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北大港地区沙河街组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沉积微相特征

合集下载

不同沉积体系及相构成特点

不同沉积体系及相构成特点

不同沉积体系及相构成特点摘要:不同沉积体系及相构成特点论述关键词:沉积体系;沉积特征;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障壁海岸;缓坡碳酸盐岩一、冲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冲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是暂时性洪流或间歇性洪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形急剧变缓,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堆积而成的,形状近扇状的沉积体。

从山地峡谷向开阔平原转变地带上的一种河流沉积体系,呈扇形或半圆锥状、以粗粒碎屑占优势的堆积物。

(1)冲积扇沉积体系的沉积亚相特征:冲积扇是陆地上最靠近物源区的沉积体系,粒度粗,分选差,沉积速率高。

扇根分布在临近冲积扇顶部地带的古沟口附近,主要发育有古沟道、主水道和主水道间三种沉积微相。

扇中位于冲积扇中部,为冲积扇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与扇根并不具有明显的界限,以具有中到较低的沉积坡角和发育的辫状河道为特征。

与扇根沉积相比较,砂与砾比率增加,沉积物偏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增高,砾石碎屑多呈叠瓦状排列。

扇中沉积由于未经过充分分选,加上泥石流的存在,扇中沉积层内、层间和微观非均质性极强。

扇缘是整个冲积扇沉积物最细,流体能量最低的部分,呈环带状围绕在冲积扇周围。

沉积物为细砾、含砾砂、砂及泥,细砾较为少见。

其微相可分为水道径流及片流两种。

(2)冲积扇沉积体系的分类:Ι湿地沉积扇:沉积特征,湿地沉积扇主要发育与潮湿气候带,最明显的终年泄水,这些常年河对扇的沉积作用影响小,而由季节性气候条件产生的巨大洪水起着控制作用。

整个扇的面积大,有时为干旱扇的几百倍;扇面坡度一般较低,因此河流作用常常控制着湿地扇的整个扇面。

自扇顶向扇尾湿地扇的最大碎屑粒径逐渐变小。

沉积亚相分为:扇顶近源相、扇中中段相、扇尾远端相。

Ⅱ扇三角洲:冲积扇直接进入水体在滨湖或滨海地带形成的粗碎屑扇状体。

沉积特征:冲积扇直接进入水体在滨湖或滨海地带形成的粗碎屑扇状体。

它是一种进积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沉积体系,它属于在活动扇与稳定水体交界带上的沉积。

