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谈之郑州篇:以重做铸重心
培育和弘扬郑州城市精神,开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
培育和弘扬郑州城市精神,开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作者:王芳丽王静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第10期王芳丽王静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复兴与繁荣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样,一座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伟大的城市精神作为精神支撑。
以博大、开放、创新、和谐为主要内容的郑州城市精神,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原灿烂历史文化遗产的升华,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时代化、本土化的具体体现。
大力弘扬郑州城市精神,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举措,也是郑州再造发展优势,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水平的现实要求。
一、郑州城市精神对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促进作用(一)郑州城市精神的核心——“博大、开放、创新、和谐”“博大”即人文博大、历史厚重,是指郑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
2006年,郑州正式被列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郑州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培育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中原文化。
例如,裴李岗文化、大河村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等。
“开放”是指郑州城市的鲜明个性和城市品牌。
郑州居于中国之中部,各种人流、物流、信息流皆汇集于此。
当前,郑州已成为一座集商贸、工业、交通、金融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由此形成了郑州包容和开放的特征,这种特征将给郑州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契机。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不管时代如何发展,都需要创新精神作为重要支撑。
郑州正是具备了这样的创新精神,才大步迈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台阶。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大数据时代,郑州与时俱进,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一座联通全球的智慧型城市。
“和谐”在古代典籍中指“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后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重要的民族精神。
郑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和谐精神在这里早早地出现并延续至今。
(二)郑州城市精神对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促进作用作为省会城市,郑州在中原更加出彩的大局中责任重大。
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中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内容
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中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内容摘要:1.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的背景与意义2.文化影响力在郑州建设中的重要性3.打造文化品牌的策略与实践4.文化品牌对郑州建设的推动作用5.总结与展望正文:【提纲】1.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个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竞争愈发激烈。
作为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的发展战略。
其中,“四高地”指的是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文化产业高地;“一枢纽”是指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一重心”是指建设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
这一战略旨在全面提升郑州的城市功能和品质,助力国家发展大局。
2.文化影响力在郑州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的发展战略中,文化产业高地建设被赋予了重要地位。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在郑州建设过程中,提升文化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
3.打造文化品牌的策略与实践为了打造文化品牌,郑州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具有现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其次,加大文化产业投入,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再次,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文化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郑州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最后,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利用现代媒体和科技手段,让郑州文化品牌走向世界。
4.文化品牌对郑州建设的推动作用文化品牌对于郑州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首先,文化品牌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其次,文化品牌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再次,文化品牌可以增强市民文化认同感,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品质;最后,文化品牌有助于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助力郑州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
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中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内容
