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非凡之作__毛公鼎
台北故宫十大稀世至宝之一毛公鼎
台北故宫十大稀世至宝之一:毛公鼎
2021-04-02 来源:
毛公鼎
被誉为晚清“海内三宝”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其中大盂鼎收藏于北京,大克鼎收藏于上海,唯独“海内三宝”中的另外一宝毛公鼎越过海峡,现藏
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它与“翠玉白菜”、“肉形石”并称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宝鼎到过海峡,相隔半世纪,向世界讲述着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灿烂的文明历史。
毛公鼎通高厘米,口径厘米,口沿上有厚实高大的双耳,颈部的两道凸弦
纹之间饰以精美的重环纹。
腹如半球形。
足呈马蹄形,造型浑厚朴实。
内壁铸
铭文32行,499字,是我国迄今出土的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其内容是记
载周宣王警告及赏赐大臣毛公的策名辞。
文中说,为了中兴周室,革除积弊,
周王策命重臣毛公要忠心佐王辅国,不可横征暴敛,壅塞民意,绝不能重蹈先
臣违诺王命,官纪不饬,酗酒无度,而遭丧国之祸的覆辙;毛公感恩周王所委之
重任和所赐之酒食、舆服、奴隶、兵器、玉饰、仪仗等丰厚的赏赐而铸鼎纪事,子子孙孙永宝永享,它对研究中国冶金史、文字史和西周史等均有重要价值,
郭沫若称赞它“不亚于那时一篇文献”。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的铭文作为西周晚期金文的典范之作,表现出上古书法的典型风采
和一种理性的审美趋尚,体势显示出大篆书体高度成熟的结字风貌,瘦劲修长,不促不懈,仪态万千。
章法纵横宽松疏朗,错落有致顺乎自但是无做作,呈现
出一派天真烂漫的艺术意趣。
通过《毛公鼎》文字书写的完美布局,表现出西
周晚期的文字书写形成了具有熟练书写技能和表现手法的形式和规律。
《毛公鼎》
四大青铜重器解读之《毛公鼎》潘灯毛公铭文1毛公铭文2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器物,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
由作器人毛公得名。
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直耳,大口圆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
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
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可说是天差地远,然而,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铭文是一篇完整的册命,可分五段: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其三,给毛公予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之命令,不可对外颁布;其四,告诫勉励之词;其五,赏赐与对扬。
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
全文布局气象温和,历来被视为周代篆文的正宗,金文的瑰宝。
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毛公鼎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释文王若曰:“父(音音)!丕显文武,皇天引猒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褱(同怀)不廷方,亡不(音汗)于文武耿光。
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襄辥(音义)厥辟,爵堇(音勤)大命,肆皇天亡斁(音义),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敃(音民)天疾畏,司余小子弗彶(音及),邦将害吉?(音册)四方,大从不静。
乌虖!惧余小子圂湛于艰,永巩先王。
”王曰:“父!今余唯肇巠先王命,命女辥我邦我家内外,憃(音冲)于小大政,屏朕位。
虩(音细)许上下若否,雩四方尸毋动。
余一人在位,引唯乃智。
余非庸又昏,女毋敢妄宁,虔夙夕惠我一人,雍我邦小大猷,毋折缄,告余先王若德,用印卲皇天,緟(音重)愘大命,康能四或,俗我弗乍先王忧。
中国4大著名的青铜器,每一件都有不为人知的轶事
中国4大著名的青铜器,每一件都有不为人知的轶事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在中国的历史中,有一段历史被称为青铜时代。
那个辉煌的时代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有的堪称无价之宝。
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进入青铜时代,流传至今的文物经过历史的浮浮沉沉,总会伴随着一些传奇轶事,下面是中国4大著名青铜器,看看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司母戊鼎,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重的青铜器,是由郭沫若根据上面的铭文命名,后来改成后母戊鼎。
护鼎英雄吴培文的故事:鼎于1937年由河南村民吴培文发现,文物出土走漏了风声,日本警备队队长黑田荣闻讯赶来参观,大赞“宝贝”,但是没有明抢,这引起了吴培文的警觉。
他觉得留住这鼎可能自己性命难保,遂联系了古董商肖寅卿来了收购,肖出价20万大洋。
但是由于鼎比较大,肖决定分割后运走,看着鼎被人们用锯子锯,吴培文觉得作孽,遂横下一条心,将鼎保护起来。
果然,不久后,日军进村搜宝,但真鼎早被吴培文埋于自家马棚下,并且他还花20元大洋制作了一个假鼎,自己远离家乡避难,并托自家亲戚留意。
直到抗战胜利吴培文才回来,并将鼎捐给国家。
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是商代最大的青铜器,属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四羊方尊可谓命途多舛,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姜景舒、姜景桥、姜喜桥兄弟三人挖地时发现了它,以400大洋卖掉,并留有一个残片。
四羊方尊出土曾轰动一时,当时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均在长沙,一向关心文物的周总理下令找寻国宝下落。
