了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和相关要求。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2020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范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1农村信用社推进以县级联社为统一法人的经营管理体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

当今,农村信用社改革不论是推行股份商业化经营体制,或是推行了以县联社为一级法人的经营体制,信贷管理依然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金的周转速度、使用质量和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度。

为此,本文拟就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问题、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略作探讨。

(一)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1、信贷管理运行体制。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运行推行的是集体管理决策、分级授信授权体制,从省级联社到基层信用社都相应成立了信贷管理审查(咨询)、审批委员会(信用社设立审贷小组),各委员会下面还专业设置有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并辅助监事会的监督和理事长的否决作用。

从程式上看,信用社为贷前调查岗,县联社信贷管理与风险管理部门为贷中审查、评估岗,委员会(包括省、市两级咨询委员会)则为贷款的最终审批岗。

这种采取民主化集约管理、程式化审查审批的模式,对于超过授信授权的贷款的确取到了规避信贷风险、防止“一长独大”、控制操作风险的效用。

2、信贷管理运行规则。

农村信用社一直推行的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是靠资金组织——资金运用——资金管理——资金利润的经营规则来生存和发展。

准确的说,负债经营决定信贷资产扩张的规模和扩张的数量,资金运用决定信贷资产的周转速度和周转质量,信贷管理决定信贷资金的安全和质量,资金利润则是信贷管理运行的唯一目的——效益性和赢利性。

明显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在整个信贷资金管理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好了信用社信贷资金,也就管好了一盘棋和走活了一盘棋。

《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省联社营口办事处:根据营口市人民银行《关于开展202x-202x年度农村消费需求快速调查的通知》要求,我联社将202x年金融支持农村的措施、成效、问题进行了总结统计,并将202x年金融服务农村情况进行了规划,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202x年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采取的措施1、确定金融服务农村方向盖州市农、林、牧、副、渔各业兴旺发达,初步形成了水果、水产、畜牧、白色农业四大主导产业。

全市农业形成了东、南部以无公害果品生产为主体,以山野菜、柞蚕、珍禽、羊、牛、猪等种养业基地为代表的生态农业;中、西部以沈大高速公路绿化产业带为重点的高效特色农业生产,以葡萄、黑李子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生产,以工厂化养殖为标志的“海上营口”建设;北部以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为主,稻鱼、稻蟹混养等立体高效农业为代表。

根据盖州市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特点,我们明确了立足县域经济、加大“三农”贷款投放的战略,确立了“三条支农主线”:一是东、南部地区以支持水果、柞蚕、畜牧养殖等为重点,二是中、西部地区以支持塑料大棚、蔬菜、水产1捕捞和养殖等为重点,三是北部地区以支持水稻、稻鱼、稻蟹混养等为重点,使全市信用社能够各自找准信贷支持切入点,有的放矢地投放各项贷款,推进信贷主营业务规模迅速扩张,为完成改革、经营和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

2、完善农户小额信用方式,大力投放农户贷款。

首先是加强农户信用等级评定。

通过认真开展贷前调查,详细了解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农业生产的品种和项目,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评定农户信用等级。

其次是按照信用等级严格授信。

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了逐级授权的管理方式,授信额度为1-3万元,有效的缩短了农额小额贷款的审批时间。

第三,按照实际合理定价利率。

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小额农户贷款利率,摒弃了过去“一浮到顶”和就高不就低的利率定价机制,将农户小额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控制在合理水平,有效的扩大了农户贷款的覆盖面。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成为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小额信贷也面临一定的风险。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风险情况,为农村信用社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流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针对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和借款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小额信贷的认知和风险预防措施的情况。

其次,选取数个农村信用社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小额信贷的具体运营情况和面临的风险。

三、调研结果1.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政策风险和信用风险。

-政策风险:小额信贷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业务,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信贷资金的供给和条件不稳定。

-信用风险: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小额信贷时,往往没有足够的抵押物或担保,增加了违约的概率。