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中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内容摘要:1.引言:介绍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的背景和目标2.四高地:详述郑州在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品牌方面的四大高地3.一枢纽:解析郑州作为文化交流枢纽的地位和作用4.一重心:探讨郑州在文化产业上的发展及其对全国的影响5.结论:总结郑州在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品牌建设上的成就及未来展望正文: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十四五”规划中,郑州被赋予了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的重任,其中关于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品牌的内容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三个方面,详细解析郑州在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品牌建设方面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详细了解郑州在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品牌方面的四大高地。
第一高地,郑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郑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如黄帝故里、嵩山少林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第二高地,郑州是现代中原文化的代表。
以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为代表,展现了中原文化的魅力。
第三高地,郑州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例如,剪纸、泥塑、皮影等民间艺术在郑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第四高地,郑州是中华美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有着悠久历史的郑州美食,如烩面、胡辣汤等,深受人们喜爱。
其次,郑州作为文化交流枢纽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地处中原地区的郑州,自古以来就是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有着“九州之中”的美誉。
如今,郑州更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枢纽,为文化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此外,郑州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和展会,如郑州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原文博会等,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
最后,我们来探讨郑州在文化产业上的发展及其对全国的影响。
近年来,郑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创意、设计、传媒、出版、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体系。
以郑州创意产业园、河南影视城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园区,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载体。
最新最全何平“十八谈”
“十八谈”何平感言目录洛阳篇…………………………………………实干为先焦作篇…………………………………………转无止境平顶山篇………………………………………正则能胜许昌篇…………………………………………成事唯真三门峡篇………………………………………强基为上新乡篇…………………………………………尊新必兴安阳篇…………………………………………文化是力济源篇…………………………………………干字当头漯河篇…………………………………………质比天大濮阳篇…………………………………………谋定而动周口篇…………………………………………解中破难南阳篇…………………………………………以带求进信阳篇…………………………………………善作善成驻马店篇………………………………………忧中奋起鹤壁篇…………………………………………重在统筹商丘篇…………………………………………心随责走开封篇…………………………………………金石为开郑州篇…………………………………………任重道远“何平”感言:洛阳篇实干为先“实”为万事之根,“是”乃万物之果。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遵循的思想路线。
做人做事,首要的是“实”,最重要的也是“实”。
古都洛阳,经风雨,历沧桑,几多回味,几多感慨。
今天,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新征程中,他们认真地、严肃地、深入地、反复地谈“实”,并把笔名取为“洛实”,意味深长。
“洛实”谈“实”,可谓用心良苦。
在历史的积淀中深刻反思,在反思中找到差距,找准问题,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能在忧患中奋起。
“洛实”谈“实”,可谓难能可贵。
在现实的积累中认真总结,在总结中完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开创洛阳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为“实”,我们得以创新发展,很多人对此有切身感受;因为不“实”,我们也曾经吃亏遭罪,怎不让人痛定思痛?反思也好,总结也罢,得出的都是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不实不行。
转变发展方式要靠“实”,中原经济区建设要靠“实”,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也要靠“实”。
中考政治
• 为什么要设立未成年人专属网站? 为什么要设立未成年人专属网站? • 未成年人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需要特殊保 未成年人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护 • 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 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 • 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提供了社会保护 • 你将如何有效利用专属网站? 你将如何有效利用专属网站? • 充分利用网站查找学习中需要的学习资料,辅助学习 充分利用网站查找学习中需要的学习资料, • 通过网络加强与同学、老师的联系,沟通感情 通过网络加强与同学、老师的联系,