后来国宝找到了,却在运送过程中遭日机轰炸,碎成20多片,后来拼接好后发现差一片,而这一片正是姜氏兄弟保留的那片,姜氏兄弟将残片于1976年捐给国家。
越王勾践剑,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的剑,代表青铜锻造的巅峰。
这把剑号称天下第一剑,千年不腐,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江陵一座楚国的墓葬中。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铭文毛公鼎铭文是中国青铜器中一件非常著名的器物,其铭文内容丰富,形式独特,被誉为青铜器铭文的巅峰之作。
下面,我们将对毛公鼎铭文进行详细解读。
毛公鼎是战国时期的一件青铜器,是中国文化古代时期的珍宝之一。
这件青铜鼎高大精美,通体为青绿色,形状庄重,线条流畅,充满力量感。
之所以称之为毛公鼎,是因为铭文中提到了毛公这个人物,被认为是鼎的一个重要主人。
铭文是一种刻在青铜器表面的文字记录方式,毛公鼎铭文采用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形式,结构独特,内容丰富。
铭文总共有18个段落,每个段落由若干个文字组成,每个文字都被严密刻划在鼎的表面上,形状规整,字迹工整。
整个铭文内容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分别是:记述毛公的事迹、记述鼎的制造过程、赞美毛公的品德和记录捐赠的情况。
第一部分是关于毛公的事迹。
铭文开头是以“毛公”二字作为开头,紧接着是一段文字,记录了毛公立下的丰功伟绩,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和军事事务,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些文字以生动的描写方式表达出毛公的英勇和智慧,向读者展示出一个伟大的人物形象。
第二部分是关于鼎的制造过程。
铭文中详细记录了制造鼎的材料、工艺过程和制作人员的名字。
这部分文字使用了大量的技术术语和专业名词,展示了当时青铜器制作的高度技术水平和精湛工艺。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制作青铜器的复杂过程,以及古人对于工艺技术的高度重视。
第三部分是赞美毛公的品德。
铭文中以一系列的赞誉词语来描述毛公的品德,如“其德充天地,其功茂于昊天”、“庙堂之上兮,周公之下”等。
这些文字充满了对毛公的崇敬之情,表达了古代人们对于仁义智慧之人的推崇和尊重。
第四部分是关于捐赠的情况。
铭文最后几段记录了毛公将鼎捐赠给国家的过程和目的。
毛公将这个铭文精美的青铜鼎视为珍贵的礼物,希望通过捐赠表达自己对于国家的忠诚和赞美之情。
这些文字中充满了感恩和奉献的精神,传递出一种对于社会公益和国家利益的关注和追求。
毛公鼎铭文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十大青铜器之首毛公鼎,差点落入日本人之手。抢夺和杀戮一路相随
十大青铜器之首毛公鼎,差点落入日本人之手。
抢夺和杀戮一路相随毛公鼎被誉为十大青铜器国宝之首,与“翠玉白菜”、“肉形石”并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之镇馆三宝。
毛公鼎自出土之后多次易主,每个得到毛公鼎之人,不出十年灾祸必至。
抗战期间,毛公鼎还差一点被日本人抢走。
••••••毛公鼎1843年,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挖土时,无意之中挖出了毛公鼎,从此,抢夺和杀戮一路相随。
毛公鼎出土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名古董商和董春生谈好了价格,以300两白银成交。
毛公鼎卖了三百两,这在村庄激起轩然大波。
当毛公鼎运至村南时,另一个村民董治官以宝鼎归全村所有为由,聚众前来抢夺。
古董商以重金行贿了岐山县令,县令遂以私藏国宝之罪,将董治官逮捕下狱,毛公鼎当做赃物被运到了县衙。
最终,古董商人悄悄带走了毛公鼎。
1852年,收藏家陈介祺从古董商苏亿年之手购得毛公鼎。
当时青铜器的买卖是以品质、年代、铭文字数的多少论价的,苏亿年照例为它量了尺寸、称了重量、数了铭文的字数,遂此鼎高价卖给了京城来的陈介祺。
虽然交易数额不详,但陈介祺给苏亿年的封口费就高达白银1000两。
陈介祺字寿卿,祖籍山东潍县。
其父陈宫俊是嘉庆十三年进士,历任礼部、吏部、工部、兵部尚书等高官,他有钱财用于收藏,更有时间和精力潜心于金石学的研究。
咸丰年间买定后并运抵家乡。
嗣后陈介祺对鼎的铭文作了研究,写成了《毛公鼎释文》,并将此鼎深藏于密室,鲜为人知。
陈介祺越研究越了解它的价值,同时尽量地保守秘密,连最好的朋友索要拓片也不给,以至于在收藏家之间和学者之间产生了陈氏收藏毛公鼎只是一种传闻而已。
像张之洞这样的高官和大学者甚至认为陈氏所收的毛公鼎是一件伪器。
不久陈介祺病死了。
陈介祺死后,其次子厚滋得毛公鼎,厚滋死,鼎传次子孝笙。
此时,陈氏家族初现败落迹象。
陈孝笙一心希望重振家风,于是开了钱庄、药铺。
当地有一位叫陈芙珩的人同陈孝笙交往甚密,对孝笙说:有一位旗人名端方,时任两江总督,有财有势,喜爱收藏古玩。
四大青铜重器解读之《毛公鼎》
四大青铜重器解读之《毛公鼎》四大青铜重器解读之《毛公鼎》潘灯毛公鼎毛公铭文1毛公铭文2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器物,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
由作器人毛公得名。
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直耳,大口圆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
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
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可说是天差地远,然而,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铭文是一篇完整的册命,可分五段: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其三,给毛公予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之命令,不可对外颁布;其四,告诫勉励之词;其五,赏赐与对扬。
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
全文布局气象温和,历来被视为周代篆文的正宗,金文的瑰宝。
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毛公鼎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释文王若曰:“父(音音)!丕显文武,皇天引猒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褱(同怀)不廷方,亡不(音汗)于文武耿光。
