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因素

合集下载

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经济影响

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经济影响

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经济影响商品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这种波动对经济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原因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商品价格往往下降;当供应量不足以满足需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上涨。

2.原材料价格: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对商品价格波动起到重要作用。

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进而推高商品价格。

相反,原材料价格下跌则会导致成本减少,商品价格可能下降。

3.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商品价格也有较大影响。

如果人工成本上涨,制造商往往会将这一成本转嫁到商品价格上,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4.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对商品价格也产生一定影响。

当政府提高商品税率时,商品价格通常会上涨。

相反,降低税率则会降低商品价格。

5.货币供应量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商品价格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货币供应量减少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物价下跌。

二、经济影响1.通货膨胀:商品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有深远影响。

当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时,居民购买力下降,生活成本增加,从而加剧了通货膨胀现象。

2.消费者行为:商品价格波动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当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而商品价格下跌则可能刺激消费者更多购买。

3.生产者利润:商品价格波动对生产者的利润率产生直接影响。

当商品价格上涨时,生产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商品价格下跌时,利润可能受到冲击。

4.投资环境:商品价格波动也对投资环境产生影响。

价格上涨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该领域,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价格下跌则可能使投资者减少投资,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5.国际贸易:商品价格波动对国际贸易也有重要意义。

价格上涨可能使出口商品变得更昂贵,影响出口;价格下跌则可能使进口商品更具竞争力,对本国产业构成挑战。

总结起来,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供求关系、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税收政策以及货币供应变化等。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经历了很多波动,如原油、黄金、铜、铝等的供需变化引起的价格变动,对于理性分析者来说,深究背后的原因,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将尝试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需求方面需求是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我将从消费升级、技术进步、政策法规、国家发展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首先,在消费升级方面,随着全球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例如,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避险资产,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投资渠道的拓宽,黄金在个人投资中的占比也逐渐增加。

类似的,铝、铜等金属材料由于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这些行业的发展也直接带动了对金属材料的需求量。

其次,技术进步方面。

如今,工业车间的自动化生产已渐渐成为主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工业4.0的概念被逐渐人们接受。

传统炼钢厂、铝厂相对劳动力密集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人力和成本方面的瓶颈,其中的原因在于工人的劳动成本和工作强度。

而极普及的自动化设备也越来越受欢迎。

其次,政策法规方面。

政府出台的税收政策、输入和出口政策等,都会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供需关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俄罗斯等国家早在2000年就开始对石油出口征收重税,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相反的,近年来国际贸易的保护主义,也增加了经济之间的不稳定性,从而对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影响。

最后,国家发展方面。

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型国家,所生产的大宗商品也随之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例如,巴西和俄罗斯通过石油、铁矿石等商品的出口,获取了国际市场利润分成,增长率一度强于其他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供给方面供给也是决定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国际大宗商品供给可以由国际生产商的决策和国际市场资源分配的变化来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探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探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探讨王皓;朱明侠【摘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地位提升,中国因素被认为是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借鉴国外学者的FAVAR模型,采用多变量建立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需求的增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具有显著作用;第二,中国利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在短期内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第三,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虽然都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但利率的作用效果要弱于汇率。

因此,应尽快促进利率市场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 increases the pressure of global inflation;an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position,Chinese factors have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for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 With the help of FAVAR model,the authors carry out the related study on this by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macro economic model based on multi-variables. It is found that:first,the increase of Chinese demand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second,the rise of China’s interest rate and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to US dollars will restrain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 in the short term;and third,the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RMB will both have significant impacton the pr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and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will weaker than that of the exchange rate. So,we should accelerate interestrate liberalization,encourage the enterprises to go out,and accelera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6(030)011【总页数】8页(P101-108)【关键词】大宗商品价格;大宗商品指数;因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作者】王皓;朱明侠【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市100029;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10002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市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40.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宗商品(CRB)价格持续上涨,如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从2000年1月的225.03点涨到2015年12月的374.7点,192个月来累计涨幅达到66.51%。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和特征原油价格波动是全球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原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都会影响原油价格的波动。

很多时候,原油价格的波动还会导致其他商品价格的波动。

根据统计数据,自2000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非常大,平均每年的波动幅度超过了50%。

二、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原油进口和能源消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原油进口国之一。

当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中国的能源消费和原油进口成本都会增加。

这会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能源价格的上涨将导致物价上涨,影响个人和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成本。

因此,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2. 外贸和外汇储备中国是一个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也会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企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了很大的财务压力。

一方面,由于成本上涨,能源类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会减弱。

另一方面,原油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储备汇率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加剧了政府在外汇存储方面的压力,对中国的外贸和外汇储备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

3. 经济增长和工业产出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另一个影响是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工业产出产生了深制影响。