• 政务微博的积极影响: 政务微博的积极影响: • 有利于公民更加快捷方便地行使建议监督权 • 有利于政府提高决策能力,政府工作更加民主、公正、 有利于政府提高决策能力,政府工作更加民主、公正、 透明 • 利于政府更好地服务民众,亲民沟通,密切政民关系, 利于政府更好地服务民众,亲民沟通,密切政民关系, 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 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 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 • 个别政务微博流于形式,名不副实 个别政务微博流于形式, • 信息发布不及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复和解决老百姓提 信息发布不及时, 出的问题 一些地方微博对负面评论采取封堵、拉黑等手段, • 一些地方微博对负面评论采取封堵、拉黑等手段,严重 挫伤公信力 • 存在用语不文明现象,出现“雷语”和“官话套话”, 存在用语不文明现象,出现“雷语” 官话套话” 常常引起消极反馈 • 政务微博的优势: 政务微博的优势: • 方便快捷;具有双向互动性;参与面广,影响力大; 方便快捷;具有双向互动性;参与面广,影响力大;
• • • • • • • • • • • • •
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功能区建设助力新时代中原崛起
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功能区建设助力新时代中原崛起作者:王静王芳丽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第9期王静王芳丽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可以进一步发挥郑州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推动作用。
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明确的城市发展目标,是郑州实现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目标、助力新时代中原崛起的前提与基础。
因此,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助力新时代中原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千年古城郑州实现了由小城市向大城市、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的华丽转身,并逐步成为引领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成为在全国经济结构和战略布局中具有重大功能作用的国家中心城市。
虽然目前郑州的发展呈现出后发赶超优势,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支撑力薄弱等消极因素严重制约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进程。
因此,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更好地发挥郑州的优势,成为新时期破除发展瓶颈、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利于优化城市的生产力布局,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奠定物质基础郑州发展枢纽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区位优势凸显、支撑条件基础好、国家战略政策叠加等方面。
在“三中心一枢纽一门户”城市建设目标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现状及开发潜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各类主体功能区,如郑汴港核心引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黄河生态文化带,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二)打造科技创新主体功能区,优化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布局,有利于郑州保持持久的发展动力提高郑州的科技中心地位和科技创新能力,是郑州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实现中原崛起的动力和源泉。
面对目前郑州高等教育资源匮乏、高端技术人才欠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有利于各主体明确自身的职责。
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中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内容
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中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内容摘要:1.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的背景和目标2.文化影响力在郑州建设中的重要性3.如何提升郑州的文化影响力和打造文化品牌4.郑州文化品牌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正文: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中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内容近年来,郑州市致力于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即打造中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现代服务业高地、现代农业高地,建设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心。
在这一战略布局中,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和文化品牌的建设成为重要内容,这不仅关乎城市的软实力,更直接影响到郑州的城市形象和未来发展。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文化影响力在郑州建设中的重要性。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城市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通过文化传播、交流和互动,获得认同、尊重和影响力的能力。
对于郑州这样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城市来说,提升文化影响力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项目,推动经济、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同时,一个具有较强文化影响力的城市,能够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本土文化,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
那么,如何提升郑州的文化影响力和打造文化品牌呢?首先,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创意、文化技术、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其次,要挖掘和整合郑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丰富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如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打造特色文化景区等。
此外,还要注重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国际艺术展览等形式,展示郑州的文化魅力,扩大城市影响力。
当前,郑州文化品牌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