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襄辥(音义)厥辟,爵堇(音勤)大命,肆皇天亡斁(音义),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敃(音民)天疾畏,司余小子弗彶(音及),邦将害吉?(音册)四方,大从不静。
乌虖!惧余小子圂湛于艰,永巩先王。
”王曰:“父!今余唯肇巠先王命,命女辥我邦我家内外,憃(音冲)于小大政,屏朕位。
虩(音细)许上下若否,雩四方尸毋动。
余一人在位,引唯乃智。
余非庸又昏,女毋敢妄宁,虔夙夕惠我一人,雍我邦小大猷,毋折缄,告余先王若德,用印卲皇天,緟(音重)愘大命,康能四或,俗我弗乍先王忧。
毛公鼎简述——精选推荐
毛公鼎简述毛公鼎(Duke Mao Tripod),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
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
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九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
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
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流传过程清朝时期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
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买卖没有做成。
古董商以重金行贿知县,董治官被逮下狱,以私藏国宝治罪。
此鼎最后运到县府,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张燕昌之子张石瓠曾巧见此鼎。
后毛公鼎辗转落入古董商苏亿年之手。
咸丰二年(1852年),北京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又从苏亿年之手购得,并赏给苏亿年1000两,此鼎深藏于密室,鲜为人知。
陈介祺病故后,1902年其后人卖出此鼎,归两江总督端方所有,1911年11月27日端方被派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被革命军所杀。
民国时期民国期间端方后人因家道中落,将毛公鼎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
英国记者辛浦森出美金5万元向端家购买,端家嫌钱太少,不肯割爱。
当时有爱国人士极力呼吁保护国宝,毛公鼎辗转至当时担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大收藏家、后来国学馆馆长叶恭绰手中,存入大陆银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叶恭绰避走香港,毛公鼎未能带走,藏在了上海的寓所里。
由于叶恭绰是用假名买得毛公鼎,让日本人无法查知它的下落。
叶恭绰嘱咐其侄叶公超有朝一日将鼎献给国家。
毛公鼎几经易手,甚至差点被日本军方夺走,所幸叶公超拼死保护,誓不承认知道宝鼎下落。
叶恭绰为救侄子,制造了一只假鼎上交日军。
叶公超被释放后,于1941年夏密携毛公鼎逃往香港。
毛公鼎是什么
毛公鼎是什么
毛公鼎是什么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毛公鼎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物,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
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
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
该鼎制作精美,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
其作用主要是毛公用铭文训示后人要不忘朝廷恩典,精忠报国。
对于后人来说,该鼎是研究西周时期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00公斤。
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
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有497字、499字、500字三说),在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
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是一件古代青铜器,传世于毛公墓中。
这件器物的铭文内容详细记录了毛公的
生平事迹,以及对其的赞美和纪念。
以下是毛公鼎的铭文内容:
青铜大鼎毛公之宝,将军之才。
毛公,字元鼎,嘉州人也。
幼时聪慧过人,英俊无双,自幼便显示出非凡的领袖气质。
他学富五车,精通经义,工于兵法,文武兼备,是一位少年才俊。
毛公年少时就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领袖风范,他立志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将领,为
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他勇往直前,冲锋陷阵,以身作则,引领士兵勇往直前,赢得了战
争的胜利,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毛公在战场上是无所不能的,他率领的军队总是无往
而不胜,为国家开疆拓土,保家卫国。
毛公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也是一位贤明的政治家。
他治国有方,明察秋毫,
善于治理国家,使国家人民安居乐业。
他对百姓慈祥有爱,深得人民拥戴。
他的治国之道
一方面维护国家的利益,一方面保护人民的利益,使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毛公
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留下了永恒的功勋,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毛公一生创业、德才兼备,卓越智慧,威严仁爱。
行止远世,贵胄之宗,明德立事。
飨于宗庙,享于国家。
毛公之鼎铭,以垂诸孙。
这是毛公鼎的铭文内容,记载了毛公的一生事迹和对其的赞美,也表达了后人对毛公
的敬重和纪念之情。