2014年至2016年奥佛拉石油危机是一个经典案例。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中国的石油行业产值大幅萎缩,其中许多小型和中型石油公司被迫关闭,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许多企业处于瘫痪状态,给就业和生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 资源调节和政策调整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还会影响中国的资源调节和政策调整。

由于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广泛影响,中国政府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来应对。

政府可能会采取货币和经济政策的不同调整,比如投资加大、通胀控制等,来应对原油价格波动和影响,从而保持国内的经济稳定。

三、结论:如何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根据以上的分析,对于中国政府和企业来说,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至关重要。

探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探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探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在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环境的影响日趋深远的形势下,其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引起学者的高度关注。

而近些年大宗商品价格频繁波动且幅度偏大,对我国实体经济部门以及经济实体都有巨大影响,本文将探讨造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并分析我国应如何获得其主动权。

标签:大宗商品原因价格震荡我国如何策略大宗商品价格其中一个标志就是起起伏伏,这个问题从20世纪末,众多研究者致力究其内在的原因。

追本溯源,根本在于国际市场决定着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我国初级产品价格和基础原材料价格随其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因此,掌握国际商品价格的定价权对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增长具有战略性意义。

一、造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如此剧烈,而造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又有哪些呢?1.大宗商品价格震荡的重要原因———供需因素长期以来,供给和需求被公认为造成大宗商品震动的罪魁祸首,而供给更甚。

近些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大的投资机构,不得不改变他们的先前的投资范围、战略和目标等等,而转移到大宗商品上来;再者,加之显著特点为供给弹性特别小,微小的供给变动就能带来价格上的极大起伏,市场上的需求也不会随着经济变化而受到显著影响。

另外,近些年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需求引起的,尤其是大型新兴经济体。

2.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后遗症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被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与此同时,大宗商品市场涌现了巨额资金。

增加了货币的供给量,直接影响就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增强,进而美元的贬值就出现了。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用于美元汇率,美元汇率又进一步作用于大宗商品价格。

从分析数据来看,美元指数走低,大宗商品价格就走高,呈负相关走势。

3.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行为与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不断增强相对应的是不断降低的大宗商品的商品属性。

本来作为生产原料的大宗商品是进行买卖交易的,但前仆后继的投资者购买大宗商品并不是为了获取大宗商品的使用权,而是为了获取中间的差价利润。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的中国因素——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的中国因素——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的中国因素——基于V AR模型的实证研究摘要: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已成为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方和重要供给方。

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中国因素‖在其中的影响引起各界的关注。

本文首先从―中国因素‖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理论传导机制出发,主要从实体经济需求和市场流动性的角度探讨―中国因素‖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的作用,其次选取2003-2014年相关变量季度数据建立V 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因素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推动力,且主要通过实体经济需求发挥作用,但其影响的重要性仍低于发达国家。

最后本文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在结合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国际资源配置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全球大宗商品;中国因素;V AR模型;实证分析Factors from China in the Price Fluctuations of Global Bulk Commodity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V AR ModelAbstract:Since China becoming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WTO, China has accelerated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and has grown as both the main demander and supplier of global bulk commodity. China’s factors in the dramatic fluctuations of commodity prices in recent years have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e. This paper will firstly analyze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China’s factors and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s , mainly in terms of the impact of real economy demand and monetary factors on global commodity prices.Secondly, we choose the data from 2003 to 2014 to establish a V AR model,conducting related conclusions through the 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factors have some impact on the fluctuations of global bulk commodity prices,mainly through china’s economic growth,but this power is less important than those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 Through the above empirical study, this paper will give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alloc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for China, which may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to maintain fast and stead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Keywords: International Bulk Commodity Prices;China’s Factors;V AR Model; Empirical Analysis一、引言从大宗商品的属性来看,大宗商品(Bulk Stock),是指具有商品属性的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消费,并且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进行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近十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近十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近十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这些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经济运行和走势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日益加深。

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近十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近十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波动加剧”的运行态势。

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主要农产品价格在经历“低位平稳运行”后,呈现出“高位、大幅波动”态势。

整理2000年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产品价格的月度数据发现,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三大谷物在内的国际农产品在近十年来的价格走势中,以2006年为界,前后基本呈现“低位平稳运行”和“高位、大幅波动”两大运行态势。

2006年前,无论玉米、小麦、大豆还是大米,价格基本呈低位运行态势,仅在2003-2004年间出现过一轮较为明显的波动。

但2006年后,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呈现波动加剧且中轴抬升的态势。

2010-2011年,国际农产品价格再次急速攀升,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接近于2007-2008年间的峰值。

当前,大多数国际农产品价格出现回落苗头,但价位仍处近年来高位。

这一走势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全球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在推动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在推动耕地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生态不平衡等农产品供应减少。

