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示儿》人教(部编版)
12古诗三首《示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古诗三首《示儿》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示儿》这首古诗;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示儿》是唐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2. 诗歌结构:诗歌共四句,每句五言,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情感;3. 诗歌意境:通过诗人对儿子的教诲,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示儿》诗歌的主题和意境,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2.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用法,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对新学期的古诗学习产生兴趣;2. 向学生介绍《示儿》这首古诗,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诗歌学习(10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2. 分析诗歌的结构,解释对仗工整的手法;3. 解读诗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三、诗歌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四、诗歌欣赏(5分钟)1. 播放《示儿》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2. 引导学生闭目聆听,想象诗歌描绘的场景;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背诵《示儿》这首古诗;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并录制成音频。
板书设计:《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示儿》这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引导他们运用想象和感悟来欣赏诗歌。
作业布置旨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示儿人教部编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吩咐”“衰颓”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强烈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相关背景《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抗金救国,但未能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
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 教学难点:(1)领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含义。
(2)理解诗人借助家祭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查阅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古诗的喜爱,分享喜欢的古诗。
2. 介绍诗人:介绍陆游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他的爱国情怀。
3. 揭示课题:展示《示儿》这首诗的,引导学生思考题目含义。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让学生结合注释和查阅的资料,理解诗文内容。
3. 让学生思考诗中的关键词句,如“死去元知万事空”“家祭无忘告乃翁”等。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组织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3.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诗文。
四、课堂练习(5分钟)1. 让学生用“吩咐”“衰颓”两个词语造句。
2. 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向父母尽孝道。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引导学生认识到诗人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示儿》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三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示儿》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三篇.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接下来小编带给大家的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示儿》优秀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示儿》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一课时目标1、学习古诗《示儿》的生字新词。
2、理解《示儿》,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于这样以叙述口吻写的诗,借助于注解基本读懂诗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古诗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
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欣赏水平。
唯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提升。
教学重点及难点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过程第一循环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1、孩子们,700多年前,85岁的诗人陆游重病在床,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给儿子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一首诗《示儿》。
(板书课题)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轴之作。
2、简介陆游: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
3、了解背景:(出示资料)。
历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时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州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
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政权。
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
生活在战乱频仍、国破家亡之中的陆游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
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吗?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古诗三首-示儿》公开课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古诗三首-示儿》公开课教案1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示儿》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他们对古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这首诗的背景和诗人的情感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在朗读和感悟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难点:感悟古诗的意境,培养朗读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情感教学法:通过感受诗人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文内容、诗人背景等。
2.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朗读音频,供学生欣赏和模仿。
3.图片:准备与诗文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诗人陆游的生平简介,让学生对诗人有初步的了解。
然后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作品,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古诗三首-示儿》。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随后,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字词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朗读心得,互相学习,提高朗读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关于诗文内容的问题,检验他们对诗文的掌握程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示儿》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示儿》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示儿》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熟练朗读古诗《示儿》,感悟其中的意蕴。
3.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示儿》的内容,朗读古诗,理解古代诗人的感情表达。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诗人含蓄的语言表述,领会其中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材2.黑板、彩色粉笔3.PPT课件4.音响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对诗歌的简短介绍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介绍古代诗人的感情表达方式。
3.学生朗读古诗《示儿》,教师进行点拨指导学生的语音语调。
3. 关联课文通过讲解古代诗人的生平、作品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示儿》。