毛公的功绩和崇高品德将永远被后人传颂,成为后人学习和敬重的楷模。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铭文《毛公鼎》是中国青铜器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中国青铜器工艺的巅峰之作。
它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高68.6厘米,口径32.7厘米,重34公斤,是一件非常宏伟壮观的青铜器。
《毛公鼎》的铭文长约1000字,记录了毛公鼎的制作过程、用途、祭祀礼仪以及合作者等信息。
该铭文以铜器的艺术形式精美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制度和文化。
铭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鼎底铭、鼎足铭、鼎腹铭和鼎耳铭。
《毛公鼎》的铭文内容非常丰富,首先是鼎底铭,记录了制作日期、制作人以及命令者等信息。
鼎底铭分三行,每行28字,总计84字。
鼎底铭的内容包括“作大毛公鼎”、“至命二年乙卯夏四月壬午五日星曜己巳”、“命鬲工材人参命执火胟炮三人作鼎于其中天下”。
由此可见,该鼎是由命令制作完成,制作日期为西周二年乙卯夏四月壬午五日。
鼎足铭位于鼎底铭上方,包括两行铭文,总计80字。
鼎足铭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毛公鼎的用途和祭祀礼仪。
铭文中提到了“质樗、甘棠”等祭祀物品的使用,还有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鼎足铭展示了古代社会人们对祖先的崇高敬意,以及对祭祀仪式的重视。
鼎腹铭是《毛公鼎》铭文的核心部分,共分三段,分别是首段、中段和尾段。
首段铭文长121字,描述了鼎的外观和制作工艺。
铭文中提到了鼎的纹饰和流行的神话传说,如“天子车、丰稻卯簸、王室二人蟠云龙麟麚麞”等,营造了宏伟壮丽的氛围。
中段铭文长640字,详细叙述了毛公鼎的合作者、用途以及周室与诸侯的关系。
铭文中提到了许多青铜工匠的名字,如殷氏、胥羽、伯禽等。
毛公鼎的制作是一项精细的工艺,需要许多工匠的合作。
铭文还提到了周室与诸侯的关系,以及周王和诸侯的互让之情。
这进一步说明了《毛公鼎》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也反映出当时周室与诸侯联盟的关系。
尾段铭文长达126字,主要是作为鼎主人的辞谢和纪念。
铭文中提到了邀请周室和诸侯来参观毛公鼎的活动,以及宴会的安排等内容。
鼎主人对款待宾客的热情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铭文远古时代,有一位名叫毛公的贤者,他精通六艺,智慧过人,被封为一国之宝。
毛公鼎是他留下的珍贵文物,上面铭刻着他的故事和智慧。
以下是毛公鼎上的铭文:毛公乃天纵之才,出身贫寒,但却靠着勤奋和智慧,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
他以敬畏天命为己任,不忘初心,始终敬重周易之道。
他曾说:“仰天修其正,俯地修其顺,立万国而不倾,道之修可知也。
”毛公不仅精通六艺,而且深谙人情世故。
他常常在行走江湖时,倾听百姓民情,了解民生疾苦,总结经验教训,为日后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他对于治国之道有着独到的见解,曾说:“治国有如炼丹,须得用心炼,方能得到真金。
”他认为国家治理就像炼制丹药一样,需要耐心和细心,方能创造奇迹。
毛公鼎上还刻有一段故事,关于他曾经与人辩论的情节。
有一次,毛公与一位自认通晓六艺的士人辩论,两人争持不下。
毛公说:“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
”他的这番话让对手大吃一惊,因为他们一直以为自己的见解就是真理,毛公的话给他们带来了一丝困惑,也激发了他们对于知识的追求。
毛公用智慧和慎重的态度征服了对手,证明了自己的深厚知识和宽广胸襟。
毛公鼎铭文中还记录了毛公二十岁时的经历。
当时,他正在山中修炼,一只猛虎突然扑了上来。
毛公临危不乱,一记精准的掌击打翻了猛虎。
他并没有追杀猛虎,而是救活了它。
从此,这只猛虎就成了毛公的朋友,他们共同守护了这片山林,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毛公鼎上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毛公不仅有着高深的学问,还拥有高尚的品德和仁爱之心。
毛公鼎铭文的最后一段是毛公晚年的感悟。
他说:“人生如梦,世事如烟,有生之年不过百载,莫若行善积德,陶冶心灵,修身养性。
”毛公在晚年悟出了人生的意义,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世事无常,敦促世人珍惜当下,行善积德,修身养性,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毛公鼎是一件珍贵的文物,留下了毛公的智慧和人生感悟。
它见证了毛公的伟大和善良,也鼓舞着世人努力追求知识和美德。
金文经典临摹指导——《毛公鼎》(4)
金文经典临摹指导——《毛公鼎》(4)金文经典临摹指导——《毛公鼎》(4)1.《毛公鼎》简介《毛公鼎》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时青铜器,清代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在陕西岐山县出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为西周重器,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
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
内腹有铭文32行,496字,是迄今发现的铭文最长的周代青铜器。
铭文记天下四方动乱,大纵不静,王命毛公父厝辅协事,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毛公鼎》铭文长达近五百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
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笔法精严,结体瘦劲,行气流畅,气势磅薄,历来被视为金文中之瑰宝,对后世学习大篆者影响极大。
《毛公鼎》与《虢季子白盘》《大盂鼎》《散氏盘》一起被称为晚清四大国宝。
《毛公鼎》属于西周晚期金文,这一时期的金文,图画文字完全消失,用笔遒劲苍健,淳厚古朴,结构规律更强。
字形大多取纵势,中锋用笔,自然圆浑,被称为“玉箸体”,是西周金文的纯熟时期,为后来的秦系文字《石鼓文》和秦小篆奠定了用笔和结字的基础。
毛公鼎全拓片毛公鼎全形拓毛公鼎释文2.《毛公鼎》铭文翻译周王这样说:“父喑啊!伟大英明的文王和武王,皇天很满意他们的德行,让我们周国匹配他,我们衷心地接受了皇天的伟大命令。
循抚怀柔了那些不来朝聘的方国,他们没有不在文王、武王的光辉润泽之中的。
