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实验大纲最新版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课程大纲

《信息技术》课程大纲

《信息技术》课程大纲信息技术课程大纲一、引言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信息时代。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和知识:1. 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3. 熟悉常用的办公软件和信息管理工具,并能进行高效的信息处理;4. 学会使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搜索、整理和交流;5. 掌握常见的程序设计和编程语言,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6. 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够正确、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课程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1.2 操作系统和网络基础知识1.3 数据结构和算法基础1.4 数据库原理和应用2. 办公软件和信息管理2.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2 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和数据分析2.3 演示软件的设计和制作技巧2.4 信息管理工具的使用和数据整理技巧3.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应用3.1 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2 网页设计和制作技术3.3 图像、音频和视频处理技术3.4 多媒体应用和交互设计4. 程序设计和编程语言4.1 编程基础和常用编程语言4.2 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4.3 软件开发过程和调试技巧4.4 简单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测试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和实验实践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等;2. 期中考试占30%,测试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占30%,综合测试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参考教材1. 《信息技术导论》 - 张三2. 《计算机基础》 - 李四3. 《网络技术与应用》 - 王五八、课程须知1. 学生需自备笔记本电脑,并安装相关软件;2. 课程期间需要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学生需自行组队。

《信息技术基础》提纲

《信息技术基础》提纲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提纲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物质、能源、信息二、信息的定义: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信息是抽象的)。

三、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可以加工和处理、可保留可存储、可传递与共享、时效性、真伪性四、提出计算机内程序和数据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科学家:冯·诺依曼(计算机之父)。

五、二进制(B)、十进制(D)与十六进制(H)之间的相互转换1、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即一个0或一个12、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即8个位3、其它单位: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思考:这里的换算基数为什么是“1024”而不是“1000”?(1024=210)4、二进制运算的基本规则:逢二进一(十进制中是逢十进一)0+0=0 0+1=1 1+1=105、进制的表示方法:下标法:如(1001)2(52)10(5E)16后缀法:如1001B52D5E H6、在UtraEdit、WinHex等软件中观察字符内码的方法:键盘上的字符(数字、英文字符等)占一个字节,中文字符占两个字节。

7、二进制(B)、十进制(D)与十六进制(H)之间的转换方法。

①B D:位权法如: 4 3 2 1 01 0 0 1 1 B=24+21+20=16+2+1=19D<注意>:位权从0开始,从低位向高位编。

(规律:奇数末位为1,偶数末位为0)②D B:除2取余法如:19D2 192 9 12 4 12 2 02 1 00 1=10011B<注意>:除到商为0为止,结果从下往上读。

③B H :4对1如:1101011B1101011B= 0110 1011B对应十进制数: 6 11对应十六进制数: 6 B= 6B H④H B :1对4如:C3HC 3 H对应十进制数: 12 3对应二进制数: 1100 0011= 11000011B五、信息的编码(字符、声音、图像、视频)1、字符的编码A 、英文字母、数字等采用ASCII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字符编码表(128个编码位置) 规律1:字母按顺序依次编码。

信息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信息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信息技术基础考试大纲一、简介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对信息技术基础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制定信息技术基础考试大纲是必要的。

二、考试目的信息技术基础考试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考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考试,考生能够展示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三、考试范围1. 计算机理论基础1.1 计算机硬件结构1.2 计算机软件基础1.3 计算机网络基础2. 操作系统基础2.1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分类2.2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2.3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2.4 操作系统的维护和优化3. 数据库基础3.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3.2 数据库的组成和结构3.3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应用3.4 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4. 网络与通信基础4.1 网络的基本概念4.2 网络体系结构4.3 常见网络设备和协议4.4 网络安全与管理5. 程序设计基础5.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5.2 常见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和应用 5.3 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5.4 程序调试和测试四、考试形式信息技术基础考试采取笔试形式,考试时长为3小时。

考试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具体考试题型和分值比例将在考前公布。

五、考试评分办法考试采用百分制评分,总分为100分。

不同题型的得分方式如下:1. 选择题:每题1分,答错不扣分。

2. 填空题:每题2分,答错不扣分。

3. 简答题:每题10分,答错扣1分。

六、考试要求考生需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1.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基础。

2. 熟悉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能够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3. 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管理方法,能够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

4. 了解网络与通信的基本原理,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和协议。

5. 掌握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七、考试参考资料1. 《计算机科学导论》2. 《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3. 《数据库系统概论》4.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5. 《程序设计语言与方法》八、总结信息技术基础考试大纲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评估考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和知识。