4. 启示与讨论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反思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加深对古诗《示儿》的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默写古诗《示儿》的部分内容,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与记忆。
五、板书设计•《示儿》•古代诗人的感情表达方式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示儿》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表达方式,通过导入、学习、讨论等环节,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互动讨论,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备课和教学。
祝教学顺利!。
1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示儿》(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1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示儿》(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示儿》这首古诗;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2.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理解诗人的情感;3.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2.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领悟诗人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讨论祖国的美丽河山、悠久历史,引导学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2. 引入本课:提问学生对陆游的了解,引出《示儿》这首诗。
二、诗歌解析(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2. 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领悟诗人的情感;3. 讲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三、朗读与背诵(5分钟)1. 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2. 引导学生背诵诗歌,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2. 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板书设计:1. 《示儿》南宋陆游作业设计:1. 抄写《示儿》这首诗,注意字迹工整;2. 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关于诗人陆游的小作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祖国的美丽河山、悠久历史,引导学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进而引入陆游的《示儿》这首诗。
在诗歌解析环节,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古诗三首》《示儿》人教(部编版)
示儿知识与能力:1、收集、交流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祭、乃”等字,理解“元、九州同、王师”等词语意思。
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诗句意思。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朗读悟情等形式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产生对陆游的敬佩之情。
2、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重点难点1、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诗句意思。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朗读悟情等形式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示儿(一)播放图片,情境导入1、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
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也。
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声音交待遗嘱。
这遗嘱就是《示儿》,这位老人就是陆游。
2、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让学生交流课前资料。
3、师: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在战乱纷飞的年代,一生都在渴盼祖国的统一,在临终之时,躺卧在病榻上的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人间绝唱——《示儿》。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示儿》,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请大家齐读诗题——4、“示”是什么意思?“儿”呢?题目的意思是什么?陆游要告诉他的儿子什么呢?我们一同来读读诗句。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二)再读古诗,了解诗意。
1、同学们,读诗,我们不光要把诗读准、读顺,读得有节奏,还要读懂其中的意思。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同桌讨论讨论,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
(提示:默读古诗,用看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诗句意思,并在旁作批注。
)2、学生交流、讨论。
3、检查了解。
说说你对第一行诗句的意思。
引导理解“元”通“原”指原本的意思。
万事空、但、九州、王师、定、家祭、乃翁等词的意思。
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4、把这些词的意思放到诗句中,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指名学生说)5、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读懂了诗的意思,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走进诗人的内心,去揣摩诗中所蕴含的那份情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第【1】篇〗《示儿》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其中的一首:《示儿》。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示儿》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
当时的南宋金兵不断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国家山河破碎,不复统一。
陆游悲愤交加,临终前立下遗嘱,既有对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愤,更有对祖国山河统一必成的坚定信念。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段学生的要求,我从三个维度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自学生字,理解“元、同”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反复诵读,领悟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说教学重难点诗歌的意境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我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谈话法等,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创设情境,领悟诗歌意境。
在学法上,采用读、想、说、写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明诗意、悟诗情。
五、说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了解陆游(二)解诗题(三)明诗意(四)悟诗情具体如下:(一)创设情境,了解陆游生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和战乱后人民流离失所的。
将学生引入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情境中。
接着出示陆游的和生平简介。
了解其生活的历史背景后,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解诗题”,让学生明白本诗是作者林中前写给儿子的遗嘱。
出示全诗,进入第三个环节:明诗意。
首先让学生自读故事,做到字正腔圆,在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在学生整体把握诗歌朗读基调后,进入第四个环节:悟诗情。
出事前两句,让学生理解“元、同”的意思,再指名说诗句意思,随后抛出过渡句: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但有一件事,作者始终放不下,有谁知道是什么事吗?导学生理解陆游因何而悲,指导学生朗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古诗三首-示儿》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古诗三首-示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示儿》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包括三首古诗《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表达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和热爱为主题。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容和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可以了解唐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古诗的韵律和意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唐代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感情,他们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容和意境,同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能够分析和评价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提高文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容和意境,以及分析和评价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对于这些重难点,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突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讲解法:通过讲解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写作法:让学生模仿古诗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古诗,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唐代诗人杜甫的背景和作品,引入本课的三首古诗。
