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合集下载

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在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下,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国各界关注的焦点。

2009年,就业形式倍加严峻,我校共有普通全日制毕业生947人,截至2009年4月1日,全校共有17名学生正式就业,签约率为1.7%,比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同期为3.5%)。

为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广开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服务,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就业,并于2008年10月起组织开展对200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走访用人单位、电话访谈、找学生座谈等方式进行。

通过调研,初步明确了我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环境和自身素质的真实状况,为有学院2009年就业工作提供事实支撑。

现将调研的相关情况形成以下报告。

一、2009届毕业生就业环境2008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不仅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逐渐强化的一年,也是雪灾、地震、奥运会、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

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方面,就业人员明显增加,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云南省深化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关闭、破产涉及在职职工627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上半年新增9.8万人,年末结转的下岗失业人员达12.11万人,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去年底尚未就业的就有3.2万人,今年又将有8万余名学生离校求职,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有82万人需要向城镇转移。

几项相加,最保守也有近100万余人需要岗位就业。

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缩。

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

2009年大学生就业现状

2009年大学生就业现状

2009年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而眼下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美国、欧洲各国纷纷裁员,预计明年全世界有2000万个岗位流失。

虽然我国的企业未出现裁员情况,但对610多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找个好工作的难度无疑在增大。

连日来,记者分别参加了各种就业招聘会、见面会,深深感受到了就业形势的紧迫。

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给高校毕业生打造的就业择业环境及高校毕业生认清自己、改变择业观念成了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就业:有何期待身在象牙塔中的应届大学生们有着五彩斑斓的梦想,心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期待。

期待一:平等的就业环境。

长春理工大学化工系的刘婷谈到就业情况,她的心就凉了一大截:“我的专业方向是目前比较热的煤化业,但就因为是女生,用人单位连我的简历都不看一眼。

像机械工程、材料冶金等理工类职位,一般都只限招男生,很多女生只能望岗兴叹!”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除了工作性质不适合女生外,从企业的效益上考虑,女生对公司的发展可能会有影响。

刘婷说,针对就业歧视问题,虽然国家有相关规定,但每次面试,企业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就业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期待二:加大无偿就业服务力度。

前不久,大二学生孙丽在校园BBS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某中介公司称有大量岗位急招学生兼职。

孙丽和她的同学按照上面的地址找到这家中介公司,公司的人称有大量发传单促销的工作急招学生兼职,但要求每人交50元的中介费才能介绍工作。

为了尽快兼职赚钱,她们便同意了,中介公司又要求孙丽回校等待。

之后,孙丽多次打电话给中介代理人,希望提供兼职岗位,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推托。

最后,孙丽和她的同学再次找到这家公司,原代理人则避而不见,公司也坚持不肯退还她们的50元中介费。

据孙丽反映,她的很多同学曾通过各种中介公司报名申请兼职工作,但交钱后大部分公司没有给他们提供工作。

期待三:校企互动增强就业能力。

大三的学生刘飞一直为实习单位的落实而苦恼,学工商管理的他,从年初就开始寻找实习单位,但许多单位都以专业不对口为由拒绝他的请求,至今仍一直没有落实实习单位。

2009年大学生就业报告

2009年大学生就业报告

高考填报志愿前需参考的一点——《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发布2009年07月28日星期二 21:59一年一度高考,让无数考生纠结的不是高考本身,而是之后的高考填报志愿。

对于这一点,浙江省2009届的高三考生就更加痛苦,因为今年浙江省是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也就是说很多的东西都无法参考。

以前有的第二批第三批,今年全都归为第二批,于是乎就增加了许多填报志愿的不确定性。

今日一个和自己相关的一个小姑娘,由于考试差了第二批(也就是往年的第二批、第三批),于是在纠结是要复读还是要等待降分录取。

考的好的同学固然皆大欢喜,可这仅仅是极少数,更多的人纠结地等待着,纠结地等待轮到他们批次的填报,纠结地看着同学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其实绝大多数的考生都没有任何的填报志愿的经验,所以面对一个无所适从的事情,大家都会很无奈等看着将来的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就归结在自我的选择中,这种把自己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命运拿捏在自己手上的感觉只有真正经历过才会那么深刻,这是极其灼人的。

无论如何,在填报志愿之前,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明白的一点就是:大学,是一个人的人生中或多或少不可获取的一个重要部分。