农产品供需紧张不断推升价格上涨;二是近年来货币流动性的充裕,众多资金涌入国际大宗农产品领域,投机炒作助长价格上涨。

二是主要能源品价格呈“波动式上行”态势。

从2002年以来的布伦特原油和澳大利亚煤炭离岸价看,近十年来国际能源品价格基本呈波动上行态势。

其中,原油价格已经历三波上涨,分别是2002-2004年、2004-2006年、2006-2008年,且每波上涨均推动原油价格驶入一个更高的价位运行。

全球化下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化下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化下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化带给世界各国深刻变化,大宗商品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产品之一,其价值变动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在此背景下,分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概述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受需求、供应、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

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规模和速度都有所增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首先,全球化趋势加速,国际贸易额增长迅速,形成全球交易网络。

大宗商品跨越国界,市场更加全球化,不同市场之间的信息、需求和供应关系紧密相连,不稳定因素一旦发生,就可能影响到全球市场。

其次,国际政治形势紧张,一些国家打压其他国家的进口贸易,直接导致市场的波动性加大。

例如,贸易战和制裁政策对钢铁、铝、燃料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产生了很大影响,而这些商品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是一个以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市场的需求对于其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出口额降低。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国际贸易的普遍规律。

当国际市场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下降时,出口的数量也将随之减少。

一些生产原材料和资源性产品的企业将受到影响,如石油、铜、锌等大宗商品生产企业。

2.外汇收入下降。

外汇收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中国的外汇收入。

当商品价格下跌时,其收入也将降低,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外汇收入。

同时,外汇市场价格也将受到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的波动。

3.通胀风险增加。

中国经济近年来增长迅猛,这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当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时,通货膨胀的风险也将增加。

相反,当商品价格下降时,通货紧缩的风险则会加剧。

这种动荡影响了人们对于未来的经济走势的信心和预期。

4.经济结构转型受限。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结构转型的阶段,通过降低资源型经济的比重,促进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变得越来越繁荣。

商品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物品,其价格波动对于各国经济和人民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因素1.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形势是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体量、经济政策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动等都会对国际商品价格造成影响。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许多国家出现经济萎缩,需求量减少,进而导致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下跌。

2.供需关系变化供需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根本因素之一。

如果供大于求,商品价格就会下跌;反之,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会上涨。

例如,2010年至2011年间,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需求增加,促使了钢铁、煤炭、稀土等行业的价格不断攀升。

2012年,随着设备和土地的投入增加,供应大幅提高,行业价格开始下跌。

3.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治因素包括战争、政治斗争、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对经济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例如,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导致两国间一些重要商品(如钢铁)的价格不断波动;英国脱欧后,欧元贬值加快,导致欧盟国家商品出口竞争加剧,部分商品价格下跌。

4.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指各种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等因素。

不同的自然因素对于不同的商品价格影响较大。

例如,2017年度,热带气旋"欧文"和"修士"造成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家的主要棉花和稻谷产地受灾,低收成和延迟收割加重了商品缺口,使得棉花和稻谷价格大幅上涨。

二、预测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方法1.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是一种常见的预测方法,旨在从历史时期的数据中推断未来的趋势。

常见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ARIMA模型法等。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与影响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与影响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与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一个多年来引起广泛担忧的问题。

这些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粮食、金属和化工品等。

波动的价格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些波动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原因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增加成为了影响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消费力的提高,大宗商品需求的增加加剧了价格的波动。

供应与生产大宗商品的供应和生产是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天气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可以影响粮食产量,政治纷争也会影响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供应。

技术的改进和新的生产商进入市场也会形成供应上的压力和价格的波动。

金融化和国际投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金融机构和交易商开始将大宗商品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对大宗商品的流动性和多样化的需求引导了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的过程。

而这些市场的金融化,也为价格波动增加了更多的变数。

影响全球经济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众多。

涨价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问题,拖累着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发展。

另外,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对许多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危机。

这可能导致政府的收入减少,失业率的上升,产品价格的上涨,从而影响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和企业的利润。

社会不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也会导致国家和本地区的社会不稳定,如政治不稳定、社会紧张等。

例如,粮食价格上涨可能导致粮食短缺,民众的不满和饥饿,甚至导致政治动荡。

同样,石油价格的上涨也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地区冲突。

全球贸易国家对大宗商品贸易的依赖程度不同,价格波动也对各国出口和进口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例如,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可能使能源进口国受到影响。

粮食价格的上涨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对粮食出口的压力加大,从而对全球粮食供应体系造成影响。

结论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权衡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和风险。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应对挑战和共同发展策略,以减少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社会和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对各国的经济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的发展和外贸进出口也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本文将分三个方面对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外贸的贸易结构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外贸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影响到中国进出口商品的种类、规模以及贸易方式等方面。