2.农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风险评估不完善:部分农村信用社在贷前评估时缺乏综合考虑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导致发放不当的小额信贷。

-监管不到位:监管机构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导致部分农村信用社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较低。

-外部环境不稳定:农村信用社所处的环境动荡不安,涉及到的农业产业和市场风险较高。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综合考虑其经济状况和还款能力,及时筛选出信用较好的借款人。

2.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农村信用社需要根据小额信贷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明确风险防范的措施和责任。

3.提高人员培训水平: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认知能力和风险管理技能。

4.加强监管和指导: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监管和指导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面临的风险情况,同时也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

工作报告-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 精品 精品

工作报告-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 精品 精品

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篇一:关于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关于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2019-10-29101908来源作者昌江县联合社吴勤智【大中小】浏览436次评论0条摘要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经济的发展重任落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尤其是农村基层信用社不容质疑地成为了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就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金融主力军作用,切实解决信贷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一步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尽快建立全新的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改善,进而进一步全面推动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水平的提升这一问题,谈几点浅见,以供商榷。

关键词信贷管理内控机制信贷质量当前,较之其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薄弱,信贷质量低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譬如现有的贷款审批制度只考虑数量多少,风险考虑不够,审贷分离等贷款制约机制薄弱,“一支笔”批贷款的现象较为普遍;其次信贷管理工作粗放,“重放轻收”的现象仍很突出,贷款担保、抵押推行不够,落实不力,存在连环保、图名保、担而不保的现象;有的贷款手续不完备、借款合同不规范、凭证要素不全;对信贷制度的执行缺少必要的监督,致使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问题大量存在。

信贷队伍建设滞后,信用社信贷人员少、素质差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究其根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应该是管理模式上的问题。

就农村信用社而言,由于仍沿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加上网点多,一些信用社信贷人员很少,力量薄弱,素质不高,一个信贷员常常要管几百户甚至上千户农户贷款,人力、精力都很难跟上。

而在现有的信贷人员中,有的信贷员因为缺乏责任意识,放贷凭人情,靠感觉,收贷时又被人情所困,下不了决心,没有了恒心;有的信贷员放贷后长时间都不闻不问,不检查也不监督,习惯于坐等贷款户前来还款付息;还有的信贷员明知贷款到期快收不回来了,却没有通过法律手段加紧催收,白白错过了诉讼期限,给信贷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信贷调研报告4篇

信贷调研报告4篇

信贷调研报告4篇按照市人民银行的要求,我行对此次研讨会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分析,现就六个方面的专项问题报告如下:一、关于银行贷款投放力度有所减弱问题今年以来,我行认真执行货币信贷政策及信贷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信贷市场营销,收到较好效果。

截至*月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为***万元,比年初增加***万元,增幅达**%,较上年同比多增贷款***万元,增幅提高**个百分点,全面完成了省行下达的信贷市场营销工作目标。

在信贷市场营销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解决新增贷款权限上收影响信贷审批效率问题。

年初,省行根据总行“不良贷款比率超过**%的二级分行不得转授新增贷款审批权”的规定,将我行法人客户新增贷款(含银行承兑汇票)权全部上收,导致我行对客户服务效率下降。

对此,我行认真分析存量客户现状,发现潜在需求,以《关于申请***户客户信贷业务特别授权的请示》,将情况向省行反映,并多次与省行相关部室沟通,最后争取到**户优质客户单笔新增贷款特别授权***万元及***等**户企业合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万元两项特别授权,为加大信贷市场营销创造了条件。

(二)强化对优质信贷客户的信贷市场营销。

在抓具体信贷市场营销中,我们将***以上客户列为优质客户,以其所在行业上限指标确定其最高综合授信定量计算,对新建立信贷关系客户坚持按注册资本倍数确定授信,努力增加其未来可用融资空间。