大学的好差固然会影响学习热情的高低,毕竟氛围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大学也可以是一个人正常健康成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要在这短暂的几年内找到自己的追求,然后明白自己努力的重要性。

而非是当年高三时候觉得大学就是混混日子的。

大学要做的事情很多,诱惑也会很多,变化的因素也会很多,如何在这个纷繁复杂甚至浮躁的社会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并且持之以恒的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和不断的求知欲望都将会是很难的一些事情。

但是无论如何,在填报志愿前,还是得提供些相关的资料,希望能够让部分人收益。

以下是《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由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6月10日在京发布。

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学校课程论文,上传是为了便于保存,写得不好,请谨慎参考 XD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如果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那么创业与就业就必定是莘莘毕业学子的两大主题。

而其中大学生相对于其他大中专毕业生来说是占有较大优势的,但面对当前大学生人数众多的情况,大学生在人才市场已不是天之骄子了,大学现场招聘会上人龙连绵,水泄不通的情况已数见不鲜。

统计显示,全国今年有610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再加上去年毕业未就业的毕业生100万人,总计710万人左右。

人数可谓相当庞大,而面对如此庞大的待业大学生,人才市场的消化情况是怎么样呢?根据相关资料,09年大学生就业情况大概有以下特点: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这个可以说是造成现在大学生乃至所有毕业生面临较为严峻就业形势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然而,这个问题是受当前社会经济大环境控制的,改变不了。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这是选专业时扎堆现象所造成的人才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后遗症。

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名校生对自身有较大的优越感,以致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

其实,大学生虽有满腹经纶,但往往由于出入社会,涉世不深,在人际人脉方面缺乏,经验也不足,在人才市场中比不是老板们的首选。

如果总是报以高期望,只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

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上面的几点可以看到,大学生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2009年春季版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2009年春季版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2009年春季版) ——新经济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状况概览2009年5月 安博教育集团 研究院 就业导航平台: p //   教育点评网: 数据来源: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数据截止2009年4月,安博教育集团 研究院 就业导航平台,1应届生求职现状分析数据来源: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数据截止2009年4月,安博教育集团 研究院就业导航平台,报告关键发现(1)本次调查旨在了解2009年春季的大学生就业状况,数据采样时间在2009年3月至4月,采样方式为书 面调查问卷和在线调查相结合 共获得有效应届毕业生样本246份。

面调查问卷和在线调查相结合,共获得有效应届毕业生样本 份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 1 1. 2. 七成应届生考虑求职 其中的1/3已求职成功。

七成应届生考虑求职,其中的 已求职成功 六成学生有职业规划意识并付诸行动,职业规划状况与求职成功有相关性;不到四成的学生在 校期间有两种以上的就业相关实践活动;大部分学生均愿意去基层或农村工作,高职高专最为 突出(达到100%). 3. 投递简历的数量与求职是否成功无关;六成以上求职者获得2次以上的面试机会,面试机会与求 职是否成功有相关性;专业招聘媒体是求职信息来源的主渠道,人脉推荐的成功率最高;11% 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相关服务表示满意。

4. 六成成功求职者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工作满意度与薪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学生求职预期 投入相对较多的项目是交通通讯、培训费用和服饰美容支出。

数据来源: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数据截止2009年4月,安博教育集团 研究院就业导航平台,七成应届生考虑求职,其中的1/3已求职成功所有计划求职者已获得Offer的比例 1. 约七成的应届生计划在毕业后的一年内求职,另有三成考 虑包括学习深造在内的其它职业发展。

2. 三本院校毕业生的求职意愿最强,重点本科和二类本科因 为在升学考研方法更具优势,而有更多其它的毕业出路选 择。

浙江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浙江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2009年浙江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一)为准确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及时了解各级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浙江省统计局分别于2009年5月和6月组织了面向大学生和面向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走访了相关部门和部分企业,并联合杭州、宁波、温州等三个大学生主要聚集城市的统计局,以召开高校就业指导专家座谈会、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分别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就业现状的认识随着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加速蔓延和对我省经济的严重影响,极大地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2009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

1.大学生对就业前景充满担忧从学生座谈和调研的情况来看,全省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表示担忧,就业压力较大。

据温州市的调查显示,有64.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找工作困难较大;31.3%的大学生认为,通过自己努力应该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只有4.3%的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

2.“缺乏实践经验”是影响就业的首要因素对于当前大学生难的原因,不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或是有多年工作经历的大学生,都认为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