【word】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构成分析

【word】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构成分析

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构成分析卷(V olume)34,期(Number)4,总(SUM)127页(Pages)520~528.2010.11(November.2010)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icaelMetallogenia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构成分析荣辉.,肖敦清,白小鸟,王书香,孙家宁,杜玉梅(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280)摘要: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是重要的含油层段,其内部发育水下扇沉积体系.本文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及室内分析测试等手段,对研究区水下扇沉积体系进行了精细解剖.研究发现其内部可识别出扇面水道,非限制性朵叶体和开阔湖泊三种成因相组合,其中扇面水道由主干扇面水道和分支扇面水道两种成因相构成,非限制性朵叶体由近端朵叶体和远端朵叶体两种成因相构成.主干扇面水道切割近端朵叶体,将沉积物向盆地内部输送,在坡折带其所携带的沉积物可能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再次分配,形成新的扇面水道和非限制性朵叶体;分支扇面水道多发育于远端朵叶体上部,被开阔湖泊泥岩所包围.在区域背景及生物相资料分析基础上,指出沙三一亚段歧口凹陷中部处于断陷盆地的裂陷幕,在构造坡折带或陡坡带.由于断层活动等因素影响,在半深湖一深湖背景下形成水下扇沉积体系.歧口凹陷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的研究对于该区有利储集体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键词: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水下扇中图分类号:P542;P5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一l552(2010)04_0520.09在陆相断陷盆地中水下扇沉积体系往往由于具有良好的储集性及有利的成藏条件,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孙永传,1980;Galloway,1998; RichardandBowman,1998;张盟和田景春,1999;Catuneanueta1.,2002;陈守建等,2007;侯艳平等,2008;徐振中等,2008;吴小红等,2009).目前对陆相湖盆中水下扇沉积构成要素,成因机制,沉积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为这类储层的预测和解释提供了重要指导.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段广泛发育水下扇沉积体系(张服民和简宗渝,1981;赖婉琦和顾家裕,1984;陈纯芳等,2001;李廷辉等,2005;严德天等,2007;程立华等,2008),然而,对其内部成因相构成及空间配置规律研究显得非常薄弱,制约着该区域油气储层的预测精度及勘探领域的进一步扩大.本文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分析及室内测试等方法,对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构成进行研究,以阐明其内部成因相构成及空间配置关系,对指导该区水下扇沉积体系中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1地质背景歧口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部,是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伸展构造区的次级构造单元(图1a),其具有”南北分块,东西分带”的构造格局(金振奎等,2002).歧口凹陷中部由北东向的板桥,歧北,歧南3个半地堑凹陷和其间的北大港,南大港两个半地垒凸起组成,其东西向地质剖面呈不对称的箕状半地堑形态,具有”西断东超”,”北断南超”的特点(图收稿日期:2010—07—15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专项课题(No:2008E-0601).第一作者简介:荣辉(1984一),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层序地层学与储层地质学研究.Email:*******************第4期荣辉等: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构成分析52llb).沙三一亚段沉积期具有明显的北西断南东超的半地堑样式,北东向断层控制能力强,盆缘断裂的控制作用强烈,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明显.歧口凹陷中部沙河街组可分为沙三段,沙二段和沙一段(图lc).沙三段可进一步分为下,中,上3个亚段即沙三三亚段,沙三二亚段和沙三一亚段, 分别对应三个三级层序即SQ1,SQ2和SQ3(王华等,2009;严德天等,2008).沙三三亚段(SQ1)主要为深灰色半深湖一深湖相泥岩与灰褐色油页岩的不等厚互层,夹少量灰岩及油页岩,靠近北部陡坡带的边缘部位发育厚层砾岩,砂岩,厚度为100~l50m左右;沙三二亚段(SQ2)以泥岩,泥质粉砂岩,灰质泥岩为主,夹砂岩薄层,厚度为400~500m;沙三一亚段(SQ3)以泥岩为主,含泥质灰岩,沉积厚度为400~450m(图lc).本文研究的沙三一亚段是目前歧口凹陷寻找岩性圈闭的有利层段,其内部水下扇沉积体系发育,是断陷湖盆深陷扩张阶段在深湖一半深湖环境中以重力流成因为主的事件性沉积. (c)地层剖面旋回层序单元构造演化系统组段细柱三毂二级阶段沙SQ6加速——-.断由坳Ill转ll幕换SQ5初始期沙J沙——下古河渐沙新一SO4停滞近统段街Il沙:SO3减弱系二断组I幕陷沙期=SQ2加速=沙1:S01初始三始新统a.歧口凹陷中部构造格局;b.歧口凹陷中部构造一沉积剖面;c.歧I】凹陷中部沙三段层序地层及构造演化,图l歧口凹陷中部构造格局及地层充填演化Fig.1StructuralframeworkandfillingsuccessioninthemiddleoftheQikousa g2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构成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可识别出扇面水道,非限制性朵叶体和开阔湖泊三种成因相组合,其中扇面水道由主干扇面水道和分支扇面水道两种成因相构成,非限制性朵叶体由近端朵叶体和远端朵叶体两种成因相构成(表1).本文对水下扇体系中各成因相的岩性组合,粒度分布,测井响应及地震反射等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2.1扇面水道2.1.1主干扇面水道主干扇面水道往往呈复合体形式产出,单一河道砂体厚度一般在5~15m,正韵律特征明显.以块状砾岩,含砾中一粗砂岩或中一粗砂岩为主,其中砾岩内部砾石呈次棱角状一次圆状,具有一定的定向,522第34卷表l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的成因相构成Table1Geneticfaciesinsubaqueousfandepositionalsys- teminthefirstsub-memberofthePaleogenicSha3memberinthemiddleoftheQikousag大小混杂,砾石大小0.5~5cm,分选性差(图2a,图2b);含砾中一粗砂岩或中一粗砂岩中概率累积曲线以四段式或三段式为主,其中下部颗粒直径区间在一2~lOqb,滚动总体占3%左右,跳跃总体占50%左右,跳跃一悬浮过渡总体占15%左右,悬浮总体占20%左右(图3a);上部颗粒直径区间在1~10,滚动总体不发育,跳跃总体占65%左右,悬浮总体占20%~30%(图3b);整体分选较差,但自下而上分选变好.单个主干扇面水道测井陆线往往表现为齿化或弱齿化钟形或箱形(图4a).主干扇面a.主干扇面水道,砾岩,砾石具有一定的定向性,分选差,呈次圆状,板深881井;b.主干扇面水道,含砾粗砂岩,分选差,板深35井,单偏光;c.分支扇面水道,液化变形构造,港深76井;d.分支扇面水道,含砾细砂岩中的交错层理,港深46井;e.近端朵叶体下部的含砾粗砂岩,分选差一中等,塘38井;f.远端朵叶体中的细砂岩和粉砂岩,发育波状层理,塘38井;g.开阔湖泊中的生物化石,包括介形虫等,旺29井.图2沙三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岩石学特征ng.2Petrologiccharacteristicsofthesubaqueousfandepositionals~teminth efirstsub-memberofthePaleogenicsha3member第4期荣辉等: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构成分析523水道是沉积物向盆地运输的通道,其复合体地震反射在走向上为反楔状外形,轴向上多为加积充填,形态为槽状,内部为强振幅低频率断续反射.2.1.2分支扇面水道分支扇面水道复合体规模相对较小,单一河道砂体厚度一般在1~3m,对下伏细粒湖泊背景沉积冲刷作用明显,呈正韵律.下部以含砾中细砂岩或中细砂岩为主,多呈块状,局部见液化变形构造(图2c),中上部以中细砂岩或粉砂岩为主,发育交错层理(图2d);分支扇面水道概率累积曲线以三段式为主,颗粒直径区间在1~10,其中跳跃总体占30%,跳跃一悬浮过渡带约占50%,悬浮总体约占20%,分选中等(图3c,图3d).单个分支扇面水道测井曲线呈齿化箱形或钟形(图4b),部分呈漏斗形.分支扇面水道复合体充填结构向两侧衍变为强振幅连续反射,见侧向加积或迁移特征(图5).a,b.主干痢面水道概率累积曲线特征,下部滚动总体发育;而上部滚动总体不发育,跳跃总体相对发育,板深35井;c,d.分支扇面水道,以三段式发育为主,跳跃一悬浮过渡总体发育,板深35井;e,f远端朵叶体,下部滚动总体发育;而上部滚动总体不发育,悬浮总体相对发育.图3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各成因相粒度分布特征Fig.3Particlesizedistributionofthegeneticfaciesinsubaqueousfandepositi onalsysteminthefirstsub?memberofthePaleogenicSha3member2.2非限制性朵叶体非限制性朵叶体在研究区最为常见,它的典型特征是与背景湖泊细粒沉积互层,单层厚度不大,多在0.5~5m之间.其分布于扇面水道周缘,地震反射特征为强振幅中频率连续反射,以平缓丘状或斜交前积为主(图5).2.2.1近端朵叶体近端朵叶体含砾粗砂岩或含砾中细砂岩为主,总体上分选差一中等.多呈正韵律,下部往往以块状细砾岩为主,砾石大小多在0.5~4cm之间(图2e),而上部往往以含砾中细砂岩为主,交错层理发育.测井曲线多呈指状或高幅齿形(图4c,图4d). 2.2.2远端朵叶体远端朵叶体以灰色一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发育小型交错层理或脉状层理(图2f).概率累积曲线以两段式或三段式为主;下部多为三段式,颗粒直径区间在0~10,其中滚动总体占0.5%左右,跳跃总体占65%左右,悬浮总体占30%左右;上部多为两段式,颗粒直径区间在1~lOqb,其中跳跃总体和悬浮总体相当,各占50%(图3e,图3f);整体上分选好,但自下而上分选有变好的趋势.测井曲线呈高幅指状.2.3开阔湖泊开阔湖泊是水下扇沉积的背景部分,它主要包鳃舯加∞加瞄鳃∞加∞弱加m:瞄舳∞—:暑加m以524第34卷震72(b)港2027唐21RTGRRT0一O03?-------一9一5—205?--?—--————20 厂._一≥一I冬_’一一>己(<声.■-_≤,‘r岛翮===lf-●__n__--一—一昌昌昌一...一.■一l,..一_分支扇面水: (e)板(f11R1_sP-lom2O.27——19.5一l0-<l一{2850..2”,r>)7lI!?垒E}2900d{I—I—垒皇一/三二==二..三ll>■—一7={5,/(;-2></.)=■…:l一i=>:咖{}————一一|一l/——<.I==;,远端朵叶1《:呈平直形围[[]田E]三]口二]日田目砂砾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粗砂岩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页岩鲕粒灰岩白云质灰岩图4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测井响应特征Fig.4Wellloggingofthesubaqueousfandepositionalsysteminthefirstsub? memberofthePaleogenicSha3member3E唇4皑I荽4图5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的地震反射特征(L3177,削面位置见图6)Fig.5Seismicreflectioncharacteristicsofthesubaqueousfandepositionalsy steminthefirstsub?memberofthePaleogenicSha3member第4期荣辉等: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构成分析525括深湖和半深湖两种成因相.其岩性主要为灰色,深灰色泥岩,夹杂薄层粉砂质泥岩;内部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图2g),包括介形虫,鱼鳞,鱼类等.开阔湖泊典型的测井曲线特征是平直形或微齿化平直形(图4f).3水下扇沉积体系空间展布规律3.1水下扇沉积体系空间展布规律歧口凹陷中部钻井资料主要集中在西南部,而其东北部滨海地区普遍为少井区或无井区.针对这(b)厘譬杂嚣26oa.砂体空间展布规律;b.水下扇沉积体系中分支扇面水道砂体侧向迁移地震反射特征(T3278,剖面位置见图6a);C.水下扇沉积体系中砂体的均方根振幅特征,属性提取范围置见图6a蓝色线框内.图6歧口凹陷中部沙三一亚段水下扇砂体空间展布特征Fig.6Distributionofsandinthesubaqueousfaninthefirstsub-memberoftheP aleogenicSha3memberinthemiddleoftheQikousag526第34卷种情况,以已有的钻孔资料为基础,通过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的相互结合,相互佐证,重点对少井区和无井区的滨海地区进行了砂体追踪,刻画出沙三一亚段水下扇砂体的展布形态及特征(图6a,6b,6c).歧口凹陷中部砂体的空间展布主要受控于沧县隆起边缘带的三个朵体即葛沽,小站和沈青庄及北部朵体,其中以小站朵叶体规模最大(图6a).在砂体精细刻画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古生态,岩心,地震相各单因素分析,恢复研究区沙三一亚段沉积体系域面貌,进而揭示水下扇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规律(图7).水下扇沉积体系在宏观上呈楔状体直接伸入到湖相泥岩中.主干扇面水道切割非限制性朵叶体,将沉积物向盆地内部输送,在断裂坡折带其所携带的沉积物可能在重力作用下再次得到强化,形成新的扇面水道和非限制性朵叶体;分支扇面水道多发育于远端朵体上部,其呈透镜状被开阔湖泊泥岩所包围(图7).总体上,水下扇砂体与开阔湖泊泥岩呈砂,泥岩不等厚互层,这种结构是纵向上组成多套自生自储成藏组合的物质基础.北部大神堂物源向南越过新港一海河断裂至歧口凹陷中部时,演化为水下扇沉积体系.沧东断裂内侧的小站朵叶体向盆地推进时,沉积物在断裂坡折带发生再次分配,演化为新的水下扇体系(图7).3.2水下扇沉积体系的控制因素前人通过占生物资料已经证实歧口凹陷中部沙三段以半深湖一深湖发育为主(陈仲勤,1985).本文通过对歧口凹陷中部沙三一亚段岩心中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保存的生物信息进行研究,总结区内生物相特征,发现沿沧县隆起带附近生物相以华北介(Huabeinia),纺锤玻璃介(Fusocandona),渤海藻属(Bohaidina)等为主,显示该区以半深湖沉积为主,而在研究区中部或东部往往可见完整的鱼化石或鱼鳞,反映该区以深水湖泊沉积为主(图7).因此,研究区水下扇均发育于半深湖一深湖背景中.图7歧口凹陷中部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Fig.7Distributionofthesubaqueousfaninthefirstsub—memberofthePaleo genicSha3memberinthemiddleoftheQikousag第4期荣辉等: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构成分析527研究区构造和古地理背景研究表明,沿沧县隆起带向盆地中心,古地貌上存在两个较大的构造坡折带,分别受沧东断层和大张坨断层控制(图7).这种结构导致水下扇砂体的分布呈多级状发育(图6).东北部新港地区水下扇的发育受海河新港断层的控制.该区沙三一亚段时期断层的转换带控制砂体的走向,分割北大港潜山的具有走滑特征的断层是控制沉积物再分配的重要构造带.总体来看,沙三一亚段沉积期,歧口凹陷中部处于断陷盆地的裂陷幕时期,断层活动性强,在断层活动地区,水下扇沉积体系发育.在近岸一侧,以主干扇面和近端朵叶体为主,向盆地方向逐渐过渡为分支扇面水道和远端朵叶体;同时,主干扇面水道所携带的沉积物在远岸坡折带附近被再次搬运并形成新的水下扇沉积体系,在凹陷的中心部位沉积,其与近端的水下扇在成因,形态和岩性等方面基本相似,只是远岸水下扇体碎屑物颗粒相对较细.4结论与认识(1)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可识别出扇面水道,非限制性朵叶体和开阔湖泊三种成因相组合,其中扇面水道由主干扇面水道和分支扇面水道两种成因相构成,非限制性朵叶体由近端朵叶体和远端朵叶体两种成因相构成.(2)在水下扇沉积体系中,其在宏观上呈楔状体直接伸入到湖相泥岩中;主干扇面水道切割非限制性朵叶体,将沉积物向盆地内部输送,在断裂坡折带其所携带的沉积物可能在重力作用下再次得到强化,形成新的扇面水道和非限制性朵叶体;分支扇面水道多发育于远端朵体上部,其呈透镜状被开阔湖泊泥岩所包围.(3)沙三一亚段歧口凹陷中部处于断陷盆地的裂陷幕,在构造坡折带或陡坡带,由于断层活动等的影响,在半深湖一深湖背景形成水下扇沉积体系.参考文献(References):陈纯芳,郑浚茂,王德发.2001.板桥凹陷沙三段沉积体系与物源分析.古地理,3(1):55—62.陈守建,李荣社,计文化,赵振明,孟勇,史秉德.2007.昆仑造山带晚泥盆世沉积特征及构造古地理环境.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1(1):44—51.陈仲勤.1985.黄骅坳陷早第三纪沙河街组三段沉积环境分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5(2):37—5O.程立华,吴胜和,宋春刚,闰海军.2008.黄骅坳陷马东地区古近系重力流水道相储层特征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6):33—41.侯艳平,朱德丰,任延广,庄新国.2008.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和油气的控制作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2 (3):300—307.金振奎,邹元荣,张响响,蒋春雷.2002.黄骅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泊碳酸盐沉积相.古地理,4(3):11—18.赖婉琦,顾家裕.1984.渤海湾含油气盆地中的浊积岩.沉积,2(4):47—56.李廷辉,梁惠兰,胡永军,常德双,孔凡东,姚以泰,赵春段. 2005.关家堡滩海区近岸水下扇体研究及勘探意义,4O (5):561—564.孙永传.1980.水下冲积扇——一个找油的新领域.石油实验地质,2(3):32—41.王华,白云风,黄传炎,严德天,刘彦博,陈思,向雪梅,廖计华,夏存银,赵淑娥.2009.歧口凹陷古近纪东营期古物源体系重建与应用.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34(3):448—456.吴小红,吕修祥,加东辉,滕玉波,赖维成.2009.辽中凹陷东营组重力流发育机制及沉积构成.西南石油大学(自然科学版),31(4):18—23.徐振中,陈世悦,姚军,王永诗.2008.济阳坳陷中生代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的时空关系.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2 (3):317—325.严德天,王华,王家豪,王清晨.2008.黄骅坳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样式及隐蔽圈闭预测.中国矿业大学,37 (1):30—37.严德天,王华,肖敦清,王家豪,廖远涛.2007.黄骅坳陷中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分析.石油勘探与开发,34(3):328—334.张服民,简宗渝.1981.黄骤盆地早第三纪沉积史与环境特征.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2):141—156.张萌,田景春.1999,近岸水下扇的命名,特征及其储集性. 岩相古地理,19(4):42—52.Catuneanu0,HancoxPJ,CairnerossBandRubidgeBS. 2002.Foredeepsubmarinefansandforebulgedeltas:Oro—genicoff—loadingintheunderfilledKarooBasin.JournalofAfricanEanhSciences,35(4):489—502.GallowayWE.1998.Siliciclasticslopeandbaseofslopedepo—sitionalsystems:Componentfacies,stratigraphicarehitec—tureandclassification.AAPGBulletin,82(4):569—595. RiehardMandBowmanM.1998.Submarinefansandrelated depositional:Variabilityinreservoirarchitectureandwire—linelogcharacter.MarineandPetroleumGeology,15:821—839.528犬’斟谴名成矿il}第34卷ArchitectureoftheSubaqueousFanDepositionalSystemin theFirstSub-memberofthePaleogenicSha3Memberin theMiddleoftheQikouSagRONGHui,XIAODunqing,BAIXiaoniao’,WANGShuxiang,SUNJianingandDUYumei(1.MOEKeyLaboratoryofTectonicsandPetroleumResources/FacultyofE arth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Wuhan430074,Hubei,China;2.ResearchInstituteExplorationa ndDevelopment,PetroChinaDagangOilfieldCompany,死nnjin300280,China)Abstract:Thesubaqueousfandepositionalsystemdevelopedinthefirstsub-memberofthePaleogenicSha3mem-berisanimportantoil-bearingreservoirinthecenteroftheQikousag.Basedon integratedwellcore,drilling,seismic,andlabanalysis,threetypesofgeneticfaciesassociationswereidenti fiedinthesubaqueousfandeposi?tionalsystems,i.e.,feederchannel,unconfinedlobe,andlakedeposit.Thefee derchannelswereformedwithtwotypesofgeneticfacies,i.e.,mainfeederchannel,distributaryfeederchann e1.Theunconfinedlobescomposeoftwotypesofgeneticfacies,i.e.,proximallobesanddistallobes.Thesedimen tsweretransportedtothebasin throughthemainfeederchannelsthatcuttheproximallobes,andmighthavebe endistributedbythegravityintheslope-breakzoneandformednewfeederchannelsandunconfinedlobes.Distr ibutaryfeederchannelsusuallydevel—opedintheupperpartofthedistallobesandsurroundedbymudstoneintheopen lake.Analysisoftheregional backgroundandbiologicaldatashowthatthecentralpartoftheQikousagwasi nchasmicstagewhenitreceivedthe firstsub—memberofPaleogeneSha3membersediments.Thefaultactivityi ntheslope—breakzoneresultedinsuba—queousfandepositionalsystemsdevelopedinthesemi—deeplake.Keywords:Qikousag;paleogene;Sha3member;subaqueousfan。