2024年中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大纲

2024年中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大纲

2024年中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2024年中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能够准确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任务。

5. 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学会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三、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1.2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1.3 数据库与数据管理1.4 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2. 程序设计与开发2.1 编程基础与算法设计 2.2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 2.3 网页设计与开发2.4 移动应用开发3. 多媒体技术应用3.1 图像处理与设计3.2 音频与视频处理3.3 动画与游戏设计4.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4.1 数据收集与整理4.2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4.3 数据可视化工具与技术5. 信息技术与社会5.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5.2 信息技术的影响与风险5.3 信息技术的伦理与道德问题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技能。

3. 项目实践:通过小组项目和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和合作。

五、教学评估方法1. 作业与实验报告: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

2. 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项目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3. 考试与测验:通过阶段性的考试和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六、教材参考1. 《信息技术基础教程》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3. 《网络技术与应用》4. 《数据处理与管理》5. 《算法与程序设计》七、考核与评价本课程采用综合考核与评价的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实践成果和阶段性测验成绩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第1部分课程(环节)简介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代码:总学时:48 学分:3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相关课程及关系:本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为非计算机专业打下计算机基础的入门课。

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影响大,直接关系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

本课程的课程定位是以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职业技术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拓宽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他们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以及适应未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重点突出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并能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

我们力争培养的学生既高分、又高能;既顺利通过河北省高校的计算机一级考试,又具有突出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特色:为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我们改变原有的只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简单应用的教学模式,而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法,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按照教学内容设立任务,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关于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掌握,分为即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的编辑处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信息检索与交流,网页制作与编辑等七个任务,每个任务都采用真实的应用项目进行教学与实践,以岗位工作流程编排训练项目,突出课程的职业化、实践性和开放性。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教学。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实验课教学大纲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实验课教学大纲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实验课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30429实验课程名称: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英文名称:The Colle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s课程总学时:54总学分: 2.5实验学时:36适用对象:全院各专业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与基本操作技巧。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验课共开设12个实验项目,总课时36。

学生应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指定的实验任务,并定时提交一定的磁盘作业。

实验课分班分组进行,每个实验班60人左右,配备一名实验指导教师。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达到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使用计算机进行文档和表格的熟练操作,使用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知识及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的目的。

四、实验项目、内容提要与要求五、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标准由任课教师统一安排上机考试。

六、实验指导书(一)教科书杨振山、龚沛曾.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指导与测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二)参考书1.郝兴伟等.计算机文化基础.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刘方爱等.计算机文化基础.东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3.东箭工作室编著.Office2000中文版最佳专辑,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张昀等.轻松掌握网上冲浪的新技能,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七、其他说明实验项目和内容自编,部分实验内容参考实验指导书。

大纲修订人:邹莹修订日期:年月日大纲审定人:审定日期:年月日。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基础模块)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课程性质:选修/必修计划学时:41计划学分:2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张敏华史小英主编,2021年;适用专业:本课程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或各行各业相关人员自学信息技术的参考书。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全面、系统地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

全书6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包含若干任务,分别讲解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等内容。

采用项目驱动的讲解方式来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书中每个任务主要按照“任务描述→技术分析→示例演示→任务实现→能力拓展”的结构进行讲解;以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和巩固。

本课程在讲解过程中,还通过“提示”小栏目为学生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更加全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更好、更快地完成当前工作任务及类似工作任务;也通过该栏目,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 ”“M ”或“L ”。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 理论配合课堂案例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道德伦理,恪守信息社会行为规范,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2.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在信息检索的操作;3. 提高学生的钻研精神,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好地将知识融入实际操作和应用当中。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模板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模板

二、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程三、适用专业: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四、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奠定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1. 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性能指标- 计算机系统组成3.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概述- 文字处理软件- 电子表格软件- 演示文稿软件4.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网络协议- 网络设备- 网络安全5.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应用6.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应用1.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购物、娱乐、教育等方面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应用2. 信息技术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 信息技术在跨学科领域的应用3. 信息技术创新与创业- 信息技术创新的基本理念- 信息技术创业的基本步骤- 信息技术创业的案例分析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伦理与法规1. 信息技术伦理概述- 信息技术伦理的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伦理案例分析2. 信息技术法规概述- 信息技术法规的基本内容- 信息技术法规案例分析第四部分:信息技术实践1. 信息技术基础实验-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 文字处理软件实验- 电子表格软件实验- 演示文稿软件实验2. 信息技术应用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数据库实验- 人工智能实验3. 信息技术创新与创业实践- 信息技术创新项目设计- 信息技术创业项目设计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英文名称:Inform Technique Base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48 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24学分:3适用对象:本科各专业(除计算机、信息管理、通信工程)先修课程:无先修课程,但最好预先了解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是我校各专业(除计算机、信息管理、通信工程)必修的通识教育课。