调查显示,有27.0%的受访者认为缺乏实践经验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其中,在校大学生选择这一选项的人数比重最高,有32.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由于自己一直呆在学校没有实习机会,而企业招聘时又喜欢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

3.“大学生人数多”和“金融危机引起的岗位减少”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另两大主要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2004-2008年这五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年均增长18.2%,高出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均增速14.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快速增长的学生规模不得不面临缓慢增长的就业岗位规模的压力。

表1 全省大学生毕业生与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速情况单位:%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均增长全社会从业人员 2.5 3.6 2.3 7.3 2.4 3.6 大学毕业生 12.9 23.8 33.1 11.6 11.3 18.2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仍在持续,2009年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增速为-4.2%,企业招工意愿不强的局面仍将持续一定时期。

200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200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200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报告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根据++领导参阅编辑部的访谈提纲,我校做出如下报告。

一、让毕业生如何实现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1、注重实践环节缩短过渡周期实践环节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不断增加的实践环节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要拆掉横在校园与社会间的屏障,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直接介入社会,与社会零距离相融。

理论来自实践,实践加深理论,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在未毕业时就已深知社会对人才在品格、技能等各方面的所需和所求,心态和知识结构都已得到了应时的调整,为毕业走向社会已做好了充分准备,极大地缩短从“半成品”到“成品”之间的路程。

2、加强教育引导拥有良好心态从“校园人”到“社会人”角色的转变,其核心是心态的转变。

具体来说就是要教育好学生做到三个结合。

首先,要教育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服务单位的发展结合起来,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集体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次,要教育学生将个人情感与职业要求结合起来,学会用职业要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约束自己的张扬个性。

第三,要将学习成果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把工作中积累的想法和经验转化成行动和经济效益,为服务单位的发展尽力。

二、关于定向培养学校开展多方合作,部分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

多年来,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开门办学方式,积极探索为基层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实行“订单式”培养。

近年来,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实现了“实习、实训、就业”一条龙人才的培养模式。

走出了一条校企强强联手,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之路。

三、如何开拓就业市场?1、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我校每年都坚持到省、市、区人才交流中心、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人才需求情况,了解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效益、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等信息,并据此制定我校的市场开拓计划。

关于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关于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关于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作者:徐莉青王胜平来源:《职业·中旬》2009年第09期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早已成为我国政府、高校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金融风暴袭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浙江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宽松的就业政策,努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就业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

一、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现状1、就业总体形势保持稳定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积极配合、大学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这些使浙江省大学生2009年的就业形势基本保持稳定。

2008年浙江全省20~24岁的青年大学生的失业率为6.3%,与近几年的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2、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加深金融危机的蔓延使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不断受到影响,就业不可避免遭遇寒流。

受供求双方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局势趋于紧张。

一方面,受大学连年扩招的影响,浙江省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屡创历史新高,200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23.3万人,比2008年增加1.8万人,增长8.2%。

另一方面,企业用工又受经济发展趋缓、经营困难的影响而大大减少,企业关停(减)产、休假和裁员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用工需求趋于谨慎。

2009年一季度,浙江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不增反降,同比减少1.6%,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

就业岗位的供需失调,使得大学生就业更为艰难。

3、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巨大冲击,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在积极的政策引导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据教育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6月20日,浙江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68.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0个百分点。

其中,本科生、专科生和高职生的签约率分别提高了6.5、8.7、2.3个百分点。

二、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分析2009年,浙江省统计局对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表示担忧,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就业压力。

浙大09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浙大09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基本研究框架注:我们只选取了其中一部分的数据在这里发布,更为详尽的资料和更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请参考《浙江大学2009届毕业生择业行为、职业适应与起薪状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样本的基本分布表1:样本的分布情况(人数和百分比)表2:样本的学院分布情况择业行为1 求职渠道图1-1:09届毕业生求职途径比较2 择业空间人文学院经济学院光华法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数学系物理学系机械工程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医学院化学系能源工程学系电气工程学院光电信息工程学系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地球科学系心理与行为科学系航空航天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图1-2不同学历毕业生接收函平均数的学院(系)比较3 择业价值观图1-3:09届毕业生择业价值观分析4专业契合度图1-4:各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情况比较5 就业竞争力的自我评价问卷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自我评价的调查使用了12个项目。