同时,我们还在分支两级行分别确定贷款重点支持优质客户群体,变坐门等客为上门营销,努力发现其潜在信贷需求,并通过本外币信贷业务联动,贷款、承兑、打包、押汇、开立信用证、保函等多种融资方式,扩大市场营销份额。

对低风险信贷业务实行“绿色通道”,延缓其客户评级和授信工作,实行贷款在先制度,前*个月我行实现对***公司、***厂等**户优质客户净增贷款**亿元,也确保了新增贷款高质量。

(三)建立激励制约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良好的信贷营销离不开队伍建设,为此我们将信贷队伍建设列为抓好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员工的两个素质,促进其集中精力开展好信贷市场营销。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引言】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社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是对农村信用社调研的一份报告,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改进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调研背景】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社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信用社面对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以及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信用社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我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以期为其改进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调研目标】本次调研的目标是全面了解中国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社会服务、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表现和状况,探索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挑战。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面谈、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

首先,我通过面谈的方式,深入了解了一些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

其次,我设计了一份问卷,邀请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和客户进行回答,以获取更多信息。

最后,我还查阅了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调研结果】一、经营管理1.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较为分散,缺乏统一规范标准。

2. 许多农村信用社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缺少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3. 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资金管理不规范、贷款风险高、业务不专业等问题。

二、社会服务1. 农村信用社在金融服务方面表现优异,为农村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2. 部分农村信用社还开展了社区建设、环保、教育等方面的公益活动,对当地民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然而,许多农村信用社还存在服务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满意度不高等问题。

三、经济效益1. 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表现较为稳定,年平均利润率在5%-6%之间。

2. 尽管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资金汇总、运营成本高、效益不佳等情况,但总体经济效益较好。

对农信社信贷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的调查

对农信社信贷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的调查

对农信社信贷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的调查农信社信贷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一部分:引言(约200字)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贷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是评估农村信用社运营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以及执行效果,为相关金融机构提供参考和改进。

第二部分:调查方法(约100字)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多家农村信用社,包括县级农村信用社和村级农村信用社。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定量数据,并通过访谈获取定性数据,以全面、深入了解信贷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约600字)根据调查结果,在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大部分农村信用社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贷管理制度,包括申请贷款审批流程、贷后管理制度等。

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一些制度内容尚不完善,对风险防控和流程规范化还有待加强。

此外,一些农村信用社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导致制度无法实际落地和执行。

因此,在信贷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空间。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农村信用社在执行信贷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虽然绝大多数信用社的员工都了解信贷管理制度的内容,但部分员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和不合规行为。

原因主要包括,一方面是制度执行的监督和检查机制不完善,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缺乏及时的处罚和纠正措施;另一方面是一些员工对于制度要求的理解不准确或不清晰,导致执行过程中发生偏差。

第四部分:讨论与建议(约400字)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制度建设,优化制度内容和流程,确保制度与实际操作的契合度。

其次,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信贷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纠正和处罚违规行为。

信用社信贷监管调研报告

信用社信贷监管调研报告

信用社信贷监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信用社是乡村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信用社信贷乱象频发,贷款风险逐渐积累,严重影响了信用社的经营和发展。

为了加强对信用社信贷的监管,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信用社信贷监管的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促进信用社信贷业务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二、调研方法及过程1.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了20家信用社作为调研样本。

2.问卷调查主要涵盖信用社的基本情况、信贷业务管理、信贷风险管控等内容,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实地访谈主要与信用社的管理层和信贷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信用社信贷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

三、调研结果分析1.信用社的信贷管理不规范。

在对信用社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信用社普遍存在信贷审批流程不严谨、贷款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

这导致了信贷风险的逐步积累。

2.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不到位。

实地访谈中了解到,一些信用社存在放贷过于随意、不注重还款能力评估、贷款拖欠问题频发等情况。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3.信用社缺乏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和指导。