欢喜岭地区沙三段大凌河油层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欢喜岭地区沙三段大凌河油层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3 中国石油大学 ( . 华东 )地球 资源与信息 学院 , 山东 东营 2 7 6 ) 50 1
摘要 : 河坳 陷西部 凹 陷欢 喜岭 地 区沙三段 大凌 河 油层 主要 为 一套 近 岸 水 下扇 的 陆相 断 陷 湖盆 沉 辽
积 . 据岩 性组合 特征 、 根 沉积 序 列和测 井等 特征 , 以划 分 出扇 根 、 中和 扇 端 3个亚相 . 可 扇 对欢 喜岭 地 区大凌 河油层 近岸 水 下扇 体 的沉积 构造 、 粒度概 率 曲线 、 重矿物 以及 电性 等特征 进行 了详 细 的分 析, 结果显 示在扇 中亚相和扇 端 亚相识 别 出扇根 主 河道 、 中分 流水道微 相 、 中水道 间微相 、 中 扇 扇 扇 前缘微 相和 扇端席 状砂 微相 5个沉积微 相. 受基底 构造 和主 干断层 断裂坡折 带 的控 制 , 近岸 水下扇 在 平 面上具 有分 带性 , 沉积砂 体 平 面呈 扇状展 布 , 体延 伸较远 , 层厚 度较 大 , 砂 砂 沉积砂 体属 近源快
凹陷 发育 了巨厚 的 暗色 泥 岩 和 厚层 块 状 砾 岩 、 砂砾
1 地 质 背 景
辽河盆地是在华北地 台基础之上形成的中、 新
岩 , 向上岩 性分 异较 好 ; 组段 具有稳 定沉 积 的特 纵 上 点 , 质岩类 所 占比率 有所 减少 , 砂 西部 凹 陷岩 性组 合
为下部发育暗色泥岩和油页岩 , 上部发育大段的粗
21 0 0年 7月 第2 5卷第 4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u a o i nSi uU i ri ( a rl c neE io ) or l f hy n esy N t a Si c d i n Xa o v t u e tn