本课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论知识部分,采用计算机联机大屏幕投影的课堂教学模式,介绍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软件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及应用;二是实践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不进行课堂教学,采用上机实验教学的形式,重点是计算机的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主要包括Windows 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信息浏览与信息交流。

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动手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在各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理论教学要求教师应具有计算机学科专业背景,能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收集、阅读和积累有关资料,精心设计教案和准备讲稿,理论教学要突出应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任务、案例、实例和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多媒体授课为主,并适当结合板书教学,注重归纳小结,帮助学生理清所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建设和利用网络教学环境,在网站上集成教学大纲、教案、参考资料、教学视频、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课程建设的相关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实践教学要求实践环节在本课程中地位同样重要,以学生自学为主,辅以“实验向导”软件,授课教师负责疑难问题的解答。

为了强化平时的训练,设计多套实验作业供学生下载练习。

高职《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高职《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基础总学时数:90(理论课学时数:32 实践课学时数:58)学分数:3适用专业:酒店、会计、数控、物流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的任务:本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确立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课程地位,是各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阐明了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技能,达到国家级计算机一级水平。

二、先修课程本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无先修课程。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过程;掌握微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并具有使用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掌握一种汉字的输入法,掌握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具有一种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能力;掌握电子表格或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电子表格或数据库的基本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安全使用知识;掌握PPT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具有使用PowerPoint制作PPT 演示文稿的能力;掌握各种常用工具的使用。

技能要求: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和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以及因特网(Internet)应用的基本技能。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证书。

四、教学条件师资: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设备:学校安装有各种软件的多媒体机房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案例法七、考核方式、成绩构成方式考核方式:机考成绩构成方式:平时成绩占40%,考核依据为: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实验、平时作业及出勤情况;期末成绩占60%,考核依据为考试成绩。

八、教材和参考书使用教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1、《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刘毅、周学文等主编地质出版社2、《计算机应用基础》杨明广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编制人:葛元元编制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下关分校编制日期:2011.2审定人(教研室主任):范铭。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及代码课程名称: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代码:ZAB301001二、适用教育层次及专业教育层次:高职专科适用专业:所有专业三、学分、学时学分数:3 学时数:48四、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公共课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五、先修课程名称及代码无六、教学目标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关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和信息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和知识,了解一些最普遍和最重要的计算机应用。

即:掌握中英文输入技术、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使学生理解并掌握Internet接入与信息浏览、操作系统(Windows)、信息交流与发布、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等内容。

1.知识目标1)了解信息化社会及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了解集成电路与IC卡。

2)掌握二进制的特点,整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方法。

3)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4)了解微处理器的特点、功能、应用及发展情况。

5)掌握常用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功能,了解其结构与原理。

6)掌握磁盘、存储卡、光盘的类型,了解其结构与原理。

7)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功能,常用操作系统和实用程序的种类。

8)了解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所包含的算法、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

9)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互联网提供的服务、网络信息安全措施。

10)掌握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与组成,了解TCP/IP协议的作用,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

11)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与应用,掌握声音获取的方法与设备。

12)掌握数字视频的获取方法与设备、视频压缩编码的几种标准及其应用。

13)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特点、结构、主要类型和发展趋势。

14)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与组成,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及常用关系型数据库。

15)了解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典型信息系统。

12-13-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12-13-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课程编号:H110015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适用专业:各专业总学时:14学时一、本实验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全院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

目的是使学生熟练使用操作系统Windows XP及办公自动化软件包中WORD2003、EXCEL2003和POWERPOINT2003等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IE 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能够使用邮件服务发送邮件、接收邮件,了解Internet基本配置。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是计算机文化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Windows XP系统桌面的组成及基本操作,窗口的组成及基本操作、资源管理器和控制面板的操作;WORD2003的基本操作、EXCEL2003的基本操作、POWERPOINT2003的基本操作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各种文档的制作。