统计分析时,自我评价非常好记3分,比较好记2分,一般记1分,比较差记0分。

图1-5: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自我评价起薪分析1 实际月薪情况图2-1:09届毕业生实际月薪情况2专业背景图2-2:各学院(系)的毕业生起薪比较3 求职准备图2-3:不同求职准备的毕业生的实际月薪(不包括年终奖)比较4 工作地点09届本科毕业生调查样本的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上海市、江苏省、北京市以及广东省。

图2-4:不同地区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比较5单位性质表2-5:不同单位性质的毕业生实际月薪(不包括年终奖)比较工作满意度分析问卷使用9个指标来考察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统计分析时,非常满意记4分,满意记3分,一般记2分,不满意记1分,非常不满意记0分。

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调查

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调查

热点聚焦
了9.66个百分点。 表4 2006-2008年浙江省大学毕业生人职匹配变化情况
(%)
资料来源:课题组调查所得资料。
(五)就业满意度 就业满意度是指毕业生对现有工作的心理感受或心理满足 度,是反映就业主体内在感受的主体性指标,也是反映毕业生 就业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调查数据显示(表5), 2006-2008年间毕业生对其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的人数比例 分别是24.70%、30.51%和34.22%,三年间,对工作的不满 意 率 增 加 了 9.52个 百 分 点 , 而 满 意 率 却 从 28.06%降 至 20.97%,三年共计下降了7.09个百分点,其就业的满意程度 主要处于一般水平。 表5 2006-2008年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变化情 况(%)
资料来源:课题组调查所得资料。
(六)职业发展前景 知识和技能是个人拥有的、用以获取报酬的宝贵资源。能 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 景是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方面。调查数据显示(表6),2006- 2008年间毕业生对其所从事岗位的职业发展前景主要集中在 一般水平,认为职业发展前景不好的毕业生人数比例从 2006年的25.66%增加到2008年的34.66%,三年间上升了9个 百分点,而认为职业发展前景好的毕业生人数比例在三年间下 降了7.9个百分点。可见毕业生总体上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前景 并不十分看好。 表6 2006-2008年浙江省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变化 情况(%)
热点聚焦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年4期
浙江省大学毕业生 就 业 质 量 现 状 调 查*
柯羽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摘要:浙江省2006-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毕业生就业存在向基层 发展、在中小型非公企业就业人数增加、薪金水平持续下降等问题。这说明近三年浙江省大学生 就业质量呈持续下降趋势。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与协作,即需要政 府、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四位一体各负其责。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道出了大学生就业状况难的隐情隐情一:出人意料,法学专业学生就业最难据《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 2008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5.9%,其中有八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分别是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

法学在八个专业中排名第一,这个结果出人意料。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统计数据还表明,制造业雇用了本科毕业生的27%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31%,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就业行业。

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是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雇用了34%的211大学应届毕业生、44%的非211本科应届毕业生和60%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

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规模是300人以下,211大学生为36%、非211本科大学生为47%、高职高专学生为54%。

隐情二:教育公平,男女同工不同酬仍存在《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虽然2008届大学毕业生男女之间的就业率没有明显差别,但即便在女性毕业生占优势的专业中,男性毕业生薪资全部高于女性,可能存在同工不同酬的薪资歧视。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同层次、同专业男女生的平均月收入最大差距接近800元。

隐情三:自主创业,很多优秀大学生创业意识低在发达地区,很多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其实非常低。

调查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与2007年的1.2%比例接近。

自主创业的主要地区是就业比较困难的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类型是地级及以下城市。

总体而言,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就业环境越好,自主创业的比例越低。

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最多是工科类,其次是财经管理类。

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零售行业和文体娱乐业,其月收入大大高于受雇应届毕业生的月收入在问及创业动力时,200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认为自主创业者的创业理想是创业的最重要动力(41%~48%),而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创业(12%~15%)。

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123

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123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由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独家撰写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将于2009年6月10日起正式对外发布。

该报告是基于麦可思公司对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抽样达到44.4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1.8万份,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求职分析、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高考志愿填报、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分析。

这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全新报告,也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评价系统。

《就业蓝皮书》的作者——麦可思(MyCOS)是中国最专业、最全面、并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为中国的众多高校、各级政府教育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术研究机构、大学毕业生和高考生等提供教育咨询服务。

自2007年以来,麦可思每年对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每3年对雇主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和雇佣情况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

目前,麦可思已经调查了2006届、2007届、2008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三年累计有效问卷53万份。