这样,老天爷就收回了殷的命令而给了我们周国。
这也是先辈大臣们辅助他们的主君,勤恳奉天大命的结果。
所以皇天不懈,监护着我们周国,大大巩固了降给先王的匹配命令。
但是严肃的上天突然发出威怒,嗣后的我虽没来得及领略天威,却知道对国家是不吉利的。
扰扰四方,很不安宁。
唉!我真害怕沉溺在艰难之中,永远给先王带来忧惧。
”周王说:“父喑啊!我严正地遵守先王的命令,命令你治理我们国家和我们家族的里里外外,操心大大小小的政事。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铭文《毛公鼎》是一件中国古代青铜器,在其中铭文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和文化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毛公鼎》铭文的相关内容。
让我们来看一下《毛公鼎》的历史背景。
《毛公鼎》是一件东周时期的青铜器,大约制作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
该鼎是为了纪念毛公之父毛务而制作的,是古代封建社会里常见的一种礼器,同时也是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瑰宝之一。
在《毛公鼎》的铭文中,记载了毛公治理国家的众多事迹,对于研究东周时期社会制度、政治风气、礼俗风尚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毛公鼎》铭文内容。
《毛公鼎》铭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上、中、下三段,分别记载了毛公的事迹和功绩。
在铭文的上部分,记载了毛公继承父亲毛务的衣钵,履行治国理政的才能和品德:“祖后告哲及如何,皋瞀冠带受命,因克祗命有昭考,孝子竭哀学动。
” 可见毛公秉承着父亲的遗志,以孝子的精神履行职责。
在铭文的中部分,介绍了毛公在政治上的贡献和建树:“执兹夏位,受民于基,时哉绥民国国有輶古,国殷王。
” 这表明毛公勤政爱民,使得国家安定稳固,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在铭文的下部分,阐述了毛公合理任命官员,合理处置政务,受民尊崇之恩:“诸内因事,赖嘉践琮。
及缪,克罔琰长。
”可见毛公是一个具有非常高品德的国君,为人民谋福利,得到了人民的美誉。
我们来分析一下《毛公鼎》铭文的价值。
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毛公鼎》铭文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文化信息,对于研究周代社会政治制度、礼乐制度、文化风尚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毛公鼎》铭文的内容可以帮助考古学家们推断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为揭示古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从艺术价值角度来看,《毛公鼎》作为青铜器,不仅具有精美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而且铭文的内容也昭示着毛公治理国家的高尚品德和伟大功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我们来总结一下。
《毛公鼎》铭文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和文化价值。
毛公鼎名词解释
毛公鼎名词解释毛公鼎名词解释:【名称】毛公鼎;毛公鼎。
【简介】毛公鼎是西周晚期一位名叫毛公的大夫所作的青铜器。
毛公鼎铭文共有122字,记载了周王赏赐给毛公的重大史事,表现出毛公对周王室的忠心。
其书法为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瘦劲挺拔而又舒展流畅,是金文书法的典范之作。
清道光三年( 1823年),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吴荣光,在得到这件西周青铜重器时爱不释手,因而此器物又被命名为“吴鼎”。
“毛公鼎”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毛公鼎,它高48厘米,口径47.7厘米,壁厚1.9厘米,重153.84千克,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所有西周毛公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件,堪称镇国之宝。
毛公鼎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一级文物。
历经三千余年岁月洗礼,毛公鼎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不仅是周人尚文尚武精神的结晶,也是今天研究西周青铜器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毛公鼎铭文书法奇古瑰丽,圆润流畅,是金文书法艺术的典范之作。
原器在清末流落海外,抗日战争时流入日本,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后被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购藏。
1956年2月,毛公鼎在台湾重新展出,因其精湛的书法艺术和历史价值,轰动海峡两岸。
后又从台湾转回故宫博物院收藏。
毛公鼎内容丰富,刻辞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原文翻译:《毛公鼎》(《毛公鼎》是西周晚期著名的大夫毛公为他祖父所做的鼎。
)铭文有122个字,记述周王奖赏给毛公辅佐朝政的大事。
“毛公鼎”是目前发现的西周青铜器中形体最大、重量最重、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
毛公鼎通高53厘米,口长38厘米,口宽28厘米,重30公斤,其腹部高度接近半米,上面铭文的字数比全篇《周易》( 3000字左右)还要多出500余字,在历代青铜器铭文中都是罕见的。
其笔画圆转凝重,结体宽博厚实,显得庄严雄浑,气势磅礴,古茂遒朴,其章法布局更是匠心独运,别具一格。
其用笔以圆笔为主,方圆兼施,起笔多藏锋逆入,行笔劲健流畅,收笔多露锋回收;线条粗细变化不大,但却圆润浑厚,充满质感。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铭文《毛公鼎》铭文是一篇古代铭文,刻在铜鼎上,记载了毛公之功德以及对毛公的赞美。
本文将以1000字对《毛公鼎》铭文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佑毛首功,秉神迹,以明谟道者正也。
*"保佑毛公首战立功,秉持神迹,以彰显明智的道德准则。