首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到中国外贸的贸易方式。

在价格高企的时候,中国外贸会选择以资源产品为主的贸易方式,并且会相应地减少非资源产品的贸易额,以此来弥补之前资源产品的采购成本;而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降低时,中国外贸会将注意力转向非资源产品的贸易,以降低自身依赖于资源贸易的状况。

其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会影响到中国外贸的商品种类。

中国作为一个产业链完整的国家,其外贸中资源类产品的贸易额较大,其中涉及到的非金属矿物、煤炭、钢材、有色金属、木材等资源都属于大宗商品范畴。

因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到中国外贸的进出口商品的种类,从而引起贸易结构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会影响到中国外贸的整体水平和贸易顺差。

最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还会影响到中国外贸规模的变化。

在价格高企的时候,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因资源产品的贸易额的占比增多而增长,而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降低时,贸易额因其比重的下降而受到影响。

因此,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下,中国外贸的规模会发生变化。

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外贸的企业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于中国的外贸企业来说,其影响尤为直观和深刻。

首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影响到中国外贸企业的生产成本。

例如,当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时候,中国进口的原油价格会上涨,进而使得相关经济活动和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对于大宗商品出口企业而言,当价格上涨时,其销售收入会得到提高,但同时也会使得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增加,从而使得其利润受到压缩。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不断变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种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价格上升可能会导致我国进口成本的增加,从而增加国内厂商的生产成本,并可能导致物价的上涨。

另一方面,价格下降可能会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从而降低出口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体系将会遭受损失,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宗商品的依赖性比较强的行业,比如钢铁、煤炭、石油等。

二、国际大宗商品需求的变化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变化也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需求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我国出口量的增加,提高出口收入。

另一方面,需求下降可能导致我国进口量的减少,降低进口成本。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每个国家的大宗商品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如工业化国家对石油和煤炭的需求量下降,而工业化国家对铜、铝等金属的需求量增加,这可能会导致我国出口结构的变化,出口金属的比例将会增加。

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竞争的变化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竞争也可能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一些大宗商品主要生产国经济的发展会对我国形成较大压力。

比如,澳大利亚铁矿石的生产和出口是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它的成本低、品质高、交通便利等一系列优势,使得中国的进口量越来越小。

而且,在近年来宏观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量仍居高不下,这对我国的进口压力又增加了一把。

四、应对方法为了应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贸易的多样化程度,减少对某种大宗商品的依赖性,减缓国际市场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同时,我们应该加强自己对于一些关键产品的自主生产能力,减少依赖进口的程度,增加自己的经济安全性。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多元化贸易市场,以引导我国经济的方向转移,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中国经济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因此市场价格波动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

那么,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一、进出口贸易受到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如果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较为剧烈,这就意味着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当国际商品价格下跌时,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的产品竞争力将会下降,进口商品价格下跌时,会对中国本土相关产业造成较大的冲击,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

因此,进出口贸易将是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重要方面。

二、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改变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如同国内市场波动一样,都能够对产业供求关系造成影响。

如果国际市场价格下跌,会使得现有的市场供给过剩,产业利润率降低。

生产厂家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往往会通过降低售价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增加需求,这将造成产业价格战,甚至是企业倒闭的现象出现。

而当价格上涨时,由于供给短缺,价格飙升,消费者需求下降,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使得经济增长受到限制。

三、国内利率和汇率变化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也会对国内利率和汇率造成影响。

当国际市场价格下跌时,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使得国家出现资本外流现象。

为了抵御外部风险,央行会降低利率加强流动性。

然而在高利率环境下,也会吸引海外资金涌向本国投资,从而影响人民币的汇率。

汇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公司成本和税收等多个方面,对国家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四、能源和农产品等特定领域的受影响程度更大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能源以及农产品领域的影响较大。

农产品是中国的重要供给行业,而且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如果国际农产品价格下跌,将影响到中国农民的收入,从而使得农业供给不足。

但从贸易角度来看,低价格的进口商品优势将更加明显,大大削弱本国产业竞争力。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贸易与价格波动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贸易与价格波动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贸易与价格波动商品贸易与价格波动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商品贸易的规模和复杂性都在不断增加,价格波动对于各个国家和企业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战略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中商品贸易与价格波动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商品贸易与价格波动的关系商品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商品贸易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联系日益紧密。

商品的价格波动是指市场供求关系和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商品价格的起伏。

价格波动对于全球贸易体系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商品价格的波动程度和方向决定了国家之间商品贸易的规模和盈亏平衡。

二、价格波动的原因1.供求关系变化:市场供求关系是商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某种商品的供应量增加,而需求量减少时,价格往往会下降;相反,当供应量减少,而需求量增加时,价格则往往会上涨。