然而,与国内其他知名城市相比,郑州的文化品牌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未来,郑州应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和引进优秀文化人才,打造更多具有本土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从而为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
工作要提效
工作要提效“效”,就是效能、效率、效果。
治理庸、懒、散,目的之一就是提效。
效能是基础。
提效重在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本领、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
应该明确,岗位都是“能力席位”,不是“福利席位”。
不管在什么岗位,熟练掌握应知应会的工作职责技能,努力成为工作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每位矿井从业人员都应不懈努力、孜孜以求。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工作效能高,服务水平强。
效率是手段。
提效贵在雷厉风行,又好又快。
要从管得过多、过细的地方“退位”,要从服务不快、不好的地方“补位”。
科室后勤服务或技术指导机构,办事要体现一个“快”字——审批事项能办即办,急事急办;只设路标,不设路障;实行首问负责制,只说怎么办,不说不知道。
服务要体现一个“好”字——变被动式为主动式,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让基层和职工如沐春风。
效果是目的。
提效的检验标准是被服务对象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
服务矿井、基层和职工是科室人员的职责。
每位机关科室人员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宁可自己辛苦,不让区队为难;宁可自己麻烦,要让职工方便。
基层办事能少跑一趟路,少进一道门,少找一个人,他们就会开心、就会满意。
效能、效率、效果“三位一体”。
我们强化措施提高“效能”,改革创新提高“效率”,必然会产生职工群众满意的“效果”!服务要提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方式不转变,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治理庸、懒、散,就是要赶走拦路虎,集聚精气神,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要提质,首要的是增强服务意识。
思维决定思路,方法决定效果。
必须破除“守住摊子不出乱子”不求进取的思想,改变“不在岗、不在状态、不在行”的精神状态,少想“一己之利”、“一家之利”、“一部门之利”,多想服务之事,多想服务之难,多想服务之策,多谋服务之举。
服务要提质,重要的是提高服务能力。
广大党员干部和科室技术人员,尤其是职能科室的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着力提高服务矿井发展的能力、解决现场棘手问题的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协调办事能力。
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中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内容(一)
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中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内容(一)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中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内容1. 四高地:标志郑州城市地位提升的重要支点•郑州市规划建设四个高地,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郑东新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国际物流园区。
•这四个高地是郑州提升城市地位、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影响力的建设和文化品牌的塑造。
2. 枢纽:连接中原与全球文化交流的纽带•郑州是中原地区的核心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历史文化底蕴。
•枢纽的建设要注重打造集文化传承、交流和展示为一体的平台。
•构建郑州与全球文化交流的纽带,促进中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3. 重心: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引领者•文化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必须将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文化为核心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重心的建设要注重培育和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4. 文化影响力:传承传统与促进创新的桥梁•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城市展示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在建设中,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创新的方式使其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同时,还要鼓励和支持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影响力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5. 文化品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展示形象、推广旅游的重要窗口和载体。
•郑州要打造一批优秀的文化品牌,通过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关注。
•文化品牌的塑造需要整合城市资源,汇聚各方力量,打造具有独特性和竞争力的品牌形象。
6. 总结•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的过程中,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品牌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注重文化传承与交流,促进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的融合,郑州将展示出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和文化品牌的塑造将为郑州的城市发展和形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申论要点
去年中国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
在城镇化迅速推进的同时,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我国将采取什么对策解决“三农”新问题值得关注。
据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在国务院新闻办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对城镇化过程中“三农”问题作出解读。