*毛公才智博学,举案齐眉,谋略出众。
*毛公的才智广博,能与大儒们并列齐名,并且他的谋略非凡。
*奉命战斗,率军如风,胜利常在其列。
*他受命出征,领导部队如风般迅速,胜利常常属于他。
*全军士卒崇他为师,官僚力争待见。
*全军上下都敬重他如师,官府里的官员们爭相迎接他。
*勋业彪炳,功盖寰区。
*他的功业璀璨夺目,他军事成就覆盖全球。
*民生则固,归政则安。
*民生稳定,出使归政则国家安定。
*废狱开禁,治瀆清冤。
*他废除监狱的苛刑,平反冤案。
*民不聊生,流血哀号。
*百姓们没有生计,流血哀号。
*文登之事,伏尸千里,非所能救。
*文登之间,路上尸体达千里,他无法去拯救。
*其泪如滂沱之雨,其血如江河之水。
*他的眼泪像雨一般滂沱,他的鲜血像江河一样汹涌。
*时镇狱者钟鼓之声。
久之不能托救,遂归于漠然。
*他在拘留所里,听到钟鼓的声音。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无法被救赎,遂消失了踪影。
*民以其为无罪,官以其为高德。
*百姓们认为他是无辜的,官员们则认为他是高尚的。
*为国捐躯死节,但愿有端。
*他为国家舍生忘死,但愿能有转机。
*辞职之日,不复归期。
*他辞去官职的那一天,再也没有回来。
*怀恨之缘,雪愤之心。
*心存怨恨之情,心怀愤愤不平之意。
*其魂如天之星,其志如山之巅。
*他的灵魂如天上的星辰一样,他的志向像山巅般高远。
以上为《毛公鼎》铭文的全文,全文共计226字。
《毛公鼎》铭文是对毛公的赞美与纪念。
文章开头便赞扬毛公为一个具有智慧和道德的人,他的战略才能出类拔萃。
在战斗中,毛公率领军队百战百胜,全军上下都对他崇敬有加。
文中还提到了毛公对于治理国家的贡献,他废除了监狱的苛刑,清理了冤案,使人民生活安定。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铭文《毛公鼎》是中国青铜器中的一件重要文物,其铭文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宗教、家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毛公鼎》铭文的内容及其意义。
《毛公鼎》是中国商代晚期青铜器,出土于安徽省淮北市毛庄镇的大墩村,因此得名。
这件青铜器高约55.7厘米,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其铭文内容非常丰富,系商代殷墟礼器主要文字资料之一,共分为上、中、下三节,内容包括有关毛氏家族的历史、宗教祭祀等。
首先是铭文的上部,记载了毛公作为部落首领的家族来历。
铭文中称毛公为“兹毛之子”,表明了他的家族身份。
这一部分还提及了与毛公相关的一些祭祀活动,显示了其家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在古代中国,宗教信仰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祭祀活动来祈求神灵的庇佑和祝福,保佑家族的安康和昌盛。
铭文从宗教的角度展现了毛公家族的信仰和仪式。
其次是铭文的中部,记载了毛公的政治活动和功绩。
铭文中提及了毛公镇压叛乱,肃清害民恶人,维护部落的安定和秩序。
这些内容表明了毛公作为部落首领的威望和政治能力,以及他为人民谋福利、维护社会稳定所做出的贡献。
这一部分反映了商代社会政治制度和部落首领的权力运作,也展现了毛氏家族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是铭文的下部,记录了毛公的后人对其的纪念和祭祀活动。
铭文中提及了毛公的后人祭祀毛公的场所,以及对他的追念和纪念。
这一部分反映了毛氏家族内部的家族传统和纪念仪式,以及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
在古代中国,祖先崇拜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它体现了对先人的尊敬和敬仰,也是家族凝聚力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毛公鼎》的铭文内容非常丰富,展现了当时商代社会的政治、宗教、家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铭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还可以深入了解毛氏家族的历史、家族制度、家族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毛公鼎铭文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中国十大最有价值的青铜器
中国十大最有价值的青铜器1.司母戊鼎——商代司母戊鼎是中国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的富景墓中发现了司母戊鼎,现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2.四羊方尊——商代四羊方尊是1938年从湖南宁乡县的一座山上出土的,是商代最大的青铜方尊,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3.青铜立人像——商代青铜立人像发现于成都市三星堆遗址,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人像。
它被誉为世界青铜像之王,并被三星堆博物馆收藏。
4,毛公鼎——西周毛公鼎发现于陕西省岐山县,是西周后期毛公爵建造的。
鼎里面是发达的铭文,上面写着毛公爵是如何建议周敬轩的。
现在收藏于台北国立博物馆。
5,莲鹤方壶——东周朝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市的郑公墓中出土的莲鹤方壶非常华丽,其制作涉及当今所缺少的许多复杂技术。
现在放在河南省博物馆。
6.越王勾践剑——春秋战国时期勾践剑于1965年从湖北楚墓发现,以其不寻常的锋利度和抗锈性而闻名,这是由于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铬层。
现在由湖北省博物馆拥有。
7.曾侯乙编钟——战国时期1978年,湖北随州市出土的曾侯编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最精美,最完整的大型乐器。
它改变了音乐世界,被认为是稀缺的宝藏。
湖北省博物馆现在拥有它。
8,秦始皇陵铜车马——秦朝青铜战车和马匹是1980年在秦始皇陵墓中发掘的,是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青铜战车和马匹。
它代表了秦朝最高的冶炼和雕刻艺术。
现在,它被收藏在兵马俑博物馆中。
9,长信宫灯——西汉长信宫灯于1968年在窦湾(西汉王朝六生王)墓中出土,轻巧,实用,却华丽(与其他笨重且复杂的青铜器皿不同)。
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使该灯成为中国第一盏灯。