1. 2009调查规模及覆盖面2009年2月底完成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调查研究,抽样达到44.4万人,回收问卷23万份,回收率约52%;有效问卷21.8万份,其中完成全部答卷问题者为70%;共覆盖3080所高校或分部分院,其中211院校为109所,非211本科院校(部)为1282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为1688所(部)(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共调查了1196 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565个,高职高专专业为631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44个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98个职业,共计648个职业,占全国所有职业分类的58%(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09版);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107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107个行业,共计108个行业,涵盖了全国所有行业(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09版)。

大学生就业2009年6月份调查报告详细解读

大学生就业2009年6月份调查报告详细解读

本月调查是从5月26日开始,6月25日结束。

收回独立IP地址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有效答卷共17408份,其中本科9728份,高职高专7680份。

该调查结果代表着被调查的2009届大学生人群的签约状态。

调查方式是挂网调查。

数据收集由腾讯教育频道负责完成,问卷设计、数据分析与解读由麦可思(MyCOS)负责完成大学生就业2009年6月份调查报告详细解读整体签约状况截至6月25日,2009届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40%,较4月、5月略有上升,达到自2月份调查以来的最高点;高职高专为33%,其签约率较5月份下降了3个百分点,签约后被取消的有3个百分点。

截至6月25日,被调查的本、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分别为1995元和1724元。

签约薪资连续四个月走平。

变化趋势从被调查者所在各省/市的签约情况来看,上海以51%的签约率再居榜首,四川由上月的第三名升至第二名,北京由上月的第七名升至第四名。

四川签约率从3月起一直居于前列,可能是由于灾后重建刺激了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

浙江签约率本月回温,以43%上升至第三名;而广东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签约率虽有缓慢上升,但仍居第十三位。

从被调查者所在专业来看,2009届地矿类、能源动力类、材料科学类、航空航天类、测绘类等本科专业签约率仍然很好;其中,地矿类和能源动力类的签约率分别由上月的66%、65%上升到了82%、81%。

截至6月25日,高职高专签约率最高的前五个专业类别为材料类、铁道运输类、市政工程类、轻化工类和矿业工程类。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连续几个月对签约率的监测发现,排在前20位的本科、高职高专专业中以理工科类专业居多,其中工科专业更显优势,而往届就业热门的经管类专业截至目前为止签约情况始终差强人意。

另外签约率较高的一些专业,如地矿类、能源动力类、测绘类等,专业对口比例也始终居于前列。

未签约者下一步计划与建议本月本科和高职高专被调查未签约者准备继续求职的较上月均上升了2个百分点,均为57%。

2009年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2009年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2011年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对今年就业前景,22.50%接受调查者表示…乐观‟,但…不乐观‟者亦占16.36%,其余均为一般或不清楚。

”日前,浙江某学院发布了一份2010年应届毕业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22个专业1883名学生总体上对今年的就业前景持一种较为不自信的态度,超过一半的毕业生选择了“一般”,乐观与不乐观的学生群体仅相差6个百分点。

调查发现,有86.21%的应届毕业生表示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或者先就业、再转行。

这充分暴露了专业与职业的现实矛盾。

主持此项调查的项建斌老师说,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职业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增多,很多毕业生不再视专业对口为择业的重要前提。

同时,他们又担心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难以胜任,心里没有底。

调查结果发现,60%的大学生认为父母、老师与朋友对他们的择业决定起重大影响。

他们觉得,尽管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注重个人能力,即便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单位也要通过个人努力才有成长机会,但家庭社会关系越多,能调动的资源就越多,这样更容易找到工作,获得晋升机会。

经过调查,我发现三方面状况:第一.大学生就业难很大原因是因为对收入要求过高。

第二.在本科生出现就业报酬低的状况后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继续考研。

第三.随着考研大军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大批“校漂族”,即那些大学己经毕业,却仍留连在校园内或者学校周围的人群。

下面分别对以上情况做一下介绍:调查过程:一. 大学生就业难,普遍觉得报酬太低。

原因何在?首先,从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的角度看,不能片面地责难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特别是对收入水平的抉择,大学生谋求较高收入的工作岗位是有道理的。