大港油田地层顺序

大港油田地层顺序


厚度
岩性
分布
新生界
第四系
平原组
200~400m
海陆过渡相,一套砂砾粘土互层沉积,成岩极差,遍布华北平原,第四系底界划在有海相沉积夹层的第一个旋回的底界
上第三系
明化镇组
作为独立沉积单元已不存在,并入华北平原,有北厚南薄特征
馆陶组
下第三系
东营组
沙河街组
沙一段:
下部北区厚度200~600m
南区厚度为80~150m
石炭系
下古生界
奥陶系
500~600m
以石灰岩为主,其次是白云岩和泥岩
寒武系至中奥陶统,剖面完整层序稳定分布广泛,厚度及岩性稳定
寒武系
600~800m
以白云岩为主,其次是石灰岩和泥岩
上元古界
青白口系
井儿峪组
0~120m
上部为紫红色含泥灰岩及薄层浅灰色白云质灰岩
下部为灰色灰紫色泥页岩及灰绿色石灰岩
广泛分布在凹陷的北中南地区,及其外围的沧县隆起和埕宁隆起上
沙二段:
板桥——北大港地区300~500m
两个不完整旋回组成
南皮——沧东,仅50m
沙二段分布范围较小,在港西凸起,羊儿庄断阶带,羊三木构造带,孔店凸起等较大范围缺失。
主要分布在板桥——北大港地区
沙三段:100~1000
m从北向南厚度变薄,
砂泥岩剖面从北向南厚度变薄,砂岩减少孔店以南地区泥岩为主,局部有基性火山岩
上部:100~400m
下部以增福台—六间房—赵家堡为界,
北区为砂泥岩剖面
南区为特殊岩性剖面,从下至上有粒屑灰岩,泥晶辉岩,泥质白云岩,钙质页岩,油页岩,灰色泥岩正韵律层
上部为深灰色泥页岩为主南区厚度小,北区厚度大且在大段泥岩夹杂有两组砂岩

大港油田地层顺序

大港油田地层顺序
沙二段:
板桥——北大港地区300~500m
两个不完整旋回组成
南皮——沧东,仅50m
沙二段分布范围较小,在港西凸起,羊儿庄断阶带,羊三木构造带,孔店凸起等较大范围缺失。
主要分布在板桥——北大港地区
沙三段:100~1000
m从北向南厚度变薄,
砂泥岩剖面从北向南厚度变薄,砂岩减少孔店以南地区泥岩为主,局部有基性火山岩
分布广泛,除港西和孔店两个突起缺失,广大地区都有分布且有明显南北分区特征
孔店组
2500m左右
红——黑——红三大岩性段组成
孔一段孔二段是大港油田南区的主要含油层系
孔店隆起以南地区
中生界
白垩系
陆相碎屑岩夹煤层及火山岩建造
侏罗系至下白垩统除北大港地区缺失,其余均有分布
侏罗系
三叠系
以紫红色和杂色泥岩,砂岩粉细砂岩为主
龙山组
0~60m
上部为浅灰绿色海绿石石英砂岩夹暗紫红色页岩
中部为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夹紫灰色泥岩
底部为灰白色含砾砂岩
中元古界
蓟县系
雾迷山组
0~1057m
具有深灰色燧石条带和结核的灰白色硅质白云岩
杨庄组
1~155m
灰白,褐灰,棕红色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夹棕红色泥质粉砂岩
长城系
高于庄组
0~500m
黑灰色及褐灰色硅质白云岩夹薄层棕黄色及灰绿色泥质白云岩
三叠系红色河湖相沉积,主要分布在南北两区,中区缺失,北区分布在北塘至涧河一带;南区分布在舍女寺-王官屯-羊儿庄一线东南,成大面积分布
上古生界
二叠系
200~1200m
煤层,深灰色泥岩,碳质泥岩,粉砂岩及少量石灰岩
石炭系中上统和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厚度,南部最大

国资委党建局领导为党校班中青班学员授课

国资委党建局领导为党校班中青班学员授课
2 01 6, 02 : 33 6 -34 5



图 2 板 桥 一 合 水 地 区庄 1 1 7 地 质 综 合 柱 状 图
高辉 、 孙卫 、 宋广 寿 、 任 国富 , 鄂 尔 多斯 盆地合 水地 区长 8 储 层特 低 渗 透 成 因 分析 与评 价 【 l 1 , 地质科技情报, 2 ( ) f l 8 , ( ) 5 . I 4 1 王亚辉 、 侯 中健 、 张娣 、 王莹 、 吴萌, 板桥 一 北 大 港 地 区 沙 河 街 组 沙三段近 岸 水下扇 沉积微 相特征 U 1 , 内蒙 古石油化
然伽玛} 街线 为低 值箱 形 、 齿状箱形 , 属 于水 下 分 流
河j 苴微 卡 } I 特征, 其 中夹 少 量 薄 层 灰 黑 色 粉砂 岩 , 薄 层 粉 砂 岩段 闩然 电位 曲线 及 自然伽 玛 曲线呈 指 状 ,
属 于 分流问 湾微 相 ( 图2 ) 。
: :7 > 7 0 ’ 0 : 0 :一1 、: 7 0 7 0 ?- 0
『 6 1 杨 斌 虎、 白海强 、 戴 亚权 、 查理 、 李健 、 靳 文奇 、 刘新 菊 , 鄂
尔 多斯 盆 地 庆 阳地 区晚 三 叠 世 延 长 期 长 8 沉 积 期 物 源 与 沉积 体 系研 究 【 I 1 , 古地 理 学报 , 2 ( 5 ( 5 8 , ( 5 3 : 2 5 1 - 2 5 f 7 1 吴旭 光 、 蒲仁 海 、 周思 宾 、 张 少华、 潘杰 , 鄂 尔 多斯 盆 地 红 河地 区 长8 段 沉 积 相 与 砂 体 展 布 石 油 地 球 物 理 勘 探 ,

参考文献 :



量 ● 茑 旧 F ’ ■

沉积微相分析技术方法及典型微相特征

沉积微相分析技术方法及典型微相特征

高 精 度 标 准 化 石 带 建 立
5.50
花港组上段
花港组下段
断 桥 1 井 常 量 元 素 纵 向 变 化
) % ( e F ( ) % l A ( ) % i S
4.50
Fe(%)
3.50
2.50
1.50 2000 10.00 2250 2500 2750 3000 3250 3500 3750
H1
H2
H3 H4+5
H6 H7
H8
H9+10 H11+12
9.00
Al(%)
8.00
7.00
6.00 2000 34.00 32.00 30.00 2250 2500 2750 3000 3250 3500 3750
Si(%)
28.00 26.00 24.00 22.00 20.00 2000 2250 2500 2750 3000 3250 3500 3750
3、典型构造(Typical Structures) 鸟眼构造(Birdeye structure):发育于干旱潮坪环境 示顶底构造(Geopetal structure):上层为亮晶方解 石,下层为泥晶或碎屑。 4、重矿物(Heavy Minerals) 稳定类型:石榴子石、电气石和锆石
5、沉积地球化学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与同位素
紊流(Turbulent flow): 流体分子运动轨迹不规则 (2)流态(Flow Regime) 弗劳德常数 Froude number (F):F =V╱√ g . d v: 流速(velocity of flow) g: 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d: 水深(depth of water) 低流态(Lower flow regime),F<1, : 流体阻力较大, 搬运能力弱,水面波动和沉积物表面的起伏不同相。 过度流态( Transitional flow regime): F=1, 流态不 稳定。 高流态( Upper flow regime):F>1,流体阻力较 小,搬运能力大,水面波动和沉积物表面的起伏同相。