唐仁健表示,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是中国社会重大的历史性转折,对“三农”工作具有极其丰富的政策含义。
重点应该解决“谁来种地”、农民怎么进城、乡村如何治理三个大的问题。
“这几年随着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逐步增加,现在大约是二亿五千多万,一亿五千万是跨地区的。
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农村确实有‘三留守’的问题。
”唐仁健说,今后应该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措施来加以解决:一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培育和创新农业的经营主体。
近几年的进展非常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已经超过50多万家,同时,要加快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是要培育职业农民、专业农民,让新一代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在农村或者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经营。
“今年的一号文件中特别讲到了这一点,今后青年农民回乡创业,包括搞家庭农场,在财税、信贷政策上都要给予相应的支持,这也是WTO‘绿箱政策’中很重要的一条。
”唐仁健说。
三是要加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专业的、综合的,合作性的、公司性的,政府的、民间的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关于今后农民如何进城的问题,总的来讲,要让农民进城以后能够真正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唐仁健说,应合理引导人口的流向,要双轮驱动,既要推进城镇化,也要加强新农村,让留在农村的人口也能享受到良好的生活条件,中国有3亿人是农业户籍,大量农民工将会返回农村;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落户问题,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有1亿左右,应当优先解决;引导农民工和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去年在省内就业是8390万,增长了10.1%,而出省的农民工是7400多万,下降了3.2%,说明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已经是一个趋势。
一文 九论 十八谈
区委宣传部关于认真学习“一文九论十八谈”系列政论文章的通知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区直各单位党组织:自2010年6月以来,《河南日报》先后发表“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系列政论文章(简称“一文九论十八谈”),深入阐述了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省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按照区委、区政府指示精神,区委宣传部决定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迅速掀起学习“一文九论十八谈”系列政论文章的热潮。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学习“一文九论十八谈”的重要意义“一文九论十八谈”紧紧围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命题,形成了紧密联系、互为作用的统一整体,“一文”是点题,“何平九论”是进一步破题,“十八谈”是结合实践的深入解题。
“一文九论十八谈”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深刻阐述发展为重,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惠民这一核心,体现了发展规律的把握。
“一文九论十八谈”指明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析了内在原因,揭示了深层次矛盾,指明了转变的方向、目标和办法,深化了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认识。
“一文九论十八谈”站在执政为民、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充分论证了作风体现党风,党风引领政风,进而影响民风的深刻道理。
当前,“十二五”发展全面启动,全区工作即将进入第四季度,各项规划建设、改革发展工作正在加紧推进。
在这一关键时期,学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文九论十八谈”系列政论文章,对于指导全区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领导方式,破解发展瓶颈,提升工作效能,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区各单位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推进领导方式转变上来,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发展目的,保持清醒头脑,改进方式方法,做到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
以“三讲三提升”活动为抓手 深入开展组织工作——郑州市人民公园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区建设
市区建设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 处于郑州都市区核心
城 区的郑州市人民公 园,在 实际工作 中积极融入郑 州都 市区建 设。2 1 02年年初以来, 了切 实实施郑州市园林局党委《 为 关于在 全局组织人事部 门开展“ 讲责任 、 讲作为 、 正气, 升素质 、 讲 提 提 升水平、 提升形象” 活动的 实施方案》 郑州市人 民公 园党总支部 ,
利院的老师专程赠予公园一面题 为 “ 情系 实 提 社 会、 科技 、 管理等各 方面的知识 , 阔眼 社 会 服 务做 好 事 、 事 , 升 园林 人 服 务社 孤 残 奉 献 爱 心 ” 开 的锦 旗 , 以表 由 衷 的感 激 ! 会 的 良好 形 象 。2 1 0 2年 4月 2 日, 园 接 公 界 、 阔思 路 、 阔胸 襟 , 足 岗位 学知 识 , 开 开 立 公 园党 总 支 以 : 讲 三 提 升 ” 契 机 , ‘ 三 为 郭庆主任、 计 结合实际开展一系列活动 ,引导组工干部 围 绕 业 务 促 练 兵 , 断 拓 宽 知 识面 , 导 组 到市民张先生 的求助 电话后 , 不 引 工 干部精 心谋事、 潜心干事 、 心做事 , 专 进 燕 书 记 、第 二 党支 部 书 记 杨 志 恒 及 时赶 到
过 硬 、 风正 派 、 正 廉 洁 的 组 工 队伍 , 作 清 为
线职 工 解 决 管 理 上 的难 题 , 而 全 面 推 从
进 集 中整 治 提 升 工 作 ” 的号 召后 , 内 , 3天 组 工 干 部 上 报 汇 总 急 需 解 决 的 9个 问题
引起公园领导班子高 度重视 , 庆主任迅 郭
“ 岗 ” 进 职 工 之 间 的理 解 , 强全 园 一 换 增 增
强 化 学 习实 践 性 : 强 监 督 , 保 活 动 实 效 增 强 学 习效 果和 自身 修 养 。 加 确 性; 建章 立制 , 求 工作 长 效 性 。 要 求领 导 力
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中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内容