3.朗读课文: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4.讲解课文:讲解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理念: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古诗)转化为语感的基本实践途径是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产生对富有象外之象的诗语的敏感,能产生对富有韵味气势的简练诗语的敏感,能产生对富有丰富内涵的美妙诗语的敏感。
指导学生沿着诗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其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言语积淀成为学生语感的过程。
设计特色:以读为主,积淀语感。
延伸拓展,感悟心境。
教学流程:一、《示儿》一诗引路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背诵全诗,初悟诗语形象美。
1、读通全诗,字字读得响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错,读顺口了再读几遍。
2、背诵默写。
3、想象诗中画面。
(二)品读比较,领悟诗语精炼美。
1、利用手头资料,采用释(注释)、留(保留每一个字的意思)、补(补充有关词语)、调(适当调换语序)的方法,用现代语言表现古诗意思。
2、质疑问难,填空训练。
作者的遗憾是()。
作者的遗恨是()。
作者的遗愿是()。
作者的遗嘱是()。
3、原文与诗意比较读。
二、拓展阅读,体会诗语意蕴美。
(一)展示以下资料拓展阅读。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①关山月: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
②和戎句:孝宗隆兴二年(1164)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
计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写这首诗时,已相隔十四年。
这里说十五年,是举其概数。
③朱门沉沉:富贵之家门户深深。
④厩(jiu):马房。
⑤戍楼:边防上守望的建筑。
刁斗:军中白天作烧锅、夜间代更鼓用的器具。
⑥遗民:沦陷区人民。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①楼船句:指隆兴二年(1164)陆游40岁在镇江府通判任上事。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古诗三首-示儿》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古诗三首-示儿》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示儿》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文的含义,掌握诗文中的重点字词,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于诗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部分学生在朗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诗文中的重点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文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诗文中的重点字词。
2.难点:感悟诗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卡片4.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b.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a.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b.教师跟随录音,一起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c.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并进行解释。
3.操练(10分钟)a.教师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认读和朗读。
b.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c.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4.巩固(10分钟)a.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观察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统编教材编排中,中年级已经学了查找、整理资料的方法,所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示儿》是本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这一课要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2学情分析学生的字词基础较为夯实,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学习了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并能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已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借助于注释基本读懂诗句。
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古诗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
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欣赏水平。
3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祭”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理解诗意,借助背景资料,准确理解诗人的遗愿“北定中原”;紧扣诗眼还原诗人的临终心境,体会诗人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4.将古诗改写成小故事,激发学生想象力,进一步体会诗境,增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背景资料,准确理解诗人的遗愿“北定中原”;紧扣诗眼还原诗人的临终心境,体会诗人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将古诗改写与小故事,激发学生想象力,进一步体会诗境,增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5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走近诗人1.公元1210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一位老人重病缠身,即将离开人世。
弥留之际,他留给儿子一首诗作为遗嘱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古诗(板书课题)2.通过预习,你们应该知道了诗题《示儿》的意思,就是——3.那么这位奄奄一息的老人是谁呢关于陆游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你们了解多少?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简介交流。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教科版第五册 35页。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全诗字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三年级学生已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于这样以叙述口吻写的诗,借助于注解基本读懂诗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古诗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
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欣赏水平。
唯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提升。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能较好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会默写。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歌内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感情低沉的音乐五、教学过程:课前口语训练,《满江红》导入该课。
师:1、自由朗读《示儿》把诗读顺口。
2、借助下面的注释来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再来练读。
3、教师范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出示《示儿》视频。
5、按老师划分节奏练读。
6、找生读,齐读,(适当评价)7、师生合作读。
师:用一个字来形容、来表达你读完《示儿》这首诗后的感受、感觉和情绪,你会选哪个字?师:作者“悲”的是什么?“悲”从何来师:你怎么理解“万事空”?师:那人死有哪些都成空了?那怎样才能把这句读好呢,我们应该抓住哪个字来读?你从中读出什么?师:介绍战乱是背景。
指导读好“悲”和“不见”两字。
师:想象,你就是陆游,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师:指导读前句,“三万里”“五千仞岳”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师:想象……如果在沦陷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师:多媒体出示《题临安邸》师: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这首诗,林升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师:带着不同语气指导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第1篇】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导入新课:同学们,在797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