砂砾岩储层研究现状

砂砾岩储层研究现状
4 结论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砂砾岩储层厚度大,分布范围 广,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砂砾岩油气藏的研究越来 越受到重视。但是砂砾岩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强,砂砾岩油 气藏成为勘探开发的一个难点,随着石油工业技术的发展, 利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自然伽马能谱、核磁共振测井和地 震等新技术,对其砂砾岩储层的识别、油气水层的判别等方 面都有了进展,但是砂砾岩储层中还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需要不断探索并总结经验,发扬创新的精神,充分利用新技 术、新方法取得砂砾岩油气藏勘探的更大突破。
10
论著
砂砾岩储层研究现状
谈健康 1,2 张洪辉 2 熊 钊 1
(1.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2.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 要:砂砾岩油气藏是中国油气勘探领域之一,由于砂砾岩体近物源、厚度大、相变快的特点,表现出沉积类型多样,空 间展布复杂,非均质严重的储层特征,给砂砾岩储层预测,油气层识别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国内外砂砾岩发育的沉积 环境、砂砾岩储层特征、储层识别和储层预测方法进行研究,以期对今后的砂砾岩储层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砂砾岩;扇三角洲;浊积扇;储层预测 DOI:10.3969/j.issn.1671-6396.2013.01.005
图 1 陡坡带砂砾岩体发育模式[12]
冲积扇是指山区河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流出山口因坡 度急剧变缓,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锥状或扇 状堆积体[15]。以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三系为代表,砂砾岩主要 发育在三叠系的克拉玛依下亚组、克拉玛依上亚组,克拉玛 依下亚组是一套砂砾岩和泥岩互层沉积,克拉玛依上亚组是 一套砂砾岩和泥岩交替沉积。根据其沉积特征,认为克拉玛 依下亚组砂砾岩沉积环境为冲积扇,将冲积扇相进一步划分 为扇根、扇中、扇缘三个亚相[2]。

湖泊水下扇的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__省略_城油田沙三中亚段6_10油组为例_秦志勇

湖泊水下扇的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__省略_城油田沙三中亚段6_10油组为例_秦志勇

文章编号:1006-4095(2005)06-0009-04湖泊水下扇的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以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6-10油组为例秦志勇(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天津300280)摘要:通过岩石学、岩石粒度、沉积构造及沉积背景综合分析,确定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组为水下扇沉积,且主要为扇中到扇缘沉积,发育沟道、沟道间、席状砂、泥石流等沉积微相。

微相平面分布具有扇形结构特征。

在单井微相及微相平面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沙三中水下扇沉积模式。

对水下扇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构造及沉积地形、气候、基准面变化控制了水下扇形成。

关键词:湖泊;水下扇;沉积模式;形成机制;沙三中;濮城油田中图分类号:TE111.3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东濮凹陷是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最西南端的一个新生代断陷沉积凹陷。

沙三时期(ES3),在东部边界大断层兰聊断裂的控制下,凹陷稳定下沉,水体变深,形成深水环境的沉积。

由于研究程度低,开采时间不长,对其沉积环境是属于扇三角洲还是水下扇一直存在争论。

通过对本段地层取心井的系统观察,结合区域沉积背景,认为沙三中6-10油组为水下扇沉积,总结了其沉积特征及形成因素,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以及开发决策制定提供了依据[1,2]。

2 湖泊水下扇识别标志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组8口取心井岩石学、岩石粒度、沉积构造分析,结合区域沉积背景,表明沙三中6-10油组沉积与扇三角洲及湖底扇沉积有明显区别,属于水下扇沉积。

2.1 岩石学特征研究区以细砂岩、粉砂岩沉积为主,中、粗砂岩、砾岩极其少见,砂岩单层厚度小,底部冲刷现象不明显;多为多个正韵律的沉积序列,单个序列顶部大都有厚度不一的泥岩层,泥岩多为深灰色,表明其沉积时粗粒沉积物供应不足,沉积时水体较深,水动力较弱。

在岩心中还观察到泥流及泥石流沉积,此外,在远离湖岸的深灰色厚层泥岩中发育有薄层的重力流沉积。

这种沉积在正常三角洲沉积中不发育。

岩石样品的分析表明,砂岩中碎屑成分含量60%~90%,平均为80%,填隙物含量8%~40%,平均为20%。

板桥—北大港地区沙河街组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板桥—北大港地区沙河街组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o h h j o maini a qa — ed g n ra f a ei F r t B n ioB ia a ga e S e o n
Z N i HO h n -a , NGYa u , N G r n , N G C u —a HA G D , U Z o g i WA - i WA ig WA h nl n jn h i
mu s n , t e man c mp n n f i —i so e a d l —a d tn . h x s d me t ei es u h a ef r e d t e wi t i o o e t me s tn n mes n so e t e mio e i n i t o t m d o h h ol h i t n h r o b h ab n t o k , d tn n h l , t h i o o e to i s n h l . h e i n a y fc e y t e c r o ae r c s mu so e a d s ae wi t e ma n c mp n n fl h me t e s ae T e s d me tr a is o
i cu e s o e s a lw a e s al w a e e - e p lke wh l h c oa iso ilg n n o i c b a h a e n l d h r-h lo l k , h lo l k ,s mid e a , iet e mi rf ce fbo o yba k a d o l i e c r t mo ev l a l o i a d g se p o ain. r a u b efrt o l n a x lr to he
板桥一北大港地 区沙河街组沙一段 湖相碳酸盐岩 沉积特征

水下扇沉积特征

水下扇沉积特征
图1 伊通地堑构造单元划分图 Fig 1 The tectonic division of Yitong Garben
[ 1]
述、 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的对比, 发现本区存在有大量的湖泊水下扇沉积。扇三角洲沉积和湖 泊水下扇沉积在流动机制和相标志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吴崇筠等
收稿日期 : 2001- 10- 22 改回日期 : 2002- 01- 25
吉林大学 , 吉林长春 130061
吉林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87
伊地堑的南段 , 是郯 庐断裂带的 北延部分 , 其西 北缘
摘要
伊 通地堑位于吉林省中部 , 属佳
为主控断裂 , 而东南缘为补偿极性断层 。 主控深大断裂和 狭长的盆地分 布使得该地 堑的构造 和沉 积比 较复杂 , 发育有多个小的断 陷盆地 。 莫 里青断 陷是其 中的一个 主要含 油气二 级断陷 盆地 , 其 沉积盖层主要为古近系 , 属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和湖泊水下扇沉积体 系 。 油气主要 分布在双 阳组 不同的沉积体系中 。 水下扇和扇三角洲在岩相组合 、 测井 曲线特征和地 震反射结构 上均有较 大的 区别 。 水下扇的内扇 、 中扇和外扇随 着时间 的变化 在平面 上的分布 有很大 变化 , 而西北 边缘的 扇 三角 洲一直保持不变 。 本区水下扇的形成与构造 、 物源和 湖平面变化 等因素有 关 。 控盆断裂 的长 期活 动使得在双阳组二段沉积时期发育大量的水下扇 , 而 物源供给规模 决定着水下 扇的时空 分布 形态 , 直接物源形成的扇体规模较大 , 间接物源形成的扇体较小 。 关键词 伊通地堑 莫里青断陷 郯庐断裂 湖泊水下扇 沉积特征 第一作者简介 朱建伟 , 男 , 1961 年生 , 博士 , 副研究员 , 现在吉林 大学地球 科学学院任 教 。 主 文献标识码 A