部分信用社反映,监管部门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信用社在信贷管理中缺乏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四、问题原因分析1.信用社的信贷管理责任意识不强。

有些信用社对信贷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导致了信贷乱象的发生。

2.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监管部门对信用社的监管力度不够,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监管工作的落后和不到位,使得信用社信贷管理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五、改进意见和建议1.提高信用社信贷管理的规范性。

加强信用社对信贷审批流程和贷款审核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贷款业务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避免潜在的风险。

2.健全信用社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

建立起风险评估和控制的体系,加强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评估,减少贷款不良率,降低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信用社信贷监管调研报告

信用社信贷监管调研报告

信用社信贷监管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信用社信贷活动现状和监管措施,为信用社信贷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一、信用社信贷活动现状1. 信用社信贷规模:调研对象的信用社信贷规模主要集中在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领域,但具体规模因地区和信用社规模而异。

2. 信用社信贷产品:调研对象信用社提供的信贷产品主要包括经营性贷款、产业扶持贷款、消费贷款等多种类型。

3. 信用社信贷利率:调研对象的信用社信贷利率主要由央行基准利率和信用风险溢价构成,但实际利率下浮幅度不一,与信用社自身风险管理能力有关。

4. 信用社信贷审批流程:调研对象的信用社信贷审批流程相对简化,审批周期相对较短,但对于风险较高的借款人,审批流程和周期可能会相应延长。

5. 信用社信贷违约情况:调研对象的信用社普遍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但整体比例相对较低,信用社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来减少违约风险。

二、信用社信贷监管措施1. 央行指导:央行通过制定信贷指导性政策,引导信用社信贷活动发展,控制信贷风险。

2. 风险管理要求:信用社必须制定相应的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包括风险评估、反欺诈评估、借款人信息管理等。

3. 执法监管:相关监管机构对信用社信贷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信用社也需要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信贷业务数据和风险情况。

4. 信息共享:信用社与其他金融机构和征信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负债情况,减少风险。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1. 风险评估不完善:部分信用社在风险评估上存在不足,导致贷款违约率上升。

建议加强风险评估机制建设,提高借款人信用评级的准确性。

2. 监管力度不够:当前监管机构对信用社信贷活动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建议加强对信用社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减少违规行为。

3. 信息共享不畅通:部分信用社与征信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不够畅通,导致信息不对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推进以县级联社为统一法人的经营管理体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

当今,农村信用社改革不论是推行股份商业化经营体制,或是推行了以县联社为一级法人的经营体制,信贷管理依然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金的周转速度、使用质量和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度。

为此,本文拟就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问题、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略作探讨。

(一)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1、信贷管理运行体制。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运行推行的是集体管理决策、分级授信授权体制,从省级联社到基层信用社都相应成立了信贷管理审查(咨询)、审批委员会(信用社设立审贷小组),各委员会下面还专业设置有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并辅助监事会的监督和理事长的否决作用。

从程式上看,信用社为贷前调查岗,县联社信贷管理与风险管理部门为贷中审查、评估岗,委员会(包括省、市两级咨询委员会)则为贷款的最终审批岗。

这种采取民主化集约管理、程式化审查审批的模式,对于超过授信授权的贷款的确取到了规避信贷风险、防止“一长独大”、控制操作风险的效用。

2、信贷管理运行规则。

农村信用社一直推行的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是靠资金组织——资金运用——资金管理——资金利润的经营规则来生存和发展。

准确的说,负债经营决定信贷资产扩张的规模和扩张的数量,资金运用决定信贷资产的周转速度和周转质量,信贷管理决定信贷资金的安全和质量,资金利润则是信贷管理运行的唯一目的——效益性和赢利性。

明显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在整个信贷资金管理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好了信用社信贷资金,也就管好了一盘棋和走活了一盘棋。

3、信贷管理评级授信流程。

信用社对借款人发放贷款,首先得予以评级,其次再给授信,并套用“信息采集→信用等级测算与认定→授信额度测算与认定”设定的格式,这是对原来只凭一份申请书、一页调查表、一张借据合同就决定贷款的是否发放,无疑是很大的进步。