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85岁的老人。
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语气交代遗嘱。
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
(板书:陆游)你们了解陆游吗?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那他临终那夜留给儿子的遗嘱到底是什么内容。
同学们不妨猜一下,他或许会交代什么?那么陆游在临终前到底要告诉儿子什么呢,下面先听老师朗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听出些什么?【设置悬念,以悬念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设置情境,把学生情感带入到诗境中。
】(二)初读诗歌,整体把握。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朗读通过朗读,找出诗歌的情感线索——悲,从而整体体验古诗情感,把握古诗朗读的基调。
(三)小组探究学习,理解诗义。
读诗要知道诗的意思,你能根据下面的注释自己去理解。
自己去说一说,自己说好了,就与同桌说一说。
师巡视。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使学生主动地研究古诗的意思,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通过古诗知识点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四)品读古诗,体会诗人情感。
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名说这两句的意思。
师:注意这两个字的意思出示:元——原来、本来同——统一师: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哪些东西是空的?师:但是有一件事使作者放不下,感到很悲,是什么?师:接下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宋朝的历史。
南宋的皇帝叫赵勾,是个软弱无能的皇帝。
当时战乱频繁,金兵频频进犯,宋军节节败退。
由于战败,后来宋朝政府拱手把当时的首府开封,送给了金兵,自己退到了杭州。
但仍不思救国。
至使整个国家山河东一块西一块被金兵占领,山河破碎。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2.教学难点
-诗句深层含义的把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诗人通过诗句表达的历史背景和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的辨识与运用:学生可能难以辨识并恰当运用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创作背景的探究:学生可能对宋代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了解不足,难以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5.探讨诗人的创作背景,了解古诗的历史价值。
6.学会运用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尝试创作简单的古诗。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示儿》,感受古诗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2.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直接输出: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示儿》这首诗的情感内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和创作练习中积极参与,尝试理解陆游的忧国忧民之情。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诗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解读诗句深层含义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诗人生平来理解诗歌。此外,对于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应用,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例分析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举例解释:
-对于诗句的朗读与背诵,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例如强调“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抑扬顿挫。
-生字词的掌握,重点是通过诗句的上下文来记忆和理解,如“示儿”中的“示”字,表示教导或告诉的意思,与诗句的教育意义相联系。
-诗句含义的理解,重点是通过分析“泪尽胡沙”等意象,理解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希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2.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默写《示儿》。
【教学难点】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起——创设情境导新课回顾积累的古诗词,赞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时,我会说……在思念故乡或亲人的时候,可以吟诵……若想表达爱国之情,我会低吟……二、承——夯实基础悟方法1.读准节奏,读出韵味(1)读正确,读熟练,以自读为主。
(2)对查停顿,读出节奏。
(3)读出韵味,尽量做到抑扬顿挫,音断意连。
2.学习《示儿》,随文得法(1)解诗题:结合注释,理解“示儿”;借助背景资料,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2)明诗意:85岁高龄的老人即将离开人世,到底是什么事,让他牵肠挂肚,反复叮嘱自己的儿子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认真读古诗,尝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重点理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我本来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3)悟诗情:诗人此时此刻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写下的这首诗?结合着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探究诗人之悲。
了解了这些,再读《示儿》,感受诗人的“悲”。
①拓展延伸:交流作者资料,感受陆游的爱国情怀: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他毕生志向西北从军,屡遭罢黜不改其志,及至老年依然壮怀激烈。
背诵积累的陆游爱国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金错刀行》②再读《示儿》,感受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
3.回顾总结学习《示儿》的方法:读古诗——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三、转——运用方法重点练1.出示学习要求,自主探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示儿》教案
2.注重古诗韵律知识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加强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4.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运用关键词语:熟练运用诗中的关键词语,如“王师”、“北定”、“家祭”等,理解其在诗中的含义和作用。
举例:《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学生需理解“王师”指的是宋朝的军队,“北定中原”表示收复失地,这是诗人的愿望;“家祭”则是指在家族祭祀时告知先人,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重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示儿》这一首古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对家人、对国家的爱和责任感?”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示儿》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陆游如何通过诗歌表达他的爱国情怀。
2.教学难点
-感悟爱国情感: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陆游的爱国情感可能存在难度,需要教师引导,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感悟。
-诗歌韵律分析:理解古诗的韵律结构,如七言绝句的平仄、押韵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
-关键词语的深入理解: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并运用诗中的关键词语,如“王师”、“北定”等,需要教师提供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4.领悟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期望,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5.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理解七言绝句的基本结构。
6.课堂讨论:如何将古诗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示儿》,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示儿》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示儿》一等奖创新教案一. 教材分析《示儿》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儿子的教诲。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启示性。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体会到的情感美,培养爱国情怀,同时也能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不少古诗,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还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思考来进一步领会。