陆相沉积学第五章:扇三角洲体系

陆相沉积学第五章:扇三角洲体系

2、陆棚型扇三角洲模式
发育在坡度低缓而宽阔的陆棚海边缘,又称为缓坡型扇三角洲。 其沉积体可以向盆地方向推进很长的距离,平原相、前缘相和前三 角洲相分异明显,形成砾-砂-泥连续过渡的进积序列,具有发育 良好、向上变粗清晰的层序。
前缘过渡带受波浪和 潮汐作用,可发育富砂的 海滩和临滨带沉积,或潮 坪-泻湖-障壁坝岛等沉 积体系;前三角洲以富含 生物化石和生物遗迹的泥 质为主,并与陆棚泥过渡。
D. 重力流沉积较为普遍,近物源发育碎屑流沉积,洪水浊 流和滑塌重力流沉积靠近盆地内部;
E. 扇三角洲沉积物可以直接与深水泥岩和烃源岩相接。
3、吉尔伯特型扇三角洲模式
吉尔伯特型即 具有顶积层、前积 层和底积层三层式 结构特征,粗粒级、 河控型、高建设性 和快速进积是该类 型扇三角洲的典型 特点。
由于的前积层 坡度水深,常引发 重力流滑动和演变 成高密度浊流,因 此细粒的底积层中 常有碎屑流和浊流 沉积夹层。
五、我国陆棚扇三角洲的沉积特点
深水浊流
洪水型重力流
滑塌变形构造
滑塌型重力流
扇三角洲体系内的重力流沉积(南堡凹陷)
扇三角洲体系平原 泥石流微相 (2692.9m)
歧5-16井
扇三角洲平原泥石 歧85沙三段辫状水道与洪泛平原 流微相(2693.2m) 沉积(3075.76-601.52m)
1、扇三角洲体系平原相泥石流沉积由块状混杂粗砾岩组成,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泥砾 和岩屑砾石,最大砾径达6cm。2、辫状分流河道主要由灰白色含砾粗砂岩、粗砂岩、细 砂岩组成,发育大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呈向上变细构成正旋回特征;3、泛滥平原由 棕红色、褐红色团块状泥岩夹灰绿色粉砂岩组成,含姜状钙质结核。4、前缘相河口坝沉 积主要由灰色交错层理细砂岩组成,具有下细上粗的反旋回特征,见重荷及虫孔构造。

板桥凹陷深层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以沙河街组为例

板桥凹陷深层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以沙河街组为例
描电镜等资料,对沙河街组深层储集层特征、主控因
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为 下 一 步 深 层 油 气 勘 探 开 发 提
供指导.
1 储集层特征
1.
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板桥凹陷沙河街组储集层以灰色岩屑长石砂
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石 英 平 均 含 量 31.
3% ,长 石
平均含量 37% ,岩屑平均含 量 31.
.渤海湾盆地在 3500~4500m
[


3]
的深层具有较好的 成 藏 条 件,深 层 碎 屑 岩 将 成 为 今
后主要的储量增长领域
.相关研究已证实深层储
[
4]
集层发育 特 征 是 制 约 深 层 油 气 勘 探 开 发 的 关 键 因

.板桥凹陷位 于 渤 海 湾 盆 地 黄 骅 坳 陷 中 北 部,
7% (图 1).岩 屑
以不稳定的岩浆 岩 屑 为 主 (含 量25.
1% ),主 要 有 流
纹岩岩块、花岗岩岩块.碎屑颗粒分选中等 - 好,磨
圆以次尖 - 次 圆 为 主,胶 结 物 以 钙 质 为 主,颗 粒 支
撑,线、点 - 线接触,孔隙式、接触 - 孔隙式及接触式
吴刚 工程师,
1983 年生,
5% 、渗 透 率 41 mD
的优质储集层,试油获得了百吨高产,证实了板桥凹
陷深层的 油 气 勘 探 潜 力. 前 人 已 在 板 桥 凹 陷 的 成

、沉积
[


6]
、储集层
[


11]
[
11

13]
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近岸水下扇的命名特征及其储集性

近岸水下扇的命名特征及其储集性
收稿日期 :1998211220 ;修订日期 :1999206218

1999 年 (4)
“近岸水下扇”的命名 、特征及其储集性
43
绿 、浅灰色 ,含浅水生物化石 ,说明是滨浅湖环境 ,无或很少有岸上暴露标志 (扇根的顶端可 能有) ,故命名为水下冲积扇 ,其含义与过去的不同”。曾洪流等[4]对近岸水下扇作了如下定 义 ,即“近岸水下扇是指发育在凹陷陡坡带断层根部 、与暗色泥岩互层的扇形粗碎屑岩体 ,相 当于孙永传等的水下冲积扇”。端木合顺等[ 5 ] 对“重力流水下扇”的命名近似于前述近岸水 下扇 ,其特点仍是“粗碎屑岩层与湖相泥岩互层”,且“发育在箕状凹陷的陡岸带”,只是更强 调其流体性质属重力流而已 。徐怀大等[6]则认为 “: 其中争议最大的是扇三角洲 、水下冲积 扇 、水下扇 、近岸扇 。而水下冲积扇的命名是不当的 。冲积本身是陆地上的产物 ,冠以‘水 下’二字是相互矛盾的 ,近年来用者渐少 ,并改为水下扇 ,以强调其全然产于水下”。而据张 金亮等[7]的研究 ,认为 “: 近岸水下扇是指发育在断陷湖盆中断层的下降盘 ,呈楔形体插入深 水湖相沉积中 ,且是分布于陡坡带的重要含油气储层的扇形体 。这一储层类型以高密度浊 流和低密度浊流沉积为主 ,在搬运机制和沉积作用上有别于分布在湖盆浅水区的水下冲积 扇或扇三角洲”。由此可见 ,近岸水下扇属深湖沉积体系 ,而水下冲积扇则属滨浅湖沉积体 系 。前者与周书欣[8]对“近岸水下扇”的认识基本一致 ,即“近岸水下扇是一种常发育在断陷 盆地中断层陡岸一侧 ,陆地冲积扇下切进入深水湖内 ,堆积在靠近断层下盘的水下扇体”。 而后者则与吴崇筠 (1996) 关于“水下冲积扇”的观点相同 。过去 ,在对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 扇的研究中 ,由于二者都是在盆缘边界断层之下 ,由陆源碎屑很快进入水体而形成的 ,其地 震相特征也往往较接近 ,规模亦相仿 ,故区分起来十分困难 。据此有人主张对二者不加区 分 ,统称为扇三角洲 。现在看来 ,二者是应当区分开的 。首先 ,二者的流动体制有着本质的 不同 :前者以牵引流为主 ;后者则以重力流为主 ,所形成的砂体特征有显著不同 。其次 ,二者 在钻孔中 ,前者具冲积扇和三角洲的相标志 ;后者则是浊积扇的相标志 ,即扇三角洲有三角 洲平原相的水上沉积部分和水下三角洲前缘带的多种特征砂体 ,而近岸水下扇基本上无水 上沉积部分 ,扇体末端部分有 (似) 鲍马序列 。

廊固凹陷大兴断裂带沙四—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廊固凹陷大兴断裂带沙四—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廊固凹陷大兴断裂带沙四—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梁官忠;刘龙松;张峰;纪友亮;吕亚辉;李彦国【摘要】Conglomerate reservoirs with abundant oil and gas resources have been found in Daxing fault zone successively such as Xing 8 and Xing 9 etc.Most of these reservoirs are mid-fan braided channel of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latest core,seismic,well logging and other data obtained in the sag,th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are identified and classified in this paper.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tributions of the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depositional models of them are established for debris flow and mud flow,respectively.The debris flow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 is developed in Jiuzhou area with an abrupt contact between the thick conglomerate and mudstone in the fan body.The sediment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particle-supporting conglomerates with little matrix.Whereas,the mud flow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 is found in Gu'an area.Few channel exists in the fan and the sediments are mainly matrix -supporting conglomerates with the matrix dominated by mud.The debris flow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ix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such as main channel of root fan,interchannel of root fan,braided channel in midfan,braided interchannel in midfan,sheet sand in endfan and mud in endfan,among which the braided channel in midfan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midfan andeven the debris flow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The endfan is relatively undeveloped.The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are in near NE trending distribution along Daxing fault zone with the lower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being the most developed.%廊固凹陷大兴断裂带相继发现兴8、兴9等砾岩油气藏,油气资源丰富,且多数油气藏处于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微相,因此对大兴断裂带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廊固凹陷最近获取的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对近岸水下扇进行了沉积微相特征的识别及沉积微相类型的划分,总结了近岸水下扇分布特征,并分别建立了碎屑流及泥石流近岸水下扇沉积模式.碎屑流近岸水下扇在旧州地区发育,扇体表现为厚层砾岩与泥岩的突变接触,沉积物主要是颗粒支撑砾岩,杂基含量很少;而泥石流近岸水下扇在固安地区发育,扇体几乎无水道发育,沉积物主要为杂基支撑砾岩,杂基主要为泥质.碎屑流近岸水下扇识别出扇根主水道、扇根水道间、扇中辫状水道、扇中辫状水道间、扇端席状砂和扇端泥6种沉积微相,其中扇中辫状水道微相是扇中甚至整个碎屑流近岸水下扇的主体,扇端亚相相对不发育.近岸水下扇整体上沿大兴断层呈近北东—南西向展布,在沙三下亚段最为发育.【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7(038)002【总页数】7页(P137-143)【关键词】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大兴断裂带;沙河街组;近岸水下扇;沉积微相【作者】梁官忠;刘龙松;张峰;纪友亮;吕亚辉;李彦国【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任丘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21近岸水下扇指发育于断陷盆地陡坡带断层下降盘根部、邻近物源进入水体快速堆积、与深湖暗色泥岩互层、以重力流流动机制为主的扇形粗碎屑岩体[1-2],主要形成于陆相断陷湖盆的扩张期,随着湖水范围的扩大,扇体也不断后退,并始终沿湖盆边缘紧邻山麓部位分布[3-7]。