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中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内容摘要:一、引言:简要介绍郑州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的背景和意义二、文化影响力:分析郑州文化影响力的现状和提升策略1.挖掘历史文化资源2.创新文化产品和活动3.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三、文化品牌:探讨郑州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发展1.打造特色文化街区2.培育本土文化企业3.举办高品质文化盛会四、对策与建议:针对郑州文化影响力与文化品牌建设提出具体措施1.完善政策支持体系2.加大资金投入3.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五、结论:总结文章要点,展望郑州文化影响力与文化品牌建设的美好前景正文:【引言】郑州,作为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心,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这其中,文化影响力与文化品牌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如何在新的历史阶段,充分利用郑州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成为当下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文化影响力】一、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郑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要想提升文化影响力,首先要深入挖掘这些资源,让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包括对古城遗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以及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二、创新文化产品和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创意十足的文化产品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关键。
郑州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展览、演出等活动,激发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同时,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郑州文化。
三、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郑州应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文化交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共享文化资源,共创文化繁荣。
【文化品牌】一、打造特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郑州应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街区,如黄河文化主题街区、古都文化主题街区等。
河南省全部的一文九论十八谈(带目录)
目录一文: (1)卢展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1)九论 (3)一论 (3)二论 (7)三论 (13)四论 (19)五论 (25)六论 (31)七论 (37)八论 (43)九论 (49)“十八谈” (56)“十八谈”之洛阳篇:一切立足于实 (57)“十八谈”•焦作篇:在转型中提升 (62)“十八谈”之平顶山篇:靠正气实干 (67)十八谈之许昌篇:求客观规律之真 (72)十八谈之三门峡篇:抓好基层夯实基础 (77)“十八谈”之新乡篇:创新破解难题 (82)“十八谈”安阳篇: 用好文化软实力 (87)中原经济区“十八谈”之济源篇: 干出新天地 (92)中原经济区十八谈之漯河篇:以质为本促提升 (97)中原经济区十八谈之濮阳篇:科学定位谋发展 (102)“十八谈”之周口篇:破难解缚求作为 (107)“十八谈”之南阳篇:“带”出发展新天地 (112)“十八谈”之信阳篇:在“做”上下真功 (117)十八谈驻马店篇:常怀忧思图自强 (122)十八谈之鹤壁篇:统筹促转变 (127)“十八谈”之商丘篇:把责任落实到行动中 (132)“十八谈”之开封篇:开拓奋进谋跨越 (137)十八谈之郑州篇:以重做铸重心 (142)一文:卢展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讲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容易。
讲转变,首先要从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转变开始,思考自己怎么转、怎么做。
发展目的必须明确。
发展为了什么?以人为本、为民惠民。
为民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体现对人民负责。
比如,领导干部比较关注GDP,但老百姓不太关心;领导干部比较关心产值,甚至少数人认为环境、资源问题可以放一下,但老百姓却不赞成。
个别干部比较喜欢拍脑袋、大呼隆、一风吹、一刀切,一会儿一个思路、一会儿一个战略,但基层干部怎么想?老百姓怎么想?有多少东西老百姓能够记得住?所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正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需要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从“7·20”郑州特大暴雨文物热点反思文物舆情的应对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09(下)┃考古发现与研究┃2021年7月20日,郑州市遭遇极其严重的特大暴雨袭击,仅16:00—17:00,短短一个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
笔者注意到,在此次特大暴雨事件中,有一些涉及文物工作的舆论热点,值得我们冷静反思,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本文就“7·20”特大暴雨事件中的这些热点个案,谈一谈文物系统的舆情应对问题,探讨如何规避负面舆情的传播风险及负面影响的扩大化,以及如何运用好媒体并主动占据舆论高地。
一、现场还原“文物人太累了,我没有办法抢救所有的文物,我没有办法保障文物不受损伤。
”郑州博物馆馆长张霆说,“作为文物工作者,文物的安全比我们的生命重要。
”“我泪流满面,文物人咬紧牙关,拼尽全力……”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在微信朋友圈的感慨,很快引起了媒体对暴雨中文物受灾情况的关注,“河南文物局局长哭了”登上热搜。
关注之下,社会公众了解到,在暴雨突袭下,郑州博物馆新馆展现出了新时代文物人的使命与担当。
2021年5月1日,郑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门迎客,共计6万余件文物藏品在新馆亮相。
“创世王都”“天地之中”“百年史话”等基本陈列,“翰墨丹青”“妙相艺境”“郑地名人”等专题性展览,以及“定鼎中原———河南古代都城文明展”“黄河珍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等精品展览,受到市民广泛好评。
然而,新馆对外迎客仅81天,就遭遇一次大考验。