此外,学生可能对陆游这位诗人的生平背景不太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培养爱国情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教学难点:领悟诗歌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情促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3.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发挥团队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歌全文、诗人简介、图片等。
2.音乐:准备与诗歌氛围相符的音乐素材。
3.纸笔:用于学生书写感悟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陆游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诗人有所了解。
然后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随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如何体现诗人的爱国情怀。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古诗三首-示儿》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古诗三首-示儿》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示儿》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通过三首古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亲人的思念之意。
这三首诗分别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绝句》和陆游的《示儿》。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对古诗的品读、赏析,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诗人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此外,学生在朗读、赏析古诗方面还需加强训练,提高朗读感悟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诗文中的关键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欣赏古诗的美,提高朗读感悟和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亲人的思念之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诗文中的关键词语。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朗读感悟和审美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2.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文中的意象、情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文的图片、音乐、动画等素材。
2.教材:准备课文《古诗三首-示儿》的文本,供学生阅读。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语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诗中的意象,如鹳雀楼、长江、黄河等,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意境。
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古诗三首-示儿》,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设计第1篇】《示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并背诵古诗《示儿》2认识“祭”字,理解“元”,“九州同”,“王师”,“中原”,“翁”在诗句中的意思3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歌内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体会本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陆游一生都渴望收复失地,统一中原,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无法实现愿望的原因以及诗人的悲愤之情。
理解古诗中“元”,“翁”等重点词语的古今异议,对全诗内容进行理解四教学课时:一个学时五教学方法一、初读感知;二、精读解意;三、复读悟情六教学流程导入:一、激趣导学(课件出示)同学们,大家知道宋朝吗?(知道)在那苟延残喘的南宋,一个除夕之夜,一位85岁的老人,在烛光明灭之中,僵卧病榻,老泪纵横,手指北方,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的临终遗言,大家猜猜,他遗嘱的内容是什么呢?(学生猜测:可能是担心子女,也可能是财产的分配)(教师评价正确与否。
)是啊,他临终之时,只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没有一字提到家事,但却包含了他最炽热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让人肃然起敬的老人——陆游,学习他的绝笔诗——《示儿》(板书课题、作者)解题看到诗题《示儿》你是怎样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使人知道。
也就是“指示、告示”的意思。
“示儿”可以说告诉儿子,也可以说给儿子们看的诗。
)谁了解陆游?简单地说一说;教师出示PPT(介绍陆游的生平)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
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
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
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收集、交流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并能从诗的内容展开想象。
过程与方法:
运用创设情境、激活想象、朗诵体味等形式去体会作者写下这份遗嘱时深沉丰富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深情,产生对陆游的敬佩之情。
2、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示儿》是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悲之切的爱国深情,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精忠报国》
听了这首歌,让老师不禁想起了一个人,他的一生生动诠释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他就是一爱国诗人“陆游”。
(板书:陆游。
)
2、了解作者,导入课题。
(1)师: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你们对陆游都有哪些了解呢?(生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资料。
)
课件出示陆游生平。
(2)导入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他的临终之作《示儿》。
(板书课题:示儿。
)
3、释诗题。
“示儿”是什么意思呢?
生说:给儿子们看。
师小结:,在这里指的是陆游临死之前想要展示给儿子们看,相当于遗嘱。
二、初读古诗
过渡:要告诉儿子什么呢,接下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由读一读,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分节奏。
(3) 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2、生齐读自学要求。
3、汇报交流。
(1) 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古诗。
(2)告诉大家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
三、抓诗眼,悟诗情:
(一)悲伤:不见九州同
1、同学们很会读书,读了这首诗你能体会到陆游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
生:悲伤。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是的人死之后很多事情都不重要了,有哪些东西不重要了? 生:钱、名誉、地位....
5、那他怎么还会感到那么地悲伤呢?是什么事情让他到死都念念不忘呢?
生:但悲不见力,州同,(看不见祖国统一。
)
6、祖国不统一吗?是被谁侵略了呢?
(生说说搜集来的资料。
)
(师补充: )
[当时社会背景]
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
南宋的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
师:老师这有两张当时的图片,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
师:你觉得诗人还有可能是因为什么而悲伤?
生:
引读:看到金国侵略者横冲直撞烧杀抢掠诗人怎能不悲伤?让
我们一起把这种悲伤的感觉读出来。
(生再读: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
(生齐读后,个人读)
师:你觉得诗人还有可能是因为什么而悲伤?
生: 陆游看到老百姓流离失所,背并离乡,悲伤不已。
(生再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生齐读后,男女生赛读。
)
(二)悲愤:统治者歌舞升平
1、大片土地就这样被金国蹂躏了整整九十五年,九十五年都没有收复,当时的统治者,军队都在哪里,又在干什么呢?
生说:歌舞升平、花天酒地。
一边是老百姓水深火热,一边是统治者歌舞升平,一边是国
土沦丧,一边是偏安江南,陆游如何不悲愤!
(带着这种悲愤再来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三)盼:王师北定中原日陆游从小就生活在战乱纷纷,国破家亡之中。
在他年仅三岁的时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领了,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长大后他亲自上战场参加抗金战斗....
1、他的一生都在盼望着一个重要的时刻(生接:王师北定中原日)
2、然而但是这种盼望,这种热望,在生前是没有办法看到了,因此他嘱咐儿孙们(生接:家祭无忘告乃翁。
3、然而但是这种盼望,这种热望,在生前是没有办法看到了,因此他嘱咐儿孙们(生接:家祭无忘告乃翁。
(让我们带着这种热切的盼望的心情再来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四、总结全文,升华拓展
1、师:面对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结课:
(1)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你会怎么做?
(2) 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示儿》这首古诗的意义所在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一样,我们的少年有志气,国家才能够强大,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