板桥凹陷钱圈地区沙河街组沉积及砂体展布特征

板桥凹陷钱圈地区沙河街组沉积及砂体展布特征

板桥凹陷钱圈地区沙河街组沉积及砂体展布特征王冰洁;何生【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年(卷),期】2010(29)2【摘要】板桥凹陷钱圈地区沙河街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陡坡带增幅台地区和南部北大港潜山地区,在研究区北部陡坡带形成了扇三角洲沉积,在南部缓坡带形成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波阻抗数据体的基础上采用地层切片技术,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结合单井岩-电关系,对三角洲体系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①南部缓坡带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北大港潜山地区,辫状河三角洲的砂体呈进积特征,展布范围逐渐变大,反映湖盆基准面下降的特征,在沙二段沉积时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来自增幅台和北大港潜山2个地区;陡坡带沙二段至沙一上亚段沉积时期,扇三角洲砂体呈退积特征,砂体展布范围逐渐变小,反映湖盆基准面上升的特征;②以地震波阻抗数据体为基础的地层切片技术可以清晰地刻画三角洲沉积体系的砂体沉积相带平面展布,砂体预测结果得到了钻井资料的进一步证实。

【总页数】8页(P44-51)【关键词】砂体展布;地震波阻抗;地震沉积学;钱圈地区;板桥凹陷【作者】王冰洁;何生【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2【相关文献】1.黄骅坳陷北塘凹陷沙河街组地震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J], 白云风;王华;王振升;张兵;廖远涛;林正良2.潜江凹陷王场油田北区潜江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J], 胡张明;陈恭洋;印森林3.厚层湖泊滩坝砂体成因机制探讨及地质意义——以黄骅坳陷板桥凹陷沙河街组二段为例 [J], 商晓飞;侯加根;程远忠;安振月;姚瑞香;李燕4.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层序低位域砂体沉积特征 [J], 冯有良;李思田5.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殷庄-台兴区块阜宁组三段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 [J], 吴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断陷湖盆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湖底扇的识别特征

断陷湖盆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湖底扇的识别特征

断陷湖盆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湖底扇的识别特征庞军刚;杨友运;蒲秀刚【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47)004【摘要】根据大量的岩心、测井及化验分析等资料,对板桥凹陷沙三段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所指“近岸水下扇”为深湖重力流成因.总结了这几种重要沉积相在岩性、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生物化石、沉积序列及沉积组合等几个方面的识别特征,该方法可用于类似断陷型盆地的沉积相研究中.%Sedimentary facies of Member 3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Banqiao depression was studie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abundant data of core, wireline logging and test analysis, showing that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 was dominantly formed in deep water by turbidity flow an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lithology, sedimentary structure, logs, paleo-biology fossil, sedimentary sequence, sedimentary assemblage were summaried to identify the several important and similar sedimentary facies. These methods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sedimentary facies in analogous fault trough lake basin.【总页数】7页(P18-23,32)【作者】庞军刚;杨友运;蒲秀刚【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西安710065;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2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3.1;TE122.3【相关文献】1.陆相断陷湖盆中层序边界的形成机理及其识别特征研究 [J], 张世奇;肖焕钦2.陆相断陷湖盆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以海—塔盆地塔南凹陷为例[J], 张祥国3.箕状断陷湖盆湖底扇特征及油气勘探——以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腾格尔组二段为例 [J], 陈广坡;王天奇;李林波;李书民;李娟4.小型断陷湖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以徐家围子断陷北部沙河子组为例 [J], 蔡全升;胡明毅;陈孝红;胡忠贵5.断陷湖盆湖底扇砂岩体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以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三段中亚段为例 [J], 宋明水;茆书巍;林会喜;郝雪峰;巩建强;张鹏飞;邱贻博;王园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河西部凹陷大洼地区沙三段陡坡带近岸水下扇识别与刻画

辽河西部凹陷大洼地区沙三段陡坡带近岸水下扇识别与刻画

辽河西部凹陷大洼地区沙三段陡坡带近岸水下扇识别与刻画叶青
【期刊名称】《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2(46)3
【摘要】辽河西部凹陷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扇体分布及其沉积相特征认识程度低。

为了精细识别与刻画大洼地区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根据沉积物供给通道与地震属性研究,分析陡坡带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

结果表明:陡坡带具有构造变换控砂的特征,边界断层具有转换带特征,转换带地势平坦提供沉积物供给通道,物源沿通道入湖形成近岸水下扇沉积;陡坡带地震相特征指示近岸水下扇沉积,沿物源方向地震反射表现为斜交前积反射,垂直物源方向地震反射表现为杂乱丘型反射。

陡坡带近岸水下扇具有区别于围岩的高波阻抗和强振幅属性特征,在低勘探程度区刻画两套扇体。

该结果为研究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总页数】14页(P13-24)
【作者】叶青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录井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TE122
【相关文献】
1.廊固凹陷大兴断裂带沙四—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2.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25-1油田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3.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25-1油田沙三段近
岸水下扇沉积特征4.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储集性研究以胜利油区沾化凹陷埕913-埕916井区沙三段为例5.断陷湖盆陡坡带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模式——以辽河西部凹陷兴马地区沙三段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桥-北大港地区沙河街组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沉积微相特征Ξ王亚辉,侯中健,张 娣,王 莹,吴 萌(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9) 摘 要:根据岩芯、录井、测井资料,将板桥北-大港地区沙三段近岸水下扇划分为3个亚相和6个微相:扇根亚相(包括主水道、主水道侧缘),扇中亚相(包括辫状水道、水道间和前缘)以及扇端亚相(扇端泥)。

探讨了其砂体平面形态展布特征、并且恢复了本地区近岸水下扇的沉积模式。

关键词:板桥-北大港地区;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沉积微相;沉积模式 近岸水下扇是我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所特有的沉积类型,对于其命名众说纷纭[1,4],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总结[5],为区别扇三角洲、冲积扇及海(湖)底扇等,更多学者趋向于采用“近岸水下扇”这一命名。

近岸水下扇,系近源洪水携带大量陆源碎屑直接入湖,并在湖盆边缘形成的水下扇形体,为盆缘陡、水体深、物源丰富的沉积体系类型[6]。

随大断裂展布,主要为碎屑流产物,夹于湖相中两套泥岩之间。

通过本次详细研究,在板桥-北大港地区沙三段地层中也发现了近岸水下扇沉积体,沿沧东断裂,受沧县隆起物源的控制。

1 区域地质背景骅坳陷位于渤海湾之滨,构造位置北接燕山褶皱带,西至沧县隆起,南与济阳坳陷毗邻,东达埕宁隆起,具“西断东超”、“北断南超”的特点(图1)[7]。

黄骅坳陷经历了初始断陷、扩张断陷、稳定发展、衰减和坳陷五个发展阶段。

渐新世沙三段沉积主要是扩张断陷时期,在这一时期,黄骅坳陷从南到北水平拉张明显,沉降幅度大,在中部出现大幅度沉降,板桥、岐口等形成一系列单断箕状凹陷,沉积最大厚度可达2000、3000m 。