实验的基本要求是:按照主题完成每个实验,建立的各种文档保存在存储介质上,写出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打印上交。

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说明:1、实验类型指: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研究、其他;2、实验类别指: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其他;3、实验要求指:必做或选做。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考核主要通过检查实验报告和电子文档完成情况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实验考核成绩记入课程总评成绩。

六、本实验课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徐秀花、李业丽、解凯.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七、其他执笔:徐秀花审阅:解凯审定:曹少中。

《信息技术基础实训》大纲 陶珊

《信息技术基础实训》大纲 陶珊

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基础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基础实训课程代码:学时学分:学时:1周(40学时),学分:1学分。

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专业开课系(教研室):信息技术系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教学参考书:1.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2.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3.江苏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丛书4.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教学丛书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信息技术基础实训》是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为信息技术系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技能训练课程,是为培养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大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而开设的。

本实训是在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实施的训练项目。

在本实训环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本实训的内容和基本要求1.WINDOWS2000操作系统⑴熟练掌握图形用户界面操作。

窗口、菜单、工具栏、任务栏和状态栏的操作和对话框操作。

⑵熟练掌握文件操作。

建立、复制、移动、改名文件和文件夹以及设置快捷方式。

⑶熟练掌握程序管理技术。

资源管理器、搜索计算机资源的操作。

⑷掌握系统维护技术。

软、硬件应用程序的安装与设置、磁盘空间管理、联机帮助和回收站的使用。

2.word 文字处理(1)文字编辑:文字的增、删、改,复制、移动、查找和替换;英文文本的校对。

(2)页面设置:页边距、纸型、纸张来源、版式、文档网梧、页码、页眉、页脚。

(3)文字段落排版:字体格式、段落格式、首字下沉、边框和底纹、分栏、背景、应用模板。

(4)高级排版:绘制图形、图文混排、艺术字、文本框、域、其他对象插人及格式设置。

(5)表格处理:表格插入、表格编辑、表格计算。

3.Excel 电子表格(1)电子表格编辑:数据输入、编辑、查找、梦换;单元格删除、清除、复制、移动;填充柄的使用。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大纲.doc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大纲.doc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大纲(适用于2008年依法自主招生“三校生”技能科目测试)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知道计算机硬件构成;了解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方式,知道主要的网络连接设备的功能:了解信息化社会,会上网上查找青少年网络公约;掌握网络搜索技巧,会进行上传下我网络资源;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概念,知道制作多媒体产品的主要流程和需要的设备资源;了解信息安全及反病毒软件的使用;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组装计算机。

【测试内容】一、计算机硬件系统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3.计算机的存储设备4.组装一台计算机的部件部单5.组装一台计算机的主要流程二、计算机软件系统1.计算机的软件分类2.十进制整数与二进制整数的互换3.知道儿种常用应用软件的功能和实用4.目前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分类三、计算机网络连接1.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作用2.服务器的种类和功能3.网卡的作用和网线的分类四、了解信息化社会和信息安全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2.信息技术的主体内容3.信息技术的应用4.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5.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6.反病毒软件使用常识五、数字化信息资源1.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2.利用Http和Ftp方式上传与下载的方法3.音频文件的分类4.常用数码设备的使用第二部分文字、数据资源的整合【要求】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中文Windows XP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掌握”附件”中的部分功能使用;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了解Word的基本知识;掌握文档的管理和输入方法;掌握文档的基本编辑操作;掌握”格式刷”的使用;掌握视图的概念及使用;掌握Word的表格处理功能和图片处理功能。

掌握中文Excel的启动与退出,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的概念;掌握工作表数据的输入、编辑;工作簿文件的建立、保存、打开;掌握工作表的编辑;了解自动套用格式及模板的使用;掌握用公式进行计算及常用函数的应用;掌握创建图表、编辑图表的方法;掌握建立Excel数据清单、记录的编辑、数据排序等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实用计算机技术》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 基本原理、常用操作系统及 Office 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原理与应用,为今后学习 其它软件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 教学基本要求1. 熟练地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2. 熟练地掌握字、表处理软件及演示文稿的使用方法。

3. 掌握 Internet 的使用方法。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以课堂讲授的理论的基础上,通 过布置实例上机操作,上机前对上机内容作简要的介绍和操作演示,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教师 辅导为辅的原则。