10,马踏飞燕——东汉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市雷泰汉墓中出土的“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铸造业最高的代表。
古代工匠如何在燕子上找到合适的位置来支撑整匹马,使其在当前位置稳定,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该文物现存放于甘肃省博物馆。
1985年,“马踏飞燕”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标志。
国之瑰宝---毛公鼎
国之瑰宝---毛公鼎毛公鼎,通高53.8厘米,重34.7公斤。
清道光年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周宣王时(828~782B.C.)的一件重器,是金文的经典名作。
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铭文铸在鼎上,有32行,共497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
毛公鼎器形作大口,半球状深腹,兽蹄形足,口沿上树立形制高大的双耳,浑厚而凝重,整个器表装饰十分整洁,显得素朴典雅,洋溢着一股清新庄重的气息,反映了西周晚期文化思想的变革。
毛公鼎鼎内铭文,全文首先追述周代国君君主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感叹现时的不安宁,接着叙述宣王同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内外事务,拥有宣布王命的大权。
宣王一再教导毛王要勤政爱民,修身养德,并赐给他以一些器物以示鼓励。
毛公将此事铸于鼎上,以资纪念和流传后世。
这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册命铭文,但不拘泥于传统的册命体例,全铭文以“王若日”开始,基本引述王的册命话语,分段处以“王曰”隔开。
全铭文辞精妙而完整,古奥艰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例如文章的第一段:王若曰:“父歆,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觐于文武耿光。
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属谨大命,肆皇天亡,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将曷吉?迹迹四方,大从丕静。
呜呼!惧作小子溷湛于艰,永巩先王”。
鼎铭记述了周宣王的诰诫,是一篇完整的册命。
全文可分五段:1、追述周代文武二王开国时政治清平的盛况,对比作鼎时时局不靖;2、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3、给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专权;4、告诫鼓励毛公以善从政;5、赏赐毛公车、兵、命服。
毛公为表示感谢和称颂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为纪念。
鼎铭表达了周宣王孜孜图治的决心,对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历史很有参考价值,也是一篇金文(钟鼎文)书法的典范。
这篇煌煌巨制,郭沫若先生称之为“抵得上一篇《尚书》”。
而且,它不仅在内容上是一篇重要的史料,在艺术上亦极具美学价值。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铭文《毛公鼎》是中国青铜器中的一件珍贵文物,它的铭文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篇文章将对《毛公鼎》的铭文进行深入地解读,探究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毛公鼎》是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出土于河南省荥阳市南阳乡毛寺村毛公村。
它是一件克复双耳方鼎,鼎身铸有精美的纹饰和铭文,是中国青铜器中的精品之一。
这件鼎的铭文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历史事件、官职姓名、祭祀之事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毛公鼎》的铭文中记载了当时的政治、社会、宗教等方面的信息,是研究春秋时期的重要史料。
铭文中提到了伯臣(今山东省东平县)这个地方,揭示了当时的地域分布情况。
铭文中还提到了君王的父亲,“君父之武服”、“成父之舆服”等词语表明了君王家族的尊贵地位。
铭文中还提到了祭祀之事,“毛氏之羊”、“毛氏之羹”等词语表明了对祖先的敬仰和祭祀活动。
《毛公鼎》的铭文内容非常典型,能够为研究春秋时期的政治、社会、宗教等方面提供珍贵的史料。
除了上述内容,铭文中还揭示了一些其他重要信息。
“武叔朝”、“武叔寿”等词语表明了鼎主的官职姓名,为研究当时政治体制提供了依据。
铭文中还提到了一些祭祀活动的细节,“毛氏之羔”、“毛氏之豚”等词语表明了当时祭祀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规模。
这些内容都是研究春秋时期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深入解读《毛公鼎》的铭文,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铭文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宗教等方面的情况,还展现了古代人民对祖先的尊敬和敬畏之情。
这些内容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意义,使得《毛公鼎》成为了研究春秋时期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毛公鼎》的铭文内容丰富,充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深入研读铭文,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政治体制等方面。
铭文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精美的纹饰和考究的文字排列,展现了当时青铜器工艺的高超水准。
《毛公鼎》的铭文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是研究春秋时期的重要史料,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珍贵见证。
毛公鼎的研究报告