7月20日下午,郑州博物馆新馆屋顶积水从通风管道灌入展厅;7月21日凌晨,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通知:距郑州博物馆新馆直线距离10千米的郭家嘴水库水位快速上涨,存在重大溃堤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郑州博物馆新馆内人员需要紧急撤离。
可是,“人可以走,文物怎么办?”“到底是人命重要,还是文物重要?”“人命和文物一样重要!”“人在,文物在。
”“左手一个鬲,右手一个爵,抱它们上楼的时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沉甸甸的使命感。
”郑州博物馆新馆几十名员工全部投入到这场文物临时转移大战中,至21日7时,文物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馆内一二层的4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大量馆藏一级文物,均没有任何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谈之郑州篇:以重做铸重心郑重(一)郑州应该而且必须承担起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心之重任。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郑州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郑州作为省会城市,既是这一重大战略的首先受益者,也必须是重大责任的首先担当者。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郑州调研时强调,郑州兴有利于全局兴,郑州稳有利于全局稳。
郑州是河南发展的重心所在,这个重心不单指地理位置的概念,也不单指郑州的经济总量要位居全省第一,而且指郑州的综合实力要在全省占更大的份量,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重心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
重心就是重任。
对郑州广大干部群众来说,这是期待,是重托,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二)郑州之重,贯穿历史,昭示未来。
底蕴深厚的历史之重。
上溯悠悠的历史长河,郑州一直是华夏文明起源、演进的重要地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于此,天地之中的历史文化建筑群挺立于此……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灿若星河的风流人物留下深深的足迹,一幕又一幕恢宏的历史活剧演绎着千古绝唱。
十省通衢的区位之重。
郑州坐拥中国铁路的“双十字”,以新郑机场为中心,一个半小时的航程覆盖全国2/3的主要城市、3/5的人口、3/4的GDP。
交通之便,使郑州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影响全局的地位之重。
如今的郑州,以占全省4.5%的土地和8%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全省近1/5的GDP、近1/3的财政收入,实际承载的人口已达千万之巨。
千万人的创造力,千万人的富裕,千万人的和谐稳定,将助推全省小康社会建设迈进一大步,筑牢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坚实基础。
示范带动的责任之重。
郑州这一历史文化重镇、综合枢纽重地、经济发展重心,担当中原经济区重心之重任,必须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走得快一点,搞得好一点;必须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真正成为全省的首善之区。
(三)知其所重,郑州应当放大优势、奋勇向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郑州在中部崛起中扮演着中中之中、重中之重的角色,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主要经济指标五年跨出三大步,经济总量2006年突破2000亿元,2008年突破3000亿元,2010年突破4000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位次不断前移,分别由2005年的第19位、第11位前移到2010年的第16位和第8位;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市等称号,跨入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城市十佳诚信政府排行榜、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中国EMBA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等行列。
这些指标和荣誉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省上下指导帮助、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舟共济、奋勇开拓的结果。
所有这些,给了我们更加坚定的信心,也是鼓舞我们奋力前行的强大力量。
(四)知重更应知不重,郑州必须奋力追赶、激流勇进。
跳出郑州看郑州,跳出河南看郑州,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还在许多方面当“重”而不“重”,特别是距国际化大都市的差距还很大。
经济首位度还不高。
中国社科院公布的国内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0强,郑州仅居第54位。
与一般中心城市30%的区域首位度相比,郑州相差10多个百分点,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不够强。
经济结构还不优。
支柱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条短,“国字号”的科研机构少,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文化品位还不高,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
对外开放度还偏低。
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开放型经济的比重和贡献率不够高。
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城市规划比较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交通拥堵、“天天挖沟”等问题依然突出。
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人民群众上好学、就好医的愿望还不能有效满足,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的压力较大,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
干部作风有许多亟待大力改进的地方。
当前领导层的决策水平、决策效率、推动工作的力度和方法等,与发展的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还有不少干部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服务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强,工作不深入、作风不扎实,不愿意、不善于抓具体,等等。
放眼周边,在百舸争流的激烈竞争中,郑州有晋位之难、退位之忧。
省长郭庚茂讲,郑州已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搞好了可以大幅度跨越,搞不好也可能丧失机遇。