(四)实践环节实践形式:上机实践的形式 实验目的: 1. 掌握 Windows7 操作系统的使用。

2. 掌握字处理软件 Word 2010 的使用。

3. 掌握表处理软件 Excel 2010 及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Powerpoint 2010 的使用(五)上机时数分配表序号 1 2 3 4 5 6 总计 上机内容 Windows7 操作系统 字处理软件 Word 2010 表处理软件 Excel 2010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Powerpoint 网络 考试 计划学时 4 10 10 4 2 2 32 要求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六)本课程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前导课,也是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要课程。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版 张岗亭 韩利凯 海小娟 编 参考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2016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二、实验内容纲要第二章 windows 7 操作系统实验一: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实验目的 1.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特性。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方法。

案例 1 打开资源管理器,完成以下操作: 1. 在 D:\Student\SS 下创建一个名为 AA 的文件夹,在 AA 文件夹中新建一个文本文档, 取名 F1.TXT; 2. 将 D:\Student 下的 TEST1.TXT 文件及 TEST2.TXT 文件复制到 AA 文件夹下; 3. 将 D:\Student\TT1 的文件夹“DD”移动到“AA”文件夹下; 4. 将 D:\Student 下的 B12.TXT 文件设置成“只读”并去掉“存档”属性; 5. 删除 D:\Student 下的 LK 文件夹; 6. 查找 D 盘中的 ANEWS.EXE 文件,然后为它建立名为 RNEW.EXE 的快捷方式,并存放在 C:\ 下。

案例 2 在D盘的sun文件夹中进行如下操作: 1. 建立一个文本文档; 2. 文件命名为"good",内容为"风和日丽"。

(只输入引号内的内容) 。

建立文本文档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双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2) 在该窗口中双击本地磁盘(D: ) ,打开“本地磁盘(D: ) ”窗口; (3) 在该窗口空白区域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文本文档”命令; 实验二 Windows 7 控制面板及环境设置实验目的 1.熟悉控制面板的基本操作。

2.掌握个性化环境的设置方法。

案例 1 完成下列操作: 1. 设置主题为Windows 经典; 2. 更改当前的系统日期及时间为:2010年7月2日22点38分; 3. 设置鼠标:切换主次键;将鼠标轮设置为:一次滚动一个屏幕; 4. 设置屏幕分辨率为800*600; 5. 对D盘进行“磁盘碎片整理” 。

第三章实验一办公软件 Word 2010Word 2010的文字录入与编辑实验目的 1.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熟悉Word工作窗口。

2.熟练掌握Word文档的创建、输入、保存、保护和打开。

3.熟练掌握Word文档的编辑(如:录入文本与符号、复制粘贴、查找替换等基本操作) 。

案例 1 使用 Word 2010,完成下列操作: 1. 新建文件:新建一个文档,文件名为A2.DOC,保存在D盘; 2. 录入文本与符号:按照【文本 3-1】 ,录入文字、字母、标点符号、特殊符号等; 3. 复制粘贴:将录入文档的第一段文字复制到文档之后; 4. 删除文本:将文档中最后一段删除,再将其恢复; 5. 查找替换:将文档中所有“潮湿地”替换为“湿地” ; 6. 合并段落:将文档中第2段和第3段合并成一段; 7. 设置文档的打开密码为“111” ,修改密码为“222” 。

【文本 3-1】 ☆潮湿地是指一年中至少有一段时间为潮湿或水涝的地区,包括沼泽、泥炭地、滩涂和沼泽群落等。

潮湿地含有丰沛水量,比陆地具有更大的比热, 『高温吸热』 , 『低温放热』 ,从而调节气温,减少 温差;同时,潮湿地是区域水循环的重要环节,雨季可以〖调蓄洪水〗 , 〖降低洪峰〗 ,并及时补充地下 水,旱季可以〖增大蒸发〗 , 〖增加降水〗 ,从而减少旱、涝灾害。

▓ 潮湿地由动植物、微生物、土壤、水体以及沙砾基质组成,它们之间的生物、物理、化学作用使 潮湿地成为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和“污水处理厂” 。

大面积潮湿地可以直接吸附空气中的浮尘、细菌 和有害气体,与降水、径流带来的尘土及有害物质一起沉滞于基质,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潮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以维持它们正常的繁衍,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潮湿地 提供丰富的水产品,出产泥炭、水电,可用于适度旅游开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此外潮湿地还具 有科研与景观价值。