在查阅相关资料计算后发现:城镇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和本科、硕士、博士各学历阶段毕业人力资本量分别为2002年价格人民币3.1万、4.9万、7.4万、19.4万、31.6万、49.8万;各阶段新增人力资本边际收益率(高学历与低学历收入之差比以本学习阶段投资新增人力资本量),分别为9.8%、 2 2 .2%、11.0%、4 .7%、18.8%、14.6%。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2009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2009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摘要我国在 2009 年就业形势很不乐 观,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重中之重,09 年应届毕业生 大约 610 万人,但是 09 年的工作岗位只有 150 万个左右。

在这样大的基数下大学生就业显得格外的严峻, 2009 年的中国形势报 告会上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指出大学生失业率超过 12, 大学生就业问 题成为我国上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今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就业问题更加严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失业。

1.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12009 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 681、随着各 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 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 的人数达 212 万,2004 年毕业 280 万人,比上一年增长 321,2005 年毕业 达到了 338 万人 2008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 559 万人,比 2007 年 增加 64 万人。

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2008 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 86, 同比下降 2 个百分点,同时毕业生的收入也出现明显下降。

统计显示,2008 届 211 院校, 也就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 为 89,同比下降 4 个百分点,非 211 本科院校为 87,同比下降 3 个百分 点,高职高专为 84,与往年持平。

调查还显示,2008 届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出现明显下降,但高职高专学 生的薪酬降幅低于 211 院校本科毕业生。

其中,211 院校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 2549 元,同比下降 14,非 211 本科院校为 2030 元,同比下降 11,高职高专为 1647 元。

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王伯庆经济好的时候,企业就愿意雇佣好学校, 学历高的学生,而经济不好的时候,企业就愿意雇佣经济实用的学生。

2、据了解,2009 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了 610 万,此外,2007 年~2008 年约有 250 万人没找到工作,因此估计 2009 年的大学生就业人 数为 860 万人。

2009年浙江就业市场分析

2009年浙江就业市场分析
制 在 4 以 内 。 面 对 国 际 国 内 复 杂 的 经 济 环 境 , 要切 实 完 成 上 %
劳动力 的 自然供给 主要取 决于新 增劳动 年龄人 口的数 量 以及
研 究与探 索
浙 江统计 2 0 年 1 0 9 期
2 9 0 年浙江就业市场分析 0
陈诗达’ 陆海深
( 江 省 劳 动 和 社 会 保 障 科 学研 究 院门院 长 ,2 究 室 主任 ,浙 江 浙 研 杭 州 3 0 5) 1 2 0
摘要 :由于影响经济发展的 国际国 内宏观经济环境还存在 着许 多复杂而不确 定的 因素,加上经济周期性 调 整具有 自身的趋势和惯性 ,20 年我省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 长仍将经受 巨大考验 ,就业严峻 的形 势将更加 09

20 07 20 08

q 万 动力供给 保持稳 定态努 - I - -
20 09
2 0 Ol
3 9 5 2 50
3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7
02 6
O 23
2 4 3 068
20 4 79 0
1 2 7
157 .
l 4 .2 2 82
l 23 7 2 0
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中国综合 实力的喜悦 ,也有历经罕见冰冻雪
灾 和 51 汶J1 大 地 震 灾 害 的磨 难 ,更 有 因美 国次 贷 危 机 引 发 .2 I 特 的 全 球 金 融 危 机 给 我 国 经济 社 会 发展 产 生 的不 利 影 响 。 浙 江 在 省 委 、 省 政 府 的 坚 强领 导 下 , 以科 学 发 展 观 为统 领 ,勇 于 面 对 困难 和 挑 战 ,及 时 出 台 了 一 系列 保 增 长 促 稳定 的措 施 ,有 效 防 止 了经 济 的 大 起 大 落 ,为 就 业 再 就 业 工作 创造 了 条件 , 实现 了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抽样调查方案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抽样调查方案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抽样调查方案一、抽样调查目的由浙江省教育厅委托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具体实施,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全省各普通高校2009届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

本次调查旨在检查2009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了解2009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实际水平,为制订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和措施、深化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就业统计方式方法、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二、调查内容和指标概念调查内容为全省应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在调查规定时点的就业情况。

毕业生基本情况包括学历层次和就业类型。

毕业生按毕业层次分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高职四种类型。

毕业生的就业类型分为:签约就业和应聘就业。

1. 签约就业包括:(1)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

(2)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用就业的。

(3)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的。

(4)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定向、委培单位就业的。

(5)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的。

(6)毕业生被招收为士官、空军飞行员的。

(7)毕业生参加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就业的。

根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汉办〔2009〕144号、145号)文件精神录取的“2009-2010学年度孔子学院(课堂)汉语教师和志愿者”、“非英语语种汉语教师培训项目”的应届毕业生。