郑州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超越自我,站位全局谋发展,埋头苦干求跨越,围绕“重”字做文章,在“做”字上下工夫,以更大气魄、更大担当,向更高水平、更高目标迈进。
(五)做大做强做重,必须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全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如何才能把郑州做得更“重”?在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引领下,郑州开始找到突破口:建设郑州都市区、持续推进跨越式发展、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重在认清大势,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
建设都市区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导趋势。
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大思路。
郑州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生产要素加速向城市聚集,郑东新区大开发的火热场景,富士康科技、格力电器落户郑州,彰显出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
谋划建设郑州都市区,是对这一发展规律和郑州发展阶段的准确把握,更是在省会落实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郑州必须把新型城镇化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建设郑州都市区,是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改变,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实践。
重在明确目标定位,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郑州都市区建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规划总人口达到1500万左右,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4以上,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排名前移1-2位;区域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区域性信息中心、金融中心、物流商贸中心、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和国际陆港、国际旅游文化名城。
重在选准路径,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按照左右逢源、上下衔接的思路,把郑州周边的县(市)、乡镇统一纳入都市区规划和建设,规划并努力推动航空城、新郑新城、中牟新城、巩义新城、新密新城、登封新城向着中心城区组团融城发展;中心城区要以组团形式向外拓展,大力推进宜居教育城、宜居健康城、宜居职教城、二七宜居新城、新商城、中原宜居商贸城、金水科教新城、惠济高端服务业新城、先进制造业新城、高新城等的有序建设;改变传统“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走一条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复合型和生态型的发展道路。
加快撤县(市)改区步伐,按照现代城市区的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
具体层面上,着力抓好八项工作:一是加快郑州新区建设,更好地发挥其样本作用;二是加快中心城区提升改造,使中心城区功能更加完善;三是加快宜居城市组团建设,打造城市组团发展新亮点;四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产城融合新高地;五是加快卫星城镇融城发展,着力培育外围城市组团;六是加快城郊村合村并城,避免城郊村再变成城中村;七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培育小城镇;八是加快都市农村建设,持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重在选准抓手,解决“怎么突破”的问题。
项目是关键。
必须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助转型、以项目增后劲、以项目惠民生。
产业是支撑。
实施工业强市、服务业优先、壮大都市农业战略,推动高成长性产业、高成长性企业、高成长性区域优先发展,加快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等战略支撑产业,重点扶持新能源、新材料、服务外包、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抢占发展的制高点。
扶持(六)建设郑州都市区,关键在做,以重做铸重心。
重做,关键在求实。
不具体就意味着不落实,抓落实就是“抓不落实”,抓不落实的事、抓不落实的人。
要让立即召开(请办事项)协调会、日(周)询问、周报跟踪成为常态方法,让递交承诺书、平时考察、评优评差、经常性暗访成为常态制度,让项目推进周例会、联审联批日例会、经济运行和公共管理日例会、群众诉求交办和信访稳定日例会、媒体网络舆情监督事项交办日例会成为常态机制。
坚持首席服务官制度,坚持千名机关干部下社区、下农村、下项目、下企业、联系交通路口。
用这些管用、长效、低成本、易接受的方式抓具体、促深入、助落实、求突破,养成“郑州作风”。
重做,根本在求效。
低效率、消极怠工也是腐败。
着力提高决策效率、协调效率和执行效率;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见请即办、立即开会、日夜不辍的协调机制,立即报告、随时报告、必须报告、可以越级报告的问题反映机制,有权威、有协调、有效率、有问责的督查机制等“七个机制”。
严肃工作纪律,做到不允许决策事项落实不了不报告,不允许对企业、对群众说“我不知道、不归我管”,不允许今天事明天办,不允许以自己方便造成群众办事不方便等“十个不允许”,提升“郑州效率” 。
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以优先条件为重要依据的干部选拔任用办法,急难险重岗位是导向,优先条件是导向,应知应会是导向,让选拔干部的过程促进工作,在推进工作中选拔干部,建立选人用人的“郑州机制” 。
着力优化环境,把郑州打造成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最佳创业环境城市和最佳旅游环境城市,建设“郑州环境” 。
重做,落脚在为民。
衡量我们的工作有没有效果、有多大效果,看什么?关键是老百姓生活是否舒心,感觉是否幸福。
郑州要进一步大力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就业创业富民工程、社会保障提升工程、安居保障工程、畅通郑州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市民菜篮子工程等民生工程,进一步解决好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等民生问题,以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以民心凝聚合力,以合力推动发展。
(七)负重前行,郑州应该大有作为。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任务愈益繁重。
面对这种情势,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只争朝夕、夙兴夜寐,必须风雨兼程、砥砺奋进!以重做铸重心,重提升、重提速、重提效、重提振。
我们坚信,郑州一定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真正发挥龙头作用、重心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