由于燕山褶皱和沧县隆起为主要物源区,地形高差大,水流速度快,发育各种重力流沉积。

板桥-北大港地区处于海河断层以南,至沈青庄、岐口一线的黄骅坳陷的中部区域。

沉积体系的发育明显受黄骅坳陷沙三段的扩张断陷构造背景的影响。

图1 研究区构造简图2 近岸水下扇沉积微相类型划分对近岸水下扇亚相及微相的分类,不同的研究者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和不同标准划分不同(表1)[1,4]。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划分基础上以及根据本地区沉积特征(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剖面结构等)、电性特征(测井曲线相标志识别以及利用测井曲线对未取芯井段的研究)和地震剖面相标志的研究。

将本地区沙三段近岸水下扇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亚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六个微相(表1)。

表1 近岩水下扇相带及微相类型划分811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年第20期 Ξ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王亚辉(—);女(汉族);在读研究生;专业沉积学。

:2008-02-1:1980:3 各类沉积微相特征本次研究通过对本区15口井的岩芯观察、350口井的录井、测井资料、10个典型剖面资料的综合分析,得出沙三段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于小站地区。

由山地洪水直接进入湖盆堆积,形成全部没于水下的扇形砂砾岩体。

沉积厚度和规模受边界沧东大断裂的裂陷活动和断面坡角控制,主要发育于断裂活动强烈,边界断层坡角较大的陡岸,其亚相、微相特征如下:3.1 扇根亚相扇根位于近岸水下扇的近山口处,分布范围不大,为主水道发育段。

其沉积物主要是由杂乱分布的砾岩、砾质砂岩组成,中夹少量灰绿、浅灰色泥岩,分选较差。

3.1.1 主水道微相。

主水道为高密度洪水冲蚀而成,是扇根亚相中主要沉积微相类型,如板深72井、板13井等见典型的扇根主水道沉积。

主要岩性为1~5m厚的浅灰色砂砾岩或浅灰色荧光砂砾岩与薄层的浅灰色泥岩互层。

砾石成分复杂、大小不等、杂乱分布。

砂砾岩占70~80%。

其中砾石占1�3以上。

分选很差、具有基质支撑结构,基质支撑的砾岩主要由泥、砂和砾岩混合而成。

底部发育众多的冲刷面。

单个沉积序列的厚度一般在2~3m以上。

测井曲线表现为正旋回特征,主水道砾岩电阻率测井曲线表现为带齿边的大幅度曲线,其异常幅度在整个近岸水下扇上是最大者,界面曲线形态表现为底部突变型和顶部渐变型.自然电位曲线幅度也较大,但不是近岸水下扇上的最大者,呈锯齿状的中高幅度的负异常。

3.1.2 主水道侧缘微相。

主水道侧缘系指洪水溢出主水道后在水道之间沉积而成,粒度上表现为较细的深灰、浅灰色粉砂岩、泥岩等。

在平面和垂向上夹于扇根主水道之间,在测井曲线上此套沉积表现为较薄层的低幅度平直或微齿化曲线。

3.2 扇中亚相扇中亚相是近岸水下扇的主要部分,位于扇根前方,面积占整个近岸水下扇的65~70%,厚度最大,也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

其总体特征表现为一套由砾状砂岩,砂岩和泥岩的互层,砂岩最发育,自下而上砾岩减少、泥岩夹层增多,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沉积微相。

3.2.1 扇中辫状水道微相。

扇中部分主要是一系列分流辫状水道组成,上接扇根主水道。

横向上砂岩体呈透镜状,岩性变化较大。

主要岩性为砾状砂岩和中细砂岩。

其中含泥砾,泥岩含量较扇根增多,与砂层组成正韵律,底部冲刷面发育,常见平行层理、中-小型交错层理、少量大型交错层理及块状层理。

常构成多层叠加的叠合砂岩,厚度可达几十米。

主要岩相有混杂组构砂砾岩,由分选差的、杂乱分布的泥、砂、砾石和泥砾组成,基质支撑结构;具有递变层理的砂砾岩或含砾砂岩的岩相,这类岩石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递变层理,砾石分选差,大小混杂,具有重力分异作用;具有块状层理及具平行层理的砂砾岩,碎屑成分复杂,分选差,基质含量少,分布在向上变细的韵律层底部。

横向上砂岩体呈透镜状,岩性变化大,水道间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灰色、灰绿色泥岩。

沉积构造有块状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

3.2.2 扇中水道间微相。

扇中水道间微相位于扇中辫状河道之间,由水流溢出辫状水道后沉积而成,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及含砾细砂岩组成,总体上表现为向上变细的序列,底部与下伏岩层为冲刷接触或突变接触,见于板深32井沙三段的沉积。

3.2.3 扇中前缘微相。

扇中前缘微相位于扇中辫状水道前缘,系水流流出辫状水道后所携带的物质在出口后沉积而成,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和少量生物灰岩。

泥岩以浅灰、褐灰色为主。

出现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

自然电位曲线呈钟型,低幅度、光滑曲线。

3.3 扇端亚相扇端位于水下扇末端,已进入浅湖-半深湖区。

由于该处水体较深、地形较平缓,水下水道在此已不发育,与湖泊沉积相过渡,岩性主要为波状粉细砂岩及水平层理粉砂质泥岩和暗色块状泥岩组成。

自然电位曲线呈指状或齿状,仅在局部见到反韵律曲线。

在垂向剖面上,自下向上依次出现扇根-扇中-扇端亚相,呈向上变细的正粒序特征。

在研究区有多层近岸水下扇叠加,扇体逐渐后退,是水进体系沉积下来的(图2)。

4 平面展布特征近岸水下扇的发育受同生断层、古构造、古气候、古地形以及物源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本研究区近岸水下扇的发育范围和规模明显受沧东大断裂和沧县隆起物源的影响,主要分布在小站地区。

从砂体等厚线图(图3)可以看出,在沙三段板桥-北大港地区近岸水下扇分布范围不大,砂岩厚度由扇根到扇端逐渐递减,扇根砂体与地层比值达80%以上。

近岸水下扇与扇三角洲相伴随出现,这主要是受控盆断层和多物源供给而出现。

研究区北部由燕山褶皱提供物源,经过海河断层下降盘发育大规模扇三角洲,分布范围覆盖了驴驹河、高沙岭等地区;在沈青庄扇三角洲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由沙三段的早期陆上冲积扇,至晚期逐渐发展成为水下扇,分布面积较大;白水头以西至马棚口地区发育深湖浊积扇体,规模较大(图4)。

5 结论受沧东断层影响,来自沧县隆起的物源在断层陡岸带直接进入深湖区形成近岸水下扇。

①研究区近岸水下扇发育扇根、扇中和扇端亚相:扇根发育主水道和主水道侧缘;扇中发育辫状水道、水道间和扇中前缘;扇端发育扇端泥。

②在垂向上,每个扇体均为向上变细的韵律,底部具有冲刷面的辫状水道微相,向上变为较细的水道间、扇端泥等沉积,而整个近岸水下扇表现为水进型的垂向演化。

③平面展布特征表现为近岸水下扇911 2008年第20期 王亚辉等 板桥-北大港地区沙河街组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沉积微相特征分布范围不大,砂岩厚度由扇根到扇端逐渐递减;在研究区沙三段同时还有扇三角洲、深湖浊积扇等沉积。

图2 板深72井沙三段近岩水下扇剖面图3 板桥—北大港地区沙三段砂体等厚图 图4 板桥—北大港地区沙三段沉积环境分布图[参考文献][1] 孙永传.水下冲积扇——一个找油的新领域[J ].石油实验地质,1980,(3):32~41.[2] 李纯菊.泌阳断陷湖盆中的洪水浊流沉积[A ].碎屑岩沉积相研究[C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5~35[3] 丘东洲,何治亮陆盆扇体沉积的形成机制及其油气意义[]碎屑岩沉积相研究[]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5[4] 朱筱敏,等.陆西凹陷上侏罗统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J ].石油大学学报,1995,19(1):1~6.[5] 张萌,田景春.“近岸水下扇”的命名、特征及其储集性[J ].岩相古地理,1999,(4):42~51.[6] 大港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黄骅坳陷第三系沉积相及沉积环境[M ]地质出版社,[] 大港油田地质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石油地质志大港油田(卷四)[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021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年第20期 1988121..A .C .:19881481 4..1987.7..:1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