2.经济政策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某国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加大对某种商品的进口限制,这会导致该商品的价格上涨。

而另一方面,某国采取开放政策,加大对某种商品的进口鼓励,会导致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3.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也是影响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例如,干旱、洪灾等自然灾害会对农产品的生产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三、商品贸易与价格波动的影响商品贸易与价格波动的关系密切,价格波动对商品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风险增加:价格波动增加了商品贸易的市场风险。

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难以准确预测和规划生产和销售,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2.贸易平衡调整:价格波动会导致贸易平衡发生变化。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该国的出口额增加,进口额减少,从而改变了贸易平衡。

3.经济结构调整:价格波动也会对国家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较大时,企业和国家将面临调整产业结构的需求,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国际商品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商品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商品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中,国际商品价格波动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这种波动可以对全球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从国际贸易到国内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首先,国际商品价格波动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

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都将直接影响到出口国和进口国的经济状况。

对于出口国来说,商品价格上涨将提高出口收入,增加国内生产和就业机会。

相反地,价格下跌则会减少出口收入,可能导致经济放缓或衰退。

对于进口国来说,商品价格上涨将提高进口成本,可能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加剧通胀压力。

而如果价格下跌,进口国则可以更低成本地进口商品,增加货币储备和消费者购买力。

其次,国际商品价格波动也会对国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资源型国家来说,商品价格的波动对其国内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国际商品价格上涨时,资源型国家会获得更高的出口收入,从而推动国内生产和投资。

然而,当价格下跌时,这些国家将面临收入减少、财政困境和经济调整的挑战。

此外,国际商品价格波动也会通过加剧通货膨胀压力或货币升值等方式影响到其他非资源型国家的经济,尤其是那些依赖进口的国家。

第三,国际商品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可能导致投资者情绪波动,引发金融市场的震荡甚至危机。

特别是在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往往会引起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导致资本流动的剧烈变动。

这种波动也会对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产生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最后,国际商品价格的波动还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

商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导致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商品,降低其购买力和消费水平。

相反地,价格下跌则会刺激消费者增加购买欲望,促进消费活动的提升。

此外,国际商品价格波动还会对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产生差异化的影响。

富裕阶层可能更加关注高端商品的价格波动,而低收入者则更关心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波动。

综上所述,国际商品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有着广泛的影响。

经济学中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学中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学中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关系的日益紧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的巨大市场规模和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对全球市场价格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也需要经济学家们去分析和研究。

一、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汇率的波动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和竞争力。

当人民币升值时,出口的商品价格也就会随之增加,这会造成出口的减少,反之亦然。

此外,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还会影响到中国对外投资的成本和收益。

如果人民币升值导致海外投资项目的成本增加,那么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也会降低。

二、原材料价格原材料的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也有着直接影响。

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因此需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如石油、铁矿石、铜等。

海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进口成本和国内物价水平,最终会影响到中国的竞争力。

同时,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也会影响到中国的对外贸易。

如果国际原材料价格飙升,进口原材料成本增加,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必然上升,这也会导致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对外贸易。

三、国际关系国际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市场价格。

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和矛盾,军事冲突等影响因素都会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外汇市场产生影响。

比如,美中贸易战就导致了许多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了限制,出口价格和销量受到了影响。

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也会对中国的对外投资带来影响。

如果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紧张,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和经营都会受到限制。

四、国内经济因素最后,国内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中国国际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国内经济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出口业务将会更加顺利。

有些国家在出口到中国时往往会有质量和安全问题,这样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价格和销量。

因此,中国需要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进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国际市场价格受到影响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货币汇率、原材料价格、国际关系以及国内经济因素等方面。

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控制方法探究

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控制方法探究

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控制方法探究商品价格波动是国际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它对全球市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种价格波动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供求、经济政策和自然灾害等各种因素。

本文将探讨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一、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1.1 供求关系的变化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导致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供应量减少,需求量增加时,商品价格会上涨;反之,当供应量增加,需求量减少时,商品价格会下降。

供求关系的变化通常与产量、消费、进出口、储存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如果某一商品的生产量突然减少,但需求量保持不变,那么商品价格就会上涨。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对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增加,而出口量减少,那么该商品的价格会上涨。

这些变化会导致商品价格波动的发生。

1.2 经济政策的变化另一个导致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是经济政策的变化。

政府经常制定各种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

举例来说,如果政府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如增加投资、降低利率等,那么需求量可能会增加,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和政策有密切关系的是货币政策,例如央行的政策决策对外汇汇率、金融市场等都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商品价格。

1.3 自然灾害和能源价格变化自然灾害和能源价格变化也会导致商品价格波动。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自然灾害导致某种作物的产量下降,那么该商品的价格将上涨。