所有操作完成后,文档内容如【样文 3-1】所示: 【样文 3-1】 ☆湿地是指一年中至少有一段时间为潮湿或水涝的地区,包括沼泽、泥炭地、滩涂和沼泽群落等。

湿地含有丰沛水量,比陆地具有更大的比热, 『高温吸热』 , 『低温放热』 ,从而调节气温,减少温差; 同时,湿地是区域水循环的重要环节,雨季可以〖调蓄洪水〗 , 〖降低洪峰〗 ,并及时补充地下水,旱季 可以〖增大蒸发〗 , 〖增加降水〗 ,从而减少旱、涝灾害。

▓ 湿地由动植物、微生物、土壤、水体以及沙砾基质组成,它们之间的生物、物理、化学作用使湿 地成为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和“污水处理厂” 。

大面积湿地可以直接吸附空气中的浮尘、细菌和有害 气体,与降水、径流带来的尘土及有害物质一起沉滞于基质,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湿地为野生 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以维持它们正常的繁衍,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湿地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出产泥炭、水电,可用于适度旅游开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此外湿地还具有科研与景观价值。

实验二 文档的格式设置与编排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Word文档字符格式的设置。

2.熟练掌握Word文档段落格式的设置 3.掌握拼写检查的操作。

案例 1 输入【文本 3-2】内容,按要求完成如下操作: 1. 设置字符:第一行“生活科普小知识”为方正舒体、四号、蓝色,第二行正文标题为隶书、二号、阳文、红色,将标题中的“三种老人”字符间距加宽1.2磅、位置提升8磅,正文第一段为仿宋 _GB2312,最后一行为方正姚体,正文第二、第三、第四段开头的“严重神经衰弱者” 、 “癫痫病患者” 、 “白内障患者”加粗、加着重号; 2. 设置段落:全文左、右各缩进2字符,正文首行缩进2字符;第二行标题:段前1.5行、段后1.5行,正文各段段前、段后各0.5行,正文各段固定行距为18磅;第一行右对齐,第二行标题居中,最后 一行右对齐; 【文本 3-2】 生活科普小知识 三种老人不宜用手机 据杭州日报报道,目前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有些老人不宜使用手机。

严重神经衰弱者:经常使用手机可能会引发失眠、健忘、多梦、头晕、头痛、烦躁、易怒等神经衰弱 症状。

对于那些本来就患有神经衰弱的人,再经常使用手机有可能是上述症状加重。

癫痫病患者:手机使用者大脑周围产生的电磁波是空间电磁波的4~6倍,可诱发癫痫发作。

白内障患者:手机发射出的电磁波能使白内障病人眼球晶状体温度上升、水肿,可加重病情。

——摘自《生活时报》 所有操作设置完成后,文档格式为【样文 3-2】所示: 【样文 3-2】生活科普小知识三 种 老 人 不宜用手机据杭州日报报道,目前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有些老人不宜使用手机。

严重神经衰弱者: 经常使用手机可能会引发失眠、健忘、多梦、头晕、头痛、烦躁、易 ........ 怒等神经衰弱症状。

对于那些本来就患有神经衰弱的人,再经常使用手机有可能是上述症状 加重。

癫痫病患者: 手机使用者大脑周围产生的电磁波是空间电磁波的4~6倍, 可诱发癫痫发作。

..... . 白内障患者: 手机发射出的电磁波能使白内障病人眼球晶状体温度上升、水肿,可加重 ...... 病情。

——摘自《生活时报》 案例 2 输入【文本 3-3】内容,按要求完成如下操作: 1. 拼写检查:改正【文本 3-3】中的单词拼写错误。

2. 项目符号或编号及添加项目符号。

【文本 3-3】 Our knowledge of the universe is growing all the time. Our knowledge grows and the univerce develops. Thanks to space satellites, the world itself is becoming a much smaller place and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now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 Look at your watch for just one minite. During that time, 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ncreased by 259. Perhaps you think that isn’t much. However, during the next hour, over15540 more babies will be born onthe earth. 所有操作设置完成后,文档格式为【样文 3-3】所示: 【样文 3-3】  Our knowledge of the universe is growing all the time. Our knowledge grows and the universe develops. Thanks to space satellites, the world itself is becoming a much smaller place and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now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  Look at your watch for just one minute. During that time, 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ncreased by 259. Perhaps you think that isn’t much. However, during the next hour, over15540 more babies will be born on the earth. 实验三 文档表格的创建与设置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表格的建立及内容的输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