(8)出国、升学。

毕业生出国、出境留学(工作)意指毕业生已收到录取通知书(劳务派遣通知书)并已办好签证手续;毕业生升学意指专科(高职)毕业生升本科,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考取第二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考取博士后等。

(9)毕业生与上海用人单位签订应聘就业协议,领取进沪就业通知单,取得上海居住证,到用人单位就业的。

(10)被科研项目单位聘用作为研究助理和辅助人员参与研究的应届毕业生。

2009年浙江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2009年浙江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浙江统计》2009年10期 7深度调研一、调查概况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认识此次调查在杭州、宁波两地共随机抽取了5939家样本单位开展问卷调查。

其中,政府机关76家、事业单位173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35家、民营企业4664家、外资企业791家,分别占全部调查单位的1.3%、2.9%、4.0%、78.5%和13.3%。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3600家,建筑业145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57家,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 1248家,租赁与商务服务业156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96家,其他服务业(指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以外的其他服务行业,下同 637家 , 分别占全部调查单位的 60.6%、 2.4%、1.0%、 21.0%、2.6%、1.6%和10.7%。

从调查来看,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症结在于大学生自身,尤其是认为缺乏实践经验、对薪酬和岗位期望值偏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图1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缺乏实践经验”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原因2.“期望值偏高”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3.金融危机加重了大学生就业难度许多被调查企业反映,高校专业设置理论化,实践操作机会偏少,导致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足,与实际岗位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调查显示,有57.1%的用人单位认为缺乏实践经验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大高于选择其他因素的单位比重。

分单位类型看,分别有48.0%、51.5%、 42.9%、56.8%、64.4%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分行业看,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是缺乏实践经验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制造业,分别有63.8%、 59.6%和58.9%的单位有此认识。

2009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简易数字分析

2009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简易数字分析

2009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简易数字分析学场咨询Fily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些信息可以看出,2009年度的就业压力是相当大的。

在此,对其所发布的一些数据做一定量分析。

2009年全国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约为1200万个(即新增就业900万加补充自然减员300万)。

在这1200万就业岗位中,要确保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的任务(其中包括解决困难群体100万人就业的任务),其他700万个岗位主要用于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等其他群体的就业。

而城镇新增劳动力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将达2400多万人之多。

其中高校毕业生610万人、城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60万人、未能升学的城镇初高中毕业生280万人、需在城镇安置工作的复员转业军人50万人。

同时,全国还有上年结转的登记失业人员800多万人,“农转非”200万人,企业下岗需要转岗就业等人员100多万人。

由以上两则信息,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表格(表一):由此表可以看出,如果1200万个就业岗位全部按人社部所预期,那么其中失业人员的就业率为62.5%,而其它类型人员的就业率仅为43.75%(在此把普通高校毕业生与其它类型中的人员就业率看做相同处理)。

若进一步划分类型来分析的话,我们在此假设用于解决除失业人员的700万个岗位数量按和数递增来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

其中相对高级别的岗位所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学历,相对中级别的岗位要求二者之一,相对低级别的岗位为普通岗位,二者都会较差一些的。

如此,我们可以得到下表(表二):由此表可以看出,若把现有的700万个就业岗位按类别细分,则其中高、中级别的共300万的就业岗位中转岗人员的就业优势较大(因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其中中、低级别的600万就业岗位中农转非、未升学、复员军人、中等学校毕业生等相关人员的就业优势较大(因其对于薪资与待遇相对于有学历人员的要求分较低)。

而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而言,要于此700万就业岗位中竞争,相对优势较大的为200万个中级别岗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浙江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一)
为准确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及时了解各级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浙江省统计局分别于2009年5月和6月组织了面向大学生和面向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走访了相关部门和部分企业,并联合杭州、宁波、温州等三个大学生主要聚集城市的统计局,以召开高校就业指导专家座谈会、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分别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就业现状的认识
随着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加速蔓延和对我省经济的严重影响,极大地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2009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

1.大学生对就业前景充满担忧
从学生座谈和调研的情况来看,全省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表示担忧,就业压力较大。

据温州市的调查显示,有64.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找工作困难较大;31.3%的大学生认为,通过自己努力应该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只有4.3%的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

2.“缺乏实践经验”是影响就业的首要因素
对于当前大学生难的原因,不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或是有多年工作经历的大学生,都认为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