因为评级坚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是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来综合评价客户的信用等级的。

而授信则是以评级为依据和基础,来确定借款人在某一期限内申请贷款、信用卡透支等用信的最高额度。

信用社对借款人评级授信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

4、信贷管理运行的责任追究制。

信贷管理责任追究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责任人的责任追究。

这种责任主要是对贷前调查岗不尽职调查的第一责任人进行追责;二是对审查失职的责任追究。

这种责任主要是对联社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人员的追责;三是对集体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

这种责任主要是对审贷委员会成员及联社理事长的追责。

从追责的程度上看,有“五三二开”的作法,也有“七二一开”的做法,即调查机关负责50%或70%的责任,审查机关负责30%或20%责任,审批机关负责20%或10%的责任。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型的推行责任追究,既体现了风险同控、责任共担的原则,也强化了农村信用社信贷的运行管理。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有了上述相对较好的信贷管理与运行现状,按理说农村信用社在信贷领域就不应该存在大的问题,但事实上即或是规章制度再健全、操作流程再规范、体制运行再合理、处罚机制再有力,也不可避免地隐埋着以下问题,并不可遏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着。

其具体表现在于:1、垒大户贷款越垒越大。

在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中,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垒大户贷款。

这些垒大户贷款,主要是借款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或流动资金的紧张,在没有偿还原借款的情形下,再要求追加借款而信用社多为被动牵制的行为。

再就是在长期的经营中,信用社为保全债务,通过利转本长期积累形成的。

由原来的几万元翻到十几万元,原来的十几万元翻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导致客户在偿还债务的主观意识上悲观消极。

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没偿还债务信心;二没偿还债务承受能力;三也失去了信用。

从而造成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日趋恶化,看活却不活,看似正常却不正常。

比如,某县级联社原只发放给某水泥厂几百万元贷款,现在因利转本已达到了二千多万元,形成了重大风险。

2、冒名、借名贷款触目惊心。

一方面,由于信用社在前些年的粗放管理经营,一些别有用心的借款人钻信用社信贷管理的漏洞和政策的空子,利用假身份证、假户口簿冒名贷款;另一方面,就是少数信用社的信贷员人为为借款人造假冒名、借名贷款,从中谋取个人私利和好处。

这两方面的贷款不仅过去有,现在也依然存在着,且潜藏有很大的案件隐患。

如近期某市银监部门针对农村信用社正开展有声势、大规模的假、冒名贷款专项治理活动,就可见其存在的严峻性和严重性。

除此,更有甚者采取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不入账的办法,违规经营,非法某利,无论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都给信用社经营带来了巨大破坏性和生存危机。

3、化整为零贷款难以遏制。

这类情况在各地农村信用社均普遍存在着,也是诱发案件高发的原因之一。

其具体表现就是一些信贷员或某些审贷机关,为了掩盖超权贷款行为,把超过授权的大额贷款通过多笔多头、化整拆散的形式发放出去,有意违反信贷管理的约束。

比如某县基层信用社主任利用只有一万元的贷款权利,短时期内就给某客户发放了三百多毛笔达三百多万元的违章贷款,并造成重大损失(已立案查处,当事人被判刑)。

再如某联社信贷部门在授权范围内发放化整为零的贷款也屡见不鲜,且大多行为是出于关系与自身利益因素而为,上行下效,导致了信贷管理的混乱和不少案件的诱发。

4、行政干预贷款难收回。

农村信用社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作为一级地方金融服务机构,很大的程度上都无法回避与行政部门打交道和受其制约。

这种特殊的背景也将长期地保存下去,且难以更改。

基于此,行政干预农村信用社贷款的行为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也将会是一个永远解决不了的症结。