毛公鼎的研究报告引言本研究报告旨在对毛公鼎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起源、特点、历史价值以及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起源毛公鼎是中国古代 bronzeware(青铜器)的一种,最早出现在商朝晚期至西周初期,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其名称“毛公鼎”源于传说中的毛公,据说他是鼎的制造者和所有者。
二、特点毛公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毛公鼎通常为三足或四足,高大庄重,线条简洁流畅。
其外壁常饰有多种图案和铭文,如神兽、祭祀场面等,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神圣和权力的崇敬。
2. 制作工艺毛公鼎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从选料到铸造再到打磨,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繁复的工序。
铜质的材料使得鼎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也为其保存至今提供了可能。
3. 寓意深远毛公鼎作为青铜礼器,具有重要的宗教和礼仪意义。
它常被用于祭祀和庆典等场合,象征着权力与神圣,也代表着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宗族观念。
三、历史价值1. 考古意义毛公鼎的发现为考古学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从中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毛公鼎的研究,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2. 艺术价值毛公鼎作为青铜器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图案铭文,展现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观念。
同时,毛公鼎也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参考。
3. 文化意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公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代表了古代社会的权力结构、信仰体系和审美观念,对于研究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四、影响与传承1. 影响范围毛公鼎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代表之一,通过丝绸之路等渠道传播到外国。
它不仅影响了周边国家的青铜器制作,也对后来的金属工艺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传承与保护目前,毛公鼎已成为珍贵的文物,被收藏于多个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中。
为了保护毛公鼎这一文化遗产,相关部门加强了对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并通过展览和研究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其历史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夺天工非凡之作——毛公鼎
(媒体出示成语:一言九鼎,鼎力相助,扛鼎之作,鼎鼎大名,三足鼎立,钟鸣鼎食。
出示“礼器”两字,出示毛公鼎图片)
同学们,开讲以前我先请大家猜几个成语。
大家听好了:第一个是一句话顶得上九个鼎,形容说话分量特别重——一言九鼎;全力帮助叫——鼎力相助;很优秀的作品——“扛鼎之作”;很有名气——“鼎鼎大名”;三分天下——三足鼎立;敲着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钟鸣鼎食……大家一定注意到了我刚才让你们猜的成语中都有一个“鼎”。
鼎在古代先为炊具,后发展为重要礼器,在我国古人心中的地位十分崇高、神圣。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是晚清出土的四大国宝之一,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的毛公鼎。
(媒体出示毛公鼎铭文的拓片图)
毛公鼎可大有来头呢。
毛公鼎是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高53.8厘米,口径 47.9 厘米,应该是为周宣王的叔公毛公所铸。
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多年积存的弊病,下诏书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
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造了这个鼎,并在鼎内刻字把这件事给记了下来。
后来毛公鼎于清朝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在民间转手好多次,抗战期间险些被日军夺走。
日本投降之后,收藏者将鼎捐献出来,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为镇馆之宝。
它内壁刻有500字的铭文,是如今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中字数最多的鼎,因此也最有价值。
(媒体特写毛公鼎铭文拓片)
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毛公鼎铭文的书法特点:毛公鼎铭文字体线条古雅天真,粗细明显,厚重匀实,威严灵动;笔画圆融厚拙,逆入涩行,波势分明;结体风神内敛,斜正兼施;章法行列分明,字距行距大体相当,不齐而又齐,萧散中见严谨,是金文中之瑰宝,书法中的精萃。
毛公鼎中铭文虽历史久远,但也不是深不可测,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它格调淳古、浑厚、恣意、稚拙,恰与我们小学生可爱、率意、稚气,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天性暗合。
古人云:“字如其人”,所以我们这年龄段的学生更应写弥漫这种气息的篆书,这样形神合一,才能立竿见影。
我希望通过我今天的介绍能有更多的同学喜欢毛公鼎铭文,学临毛公鼎,让毛公鼎那古老的艺术亘古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