同样,世界能源价格上涨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原油价格变化对全球商品价格影响最为直接。

由于石油是全球最主要的产业原材料,在能源价格发生变化时,涉及到的制造业、物流业以及其他能源相关产品价格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处理商品价格波动方面,要密切关注国际上的能源价格变化。

二、控制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方法2.1 实行货币政策实行货币政策是控制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常见方法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对商品价格进行干预。

比较中国美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比较中国美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比较中国美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国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和美国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比较中国和美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并探讨这些波动对两国农业发展和全球市场的影响。

一、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和影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是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和暴风雨等,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进而影响市场供应和价格。

其次,政府政策的调整也会对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产生影响。

政府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农产品进出口政策等,都可能对市场供应和需求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引起价格波动。

第三,市场竞争和供需关系也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

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竞争态势以及市场预期等都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农产品价格往往下降;当市场供应不足,需求大于供应时,价格则会上涨。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农业发展和全球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价格波动可能导致农民的收入不稳定,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都有较大冲击。

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投资和消费者需求减少,而价格下降则可能导致农业生产者的利润减少。

二、美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和影响与中国类似,美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也是美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广阔的土地面积和多样的气候条件,使得农业产业的发展受到气候因素的极大影响。

例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对美国农作物产量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导致价格波动。

其次,美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还受到市场供需关系、政府政策以及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影响。

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竞争态势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都会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农产品价格如何影响了中国农产品价格

国际农产品价格如何影响了中国农产品价格

国际农产品价格如何影响了中国农产品价格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农产品价格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日益显著。

本文旨在探讨国际农产品价格如何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并分析这种影响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动性、贸易政策、农业生产成本以及消费者需求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国际农产品价格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路径,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具体来说,我们将首先分析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和趋势,探讨其背后的主要因素。

然后,我们将研究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动性,包括价格传导机制、市场开放程度以及国际贸易规则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分析贸易政策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自由贸易协定等。

我们还将关注农业生产成本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它们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希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以更好地应对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我们也希望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应对挑战。

最终,我们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促进中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二、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动概述近年来,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多变的态势。

这一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供需关系、贸易政策、气候变化、以及各国农业政策等。

全球供需关系是决定国际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产品需求持续上升。

然而,由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农产品供应的增长速度往往难以匹配需求的增长,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

同时,一些主要农产品生产国的生产状况也会对全球农产品供应产生影响,如自然灾害、疾病等突发事件可能导致农产品供应减少,从而推高价格。

贸易政策也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7551 外贸要素价格波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7551 外贸要素价格波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外贸要素价格波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引言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外贸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外贸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国际市场的波动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都在影响着外贸的发展。

笔者将分析外贸要素价格波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探讨如何应对。

什么是外贸要素价格波动外贸要素价格波动是指在国际市场上,各种要素的价格不断波动和变化。

包括: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货币汇率波动等。

原材料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是影响商品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重要因素。

国际市场上的原材料价格波动通常比较大,特别是能源和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出口有直接影响。

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劳动力成本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市场的劳动力成本波动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也非常大。

比如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使得我国部分出口企业受到了冲击。

货币汇率波动货币汇率波动是指货币市场中汇率不断波动和变化。

不同的货币汇率变化将直接影响贸易成本和贸易收益等。

以美元为代表的外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远。

外贸要素价格波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对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影响大宗外贸产品通常是由庞大的生产线所生产,其中玻璃、纺织品、化纤、机电、五金材料、建材等大宗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原材料。

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必然会拉高成本,从而影响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

对我国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的影响外贸要素价格波动对我国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的增长也有较大影响。

外汇储备的增长源于贸易顺差,要素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收入和进口支出,这将影响到我国的贸易顺差增速和外汇储备的积累。

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的影响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国内企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然而,外贸要素价格波动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损害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竞争力。

应对策略积极应对外贸要素价格波动对于外贸要素价格波动,企业要积极应对,及时做好生产规划和销售计划,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因素卢锋/李远芳/刘鎏【内容提要】新世纪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中国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对金属原料、原油等矿物资源需求快速增长,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显著。

本文观察近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基本事实和特征,分析2002~2007年前后价格空前飙升根源,考察“中国因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探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影响和未来可能调整途径。

【关键词】大宗商品价格/中国因素/开放经济/经济追赶/JEL分类号:F41;L71;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46(2009)10-0038-19引言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世界经济形势变动一个新特点。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对大宗商品尤其是金属原料和原油等矿物资源需求快速增长,市场行情大幅涨落对我国经济成长影响显著。

重视大宗商品市场波动现象,认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根源,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新挑战,是我国开放经济成长实践提出的重要新课题。