调查显示,有27.0%的受访者认为缺乏实践经验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其中,在校大学生选择这一选项的人数比重最高,有32.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由于自己一直呆在学校没有实习机会,而企业招聘时又喜欢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

3.“大学生人数多”和“金融危机引起的岗位减少”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另两大主要因素
从表1可以看出,2004-2008年这五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年均增长18.2%,高出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均增速14.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快速增长的学生规模不得不面临缓慢增长的就业岗位规模的压力。

表1 全省大学生毕业生与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速情况
单位:%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仍在持续,2009年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增速为-4.2%,企业招工意愿不
强的局面仍将持续一定时期。

二、大学生主动应对就业难的举措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主动调整就业预期,认真对待每一个就业机会,积极谋划自主创业,努力应对大学生就业难。

1.积极调整就业期望,逐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调查发现,毕业生已逐步改变了择业首要因素,只有10.6%的受访者选择工作地点,6.6%的选择单位类型作为首要因素,位于所有选项的末两位,而有35.9%的受访者选择个人发展空间作为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17.8%的受访者选择公司发展前景作为首要因素。

由此可见,在大学生供给日益增多的背景下,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现代大学生的选择趋于理性化,不再拘泥于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传统行业领域里谋求一份工作,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的务实态度,把长期职业发展摆在了第一位。

2.应届毕业生主动降低月薪期望值
3.大部分学生不再追求专业对口
4.珍惜现有岗位,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竞争力
5.自主创业意愿提高,积极开拓创业途径
金融危机蔓延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考虑自主创业的人显著增加。

调查显示,在20-24岁就业人口中,准备创业的比例接近10%。

比起往届大学毕业生,2009届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温州、台州等创业氛围浓厚的地区,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已开始了创业尝试。

据浙江万里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6%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就业压力大的话,会选择自主创业。

但是,调查中也反映,在待遇好的工作和自主创业之间,选择待遇好的工作的学生占了76%。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主创业好比是一支潜力股,虽然可以憧憬美好的明天,但对于一个刚跨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毕竟存在很大的风险,不如一份安定的理想工作来得诱惑大。

另一方面,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关系、社会经验以及资金,大多选择小本经营来降低投资风险,但由于规模较小盈利微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发展。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自己创办的公司在该行业中有84%是属于小型单位,大型的仅为4%,中型的为12%。

三、面向大学生的促进就业政策的实施情况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政府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
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1.创业创新政策为大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一个有利平台。

全省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例如,杭州市今年5月正式出台的《关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在杭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文件,为在杭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全面政策支持,鼓励和扶持在杭大学生创业,2009年一季度在杭高校毕生自主创业的企业已达140家。

2.技能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今年5月,温州市建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应届大学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工等四类青年群体,给与每月不低于400元的基本生活补助。

3、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优惠政策有一定吸引力
为进一步扩大就业,浙江省出台有关文件,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创造各方面有利条件和优惠政策。

譬如规定县乡两级机关今后录用公务员要从在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增加省级机关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包括志愿服务西部和省内欠发达地区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公务员的比例。

各级财政也将安排相应的经费,用于改善在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四、大学生对促进就业政策的期待
为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大学生们仍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充满了期待。

1.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各项优惠政策
从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大学生都表示只是听说过有优惠政策,但不清楚具体内容,甚至不少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辅导员也难以完全掌握各地政策的详细情况。

这说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希望政府加大就业培训和指导
大学生们更加期待“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指导”等对提升自身就业素质有帮助的政策,而对“研究生扩招”、“增加社区和农村等基层就业岗位”等一些临时增加毕业生出口的政策兴趣不大。

3.希望政府给与创业扶持政策
在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指引下,依托浙江省得天独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创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的良好局面。

省政府设立的1亿元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已经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纷纷出台了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资助办法。

4希望加强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
人才市场、职介机构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就业信息不能互通,信息获取渠道不顺畅等,是导致大学生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职比重不高的主要原因。

5.希望在校期间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实习机会
在网易开展的一份关于大学生实习调查中[1],有超过3/4的大学生认可实习对找工作的帮助。

他们认为,在实习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行业,从而在以后的职业规划中有一个更明确的选择,对未来的发展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合理的规划。

最重要的是,只有自己真正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对许多问题才能有切身体会。

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回到学校之后才能通过独立的思考提升自己创新的能力,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