比如某县在清并农村基金会时,为了缓解兑付存款所带来的压力,以某部门的名义向信用社贷款三百万元,至今除还少数本息外,已结欠本息达五百多万元,成为历史问题。

又如某县直管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向信用社借贷累计达四百多万元,并欠息二百多万元,均形成了严重的不良。

另外,行政干预信用社投资城建、企改、工业项目的贷款也不在少数,且有相当一部分已形成了不良,引起了很大的负面反响。

5、贷款运行的不对称。

主要表现在:贷前信用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

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以致贷款时发放了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的贷款;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关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致使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贷款发放阶段,由于监督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的现象,贷款发放出去后根本没有按照信贷事后操作规程去执行等等。

6、信贷人员素质的失准。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凭主观经验的成分较重,用经验代替制度。

加之由于管理体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对滞后,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些自然加大了贷款管理的难度。

(三)对策与建议1、建立信贷资产运行长效管理和监管机制。

其一,信贷资产运行真正意义上的“零风险”是不存在的,但从管理角度出发,降低最大风险度,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因此,管好信贷资产要从源头抓起,坚持“人是第一要素”的信贷管理经营理念,只有管好人才能从根本上管好信贷资产,因为人是物质创造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唯一管好信贷资产基础的基础,是信贷管理实施长效管理的最好保障。

其二,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信用社在信贷资产管理上,也重视了管理,操作与审批程序也有效大改进。

但最大的的问题是,对放出后的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因此,要借信贷上线改革的东风,全面加强信贷风险的监管,经常及时跟踪放出贷款的事后检查,发现风险苗头,立即发出预警信号,抓好风险管理监督防范,努力控制贷款的“不作为”风险。

2、严把“四关”,提高新增贷款的质量。

一是实行四岗制(即调查岗、审查岗、审批岗、检查岗),把好审、贷、查三权分离关。

要改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在操作规程上必须借鉴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凡新发放的贷款,不论金额大小均不得单人操作。

通过审、贷、查环节方能发放,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违者追究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二是实行贷款权限区别控制,把好贷款风险关。

即改变一概以金额大小确定贷款审批权限的做法,而是要根据各信用社信贷营销环境、信贷资产质量、信贷管理水平,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区别对待,科学授权授信。

三是实行抵押物现场鉴定,把好抵押物足额、变现关。

应对贷款抵押物实行县联社鉴定制,其做法是:由县联社成立鉴定小组,负责对贷款的抵押物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及市场实际价值现场鉴定。

并根据抵押物所在地理位置、商业价值建筑物构造等不同情况,对抵押值与贷款额之间的比例实行区域差别,做出鉴定意见,确定贷款的最高限额。

四是实行法律顾问制,把好贷款手续合法关。

应在县联社一级设置专门的法律咨询机构,配备既懂法律,又懂金融业务的骨干为法律顾问。

并行文明确:县联社大额贷款必须经过法律顾问签署意见,方能研究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3、改进信贷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

一是按照“预防为主”的思想,构筑信贷风险防范多道“防火墙”。

要建立全员参与,全体相关人员监督的内控机制,使信贷业务的上下部门或上下岗位的接口得到有效控制,确认并掌握业务部门或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便能够迅速进行风险的识别、衡量、防范、处置。

二是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真实、灵敏的信息数据与统计分析系统,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

在受理每笔贷款前,先在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或本行业联网的计算机中进行查询,防止多头贷款和垒大户贷款,对有不良贷款记录的实行信贷制裁。

三是建立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确保信贷管理的持续改进。

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经常性的稽核审查制度,采取具体的纠正、预防措施,以不断评价、发现、改进信贷流程,推进信贷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显得尤为必要。

4、以人为本,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管理和提高其素质。

一是要合理核定信贷岗位,充实调整信贷人员,使信贷人员数量达到员工总人数的30%。

要优先选拔年轻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思想作风优良、与农民感情深厚的人员,把他们充实到信贷岗位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