本文首先观察近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基本事实和特征,然后分析2002~2007年前后价格空前飙升根源,接着考察“中国因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最后简略评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影响及未来可能调整途径。

一、近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其特征新世纪初年至今,国际商品市场发生了罕见剧烈波动。

世界银行《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把此前五年大宗商品价格异乎寻常繁荣概括为二十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久、幅度最大一次(World Bank,2008)。

以图1报告CRB指数为例,该指数从2002年5月的211点涨到了2008年6月的476点,六年间累计涨幅125%,是过去半个世纪最大涨幅之一。

随后市场急转直下,价格指数暴跌至2009年2月的311点,降幅33%也是半个多世纪来最猛烈下跌,到6月24日价格指数又回升到398点。

不同类别大宗商品的波动情况差别很大。

图2数据显示,2002~2007年前后价格上涨中,金属类商品在6类分类商品中涨幅最高。

图2 CRB分类指数峰值和谷底比较(2000.1~2009.5)图4 国际油轮和班轮海运费指数(1952.1~2009.5)二、商品和海运价格波动根源初步考察二战后Prebisch和Singer曾提出初级产品相对制成品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Prebisch-Singer”假说。

这一假说在某些阶段性或者部门性经验数据中得到一定支持(Reinhart and Wickham,1994;Kaplinsky,2006),然而这类证据远非具有结论性(Cuddington,1992)。

在对数据内含的随机扰动平稳性及结构变迁性质不同假说下,对大宗商品价格的经验研究常常得出不尽一致结论(Cuddington等,2002)。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经济繁荣曾推动大宗商品实际价格大幅上涨,八、九十年代大宗商品相对制成品的实际价格下降,近年来再次不同程度上涨,同时波动性显著增强。

以下侧重从三个方面提出初步探讨和解释近年价格上升的根源。

首先从供求基本面关系变动角度看,新世纪以来大宗商品原料和石油需求不同程度显著增长,构成推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基本原因。

图6报告三类金属原料和石油世界消费需求指数。

2000~2007年间,石油消费指数从164上升到183,增幅为11%,增长比较平缓。

几种主要金属原料增长较快,其中铝材需求增长53%图6 四种商品世界消费指数(1970~2008)图7 三类货物国际贸易海运量(1960~2007)资料来源和说明:五种主要干散货包括铁矿石、煤炭、粮食、铝土矿及磷酸盐。

海运量数据均来自联合国贸发会议历年Review of Maritime Transport。

需求较快增长时,价格走势如何取决于供给面反应。

大宗商品投资形成新产能周期较长,因而闲置能力利用殆尽和实际产量逼近产能上限后,短期产能扩大受到较多限制,增加产出边际成本上升较快。

主要由需求冲击派生的供求关系变动,构成推动短期价格飙升的基本原因。

上世纪80~90年代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使得勘探及开采投资大为缩减(World Bank,2008),总体来看,除原油面临供给面产能衰退与需求显著增长双向冲击,近年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主要是短期供给能力扩张对需求增长反应滞后的结果①。

在价格高企和供给紧张一段时间后,随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深化和全球经济紧缩和衰退,大宗商品和海运需求随之崩溃,导致价格直线下跌出现剧烈波动。

定量估计大宗商品供给线和边际成本线有待深入研究,然而观察全球范围海运闲置能力变动有助于理解上述讨论逻辑。

图8数据显示,全球海运闲置能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趋势性收缩,最近几年下降到接近于零,显示短期国际海运供给能力极度绷紧。

由于新建船舶提升运力需要一定时间,意味着运输能力很难在短期显著增长,短期全球海运能力供给线已近垂直状态,这时需求增长主要影响表现为运费上涨。

可见供给短期相对缺乏弹性与需求大幅增长,可以相当程度解释海运价格指数空前飙升。

其次从货币条件看,美元汇率和美国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也值得重视。

虽然美元汇率与美国银根松紧具有内在联系,这里为简便起见分别观察讨论。

从美元汇率因素角度考察,美元对主要货币有效名义汇率2002年初到2008年3月贬值37%。

由于美元在危机时期特有的避险天堂效应,随后1年又升值19%。

之后2009年3月至5月再次贬值8.5%。

真实供求变动作为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基本面因素,货币和汇率等名义因素发挥推波助澜作用。

Krichene(2008)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框架下估计了原油、黄金、非燃料商品和CRB指数四组商品指数的共同趋势部分,认为它们的共同趋势是由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驱动。

再次是从金融投资者影响角度看,一些大宗商品如铜、石油、谷物等存在期货及其衍生品市场,金融投资者行为与价格关系成为理解市场变动的因素之一。

近年全球商品价格波动重要特点之一,是伴随商品价格指数投资者资金数以千亿美元大规模进出。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界业内人士、机构和学界研究人员,对如何评估金融投资方参与方对价格影响发生激烈争论。

如Masters(2008)强调金融投资者投资炒作是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主要根源,建议政府严加监管。

Geely and Currie(2008)则认为金融投机投资者参与并非商品价格波动根源,而是帮助市场揭示了供求基本面关系的变化。

一般而言,商品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一部分,实物投资者以及指数型和投机型金融投资者,各自承担特定职能并有可能对金融市场有效运行发挥相应积极作用。

然而在交易信息透明度较低,市场存在显著垄断性等结构条件下,也不能排除市场被特定主体一定程度操纵性利用,并通过加剧市场波动博取利益可能性。

从金融学理论分析看,如果理性投机者较早购买行动能带动激活正反馈交易进程,金融投机参与者过度介入有可能放大价格对基本面所决定的市场行情波动幅度。

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具有集中度较高和寡头结构特点,受少数国际大投行影响较大,近年空前规模金融投资者参与其中可能会一定程度放大价格偏离基本面的波动。

还可以探讨的是,商品衍生品市场上金融投资者所谓炒作,与商品供求基本面因素变动未来走势,二者也并非都是排斥性关系。

金融投机者从自身博利目的考虑,也需要重视研究实体经济和商品供求基本面因素。

一个较早正确预见或猜测到经济大势变动的炒家,比一个对经济形势反应迟钝和判读失误的炒家,投机取利的胜算更大。

从这个角度看,在近年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上最为长袖善舞的机构,也是最早提出和鼓吹“金砖四国(BRICs)”概念的机构,二者之间可能不无联系。

总体来看,供求关系应是决定价格变动的最基本变量,另外美元货币因素以及金融投资者炒作行为,也会对放大价格波动起推波助澜作用。

三、中国因素对国际商品和海运市场的影响新世纪初商品价格和海运费用大幅波动,正值中国经济追赶提速并在全球相对影响力显著提升时期,中国因素对全球市场影响具有不可忽视意义。

对这一重要的新兴现象,国内外学界已有一定关注。

Cheung and Morin(2007)从宏观变量角度度量十个亚洲新兴国家的工业产值对原油及金属价格指数的相对重要性;Lalonde等(2009)用加拿大银行全球经济模型模拟新兴亚洲增长两种前景假说下2008年2季度之后五年大宗商品价格路径,发现新兴亚洲经济不同表现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具有较大影响。

Jaramillo等(2009)通过估计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中国工业产出与各类大宗商品国际价格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课题组(2009)和张翼(2009)侧重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传导和影响。

对中国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三方面观察探讨。

一是从较长时期需求增量占全球增量贡献比重角度看,二是从最近我国某些行业复苏增长与国际价格变动相关性角度观察,三是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革命的间接影响角度探讨。

我国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影响,集中体现为我国相关需求增长对全球增长的相对重要性。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期,资源需求会经历一个快速的上升阶段,继而稳定甚至有所下降,呈现出一定的倒U型特征,即库兹涅茨曲线(Cleveland,1999)。

Garnaut and Song(2006)提出用投资占GDP的比重、出口占产出比重和城市化水平三个变量来解释一国资源需求。

他们认为中国已经过了经济发展一般路径中转折点,产业结构正经历快速转型,资本密集度呈上升趋势。

近十多年,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中国大宗商品消费量大幅增长,占世界消费总量份额快速提升。

图9数据显示,近年我国年均石油消费量是10年前的近两倍,铜和铁矿石年均消费量是10年前四倍多,铝消费量是10年前五倍多。

表2数据显示2001~2007年消费量增长率也比此前出现不同程度的较大提升。

图9 中国若干矿物资源消费指数(1970~2008)资料来源和说明:中国铜、铝消费量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五十年历史资料汇编》和历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

中国铁矿石消费量由中国铁矿石产量加进口量计算,数据来自《中国钢铁工业五十年数字汇编》和历年《中国钢铁工业年鉴》,2007~2008年数据来自国土资源部发布的《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中国石油消费量来自U.S.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图10 中国消费占世界比重(1970~2008)图11 主要国家钢产量(1900~2008)图12 中国和世界四种商品消费年均增量与增量贡献比(1960~2008) 资料来源和说明:根据中国和世界消费量计算,消费量数据来源见图6和图9说明。

图14 我国钢产量、发电量与CRB金属价格指数(2006.1~2009.6) 资料来源和说明:中国钢产量和发电量数据来自2006~2009年《中国经济图15 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相对14个OECD国家增长(1978~2007)图16 美国CPI、长期利率和双赤字占GDP比重(1960~2008)四、中国开放经济面临新挑战及可能调整途径能否在稳定的环境中,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获取满足国内发展需要的大宗资源商品,是检验大国开放发展战略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